+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学案世界现代史第一节十月革命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检测一、十月革命的胜利1.背景条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仍落后于西方国家。政治因素: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改革的残余等,使俄国社会矛盾尖锐。组织因素:无产阶级的壮大及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2.(四件大事: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引发国内50万工人士兵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该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证明和平道路行不通,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和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等。余粮征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921—1927):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1924年列宁逝世,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实现了工业化目标。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取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不良影响。第二部分重点问题探究一、列宁主义的认识1.背景: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政治状况: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基础:工业发展促使产业工人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1898年成立社会民主工党,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思想基础:1900年,列宁创办《星火报》,宣传马克思主义。(5)组织基础: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共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2.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1)时代性: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开创性:创造性的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指导性: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二.对比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粮食农民自己支配工业工业国有化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取消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实行配给制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形成原因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②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①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国情,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③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④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要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⑥要使轻重工业和农业比例协调发展。第三部分重要概念理解认识1.布尔什维克党“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音译,它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宣告诞生。“孟什维克”少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讨论党纲、党章时分为两派,反对列宁主张的机会主义分子,在投票选举党中央机关时,只获得少数选票,被称为“孟什维克”。1912年被驱逐出党。第四部分知识体系梳理第五部分课堂练习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农业集体化 C.苏联卫国战争 D.余粮收集制3.(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4.(2022·浙江·高考真题)建立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在他看来,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不把俄国移到另一种比先前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就根本谈不上恢复国民经济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为不实行电气化,要振兴工业是不可能的。”据此分析,列宁关注的重心在于(

)A.“布尔什维克速度” B.推行“新经济体制”C.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 D.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5、材料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