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E/14/wKhkGWditl-AGvQmAAJrRoJT-bM553.jpg)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E/14/wKhkGWditl-AGvQmAAJrRoJT-bM5532.jpg)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E/14/wKhkGWditl-AGvQmAAJrRoJT-bM5533.jpg)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E/14/wKhkGWditl-AGvQmAAJrRoJT-bM5534.jpg)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2E/14/wKhkGWditl-AGvQmAAJrRoJT-bM5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复习讲义【复习目标】1.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定位,明确一定区域内特定的自然环境影响了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文化的特征。2.史料实证:搜集整理相关史料,通过对史料、遗存的分析,了解早期人类迁徙的概况。通过史料实证希腊化时代不同地域人类的交流情况;通过亚历山大东征的史料,实证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3.唯物史观:了解早期人类迁徙基本方式、途径和影响,认识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基础梳理】知识点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印欧人的起源与生活方式(1)起源: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2)生活方式:他们是游牧民族,驯养了_马匹_,制造了马拉战车。2.印欧人的迁徙(1)时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延续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2)方向、范围: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3)优势:马和_马拉战车_等武力上的优势。思考1:印欧人早期迁徙的原因有哪些?3.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赫梯帝国: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_赫梯_帝国,多次入侵两河流域。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_巴勒斯坦_,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2)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_伊朗_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_希腊_。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3)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_印欧人_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_希腊人_。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4)古印度:雅利安人从_印度河_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思考2: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及其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公元前后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1)亚洲:大月氏人西迁。①原因: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②影响:建立_贵霜_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2)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1)中国①少数民族内迁: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_大交融_。②北人南迁: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_罗马_帝国衰落的机会,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3.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4.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1)政治格局:改变了亚欧大陆_从东到西_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区域文化: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_民族文化_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真题模考】1.(2023·海南高考·5)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汇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2.(2024·浙江嘉兴桐乡期末)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他们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以下史实正确的是()A.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B.崛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人首次统一了西亚与北非文明区C.印欧人进入意大利半岛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D.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并开创了哈拉帕文化3.(2024·山东泰安一中)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征服南方的大国大夏,并把大夏国土和人口分别给予五个部族,每个部族的首领被称为“翕侯”。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帝国。贵霜帝国的建立()A.促进了中亚的民族交融B.助推了人口迁徙的潮流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D.造成了严重的难民问题4.(2024·云南楚雄期末)据研究发现,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进入长城以南建立政权的群体、各政权统治集团主要成员,基本上都没有退回到草原上去,而是变成了农耕定居地区的人口,“成为北朝末年开始的获得具有族群意味的‘汉人’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当时北方()A.政权更替尤为频繁B.民族迁徙区域一致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农耕经济长期繁荣5.(2024·广东珠海一中)公元452年,亚欧大陆匈奴人的领袖和帝王阿提拉从巴尔干取道西南,直捣罗马城。而此时西罗马帝国在匈奴人的打击下,已是奄奄一息,最终在476年灭亡。有学者评价说:非罗马人,即所有一切蛮族人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并把罗马帝国推翻了。材料可用于说明()A.人口迁徙推动政治变动B.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C.民族战争影响社会习俗D.东西方经济交流频繁6.(2024·山西大同)公元3至5世纪,日耳曼各部族不断南迁,在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中古西欧以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这表明,日耳曼人的迁徙()A.推动了区域文明的发展与转型B.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C.阻碍了欧洲农耕文明历史进程D.确立了欧洲文化优势地位7.(2024·浙江宁波期末)在古代,除游牧民族的迁徙外,农耕民族也会因多种原因迁徙。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广泛移民于地中海周边地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等地后,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向那里移民;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罗马人去了意大利其他地区。引发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A.控制其他国家B.为扩大本族文化的影响C.寻找稳定的生存环境D.土地不足和土地占有的不平等8.(2024·黑龙江大庆中学)日耳曼人在南迁过程中,不仅原有的血缘氏族瓦解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农村公社——马尔克也趋于解体,灭亡西罗马帝国后,日耳曼统治者则将没收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据此可知,日耳曼人的迁徙()A.推动了区域文化认同B.阻碍了欧洲农耕文明进程C.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D.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9.(2023·山西长治期末)阿卡德人迁入两河流域南部时,不是将已有较高文明的苏美尔人征服、奴役,而是共同居住生息,逐渐相互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明。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来到伊朗高原后,直到公元前1000年才居于优势地位,当地原有的较发达的文明并没有因之而被摧毁。这反映了当时()A.农耕文明具有扩张优势B.西亚区域文化不断重构C.西亚文明演进的渐进性D.民族国家因迁徙而形成10.(2024·湖南岳阳一中)下表所示是语言学家在研究原始印欧语时的一些发现。与原始印欧语有同根词语相似语法语音的语言梵语、波斯语、拉丁语、希腊语、日耳曼语、俄罗斯语有关社会生活的高频用语蜂蜜、缝、编织有关动植物的高频用语熊、羊、牛、猪,白杨、山毛榉、橡树等落叶乔木有关生产工具的高频用语轭、犁、车轮、轮轴、柄、挽具、毂据此推断,古印欧人在迁徙的过程中()A.存在与当地文化相交融的现象B.掌握了成熟的农耕技术C.交通运输工具的种类十分丰富D.同化了迁徙地区的文化11.(2024·福建龙岩一中)“这些新殖民出去的城邦和母邦间相距遥远……彼此充斥着恩怨和矛盾,有时还会发生战争,但是希腊人为了使自身同非希腊的野蛮人相区别,有意保持了强烈的希腊性。”为此,希腊在地中海世界的各殖民城邦跋山涉水来到奥林匹亚圣地,参加那里的宗教盛宴。由此可见,希腊的殖民活动()A.延续了母邦政治制度B.推动希腊文化传播C.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贯穿着民族认同感战争”可知,移民城邦没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4·山东济宁)《欧洲文明十五讲》中提到,中世纪日耳曼人南迁、西迁的同时,阿拉伯人、匈奴人也流入西欧,西班牙一度成为阿拉伯的西方重镇。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孕育着巨大的文化活力B.已具有开放的全球视野C.自给自足经济体制解体D.成为东西方的经济枢纽【能力提升】13.史料一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是印欧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使得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冲击并开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因公元3世纪起匈奴人的西进而引发……难民们冲破罗马帝国边境,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全线崩溃。——摘编自《印欧人的迁徙》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欧游牧民族的两次大迁徙的不同原因及影响。史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有“八百七十余万口”。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乾坤众生》探究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参考答案:【基础梳理】思考1:印欧人早期迁徙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原因:游牧的生活习性;食物匮乏且不稳定;对马的驯化和利用;喜好劫掠,不耐耕作之苦;邻近文明的富庶。思考2: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提示2:影响:(1)冲击了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2)在不同地区产生了新的人群,如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等。(3)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出现了马拉战车。(4)提高了生产力,冶铁技术传播开来。(5)促进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真题模考】1、【答案】B解析:据材料“明代传入”“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大量人口向东南亚地区迁徙,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戏曲腔调和曲牌传入了海南地区,“使其远播粤、桂等地”说明琼剧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色随着人口内迁又使其传回了大陆沿海地区,这体现了海南与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故选B项;琼剧是融合了多种戏曲艺术的产物,而且琼剧在大陆和东南亚的传播体现的是海南文化的对外交流,不符合“故土情结”的说法,排除A项;商路在当时主要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排除C项;“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说明艺术内涵才是琼剧独特魅力的体现,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他们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B项正确;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是波斯帝国,排除A项;印欧人进入巴尔干半岛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排除C项;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的文明,要早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帝国”可知,贵霜帝国的建立,有利于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贵霜帝国建立的过程,并未提及人口迁徙,排除B项;贵霜帝国的建立,使得丝绸之路中段在一个强大帝国的管理下实现畅通,排除C项;难民问题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进入长城以南建立政权的群体、各政权统治集团主要成员,基本上都没有退回到草原上去,而是变成了农耕定居地区的人口,成为……‘汉人’的一部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被汉族先进文化吸引,民族交融不断加强,C项正确;材料强调民族交融而不是政权更替,排除A项;材料只显示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际上当时也存在北民南迁现象,故民族迁徙区域未必一致,排除B项;当时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经济破坏严重,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A解析:材料中提到阿提拉“从巴尔干取道西南,直捣罗马城”以及“在匈奴人的打击下”,结合所学可知,阿提拉帝国属于民族迁徙形成的新帝国,这说明人口迁徙推动政治变动,A项正确;材料无法确定“多样性”的信息,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把罗马帝国推翻”不等于影响社会习俗,排除C项;材料仅仅是强调“匈奴的摧残”,不涉及东西方经济交流频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日耳曼人在南迁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国家,这些日耳曼人统治区域内部的文化受到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双重作用,可以得出日耳曼人的迁徙推动了区域文明的发展与转型,A项正确;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未摧毁古罗马帝国的文化,排除B项;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没有阻碍欧洲农耕文明历史进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欧洲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对比,不能说明确立了欧洲文化优势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人口增长造成土地不足,促使古代希腊人向外移民。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向波斯等地移民,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罗马人去了意大利其他地区,都是为了在新征服地区获得土地。可见,引发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不足和土地占有的不平等,D项正确;农耕民族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将土地作为重要的生存资源,对土地的追求是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动因,相比之下控制其他国家和扩大文化影响的需求处于次要地位,排除A、B两项;农耕民族生活的地区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生存环境总体稳定,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农耕民族一般安土重迁,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仅原有的血缘氏族瓦解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农村公社——马尔克也趋于解体……”可知,日耳曼人在迁徙的过程中自身原有的血缘氏族和农村公社都瓦解了,同时还将西罗马帝国的土地分封给臣民,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封建大领地的形成,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其对西欧封建化的影响,无法得出区域文化认同,排除A项;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没有阻碍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也没有摧毁罗马帝国的文明,排除B、D两项。故选C项。9、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两河流域的迁入者阿卡德人和伊朗高原的征服者印欧人征服新的统治区域后没有摧毁旧的文明,而是相互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明,体现了西亚文明演进的渐进性,C项正确;材料中印欧人的文明不属于农耕文明,而是游牧文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西亚区域文化的重构问题,而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被征服者征服后旧的文明没有被消灭,而是新旧文明慢慢融合,排除B项;材料涉及时间截至公元前1000年,但是民族国家直到近代才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A解析:从表中内容可知,印度、波斯、希腊、俄罗斯等地的语言与原始印欧语有相似之处,这说明古印欧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存在与当地文化相交融的现象,A项正确;材料中出现“缝”“编织”“犁”等字眼,说明古印欧人掌握了一定的农耕技术,但“成熟”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交通运输工具的种类十分丰富,排除C项;古印欧人的迁徙对迁徙地区的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同化”的说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老人心理健康制度
- 养老院老人紧急救援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制度
- 质量管理体系制度
- 《运动健康模板》课件
- 房屋权属转移合同(2篇)
- 2024年度市政绿化工程土石方施工补充合同6篇
- 2024年教育软件销售与授权合同3篇
- 《修炼执行智慧》课件
- 2025年文山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证b2考试题库
- 2025年昭通下载b2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考试
- 12D401-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人文与社会)模拟试卷3(共258题)
-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校准规范
- APS系统设计蓝图与方案
- 心爱之物五年级作文精彩开头和结尾10篇
- 我是记忆小达人(课件)-心理健康六年级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YBT 6266-2024《高温纯化炉》规范要求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山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理工大学
- 幼儿园跳绳活动方案及总结大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