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1903号)文件精神,广西地方标准《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2022-1041),于2022年7月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负责起草编写。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一)领域现状赤苍藤,铁青树科赤苍藤属藤本植物,又名姑娘菜、假黄藤、龙须菜等,为喀斯特地貌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赤苍藤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其全株可入药,微苦性平,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不力、黄疸、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民间有长期食用嫩芽叶的习俗,清香宜口且风味独特。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种类齐全的18种氨基酸,8种成人必需氨基酸,营养成分齐全、营养价值高。目前赤苍藤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分布零散,以广西、广东为主。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平台的建设完善,赤苍藤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度都有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进入北方市场后,出现了供小于求的局面。加之产量受气候等方面的影响,赤苍藤价格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疫情过后,销售价格一度达到30元·kg-1。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海南种植面积已有100hm2左右,以广西种植面积最大,达到64.4hm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解决的问题优良的种苗,是赤苍藤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目前广西赤苍藤种苗市场混乱,主要依靠从原生环境中砍伐野生枝条进行扦插。许多种植户为了眼前利益,将整株野生赤苍藤砍伐用来扦插,但枝条扦插成活率极低,造成严重浪费。这种行为不但破坏了赤苍藤的野生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解决赤苍藤优良种苗繁育问题是促进赤苍藤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制定赤苍藤扦插快繁标准技术规程,用于规范和指导群众生产,营造种苗繁育良性发展环境,为广西赤苍藤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前期研究工作和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经过(一)前期研究工作基础标准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利用自身的区位、气候、种质资源及科技优势,从2015年开始,开展了赤苍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创新利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赤苍藤相关项目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赤苍藤种质资源调查与筛选》、《赤苍藤种植繁育技术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特色经济作物在桂西南地区适应性研究团队》(桂农科2021YT158)。通过相关项目的实施,申请发明专利《一种赤苍藤套种方法》、《一种提高赤苍藤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发表《赤苍藤全光照扦插技术初探》、《赤苍藤人工栽培技术初探》、《赤苍藤扦插繁育技术》、《不同外源激素、基质处理对赤苍藤扦插生根的影响》等文章。目前在单位内建立有赤苍藤种质资源圃5亩,收集保存国内外品种及地方特色资源30多份。前期开展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吲哚丁酸溶液及不同基质对赤苍藤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黄土生根率最高,达到76%;0.1%的萘乙酸处理生根率最高,达到70%,相关试验结果于2019年发表在《南方农业》。图1赤苍藤资源圃图2赤苍藤扦插育苗图3赤苍藤资源收集(二)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过程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标准起草单位的课题组结合科技项目的实施,紧贴广西区内赤苍藤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文献资料,确定了《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经过反复研讨,形成了标准草案。2022年1月至7月,标准起草单位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递交了制定广西地方标准《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的建议书和标准草案,并通过了广西地方标准立项答辩获批准立项。2022年7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2]1903号)文件的通知精神,为做好标准的编制工作,起草单位成立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标准化工作导则,参加标准化技术培训,及时部署了制标工作方案和标准起草工作进度计划。全面启动了《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2021年8月至10月,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多次深入赤苍藤育苗苗圃和种质资源圃,根据赤苍藤扦插育苗的技术要求,反复观察验证、讨论斟酌,全面疏理总结几年来赤苍藤扦插育苗的数据信息,并参考我国现有的其它木本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写的要素,针对当前赤苍藤育苗需解决的技术性及操作性问题,在标准草案的基础上,按照GB/T1.1—2020的标准格式进一步校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四、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编制原则及依据(一)本标准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术语和定义:赤苍藤;2.苗圃建设:圃地选择、建育苗棚、基质选择、制作苗床;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缓、通风排水良好、供水供电方便的地块。建育苗棚在选好的圃地四周用水泥柱每2m处打一桩,上面用铁线对角固定,再盖上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即建成苗棚。基质选择将黄土与细沙按体积比7:3混合均匀作为扦插基质,要求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不易板结。制作苗床建棚后按畦面宽1.0m~1.2m、长8m~10m,高0.2m~0.25m,苗床之间沟宽0.5m~0.7m。底层铺珍珠岩或煤炭灰等排水良好的物质,厚度在0.05m~0.1m。然后平铺0.2m~0.3m厚的基质,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消毒水喷淋,以苗床基质上下湿透为宜。3.扦插时间;扦插时间以2月~4月为宜,此时气温开始回暖,植物内源激素丰富,枝条水分充足,温度及湿度条件都有利于扦插成活。平均气温在15℃以上进行。4.插穗准备:种质选择、穗条采集、插穗制作、插穗处理;种质选择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病虫害发生少、生长快速、口感鲜爽的赤苍藤优质品系,并做好编号记录。穗条采集选择晴天早晚或阴天全天进行,剪取一年生中上部健壮、半木质化、无病虫害、芽饱满的枝条备用。插穗制作将穗条裁剪为长10cm~15cm的插穗,每个插穗上至少保留2个~3个芽,上端平整,下端剪成马耳形或斜口,切口在基部芽眼以下1cm~2cm处,将修剪好的插穗在阴凉干燥处晾晒3h,之后每30段枝条整齐捆成1扎。插穗处理插穗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消毒,轻微晾晒后基部浸泡于5cm深的0.1%奈乙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4h。稍稍晾干后便可上苗床扦插。5.扦插育苗。制作好的插穗应当天完成扦插工作。扦插前先给苗床淋水,使基质湿度易于扦插。插穗以株行距4cm×4cm在苗床上进行扦插,先用小木棍插好孔再扦插,孔与地面呈∠45°,深度5cm,扦插完毕,用手压实基质。6.育苗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扦插后立即用喷壶浇透水,扦插后2个月内控制基质湿度,以手抓松散、不成团为宜,避免积水,夏季晴天每隔1天淋水1次,冬季每隔3天淋水1次。生根抽芽后可每5天淋1次水。肥料管理扦插15d后,用0.5%的蔗糖加0.2%的镁、硼、锌、锰等微量元素,加0.0005%的奈乙酸进行喷雾;当新芽长出到2cm~4cm时,可喷施0.3%~0.5%尿素1次,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要求。病虫害防治扦插后立即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末1000倍液消毒,之后每隔7天消毒1次,苗圃中病虫害发生较少,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A,农药使用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7.苗木出圃:苗木质量分级、出圃要求、起苗要求;苗木质量分级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如下表1所示。赤苍藤苗木质量分级表等级最长芽长/cm地径/cm根幅/cm备注Ⅰ≥40≥0.8≥10苗芽、地径、根幅不属于同一级时,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Ⅱ20~400.5~0.85~10出圃要求达到II级以上苗木质量要求时即可出圃,苗木完整、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徒长苗适当修剪后出圃。起苗要求做到少伤根,保持根系完整和不折断苗干,起苗后需即时移栽,可临时存放在遮荫无风处,长距离运输或无法及时移栽的,起苗时根部及茎基包裹泥浆,用塑料筐或泡沫箱成捆装箱,勿挤压。8.档案管理。苗圃档案要专人记载、系统整理,跟踪每批扦插苗生产情况,建立赤苍藤苗圃记录档案,长期保存,参见附录B。附录A

(资料性)

赤苍藤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赤苍藤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赤苍藤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药剂防治方法其他防治方法推荐使用农药种类与浓度白蚁吡虫啉1500倍液或氯氰菊酯1000倍液浇根/炭疽病50%多菌灵600倍~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喷洒/白蛾50%杀螟松乳油800倍~1000倍液喷洒设置蓝色粘板,诱杀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5000倍液喷洒设置黄色粘板,诱杀蓟马50%杀螟松乳剂3000倍~5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放置蓝色粘板,诱杀潜叶蛾50%杀螟松乳剂1500倍液喷洒/附录B

(资料性)

赤苍藤扦插育苗管理登记表赤苍藤扦插育苗苗圃记录见表B.1。表B.1赤苍藤扦插育苗管理登记表表格编号:种质名称/编号扦插时间扦插数量扦插密度管理措施时间管护措施用工量(日工)费用(元)出圃情况出圃时间成活率/%Ⅰ级苗数Ⅱ级苗数不合格苗数注:成活率/%=(Ⅰ级苗数+Ⅱ级苗数+不合格苗数)/总起出圃数*100%,不合格苗数不包含死亡苗数。(二)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通用性、适用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的技术内容紧密联系广西区内赤苍藤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广西赤苍藤扦插育苗技术的科研、生产和教学实际,面向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和生产等部门广泛征求意见,使标准先进、科学、实用。(三)技术依据: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并根据前期研究基础及应用资料,标准必须符合国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规定。五、国内同类标准制修定情况及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情况经查询,目前尚未有与“赤苍藤”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与“扦插育苗技术”相关的标准如下有:(1)《DB42/T1982-2023杜鹃扦插育苗技术规程》(2)《DB42/T1995.1-2023茶树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第1部分:扦插育苗》(3)《DB22/T3452-2023黄檗扦插育苗技术规程》(4)《DB43/T2487-2022栀子扦插育苗技术规程》(5)《DB3202/T1038-2022草莓无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6)《DB36/T1625-2022地菍扦插育苗技术规程》(7)《LY/T3268-2021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技术规程》(8)《LY/T3058-2018紫薇扦插育苗技术规程》(9)《LY/T3071-2018刺槐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10)《LY/T2298-2014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规章等,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相关的各种基础标准相衔接,遵循了政策性和协调统一性的原则。本标准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存在冲突。六、标准宣贯措施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本标准对行业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后续宣贯措施如下:1.依托政府、各大科研机构规范标准管理水平基于赤苍藤扦插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基础薄弱以及相关配套管理水平落后,为适应国内赤苍藤产业的绿色发展,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编制组依据多年来对赤苍藤的研究成果,因地制宜,总结出赤苍藤扦插技术的要点,可操作性强,可供各个赤苍藤研究机构参考与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区赤苍藤繁育技术水平。2.依托起草单位引导标准应用。起草单位成立标准宣贯落实工作小组,制定宣贯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分工,保证宣贯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展开;按标准建立示范点,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执行,有助于调动群众赤苍藤种植积极性。3.依托与区内赤苍藤种植大县农业农村局推动标准应用。联合赤苍藤加工龙头企业、赤苍藤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标准示范点,以“赤苍藤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新模式助力推广,并安排起草单位进行指导、培训,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切实把握标准宣贯的动态,扩大赤苍藤种植面积。4.依托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宣贯,扩大影响面。利用线上媒体方法对标准及示范点成效进行广泛宣传,如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