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1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2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3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4页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TOC\o"1-2"\h\u10543第一章废水处理概述 2138561.1造纸废水来源及特性 2200151.1.1造纸废水的来源 2228571.1.2造纸废水的特性 3200551.1.3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3152381.1.4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38352第二章废水预处理 4302881.1.5废水预处理概念 413991.1.6废水预处理目的 425111.1.7废水预处理技术分类 4111.1.8废水一级处理概述 424251.1.9废水一级处理技术 417871.1.10废水二级处理概述 5262441.1.11废水二级处理技术 53946第三章生物处理技术 538811.1.1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5281021.1.13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643031.1.14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68651第四章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773001.1.15概述 739691.1.16筛网过滤 721781.1.17沉淀 7300241.1.18气浮 7323951.1.19离心 7120821.1.20膜分离 7180101.1.21概述 867121.1.22絮凝 8216391.1.23氧化 8158881.1.24还原 8188221.1.25中和 8232071.1.26预处理 8106671.1.27深度处理 878301.1.28组合工艺 97779第五章深度处理技术 913828第六章废水回用技术 10209811.1.29预处理技术 1076381.1.30深度处理技术 10170341.1.31回用水质保障技术 10176901.1.32预处理技术 1036691.1.33深度处理技术 1059041.1.34回用水质保障技术 1125721.1.35回用水质标准 1167221.1.36回用水质监测 1115377第七章废水处理设施及运行管理 12300831.1.37预处理设施设计 12271321.1.38生化处理设施设计 12291421.1.39深度处理设施设计 1249681.1.40预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1221791.1.41生化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12195021.1.42深度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13181521.1.43废水处理设施维护 13147101.1.44废水处理设施故障处理 1324012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 13205431.1.45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382441.1.46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3105831.1.47对声环境的影响 1456541.1.48污泥处理处置措施 1476371.1.49恶臭气体治理措施 14105801.1.50噪声防治措施 14144791.1.51评价范围与评价因子 14266011.1.52评价方法 1411304第九章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5276991.1.53企业概况 15150171.1.54废水来源及成分 15175871.1.55废水处理工艺 1588981.1.56工程效果 15160681.1.57企业概况 1520791.1.58废水来源及成分 15215281.1.59废水处理工艺 16142111.1.60工程效果 16145801.1.61企业概况 16277701.1.62废水来源及成分 16147291.1.63废水处理工艺 16117511.1.64工程效果 1618141第十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一章废水处理概述1.1造纸废水来源及特性1.1.1造纸废水的来源造纸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制浆、洗涤、漂白、打浆、抄纸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木质素、纤维、填料、染料、化学药品等有害物质的废水。造纸废水的来源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制浆废水: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黑液、中段废水、白水等。(2)洗涤废水: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木质素、纤维、填料等悬浮物。(3)漂白废水: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漂白剂、染料、还原剂等化学物质。(4)打浆废水:打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纤维、填料、胶粘剂等。(5)抄纸废水:抄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纤维、填料、染料、胶粘剂等。1.1.2造纸废水的特性造纸废水具有以下特点:(1)水量较大:造纸生产过程中,废水产生量较大,一般情况下,废水产生量约为造纸原料的23倍。(2)有机物含量高: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木质素、纤维、糖类等有机物质,化学需氧量(COD)较高。(3)悬浮物含量高:废水中的悬浮物主要包括纤维、填料、染料等,悬浮物浓度较高。(4)酸碱度变化大:造纸过程中,废水pH值变化较大,有时呈碱性,有时呈酸性。(5)毒性物质含量较高:造纸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毒性物质,如漂白剂、染料等。第二节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1.1.3废水处理技术现状目前我国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1)物理法:主要包括絮凝、气浮、过滤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2)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3)生物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1.1.4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低能耗、高效处理技术: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降低废水处理能耗、提高处理效率成为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关键。(2)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造纸废水处理后,部分废水仍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悬浮物等,需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回用要求。同时将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3)集成化、智能化处理技术:集成多种处理技术,实现废水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处理效果。(4)绿色环保型处理技术:开发绿色环保型废水处理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废水预处理第一节废水预处理技术概述1.1.5废水预处理概念废水预处理是指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对废水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以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浓度,改善废水性质,为后续深度处理创造有利条件。1.1.6废水预处理目的(1)降低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油脂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减轻后续处理负担。(2)调整废水pH值,使废水处理过程更加稳定。(3)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1.1.7废水预处理技术分类(1)物理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格栅、筛网、沉砂池、气浮池等。(2)化学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沉淀、中和、氧化还原等。(3)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第二节废水一级处理1.1.8废水一级处理概述废水一级处理主要针对废水中悬浮物、胶体物等物理性污染物,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以减轻后续处理负担。1.1.9废水一级处理技术(1)格栅: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格栅,拦截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施。(2)筛网:利用筛网孔径的筛选作用,去除废水中较小的悬浮物和部分胶体物。(3)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废水中的无机颗粒物(如泥沙、煤灰等)沉淀下来。(4)气浮池: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和胶体物附着在气泡上,浮升至水面进行撇除。第三节废水二级处理1.1.10废水二级处理概述废水二级处理主要针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1.1.11废水二级处理技术(1)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质。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2)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沼气、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常见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有UASB、EGSB等。(3)混合生物处理:将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常见的混合生物处理技术有A2/O、SBR等。通过废水二级处理,造纸行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可得到有效降低,为后续深度处理和回用创造有利条件。第三章生物处理技术1.1.1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一)概述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二)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分类(1)活性污泥法: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实现废水处理的目的。(2)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将间歇式反应与连续式反应相结合,提高处理效果。(三)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1)降低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2)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3)改善废水水质,为后续处理提供条件。1.1.13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一)概述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能耗低、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分类(1)厌氧消化法:通过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沼气。(2)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利用厌氧污泥床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3)厌氧滤池法:通过厌氧滤池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三)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1)降低废水中的COD和BOD。(2)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3)产生沼气,实现能源回收。1.1.14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造纸厂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某造纸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池进行生物处理。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和BOD分别降低了70%和80%,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二)案例二:某造纸厂UASB处理废水某造纸厂采用UASB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500吨/日。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生物处理。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和BOD分别降低了60%和70%,同时产生了大量沼气,实现了能源回收。(三)案例三:某造纸厂生物膜法处理废水某造纸厂采用生物膜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200吨/日。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膜池进行生物处理。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和BOD分别降低了50%和60%,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第四章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第一节物理处理技术1.1.15概述物理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污染物、改善水质的目的。该方法主要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气浮、离心、膜分离等技术。1.1.16筛网过滤筛网过滤是利用筛网孔隙大小筛选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实现对废水初级处理的工艺。筛网过滤设备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的预处理环节。1.1.17沉淀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通过沉淀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的浊度、COD、BOD等指标。1.1.18气浮气浮是利用微小气泡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带上水面,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气浮法具有处理速度快、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造纸废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1.1.19离心离心是利用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进行分离的方法。离心法具有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造纸废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1.1.20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筛选,实现废水净化和资源化的方法。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处理与回用领域。第二节化学处理技术1.1.21概述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处理的物质,从而实现废水净化和资源化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絮凝、氧化、还原、中和等技术。1.1.22絮凝絮凝是利用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絮体,便于后续处理的方法。絮凝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1.1.23氧化氧化是通过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氧化法包括化学氧化、生物氧化等,具有处理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等优点。1.1.24还原还原是通过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还原为无害物质的方法。还原法包括化学还原、生物还原等,具有处理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等优点。1.1.25中和中和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为中性物质的方法。中和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第三节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1.1.26预处理在造纸废水预处理过程中,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气浮、离心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等杂质,为后续处理环节创造有利条件。1.1.27深度处理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膜分离、絮凝、氧化、还原、中和等。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的水质,实现废水回用和资源化。1.1.28组合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造纸废水处理往往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技术的组合工艺。例如,预处理环节可以采用筛网过滤、沉淀、气浮等技术的组合;深度处理环节可以采用膜分离、絮凝、氧化、还原、中和等技术的组合。通过优化组合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第五章深度处理技术第一节深度处理技术概述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是指在对造纸废水进行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净化处理,以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的一种水处理方式。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污染物浓度、实现废水回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节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以半透膜为介质,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或浓度差为驱动力,实现溶液中组分分离的方法。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这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性有机物等污染物,为废水回用提供可靠保障。第三节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表面具有吸附能力的特性,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污染物去除的一种方法。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沸石等。吸附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可回收有用物质等优点,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第四节深度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深度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膜分离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采用微滤、超滤等技术对造纸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2)吸附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提高废水处理效果。(3)高级氧化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采用臭氧、过氧化氢、光催化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降低污染物浓度。(4)联合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将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通过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造纸废水处理效果,降低污染物排放,还可以实现废水资源的有效回用,为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六章废水回用技术第一节废水回用技术概述废水回用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回用于生产或生活过程中的技术。废水回用不仅能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还能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废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以及回用水质保障技术。1.1.29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气浮池等,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泥沙等杂质,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1.1.30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膜处理、吸附处理、高级氧化等,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废水回用水的质量。1.1.31回用水质保障技术回用水质保障技术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水质调整、消毒处理等,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回用水的水质满足生产或生活用水的要求。第二节回用技术在造纸行业的应用造纸行业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毒性大等特点,因此,废水回用技术在造纸行业的应用尤为重要。以下是几种在造纸行业废水回用中常用的技术:1.1.32预处理技术造纸行业废水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气浮池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泥沙等杂质,为后续深度处理创造有利条件。1.1.33深度处理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2)膜处理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可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分离和净化。(3)吸附处理技术:采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材料,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4)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等,可以分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1.1.34回用水质保障技术造纸行业废水回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回用水的水质满足生产或生活用水的要求。以下是一些水质保障措施:(1)水质监测:定期检测回用水的水质,如pH值、浊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指标,以保证水质稳定。(2)水质调整:根据监测结果,对回用水进行水质调整,如调整pH值、添加絮凝剂等。(3)消毒处理:采用氯、臭氧等消毒剂对回用水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安全可靠。第三节回用水质标准及监测1.1.35回用水质标准回用水质标准是衡量废水回用效果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用途,回用水质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回用水质标准:针对不同工业行业,制定相应的回用水质标准,如造纸、化工、纺织等行业的回用水质标准。(2)生活回用水质标准:针对生活用水,制定相应的回用水质标准,如冲厕、绿化、洗涤等用途的回用水质标准。1.1.36回用水质监测回用水质监测是保证回用水水质达标的重要手段。监测内容包括:(1)常规指标:如pH值、浊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2)特殊指标:如重金属、有机物、细菌总数等。(3)消毒剂残留:如氯、臭氧等消毒剂的残留量。通过定期监测,及时了解回用水水质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回用水水质。第七章废水处理设施及运行管理第一节废水处理设施设计1.1.37预处理设施设计(1)格栅设计:针对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等杂质,设计合理的格栅间距和清理周期,保证废水在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前得到有效预处理。(2)沉淀池设计:为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设计合适的沉淀池容积、停留时间及表面负荷,保证废水中的悬浮物得到充分沉淀。1.1.38生化处理设施设计(1)好氧生化池设计:根据造纸废水的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和比例,设计好氧生化池的容积、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等参数,保证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降解。(2)厌氧生化池设计:针对造纸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设计厌氧生化池的容积、停留时间、温度等参数,提高废水处理效果。1.1.39深度处理设施设计(1)混凝沉淀池设计:为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设计合适的混凝沉淀池容积、停留时间及表面负荷,保证废水中的悬浮物得到进一步去除。(2)过滤池设计:采用高效过滤材料,设计合适的过滤池容积、过滤速度及反冲洗周期,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第二节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1.1.40预处理设施运行管理(1)格栅运行管理:定期检查格栅的运行状况,清理格栅上的杂质,保证废水顺畅进入后续处理单元。(2)沉淀池运行管理:定期检查沉淀池的运行状况,调整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保证悬浮物充分沉淀。1.1.41生化处理设施运行管理(1)好氧生化池运行管理:实时监测溶解氧浓度,调整曝气量,保持微生物的生长环境稳定。(2)厌氧生化池运行管理:控制厌氧生化池的温度、pH值等参数,保证厌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1.1.42深度处理设施运行管理(1)混凝沉淀池运行管理:定期检查混凝沉淀池的运行状况,调整混凝剂投加量,保证悬浮物有效去除。(2)过滤池运行管理:实时监测过滤池的过滤效果,定期进行反冲洗,保持过滤池的过滤功能。第三节废水处理设施维护与故障处理1.1.43废水处理设施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定期更换易损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降低故障率。1.1.44废水处理设施故障处理(1)针对设备故障,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2)针对突发故障,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3)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发觉潜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第一节废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废水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物,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将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如硫化氢、甲硫醇等,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干扰。1.1.45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直接堆放或填埋,将对土壤环境产生长期污染。污染物可能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1.1.46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如硫化氢、甲硫醇等,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这些恶臭气体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1.47对声环境的影响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运行、水流等。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干扰,甚至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第二节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本文提出以下污染防治措施:1.1.48污泥处理处置措施(1)采用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技术处理污泥,降低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2)建立污泥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污泥的综合利用率。1.1.49恶臭气体治理措施(1)采用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等工艺处理恶臭气体,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2)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封闭和通风,减少恶臭气体的排放。1.1.50噪声防治措施(1)采用减震、隔音等设备和技术,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噪声。(2)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绿化,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1.51评价范围与评价因子(1)评价范围:以造纸厂废水处理设施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区域。(2)评价因子:包括土壤、地下水、大气、声环境等。1.1.52评价方法(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评估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风险。(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评估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评估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4)声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评估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第九章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例第一节某大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1.1.53企业概况某大型造纸企业位于我国某地,占地面积约2000亩,员工人数达3000人。主要生产高档包装纸、文化纸等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企业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致力于实现废水零排放。1.1.54废水来源及成分该企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洗浆、脱墨等工序。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悬浮物、有机物、色素、酸碱等污染物。1.1.55废水处理工艺(1)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杂质。(2)生物处理:采用A2/O工艺,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污泥,降低废水的有机物浓度。(3)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砂滤池等设施,进一步净化废水,提高回用水的质量。(4)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非关键工序,如洗浆、脱墨等。1.1.56工程效果该废水处理工程自运行以来,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回用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废水零排放。第二节某中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1.1.57企业概况某中型造纸企业位于我国某地,占地面积约500亩,员工人数达1000人。主要生产包装纸、生活用纸等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1.1.58废水来源及成分该企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洗浆等工序。废水成分主要包括悬浮物、有机物、色素、酸碱等污染物。1.1.59废水处理工艺(1)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杂质。(2)生物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3)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砂滤池等设施,进一步净化废水,提高回用水的质量。(4)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非关键工序,如洗浆、脱墨等。1.1.60工程效果该废水处理工程自运行以来,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回用率达到60%,降低了企业的废水排放量。第三节某小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1.1.61企业概况某小型造纸企业位于我国某地,占地面积约100亩,员工人数达200人。主要生产卫生纸、包装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