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公司隐私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之后5年内要接受这些公司的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第1~2题。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实质是()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资源短缺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D.随意排放废弃物2.下列有关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实力强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物不会引起环境问题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D.接收的污染物会给几内亚比绍带来环境污染答案:1.A2.D解析:第1题,污染物跨国转移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将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这是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第2题,污染物无论在哪里,只要不经过处理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北极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中俄合作的液化自然气项目地处北极圈内鄂毕湾西侧的亚马尔半岛。半岛地表60%为沼泽和湖泊,平均海拔50米,沿海大部分地区是低平的沙岸。春夏只有短暂的三个月,冬季寒冷而漫长,永冻层厚,暴风雪天气频繁。下图为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5题。3.下列关于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油气资源时北冰洋面积比现在大B.深海盆地比大陆架浅海更易接受沉积C.沉积岩中有机物在相宜的温压条件下形成油气D.油气资源随地壳运动出露海面成为能源富集区4.下列关于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采的最佳季节及缘由的表述,正确的是()A.春夏季,冻土解冻利于开采B.夏秋季,气温高,相宜户外开采C.夏季,白昼长,工作时间长D.冬季,地面封冻利于运输5.下列有利于促进北极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是()A.削减到北极地区科考站考察B.加强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C.利用油气资源保暖,提高驯鹿存活率D.对该地区野生动物多投喂、少触摸答案:3.B4.D5.B解析:第3题,依据图中古今海岸线对比可知,形成油气资源时北冰洋面积比现在大,A项说法正确;深海盆地较大陆架浅海离陆地更远,不行能更简单接受沉积,B项说法错误;沉积岩中有机物在相宜的温压条件下形成油气,C项说法正确;油气资源形成于海底,后随地壳运动出露海面成为能源富集区,D项说法正确。第4题,北极地区春夏季短暂且冰雪消融,冻土解冻,土地成为沼泽,不利于施工和运输,只有冬季时地面冰封才便利运输。第5题,北极最大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导致极冰溶化,须要加强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内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处理压力增大,是我国逐步停止“洋垃圾”入境的缘由之一。结合所学学问完成第6~7题。6.造成我国城市垃圾快速增长的缘由包括()①新兴农业的快速发展②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③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④工业的快速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资源化处理是城市垃圾处理的趋势,城市垃圾可以用来 ()①发电②生产沼气③生产无机复合肥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6.D7.B解析:第6题,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它的快速增长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良的消费习惯及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与农业生产,特殊是新兴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第7题,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体,其中的可燃物可用来燃烧发电;有机垃圾等可用来生产沼气或有机复合肥;碎砖瓦、混凝土碎块等可用来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西伯利亚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处空气中CO2含量变更的观测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第8~9题。8.观测数据曲线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主要缘由是()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B.夏季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呼出CO2多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9.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更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A.扩大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C.高山的林带上限位置下移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北退缩答案:8.A9.B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观测数据曲线夏季低,冬季高,这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西伯利亚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第9题,据图中长期趋势曲线可知,CO2含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该纬度即使温度有所上升也不相宜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高山的林带上限位置上升。读图,完成第10~11题。10.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其次级阶梯上11.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峻的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缘由是()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浇灌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答案:10.D11.B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水土流失严峻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其次级阶梯。第11题,北方不合理的浇灌和春季蒸发量较大,是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比南方严峻的主要缘由。陕西冉家沟流域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峻。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生态修复,即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第12~14题。种植方式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氮含量封山育林48.514.515.21.17乔灌结合42.613.813.80.95林草结合42.514.115.21.12乔木纯林39.413.412.80.94撂荒地39.112.212.30.87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体积占土体体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溢于土壤孔隙中。12.该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中种植刺槐的缘由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快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潮湿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13.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 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 D.乔木纯林14.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加抗旱实力 D.削减地下径流量答案:12.B13.A14.C解析:第12题,刺槐生长速度快,易繁殖且其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有利于复原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第13题,读表可知,选择封山育林种植方式的地区,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及氮含量都很高,所以封山育林对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第1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表中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增加抗旱实力。辽宁省卧龙湖湿地是白鹤迁徙停留时间最长的食物补给站。2010年有近千只白鹤在此停留,2012年卧龙湖建坝蓄水之后,仅记录到少量白鹤在此停留。2016年卧龙湖重建水位调整系统后,迁徙季白鹤数量明显增多。下图为2010—2017年卧龙湖湿地面积变更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影响2010—2017年卧龙湖湿地白鹤数量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栖息地面积B.湖泊水质C.气候变更D.天敌数量16.探讨飞往越冬地的白鹤在卧龙湖湿地栖息状况的最佳时间是()A.1月末 B.4月末C.7月末 D.10月末答案:15.A16.D解析:第15题,据图和材料可知,2010年卧龙湖湿地水域面积小,滩地面积大,有近千只白鹤在此停留;2014年建坝蓄水后,滩地面积减小,甚至消逝,白鹤大量削减;2017年,卧龙湖重建水位调整系统后,滩地面积增大,白鹤数量明显增多。由此可见,滩地面积的变更干脆影响白鹤的数量,而滩地是白鹤的主要栖息地。第16题,白鹤在秋季迁徙到越冬地。酸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进入大气后不断累积、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着陆到地面形成的。据此完成第17~18题。17.下列状况可造成酸雨的是()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能源③广袤农村居民燃烧沼气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②③18.削减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A.提倡运用无铅汽油B.工厂把烟囱建高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运用D.大力推广运用煤气作生活燃料答案:17.C18.C解析:第17题,酸雨主要是含硫煤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第18题,依据酸雨形成原理,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运用,可中和硫氧化物,削减酸雨的产生。在旧金山与夏威夷之间的广袤太平洋海疆上,漂移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顺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浩大的“垃圾岛”。据此完成第19~20题。19.形成“太平洋垃圾岛”的垃圾主要来自()A.航行于海上的各类船只B.沿海陆地上的生产活动C.陆地上生活活动场所丢弃的垃圾D.废弃船只上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20.大洋上的“垃圾岛”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海洋动物吞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B.变更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C.严峻阻碍海上船只航行D.增加海洋气象灾难的发生频率答案:19.C20.A解析:第19题,“太平洋垃圾岛”主要是由废旧塑料袋聚集而成,而废旧塑料袋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生活活动丢弃的垃圾。第20题,该“垃圾岛”明显不会大规模影响到洋流和当地气象条件,也不会严峻阻碍海上船只航行,但假如海洋动物不慎吞下其中的塑料垃圾,会因无法消化而危及生命。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探讨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变更,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更。我国一环境探讨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自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试验,该草场主要由甲、乙、丙、丁四类牧草组成。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更状况。读图,完成第21~23题。21.施肥前该自然草场的优势物种是()A.甲 B.乙 C.丙 D.丁22.高浓度施肥最可能产生的结果是()A.四类牧草的生长都很旺盛B.丙类牧草受施肥浓度影响最大C.甲、乙类牧草生存空间受到挤占D.该草场生物多样性削减23.该试验结果表明()A.自然草场的牧草不须要施肥B.自然草场应保持中高浓度施肥C.该草场施肥后优势物种发生明显变更D.中浓度施肥丁类牧草区域主导性增加答案:21.A22.D23.D解析:第2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甲类牧草施肥前重要值接近40%,重要值最高,由此可见该类牧草为该自然草场施肥前的优势物种。第22题,高浓度施肥后乙、丙、丁类牧草的重要值下降,所以不是四类牧草的生长都很旺盛;丙类牧草在施肥前后重要值的变更很小,受施肥浓度影响小;甲类牧草的重要值上升,生存空间未受到挤占;甲类牧草高浓度施肥后重要值上升,在该草场占据肯定优势,草场生物多样性将削减。第23题,自然草场的牧草也须要施肥,自然草场的施肥浓度应当依据草类品种分别确定;该草场施肥前和施肥后的优势物种都是甲类牧草,没有发生变更;由图可知,中浓度施肥丁类牧草重要值明显上升,区域主导性增加。随着全球变暖,过去的50余年时间,位于四川阿坝的达古冰川面积缩减了70%。2024年中科院冰冻圈国家重点试验室在达古冰川进行了一次“盖被子”(即在冰川表面铺盖隔热反光材料)减缓其消融速度的试验,试验效果显著。据此完成第24~25题。24.监测冰川消融并分析消融缘由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地理信息系统②5G网络③遥感技术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达古冰川溶化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B.植被类型和覆盖率增加C.冰川退缩区地表侵蚀加剧D.干旱、洪涝等自然灾难增多答案:24.A25.C解析:第24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可以分析冰川消融缘由,①正确;监测冰川消融,需利用遥感技术获得冰川分布信息,遥感技术速度快,效率高,③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④错误;5G网络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②错误。第25题,达古冰川溶化,只能短时间内增加河湖的水量,不能持续稳定地增加河湖的水量;冰川退缩区失去冰川覆盖,地表受外力侵蚀加剧;该区域位于冰川分布区,气候寒冷,环境恶劣,植被类型和覆盖率增加不明显;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水较少,冰川溶化速度较缓慢,对洪涝灾难的增多影响不大。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制造业曾将国外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料作为可回收原材料的廉价来源。2017年年底,我国已将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品、钒渣等4类24种固体废弃物调整为禁止进口。(1)简述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缘由。(2)分析“洋垃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答案:(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导致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节约制造成本,从而满意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须要。(2)“洋垃圾”的堆放除了占用大量的耕地,还会带来水土流失;利用过程中,焚烧电子废弃零部件产生的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含有铜、镍、锌、铅和钨等重金属的污水,以及废弃物屑排放到水中,污染了水资源,进而影响居民饮用水平安;在垃圾的处理过程中对于不行再利用的废料往往会实行干脆填埋的方式,造成土壤污染,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假如作物在被污染的土壤中生长,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最终汇合到人体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任答三点即可)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也是我国湖泊地区中面积较大的湿地。曾经,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垸等活动的干扰,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了肯定的影响。下图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1)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2)据图提出复原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生态修复措施。答案:(1)湖泊调蓄洪水的实力降低,使长江发生洪涝的概率增加;洞庭湖地区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生物多样性削减;水污染加重。(2)入湖河流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撤掉围垸,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爱护区。解析:第(1)题,人类的围垸活动使得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降低,汛期长江水位大幅上升,使长江发生洪涝的概率增加;洞庭湖面积减小,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导致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生物多样性削减;湖泊自净实力下降,水质污染加重。第(2)题,留意依据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归纳措施。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986年11月1日,瑞士某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排入莱茵河,导致莱茵河巴塞尔下游约160千米范围内多数鱼类死亡,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全部关闭。为治理莱茵河水污染问题,沿岸国家共同成立了爱护莱茵河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过共同不懈的治理,今日的莱茵河已经水质干净澄澈。(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较大的缘由。(2)指出爱护莱茵河委员会的秘书长固定为荷兰人的缘由。(3)列举促使莱茵河重现朝气的详细措施。答案:(1)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线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自净实力差。(2)荷兰地处莱茵河入海口,受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