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夯基提能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4.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B)A.烟柳画桥 烟柳:雾气覆盖着的柳树。B.渐黄昏 渐:慢慢。C.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D.羌管弄晴 弄:吹奏【解析】渐:接近,趋向。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C)A.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A.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虚实结合,写出了战后扬州城的荒芜破败。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C.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解析】“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应为以声衬静。4.与“波心荡、冷月无声”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C)A.杏花春雨江南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C项,为干脆抒情,其他三项和“波心荡、冷月无声”一样都是融情入景的写法。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望海潮》中,在描写杭州郊外钱塘江四周的风景时,词人柳永很注意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其中“_云树绕堤沙__”写出了树木围绕江堤的静态美,“_怒涛卷霜雪__”则写出了江水澎湃的动态美。(2)在柳永《望海潮》中,通过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美丽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的句子是“_羌管弄晴__,__菱歌泛夜__”。(3)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反衬今日扬州的荒芜景象的诗句是“_过春风十里__,__尽荠麦青青__”。6.依据《望海潮》所描写的景象,为杭州写一段导游词。(100字左右)望海潮[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答案】_各位游客大家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漂亮的杭州自古繁华。这里有烟柳画桥、高树江涛,这里人烟阜盛,珠玑罗绮,绚丽辉煌。这里更有清幽秀美的西湖,它像一位柔情似水的美人。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她滑嫩如洗的肌肤;荡漾的微波是她回眸一笑的千姿百媚;澄澈见底的湖水如她碧眸。微风拂过是她的罗裙在飘舞旋举;夹岸的柳树,枝摇叶动,似是妙龄少女扭动着纤细的腰肢舞动一支《霓裳羽衣曲》,杭州热忱欢迎您的到来。__7.阅读下面的词云图,完成题目。【注】这是新华社联合浙江高校所做的“《全宋词》词频统计图”。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我们对词云图中的词进行分类概括,发觉宋词有写自然风景的,有________的,有________的。【答案】_情感抒发(或写相思多情)__时空描绘(或写人物动作神情)__二、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鹤冲天①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注】①这首词是柳永初考进士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据说,宋仁宗在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柳永。从今,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长期流连于“烟花巷陌”中。8.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而落榜,在柳永看来只是“偶然”,可见其狂傲自负的性格。B.他自称身处圣明的朝代,又说自己是“明代遗贤”,这是对宋仁宗不识人才的嘲讽,“明代暂遗贤”是反语。C.“未遂风云便”,志向落空了,于是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恣狂荡”,是词人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一种抗争的方式。D.“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是说青春短暂,不忍虚掷,不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解析】B项,“‘明代暂遗贤’是反语”理解有误,“明代”可以理解为圣明的时代,“贤”不是反语,从下文词人自诩“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句可以看出。9.柳永在科举中偶然失意,便“恣狂荡”“依约丹青”“偎红倚翠”。对这种做法,有人说是过于轻狂,有人说是正值抗拒,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答案】_示例一:我认为柳永这种做法有些“轻狂”。在科举考试中的偶然失意是不行避开的,因落第而牢骚满腹,转而寻花问柳,是一种消极的看法。示例二:我认为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他虽“狂荡”,却仍旧保持肃穆自律的“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面目,他是在与命运抗争,而不是自甘沉沦。__(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应长天柳永残蝉渐绝。傍碧砌修梧,败叶微脱。风露凄清,正是登高季节。东篱霜乍结。绽金蕊、嫩香堪折。聚宴处,落帽风流①,未饶前哲。把酒与君说。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休效牛山②,空对江天凝咽。尘劳无暂歇。遇良会、剩偷欢悦。歌声阕③。杯兴方浓,莫便中辍。【注】①落帽风流:孟嘉于重阳登山,风吹帽落,浑然不觉,传为美谈。②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哀痛落泪。③乐止曰阕。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词不着一“秋”字,却通过残蝉、败叶、清露等秋天特有的意象来点明季节,尽显秋意。B.同样是写菊花,“绽金蕊、嫩香堪折”与李清照“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意境并无不同。C.“好景佳辰,怎忍虚设”反用《雨霖铃》“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句意,劝人珍惜眼前美景。D.本词上片把登高、采菊、聚宴等行为穿插在景物描写之中,做到了写景与叙事的奇妙结合。【解析】“意境并无不同”理解错误,“绽金蕊、嫩香堪折”是开心的情感,而“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悲伤郁闷的情感,这两者的意境迥然不同。11.本词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_①以哀景衬乐情。残蝉渐绝,败叶微脱,风露凄清,值此清秋季节,正好登高赏景,景哀而情乐。②用典。借用齐景公的典故,告诫自己休要对景凝噎,表达要珍惜当下、刚好行乐的情感。③直抒胸臆。“遇良会、剩偷欢悦”“杯兴方浓”,干脆抒发了团聚畅饮之情。__(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②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立刻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③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借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12.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样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芜宁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舞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详细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D.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解析】A项,《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没有表达“客中凄凉”的意味;C项,“池塘自碧”四字以池水的无情表达人之多感多情,并无指责池水占尽春色之意;D项,“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理解错误。1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调”。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答案】_①诗人看尽柳色的风光,觉得此乃江南旧识,这鹅黄嫩绿的垂柳就带有了诗人客居异乡的万般愁绪;②异乡又逢寒食,诗人唯怕花落春去,可见诗人惜春伤春的迟暮之悲;③全词写生气勃勃的柳色春景,反衬空城巷陌的荒芜凄清,这些景象则暗含了诗人伤时感世的家国之痛。__(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姜夔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①萤暗,藓阶蛩②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惋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③。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④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⑤闲看月。【注】①篠墙:竹篱院墙。②蛩:蟋蟀。③啼鴂(jué):杜鹃鸟。④文君:西汉司马相如妻卓文君,借指友人的妻室。⑤玲珑:皎洁、晶莹。14.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开头着重描写了初秋孤独萧条的庭院景色,莲花脱落了粉色的花瓣,梧桐树吹下带绿的叶子。B.“暗雨乍歇”写天气突然转晴,示意人物心情也随之好转,“还见”则透露出词人的惊喜之感。C.莲花、梧桐、萤虫、蟋蟀,词人从植物写到动物,从视觉写到听觉,营造了一种冷清凄迷的氛围。D.“送客”句表明所写场景由庭院移至水边,“西去”指客行方向,“重寻”表明在此送行不止一次。【解析】B项,“示意人物心情也随之好转,‘还见’则透露出词人的惊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