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15]必修3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选择题1.开展对法律法规实施状况的检查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多年来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人大执法检查,人们通常称为“法律巡察”。开展好这一工作是基于(C)①同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②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④巡察是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题干信息强调的是对法律工作的检查监督,没有体现同等,①不符合题意;坚持党的领导是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④错误;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体现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也说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②③正确。2.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围绕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嘱托,山东省委省政府多年来深化思索和谋划社会治理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理念,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探究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活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融入德治,增加自治和法治的道德底蕴。下列对“三治融合”理念相识正确的是(B)①坚持典型引路是“三治融合”的基础②坚持党的领导是“三治融合”的根本保证③坚持依法治国是“三治融合”的保障④坚持以德治国是“三治融合”的前提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在“三治融合”理念中,坚持自治是“三治融合”的基础,①错误;“三治融合”的理念,是指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三治融合”的根本保证,坚持依法治国是“三治融合”的保障,②③正确;坚持德治是“三治融合”的先导,④说法错误。3.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全国法令,制定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推动古巴比伦王国进入上古两河流域的全盛时代;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这表明(C)①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②法律体现着全民的意志③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④法者,治之端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推动古巴比伦王国进入上古两河流域的全盛时代;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这表明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律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①③④符合题意;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体现全民的意志,②错误。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对下列古语的解读对应正确的是(A)序号古语解读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汜论训》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②“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商君书·算地》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确定③“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管子·明法解》完善的法律实施机制,有利于让人民感受到公允正义④“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①正确;“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说明白建设法治国家必需从国家的实际动身,即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确定,②正确;“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强调的是立法,而不是法律的实施,③错误;“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意思是: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④“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的说法错误,正确说法应当是: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④错误。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仔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心决策部署,严格在法治轨道上依法战疫,有力维护疫情防控秩序。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疫情案件7047件9377人,不捕1584件2528人;起诉11340件15666人,不诉1437件2393人。这充分体现了(C)①同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②将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③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④法律实施中司法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仔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心决策部署,严格在法治轨道上依法战疫,有力维护疫情防控秩序,这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说明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同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①与题意不符;法律实施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④错误。6.“决狱”由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主要是用孔子的思想,依据案件的事实,分析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假如他的动机是好的,那么一般要从轻处理,甚至可以免罪;假如动机是邪恶的,即使有好的结果,也要受到严厉的惩处。“决狱”在肯定程度上起到限制酷刑的作用,也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但过于留意犯罪的主观因素,也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出现。这启示我们(A)①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须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③在法治实践中要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④坚持制定法律、认可法律、执行法律三者的有机统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依据案件的事实,分析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有利于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但也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出现,这要求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须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谈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问题,③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社会治理中须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没有谈及坚持制定法律和认可法律的有机统一,④与材料无关。7.针对网传“境外入境人员拒不落实防疫措施私自外出导致三里屯部分地区被封”的状况,经警方调查,此为谣言。2024年1月8日,犯罪嫌疑人陈某(女,39岁)被查获,该人对在多个微信群编造传播相关不实信息的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这个案件说明(A)①公民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律的范围②远离网络做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公民③依法治国离不开专政职能的威慑力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陈某造谣被刑事拘留,是因为其行为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对其进行惩罚,是发挥专政职能威慑力的体现,①③符合题意;做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公民,并不须要远离网络,②错误;该案件没有涉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解除④。8.安徽省铜陵区大力进行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创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铜陵模式”。该区坚持三级党组织引领,组织法律工作者到村里开展法律服务,深化群众自治实践,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度,把邻里和谐、孝老爱亲、乐善好施等内容纳入积分,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文明风气。该区的做法(A)①做到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的结合,推动了乡村振兴②做到了共享共治共建,有利于乡村治理的现代化③做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改革了基层政权体制④做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创新了党的执政方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由材料中安徽省铜陵区进行的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可知,该区的做法做到了政治法治德治的结合,推动了乡村振兴,①正确;“该区坚持三级党组织引领,组织法律工作者到村里开展法律服务,深化群众自治实践,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度等”,这说明“铜陵模式”做到了多个主体的共享共建共治,有利于乡村治理的现代化,②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改革基层政权体制,③错误;材料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科学执政,该区的做法并未创新党的执政方式,④解除。9.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将自然人的权利爱护置于中心位置,从爱护未成年人、胎儿利益,规范权利的行使等方面作出系统规定;提倡文明观念,贯彻诚信原则,褒扬友善品行,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由此可见《说明》的发布(B)①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司法立场,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②彰显民法典强调公允正义、保障公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价值导向③有利于发挥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作用,确保法律统一正确适用④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的《说明》属于司法说明,将自然人的权利爱护置于中心位置,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司法立场,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①正确;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②错误;“发挥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作用”的表述有误,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③解除;《说明》提倡文明观念,贯彻诚信原则,褒扬友善品行,表明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④正确。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化促进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化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化工作;教化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依据职责分工担当家庭教化的日常事务等。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D)①完善家庭教化工作机制,推动家庭教化规范化、便利化②唤醒了家长家庭教化的自觉,主动参加家校协同教化③推动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推动家庭教化工作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家庭教化供应指导、支持和服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各级政府、教化行政部门以及妇联等部门协调分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家庭教化工作,体现了我国推动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推动家庭教化工作,③符合题意;《家庭教化促进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家庭教化供应了法治上的支持和帮助,④符合题意;家庭教化促进法中的规定,完善了家庭教化工作机制,推动家庭教化规范化,但未体现便利化;也与“唤醒家长家庭教化的自觉”无关,①②不符合题意。11.对于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确定的。他曾引用《商君书》中“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的观点加以说明。这启示我们法治建设要(A)①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②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相适应③坚持从我国实际动身,坚持党的领导④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服务于当代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商君书》中的观点大致意思是: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通过考察民情风俗来立法,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弄清国家的根本在耕战,就能制定出适合的国策。假如不考察时俗民风,不考虑立国根本,那么法令制定了民众也会混乱,政务繁忙也会功效甚微”,这启示我们进行法治建设时要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要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相适应,①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党的领导,③解除;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具有两面性,不能全面继承,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辩证的否定,④错误。12.十三届全国人大履职以来,全面实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连续四年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四部专项法律实施状况进行了检查。开展人大执法检查是基于(B)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②法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③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④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人大开展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四部专项法律实施状况的检查,意在强化法律的执行,也是因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①④正确;试题考查开展人大执法检查的缘由,而不是考查法律的产生,②解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③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宏大创建。民主与国家治理紧密相关,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的民主,充分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我国持续推动依规治党,持续推动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国的民主,有效调整国家政治关系,使得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样、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学问,说明中国民主的高质量如何促进国家治理的高效能。[答案]①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建活力。②依规治党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净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持续推动依法治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④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党的主见、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时,考生可依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学问,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其次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的民主,充分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可从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②:我国持续推动依规治党,持续推动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从全面从严治党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净性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③:持续推动依法治国→可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④:中国的民主,有效调整国家政治关系,使得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样、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可从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角度加以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行6年多后,慈善法迎来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将慈善法修改列入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正在组织起草慈善法修订草案。围绕慈善法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慈善法颁行6年多来,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有明显的滞后性。对慈善法进行修订,正是基于慈善事业发展滞后的现实和扎实推动共同富有的须要以及对新时代出现的新状况作出主动回应的行动。另外,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慈善事业发展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公众的慈善参加度,对于网络慈善新事物,修法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明确网络慈善的边界、网络捐献行为的规则、网络平台及其经营主体的相应责任以及禁止以慈善为名的网络欺诈,对网络个人求助平台亦宜有相应规制。(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学问,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好慈善法的修改工作。材料二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有赖于国家的科学立法与相关部门的严格执法,同时与全社会的法治观念休戚相关,只有全社会树立起慈善法治意识并依法办事,才能营造出有利于慈善事业大发展的社会环境,而广阔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更是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2)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学问,以“青春在行动,法治有力气”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楚;③学科术语运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答案](1)①坚持科学立法,从中国实际动身。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的现实和扎实推动共同富有的须要以及对新时代出现的新状况,对慈善法作出修改,为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供应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气源泉,慈善法的修改要调动公众的参加度,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同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对于网络慈善新事物,要明确网络慈善的规则,以及各方主体相应的责任,都必需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合同
- 中学生健康知识竞赛
- 2024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与处理环保服务合同3篇
- 2024碎石交易协议模板一
- 2024餐馆油烟净化设备采购合同
- 2024石榴树品种改良与繁育技术许可使用合同3篇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委托物业管理合同范本2篇
- 2024融资租赁合同租赁标的及租金
- 2025年度二人家族农场合伙经营协议书3篇
- 2024甲乙双方网络游戏开发与发行合同
- 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说明书
-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桥梁工程技术形考任务一、二、三、四答案
- 2024年小区地下车位租赁合同
- 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2024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第5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第1框《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课件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方案设计
- 肺栓塞指南解读
- 2024年广西南宁金融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