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_第1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_第2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_第3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_第4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深度和广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文化自信在于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色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努力发展自己的文化,才能以执着、勇于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共同情感价值观、共同理想精神。文化自信源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文化就像一条无尽的河流,凝聚着过去,连接着未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过程。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认同。中国的文化优势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激情澎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蓬勃发展。我们党始终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适应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时代的青春活力,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树立自信。文化自信源于对科学理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坚持和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人民爱党爱国热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文化自信源于不断创造奇迹的改革发展实践创造和群众智慧。国家兴旺,文化兴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在波澜壮阔的推进,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应自信笃定,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缺乏文化自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给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创伤。当前,有些人盲目“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言必称希腊,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针对这些错误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最大共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因此,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并在此基础之上,延展为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任何发展道路、理论学说、制度模式,离开了丰厚文化滋养和核心价值观支撑,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依。概言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外化和具体呈现,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自信。我们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就在于文化自信关乎道路、理论、制度的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关乎它们能否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获得信念根基与牢固认同。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不仅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也像水一样无声包容。它深深地蕴含在每个人的意识中,表现在每个人的行为经验和日常道德中。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内心到外在行为的文化体现。因此,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硬实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以无形的思想和观念、以无形的方式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和现实,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通过天然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滋养民族活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我们说文化自信更广泛,在于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中,影响人们对道路、理论、制度的选择和认同。任何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只有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之中,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在世界各种古老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这种经久不衰的延续力与持续性,是其强大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的展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时,深刻指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说文化自信更深厚,就在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5000年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就在于我们只有从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历史时空中,立足于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和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真正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也更加紧迫。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基本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我们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中分清主流与支流,分清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的界限,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最强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我们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必须明确这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时尚、教育人、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的作用,坚决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要方针落实到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承续民族传统、植根伟大实践、秉持开放包容,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要始终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始终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要始终以积极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坚持辩证取舍的方法,提高转化再造的能力,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博采众长,不断赋予先进文化强大生机。让创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努力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