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4(武汉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信息必刷卷04(武汉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信息必刷卷04(武汉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信息必刷卷04(武汉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信息必刷卷04(武汉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4(武汉专用)(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50分)2024年武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延续2023年的题型和题量,依据2022版新课程标准,内容聚焦大概念,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核心素养。本试卷侧重于考查科学探究。这类命题大多选择恰当的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活动。通过探究类学习活动或跨学科实践活动,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新考法1:第7、8、15、16题将生物学知识,融入跨学科实践活动之中;新考法2:第12、14、18、19题创设生活情境,考查科学探究的各个步骤;新考法3:第4、5、10、11、13题重点突出验证性科学探究过程,减缓学生解题压力。综合武汉市近几年来的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可发现,生物学科命题呈现重视双基、注重能力、关注热点、实现探究、强调实验、体现综合等特点。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跨学科实践是扩展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探究实践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探究题型的专题复习,让学生从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入手,能从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认清对照组和实验组,能控制单一变量;对科学探究活动实施过程认真剖析、评价分析;明确增加重复次数、求平均值等是搞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个大题:第一题(选择题)和第二题(科学探究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你所选择的答案按照要求涂黑。)1.如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其中有一处错误,下列修改正确的是()位置鼠妇数量/只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10只明亮5℃适宜纸盒右半侧10只黑暗25℃适宜A.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设置为25℃B.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C.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科学探究——控制单一变量。本实验是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所以在设置对照时,除光照这个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而表格中不仅是变量光照不同,而且温度(5℃,25℃)也不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该把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温度相同的环境,只有变量光照不同。故答案为A。2.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其操作方法是: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分别向丙、丁鱼缸中加入等量的同种河泥;②向乙、丙、丁鱼缸中放入等量的同种水藻;③向四个鱼缸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以水藻为食的同种小鱼各两条;④把四个鱼缸置于光照条件下的同一环境中,其中丁鱼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哪个生态缸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实验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为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河泥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对鱼的排泄物等进行分解,净化水质,滋养植物,可以促进生态缸中的物质循环,促进小鱼的生存力。甲生态瓶中缺少植物和河泥,乙生态瓶中缺乏河泥,丁生态瓶中没有阳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丙生态瓶中有植物和河泥,且生存条件均满足,则四个生态瓶中生存时间由短至长为:丁<甲<乙<丙,丙生态瓶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故答案为C。3.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极为有趣的生物,这种软体动物一生进食一次海藻大餐,便将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使得体内充满叶绿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从此便可终生不用进食。若将绿叶海蜗牛细胞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分辨的细胞结构有()A.细胞核和叶绿体B.叶绿体和细胞壁C.叶绿体和大液泡D.细胞核和细胞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动物具有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但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由于绿叶蜗牛将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使得体内充满叶绿体,由此可知若将绿叶海蜗牛细胞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分辨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和叶绿体,故答案为A。4.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做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两组载玻片上各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和清水,并将培养液和清水连通;然后在甲组培养液一侧放一小粒食盐,在乙组清水中滴加一滴肉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清水方向运动B.乙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培养液方向运动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D.草履虫的应激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甲组中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清水中,选项A表述正确;乙组清水中放入肉汁,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清水中去,选项B表述错误;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有利于趋利避害,有利于个体的生存,选项C表述正确;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叫做应激性,草履虫能够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所以草履虫的应激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5.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前最好让蚂蚁都处于饥饿状态B.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C.“AB”和“BC”两木条的粗细应一样D.从两个不同蚁穴各捕10只蚂蚁做实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前让蚂蚁处于饥饿状态,使蚂蚁对食物更加敏感,选项A表述正确;为了不使实验受到其他气味的干扰,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可用镊子移动木条,选项B表述正确;为控制单一变量,“AB”和“BC”两木条的粗细应一样,选项C表述正确;为控制单一变量,应从同一个蚁穴捕10只蚂蚁做实验,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D。6.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如图是他做的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缺少对照组B.实验变量是肉汤存放时间C.巴斯德用鹅颈瓶盛肉汤是为了防止肉汤溢出D.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该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的原因是来自空气里的细菌,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该实验的变量是空气中细菌,对照组是保存一年的烧瓶的肉汤,故答案为D。7.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究影响黄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组别ABC种子数(粒)200200200温度(℃)25250加入的液体土壤浸出液蒸馏水土壤浸出液萌发数(粒)186187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93%B.若将A组与B组进行对照变量为无机盐C.若将A组和C组进行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会因为缺少充足的空气,不利于种子萌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186÷200×100%=93%,选项A表述正确;土壤浸出液含无机盐,蒸馏水不含无机盐,若将A组与B组进行对照变量为无机盐,选项B表述正确;若将A组和C组进行对照,变量为温度,可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选项C表述错误;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会因为缺少充足的空气,不利于种子萌发,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8.绿萝是一种室内观叶花卉,常用水培扦插进行繁殖。为找到绿萝水培扦插的最好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将若干长势良好的绿萝插条用不同溶液处理后,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水培,定期测量并记录根的数量和长度。一个月后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方式清水某生根粉溶液10毫克/升20毫克/升40毫克/升80毫克/升平均生根数量(根)4.44.55.64.34.2根平均长度(厘米)6.136.507.325.404.92请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将绿萝插条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水培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实验中有一组用清水处理,其目的是设置对照组,进行对照C.光照培养箱需要设置适当的通风、光照、温湿度等条件,满足绿萝正常的生长需求D.该生根粉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绿萝生根,但浓度过高会抑制绿萝生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影响植物生存的生物因素、科学探究。绿萝插条进行水培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选项A表述错误;实验中有一组用清水处理的目的是,与添加了某生根粉溶液的组形成对照,选项B表述正确;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必须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光照培养箱在通风条件下需设置好恰当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满足绿萝正常的生长需求,选项C表述正确;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生根粉溶液浓度在20毫克/升左右效果最好,根平均生长长度是7.32,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降低,可见浓度过高会抑制绿萝生根,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9.取同一植株上4条生长状况相近的嫩枝,每条嫩枝上的叶片大小相近且数量相同,如下图进行处理。涂凡士林的部位不能进行蒸腾作用,没有水分散失;4支试管相同且装有等量清水,水面上均铺满厚度一致的油层,防止水分蒸发。将4组装置同时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并比较液面的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以上4组装置中,对照组是甲B.甲与丁对照可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C.4组装置中,液面最低的是丁D.若乙液面低于丙,可推测叶片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以上4组装置中,对照组是丁。选项A表述错误;甲与丁是以叶片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选项B表述正确;4组装置中,丁蒸腾失水最多,所以液面最低的是丁,选项C表述正确;乙是所有叶片仅上表皮涂凡士林,丙是所有叶片仅下表皮涂凡士林,所以若乙液面低于丙,可推测叶片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10.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③应置于黑暗环境中B.通入空气①前应去除其中二氧化碳C.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高于①D.装置④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装置③应置于黑暗环境中,目的是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扰,选项A表述正确;通入空气①前应去除其中二氧化碳,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实验,选项B表述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所以排出的气体②中,氧气含量低于①,选项C表述错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④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11.某同学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时,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装置(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先置于黑暗处3天,再置于适宜光照下9小时后,能从植物叶片中检测出淀粉的装置是()A.只有甲B.甲和乙C.乙和丙D.只有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由题可知,甲装置放置清水并用透明钟罩,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等有机物。乙装置用黑色钟罩罩住,未给植物提供光照条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会产生淀粉等有机物。丙装置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无光合作用的原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等有机物。只有甲装置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等有机物,检测出淀粉的产生。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三支试管均放置37℃的恒温加热器中,约10分钟后,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探究实验说明了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甲和丙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消化中的作用C.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深蓝的是甲试管,颜色变浅蓝的是丙试管D.该实验说明了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甲和乙对照,可以说明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不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选项A表述错误;人体口腔中的牙齿和舌能够起到咀嚼和搅拌的作用。结合题图可知,甲(馒头碎屑、充分搅拌)和丙(馒头块、不搅拌)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消化中的作用,选项B表述正确;实验中,甲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乙试管加入了清水,清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丙试管中加入了馒头块而且不搅拌,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浅蓝。所以,滴加碘液后,颜色变蓝的是乙,颜色变浅蓝的是丙,选项C表述错误;该实验的变量不是温度,因此不能说明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B。13.某同学在做“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上三个实验均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b,关闭a;呼气时应该打开a,关闭bC.图三实验中,球型干燥管可以防止水倒吸,吸气或呼气时都可以不需要关闭c和d处D.图三甲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呼吸运动和肺的通气。图一装置分别将燃着木条放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说明空气中含氧量高于呼出气体含氧量,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选项A表述错误;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使得外界空气经过A;呼气时应该打开b,关闭a,使得呼出气体经过B后排出,选项B表述错误;图三实验中,球型干燥管可以防止水倒吸,吸气或呼气时都可以不需要关闭c和d处,选项C表述正确;图三甲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14.为判断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现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甲乙丙丁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根据上表可以推测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A.甲AB型、乙A型、丙O型、丁B型B.甲AB型、乙B型、丙O型、丁A型C.甲O型、乙A型、丙AB型、丁B型D.甲O型、乙B型、丙AB型、丁A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血液凝集反应、ABO血型。从表中可看出,甲与A型、B型标准血清都凝集,故甲为AB型血;乙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与B血型不凝集,故乙为B型血;丙与A、B型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故为O型血;丁与A型不凝集,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故丁为A型血。故答案为B。1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过滤装置,用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a模拟肾小球中的血液B.绿豆和小米模拟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两层滤纸模拟肾小球的血管壁D.流入塑料杯的液体模拟原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肾单位、尿液的形成。肾小球中流动的是血液,血液中含有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绿豆和小米可以模拟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烧杯中的a模拟肾小球中的血液,选项A表述正确;绿豆个体较大,可以模拟血液中的血细胞;小米个体较小,可以模拟血液中的单分子蛋白质,选项B表述正确;肾小球的血管壁与肾小囊内壁均由单层细胞构成,所以,两层滤纸是相互接触的部分,可以模拟肾小球的血管壁和肾小囊与肾小球相贴的内壁,选项C表述错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所以,经装置过滤后,流入塑料杯的液体模拟原尿,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16.某学习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等器材,模拟人眼球成像原理。(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F光源”此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透镜和光屏分别模拟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B.模拟看远处物体时,F光源适当左移,用注射器向外抽水,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C.向水透镜内注水,物像不再清晰,可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凸透镜调节D.通过该实验可知,在人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与功能、眼球成像的原理。水透镜有折射作用,在光屏上形成图像,因此,水透镜和光屏分别模拟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选项A表述正确;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看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看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将“F光源”向左移动,是模拟看远处的物体,此时应拉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小,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选项B表述正确;根据题干说明,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聚光能力过强,物像成像在光屏前,不能呈清晰物像,凹透镜有发散光线作用,因此,可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调节,选项C表述错误;通过该实验可知:在人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C。17.将若干相同的蝌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在乙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X制剂。在较短时间内,乙组蝌蚪发育成小型青蛙,甲组蝌蚪正常发育。该实验能得出()A.X制剂可能是胰岛素制剂B.X制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制剂C.甲组蝌蚪体内没有甲状腺激素D.X制剂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分析题干可知,乙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的X制剂后,能缩短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那么X制剂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故答案为B。18.在教室里,甲、乙、丙、丁是邻桌。丁患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几天后,甲也患了流感而乙和丙没有患流感。乙前段时间注射了流感疫苗。丙没有注射流感疫苗,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是传染源B.乙未患流感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后,体内吞噬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C.丙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D.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及其预防。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能够散播流感病毒病原体,丁和甲是传染源,选项A表述正确;乙未患流感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人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选项B表述错误;丙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选项C表述正确;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因此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19.下列应对危急情况的做法或想法,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紧急救护知识。遇到同学中暑晕倒,应马上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消暑降温,选项A表述正确;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为30:2,图中按压100次明显错误,选项B表述错误;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首先关闭气阀,禁止明火。然后,立即打开门窗,将煤气中毒人员移到通风处再施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选项C表述错误;图片中描述这个食品有毒,就不应该再去尝试,这种做法是不安全的,选项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A。20.番茄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其红果和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番茄果色的遗传,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实验组别亲本组合子代性状实验一红果×红果红果、黄果实验二黄果×黄果黄果实验三红果×黄果红果、黄果A.番茄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B.根据实验二可判断番茄的黄果为显性性状C.实验一和实验三子代中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D.将实验三子代中红果番茄自花传粉,后代会出现黄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番茄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选项A表述错误;可根据实验一判断黄果为隐性性状,红果为显性性状,根据实验二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选项B表述错误;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红果和黄果的基因。实验一中子代出现黄果(aa),则亲代红果都是杂合子(Aa),子代的红果既有杂合子(Aa),也有纯合子(AA);实验三中子代也出现黄果(aa),则亲代红果是杂合子(Aa),和黄果(aa)杂交,子代红果一定是杂合子(Aa)。故实验一和实验三子代中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不完全相同。若实验三子代中红果番茄(Aa)自花传粉,后代会出现黄果(aa),选项C表述错误,选项D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二、科学探究(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