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5(苏州专用)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结合近期苏州市初中生物会考考评方向指导,初中阶段生物学考试的主要依据为生物学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本位。今年会考特别关注跨学科实践内容的命题研究,也会关注初高衔接内容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性,扎实掌握和理解知识。在此基础上,注重综合性和进阶性,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新考法1:第2题是考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模型分析生态学问题,关注初高衔接;新考法2:第5、28题是基于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新考法3:第12题是对探究实验进行考查,注重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科学思维和方法;新考法4:第51-55题基于生物学事实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强调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组合选择题三种题型,这三种题型的分值分别占全卷分值的70%、15%、15%。其中基础题占比较多,约为60%-70%;中等难度的题目约20%-30%;难题约占10%左右。命题内容主要围绕初中生物七、八年级全册的学习主题和大概念,着重关注在真实情境中生物学知识应用和问题探究等能力的锻炼。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70分)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2分,共70分。1.下面的诗句中,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答案】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A错误。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草和豆苗之间的竞争关系,豆苗的生长受草(生物因素)的影响,B正确。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述了大自然春意盎然的景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诗中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故选B。2.“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二十大以后,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正在变为现实。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捕食关系的三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BB.在该生态系统中A和C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甲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铅最多的生物是丙【答案】C【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2.图中:甲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以AC两种生物为食,C以A为食;丙是分解者。【详解】A.图中:甲是生产者,A、B、C三种生物都是消费者,食物链起点应该是生产者,故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甲→A→C→B,A错误。B.在该生态系统中B以AC两种生物为食,C以A为食,A和C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甲)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甲,C正确。D.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B是食物链中的顶级消费者,营养级最高。所以,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铅最多的生物是B,D错误。故选C。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岩石圈和水圈上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答案】C【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AB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故AB错误,C正确。D.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各种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D错误。故选C。4.下图表示水稻在晴朗的一天中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和曲线②分别表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B.曲线①和曲线②表示的生理活动时刻都在进行C.影响曲线②一天的变化的因素是光照强度D.12点时,曲线①的活动强度下降是由于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答案】D【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详解】A.题图中①曲线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①曲线表示光合作用;②曲线全天24小时都能进行,因此②曲线表示呼吸作用,A错误。B.①曲线代表的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曲线②表示的生命活动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B错误。C.曲线②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有光无光均能进行,影响曲线②一天的变化因素与光照强度无关,C错误。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中午12时左右,夏季中午温度太高,蒸腾作用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影响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所以①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较低,D正确。故选D。5.我们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处理后的精米(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一种双子叶植物 B.水稻种子中没有子叶C.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精白米能萌发长成幼苗【答案】C【分析】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中;它们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的。【详解】A.水稻种子中子叶只有一片,属于单子叶植物,故A错误。B.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其中种子中有一片子叶,转运营养物质,故B错误。C.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我们吃的部分主要是胚乳,故C正确。D.精白米是去除全部种皮和胚的结构,没有胚就不能萌发成幼苗,故D错误。故选C。6.下列农业生产措施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带土移栽——降低蒸腾作用②菜地排涝——保证蔬菜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③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④中耕松土——抑制农作物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⑤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⑥为大棚作物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农作物增产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答案】B【分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详解】①带土坨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①错误。②菜地排涝,目的是使土壤中空气增多,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②正确③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③正确。④中耕松土可使土壤透气增强,能够促进根部呼吸作用,④错误。⑤春季早播覆盖地膜,能提高地表温度,给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⑤正确。⑥为大棚作物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多;,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呼吸作用弱,消耗有机物少,有利于农作物增产,⑥正确。综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图示中的甲、乙、丙分别为黄花风铃木的花、果实、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序号②所示结构成熟后会散发出大量的花粉B.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珠C.果实内有多个种子,说明③内有多个胚珠D.图丙所示的种子结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答案】C【分析】(1)图甲中,①花药,②柱头,③子房。(2)完成传粉和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其发育情况如图所示:【详解】A.结构②是柱头,①花药中才有花粉,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果实内有多个种子,说明③子房内有多个胚珠,C正确。D.图丙所示的种子由薄膜状的翅膀,该结构有利于种子的传播,D错误。故选C。8.某同学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装置先进行24小时暗处理,再置于适宜光照下4小时(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能从植物叶片中检测出淀粉的装置是()A.只有甲 B.甲和乙 C.乙和丙 D.只有丙【答案】A【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器官。【详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题图中,甲装置具有光照和二氧化碳,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乙装置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导致植物周围缺少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可见,能从植物叶片中检测出淀粉的装置是只有甲,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CO2)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释放量等于CO2吸收量)。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重要作用B.碳循环是碳元素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往复循环C.增加绿化面积是增加CO2吸收量的有效措施D.碳中和时,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所有生物释放的CO2量【答案】B【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B.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因此,碳循环是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开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往复循环,B符合题意。C.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因此,增加绿化面积是增加CO2吸收量的有效措施,C不符合题意。D.碳中和时,二氧化碳释放量等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即生产者固定的CO2量等于所有生物释放的CO2量加上化石燃料等燃烧释放的CO2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悠远,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至今仍是个推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无科学道理的是()A.下地生活的古猿与树上生活的古猿都有可能进化为人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答案】A【分析】(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详解】AC.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A错误,C正确。B.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的说法正确。B正确。D.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正确。故选A11.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胚泡移入④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B.进入青春期,女孩会来月经是与①分泌激素有关C.若⑤堵塞,则该妇女没办法获得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D.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答案】C【分析】图中:①是卵巢,②⑤是输卵管,③受精卵,④是子宫。【详解】A.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④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是怀孕,A正确。B.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在雄性激素的促进下男性出现遗精,在雌性激素的促进下女性出现月经,而遗精和月经也是男性和女性性成熟标志。故女孩会来月经是与①卵巢分泌激素有关,B正确。C.②⑤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因而②堵塞无法受精,但是可以通过试管婴儿,获得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C错误。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D正确。故选C。12.小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过程如下图,其实验结论是()A.淀粉在口腔中分解成了麦芽糖 B.牙齿和舌在淀粉的消化中起重要作用C.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 D.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答案】C【分析】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详解】A.该实验不能证明淀粉在口腔中分解成了麦芽糖,故A错误。B.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不能证明牙齿和舌在淀粉的消化中起重要作用,故B错误。C.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所以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故C正确。D.该实验不能证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故D错误。故选C。13.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管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X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B.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C.3种物质都能在小肠内被消化D.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为氨基酸【答案】D【分析】图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Y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详解】A.脂肪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X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A正确。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B正确。C.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淀粉、脂肪、蛋白质都在小肠内消化,C正确。D.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将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故选D。14.下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C.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D.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答案】D【分析】图中甲表示肾小囊、乙表示肾小管、A原尿、B尿液。【详解】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多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甲肾小囊和乙肾小管等组成,故A正确。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故B正确。C.血液流经肾脏后,消耗了氧,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肾脏,形成了尿液,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包,因此尿素减少,故C正确。D.由于肾小管与蛋白质的吸收没有关系,若用药物麻醉肾小管,B中不会出现蛋白质,故D错误。故选D。15.我国成功研发了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辅助泵提供动力,将心脏某腔室血液抽出并灌注到动脉。下列关于人工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心脏属于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B.可代替左心室的功能,作为肺循环的起点C.其泵出的血液进入主动脉D.人工心脏应保证血液呈单向流动【答案】B【分析】心脏的结构如下:【详解】A.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A正确。B.由图可知,人工心脏可代替左心室的功能,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B错误。C.结合题图可知,人工心脏泵出的血液会进入主动脉,主动脉中流动脉血,C正确。D.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可见,人工心脏也应保证血液呈单向流动,D正确。故选B。16.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离不开血液。下列有关血液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B.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不足时会引起贫血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AB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答案】D【分析】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详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A正确。B.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B正确。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特殊情况下,AB血型可以接受少量A、B、O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A、B、AB血型的人,C正确。D.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A型、B型、O型,可以输给AB型,D错误。故选D。17.激素是细胞行动的“号角”。下列现象与激素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切除全部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B.在清水中用无碘食物饲养的蝌蚪不发育成蛙——生长激素C.进入青春期后,男生长出胡须、女生音调变高——性激素D.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肾上腺素【答案】B【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或动物患病。【详解】A.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因此,切除全部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其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故A正确。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在清水中用无碘食物饲养的蝌蚪,蝌蚪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因此蝌蚪不发育成蛙,与甲状腺激素有关,与生长激素无关,故B错误。C.进入青春期以后,男性和女性出现的第二性征主要与性激素有关。因此,进入青春期的男、女生随着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成熟,分泌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增多,从而导致男生长出胡须、女生音调变高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激素有关,故C正确。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因此,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的原因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故D正确。故选B。18.如图是人的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明看见篮球朝自己飞来,图1小明③曲度变化-由小变大B.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因为图1中④的颜色不同C.光线经过图1中的③后,在⑥上形成视觉D.图2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②【答案】A【分析】图1中:①虹膜、②角膜、③晶状体、④巩膜、⑤脉络膜、⑥视网膜;图2中,①半规管、②耳蜗、③鼓膜。【详解】A.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因此,篮球由远到近,③晶状体曲度变化是由小变大,A正确。B.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因为①虹膜的颜色不同,B错误。C.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③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⑥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错误。D.听觉感受器在图2中的②耳蜗,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视觉中枢,D错误。故选A。19.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若给该蛙注射褪黑色素,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B.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D.褪黑色素使蛙体色变暗,又可使蛙体色变亮【答案】D【分析】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详解】A.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说明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A不符合题意。B.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B不符合题意。C.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调节,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激素调节,C不符合题意。D.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说明蛙褪黑激素只能使青蛙体色变暗,D符合题意。故选D。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类随意处理垃圾引起的,我们要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回收,留住碧水蓝天。图中,“可回收垃圾”的标志是()A. B. C. D.【答案】A【分析】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并规定了各类垃圾的标志和收集容器颜色,如下图:【详解】A.可回收物指的是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比如: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垃圾桶颜色为蓝色,垃圾桶上一般都还有由三个箭头组成的呈三角形的循环符号,A正确。B.该标志是厨余垃圾,B错误。C.该标志是有害垃圾,C错误。D.该标志代表其他垃圾,D错误。故选A。21.大砗磲外貌丑陋,但在海里张开贝壳时,体内的色彩却非常绚丽,尤其是外套膜的边缘。据此判断,大砗磲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答案】B【分析】软体动物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详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A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生物它具有外套膜,也有贝壳,而软体动物有贝壳和外套膜,因此它属于软体动物,B符合题意。C.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C不符合题意。D.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2023年4月,迁地保护的四头江豚被放归长江,此举对促进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回升,推动水生哺乳动物保护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江豚可以通过鳃与水进行气体交换B.通过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C.牙齿的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的能力D.体温恒定,不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答案】A【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通常有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常见的哺乳动物:蝙蝠、鲸鱼、海豚、白鳍豚、江豚、家兔、藏羚羊等。【详解】A.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而长江江豚是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B.长江江豚等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B正确。C.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机物利用率提高,C正确。D.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长江江豚是水生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其体温恒定,不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故选A。23.生物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包松软多孔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B.真空包装保存香肠能杀死食品内的各种微生物C.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D.白酒酿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依靠酵母菌分解谷物中的淀粉【答案】A【分析】(1)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如乳酸发酵、酵母菌发酵等。(2)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我们必须尽可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因此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详解】A.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使得面包松软多孔,A正确。B.真空包装香肠,对于一般的细菌只能是抑制,不能再繁殖,但是对于厌氧型细菌会加速繁殖,B错误。C.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牛奶中原有的乳糖经乳酸菌的发酵后变为乳酸,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C错误。D.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谷物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D错误。故选A。24.如图是家鸽的形态与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家鸽在b处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B.家鸽的骨有的愈合,有的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C.家鸽有喙无齿,食物在4嗉囊内被磨碎和初步消化D.家鸽的8极短,有利于快速排便,减轻体重【答案】A【分析】图中:a是气管、b是气囊、c是肺;1是喙、2是食管、3是嗉囊、4是砂囊、5是肝、6是腺胃、7是小肠、8直肠、9泄殖腔。鸟类的结构特点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如: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食量大,心脏四腔,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等。【详解】A.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家鸽特有的双重呼吸方式与结构b气囊有关,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c肺,A错误。B.家鸽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这样的骨既可以减轻体重,又可以增强紧密性,利于飞行生活,B正确。C.家鸽有喙无齿,暂时贮存和软化食物的结构是3嗉囊,能将食物磨碎和初步消化的结构是4砂囊,C正确。D.家鸽的8直肠很短,不贮存粪便,粪便可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生活,D正确。故选A。25.9月29日是“世界散步日”,散步(如图)是一种轻松简单的运动方式。下列描述你认同的是()A.股四头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B.屈腿时腓肠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C.散步中膝关节起杠杆作用D.散步运动只有运动系统参与【答案】B【分析】(1)运动系统是运动的结构基础,它是由骨、关节和肌肉(骨骼肌)组成的。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起到了杠杆作用,关节起到了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到了动力作用。(2)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详解】A.股四头肌属于骨骼肌,它是由两端较细并且白色坚韧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组成的,两端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不是同一块骨上,故A错误。B.当屈腿时腓肠肌收缩,产生的动力就会牵动骨绕膝关节活动,此时股四头肌舒张,发生屈腿动作,故B正确。C.由分析(1)可知,散步中膝关节起到了支点作用,骨起到了杠杆作用,故C错误。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支配,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散步运动并非只有运动系统参与,故D错误。故选B。26.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在其它鸟类的巢中,让其它鸟类为它哺育后代,杜鹃的行为是()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③是学习行为④由遗传物质决定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在其它鸟类的巢中,让其它鸟类为它哺育后代,杜鹃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杜鹃的行为是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①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故选C。27.如图是蝶形花科的部分植物分类关系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菜豆、绿豆、赤小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B.三种植物中绿豆与赤小豆的亲缘关系较近C.绿豆与赤小豆共同特征比绿豆与菜豆的多D.蝶形花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豇豆属的少【答案】D【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点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点越多。【详解】A.菜豆、绿豆、赤小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种,A不符合题意。B.三种植物中绿豆与赤小豆同属,亲缘关系比较近,B不符合题意。C.绿豆与赤小豆同属,绿豆与菜豆同科,所以绿豆与赤小豆共同特征比绿豆与菜豆的多,C不符合题意。D.科比属大,所以蝶形花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豇豆属的多,D符合题意。故选D。28.“心心相融,@未来”,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图是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它形似一个打开的巨大“蚕茧”,寓意“化蝶”。家蚕的发育类型以及“蚕茧”、
“化蝶”所代表的发育阶段分别是()A.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成虫B.不完全变态发育,蛹,成虫C.完全变态发育,幼虫,成虫D.完全变态发育,蛹,成虫【答案】D【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详解】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家蚕的发育类型以及“蚕茧”、“化蝶”所代表的发育阶段分别是完全变态发育、蛹、成虫,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9.育英中学的生物学课堂上,朱大伟同学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了组成染色体的各结构的关系,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详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0.人的肤色白化和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如图为一个家庭的肤色遗传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肤色正常属于显性性状B.个体8的白化现象叫做遗传C.个体5的基因组成为aaD.个体3和个体4再生个肤色白化孩子的概率是25%【答案】B【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详解】A.3号个体和4号个体都正常,而8号个体患病,说明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肤色正常属于显性性状。故A正确。B.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的肤色都正常,而8号个体的肤色白化,这种现象是变异。故B错误。C.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由题图可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个体5是白化病患者,基因组成为aa。故C正确。D.3号个体和4号个体都正常,而8号个体患病,说明3号个体和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5%,如图所示:故D正确。故选B。31.下图表示不同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子代的表现,请找出错误的一项()A.受精卵根据环境条件发育成男孩、女孩B.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C.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D.女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Y【答案】A【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男孩。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详解】A.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故A错误。B.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男生女取决于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发育成女孩;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发育成男孩,故B正确。C.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故C正确。D.体细胞中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女孩体细胞的这对性染色体是一样的,组成为XX;男孩体细胞的这对性染色体形态差别较大,组成为XY,故D正确。故选A。32.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遗传病是由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可遗传给后代B.若男女双方家庭有遗传病史,婚前应进行遗传咨询C.健康的人都不携带有致病基因D.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发病风险【答案】C【分析】当近亲结婚时,由于夫妻之间的血缘关系很近,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样他们的子女患遗传病的机会往往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详解】A.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引起的疾病,是由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可遗传给后代,A正确。B.若男女双方家庭有遗传病史,婚前应进行遗传咨询,避免出生患有遗传病的孩子,B正确。C.据研究,每个人都携带5~6个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C错误。D.结合分析,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子女患遗传病的机会,所以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发病风险,D正确。故选C。33.对于某种生物个体来说,不利变异指的是()A.对人类有害的变异B.不可遗传的变异C.对周边生物不利的变异D.对生物自身生存不利的变异【答案】D【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详解】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综上分析可知,不利的变异指的是对生物自身生存不利的变异。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4.科学家将某种蜘蛛的基因注入蚕的受精卵中,从而生产出含10%蜘蛛丝蛋白的新型复合茧丝纤维,以下利用了相同生物技术的是()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B.试管婴儿C.杂交小麦D.太空培育番茄【答案】A【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将蜘蛛牵引丝基因转入家蚕染色体中,从而生产出含蜘蛛丝蛋白的新型复合茧丝纤维,属于转基因技术。【详解】A.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转基因技术,故A正确。B.试管婴儿技术让不孕妇女重新获得了做母亲的权利。因此,“试管婴儿”是辅助生殖的技术,故B错误。C.杂交小麦通过杂交育种提高产量,属于有性生殖,故C错误。D.太空培育番茄属于诱变育种,故D错误。故选A。35.下图是某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节选。关于该药品购买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感冒清热颗粒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功能主治】碳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热冒,头痛发热,恐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有效期】36个月A.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 B.只能在有效期内服用C.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治疗 D.每次服药时都可加倍服用【答案】D【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解答即可。【详解】A.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此药为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A正确。B.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只能在有效期内服用,B正确。C.阅读此药的功能主治可知,可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治疗,C正确。D.根据用法用量,一次1袋,一日2次,不可加倍服用,D错误。故选D。第=2\*ROMANII卷(双项选择题共15分)二、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得0分,共15分。36.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小颖同学用相同的颗粒饱满的小麦种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以下对实验设计的说明或预测正确的是()
A.①号和②号瓶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B.②号和④号瓶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C.②号和③号瓶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D.四组装置中,最有可能萌发的是②号瓶中的种子【答案】BD【分析】由图可知,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②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②③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②④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详解】A.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①号和②号瓶作为对照,变量是水分,①②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A错误。B.②号和④号瓶对照,变量是温度,②号和④号瓶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B正确。C.②号和③号瓶对照,变量是空气,②号和③号瓶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C错误。D.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四组装置中,②号瓶中的种子外界条件都具备,因此最有可能萌发,D正确。故选BD。37.人体某器官血流情况模式图,A为器官,a、b为血管,箭头为血流方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A为心脏,则b为动脉血管B.若A为肺,则b内流静脉血C.若A为肾脏,则b内血液中尿素含量增加D.若A为小肠,则b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答案】BC【分析】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肾脏可以起到过滤血液的作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详解】A.动脉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故若A为心脏,则b为动脉血管,A不符合题意。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若A为肺,则a中流静脉血,b内流动脉血,B符合题意。C.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会减少。若A代表肾脏,b中的尿素会减少,C符合题意。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血液流经小肠后,bb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BC。38.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我们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答案】AD【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A错误。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正确。D.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由于外来物种的天敌较少,因此,外来物种可能会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D错误。故选AD。39.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模拟了原始地球的大气及闪电,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氮气、水蒸气、甲烷等B.②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C.③模拟了原始海洋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答案】BC【分析】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比较多。大部分学者认同化学起源学说: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和复杂的化学过程,逐渐演变为原始的生命。米勒的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情况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是可能的。【详解】A.①模拟了原始大气成分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原始地球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A错误。B.米勒模拟实验中,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结合题图可知,②冷凝器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过程,故B正确。C.③沸水处模拟了原始海洋在原始地球高温下沸腾等条件,故C正确。D.该实验结果是生成了多种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但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故D错误。故选BC。40.下列有关传染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途径传播B.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因此不能与病人交谈、握手、一起吃饭C.性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D.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是病毒【答案】B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是传染病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详解】A.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途径传播,A正确。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B错误。C.性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性病患者通过性传播,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C正确。D.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属于细菌,D错误。故选BD。第Ⅲ卷(组合选择题共15分)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15分。Ⅰ.请阅读资料并完成下面的小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又名黄花蒿)中直接提取的,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其他含有青蒿素的天然植物资源。下图是青蒿的部分结构层次示意图,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41.在观察青蒿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标本时,分别使用不同的目镜与物镜组合进行观察,视野中观察到细胞体积最大的组合是(
)A.10×,40× B.5×,10× C.10×,10× D.15×,40×42.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的,青蒿素存在于青蒿茎叶细胞的(
)A.细胞膜 B.液泡 C.线粒体 D.叶绿体43.青蒿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主要通过图中的A、B过程实现。图中的A、B过程分别表示(
)A.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细胞分化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44.“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其他含有青蒿素的天然植物资源。”决定青蒿这一特性的是位于其茎叶细胞中的(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45.青蒿的植物体中没有的组织类型是(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结缔组织【答案】41.D42.B43.C44.C45.D【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4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乘以物镜倍数。要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则要选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A选项中放大倍数为400倍;B选项中放大倍数为50倍;C选项的放大倍数为100倍;d选项的放大倍数为600倍。故选D。42.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线立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很多物质。因此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青蒿茎叶细胞的液泡中。故选B。43.A过程当中细胞的数量增多,细胞分裂能够增加细胞数量。因此A过程为细胞分裂。B过程一群相似的细胞逐渐分化成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这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种类。细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的组织。故选C。44.细胞壁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代谢和进行生化反应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决定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膜起到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因此决定青蒿含有青蒿素这一特性的物质是遗传物质,它存在于细胞核中。故选C。45.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结缔组织属于动物的组织。故选D。Ⅱ.请阅读资料并完成下面的小题。春季是进行森林浴的好时节,到森林里沐浴新鲜空气,这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氧气不充足的、污浊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森林中的空气清新、湿润,氧气充裕。某些树木散发出的挥发性物质,具有刺激大脑皮层、消除神经紧张等诸多妙处。松、柏、柠檬和桉树等还可以分泌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6.一片森林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全球约70%的氧气,氧气充沛,适合沐浴B.葡萄→虫→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其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C.走进森林会觉得清新、湿润,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D.一天中进行森林浴的最好时间是早晨,原因是早晨的空气最为清新47.图甲为某人森林浴时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图乙为其膈肌在胸腔内的位置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此时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C.图甲曲线ce段表示呼气,此时肺内压大于大气压D.膈肌处于图乙所示A位置时,可以用图甲曲线de段表示48.“污浊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重要的呼吸器官是肺,肺泡是其结构和功能单位B.人之所以会患呼吸道疾病,是因为呼吸道没有处理气体的能力C.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原理是相同的D.呼吸道一般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个特点有利于清洁空气49.如图所示,肺泡与毛细血管间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够实现气体交换是由于气体的(
)A.光合作用 B.分解作用 C.扩散作用 D.蒸腾作用
50.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关于毛细血管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的原因中,错误的表述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某区域供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开题报告:在线教育提升边远地区中学教育水平的运营模式、效果评估和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开题报告:以教育新基建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期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框架与实施路径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大学生学业获得感测评、生成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
-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1高三下学期模拟试题(二)数学试题
- 2024年度个人物业综合服务承包协议版B版
- 2024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简版)
- 【课件】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 2024年下半年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电子元器件存储条件及有效期
- 心电图报告模板
-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整改台账
- 脐针疗法课件
- 2023学年度甘肃省庆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详解)
- 行驶证补办委托书
- 汽车租赁公司安全规章制度
- 导医职责范围及工作流程课件
- 医院输液大厅提高PDA移动终端使用率品管圈PDCA成果汇报
-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1
- 生产用电安全管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