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2023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任何一门艺术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人的精神映现。书法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正与其精神象征紧密相联。书法作为一种情感的抽象,常常以“法”写“心”,以“物”观“道”。“心”,是和“法”相对的概念,古人也常用“志”“意”“怀”“思”等词描述。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以“一寓于书”和“有动于心”两语突出书法为“心”之“物”,指出了书法的形象本质和象征特征。清人刘熙载曾云:“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顺应了书法“形象”和“写意”两个方面的特征,形成了以自然物象和人格象征来讨论书法艺术的两脉。中国书法艺术走向自觉化,与古人的艺术实践和古代论书重人格思想密切相关。书法中的人格象征源于古代重“人”的思想,以后逐渐扩展到人品与书品的内在关联,以及深入到书法点画技法的精神内涵。书法点画形态赋予了“人”的生命活力和情趣,这种相对稳定的技法体系和具有高度灵活的性情表现,最终表现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宋代苏轼论书指出的“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这些书论都突出了书法中人格象征的意义,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引向了对人自身的审美欣赏,拓展了书法艺术审美的内涵。书法作为人格精神象征的一种艺术,其象征意味是抽象的,世人论书多由书而论其人品。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等都从颜真卿的书法论述其人,苏轼“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黄庭坚“我思鲁公英气,如对生面”,都突出了颜真卿书法的人格象征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象征”不能以史籍所载的古代书家人格和书家作品作直接的对应和评判。书家的人品对其书法的影响是通过书家对书法总体的审美取向来显示的,体现的是艺术审美上的意义,而非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中国古代以自然物象论书法主要盛行于魏晋南朝,宋代以后便越来越少见。清代刘熙载在早期书法“肇于自然”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书如其人”的理论:“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论书由“物象自然”转向“人格象征”相合,此论初见于东汉许慎关于文字的讨论:“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后人于此语中“如也”多不留意,刘熙载拾得此语,深而化之,由文字书写之“如”延伸至书艺之“如”。他将书论中的“自然物象”与“人格象征”结合起来,使书法具有了特殊的精神品质,使观赏者可以通过“艺术象征”对创作者作直观抽象性的感悟。书法艺术以抽象自然美和人格精神构成其基本内涵,而情感则是沟通两者的主要中介。书法对情感也不能作直接的描绘和表现,书法家创作中把情感抽象为某种情绪的基本状态,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艺术意味结成一个互通的整体,进而获得审美享受。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品质,包含了从技法到审美再到精神的丰富内容。(摘编自朱天曙《中国书法史<引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是“物”与“心”的统一体,“法”“物”是书法的形象本质,“心”“道”体现的是书法的象征特征。B.书法的人格象征经历了从重“人”的思想到重人品与书品的内在关联,再到重书法点画技法精神内涵的过程。C.中国古代以自然物象论书法的方式主要起源于仓颉造字时期,盛行于魏晋南朝,衰落于宋代,终结于清代。D.书法通过点画、结字、空间安排、笔画节奏等,直接传达出书法家的情绪状态,让观赏者获得审美享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艺术的共性引出书法艺术的个性,结尾处又将书法的个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共性与个性结合,突出了书法的丰富内涵。B.文章第五段通过苏轼、黄庭坚对颜真卿书法的评价,论述了颜真卿书法的人格象征意义,论证了书家“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的观点。C.文中两次引用刘熙载的言论,第一次论述“象”与“意”的关系,第二次论述“书”与“人”的关系,两次论述的问题本质是一致的。D.文章以书法的形象本质和象征特征作为基点,通过引用、道理等论证方法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情感对沟通二者的中介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具有“形象”和“象征”两方面的特征,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也因对这两方面各有侧重而形成了讨论书法艺术的两脉。B.理解书法的人格精神象征,不能将书家人格与作品直接对应作出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而应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进行评判。C.刘熙载将许慎“书者,如也”中的“如”,由文字书写的层面深化到书法艺术的层面,从而总结出了“书如其人”的理论。D.书家赋予书法一种联想,观赏者通过“艺术象征”对作品进行感悟,观赏者的素养也对书法的精神象征有着重要影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人口老龄化进入新周期,2022年正式迎来60后人群的退休高峰。未来五年低龄康养、高龄介护、失能失智等人口结构性规模巨大,衍生消费需求潜力广阔。2021年发布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低龄康养需求加速到来,未来五年将年均新增低龄老年人2300万人,规模性人口将带动养老消费的变革。养老市场供给结构开始转变,社区居家养老加速回归“主力军”地位。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养老机构数量3.8万个,同比增长11%;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跃升至29.1万个,同比增长76.3%。一方面是政府托底服务,全面转向普惠性养老供给,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重点围绕城市养老综合体建设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与提升;另一方面是市场化行为,企业层面开始向多样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供给转变。(摘编自《2021—2022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材料二:养老是个让人难以感到轻松的话题。不过,陶渊明可能不这么看,他有个养老的前瞻性设计。一方面,桃花源里,老人们并没有集中在村舍边上的养老院,而是在社区散居。另一方面,养老和托幼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一老一小,在一起实现了良性互动,最终各得其乐。近年来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让陶渊明的设想有了现实支撑。比如医疗保障方面,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护理等老年人迫切需要的服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增设养老床位……类似陶渊明提出的“黄发垂髫”共同生活的概念,一些国家正在实践。英国一个研究老年病学的团队在某养老社区内建立“幼儿园”,让10位退休老人和10名4岁学龄前儿童共同生活6周,让老年人重获健康和快乐。类似这样的“跨代学习陪伴”的理念,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也在探索。比如把育幼院搬进老年看护中心,“两头儿”一起照顾;鼓励幼儿园建在养老院旁边;推动小学、幼儿园与附近养老院建立固定互访制度……这种发生在朝阳与夕阳之间的生命碰撞,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由不同辈分的人组成的环境里,大家互相学习和照应,老人会感到更加幸福,不容易产生失落感。(摘编自熊建《陶渊明有本养老经》,《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1月1日)材料三: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2022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明显增长。总体看来,我国本科高校与职业院校开设的养老服务专业有所增加,招生形势也由冷转热,毕业生供不应求。面对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行业成为摆在大城市面前的重要议题。吸引年轻人从事大城市的养老服务行业,解决落户问题确实是有力举措。不过若只解决落户问题,而不改善工作环境,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养老服务业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发展养老服务业,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需要聚焦养老服务职业建设,提高职业本身的吸引力。未来,要吸引人才,除降低落户门槛外,更需要聚焦职业与人才环境建设。(摘编自艾萍娇《让更多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业》,《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未来五年养老人口结构性规模巨大养老消费市场新变革B.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促进同比增长近八成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主力军”养老供给结构转变C.社区散居与养老托幼相结合陶渊明设想的养老模式解决养老问题新的突破方向D.国家发布意见与规划增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高校养老服务专业招生规模增长(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养老服务需求旺盛,市场供给开始转变,但基本的养老方向仍然是政府托底与市场化运营的结合。B.2020—2050年,中国老年痴呆人数与各类失能人数虽有较大规模的增加,但整体结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C.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正在通过努力实现陶渊明的养老设想,陶渊明设想的养老模式有望在未来得以推广。D.大城市发展养老服务业必须解决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这既依赖政策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加强职业建设。(3)养老服务的市场化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一九四四年三月里,我有机会到曲阳游击区走了一趟。在这以前,我对游击区的生活,虽然听见的也不少,但是许多想法还是主观的。我也写过关于洞的报告,但是到了曲阳,在入洞之前,我还打算把从繁峙带回来的六道木棍子也带进去,就是一个大笑话。经一事,长一智,这真是不会错的。一九四二年以后,人们常在洞里生活。起初,敌人嘲笑说,冀中人也钻洞了,认为是他们的战绩。但不久他们就收起笑容,因为冀中人民并没有把钻洞当成退却,却是当作新的壕堑战斗起来,而且不到一年又从洞里战斗出来了。这创造由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发动,由人民完成。人民兴奋地从事这样巨大精细的工程,日新月异,使工程能充分发挥作战的效能。中队长派三个游击组员送我去睡觉,中队长的命令是一个站高哨,一个守洞口,一个陪我下洞。于是我就携带自己的一切行囊到洞口去了。这一次体验,才使我知道“地下工作的具体情形”,这是当我问到一个从家乡来的干部,他告诉我的话,我以前是把地下工作浪漫化了的。他们叫我把棍子留在外间,在灯影里立刻有一个小方井的洞口出现在我的眼前。陪我下洞的同志手里端着一个大灯碗跳进去不见了。我也跟着跳进去;他在前面招呼我。但是满眼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也迷失了方向。我再也找不到往里面去的路,洞上面的人告诉我蹲下向北进横洞。我用脚探着了那横洞口,我蹲下去,我吃亏个子大,用死力也折不到洞里去,急得浑身大汗,里面引路的人又不断催我,他说:“同志,快点吧,这要有情况还了得。”我“吭吭”地想把头塞进洞口,也是枉然。最后重新翻上洞口来,用蛇行的姿势入了横洞。这时洞上面的人安慰我说,钻十几次身子软活了就好了。钻进了横洞,就看见带路人托引着灯,焦急地等我。我向他抱歉,他说这样一个横洞你都进不来,里面的更没希望了,就在这里打铺睡吧!这时我才想起我的被物全留在洞口,他叫我照原姿势退回去,用脚尖把被子和包袱勾进来。当我试探了半天,才完成了任务的时候,他笑了,说:“同志,你看敌人要下来,我拿一支短枪在这里等他,有跑吗?”我也滑稽地说:“那就像胖老鼠进了细腰蛇的洞一样,只有跑到蛇肚子里。”这一夜,我就是这样过去了。第二天上面叫我们吃饭,出来一看,已经红日三竿了。在洞里闷了几天,我看见旷野像看见了亲人似的。我愿意在松软的土地上多来回跑几趟,我愿意对着油绿的禾苗多呼吸几下,我愿意多看几眼正在飘飘飞落的雪白的李花。(摘编自孙犁《游击区生活一星期》)文本二:随着新闻传媒步入信息时代,新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新闻不再拒绝“有我”。近来,我发现不少与“沉浸式报道”有关的新提法,比较标准的答案是:“沉浸式报道是一种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和情形的报道生产形式。也就是说,沉浸式报道旨在让观众有置身于故事之中的感觉,因此称之‘沉浸式’”。读罢,我立即想到了孙犁先生的名篇《游击区生活一星期》因为在我入行之初,曾一度喜欢以第一人称写稿,却常常受到批评。当时的编辑一见到稿子中有“我”,皆悉数删去。我不服气,曾拿出孙犁先生的这篇文章“举证反驳”。而编辑却说,孙犁写的是散文,不是新闻通讯,两者不可比!而今,当我重读孙犁的早期作品,并将孙犁还原为一个“战地记者”时,视角为之一变,再辅之以“时髦观念”,重新审视这篇名作,不禁豁然悟到:当年孙犁先生所写的,不就是一篇典型的“沉浸式报道”吗?孙犁先生写作这篇文章时,自然不会想到当今的时髦理念,他不可能先知先觉。然而,写作从来就有规律可循,而“引人入胜”“亲临其境”等等,自古就是为文者最看重的一条“铁律”。新闻观念愈是与时俱进,愈是应该接近这条“铁律”。孙犁先生只不过是在近八十年前,在自己的这篇战地特写中“先行一步”!(摘编自侯军《“沉浸式”战地体验》)(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写“我”到游击区之前,关于“洞”的想法是主观片面的,后来经过实地体验后才有了新的认识。B.冀中平原的人民积极修建地道,把地道当作新的战斗阵地,体现了其伟大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文本一以一组排比句作结,不仅写出了冀中平原上的自然景物之美,也反衬出了地道环境之艰苦。D.文本二中编辑说“孙犁写的是散文,不是新闻通讯,两者不可比”,这是因为当时散文中多有“我”字。(2)文本一为孙犁的散文名篇,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文本二中的观点认为孙犁所写的是一篇典型的“沉浸式报道”,这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楼缓新从秦来,赵王曰:“与秦城何如?”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楼缓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也,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故曰:此饰说也。”楼缓闻之,入见于王,王又以虞卿言告之。楼缓曰:“虞卿得其一,未知其二也。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我将因强而乘弱’。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虞卿闻之,又入见王曰:“危矣,楼子之为秦也!夫赵兵困于秦,又割地为和,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心哉?且臣曰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王以五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得王五城,并力而西击秦也。是王失于齐而取偿于秦,一举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B.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C.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D.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兵意思是率领士兵,“引”与《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引”字含义不同。B.饰说意思是虚诞不实之词,“饰”与《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的“饰”字含义不同。C.媾泛指结成婚姻,也指交好、讲和;媾兵、媾和指两军或者两国之间结成同盟,共同合作。D.割地求和,指割让土地,求得和平,多是实力薄弱的国家面对强敌,忍受屈辱的无奈选择。(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楼缓从秦国来到赵国,面对赵王的询问,他闪烁其词,有所顾虑,后来仍表明赵国应该割地给秦国。B.虞卿认为秦国贪得无厌,赵国割让土地给秦国是自取灭亡的做法,这和苏洵《六国论》中的观点不同。C.楼缓和虞卿的策略各有道理,楼缓认为要讨好秦国,虞卿认为要结交秦国的敌国来对抗、制衡秦国。D.赵王对于楼缓和虞卿的观点都表示赞同,由此可见他对于局势把握并不清楚,没有明确的抗秦计划。(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者,则必尽在于秦矣。②是王失于齐而取偿于秦,一举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金桥感事吴融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①,射雕②今欲过山东。百年徒有伊川叹③,五利宁无魏绛④功?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注】①渭北:李克用军队曾打进渭北长安。②射雕:北齐斛律光曾射落大雕。③伊川叹:周朝辛有曾预言戎族“不及百年,此其戎乎!”。④魏绛:建议晋悼公和抚诸戎,施行后出现了“修民事、田以时”的太平局面。(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极写太行景色之美,皑皑白雪覆盖了巍巍太行,红日高悬在晴朗的天空之上,色彩鲜明。B.首联“尚”字巧妙地渲染出气候之寒,点明早春时令,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呼啸,寒意料峭。C.颔联用典,先是暗指李克用有入侵长安的军事野心,后又赞美李克用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D.颈联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转而抒感言怀,用辛有、魏绛的典故委婉地批判了唐王朝的做法。(2)本诗尾联中的“哀笳”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鹧鸪”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并序》中,以古代名曲入句,连用多个动词,表现出琵琶女琴艺高超的句子是“,”。(2)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以“,”两句描写愁绪,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3)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秉持“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原则。《论语•卫灵公》中对此也有阐释,即“,”。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7分)7.(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两晋之交起(317年),为躲避战乱和社会动荡等,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徙。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越黄河、跨长江,沿赣江上溯至江西赣州,越过武夷山到福建长汀,最后来到粤东深山梅州。然后又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展现了一幅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①的历史画卷。客家先民历尽②,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南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其中③的地方戏曲剧种——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清乾隆年间进入粤东,以潮州为中心,向邻近地区传播。到了光绪年间,外江戏在潮梅地区最为流行,当时专业的戏班有四大班:即荣天彩、老福顺、老三多、新天彩。广东汉剧传统剧目④,约有800多种,唱腔质朴淳厚、悠扬典雅,并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做配乐,体现出客家人对外江戏舞台语言及古朴典雅审美风格的认同。(1)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从两晋之交起(317年),为躲避战乱和社会动荡等,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徙。B.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越黄河、跨长江,沿赣江上溯至江西赣州,越过武夷山到福建长汀,最后来到粤东深山梅州。C.外江戏在潮梅地区最为流行,当时专业的戏班有四大班:即荣天彩、老福顺、老三多、新天彩。D.唱腔质朴淳厚、悠扬典雅,并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做配乐,体现出客家人对外江戏舞台语言及古朴典雅审美风格的认同。(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8.(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寒潮是一种来自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向南侵入,造就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的现象。寒潮经过,风向转变,风速猛增,气压突然上升,气温急剧下降。大家还经常听到一个跟寒潮类似的词——“寒流”,但二者是不同的。寒流在海上,而寒潮多在陆地上活动;寒流比较湿润,①。那么,寒潮是从哪里来的呢?②:一条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第二条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国一带,进入华北直到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条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进入我国东部沿海一带。面对寒潮带来的寒冷天气,③?古代人在住房的方位上就做出了选择。主人住的正屋,多数都是坐北朝南的。这种房屋可以防御北风侵入室内。(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与“寒潮”“寒流”类似的词语还有“寒冬”,本为气象名词,指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值(或称气候平均值)。但在实际使用时,又有了新含义。请结合下面的例句,用判断句解释“寒冬”的新含义。例句:政府和市场的努力让旅游业撑过了漫长的“寒冬”,迎来“春暖花开”。(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蔡元培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如今,多地开始重视在中小学开展美育,将传统文化与美育相结合。如开展“皮影进校园”展演活动,让同学们感受皮影戏的美学魅力;开设剪纸课程,使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举办主题绘画节,让同学们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上述材料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江西省鹰潭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任何一门艺术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人的精神映现。书法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正与其精神象征紧密相联。书法作为一种情感的抽象,常常以“法”写“心”,以“物”观“道”。“心”,是和“法”相对的概念,古人也常用“志”“意”“怀”“思”等词描述。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以“一寓于书”和“有动于心”两语突出书法为“心”之“物”,指出了书法的形象本质和象征特征。清人刘熙载曾云:“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顺应了书法“形象”和“写意”两个方面的特征,形成了以自然物象和人格象征来讨论书法艺术的两脉。中国书法艺术走向自觉化,与古人的艺术实践和古代论书重人格思想密切相关。书法中的人格象征源于古代重“人”的思想,以后逐渐扩展到人品与书品的内在关联,以及深入到书法点画技法的精神内涵。书法点画形态赋予了“人”的生命活力和情趣,这种相对稳定的技法体系和具有高度灵活的性情表现,最终表现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宋代苏轼论书指出的“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这些书论都突出了书法中人格象征的意义,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引向了对人自身的审美欣赏,拓展了书法艺术审美的内涵。书法作为人格精神象征的一种艺术,其象征意味是抽象的,世人论书多由书而论其人品。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等都从颜真卿的书法论述其人,苏轼“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黄庭坚“我思鲁公英气,如对生面”,都突出了颜真卿书法的人格象征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象征”不能以史籍所载的古代书家人格和书家作品作直接的对应和评判。书家的人品对其书法的影响是通过书家对书法总体的审美取向来显示的,体现的是艺术审美上的意义,而非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中国古代以自然物象论书法主要盛行于魏晋南朝,宋代以后便越来越少见。清代刘熙载在早期书法“肇于自然”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书如其人”的理论:“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论书由“物象自然”转向“人格象征”相合,此论初见于东汉许慎关于文字的讨论:“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后人于此语中“如也”多不留意,刘熙载拾得此语,深而化之,由文字书写之“如”延伸至书艺之“如”。他将书论中的“自然物象”与“人格象征”结合起来,使书法具有了特殊的精神品质,使观赏者可以通过“艺术象征”对创作者作直观抽象性的感悟。书法艺术以抽象自然美和人格精神构成其基本内涵,而情感则是沟通两者的主要中介。书法对情感也不能作直接的描绘和表现,书法家创作中把情感抽象为某种情绪的基本状态,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艺术意味结成一个互通的整体,进而获得审美享受。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品质,包含了从技法到审美再到精神的丰富内容。(摘编自朱天曙《中国书法史<引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书法是“物”与“心”的统一体,“法”“物”是书法的形象本质,“心”“道”体现的是书法的象征特征。B.书法的人格象征经历了从重“人”的思想到重人品与书品的内在关联,再到重书法点画技法精神内涵的过程。C.中国古代以自然物象论书法的方式主要起源于仓颉造字时期,盛行于魏晋南朝,衰落于宋代,终结于清代。D.书法通过点画、结字、空间安排、笔画节奏等,直接传达出书法家的情绪状态,让观赏者获得审美享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以艺术的共性引出书法艺术的个性,结尾处又将书法的个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共性与个性结合,突出了书法的丰富内涵。B.文章第五段通过苏轼、黄庭坚对颜真卿书法的评价,论述了颜真卿书法的人格象征意义,论证了书家“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的观点。C.文中两次引用刘熙载的言论,第一次论述“象”与“意”的关系,第二次论述“书”与“人”的关系,两次论述的问题本质是一致的。D.文章以书法的形象本质和象征特征作为基点,通过引用、道理等论证方法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情感对沟通二者的中介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书法具有“形象”和“象征”两方面的特征,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也因对这两方面各有侧重而形成了讨论书法艺术的两脉。B.理解书法的人格精神象征,不能将书家人格与作品直接对应作出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而应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进行评判。C.刘熙载将许慎“书者,如也”中的“如”,由文字书写的层面深化到书法艺术的层面,从而总结出了“书如其人”的理论。D.书家赋予书法一种联想,观赏者通过“艺术象征”对作品进行感悟,观赏者的素养也对书法的精神象征有着重要影响。【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答】(1)A.正确。B.“从重……到重……再到重……”错误,原文为“重‘人’的思想,以后逐渐扩展到人品与书品的内在关联,以及深入到书法点画技法的精神内涵”,是“从重……扩展到……以及……”的整体并列关系,而不是偏重某一方。C.“源于仓颉造字时期……终结于清代”错误,文中相关内容有“中国古代以自然物象论书法主要盛行于魏晋南朝”“清代刘熙载……论书由‘物象自然’转向‘人格象征’相合”“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这些不能说明“古代以自然物象论书法的方式主要起源于仓颉造字时期”,且清代终结,选项于文无据。D.“直接传达出书法家的情绪状态”错误,原文有“书法对情感也不能作直接的描绘和表现,书法家创作中把情感抽象为某种情绪的基本状态,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艺术意味结成一个互通的整体,进而获得审美享受”,可见不是“直接传达”。故选A。(2)B.“论证了书家‘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的观点”错误,原文为“世人论书多由书而论其人品。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等都从颜真卿的书法论述其人”,论证的是“世人论书多由书而论其人品”的观点。故选B。(3)D.“观赏者的素养也对书法的精神象征有着重要影响”错误,原文有“书法作为人格精神象征的一种艺术……这种‘象征’不能以史籍所载的古代书家人格和书家作品作直接的对应和评判”“观赏者可以通过‘艺术象征’对创作者作直观抽象性的感悟”,可见没有涉及选项内容,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答案:(1)A(2)B(3)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人口老龄化进入新周期,2022年正式迎来60后人群的退休高峰。未来五年低龄康养、高龄介护、失能失智等人口结构性规模巨大,衍生消费需求潜力广阔。2021年发布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低龄康养需求加速到来,未来五年将年均新增低龄老年人2300万人,规模性人口将带动养老消费的变革。养老市场供给结构开始转变,社区居家养老加速回归“主力军”地位。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养老机构数量3.8万个,同比增长11%;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跃升至29.1万个,同比增长76.3%。一方面是政府托底服务,全面转向普惠性养老供给,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重点围绕城市养老综合体建设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与提升;另一方面是市场化行为,企业层面开始向多样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供给转变。(摘编自《2021—2022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材料二:养老是个让人难以感到轻松的话题。不过,陶渊明可能不这么看,他有个养老的前瞻性设计。一方面,桃花源里,老人们并没有集中在村舍边上的养老院,而是在社区散居。另一方面,养老和托幼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一老一小,在一起实现了良性互动,最终各得其乐。近年来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让陶渊明的设想有了现实支撑。比如医疗保障方面,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护理等老年人迫切需要的服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增设养老床位……类似陶渊明提出的“黄发垂髫”共同生活的概念,一些国家正在实践。英国一个研究老年病学的团队在某养老社区内建立“幼儿园”,让10位退休老人和10名4岁学龄前儿童共同生活6周,让老年人重获健康和快乐。类似这样的“跨代学习陪伴”的理念,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也在探索。比如把育幼院搬进老年看护中心,“两头儿”一起照顾;鼓励幼儿园建在养老院旁边;推动小学、幼儿园与附近养老院建立固定互访制度……这种发生在朝阳与夕阳之间的生命碰撞,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由不同辈分的人组成的环境里,大家互相学习和照应,老人会感到更加幸福,不容易产生失落感。(摘编自熊建《陶渊明有本养老经》,《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1月1日)材料三: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2022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明显增长。总体看来,我国本科高校与职业院校开设的养老服务专业有所增加,招生形势也由冷转热,毕业生供不应求。面对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行业成为摆在大城市面前的重要议题。吸引年轻人从事大城市的养老服务行业,解决落户问题确实是有力举措。不过若只解决落户问题,而不改善工作环境,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养老服务业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发展养老服务业,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需要聚焦养老服务职业建设,提高职业本身的吸引力。未来,要吸引人才,除降低落户门槛外,更需要聚焦职业与人才环境建设。(摘编自艾萍娇《让更多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业》,《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未来五年养老人口结构性规模巨大养老消费市场新变革B.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促进同比增长近八成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主力军”养老供给结构转变C.社区散居与养老托幼相结合陶渊明设想的养老模式解决养老问题新的突破方向D.国家发布意见与规划增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高校养老服务专业招生规模增长(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我国的养老服务需求旺盛,市场供给开始转变,但基本的养老方向仍然是政府托底与市场化运营的结合。B.2020—2050年,中国老年痴呆人数与各类失能人数虽有较大规模的增加,但整体结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C.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正在通过努力实现陶渊明的养老设想,陶渊明设想的养老模式有望在未来得以推广。D.大城市发展养老服务业必须解决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这既依赖政策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加强职业建设。(3)养老服务的市场化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梳理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B.“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主力军’”错误,结合原文“养老市场供给结构开始转变,社区居家养老加速回归‘主力军’地位”可知,原文是说社区居家养老加速回归“主力军”地位。选项“成为‘主力军’”曲解文意。故选B。(2)C.“通过努力实现陶渊明的养老设想,陶渊明设想的养老模式有望在未来得以推广”错误,结合原文“近年来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让陶渊明的设想有了现实支撑”“类似陶渊明提出的‘黄发垂髫’共同生活的概念,一些国家正在实践”可知,原文是说我国让陶渊明的设想有了现实支撑,陶渊明提出的“黄发垂髫”共同生活的概念,一些国家正在实践,选项“努力实现陶渊明的养老设想,陶渊明设想的养老模式有望在未来得以推广”于文无据。故选C。(3)结合原文“未来五年低龄康养、高龄介护、失能失智等人口结构性规模巨大,衍生消费需求潜力广阔”可知,灵活提供多样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结合原文“养老市场供给结构开始转变,社区居家养老加速回归‘主力军’地位”“近年来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让陶渊明的设想有了现实支撑”可知,积极探索、开发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引领老年服务新风向。结合原文“吸引年轻人从事大城市的养老服务行业,解决落户问题确实是有力举措……未来,要吸引人才,除降低落户门槛外,更需要聚焦职业与人才环境建设”可知,拓宽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青年的职业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纳更多年轻人加入,留住优秀人才。答案:(1)B(2)C(3)①灵活提供多样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②积极探索、开发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引领老年服务新风向。③拓宽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青年的职业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纳更多年轻人加入,留住优秀人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一九四四年三月里,我有机会到曲阳游击区走了一趟。在这以前,我对游击区的生活,虽然听见的也不少,但是许多想法还是主观的。我也写过关于洞的报告,但是到了曲阳,在入洞之前,我还打算把从繁峙带回来的六道木棍子也带进去,就是一个大笑话。经一事,长一智,这真是不会错的。一九四二年以后,人们常在洞里生活。起初,敌人嘲笑说,冀中人也钻洞了,认为是他们的战绩。但不久他们就收起笑容,因为冀中人民并没有把钻洞当成退却,却是当作新的壕堑战斗起来,而且不到一年又从洞里战斗出来了。这创造由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发动,由人民完成。人民兴奋地从事这样巨大精细的工程,日新月异,使工程能充分发挥作战的效能。中队长派三个游击组员送我去睡觉,中队长的命令是一个站高哨,一个守洞口,一个陪我下洞。于是我就携带自己的一切行囊到洞口去了。这一次体验,才使我知道“地下工作的具体情形”,这是当我问到一个从家乡来的干部,他告诉我的话,我以前是把地下工作浪漫化了的。他们叫我把棍子留在外间,在灯影里立刻有一个小方井的洞口出现在我的眼前。陪我下洞的同志手里端着一个大灯碗跳进去不见了。我也跟着跳进去;他在前面招呼我。但是满眼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也迷失了方向。我再也找不到往里面去的路,洞上面的人告诉我蹲下向北进横洞。我用脚探着了那横洞口,我蹲下去,我吃亏个子大,用死力也折不到洞里去,急得浑身大汗,里面引路的人又不断催我,他说:“同志,快点吧,这要有情况还了得。”我“吭吭”地想把头塞进洞口,也是枉然。最后重新翻上洞口来,用蛇行的姿势入了横洞。这时洞上面的人安慰我说,钻十几次身子软活了就好了。钻进了横洞,就看见带路人托引着灯,焦急地等我。我向他抱歉,他说这样一个横洞你都进不来,里面的更没希望了,就在这里打铺睡吧!这时我才想起我的被物全留在洞口,他叫我照原姿势退回去,用脚尖把被子和包袱勾进来。当我试探了半天,才完成了任务的时候,他笑了,说:“同志,你看敌人要下来,我拿一支短枪在这里等他,有跑吗?”我也滑稽地说:“那就像胖老鼠进了细腰蛇的洞一样,只有跑到蛇肚子里。”这一夜,我就是这样过去了。第二天上面叫我们吃饭,出来一看,已经红日三竿了。在洞里闷了几天,我看见旷野像看见了亲人似的。我愿意在松软的土地上多来回跑几趟,我愿意对着油绿的禾苗多呼吸几下,我愿意多看几眼正在飘飘飞落的雪白的李花。(摘编自孙犁《游击区生活一星期》)文本二:随着新闻传媒步入信息时代,新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新闻不再拒绝“有我”。近来,我发现不少与“沉浸式报道”有关的新提法,比较标准的答案是:“沉浸式报道是一种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和情形的报道生产形式。也就是说,沉浸式报道旨在让观众有置身于故事之中的感觉,因此称之‘沉浸式’”。读罢,我立即想到了孙犁先生的名篇《游击区生活一星期》因为在我入行之初,曾一度喜欢以第一人称写稿,却常常受到批评。当时的编辑一见到稿子中有“我”,皆悉数删去。我不服气,曾拿出孙犁先生的这篇文章“举证反驳”。而编辑却说,孙犁写的是散文,不是新闻通讯,两者不可比!而今,当我重读孙犁的早期作品,并将孙犁还原为一个“战地记者”时,视角为之一变,再辅之以“时髦观念”,重新审视这篇名作,不禁豁然悟到:当年孙犁先生所写的,不就是一篇典型的“沉浸式报道”吗?孙犁先生写作这篇文章时,自然不会想到当今的时髦理念,他不可能先知先觉。然而,写作从来就有规律可循,而“引人入胜”“亲临其境”等等,自古就是为文者最看重的一条“铁律”。新闻观念愈是与时俱进,愈是应该接近这条“铁律”。孙犁先生只不过是在近八十年前,在自己的这篇战地特写中“先行一步”!(摘编自侯军《“沉浸式”战地体验》)(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本一写“我”到游击区之前,关于“洞”的想法是主观片面的,后来经过实地体验后才有了新的认识。B.冀中平原的人民积极修建地道,把地道当作新的战斗阵地,体现了其伟大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文本一以一组排比句作结,不仅写出了冀中平原上的自然景物之美,也反衬出了地道环境之艰苦。D.文本二中编辑说“孙犁写的是散文,不是新闻通讯,两者不可比”,这是因为当时散文中多有“我”字。(2)文本一为孙犁的散文名篇,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文本二中的观点认为孙犁所写的是一篇典型的“沉浸式报道”,这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语言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某种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这是因为当时散文中多有‘我’字”错误,是因为散文中用第一人称更显内容的真实,便于叙事、抒情。故选D。(2)“我有机会到曲阳游击区走了一趟”“我就携带自己的一切行囊到洞口去了”“急得浑身大汗”“钻十几次身子软活了就好了”,文本一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用词生活化、口语化,让人感到亲切自然。“走了一趟”“身子软活了就好”“有跑吗”“那就像胖老鼠进了细腰蛇的洞一样,只有跑到蛇肚子里”,文本一人物对话具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幽默风趣,质朴可亲,具有感染力。文本一整体上语言朴素自然,不加修饰,率真不做作,感情真实接地气。(3)《游击区生活一星期》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叙述,真切地记叙自己在游击区体验地道生活的过程。“我用脚探着了那横洞口,我蹲下去,我吃亏个子大,用死力也折不到洞里去”“我‘吭吭’地想把头塞进洞口,也是枉然。最后重新翻上洞口来,用蛇行的姿势入了横洞”,这些记叙过程中的细节描写,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我重读孙犁的早期作品,并将孙犁还原为一个‘战地记者’时,视角为之一变,再辅之以‘时髦观念’,重新审视这篇名作,不禁豁然悟到:当年孙犁先生所写的,不就是一篇典型的‘沉浸式报道’”,文章以记者身份记录地道生活,报道方式别出心裁,打破了传统的新闻通讯视角。答案:(1)D(2)①文本一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用词生活化、口语化,让人感到亲切自然。②文本一人物对话具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幽默风趣,质朴可亲,具有感染力。③文本一整体上形成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3)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切地记叙自己在游击区体验地道生活的过程。②在记叙过程中运用细节描写,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③以记者身份记录地道生活,报道方式别出心裁,打破了传统的新闻通讯视角。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楼缓新从秦来,赵王曰:“与秦城何如?”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诺。”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楼缓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也,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故曰:此饰说也。”楼缓闻之,入见于王,王又以虞卿言告之。楼缓曰:“虞卿得其一,未知其二也。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我将因强而乘弱’。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虞卿闻之,又入见王曰:“危矣,楼子之为秦也!夫赵兵困于秦,又割地为和,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心哉?且臣曰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王以五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得王五城,并力而西击秦也。是王失于齐而取偿于秦,一举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B.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C.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D.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引兵意思是率领士兵,“引”与《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引”字含义不同。B.饰说意思是虚诞不实之词,“饰”与《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的“饰”字含义不同。C.媾泛指结成婚姻,也指交好、讲和;媾兵、媾和指两军或者两国之间结成同盟,共同合作。D.割地求和,指割让土地,求得和平,多是实力薄弱的国家面对强敌,忍受屈辱的无奈选择。(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楼缓从秦国来到赵国,面对赵王的询问,他闪烁其词,有所顾虑,后来仍表明赵国应该割地给秦国。B.虞卿认为秦国贪得无厌,赵国割让土地给秦国是自取灭亡的做法,这和苏洵《六国论》中的观点不同。C.楼缓和虞卿的策略各有道理,楼缓认为要讨好秦国,虞卿认为要结交秦国的敌国来对抗、制衡秦国。D.赵王对于楼缓和虞卿的观点都表示赞同,由此可见他对于局势把握并不清楚,没有明确的抗秦计划。(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者,则必尽在于秦矣。②是王失于齐而取偿于秦,一举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解答】(1)句意: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夺取六座城邑;赵国即使不善于防守,也不至于丢失六座城邑。再说秦国是猛虎恶狼一样的国家,没有一点礼仪之心。它的追求没有止境,可是大王的土地是有送尽的时候。“秦虽善攻”,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排除AB。“秦虎狼之国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后面断开;“其求无已”,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排除C。故选D。(2)A.正确。率领。/引导。句意:率兵回国。/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B.正确。虚诞不实。/装饰。句意:这是伪装的游说之辞。/用来装饰后宫。C.“媾兵、媾和指两军或者两国之间结成同盟”错误,媾兵:交兵,交战。D.正确。故选C。(3)B.“这和苏洵《六国论》中的观点不同”错误,《六国论》中有“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可知观点相同,都认为割让土地给秦国是自取灭亡的做法。故选B。(4)①“困于秦”,在秦国被围困;“贺战者”,祝贺战争胜利的人;“尽”,全,都。译文:如今赵国的军队在秦国被围困,天下祝贺战争胜利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一方了。②“取”,取得;“偿”,补偿;“举”,举措;“易道”,交换了处境。译文:这就是大王虽然在齐国有所失去,却在秦国取得了补偿,这一举措可以使我们与韩、魏、齐三国结成亲密友邦,而与秦国交换了处境。答案:(1)D(2)C(3)B(4)①如今赵国的军队在秦国被围困,天下祝贺战争胜利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一方了。②这就是大王虽然在齐国有所失去,却在秦国取得了补偿,这一举措可以使我们与韩、魏、齐三国结成亲密友邦,而与秦国交换了处境。参考译文:秦军在长平进攻赵军,把赵军打得大败,随即率兵回国。秦王就派使者到赵国索要六座城邑作为讲和条件。楼缓刚从秦国前来,赵王和楼缓商量道:“把城割给秦国好呢,还是不割的好?”楼缓说:“如今我刚从秦国来,要是说不割城吧,那不是好办法;要是说割城吧,恐怕大王又认为我是在替秦国说话,所以不敢回答,如果我可以为大王考虑的话,不如给秦国。”赵王说:“好。”虞卿听说这件事,入宫拜见赵王,赵王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说:“这是伪装的游说之辞。”赵王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虞卿说:“楼缓说如果不与秦国讲和,明年秦国又来攻打赵国,又割让它力量无法夺取的土地去讲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办法。不如不讲和。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夺取六座城邑;赵国即使不善于防守,也不至于丢失六座城邑。再说秦国是猛虎恶狼一样的国家,没有一点礼仪之心。它的追求没有止境,可是大王的土地是有送尽的时候。用有限的土地,供给无止境的贪求,那形势发展的结果必然灭亡赵国了。因此说:这是装饰诈伪的游说之辞。”楼缓听说后,入宫拜见赵王,赵王又把虞卿讲的话告诉了他。楼缓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秦国、赵国结为怨仇造成祸乱,天下诸侯都会高兴,为什么呢?他们说:‘我将要依靠强大的秦国而欺凌弱小的赵国。’如今赵国的军队在秦国被围困,天下祝贺战争胜利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一方了。所以大王不如赶快割地求和,以此使天下诸侯心生疑虑,安慰秦王的心。”虞卿听到后,又入宫拜见赵王说:“危险了,楼缓是为秦国服务啊!赵兵被秦国所困,又去向秦国割地求和,这是越发使天下诸侯对我们产生疑心,又怎么能安慰秦王的心呢?这不也是大肆地向天下诸侯显示了赵国的弱小吗?再说臣下说不给土地,不是一定不拿出土地。秦国向大王索要六座城邑,大王用五座城邑贿赂齐国。齐国、秦国是有深仇大恨的国家,齐国得到大王五座城邑,就会与我们合力向西进攻秦国。这就是大王虽然在齐国有所失去,却在秦国取得了补偿,这一举措可以使我们与韩、魏、齐三国结成亲密友邦,而与秦国交换了处境。”赵王说:“好。”于是派虞卿到东方去见齐王,和他商量对付秦国的策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金桥感事吴融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①,射雕②今欲过山东。百年徒有伊川叹③,五利宁无魏绛④功?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注】①渭北:李克用军队曾打进渭北长安。②射雕:北齐斛律光曾射落大雕。③伊川叹:周朝辛有曾预言戎族“不及百年,此其戎乎!”。④魏绛:建议晋悼公和抚诸戎,施行后出现了“修民事、田以时”的太平局面。(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篇极写太行景色之美,皑皑白雪覆盖了巍巍太行,红日高悬在晴朗的天空之上,色彩鲜明。B.首联“尚”字巧妙地渲染出气候之寒,点明早春时令,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呼啸,寒意料峭。C.颔联用典,先是暗指李克用有入侵长安的军事野心,后又赞美李克用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D.颈联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转而抒感言怀,用辛有、魏绛的典故委婉地批判了唐王朝的做法。(2)本诗尾联中的“哀笳”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鹧鸪”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意象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C.“后又赞美李克用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错误,结合原文“射雕今欲过山东”可知,“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这里用斛律光的英勇善射,暗喻实力强大的李克用将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句是说李军正蓄谋打过太行山。故选C。(2)结合原文“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可知,夕阳西沉,长亭遥对,我正忧愁到了极点,忽然一曲哀伤的胡笳声又从戍楼的烽烟里传入我的耳中。这里用一“哀”字状胡笳声,不仅把客观世界的声音同诗人主观世界的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暗示着这次战争的失败,必将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这一联以景结情,在充满凄凉的战乱之景中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发动讨伐李克用这场战争的忧愁。结合原文“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可知,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鹧鸪”这一意象鸣声悲婉凄切,略似“行不得也哥哥”,听到鹧鸪的叫声,就让人联想起山河破碎,骨肉分离,从而升华了鹧鸪意象的内涵,拳拳爱国之心可见。从鹧鸪的悲鸣声中,恰好透露出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尾句以“江晚”“山深闻鹧鸪”景致结束词意,代替抒发情感,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答案:(1)C(2)①“哀笳”与“鹧鸪”均为听觉角度的意象,即哀伤的胡笳声和象征忧愁的鹧鸪声。②这两种意象均渲染了作者悲伤哀愁的情绪。吴诗中,诗人通过胡笳声表达了其对国势的忧虑之情。辛词中,词人通过鹧鸪鸟的哀鸣,抒发了想收复失地却又无可奈何的愁苦之情。译文: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高耸在万里晴空重峦叠嶂,高耸在晴朗的天空;早春二月的潞州郊野依然是北风狂舞,寒气滚动。李克用早有饮马黄河自立为王的野心,因此他一定会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打过太行山东。唐王朝灭亡的日子即将到来,多么希望皇上能采用魏绛的办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夕阳西沉,长亭遥对,心中悲痛到极点,忽然一曲哀伤的胡笳声又从戍楼的烽烟里传入我的耳中。赏析:这是一篇政治抒情诗。《唐诗鼓吹评注》谓:此诗“指孙揆败于沙陀之事”。沙陀,以族名代称藩镇李克用。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李克用占据邢、洛、磁三州。昭宗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采用了宰相张浚等人发兵讨李的主张。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结果三战三败。张浚的副手孙揆,就在这年九月李克用破潞州(今山西长治西南)时被杀。李克用的军队乘胜纵兵夺掠晋、绛、河中一带。百姓家破人亡,赤地千里。大顺二年春正月,昭宗被迫罢了张浚等人的官,二月又为李克用加官晋爵。诗人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于此,写下此诗。首联“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的意思是: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重峦叠嶂,高耸在晴朗的天空。红日、白雪、蓝天,色彩鲜明,宛若浮雕。时令已是早春二月,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狂舞,寒意料峭。一个“尚”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触。目之所见,体之所感,丝毫没有春意。景色之美,气候之寒,更衬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两句为下面的“感事”,渲染了气氛。颔、颈两联,一连串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和感叹。用典,是古典诗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化的手法。一首诗中过多地用典,往往会弄得诗意晦涩难明。《金桥感事》虽连用数典,却不觉难懂。诗人正是在曲折变化中,贴切地表达了难以直言之隐旨,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题旨亦因之更为突出、鲜明。“饮马”,是用《左传》故事。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这里比喻李克用有“饮马于河”的军事野心。因为李克用的军队,早在公元883年(中和三年)与黄巢作战时,就已打进过帝都长安,故说“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这里用斛律光的英勇善射,暗喻实力强大的李克用将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这句是说李军正蓄谋打过太行山。“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进而抒感言怀。诗人没有直抒胸臆,仍然是借用典故来表达。“百年”句用了周朝辛有的故事。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人在野外祭祀。披发是戎族的风俗习惯,辛有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诗人在藩镇割据的混战中,预感到唐王朝必将灭亡。他不可能直陈其事,但又不能不说,所以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辛有的预言生前无人理睬,死后却备受赞叹,这根本没有作用。肺腑之言,泻于毫端。尽管个人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诗人仍希望皇上采用古时魏绛的方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的大夫。晋国所在地的山西,是个汉、戎杂居的地方,民族间经常发生战争。魏绛曾建议用“和戎”方式解决矛盾,他认为“和戎”有“五利”,晋悼公采用了魏绛的主张,因此收到“修民事,田以时”的政治效果。这句,通过肯定魏绛,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中以情景交融之笔结束全诗。夕阳西沉,长亭遥对,哀笳一曲,戍烟四起,在这般战乱凄凉的环境中,一位“惊时感事俱无奈”(见其《重阳日荆州作》)的诗人,独自忧愁、感伤。胡笳,是一种乐器,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这里用一“哀”字状胡笳声,不仅把客观世界的声音同诗人主观世界的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暗示着这次战争的失败,必将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戍烟”,戍楼的烽烟,与在太平时节的缭绕炊烟全然不同,给人一种动乱不安的感觉。二句十四字,把情、景、事,声、色、形,熔铸于一炉,真是极尽精炼概括之能事。全诗情感激越,悲愤凄怆,诗人的忧思愁绪,在诗中层层推进,千回百折,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心潮起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并序》中,以古代名曲入句,连用多个动词,表现出琵琶女琴艺高超的句子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2)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以“剪不断,理还乱”两句描写愁绪,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3)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秉持“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原则。《论语•卫灵公》中对此也有阐释,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书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重点字:捻)(2)剪不断理还乱(重点字:乱)(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重点字:躬)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7分)7.(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两晋之交起(317年),为躲避战乱和社会动荡等,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徙。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越黄河、跨长江,沿赣江上溯至江西赣州,越过武夷山到福建长汀,最后来到粤东深山梅州。然后又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展现了一幅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①的历史画卷。客家先民历尽②,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南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其中③的地方戏曲剧种——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清乾隆年间进入粤东,以潮州为中心,向邻近地区传播。到了光绪年间,外江戏在潮梅地区最为流行,当时专业的戏班有四大班:即荣天彩、老福顺、老三多、新天彩。广东汉剧传统剧目④,约有800多种,唱腔质朴淳厚、悠扬典雅,并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做配乐,体现出客家人对外江戏舞台语言及古朴典雅审美风格的认同。(1)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A.从两晋之交起(317年),为躲避战乱和社会动荡等,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徙。B.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越黄河、跨长江,沿赣江上溯至江西赣州,越过武夷山到福建长汀,最后来到粤东深山梅州。C.外江戏在潮梅地区最为流行,当时专业的戏班有四大班:即荣天彩、老福顺、老三多、新天彩。D.唱腔质朴淳厚、悠扬典雅,并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间小调等做配乐,体现出客家人对外江戏舞台语言及古朴典雅审美风格的认同。(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各个选项的语句判断标点符号运用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正确填写。【解答】(1)A.“从两晋之交起(317年)”括号位置错误,注释句中某些词语,括注要紧紧跟在被注释词语之后,“(317年)”应放在“两晋之交”之后。B.“越黄河、”顿号错误,“越黄河”“跨长江”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之间的停顿,“越黄河、”中的顿号改为逗号;“最后来到粤东深山梅州”中间缺少标点,“粤东深山”后面加上破折号。C.“当时专业的戏班有四大班:即”错误,冒号可用于“即”字后以提起下文,但不宜用于“即”字前。应将冒号改为逗号。D.正确。故选D。(2)第一空,结合原文“然后又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历史画卷”可知,此处是说客家人的生存发展路线长,规模大,故可填“波澜壮阔”。“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第二空,结合原文“先民历尽……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南方”可知,此处是说先民历经各种艰难困苦,故可填“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辛万苦”,指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千难万险”,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第三空,结合原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此处是说广东汉剧也是客家文化中风格独特的剧种,故可填“别具一格”。“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第四空,结合原文“广东汉剧传统剧目……约有800多种”可知,此处是说传统剧目的数量多,故可填“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不胜枚举”,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不可胜数”,形容非常多,无法计算数目。答案:(1)D(2)①波澜壮阔②千辛万苦(千难万险)③别具一格④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8.(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寒潮是一种来自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向南侵入,造就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的现象。寒潮经过,风向转变,风速猛增,气压突然上升,气温急剧下降。大家还经常听到一个跟寒潮类似的词——“寒流”,但二者是不同的。寒流在海上,而寒潮多在陆地上活动;寒流比较湿润,①。那么,寒潮是从哪里来的呢?②:一条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第二条从西伯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