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6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6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6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6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6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会写“寇、副”等14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重点)

2.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题: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总序第8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执教:

课时目标:

1.会写“寇、副”等14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2.能列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再讲一讲故事。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

板块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设计意图

1.复习旧知,话题导入

课文

(1)背诵《七律•长征》

的时代背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铃铛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

景离学生

习。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七律•长征》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生背

比较远,

诵)

学生对这

(2)出示日军侵华资料

段历史不

师: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是无数英雄战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胜利之路,

是很了

也是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次

解,开课

上演,我们来看看这两张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师:图一是介绍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相继侵占了中国东简介历史

北三省的报道"图二是一张关于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挑起“七七背景,拉

事变”的图片,“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进行全面近学生与

抗战的开始。文本的距

师: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的离。

罪行,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浴血斗争,与侵略者进行多次大小规模不等的战役。(课

件出示图片)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

签字,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2.引出主要人物设计意图

师:同学们,在同日本侵略者顽强作战的14年中,中华儿女们前赴后继,留下了无引导

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五位英雄身上,他们分别是马学生围绕

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们的名字。(课件出课文题目

示五壮士的名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让质疑,抓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住题目的

生: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题眼”,

板块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使学生深

1.初读课文,出示要求刻体会到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生读这是文章

课文)的中心所

2.检测字词在。

师:同学们都读好了吗?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指名读)

fCilitilun

日寇一副手榴弹抡起贯穿象棋悬崖

设计意图

沸腾山涧冰雹屹立喜悦坚强不屈

六年

师: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副”读fu,不读fu;“榴”“抡”的声母是边音lo

级的学生

而在字形上,我们来看一看“寇”和“贯”字的书写方法。(播放书写指导)

已经掌握

师:“绷”表示“张紧,拉紧”的时候,读一声b—g,例如“绷紧”“绷带”;表示“板

了预习的

着”“强忍住”的时候,读三声bVng,例如“绷着脸”;表示“裂开”的时候,读四

方法,有

声b6ng,例如“绷了一道缝儿二

一定的预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组词语。(学生读)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习能力。

课件出示

这一环

晋察冀根据地龙王庙狼牙山棋盘陀

节,引导

险要的地形崎岖的山路悬崖绝壁

学生在预

生:我发现第一行的词语是表示地点的,第二行的词语是形容环境的。

习的基础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两张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图一就是晋察冀根据地的位置。

上初读课

“晋”指的是山西省,“察”指的是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冀”指河北省。晋察

文,让学

冀根据地是抗H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图二就是狼牙山。

生初步认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因其奇峰林立、

识五位壮

峥煤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而棋盘陀就是狼牙山的主峰。一场战斗,就在这地形

士,并加

险要、山路崎岖,到处是悬崖绝壁的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上打响了。

强对易错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组词语,谁来读一读?(学生读)同学们读得很有节奏,字

字的指

音也很准确,尤其是“坠落山涧”的“涧”字,读四声jidn。比较这些词语,你有

导,稳固

什么发现?

基础。

课件出示

昂首挺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坠落山涧(jian)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横七竖八

生:第一行词语是形容五壮士的;第二行词语是形容敌人的。

板块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梳理记叙顺序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障碍,接下来,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请同

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记叙了哪些

令你难忘的场面?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吗?(生自主学习,尝试拟小标题)

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师:根据课文内容,壮士们先后经历了哪些事?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生:我概括的小标题是: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划分课文层次

师:你提炼得很好!根据这位同学概括的小标题,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五个部分: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2):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并在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6〜9):五壮士弹尽粮绝,最后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板块四品读课文,感受“战士”形象

1.关注称呼的改变

师:本文的课题是“狼牙山五壮士”,但文中却不是一直使用“五壮士”这个词,快

速浏览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1〜3自然段中,作者使用的是“战士”,从第4自然段开始,作者使用的是

“壮士”。

2.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师:的确如此。那么,作者的称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学习课文的第1〜3自然段。首先,请同学们默读第1〜3自然段,勾画出描写五位

战士的关键语句,感受“战士”的形象。

(1)分析第1自然段

师:全文都是围绕五位战士的英勇斗争而展开的。但是第1自然段并没有直接写战

斗的过程,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第1自然段有没有用呢?

生:第1自然段是有用的,它为我们介绍了战斗打响的背景情况。

师:那么,这场战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打响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这场战斗形势非常严峻,敌我双方力量悬殊。七连六班只有五个人,而日寇则

是“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由此可见,当时敌军人数众多,兵力强大,而且敌军

己经进攻根据地“一个多月”,从中可以看出日寇的猖狂。

师:是呀,面对如此猖狂的敌人,七连的战士们坚持抵抗,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也

没有退缩。虽敌众我寡,但五位战士毫不犹豫地接受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

这就是英勇的战士形象。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第1自然段。(生读第1自

然段)

(2)分析第2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句子,圈

一圈句子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此教学环节,依据课后习题提示,利用小

标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体感知的能力。生:

“沉着、大吼、抡、绷、全神贯注、瞄准、射击”这些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体现

出五位战士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敌人的无比痛恨。

师:是啊,五位战士以少打多,不见丝毫胆怯,依然果敢顽强,不愧为英勇的红军

战士。

(3)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师:看,老师把你们勾画出来的语句去掉,段落的意思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我们也

能从“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中看出五位战士的英勇。那么,请同学们

思考: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修改吗?

然件出示设计意图

朗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

第2自然

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

段,着重

下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学习「点

生:不能,通过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更能突出他们的英勇形象,给读者的印象会更

面结合的

深刻。

写法,也

师:你分析得非常棒!老师还要再补充一点,“痛击敌人”这个部分,是作者浓墨重

为继续体

彩书写的一个战斗场面。(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作者在描写的时候,先写战士们的

会五位战

集体表现,再写每一位战士的具体表现。既有群体描写,也有个体描写,这样才能

士的英雄

显示出战斗的真实,突出五位战士的鲜明形象。我们把这种对五个战士的群体描写

气概作了

和战斗场面的描述,称之为“面”;把对每个战士的具体描写,称之为“点”。这种

铺垫。

写法叫作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和体

会,好好读一读第2自然段。(生读第2自然段)

(4)分析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

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交流第3自然段。谁来说说你勾画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旨在

生:第3自然段中我勾画的句子是“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战

引导学生

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从“斩钉截铁”“走”“热血沸腾”“紧跟”这

抓关键词

些词语中,我感受到五位战士的义无反顾,以及他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师:是的,面对生死抉择,他们选择舍生取义,这样的战士是真正的“壮士二同学感受人物

们能从这一段中体会到点面结合的写法吗?形象,体

生:第3自然段既突出描写了班长马宝玉的行动,同时也写了其他战士的行动,这会其中的

也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思想感

师:你分析得很正确。第3自然段的点面结合体现在对主要人物和其他战士的描写情;同时

上。对班长马宝玉行动的描写是“点”的描写,对其他战士行动的描写是“面”的引导学生

描写。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第3自然段。(生读第3自然段)发现点面

板块五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结合的写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成随堂练习吧!(生自由作答)法,不仅

关注写什

z课件出示

么,还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填序号)

注是怎么

本文记叙了(B)时期,八路军的(A)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

写的。

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D)顶峰,最后(C)的故事。

A.五位B.抗日战争C.英勇跳崖D.狼牙山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作方法,感受到了五位战士英

勇顽强、舍生取义的英勇形象。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这两个部分,进一步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状元成长路,

助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我们下节课再见!

......

、板书设计)卜..

狼牙山五壮士

事情发展的顺序:

受击工引上绝路

・・・・4、作业设计」卜・・

完成《状元作业本》P14的第51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第5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了初步的感知。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深

入地体会民族英雄的形象,课前介绍了大量时代背景资料,缩短了革命故事和孩子

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和年代距离。种树必培其根,种德必养其心,课前的资料介绍为

该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不足之处:

这是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课文,应当在了解了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安排多读。在

介绍了重点词句后,没把握住朗读时机。

课题:狼牙山五壮士第2课时总序第8个教案

课型:新授执行时间:月日执教:

课时目标:

1.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2.能找出课文中其他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场面的地方,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

处。

板块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

1.听写词语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铃铛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

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首先,请同学们

准备好笔和纸,我们来听写上节课学到的词语。(师报听写)写完后读一读自己写的

词语,然后对照课件订正你写的词语。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日寇奋战险要悬崖攀登山涧屹立眺望喜悦壮烈豪迈雹子

再次

手榴弹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粉身碎骨坚强不屈惊天

感受五位

动地

壮士的英

2.导入新课

勇善战,

师:同学们,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

既回顾了

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的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回1941年秋

点面结合

天的易县狼牙山,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

的写作手

板块二研读语段,深入探究

法,又为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9自然段,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点面结合的写法,用横线

勾画描写战士群体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描写班长马宝玉的句子,细细品读,感受继续体会

“壮士”形象。开始学习吧!五位壮士

1.学习第4、5自然段的英雄气

师:现在,我们按顺序来交流。我们先来交流第4、5自然段,谁来说一说?概作铺

生1:第4自然段中描写战士群体的句子是第1、3、7句。(生读句子,课件同步出垫。

示画横线的句子),我感受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

生2:第4、5自然段中描写班长马宝玉的句子是第4自然段的第6句和第5自然段

的第2句。(生读句子,课件同步出示画波浪线的句子)从“抢前一步”“夺过”“插”

“猛地举起”“砸”“拔”“拧开”“用尽全身气力扔”等动作描写和“用石头砸”等语设计意图

言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引导

生3:班长马宝玉说话时,作者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马宝玉的语气很强烈。另外,学生发现

作者还把石头比作雹子,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点面结合

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不同表

师:在狼牙山棋盘陀的悬崖绝壁上,狼牙山五壮士与敌人殊死搏斗,仅凭5人之力现方式,

打退了敌人的4次进攻,消灭了敌人90多人,这样的战士是真正的"壮士”啊!作在领悟的

者在写“顶峰歼敌”这个场面时,也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你找到了吗?过程中抓

生:作者对班长马宝玉的描写是“点二对其他战士的描写是“面住关键词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重点人物的具体刻画和其他战士的概括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进句感受五

行了描写。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第4、5自然段。位壮士的

2.学习第6〜9自然段英雄气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交流最后一部分一一英勇跳崖。谁来说说你的发现?概,从而

生:第6〜9自然段中,对战士进行群体描写的句子是第6自然段的第1、2句和最提高学生

后一句,以及第7、8自然段。(生读句子,课件同步出示画横线的句子)从这些描的思维能

写中可以体会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和完成任务的欣喜激动。描写班长马宝力和品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