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真题专题复习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原卷版)_第1页
中考历史真题专题复习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原卷版)_第2页
中考历史真题专题复习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原卷版)_第3页
中考历史真题专题复习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原卷版)_第4页
中考历史真题专题复习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6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2024·广东·中考真题)宋仁宗时期,北宋政府在南方驻扎禁军195营,在北方的河北、河东、陕西三地驻扎禁军743营。这种部署意在(

)A.强化中央集权B.削弱武将兵权 C.节约军费开支 D.应对边防压力2.(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表摘自眉山市三苏祠陈列的“吏事精详”中的“景德、元祐各级官员数量表”(该表根据苏辙《元祐会计录收支叙》统计)。表中官员数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宋朝(

)各级官员景德(1004-1007年)元祐(1084-1094年)大夫(景德为诸曹郎中)39230朝奉郎以上(景德为员外郎)165695副使631111供奉官1931322侍禁3162177………………总计11386767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大量重用文臣 B.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提高进士地位C.增设多重机构和官员,以分化事权 D.与辽、西夏政权对峙,以应对战事3.(2024·山西·中考真题)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此采取的举措中与“制其钱谷”相符的是(

)A.设置枢密院 B.设立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设立市舶司4.(2024·吉林·中考真题)宋朝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 C.重文轻武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5.(2024·云南·中考真题)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C.丰富市民生活 D.发展海外贸易(2024·天津·中考真题)古代墓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共同反映出(

)A.唐蕃和亲 B.中外交往 C.北人南迁 D.边界贸易7.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这些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文化的交融8.(2024·福建·中考真题)史书记载,“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契丹儿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这反映出当时的(

)A.重文轻武 B.宋辽和战 C.政权更迭 D.民族交融9.(2024·重庆·中考真题)下表是某历史老师梳理的我国古代部分政权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都(

)时期主要史实西周周武王灭商后,对“殷遗民”实行“殷人治殷”魏晋匈奴刘汉政权针对境内多民族共存局面,实行“胡汉分治”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A.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 B.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C.改变了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 D.形成了政权并立的格局10.(2024·江西·中考真题)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11.(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现象推动了(

)A.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C.全国性商业网络的形成 D.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12.(2024·福建·中考真题)北宋时,南方主食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南宋时,南方的面食店日益增加。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差异 B.土壤条件 C.生活水平 D.人口迁移1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图为汉、唐、宋经济分布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从汉代到宋代(

)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始终重合 B.中原王朝疆域持续扩大C.自然条件决定了经济发展状况 D.经济重心逐步完成南移14.(2024·广西·中考真题)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汉代的耧车唐朝的曲辕犁宋朝的秧马A.农业用具的创新 B.交通工具的演变C.社会习俗的变化 D.纺织技术的进步15.(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梦粱录》有关“铺席”的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处处各有茶房、酒球、果子、香烛、油酱、食米等铺。这些现象,说明宋代(

)A.经商的时间不受限制 B.商业繁荣的程度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 D.新的商业区出现16.(2024·广西·中考真题)北宋东京城内,晚间有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开张;在繁华热闹之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纸币广泛流通B.海外贸易发达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商业繁荣17.(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据南宋人李攸《宋朝事实》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难以携持。”价低体重的铁钱给贸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A.铜钱 B.交子 C.飞钱 D.银钱18.(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铁木真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是(

)A.创制契丹文字B.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女真政权 D.设立行省制度19.(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与其“统一”直接相关的是(

)A.西夏建立 B.辽宋议和 C.金军南下 D.元灭南宋20.(2024·云南·中考真题)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21.(2024·河南·中考真题)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元朝此举(

)A.完成了全国统一 B.加强了边疆管理C.进行了赋税改革 D.推行了行省制度22.(2024·福建·中考真题)《元史·百官志》记载,由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该事件开启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据此推断,下列机构在地区管辖上也起到类似影响的是(

)A.吏部 B.刺史 C.澎湖巡检司 D.枢密院2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孝文帝改革、唐蕃和亲、澶渊之盟、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A.政治互鉴 B.中外交流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24.(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社会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丰富 C.对外交流频繁 D.民族交往交融25.(2024·新疆·中考真题)据记载,北宋末年的开封有以说三国故事而知名的艺人霍四究,还有说五代故事的艺人尹常。南宋临安以讲小说出名的艺人有蔡和等五十二人之多。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A.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B.主要文学形式是词C.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26.(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繁华的城市、丰富的音乐、才华洋溢的作者和广泛多样的演唱环境,在万事俱备的宋代,一种可歌可吟的文艺样式兴旺发达起来,这就是()A.赋 B.诗 C.词 D.小说27.(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词”有墨迹情怀精神,二者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

)A.隋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28.(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D.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9.(2024·福建·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同学收集的诗词。其研究的主题应是(

)A.对外关系的演变 B.行政区划的变迁C.传统节日的魅力 D.绘画技巧的成熟30.(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仲夏时节,阳气盛极,阴气初生,危机潜伏。人们通过沐浴兰草汤、登高、采药、戴香包、系五彩线、龙船竞渡等方式,借助于艾、菖蒲、艾人、艾虎、蒲剑、雄黄酒、朱砂等。以防五毒。与上述风俗相关的我国传统节日是(

)A.春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31.(2024·安徽·中考真题)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 D.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32.(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观察下面的历史思维导图,与之最相符的主题是(

)A.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宋代经济与科技文化C.宋元科技与中外交通 D.明清科技与对外关系33.(2024·河南·中考真题)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

)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活字印刷普遍使用 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34.(2024·甘肃金昌·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该学者论述的是宋代(

)A.丰富的都市生活 B.先进的科学技术C.昌盛的文化教育 D.发达的海外贸易35.(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战略位置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汉时期,政府充分利用山川险阻、地形地物,在河西地区筑塞障亭隧,成为西汉政府在西北防务的重要内容。《汉书》记载:“元狩二年,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后汉书》有“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的记载,通过这些措施巩固了汉政府在河西的统治。——摘编自《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材料二

榷场贸易是辽、宋、西夏、金时期隶属于不同政权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宋、夏商民的大量贸易是在官方设立的榷场进行,宋、夏通好时,双方人民都欢迎开市,出现“商贩如织”的现象。——摘编自《宋元时期的兰州》(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政府治理河西走廊的措施。(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榷场贸易的历史意义。36.(2024·甘肃金昌·中考真题)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战略位置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时期,政府充分利用山川险阻、地形地物,在河西地区筑塞障亭隧,成为西汉政府在西北防务的重要内容。《汉书》记载:“元狩二年,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后汉书》有“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的记载,通过这些措施巩固了汉政府在河西的统治。同时,汉政府陆续建立了郡、县等各级行政管理机构,遣官治理民政、部署防务。——摘编自《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材料二五凉时期(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政局相对稳定,为儒学在河西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一批儒学大家不为世俗所左右,勤于治学,著书立说,开馆收徒,使汉文化在河西地区得以传承和发展。西晋末年,京城官员张轨主动请求调往武威,就任凉州刺史,他采取了“重教化”与“拔贤才”的政策,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儒学昌盛,井井有条。——摘编自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材料三榷场贸易是辽、宋、西夏、金时期隶属于不同政权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宋、夏商民的大量贸易是在官方设立的榷场进行,宋、夏通好时,双方人民都欢迎开市,出现“商贩如织”的现象。金朝时设立兰州榷场,西夏以境内的特产青白盐、珠玉、牲畜和皮毛等产品,换取金朝的粮食、铜铁、丝麻织品、货币和其他物资。——摘编自《宋元时期的兰州》(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政府治理河西走廊的措施。(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儒学昌盛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榷场贸易的历史意义。37.(2024·福建·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历代农民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物候知识。物候知识与气象、天象紧密联系,可被用于把握农时以达到增产目的,如“黄莺儿鸣叫”就是采桑活动时宜的标志。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物候学。——摘编自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1)根据材料一,简述物候知识的价值。材料二图

唐鎏金银香囊及其内部构造注:该香囊利用了陀螺仪万向支架原理,无论如何转动,中间焚香的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焚香都不会倾洒;外壳通体镂空,便于香气散出,且可随身挂佩,在唐朝风靡一时。图

北宋青釉剔花倒装壶及其构造示意图注:该壶利用了虹吸原理,注水孔在壶底,注水时,水并不会从壶嘴流出。水壶翻转后,水也不会从壶底漏出,只有当壶身向壶嘴处倾斜时,水才会自然流出,这增加了壶的密封性和便携性,后来该类壶普遍流行。——摘编自爱德华·谢弗《撒马尔罕的金桃》等(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体现出的古代手工业品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38.(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中华民族在长期交往、交会、交融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朝时,在今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境内分布着数十个民族,这些民族语言、族属不同,被中原人统称为“西南夷”。为了便利与西南夷的交通,秦朝开凿了连接蜀地和滇池的“五尺道”,还不断在归附的西南夷地区设置县、道。——摘编自马孟龙《秦汉史》材料二

638年8月,唐太宗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分四路出击吐蕃,大败吐蕃。640年10月,禄东赞到达长安,朝见了唐太宗,陈述了仰慕大国,请求接亲的愿望和诚意。太宗下诏准其所请。——摘编自孙英刚《隋唐五代史》材料三

元朝形势图(1330年)——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西南地区加强边疆治理的背景和措施。(2)据材料二,归纳唐朝治理西南地区的方式。(3)综合上述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加强对西南地区管辖的意义。39.(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丝绸与中华文明】材料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发现于古代西域精绝国遗址。精绝国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接受汉朝西域都护统辖。“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面积不大,但色彩极为丰富,代表了当时丝织技术的高超水平,反映了以精绝国为代表的西域民众对中央王朝的认同。——摘编自郑茜《何以中华》等材料二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出现了桑、蚕、帛以及偏旁从丝的100多个与丝有关的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直接受到制丝过程中产生的丝茸沉淀物与凸版印花技术的启发;汉代以来,丝织物不断西传,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诸国进行经济交流的主要产品。丝绸延绵数千年,至今依旧光耀神州,已成为国家文化的名片,将中国货通世界、与世交好的愿景传递。——摘编自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考古发现蕴含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3)学校准备开展“建设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历史研学活动,请你从丝绸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的角度拟定一个活动主题。1.(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宋代统治者深知文教的社会功能,在政治上突出文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科举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种做法(

)A.避免了统治危机的出现 B.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2.(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解。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闭关锁国 D.文化专制3.(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背景:爆发农民起义 B.目的:实现富国强兵C.内容:废除井田制度 D.影响:奠定统一基础4.(2023·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见下图)。可见,宋朝(

)A.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 B.儒家学说和传统节日备受欢迎C.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 D.民族交融和科举取士范围扩大5.(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6.(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族—阿骨打—辽 B.女真族—阿保机—金C.党项族—元昊—西夏 D.蒙古族—铁木真—元7.(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泱泱巴蜀,巍巍天府。以下是部分先贤治蜀的事迹,将其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序号人物朝代官职政绩①李冰秦国蜀郡郡守主持修建都江堰,此后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②文翁西汉蜀郡太守创办郡学石室,发展教育,自此“蜀学比于齐鲁”③诸葛亮蜀汉丞相励精图治,注重农桑,鞠躬尽瘁,公忠体国④范成大南宋四川置制使表彰名士,善于教化,政绩斐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8.(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唐朝后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至南宋,江南地区农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最明显的标志是(

)A.广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B.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C.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苏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9.(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诗歌、谚语往往折射出一定的历史信息。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休养生息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取士C.“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重文轻武 D.“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民族交融10.(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社会文化繁荣 B.科举考试快速发展C.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11.(2023·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A.海外贸易繁盛 B.水稻产量增加C.经济重心南移 D.都市经济繁荣12.(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唐(750)人口占比分布

北宋初期(1078年)人口占比分布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耕地面积逐渐增加13.(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农民竞相种植春小麦的现象,种麦倍于种稻。其原因在于(

)A.土地开垦数量增加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稻北麦格局改变14.(2023·广东·中考真题)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薄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A.变法成效显著B.人力严重不足C.农业技术先进 D.耕地面积扩大15.(2023·四川宜宾·中考真题)综合下列信息可说明,宋代(

“苏湖熟,天下足”——宋代民间谚语

A.海外贸易兴盛 B.民族政权分立C.制瓷技术高超 D.南方经济繁荣16.(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写读书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①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②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朝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7.(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南宋《中兴礼书》记载:绍兴十三年,宋高宗举行郊祭,所用的一批陶瓷器交由“平江府烧变”。但“平江官窑”具体位置长期悬而未决,直至2023年3月,经专家论证,苏州元和塘古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开了这一难题。该考古发现(

)A.可证明相关文献记载基本可信 B.表明宋高宗对北方故土的怀念C.确证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D.说明苏州是南宋制瓷业的中心18.(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它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9.(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宋朝(

)A.商品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富裕 C.奢靡之风盛行 D.社会阶层分化20.(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宋代初年年平均铸币量为13万至31万贯,到了11世纪则高达183万贯,但仍是供不应求,这时出现了一种有趣的解决办法,即发行纸币。”这反映出宋代(

)A.商贸的繁荣 B.手工业的兴盛C.农业的发展 D.铸币业的发达21.(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历史直观、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历史学习中搜集到以下图片(图1-图4)。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图1司母戊鼎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重要资料B.图2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C.图3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D.图4再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22.(2023·宁夏·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探究“宋代工商业发展”,有下列资料可以参考,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元朝脱脱等人所撰《宋史》 B.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文物C.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 D.大型历史主题纪录片《大宋王朝》23.(2023·北京·中考真题)下侧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A.宰相权力的削弱 B.纸币的大量发行C.海外贸易的发展 D.商标广告的出现24.(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枢密院 C.澎湖巡检司 D.布政使司25.(2023·河南·中考真题)宋朝在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市”“蕃坊”“蕃学”。这是由于当时(

)A.市民阶层壮大 B.海外贸易兴盛C.民族交往频繁 D.文化教育发展26.(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主要体现了宋代()A.商业贸易的繁荣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行省制度的设立 D.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7.(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货币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和图2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其形制变化主要反映了(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铸币技术的进步28.(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A.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 B.工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手工业工场涌现29.(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

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30.(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A.夏朝 B.西周 C.元朝 D.明朝31.(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入秦→□→东汉→三国→西晋→……□→唐→……→□→明→清(

)A.西汉、宋、元 B.汉、东晋、元C.西汉、隋、元 D.汉、五代、宋32.(2023·西藏·中考真题)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33.(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一现象出现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34.(2023·河南·中考真题)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35.(2023·湖北·中考真题)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36.(2023·广东·中考真题)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这(

)A.提高了全国粮食产量 B.沟通了五大水系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促进了民族交融37.(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元。”为管理台湾地区,元朝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北庭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府38.(2023·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

鲜卑族改用汉姓

唐代胡汉乐舞交织壁画

回族的形成A.君权的强化 B.经济的活跃C.文学的繁荣 D.民族的交融39.(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表明(

)A.元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进一步交融C.元朝统一后民族关系和谐融洽 D.国家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40.(2023·重庆·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41.(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从早晨开始,百姓穿上新衣,往来拜年,并燃放爆竹。各坊、巷摆设食物、日用品……开设舞场、歌馆,车马交驰,热闹异常。这一场景出现于宋代传统节日中的(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42.(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宋朝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宋朝()A.社会风气开放 B.科学技术领先C.都市商业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43.(2023·福建·中考真题)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 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 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44.(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题)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创作《眉州远景楼记》,其中说:“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由此可知宋代眉州(

)A.重文尊法民风淳朴 B.耕读传家人丁兴旺C.社会和谐经济发达 D.人民富裕生活优雅45.(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他的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开启了豪放派词风,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他是(

)A.白居易 B.苏轼 C.李清照 D.曹雪芹46.(2023·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A.豪迈的报国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C.飘逸的山水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47.(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该作品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C.马致远 D.关汉卿48.(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

)A.都市文化生活B.商业发展规模 C.海外贸易状况 D.经济重心南移49.(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精彩纷呈,下列组合搭配正确的是(

)A.《兰亭集序》——柳公权 B.《窦娥冤》——关汉卿C.《史记》——司马光 D.《红楼梦》——罗贯中50.(2023·海南·中考真题)海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为加强管理,元朝中央政府设立(

)A.星州都督府 B.琼州府学C.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 D.海南卫指挥使司51.(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52.(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某学生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C.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 D.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53.(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该记载描述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54.(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从图1和图2,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C.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55.(202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小组成员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下列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A.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无为而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B.张仲景是西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C.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D.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黄帝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56.(2023·海南·中考真题)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读左图,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政权②的名称是读右图,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填字母),在今(填城市名)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材料三政权民族关系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57.(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精神印记·文字相伴】材料一

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楷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直到近几十年才让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如果没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肯定是最有影响的因素。——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政治印记·制度留痕】材料二

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摘自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物态印记·技术创新】材料三

宋代,制瓷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宋代瓷窑众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相对落后的地区,都有规模不等的窑场。制瓷技术也不断进步和革新,工匠对烧装技术进行了变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对炉温合理调控以及坯泥和釉彩巧妙配料,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摘编自游彪著《宋史》(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代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有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代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说这一制度是“进步的”?(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制瓷业有哪些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让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芒?58.(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共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应募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困,十年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回。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出使西城使汉朝和西城文化文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西传播。——摘编自《张骞出使西域》材料二

唐中期后,吐蕃和陇右势力崛起,陆上丝绸之路阻断。北宋建立后,海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选择,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建立市舶司,鼓励中外商人贸易往来: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广泛运用,促进了航运业发展,与宋朝海上贸易的国家达50多个,开启了一段活跃繁荣的对外贸易历史。——摘编自《论宋代的对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始于哪一年?这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其出使有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建立于哪一年?概括宋代海路贸易繁荣的原因。59.(2023·陕西·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图A和图B中共同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4世纪初,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许多重大发明都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材料二

(南宋)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对外贸易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形成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据记载,当时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0.(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人口增加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学进步的综合体现。材料

西汉末(公元2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从184年黄中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开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明朝最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朝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而小农经济是人口高增长的温床,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又是崇尚多生多育。中国与同期的西欧人口变化示意图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分析西欧的人口变化时认为,造成人口损失的因素是灾荒和传染病,他并没有提到战争。西欧人口下降出现在两个时段(见上图):第一次是公元200~600年,第二次是公元1300~1400年,此后人口变化又开始呈现为上行曲线。——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处都是我国古代人口大幅度下降时期。用直线将下列英文字母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A————秦灭六国B

国安史之乱C

三国争霸D

元灭南宋(2)读图,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与西欧人口变化曲线有何不同?(3)分析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人口数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并且长期高于西欧地区的主要因素。(4)当前,党和政府正大力倡导“以人口高质量的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请就提高人口质量或素质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1.(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人口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口数量】材料一

与前代户口相比,两汉人口最高为五千多万;唐代开元,天宝之际的人口六千万上下,这些人口创造了汉唐盛世……到宋徽宗年间,户数超过两千万,每户以五口计算,人口已超过了一亿,远远超过汉唐,几乎是汉唐的两倍。——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摘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位皇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六千万上下”人口创造的唐朝盛世局面是什么?北宋时期人口明显增加,写出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人口迁徙】材料二

这个时期最令人注目的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运动,分别发生在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南迁的北方人口对地广人稀的南方来说,不仅是珍贵的劳动力,而且成为全方位带动南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1120年代由金朝入主中原造成的“靖康之难”,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清华国学院《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摘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造成公元310年代和750年代“汉语人群大规模南迁”的事件分别是什么。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规模南迁使得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转变是什么?【人口结构】材料三

城市建置中坊市制的崩溃于宋代,更为市民阶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由的发展空间。……(元代)出现了代表市井文化较高成就的元杂剧和散曲。明代中叶以后,发达的市镇经济为市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市民在数量上的急速增长,在壮大市民阶层的同时,在“质”上也发生了与宋代市民阶层明显不同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已有了迎接近代曙光的勇气。——赵伯陶《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论略》摘编)(3)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明时期逐步发展壮大的新阶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据材料三,指出明代中叶以后市井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原因。62.(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宋代以前,统治者们都是把作为商业贺易中心的“市”和作为居民区的“坊”阻挡开来的……宋代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更和现代一样开设了早市和夜市……材料二

唐时全国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3个,而北宋10万户以上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年间则上升到50多个。材料三

宋以前的城市功能主要是作为行政中心,在宋时的城市由于坊市制度的打破,并且“交子”也逐步推广,商业大都市不断增加……宋代城市也逐渐演变为政治、经济并重的城市。材料四

瓦舍的出现更是佐证了宋代市民丰富多样的生活,瓦舍是一个民间艺术演出场所,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娱乐的归处,在宋以前,这样的娱乐活动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是显得如此的奢侈……——均摘自田利兰《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1)分别概括以上四则材料的内容。(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63.(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又命令蒙恬修筑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并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五尺道”,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新道”。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了。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交通发展的表现。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与汉代相比交通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作用。64.(2023·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古代中国有众多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发明创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材料二: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材料三: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配置水密隔舱和罗盘的宋代海船

宋代火器(模型)材料四: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均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蔡侯纸”的优点。(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项技术?发明人“他”是谁?(3)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宋代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4)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65.(2023·天津·中考真题)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研读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宋《萍洲可谈》史料二南宋持罗盘陶俑史料三泉州出土宋代海船(残存船底)朱彧(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①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①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据考古研究,此船的长度应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超过200吨,不仅体量大,而且还使用水密隔舱技术。从船舱出土物来看,数量最多的是香料和胡椒等,都是我国从南洋诸国进口的大宗货物。(1)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和数字化史料等类型。据此判断,史料一、史料二分别属于什么史料类型?这两则史料共同反映的科技发明是什么?(2)结合所学,指出史料一、史料二所示发明是通过哪一地区的商人传到欧洲的?它的外传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3)依据史料三海船的考古介绍,概括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据史籍记载,北宋元祐二年,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1.(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说明(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能够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2.(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些现象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3.(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消除“内患”,宋朝(

)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B.实行文化专制政策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4.(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A.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B.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昌盛C.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D.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5.(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重文轻武是宋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对此政策的解读正确的是A.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 B.该政策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C.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6.(2022·四川德阳·中考真题)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在州级机构中另设一官职,与州长官同签文书,以分散长官权力。当时另设的官职是A.转运使 B.刺史 C.按察使 D.通判7.(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北宋时期,政府乐于见到人们的鉴赏喜好从贵金属转向陶瓷,这一转变有利于金属货币的流通,并向少数民族政权换取和平。可见政府支持这一转变的主要意图是(

)A.引导贵族生活方式的转变 B.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提倡节俭以保持士人清廉 D.促进经济发展和支付岁币8.(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A.民族交融的加强B.冶铁技术的进步C.抑商政策的演变 D.征税方式的变化9.(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

)A.政治对立 B.文化交流 C.经济往来 D.军事冲突10.(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A.西夏 B.辽 C.金 D.元11.(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如图不能反映的主题是A.民族政权的并立 B.中外政权的纷争C.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12.(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图是博物馆展出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的货币。通过货币的款式和内容,我们可以获得的史料信息是(

)A.契丹党项女真族高超的工艺水平 B.当时北方商路畅通边界贸易频繁C.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岁币议和关系 D.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的联系13.(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A.B.C.D.14.(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公主赵姬因战乱流落到今天的深圳一带并结婚生子,到南宋光宗时期才追认为皇姑,并追封为郡主。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

)A.金灭北宋 B.蒙古灭金 C.元朝建立 D.元灭南宋15.(2022·浙江台州·中考真题)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唐朝 B.南宋 C.明朝 D.清朝16.(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17.(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现象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D.北方民族实现交融18.(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材料所反映现象的背景是(

)A.唐朝人大多没见过世面 B.唐朝经济繁盛,人们生活奢华C.北宋沈括看不起唐朝人 D.北宋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唐朝19.(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表中的数据主要说明了(

)时间地域北方南方比例742年3042万人2036万人3:21080年956万人2368万人2:5A.政治中心的转移 B.南北交通的发达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经济重心的南移20.(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A.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C.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21.(2022·福建·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人口总量逐渐增加22.(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两宋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景象。由材料可以解读出(

)①宋代经济繁荣

②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③宋代出现了早市、夜市

④商帮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据南宋蒋祈《陶记》记载,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景德镇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卖到其他地方,皆有“饶玉”之称。据此可知,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

)A.只能生产白瓷B.拥有定窑汝窑 C.反映手工业兴盛 D.兴起于南宋24.(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宋代经济较前代发达,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下列描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城市经商时间不再受到限制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粮仓C.广州、泉州造船业世界领先 D.河北定窑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瓷都25.(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文化的昌盛 D.商业贸易的繁荣26.(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坊、市不分,夜禁取消;南食、北食、川饭、胡饼,各地风味难以尽数;酒楼菜肴、食店小吃异彩纷呈。这反映了当时(

)A.铁犁牛耕出现B.城市经济繁荣 C.土地兼并严重 D.海外贸易发达27.(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28.(2022·安徽·中考真题)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A.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 B.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C.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D.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29.(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城内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频繁且数量巨大,“动以万数”。这反映了南宋时期A.晋商、徽商活动较频繁 B.海外贸易领先世界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都市商业贸易繁荣30.(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31.(2022·海南·中考真题)唐代繁荣的陆路东西贸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唐的政治势力退出内陆亚洲而陷于衰落。南宋建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成为南宋对外物质交往的主要途径。材料的主旨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陆路贸易的阻断C.海外贸易的兴盛 D.贸易路线的变化32.(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从“秦半两钱”到“唐开元通宝”,再到“北宋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都市生活的繁华C.造纸技术的成熟 D.冶铸工艺的进步33.(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侧是《唐宋发行铜币数目统计表》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材料体现出宋代(

)A.商业活动时间、空间不再受限 B.外贸所得在财政中占重要地位C.商业贸易繁荣的程度超过唐代 D.都市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34.(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手工业的进步B.农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的繁荣35.(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历史示意图,★代表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36.(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公元13世纪上半叶,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跃出历史地平线,之后横扫欧亚大陆。这个“草原游牧帝国”的缔造者是(

)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努尔哈赤37.(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辽 B.北宋 C.金 D.元朝38.(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它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它对边疆的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材料描述的是(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39.(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元朝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今天的广州在元朝时最有可能隶属于(

)A.江西行省 B.西域都护府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40.(2022·广东·中考真题)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材、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元朝()A.出现我国最早的农书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手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D.农业技术发生质变41.(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并将大都附近地区划归中书省直辖;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军政事务。这表明元朝(

)A.地方治理因地制宜 B.边疆地区实行自治C.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D.专制主义达到顶峰42.(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43.(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奉行民族歧视政策44.(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元朝时许多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蒙族,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新的民族(

)A.满族 B.藏族 C.壮族 D.回族45.(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近年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可能看到(

)A.瓦子的勾栏内正在表演蹴鞠 B.人们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C.大相国寺在演戏剧《窦娥冤》 D.市民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46.(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A.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B.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C.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D.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47.(2022·江西·中考真题)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向能做的事情是A.欣赏蹴鞠表演B.观看京剧演出C.购买《红楼梦》 D.品尝烤红薯48.(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该词风格豪放,充满爱国热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其作者是(

)A.苏轼 B.司马光 C.辛弃疾 D.李清照49.(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50.(2022·福建·中考真题)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A.关汉卿 B.李时珍 C.宋应星 D.曹雪芹51.(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

)A.诗 B.词 C.杂剧 D.小说52.(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描绘了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该传统节日是(

)清代《龙舟盛会图》A.重阳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53.(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了(

)A.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C.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54.(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作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冷兵器作战的骑土阶层纵横欧洲近1000年,冷兵器作战的衰落受中国古代发明的影响,这项发明应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55.(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属于北宋毕昇发明的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56.(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为了避免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他的船队主要采用的一项伟大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57.(2022·四川雅安·中考真题)美国学者卡特说:“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清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他的表述主要体现了中国四大发明的(

)A.发明过程 B.传播途径C.先进程度 D.世界贡献58.(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元史·地理志》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朝政府这样做的初衷是(

)A.便利赋税征收B.改善民族关系 C.促进物资交流 D.加强各地联系59.(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在历史长河中,货币以不同的形态流通于商贸体系中,连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此后,各诸侯国的旧钱币不再进入社会,圆形方孔钱开始在全国广泛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奇形怪状的货币不再流通,今后货币形状会规范统一,还代表着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据《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货币改革取得成功”的意义。材料二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据《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三

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理了以下学习资料(部分)。时期语文历史地理科技北宋《水浒传》:林冲发配,路经柴进庄上,庄客拿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当时一斗米约合今天十四斤,铜钱十贯约重七十斤,两者相加,重八十多斤。礼可谓“重”矣,可是披枷带锁的林冲如何带走呢?商业贸易发展使货币流通量开始大幅增长。流通的货币以铜钱和铁钱为主,跨区域贸易需要远途运输和大量货币。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为主,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所生产的纸是印制纸币的上佳原料。(3)据材料三,分析北宋货币“演变”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演变”。60.(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开拓、交流、发展、包容的态度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汉书•张骞传》材料二: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摘自郭沫若诗句材料四: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