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3.2《哦香雪》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3.2《哦香雪》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3.2《哦香雪》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3.2《哦香雪》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通过划分场景,概括小说情节。2.通过语言、心理描写等品析人物的形象。3.通过文本细读,理解“火车”、“铅笔盒”等的象征意义,体味小说主题意蕴。作者介绍铁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安德烈的晚上》。代表作品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一、概括故事情节这篇小说除了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有引子(也叫序幕),也就是小说的开头几段。请将下面图表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引子(1-4段)开端(5-56段)发展(57-63段)高潮(64-72段)结局(73-83段)火车开进台儿沟台儿沟姑娘们迎接火车香雪渴望拥有铅笔盒香雪换回铅笔盒香雪深夜归来基本要素:何人+何地+何时+何事(起因、经过、结果)1、火车开进深山之前,台儿沟是什么样子?勾画相关语句,分析概括特点。2、火车开进深山之后,台儿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勾画相关语句,分析概括特点。结合文本,说说台儿沟是个怎样的环境?二、环境(社会环境)研读

(第1段):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的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地处偏僻封闭保守(第3段):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第4段):也许什么都不为,就因为台儿沟太小了,小得叫人心疼……也不能不停下来。贫穷落后(第5段):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后就钻被窝...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二、环境(社会环境)研读

1、火车开进深山之前,台儿沟是什么样子?勾画相关语句,分析概括特点。结合文本,说说台儿沟是个怎样的环境?(第46段):起初是观望议论,后来“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第5段):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如今,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73段-77段):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人瞧不起”要求。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有了精神追求二、环境(社会环境)研读

2、火车开进深山之后,台儿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勾画相关语句,分析概括特点。结合文本,说说台儿沟是个怎样的环境?3、从火车开进大山后台儿沟所发生的变化来看,此时的“大山”、“火车”已不仅仅是实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大山:

象征着封闭、传统。

“温存和粗暴”,是“大山”给予的。闭塞使人觉得安全可靠,所以“温存”,然而它也切断了人们对文明、富足的向往,所以“粗暴”铁轨、火车:

象征着开放、现代文明。

那趟在台儿沟短暂停留的火车,既是文明冲突与交融的载体,也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国家发展和像香雪一样的青年命运的美好期待,铁轨、火车无疑就是打破闭塞的外部力量的象征,所以作者用“纤细”“闪亮”“勇敢”等饱含赞美口吻的词语来形容它,而“试探”“弯弯曲曲”说明冲破闭塞是多么艰难。二、环境(社会环境)研读

4、火车开进台儿沟后,这一帮山里的女孩子们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变化,比如香雪、比如凤娇,请结合文本分析她们的人物形象。三、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1、正面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2、侧面描写:人物衬托、环境烘托、物象衬托、作者或他人评价3、细节描写知识回顾(6段)“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胆小、恐惧、视野狭窄(38段)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细心、善良(49段)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

渴求科学文化知识香雪动作描写正面描写动作描写(48段)“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66段,67段)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的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轻巧地跃上了踏板。胆小、恐惧、视野狭窄香雪(71段)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自尊自爱、朴实侧面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纯真、善良、真诚她是台儿沟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像大山里面的精灵,作为台儿沟唯一的中学生,她淳朴善良、真诚纯洁、坚毅执着、自尊要强,渴望知识,向往并追求新生活香雪们:追求理想、逐梦的年轻人香雪形象:凤娇这个人物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文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凤娇的这一情感?大胆、泼辣和对“北京话”纯真含蓄而执着的情感。(第14段)“凤娇骂着,眼睛却不游自主地朝第三节车厢的车门望去。”

(第46段)“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蓝地鸡蛋塞给他......如果他给她捎回一捆挂面、两条沙巾,凤娇就一定抽回一斤挂面还给他。她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和他的交往,她愿意这种交往和一般的做买卖有所区别......其实有没有相好的不关凤娇的事,她又没想过跟她走。可她愿意对他好,难道非得相好的才能这么做吗?”现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凤娇台儿沟姑娘们的主要形象特点有哪些?①作为闭塞、落后、贫穷小山村中的少女;身份、地位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看火车(第4-11自然段)议论"北京话"(第12-45自然段)按需换东西(第46-56自然段)等待并迎接香雪走回台儿沟(第80-83自然段)三、人物形象

①作为闭塞、落后、贫穷小山村中的少女;②善良、朴实、纯真,天真烂漫、活泼向上;身份、地位性格特点③热爱美、有梦想,真诚地接受新事物,热切盼望着文明、进步、富裕的美好生活。思想精神、主旨内核台儿沟姑娘们的主要形象特点有哪些?三、人物形象

香雪更注重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相同点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有着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的向往和追求。但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在追求的过程中都没有失去尊严。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6、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何异同?不同点:凤娇等姑娘的关注点是山外人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香雪关注的是山外人的精神文化,她超越了一般姑娘,追求的是自尊、文明。手法: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塑造人物形象7、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①直接原因:香雪是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的同学有泡沫塑料铅笔盒,而她只有一只“小木盒”,她的同学常常取笑她。因此,香雪非常希望能拥有和她的同学一样的铅笔盒。所以,当她看到火车上的女学生有这样的铅笔盒时,她就更加注意了。②根本原因: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难点探究其他姑娘相比香雪更低俗吗?香雪虚荣吗?其他姑娘:发卡、香皂、纱巾、尼龙袜香雪: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原本就有铅笔盒,还用40个鸡蛋换)虚荣:手段——欺骗、虚假目的——名不副实的表面荣耀人的虚荣与自尊作为一种心理,都有希望获得别人认同的特点,但虚荣者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所凭依的是虚假的条件甚至欺骗的手段。对于香雪而言,铅笔盒代表什么?三、人物形象

铅笔盒到底代表什么?【第62段】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嗒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第62、63段】香雪的小木盒呢,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代表着认知与眼界的开拓代表着自我尊严与他人认同美观、实用四、物象

考点1:物象的内涵铅笔盒到底代表什么?【第77段】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第76段】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代表着台儿沟美好的未来代表着物质和精神的进步四、物象

铅笔盒物象实用和美观物的形象特点人的心灵感受代表着知识、身份和尊严寄托着摆脱小山沟封闭生活的企盼对现代文明的渴求表达情感和意蕴相互融合考点1:物象的内涵四、物象

难点探究香雪有爸爸手工做的铅笔盒,但却用四十个鸡蛋,走了三十里夜路换来了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香雪虚荣吗?人的虚荣与自尊作为一种心理,都有希望获得别人认同的特点,但虚荣者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所凭依的是虚假的条件甚至欺骗的手段。

换铅笔盒这种行为意味着对自尊的追求,对改变自己人生命运和家乡命运的憧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所以不应该从使用价值上考虑问题。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状态的企求;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性格。改革开放伊始,社会上涌动着各种欲望浪潮,苦惯了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渴望幸福的生活,其中也不乏追逐物欲的时髦,而香雪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东西,不稀罕现时的满足,想得到未来的幸福。“香雪”的名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符号。五、主题探究小说写于1982年,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我们国家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冰雪正在融化,禁锢正在拆除,中国人民急切地想表达出对现代化社会的渴望。时代背景

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状态的企求;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