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试题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当★留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肯定是DNAB.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均具有生物膜系统,但困难程度不同C.白细胞、酵母菌都有细胞骨架参加细胞的运动、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D.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亲密相关。【详解】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B、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C、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有关,C正确;D、虽然原核细胞中没有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但是原核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DNA上会结合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因此原核细胞拟核中也会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D错误。故选C。2.我国台湾省科学家钱嘉韵胜利从嗜热菌中分别出耐高温DNA聚合酶。下面关于耐高温DNA聚合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耐高温DNA聚合酶在室温条件下可变性失活B.耐高温DNA聚合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耐高温DNA聚合酶能够调整嗜热菌的生命活动D.耐高温DNA聚合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砖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上升,酶活性增加;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上升,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耐高温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室温条件下,低于最适温度,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蛋白质不变性,所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在室温下仍保持正常活性,A错误;B、耐高温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彻底水解产物是氨基酸,B正确;C、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不能调整生物的生命活动,C错误;D、耐高温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物质,D错误。故选B。3.下图为某谷物饮料的养分成分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养分成分表项目每100mlNRV%能量267千焦3%蛋白质1g2%脂肪3g5%碳水化合物8.2g3%乳糖0g钠47mg2%A乳糖可以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干脆汲取B.人体过量摄入Na+,会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C.食物中的脂肪被消化汲取后,可以在皮下结缔组织等处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储存起来D.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转化程度几乎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假如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详解】A、乳糖是二糖,一分子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化合而成,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只能汲取单糖分子,因此乳糖不行以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干脆汲取,A错误;B、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B错误;C、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食物中的脂肪被消化汲取后,可以在皮下结缔组织等处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储存起来,C正确;D、糖类在供应足够的状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两者的转化程度并不相同,D错误。故选C。4.下图为人胰岛素分子结构示意图。不同物种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但在氨基酸序列组成上有微小差异,例如:相比于人胰岛素,牛胰岛素两条钛链中只有三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替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子至少有4个游离的—NH2 B.牛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相像C.不同物种胰岛素分子中的肽键、二硫键数目不同 D.不同物种的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详解】A、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NH2,胰岛素含有2条肽链,至少有2个游离的—NH2,A错误;B、结构确定功能,据题意可知,不同物种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推想不同物种的胰岛素结构大体相同,因此牛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相像,B正确;CD、相比于人胰岛素,牛胰岛素两条钛链中只有三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替换,推想牛和人的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相同,但分子中的肽键、二硫键数目相同,CD错误。故选B。5.亲吻病是由EB病毒(一种DNA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多种症状。下列有关EB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EB病毒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依次不同B.与艾滋病病毒相比,EB病毒的核酸特有的含氮碱基为胸腺嘧啶C.EB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D.抗生素类药物对EB病毒引起的症状无干脆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2、病毒分类: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依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详解】A、EB病毒的核酸是DNA,不同DNA分子,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依次不同,A正确;B、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EB病毒是DNA病毒,DNA分子特有的含氮碱基是胸腺嘧啶,B正确;C、EB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是将自身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内,病毒并未进入细胞,C错误;D、抗生素类药物一般作用于细菌,不作用于病毒,抗生素类药物对EB病毒引起的症状无干脆作用,D正确;故选C。6.核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别开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是()A.核膜的解体、重建有利于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安排B.核膜的出现有利于实现遗传信息表达调控的阶段性与区域化C.核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像,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建立核膜结构的物理模型时,须要构建2层磷脂分子层【答案】D【解析】【分析】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很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子,是核质之间频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沟通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限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沟通。【详解】A、DNA不能通过核膜,核膜的解体与重建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安排,A正确;B、真核生物的结构困难,而且大多数基因都有内含子,转录后须要经过困难的加工,所以核膜的出现,为基因的表达供应了时空隔离的屏障,因此核膜的出现有利于实现遗传信息表达调控的阶段性与区域化,B正确;C、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像,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协作,C正确;D、核膜是双子层膜结构,膜结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建立核膜结构的物理模型时,须要构建4层磷脂分子层,D错误。故选D。7.在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内容后,某课外爱好小组制备了具有生理活性的叶绿体悬浮液,方法如下:取若干菠菜叶剪碎,于0.4mol/L蔗糖溶液中研磨成匀浆,将匀浆过滤后的滤液以1000r/min离心。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再以3000r/min离心获得沉淀物,加入0.4mol/L蔗糖溶液,制得叶绿体悬浮液。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悬浮液制备过程中采纳了差速离心法B.试验中可以用清水代替0.4mol/L蔗糖溶液C.其次次离心的沉淀物中只有叶绿体存在D.利用水进行化学反应是叶绿体不同于线粒体的特点之一【答案】A【解析】【分析】在肯定的离心场中(选用离心机的肯定转速),球心颗粒的沉降速度取决于它的密度、半径和悬浮介质的黏度。在一匀称的悬浮介质中离心肯定时间,组织匀浆中的各种细胞器及其它内含物由于沉降速度不一样,这些颗粒按其大小、轻重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从而分批收集。【详解】A、菠菜叶剪碎制成匀浆后先以1000r/min离心再将离心后的上清液以3000r/min离心获得沉淀物,这种制备叶绿体沉淀的方法就是差速离心法,叶绿体悬浮液制备过程中采纳了差速离心法,A正确;B、叶绿体在清水中会大量吸水,造成叶绿体裂开,无法获得有活性的叶绿体,B错误;C、其次次离心后沉淀中还可能含有与叶绿体大小相当的颗粒性结构,如细胞壁碎片等,C错误;D、水参加了叶绿体中水的光解反应,也参加了线粒体基质中发生的有氧呼吸其次阶段的反应,D错误。故选A。8.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探讨者发觉:secl2基因突变体细胞中内质网特殊大;secl7基因突变体细胞有大量的囊泡积累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sec1基因突变体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膜外须要膜上蛋白质的参加B.可通过检测突变体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分布场所推理分析sec基因的功能C.野生型酵母菌细胞中分泌蛋白转移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D.推想se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参加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起先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接着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肯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袱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袱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酵母菌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袱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须要膜上蛋白质参加,才能把包袱着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B、secl2基因突变体细胞中内质网特殊大,说明该基因与内质网出芽产生囊泡把分泌蛋白运出内质网相关;secl7基因突变体细胞有大量的囊泡积累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说明该基因与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相关;sec1基因突变体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说明该基因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相关。综上,可以通过检测突变体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分布场所推理分析sec基因的功能,B正确;C、野生酵母菌可以进行正常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C正确;D、sec1基因突变体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说明囊泡与细胞膜没有融合,可以推想,se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参加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D错误。故选D。

9.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相识经验了很长的探究历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推想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人—鼠细胞融合试验说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的特点C.台盼蓝使死的动物细胞染色,而活的细胞不着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限制物质进出细胞D.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推想细胞膜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觉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简洁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诞生物膜的模型是全部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3)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试验,以及相关的其他试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详解】A、依据相像相溶的原理,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科学家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并使之融合,发觉两种颜色的荧光匀称分布,再依据这一试验及其他相关试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故人—鼠细胞融合试验以及相关的其他试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B正确;C、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须要的物质,活细胞不汲取,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丢失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试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能够限制物质进出细胞,C正确;D、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全部的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错误。故选D。10.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简洁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试验,基本过程如图所示:注:亚甲基蓝结晶对溶液浓度影响微小,可忽视不计。15分钟后各管植物细胞均保持活性并达到平衡状态,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在b管匀称扩散,若a管溶液浓度变小,蓝色小滴浮于b管上方,反之沉入b管底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应设置多个试验组并在组间形成浓度梯度,使试验成为对比试验B.b管蓝色小滴下沉,则对应的a试管中的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别C.b管蓝色小滴匀称扩散,则可测定出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D.b管蓝色小滴上浮,则试验结束时叶肉细胞细胞液浓度与a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四周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四周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四周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详解】A、若要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需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试验组进行视察,在组间形成浓度梯度,使试验成为对比试验,A正确;B、若b管蓝色小滴下沉,说明a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变大,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吸水而不是发生质壁分别,B错误;C、若b管蓝色小滴匀称扩散,说明小圆片细胞即不失水也不吸水,使溶液浓度不变,所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的蔗糖溶液浓度,C正确;D、若b管发觉蓝色小滴上浮,说明a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降低,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D正确。故选B。11.化学渗透假说说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于细胞膜上质子泵(运输H﹢)使得细胞质中H﹢浓度低于细胞壁;生长素在细胞内以负离子形态IAA﹣(A形态)存在,并且在细胞内浓度较高,跨膜运输须要借助膜蛋白N;生长素在细胞壁中部分以分子状态IAAH(B形态)存在,其亲脂性很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N位于图中细胞膜的1、4侧B.生长素通过细胞膜1的形态为A形态,方式为帮助扩散C.生长素以B形态通过细胞膜3的方式为自由扩散D.质子泵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更将H﹢运到细胞内【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生长素在细胞内以负离子形态IAA-(A形态)存在较高,跨膜运输须要借助膜蛋白N;生长素在细胞壁中部分以分子状在,其亲脂性很强。【详解】A、生长素在细胞内以负离子形态IAA-(A形态)存在较高,跨膜运输须要借助膜蛋白N,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可知,膜蛋白N位于图中细胞膜的1、4侧,A正确;B、生长素通过细胞膜1的形态为A形态,须要借助膜蛋白N方式为帮助扩散,B正确;C、生长素在细胞壁中部分以分子状态IAAH(B形态)存在,其亲脂性很强,因此生长素以B形态通过细胞膜3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正确;D、据题干“由于细胞膜上质子泵使得细胞质中H+浓度低于细胞壁”可知,植物细胞膜上质子泵运输H+的方向是从细胞质运输到细胞壁,此过程中质子泵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更将H+运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D。12.Cu2+能与α-淀粉酶坚固结合而使酶失活。某探讨小组做了如下两组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试验:试验一: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探究肯定范围内淀粉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验二:各组均加入等量微量Cu2+,其他条件与试验一相同,测定酶促反应速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试验一和试验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相同B.试验一和试验二都应在淀粉足量的状况下进行C.Cu2+是通过与淀粉竞争相同的结合位点使酶失活D.若略微上升试验一的反应温度,酶促反应速率会与试验二接近【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柔;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分析题意,试验一和试验二的自变量都淀粉的含量(试验二各组都有等量微量Cu2+,也属于无关变量),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A正确;B、分析题意,试验一和试验二都是测定肯定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为保证酶促反应正常进行,两组试验中的淀粉量都应保持过量的状态,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Cu2+能与α-淀粉酶坚固结合而使酶失活,无法得知Cu2+与淀粉的结合位点是否与α-淀粉酶和淀粉的结合位点相同,也可能是通过与其它位点结合导致酶空间结构变更而失活,C错误;D、分析题意,试验一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略微上升试验一的反应温度,酶活性降低,则酶促反应速率会接近试验二反应速率,D正确。故选C。13.下列有关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须要能量生命活动都是由ATP干脆供应能量B.蛋白质的合成须要消耗ATP,蛋白质的水解可产生ATPC.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D.无氧呼吸产生ATP少,是因为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干脆的能源物质,细胞内绝大多数须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干脆供应的,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详解】A、ATP是干脆的能源物质,细胞内绝大多数须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干脆供应的,但GTP、CTP等也能干脆供应能量,A错误;B、蛋白质生物合成须要消耗ATP,而蛋白质水解只须要酶,不产生ATP,B错误;C、光下叶肉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C正确;D、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的缘由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不彻底,其中很多能量储存在乳酸或酒精等有机物中没有释放出来,D错误。故选C。14.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是一种脂溶性复合物,其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农技工作者取若干吸胀的玉米种子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利用TTC染色试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分组甲组乙组处理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结果种子中的胚呈红色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胚细胞产生的NADH使TTC变成红色B.TTC可进入甲组胚细胞但不能进入乙组胚细胞C.甲组胚细胞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组胚细胞中未发生D.甲组部分种子的胚呈深红色,说明这些种子代谢旺盛,生活力强【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甲组是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结果种子中的胚呈红色,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产生了还原型物质;乙组是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结果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说明种子未进行呼吸,没有产生还原型物质,结论:能进行细胞呼吸的种子具有生活力。【详解】A、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是一种脂溶性复合物,其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甲组胚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NADH,是还原剂,使TTC还原变成红色,A正确;B、乙组种子煮沸,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甲组细胞膜没有失去选择透过性,因此TTC可进入乙组胚细胞但不能进入甲组胚细胞,B错误;C、甲组种子中的胚呈红色,乙组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说明甲组胚细胞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组胚细胞中未发生,C正确;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强时,产生的还原型物质多;胚细胞代谢活动弱时,产生的还原型物质少,甲组部分种子的胚呈深红色,说明这些种子代谢旺盛,生活力强,D正确。故选B。15.水稻和油菜均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属于阳生植物,油菜属于阴生植物。科研工作者在温度、水分均相宜的条件下,测得两种农作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更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向土壤中适当施加氮肥,甲植物的a点左移B.光照强度大于b时,限制水稻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C.光照强度为c时,水稻和油菜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若每日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b,油菜和水稻均能生长【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大于阴生植物的。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既能光合作用又能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供应氧气和有机物,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供应水和二氧化碳,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详解】A、据图可知,a点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为1,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若向土壤中适当施加氮肥,光合作用增大,达到光补偿点须要的光照强度变小,故一段时间后a点左移,A正确;B、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大于阴生植物的,甲是阴生植物,乙是阳生植物,即甲是油菜,乙是水稻,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限制水稻(A)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仍旧是光照强度,在d点之后,限制其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才是CO2,B错误;C、阴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更低,光强为c时,二者的P/R值相同,但呼吸速率不肯定相同,故水稻和油菜的净光合速率不肯定相同,C错误;D、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光照时间×光合作用强度-24×呼吸作用强度,若若每日光照12小时,光合作用强度=2×呼吸作用强度,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光照强度为b,油菜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大于2,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大于0,植物能生长,而水稻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小于2,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小于0,植物不能生长,D错误。故选A。16.在视察洋葱(2n=16)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试验中,某同学将制作的临时装片中的某个视野拍摄照片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分裂后期细胞,此时期细胞中有16对同源染色体B.②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C.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但细胞②不能发展到细胞①所处时期D.依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示,其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洋葱根尖细胞含16条染色体,①图中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说明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所以同源染色体有16对,A正确;B、②图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分裂中期的细胞,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单体,每条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32个核DNA分子,B正确;C、该试验用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被杀死,细胞②不能发展到细胞①所处时期,C正确;D、该试验用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被杀死,无法计算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但是可以依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D错误。故选D。17.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实力不同(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细胞种类小肠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布于内脏器官)红细胞白细胞心肌细胞寿命1~2d很长?5~7d很长能否分裂能能不能不能不能A.细胞的寿命与分裂实力无关B.细胞的寿命和分裂实力与它们担当的功能有关系C.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D.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红细胞凋亡速率快于白细胞,寿命短于5~7d【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依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细胞的寿命与分裂实力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即细胞的寿命与细胞分裂实力无关,A正确;B、依据表中信息,联系不同组织处的细胞功能进行分析,如皮肤表皮细胞的寿命是较短的,但皮肤中的生发层的细胞分裂实力强,目的是补充苍老、凋亡的细胞,因此细胞的寿命和分裂实力与它们担当的功能有关系,B正确;C、全部的血细胞均来源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最终产生了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C正确;D、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左右,据表格可知,白细胞的寿命为5~7d,因此红细胞凋亡速率慢于白细胞,D错误。故选D。18.为达到试验目的,须要选用合适的试验材料进行试验。下列试验目的与试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试验材料试验目的A蛙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B黑藻叶肉细胞视察细胞的质壁分别与复原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视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加入铁盐的叶绿体悬浮液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和复原的条件有:①必需是活细胞;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需有浓度差;③植物细胞必需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视察。2、制备细胞膜时应选择不含除膜外的其它膜结构的细胞为试验材料,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3、光合作用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有捕获光能的色素,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还有很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详解】A、蛙的红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细胞核膜和细胞器膜,不适合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A符合题意;B、黑藻叶肉细胞含有大液泡,且其中的叶绿体有颜色,适合用于视察细胞的质壁分别及复原,B不符合题意;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可进行渗透吸水或失水,且呈现红色,便于视察,因此适合用于视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不符合题意;D、在离体的不含二氧化碳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在光下可以释放出氧气,说明离体的叶绿体没有二氧化碳时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探讨者分别用不同的温度、葡萄糖浓度和光照强度对簇新黑藻进行处理10min,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视察细胞质流淌的速度,以期找到影响黑藻细胞质流淌的相宜温度、葡萄糖浓度和光照强度,为中学试验顺当进行供应参考,各组除处理因子外,其他条件保持一样。试验结果如下:不同处理条件下黑藻叶片细胞质环流一周的时间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温度(℃)时间(s)葡萄糖浓度(%)时间(s)光照强度(W)时间(s)0/01180/151820.16125110201330.56050108251161477510027902421009730118348321294543513255840/67071148150(1)本试验宜采纳_____作为视察细胞质流淌的标记。据“处理一”结果分析,视察细胞质流淌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2)本试验_____(填“能”、“不能”)干脆取用菠菜叶代替黑藻叶片制片?缘由是_____。(3)在“处理二”试验中高浓度葡萄糖处理睬_____(填“加快”、“减慢”)细胞质流淌速度,推想其缘由是_____。(4)“处理三”试验结果说明:_____。【答案】(1)①.叶绿体的运动②.25℃~30℃(2)①.不能②.因为菠菜叶由多层细胞构成,干脆制片,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视察(3)①.减慢②.高浓度葡萄糖处理时植物细胞会失水,代谢减慢,细胞质流淌减慢(4)在肯定光照强度范围内,细胞质的流淌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解析】【分析】视察细胞质流淌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视察细胞质的流淌,最终再细致视察细胞质流淌速度和流淌方向,促进细胞代谢的因素会使细胞质流淌加快。【小问1详解】叶绿体有颜色,且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视察到,因此叶绿体常作为视察细胞质流淌的标记物,因此本试验宜采纳叶绿体作为视察细胞质流淌的标记。据“处理一”结果分析,温度在27℃时,黑藻叶片细胞质环流一周的时间最短,说明此时细胞质流淌速度最快,因此视察细胞质流淌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7℃左右或者是25℃~30℃。【小问2详解】藓类的叶、黑藻的叶,这些材料的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晰,可取整个小叶干脆制片,所以作为试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试验材料,菠菜叶由多层细胞构成,干脆制片,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视察,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故本试验不能干脆取用菠菜叶代替黑菜叶片制片。【小问3详解】据表格可知,在“处理二”试验中高浓度葡萄糖(葡萄糖浓度超过4%)处理睬减慢细胞质流淌速度,推想其缘由是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因失水代谢减弱,导致细胞质流淌较慢。【小问4详解】处理三”试验结果说明:在肯定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黑藻叶片细胞质环流一周的时间越短,细胞质流淌速度越快。20.为了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在相宜条件下采纳如图一所示装置进行试验,甲管中盛放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乙管中分别盛放等量的簇新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提取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蒸馏水。将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匀称后,每隔50s测定一次装置中的相对压强,试验结果如图二所示。(1)本试验的比照组是_____。(2)假如在200s时,向Ⅰ组反应体系中增加1倍量的肝脏提取液(不考虑提取液体积的影响),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在250s时测定的相对压强会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缘由是_____。(3)为了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同学又以质量分数为2%的酵母菌菌液作为酶源(H2O2易通过细胞膜与酵母菌内的H2O2酶接触发生反应)并测定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H2O2的分解速率。同学们在分析、沟通该试验时,主动发言。①有同学认为,加热会导致H2O2分解,因此不同温度下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不能干脆表示酶活性的强弱,请据此对试验思路进行补充:_____,依据完善后的试验思路,分析试验结果: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用_____表示。②也有同学认为,以酵母菌菌液作为过氧化氢酶酶源不是很严谨,缘由是_____。【答案】(1)Ⅲ组(或者加入蒸馏水的一组)(2)①.不变②.在200s时I组反应体系中H2O2已被消耗完,增加酶量,产生的O2也不会增加(3)①.每一温度条件下均设置不加入酵母菌菌液的空白比照②.同一温度条件下试验组与比照组H2O2分解速率的差值③.酵母菌的体内可能存在有其他物质催化H2O2分解、酵母菌有氧呼吸会消耗部分氧气【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柔;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4、题图分析:由图一可知,试验的自变量是反应的时间及试剂,因变量是装置的压强,装置的压强可用来衡量产生的氧气的量。图二是依据图一试验结果构建的数学模型,从该模型可知,过氧化氢酶与FeCl3溶液在催化过氧化氢水解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小问1详解】肝脏提取液、FeCl3溶液都用蒸馏水配制,所以要用一组加蒸馏水的组进行比照,解除蒸馏水的影响。【小问2详解】从图二可知,200s时装置压强不变,没有氧气产生,酶反应前后不发生变更,可以重复利用,则说明装置中反应物已耗尽,反应已经结束。再往反应体系中加酶,反应也不会发生,所以在250s时测定的相对压强也不会变。【小问3详解】①、假如加热会导致过氧化氢分解,那就要解除每个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因此要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设置不加入酵母菌菌液的空白比照。每个温度下的比照组所测定的氧气量是温度所引起的过氧化氢的分解,试验组测定的氧气量是温度和酶共同引起的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用同一温度条件下试验组与比照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差值来表示。②、酵母菌中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其中可能含有其它对过氧化氢分解起作用的物质;并且该试验中酵母菌是有活性的,自身有氧呼吸会消耗产生的氧气,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试验结果不精确。2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PSⅠ和PSⅡ表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反应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最终转换为_____。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如紫色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不会产生氧气,推想此类细菌可能不具备_____(填“PSⅠ”或“PSⅡ”)。据图分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产生的O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须要穿过_____层膜。(2)图中PSⅡ接受光能激发释放的e﹣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形成电子流,e﹣的最终受体是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e﹣的最终受体是_____。(3)PSⅡ核心蛋白D1对强光高度敏感,简洁受强光损伤,导致PSⅡ活性降低,出现光损害,可能引起植物死亡。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PSⅡ修复途径,该途径首先降解受损的D1,新合成的D1才能替代原有的D1,从而复原PSⅡ的活性。科学家探讨发CLH(叶绿素酶)能促进受损的D1降解,具有光爱护功能。为验证上述推想,科研人员分别测定野生型(甲)、_____的突变型(乙)和_____的突变型(丙)拟南芥在强光照耀后的受损的D1的含量和生存率,预期试验结果为_____。【答案】(1)①.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②.PSⅡ③.7(2)①.NADP+②.O2(3)①.CLH基因缺失(CLH基因不能表达或不能正常表达或表达量低)②.CLH基因过量表达(CLH基因表达量高)③.受损的D1的含量:乙>甲>丙;生存率:丙>甲>乙【解析】【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小问1详解】在光反应的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存储在ATP和NADPH中,在暗反应过程中,ATP和NADPH中的活跃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存储在有机物中。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如硫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不会产生氧气,推想此类细菌可能不具备PSII(该系统的参加下发生了水的光解,产生了氧气)。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O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依次要穿过类囊体薄膜1层膜、叶绿体2层膜,出1层细胞膜,进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膜1层,进入线粒体2层膜,即至少穿过7层生物膜。【小问2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光系统II可以将水光解产生e-、氧气、H+,e-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形成电子流,接受电子的是NADP+,该物质接受电子和H+后,生成了NADPH。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e-,与NAD+生成NADH,NAD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因此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e-的最终受体是氧气。【小问3详解】本试验要验证CLH(叶绿素酶)能促进受损的D1降解,具有光爱护功能,自变量为CLH(叶绿素酶)含量的多少,因此比照组为野生型(甲),试验组为CLH基因缺失(CLH基因不能表达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