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ERP的定义
2.2ERP的演变和发展
2.3ERP软件供应商介绍
本章小结
习题
2.1.1初识ERP
现在,只要我们随手翻阅有关管理、信息技术方面的报纸杂志,就会看到大量的、各式各样的ERP广告和相关报道。就在人们还在为争论到底什么是ERP的时候,许多ERP厂商、学者又提出了像“URP”、“ERPⅡ”、“iERP”等新一代ERP的概念。
事实上,ERP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确实对很多企业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MRPⅡ/ERP系统,平均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经济效益:2.1ERP的定义
(1)库存下降30%~50%。这是人们说得最多的效益。因为它可使一般用户的库存投资减少40%~50%,库存周转率提高50%。
(2)延期交货减少80%。当库存减少并稳定的时侯,用户服务的水平提高了,使使用ERP/MRPⅡ企业的准时交货率平均提高55%,误期率平均降低35%,这就使销售部门的信誉得以大大提高。
(3)采购提前期缩短50%。采购人员有了及时准确的生产计划信息,就能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源选择、研究谈判策略及了解生产问题,从而缩短了采购时间和节省了采购费用。
(4)停工待料减少60%。由于零件需求的透明度提高,计划也作了改进,能够做到及时与准确,零件也能以更合理的速度准时到货,因此,生产线上的停工待料现象将会大大
减少。
(5)制造成本降低12%。由于库存费用下降、劳力节约、采购费用节省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效应,必然会使生产成本降低。
(6)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此外,近年来ERP市场的飞速成长也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发展潜力。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中国的ERP行业自1995~1997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7%,而1998年增长速度高达35%左右(不包括财务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2亿人民币。2006年中国制造业ERP软件市场为34.08亿人民币,较2005年的27.85亿元增长了22.37%,约占全球ERP市场份额的1.47%。据统计,目前中国注册企业约有1100万家,其中10%为大型企业。在南方企业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采用和购买ERP产品的计划,中小型企业使用和购买ERP产品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北方企业购买ERP产品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整个国际上的情况来看,据美国权威市场预测研究机构AMRResearch宣布,全球ERP市场在近五年内将以年综合增幅37%的速度发展。1998年全球ERP市场总收入达148亿美元,2006年全球ERP的软件销售收入总体呈现出上涨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用在ERP上的花费达290亿美元(包括软件、支持和服务)。由以上的数字可以看出,ERP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场关于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革命。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ERP还没有被中国的企业界人士完全认可之前,它却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一跃发展成为现今的电子商务时代下的ERP。可见,这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正在以一种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中国的企业中如火如荼地得以应用和发展起来,它无疑给我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的众多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新的管理工具,很有必要对ERP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由于ERP系统实质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因此有必要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2.1.2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是一个涵盖了管理、信息和系统领域的综合概念,因此,如果想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就需要对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这几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都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下面将逐一对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等加以介绍,从而使读者对“管理信息系统”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1.信息
从信息的观点来看,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信息,自然界也充满着信息的运动。信息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已经逐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之一,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于是,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资源除了物质资源之外,还有信息,人们称之为信息资源或第三资源。信息的概念非常广泛,从不同的角度看,信息有不同的定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定性或定量的模拟型或其符号的集合。在商务活动中,信息通常指的是商业信息、情报、数据、密码及知识等。信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客观性: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
●主观性:对于信息和信息处理的任何研究与讨论,都离不开主体的目的或目标。●抽象性:必须区分信息的载体与内容,使信息有可能在不同的载体之间转化与传递。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们往往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的载体(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或技术手段上,而忽略了信息的内容,这种本末倒置现象的产生就源于对信息的抽象性缺乏明确的认识。
●整体性:即系统性。信息必须作为表达客观事物(或系统)的完整描述中的一环,脱离了全局,零碎的信息将毫无意义。
●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信息通常难以一次就全部获得,它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共享性:一个信息源的信息可以为多个信息接收者享用。一般情况下增加享用者不会使原有享用者失去部分或全部信息。有的信息涉及商业的、政治的、军事的秘密,扩大对这类信息的享有者可能影响某些享用者对这类信息的利用,但不会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
●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价值性: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通过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层次性:管理信息在客观上是有层次的(如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等)。
●可存储性:信息借助于载体可在一定条件下存储起来。信息的可存储性为信息的积累、加工和不同场合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可传输性:这是信息的本质特征。信息可以借助于载体脱离其信息源进行传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以转换载体而不影响信息的内容。●可压缩性:通过各种模型将大量具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加以压缩。
●可加工性: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加工,如扩充、压缩、分解、综合、抽取、排序等。加工的方法和目的反映信息接收者获取和利用信息的特定需求。加工后的信息是反映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更为重要和更加规律化的因素。应当注意的是,信息的内容是语法、语义和用语三者的统一体。信息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证上述三者的统一而不致受到损害,以免造成信息的失真,即原始信息(加工前的信息)的有些内容丢失或被歪曲。
2.管理信息
信息的类型非常广泛,按照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宇宙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等;按载体的特征可分为语音、图像、文字、数字信息;按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又可分为政治、军事、经济、管理、科技、文化、体育等信息。信息的类型如图2-1所示。图2-1信息类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应用领域相互关联,各类信息在范围与内容上相互交叉与重叠。如管理信息就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本书着重讨论管理信息,即与人类的管理活动,特别是与企业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必要条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没有信息管理,信息就可能引发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信息及其相关活动因素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管理活动的必然要求。管理信息是组织在管理活动过程中采集到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管理信息可分为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管理信息的表现形式有报告、报表、单据及进度图,此外,还有计划书、协议、标准及定额等,类似于报告的形式。管理信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是组织进行管理工作、决策的基础和核心。
●是组织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和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
●是提高组织管理效益的关键。
●是重要的资源。●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
除了信息的典型特征外,管理信息还具有以下一些独有的特征:
●信息量大。现代企业生产技术和产品复杂,企业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也很复杂。
●信息来源面广,来自企业各个部分。有些信息来自企业外部,包括上级管理部门、有关企业和用户,以至国际市场等。
●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可多次使用,可共享而不影响信息本身的内容。
由于管理信息量大、面广,信息处理方式与手段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文字、图像、数字、声音等。●收集、加工、存储、传输信息方式与手段也多种多样。收集渠道有正式、非正式的,处理手段有人工的、机械的和自动化的,处理方式有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输等。
按照所考察内容的不同,管理信息可以进行以下几种不同分类:
(1)按加工程度可以分成原始信息、加工后的信息和高级信息。
(2)按决策层次可以分成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3)按信息稳定性可以分成固定信息、相对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其他分类方式还有,按管理职能、管理级别、管理对象(资源类型)、信息用途及信息流向等。图2-2所示为管理信息的分类结构。图2-2管理信息的分类结构同时,我们对管理信息的处理也有以下几点要求:
●及时:一方面是及时获取、及时记录、及时产生(形成)信息;另一方面是加工、检索、传输信息要迅速、准确,准确是信息的生命:①原始信息的收集要准确;②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必须可靠;③信息处理力求规范化、标准化,这不仅是信息准确性的重要保证,而且是高效加工、传输与有效利用信息的重要条件。
●适用:各级管理部门的信息需求,在范围、内容、详细程度和使用频率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
●经济:应采用尽可能经济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管理者识别、利用信息的水平。
3.系统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种有机整体有三层含义:第一,这些元素是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共同的目标而结合的;第二,这种结合要遵循某些规则;第三,这种结合意味着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不可轻易地分割为独立单元。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各要素和整体之间、整体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及控制五个基本要素组成。总之,系统的构成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组成成分。
(2)组成成分之间有联系。
(3)以整体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
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2-3所示。图2-3系统的一般模型
4.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利用信息的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通过及时而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从而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信息系统(从抽象模型角度分)包括以下三个过程:输入过程、处理过程、输出过程。信息系统是一种面广量大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指挥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科学信息系统、情报检索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银行信息系统、民航订票信息系统……都属于这个范畴。就用途来说,信息系统其基本结构又是共同的,它一般可分为四个层次:
(1)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层是开发信息系统的支撑环境。
(2)数据管理层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取和管理,一般以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作为其核心软件。
(3)应用层是与应用直接有关的一层,它包括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分析、统计、报表、规划、决策等。
(4)用户接口层是信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界面。信息系统是一个向单位或部门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人机交互系统。它的用户包括各级人员,其影响也遍及整个单位或部门。由于信息系统的用户多数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用户接口的友善性十分重要。用户接口在信息系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许多非技术因素,如领导的重视、用户的合作和参与等,对其成败往往有决定性影响。由于应用环境和需求不断在变化,对信息系统常常要做适应性维护,因此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各种软件开发工具是十分必要的。信息系统在技术上有四个特点,分别如下:
(1)涉及的数据量大。数据一般需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中,内存中只暂存当前要处理的一小部分数据。
(2)绝大部分数据是持久的,即不随程序运行的结束而消失,而需长期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中。
(3)这些持久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甚至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4)除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规划、设计、指挥、控制、决策、报警、提示、咨询等信息服务。
5.管理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引入管理信息系统之前,已存在人工信息系统,即人们通过手工操作进行信息处理。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尝试用计算机为各种管理功能提供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随之问世。
1961年,J.D.Gallagher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主体、信息处理为中心的系统化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这个词。
1970年,J.E.ROSS从经营管理者的立场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提出了生命周期设计方法。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以及远程通信的发展和通信网的形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争取时间和空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与科学计算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如CAD、CAM、CAE等)一起成为计算机三大应用领域。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关系如图2-4所示。图2-4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关系作为一门新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的时间并不算长,其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人们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在逐渐发展和成熟。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有很多种,研究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就其功能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理论学、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学的混合物,这些方面都同时展示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中。这个领域的中心问题是扩展视野,综合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决策,这些组织必须控制其内部活动和由该组织的规模与复杂程度所引起的种种功能要求。●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是能够提供过去、现在和将来预期信息的一种有条理的方案,这些信息涉及到内部业务和外部情报。它按适当的时间间隔供给格式相同的信息,支持一个组织的计划、控制和操作功能,以便辅助决策制定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的人机系统,它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最新技术,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测试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应用技术和基本工具,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不仅要把信息系统看做是一个能对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要把它看做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将信息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这个大背景中去考察,并把考察的重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社会实践,从技术方法转向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与人,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概念、理论、结构、体系和开发方法的覆盖多学科的新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边缘学科。它是依赖于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它的三个要素,而这三点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因此,综合这些认识,我们可以对管理信息系统做出如下定义:它是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与处理,形成多用户共享系统,直接为基层和各级管理部门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了相关的经济数学模型,如运筹学、数理统计等对管理的过程信息进行监控和处理,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这里给出的定义强调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质,也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对企业管理而言只是一种工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运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企业管理学方法,系统地实现企业经营生产目标的一种综合管理系统。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指所有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其管理服务的政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系统集成实现各项业务、技术、工作自动化及高水平管理的方法和模式。现代社会组织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设备、规章制度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其组成包括七大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其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管理模式的确立。就狭义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主要是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模式的选择和应用,如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管理理念的贯彻;对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说,则包括了管理模式和方法、商业规则、办公自动化OA程序等的确定,总体要求是管理工作程序化、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科学化和数据资料代码化。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软件与硬件平台的选择、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局域网的建设及互联、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如管理环境的适应性调整、人员培训、系统维护、信息源的组织等。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面向管理决策的、对一个组织管理业务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性人机系统,是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的系统,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1)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企业的环境和内部条件密切相关。管理和决策的主体是人,计算机系统只是工具和辅助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影响,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2)处理问题的内容和方式独特。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结构化问题的解决,主要考虑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生产计划、生产和销售的统计等。它要以高速度低成本完成数据的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
(3)强调系统的整体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工作环境。因为系统的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和处理过程是确定的,所以系统能够稳定协调地工作。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因为信息处理模型和处理过程的直接对象是数据信息。完整的数据资料是系统运作的前提。设计系统时,既要强调科学的、客观的处理方法的应用,又要使系统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4)面向管理决策。管理信息系统是继管理学的思想方法、管理与决策的行为理论之后的一个重要发展,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必须能够根据管理的需要及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个系统中各环节的活动构成了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着两个运动过程,一个是物流,另一个是信息流。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过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信息流是管理的基础和管理的体现,管理信息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生命线,这在信息时代显得更为重要。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而且还有一定的决策、控制功能,其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1.3ERP的概念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ERP的定义:
(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Group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Chain)的管理思想。
(2)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1. EPR与企业资源的关系
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员工的劳动热情等都是企业的软件资源。在企业运行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形成了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以反映企业在竟争发展中的地位。
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上述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及时、高质量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状况做出调整资源的决策。
2. ERP的作用
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用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方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行难以把握和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而设计的ERP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的,成功推行的结果必然使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资源。
3. ERP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改变管理思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管理思想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成因果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在企业的管理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技术最初在管理上的运用是十分简单的,主要是记录一些数据,以方便查询和汇总,而现在发展到建立在全球Internet基础上的跨国家、跨企业的运行体系,初略可分为如下阶段:
(1) MIS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阶段。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
(2) MRP(MaterialRequirePlanning)阶段。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及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以及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3) MRP(ManufactureResourcePlanning)Ⅱ阶段。在M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制定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
(4)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阶段。进入ERP阶段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并配合企业实现了JIT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5)电子商务时代的ERP。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了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了企业为达到生存与竞争目标而采用的供应链管理思想。ERP系统相应实现这方面的功能,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
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高级应用,ERP软件也经历了从简单、局部应用到高级、全面解决管理问题的一段比较长的发展历程,管理的侧重点也从原先的侧重于物流(原料、产品)扩展到物流与资金流相结合,进而扩展到与信息流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图2-5来对ERP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进行简要的说明。2.2ERP的演变和发展图2-5ERP发展阶段2.2.1时段式MRP
ERP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想理解ERP的原理,首先要沿着ERP发展的四个主要的阶段,从最为基本的时段式MRP开始。
按需求的来源不同,企业内部的物料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的,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相关需求是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MRP的基本任务是:①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②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然而,要正确编制零件计划,首先必须落实产品的出产进度计划,用MRPⅡ的术语就是主生产计划(MasterProductionSchedule,MPS),这是MRP展开的依据。MRP还需要知道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BOM),才能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零件计划;同时,必须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基本MRP的依据是:①主生产计划(MPS);②物料清单(BOM);③库存信息。它们之间的逻辑流程关系如图2-6所示。图2-6基本MRP运行逻辑
1.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MPS)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具体时间段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日、旬、月。主生产计划详细规定生产什么、什么时段应该产出,它是独立的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根据客户合同和市场预测,把经营计划或生产大纲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起到了从综合计划向具体计划过渡的承上启下作用。
2.物料清单
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物料清单(BOM)列出了构成成品或装配件的所有部件、组件、零件等的组成、装配关系和数量要求,它是MRP产品拆零的基础。举例来说,图2-7是一个大大简化了的自行车的产品结构图,它大体反映了自行车的构成。图2-7自行车产品结构图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所要的BOM。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把产品结构图转换成规范的数据格式,这种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它必须说明组件(部件)中各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组成结构关系。表2-1就是一张简单的与自行车产品结构相对应的物料清单。表2-1自行车产品的物料清单
3.库存信息
库存信息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在MRP系统中,将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甚至工装工具等统称为“物料”或“项目”。为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对物料进行编码。物料编码是MRP系统识别物料的唯一标识。
(1)现有库存量:在企业仓库中实际存放的物料的可用库存数量。
(2)计划收到量(在途量):根据正在执行中的采购订单或生产订单,在未来某个时段物料将要入库或将要完成的数量。
(3)毛需求量:为满足市场预测或客户订单的需求或上层物料项目的订货需求而产生的对该项物料的需求量。
(4)净需求量:从毛需求量中减去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收到量之后的差。
(5)提前期:执行某项任务由开始到完成所消耗的时间。
(6)订购(生产)批量:在某个时段内向供应商订购或要求生产部门生产某种物料的数量。
(7)安全库存量:为了预防需求或供应方面不可预测的波动,在仓库中经常应保持最低库存数量作为安全库存量。
4. MRP基本运算逻辑
MRP基本的运算逻辑如图2-8所示。图2-8MRP基本运算逻辑运算的步骤如下:
(1)设置层次变量n和时段变量t的初始值。
(2)计算物料在第n层各时段的毛需求量。
(3)确定第n层第t时段的净需求量。
(4)确定第n层第t时段的计划订单产出。
(5)确定第n层第t时段的计划库存量。
(6)判断所有时段是否计算结束,计算结束即转入步骤(7),否则用t+1取代t,转步骤(3)。
(7)确定计划订单投入。
(8)判断所有产品结构层次是否分解完成,分解完成即结束运算,否则用n+1取代n,向下一层次分解,转步骤(2)。
下面结合实例说明MRP的运算逻辑步骤。图2-9是产品A的结构图。
于是,我们就可以计算各个产品及相应部件的需求量(见表2-2)。要注意的是,由于提前期的存在,使得物料的计划交付时间和净需求时间有时会产生不一致。另外,为了简化计算,也暂时没有将安全库存量考虑在内。图2-9产品A结构图表2-2产品A的需求量计算(产品A,提前期=2,批量=10)以上计算过程表明虽然1、2、4、6周均需要A,但实际A只要3及4周交付10个即可。这个计划的下达时间和数量就是部件B和C的毛需求的时间和数量(见表2-3和表2-4)。表2-3部件B的需求量计算(部件B,提前期=1,批量=20,1A=2B=20)表2-4部件C的需求量计算(部件C,提前期=3,批量=60,1A=3C=30)从这一层的分解可以看出,对于部件B,它需要在第3周交付10个,为此我们还要按照产品结构展开下一层的分解。分解方法和步骤如前,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经过了以上的展开计算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产品A的零部件的各项相关需求量。然而,现实中企业的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在许多加工制造性的企业中,由于产品种类繁多,并不只是产品A要用到部件B、部件C以及零件D和E,可能还有其他产品也需要用到它们,也可能零件D、E还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如作为服务件用的零件等)。因此,MRP要做的工作是要先把企业在一定时段内对同一零部件的毛需求汇总,然后再据此计算出它们在各个时段内的净需求量和计划交付量,并据以安排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这里为了解释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设,企业还有产品X要用到零件D,此外,零件D还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则对零件D的总需求计算如图2-10所示。图2-10零件D的总需求量计算求得了零件D的总需求量,可以根据前面介绍的原理,进一步计算出该零件总的净需求量和计划交付量,有关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就能够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安排。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基本MRP的运算循环。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遵循分层处理原则(ERP系统是从MPS开始计算,然后按照BOM一层层往下进行,逐层展开相关需求件的计算,直至低层)完成的。这种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软件而进行的物料需求量的计算,与传统的手工方式相比,计算的时间大大缩短,计算的准确度也大幅度地提高。2.2.2闭环式MRP
时段式MRP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 但它还不够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1.闭环式MRP的原理与结构
MRP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以外,还必须满足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条件。因此,除了要编制资源需求计划外,还要制定能力需求计划(CRP),同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只有在采取了措施做到能力与资源均满足负荷需求时,才能开始执行计划。要保证实现计划,就要控制计划,执行MRP时需用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这样,基本的MRP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式MRP,如图2-11所示。图2-11闭环式MRP逻辑流程图
2.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RequirementPlanning,CRP)
1)资源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
在闭环MRP系统中,把关键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资源需求计划,或称为粗能力计划,它的计划对象为独立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主生产计划;把全部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能力需求计划,或称为详细能力计划,而它的计划对象为相关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车间。由于MRP和MPS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因此资源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之间也是一脉相承的,而后者正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
2)能力需求计划的依据
(1)工作中心:它是各种生产或加工能力单元和成本计算单元的统称。对工作中心,都统一用工时来量化其能力的大小。
(2)工作日历:用于编制计划的特殊形式的日历,它是由普通日历除去每周双休日、假日、停工和其他不生产的日子,并将日期表示为顺序形式而形成的。
(3)工艺路线:用于反映制造某项“物料”加工方法及加工次序的文件。它说明加工和装配的工序顺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项时间定额、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等。
(4)由MRP输出的零部件作业计划。
3)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逻辑
闭环式MRP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因此在编制计划时,总是先不考虑能力约束而优先保证计划需求,然后再进行能力计划。经过多次反复运算,调整核实,才转入下一个阶段。能力需求计划的运算过程就是把物料需求计划定单换算成能力需求数量,生成能力需求报表。这个过程可用图2-12来表示。图2-12能力需求报表生成过程当然,在计划时段中也有可能出现能力需求超负荷或低负荷的情况。闭环式MRP能力计划通常是通过报表的形式(常用工具是直方图)向计划人员报告之,但是并不进行能力负荷的自动平衡,这个工作由计划人员人工完成。
3.现场作业控制
各工作中心能力与负荷需求基本平衡后,接下来的一步就要集中解决如何具体地组织生产活动,使各种资源既能合理利用又能按期完成各项订单任务,并将客观生产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反馈到系统中,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控制,这就是现场作业控制。它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车间定单下达:定单下达是核实MRP生成的计划订单,并转换为下达定单。
(2)作业排序:从工作中心的角度控制加工工件的作业顺序或作业优先级。
(3)投入产出控制:一种监控作业流(正在作业的车间定单)通过工作中心的技术方法。利用投入/产出报告,可以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4)作业信息反馈:跟踪作业定单在制造过程中的运动,收集各种资源消耗的实际数据,更新库存余额并完成MRP的闭环。2.2.3MRPⅡ
闭环式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活动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这还不够,因为在企业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仅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这在许多企业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因而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储,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之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于物流需求计划(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Ⅱ。
1. MRPⅡ的原理与逻辑
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使它们得以协调发展,并充分地发挥作用。MRPⅡ的逻辑流程图如图2-13所示。图2-13MRPⅡ逻辑流程图在流程图的右侧是计划与控制的流程,它包括了决策层、计划层和执行控制层,可以理解为经营计划管理的流程;中间是基础数据,储存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并且反复调用,通过这些数据信息的集成把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沟通起来,可以理解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左侧是主要的财务系统,这里只列出应收账、总账和应付账。各个连线表明信息的流向及相互之间的集成关系。
2. MRPⅡ管理模式的特点
MRPⅡ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每一项特点都含有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人员素质或行为变革两方面,这些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1)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
MRPⅡ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管理模式,计划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技术、由粗到细逐层优化,但始终保证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一致。它把通常的三级计划管理统一起来,计划编制工作集中在厂级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只能执行计划、调度和反馈信息。计划下达前反复验证和平衡生产能力,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处理好供需矛盾,保证计划的一贯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2)管理的系统性
MRP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把企业所有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部门的工作联结成一个整体,各部门都从系统整体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员工的工作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只有在“一个计划”下才能成为系统,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应被团队精神所取代。
3)数据共享性
MRPⅡ是一种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部门都依据同一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任何一种数据变动都能及时地反映给所有部门,做到数据共享。在统一的数据库支持下,按照规范化的处理程序进行管理和决策。改变了过去那种信息不通、情况不明、盲目决策、相互矛盾的现象。
4)动态应变性
MRPⅡ是一个闭环系统,它要求跟踪、控制和反馈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可随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迅速做出响应,及时调整决策,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它可以及时掌握各种动态信息,保持较短的生产周期,因而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5)模拟预见性
MRPⅡ具有模拟功能。它可以解决“如果怎样……将会怎样”的问题,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计划期内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而不是等问题已经发生了再花几倍的精力去处理。这将使管理人员从忙碌的事务堆里解脱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分析研究,提供多个可行方案供领导决策。
6)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MRPⅡ包含了成本会计和财务功能,可以由生产活动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把实物形态的物料流动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动,保证生产和财务数据一致。财务部门及时得到资金信息用于控制成本,通过资金流动状况反映物料和经营情况,随时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参与决策,指导、控制经营和生产活动。2.2.4ERP系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企业资源计划也就随之产生。 ERP是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
1. ERP与MRPⅡ的主要区别
1)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
MRPⅡ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
MRPⅡ系统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按库存生产等,对每一种类型都有一套管理标准。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为了紧跟市场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等则是企业主要采用的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ERP则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的这种多元化经营需求。
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
ERP除了具有MRPⅡ系统的制造、分销、财务管理功能外,还增加了支持整个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对工作流(业务处理流程)的管理。
4)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
MRPⅡ是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系统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OLAP)、售后服务即质量反馈,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各种相关的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客户满意、绩效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
5)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
现代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各个组织单元之间、企业与外部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ERP系统应用完整的组织架构,从而可以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应用需求。
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ERP系统得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进行集成管理。ERP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business、E-commerce)、电子数据交换(EDI)。此外,ERP还能实现在不同平台上的互操作。
2.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即企业不但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ERP系统正是适应了这一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2)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Production)”的思想,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上出现新的机会,而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时,企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事先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外,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2.3.1国际ERP软件供应商
1.SAP
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目前,在全球有120多个国家超过32000家用户正在运行着100000多套SAP软件。财富500强80%以上的企业都正在从SAP的管理方案中获益。SAP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2.3ERP软件供应商介绍
SAP读做S、A、P,在德文中是系统、应用和数据处理的意思。SAP公司也是全世界非常罕见的在30年的发展中只研究一种产品(企业管理软件)而获得成功的公司,从RF、R/2、R/3到MySAP.COM,SAP凭借着德国企业的执着和严谨,为全世界提供了一流的企业应用软件。
在1972年,五位从IBM出走的软件工程师在德国白手起家创建了SAP软件公司,他们的梦想是成为企业套装标准化软件的提供商,但在1976年之前SAP连自己的计算机都没有,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所有的程序都是在客户的计算机中心开发完成的。
SAP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跨国企业:英国普内门化学公司(ICI),SAP早期所具有的集成化和国际化的软件思想萌芽就在这里根植下来。SAP早期的运作模式在目前看来是典型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事实上这与SAP早期没有接受风险投资有关,所以在创业阶段他们必须承受更大的艰辛,这也培育了SAP坚韧的公司风格。SAP软件道路主要是如下四个发展阶段:
(1)以财务软件开始起步,R/1(RF)是在1973年开发完成的一个自动化财务会计以及交易处理程序,是第一套研发成功的企业标准软件。当时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全部采用“批处理”,而SAP却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处理”,实时处理对计算机软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大的突破。R/1(RF)的客户不多,到1980年德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已经有50家在使用SAP的R/1系统。
(2)基于大型机的软件系统R/2于1979年开始开发,在1981年出现正式推向市场,如果按照美国公司的风格,那么一定是迅速扩展客户,但SAP没有急于大量增加客户,也没有扩展自己的产品线,而是专心地利用每个项目,一步步地完善企业所需的各种管理模块,将其融合进高度集成的标准软件中。R/2在鼎盛时期大约有2200家客户,现在其中95%的客户已经从原有R/2客户转移到R/3平台上。1988年,SAP公司的股票在法兰克福以及斯图加特股票市场上市交易。
(3)具有革命性的R/3也是从1988年开始投入开发,1992年7月正式在德国上市。SAP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公司是依赖R/3实现的,但正如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提到的那样,绝大部分成功企业的很多最佳的决策是靠机遇。SAP也没有例外,R/3的成功的确有相当大成分的机遇。1991年R/3系统一开始是希望为IBM大型机设计的,却不料在系统测试时硬件处理器一个接一个地崩溃,正当宣布项目失败时,一位技术人员曾彼得(现任SAP首席技术官)提出将程序放进小型机试试,就这样他们把数据库从IBM的DB2切换到Oracle的Unix数据库系统,从此R/3应运而生。
SAP的R/3也首开了拥有图像化界面的企业软件。接下来1992~1993年大型机市场迅速没落,宣告了IBM时代结束,全球掀起了系统重建和小型机的浪潮,而原本是希望把R/3作为中型企业设计的产品,一开始就让大型公司趋之若骛,因为R/3是当时基本上唯一的功能齐全的运行在非大型机上的产品,而其他软件公司直到几年后才完成这样的转型。1996年SAP又推出最新版的R/3系统,它的功能模块已经非常全面而且具有互联网商务应用功能,它再次将SAP在行业中的地位推向新的高峰。1995年全世界有20万人在使用SAP的软件,到1997这个数字上升到150万。
(4)新一代协同商务和基于网络的产品MySAP.COM于1995年开始研发,1999年正式推出,经过两年完善,在2001年中期开始成为中流砥柱。目前MySAP.COM已经成为了SAP新世纪的核心产品,国内如海尔集团就是采用该软件而实现协同电子商务的。同时,SAP面对基本饱和的高端市场和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小端市场,于2002年3月推出了SMB(中小型应用),SMB的核心是SAP公司30年所积累起来的企业管理的“最佳业务实践”,SAP从技术上做了大量的调整,使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并且实施的周期大为缩短(只需要一个月)。
SAP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同中国的国营企业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经验。1995年在北京正式成立SAP中国公司,并陆续建立了上海、广州、大连分公司。作为中国ERP市场的绝对领导者,SAP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年度业绩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SAP在中国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包括IBM、HP、Sun、埃森哲、毕博、凯捷中国、德勤、IDS-Scheer(爱迪斯)、源讯、汉得、高维信诚、神州数码、东软软件、汉普、清华紫光、上海达策、北京鑫毅力等。
2. Oracle
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向145多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数据库、工具和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甲骨文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城,全球员工超过40000名,2006财年收入达到180亿美元,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目前,甲骨文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均设立了分支机构,向中国市场全面提供Oracle9i电子商务平台、Oracle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顾问咨询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2002年10月,甲骨文公司在深圳成立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服务于技术开发、产品认证和本地化、技术支持等关键领域,第二个研发中心也于2003年10月在北京成立。
Oracle在ERP方面的主打产品为电子商务套件,定位于高端、大型企业的复杂业务。而针对中小市场,Oracle则推出了中小企业解决方案。Oracle电子商务套件组成如图2-14所示。图2-14Oracle电子商务套件组成结构
Oracle电子商务套件系统特点如下:
● Oracle系统是建立在Oracle关系数据库上的,由于Oracle数据库的开放及可移植的特性,使Oracle系统能用于不同的机器和不同的操作系统。
●系统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开发工具效率高。
●系统具有共同的、直观的和易学的用户界面。
●系统运用了可移植的分布技术,进行分布处理,使分离或集中各功能模块的能力能适应企业结构。●弹性域(Flexfield)具有灵活的自定义功能。
●桌面系统(GLDI)可方便远程作业,优化输出文档。
●工作流管理(Workflow)可轻松定义业务规则,灵活改变组织结构。
●预警系统(Alert)可预警重要事项。
●联机决策分析(OLAP)可进行敏感性分析、复杂查询、动态决策。2.3.2国内ERP软件供应商
1.用友
用友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和财务软件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在中国ERP软件市场,用友公司不但是市场份额最大、成功应用最多、行业覆盖最广、产品线最丰富、交付能力最强的领导厂商,而且在2002年一举打破国际厂商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持续两年摘取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用友公司的崛起改变了中国ERP市场的版图,使该市场成为一个以本土厂商为主的国际化竞争市场。截至目前,中国40万家企业运行用友管理软件,每年有4万家企业选择用友ERP,每天至少有200万人使用用友软件。用友公司的软件产品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成为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主流应用软件和实际标准,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ERP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用友ERP是用友公司为企业快速部署先进的应用系统而向市场交付的应用架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向企业客户交付的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用友ERP产品把功能性的重点放在企业供应链(如财务、制造、采购及分销)与专门行业(如证券、银行、基金、烟草流通及公共财政),而不是放在包括了ERP功能性覆盖区的跨行业功能性上。用友认为,用户仍将需要广泛的、跨行业的功能性,例如会计与成本核算,而这种功能性曾经是ERP最主要的价值所在,事实上它们也是用友ERP产品的基础组成部分,但目前用户正日益需要更深层次的行业功能性。使用用友ERP的应用架构,可以构造基于Web的、可伸缩的、安全的企业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成熟、实用、可靠、易于维护。用友ERP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全面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
●支持企业应用开发、部署和管理的全过程。
●支持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和应用系统的集成。
●支持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客户、供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内江市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评物理试题(含答案)
- 东北三省卓越联盟.高三年级2025年1月第一次模拟检测 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10KV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合同2篇
- 2025年度园林景观草坪除草与景观设计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型音乐节演出嘉宾签约合同3篇
- 福建省南平市岚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2024铁路轨道施工安全协议及质量保证3篇
- 2025年度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信息保密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出租车夜间运营服务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
- 过敏性紫癜课件PPT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证明模板(20篇)
- 自来水维修员年度工作总结
- ASTMB117-2023年盐雾试验标准中文
-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英版)课件
- 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
- 批量订购车辆合同范本
- 新能源发电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模拟试卷讲评课教学课件设计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