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山地、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利用图片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暑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暑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七嘴八舌:略讲授新课: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学生活动: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缓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以畜牧业为主。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教师总结:正是由于区域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活动:完成书本P.3活动过渡: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师生互动: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在图5.2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渤海、黄海、淮河、黑龙江、松花江。3、让学生自读书本P.4~5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提问: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请归纳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出示表格: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农业工业秦岭——淮河以北东北三省两河、两山京津陕甘宁(苏、皖、内蒙古)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2个丘陵)平原广,耕地以是旱地为主,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重要农业区:二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重要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过渡:同学们,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地,人类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请问,课本中的两幅图各反映的是哪种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学生回答:黑土地、黄土地;东北平原、黄土高原。教师:对了,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结合手上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布分析)总结归纳:略提问:谁能概括出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学生回答: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提问: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师生互动:一起阅读书本P.6活动2的案例。学生回答:建设淤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活动:完成书本P.6活动。小结:同学们,学习完北方地区,我们得到了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说,教师作最后的总结)总结: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板书设计:1、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2、地区差异黑土地——东北平原:山区寒冷——针叶林地广、机械化耕作;一年一熟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缺水,水土配合不佳;两年三熟3、黄土高原特点:结构疏松,易水土流失→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治理措施:建设淤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反思: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难点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及经济发展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1、

提问:我们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影响中,南方地区是怎样呢?有什么特征?2、

读图5.8,找出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洞庭湖、鄱阳湖、江汉平原、东海、珠江3、

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4、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5、完成课本P7、活动26、对比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土壤,红土地的形成?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形成的7、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温在0℃8、对农作物的影响: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9、

南方经济、人口、面积

课本P9

图5.1410、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省份

课本P9,(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1、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1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阅读“知识之窗”,完成P10活动3.13、“鱼米之乡”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14、“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盆地15、小结三、课堂练习;1、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可以(

)A、一年两熟到三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2、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以(

)为主的工业基地。3、能否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排泄雨水4、我国有(

)个经济特区。四、作业。练习册

2、

3、

5、

6、

7、板书设计:1、

位置、范围2、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3、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4、

对农作物的影响: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教学反思: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习惯的差异。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

从图5.20、5.21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1)

在地图中找出0℃(2)

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3)

通过南北气候、降水,说说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2、

完成P11活动1依据一:(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依据二:(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依据三:(秦岭---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3、

完成P12

活动2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温度带

干湿区

水资源丰歉程度

河流是否结冰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主食

主要水果

民居特点注重

4、学生学习活动3

分两组讨论

“以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为题三、小结四、课堂练习1、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这山脉是(

)A、昆仑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

D、天山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一月平均气温0℃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3、归纳五线合一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是(

)的分界线。五、作业

练习册

2、

3、

6、

7、

8、板书设计:一、秦岭与淮河的位置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三、五线合一教学反思:第四节

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重点: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难点: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学习了四大区域中的南方和北方,今天我们学习西北地区二、新课教学1、

从纬度位置看,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的边缘,属内陆地区,越往西距海越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读地图册降水量的发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至50毫米以下。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2、

在图5.22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以高原、山地为主)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3、

对照图5.22,在图5.24中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

完成P14活动第二题5、

在图5.22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强烈。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6、

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7、

那西部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还可适当发展一些农业8、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引黄河水、长江水,因而成为“塞外江南”的是宁夏平原9、

介绍坎儿井原理(课本图5.30

5.31)10、

完成P16活动1.

2题。11、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发布图,请完成书本P17活动1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利用本区资源和特有的地理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相关工业,交通运输条件也等到了较大的改善。12、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在资源开发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13、

了解历史古城——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并完成书本P17活动2板书:生态环境脆弱教学反思:第五节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读图确定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思维能力;能根据自然特征,结合地图说出该地区种植业、畜牧业、人口、交通等的分布特征;能说出该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简单分析原因;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读图活动认识本区地势的主要特征,继而简介了地势高这一主导因素对气候、太阳辐射、地表形态、河流、植被及生产方式的影响,同是还以“图片+说明”的方式联系介绍了上述各方面的特色景观和开发建设情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投身西部建设的热情。教学重点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教学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出示教学目标(二)、复习导入新课1、根据什么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单元?2、北方地区被称为“”和“”。农作物熟制为一年或。地形以为主。3、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以南,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为主,农作物熟制为或。4、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5、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地区。(三)、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通过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第18——21页,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任务)1、读图说说青藏地区的位置。2、完成P18活动第2题。3、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海拔的大高原,有“”之称。4、青藏高原的“”和“”是主要的自然特征。5、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是,被称为“”。6、读图P18、5.34,世界最高的山峰是,最高的山脉是。7、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是。8、世界最大的峡谷是。9、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是铁路。10、被称为“日光城”的是。11、青藏地区常年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12、青藏地区包括省、自治区、省的西部和的南部。13、青藏地区的地形是以、为主。14、完成P21活动第1、2题。

四、课堂小结:(归纳本节主要内容)

五、分层练习:(小黑板)让学生通过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作业:达标检测教学反思: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一节环境独特的地理区域——东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和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让学生认识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东北的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书本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习中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问题,资源枯竭→产业转型问题,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等问题,渗透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将来会越来越多地面临和解决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探究,为承担历史和社会的责任做好准备。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东北农业发展基本概况,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及工业情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提问]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同学们,知道哪里的“二人转”最出名?[学生]东北。[教师]对了,近几年,因为赵本山的出名,小沈阳的火爆,几乎地球人都知道了“二人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了解东北。[讲授新课][教师]人人都说,去东北就一定要看“二人转”。同学们,那你知道东北在哪里呢?[学生]在我国的东北部。[展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指出“东北”的位置和大致范围。[师生小结]东北位于我国东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通常被人们称为“东北三省”。[展示东北雪原、树挂、雾淞等景观图片]让学生观看东北严冬的雪景,感受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教师]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感受到,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峰,万里雪飘。结合课本P.24案例,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学生回答]:略。[教师]对了,因为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最高,所以气候寒冷。气候寒冷,进一步会导致东北形成怎样的地一环境呢?请大家结合课本P.25图文资料谈一谈。[学生]略[师生总结]因为东北平平原所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少,所以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境。[提问]这种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什么影响呢?下列说法合理吗?[学生活动]讨论课本P.25活动第2、3题。[师生小结]冷湿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东北人们的生产,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人们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展本地有特色的经济收入。[过渡]同学们,会唱《松花江上》这首歌吗?伴随着这首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的农业发展吧。(采用歌曲《松花江上》,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指导学生读图6.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再一次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提问]为什么说我国东北的林海是一座森林宝库?(由学生根据资料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小结]东北的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宝库,这里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因此,保护森林资源也就是保护环境。我国是森林比较少的国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砍伐森林,原来林场的伐木工人的工作全部由伐木改为植树造林。(培养学生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东北林区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动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介绍东北的“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人,让学生了解这个常识。[承转]东北地区不仅有莽莽群山、林海雪原,还有千里沃野,这就是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土地辽阔,土质肥沃,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是生产粮食的好地方,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产量大,不令满足当地需要,而且能大量运往祖国各地。[提问]那么东北平原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呢?[学生]玉米、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等。[教师]东北的农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50年来,一批批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东北开荒种地,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长期的开垦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照此下去,“北大仓”是否又会变成“北大荒”呢?[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三江平原的变迁”,以引导学生对湿地开发和保护问题的思考,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观念。【第2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东北大地的知识并熟悉东北地区的地图。[提问]同学们说一说东北主要有什么山脉?东北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东北有哪些丰富的土地资源?今天我们学习东北的第二课时。[教师]同学们,知道吗?在东北地区除了有许多森林资源之外,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讲授新课】[提问]看一看这里都有些什么?你可以依据所看的地图告诉大家这些宝贝在什么地方吗?指导学生读图6.14“东北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城市分页图”,找出本地主要的矿产以及它们所分页的地方。[学生活动]阅读书本P.31,结合收集资料,完成书本活动第1~3题。[学生回答]煤炭、铁矿、石油等。煤炭,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抚顺、本溪、黑龙江的鸡西、鹤岗;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本溪;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大庆油田、吉林松原油田、辽宁辽河油田。[提问]那么,在这里进行哪些工业生产最方便、最好呢?同学们对照地图看一看自己的推断对不对?[学生]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师生小结]东北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它利用本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逐步形成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形成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工业基地,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问]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本地主要的工业中心和主要的生产部门。[转承]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进行,这叫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结果。由于部分自然资源在开采过程中走向枯竭、产业结构老化等原因,东北近年来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国有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东北的工业迫切需要改革。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活动]多媒体展示课本P.33图6.19“德国鲁尔工业区”、P.34图6.21“辽中南工业区”,让学生结合书本P.33案例,仔细观察、查找、分析、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巡回指导。1.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条件有哪些方面相似?哪些方面不同?2.说说东北的传统工业改造及发展可从中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3.请你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提问,学生小组代表上前指图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当点拨。为振兴东北,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任务。东北各省针对各自的优势和问题,正在进行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等方面的改革与尝试。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还需要着眼于加快科技创新和进步,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所以,中国的未来发展还需要我们今天的努力。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我们国家的将来做一点贡献吧!板书设计一、冷湿的自然环境1.范围:大兴安岭以东,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形:东北平原、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2.冷湿:原因——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泠→湿产生现象:冻土、沼泽、雾淞二、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耕地广→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利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湿1.土地资源林地多→森林资源——我国最大天然林区(针叶林)草地2.矿产资源——煤、铁、锰、石油→重工业基地天然气地位:全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3.重工业基地问题: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老化发展:振兴东北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二节首都北京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职能,了解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初步领会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并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高屋建瓴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首都北京”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面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胸中涌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教学重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导入新课]师:(边画边说)同学们好,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请认真观察,判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呢?生: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师:主办地是哪?生:北京。师: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生:回答,略。师:真棒,描述得如此生动,让我心动。北京带给我的印象也是古典的、浪漫的,又富有新鲜的时代气息,我一直很想去北京,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去北京,请把你想去北京的理由写在黑板上。生:书写,略。师: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北京,有人想去清华北大,有人想去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有人想去考查古都风情……北京有你的梦、我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组织活动、学习新课]师:(边绘北京轮廓图边说)结合地理图册,请打开课本第37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出示问题]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师生互动,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生:依次回答,略。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同学补充?生:补充回答,略。师: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航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把课本第41页的主要铁路找出来呢?找一同学看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师:大家真聪明,完全正确。现在你能明白北京长期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师:(指图总结)综合各组的发言,不难看出: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四面环山,易守难功;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师: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请结合课本第36页、第44页内容,举例说明。[出示问题]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师生互动,学生分别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并回答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点拨。提问,学生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1.全国政治中心。2.全国文化中心。3.国际交往中心。学生回答过程中,以多媒体展示关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有关图片,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种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在此频繁召开。师: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多少呢?让我们赛一赛谁知道得多、说得清?[出示问题]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生:故宫、天坛、长城……教师: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值得注意的是要掌握好“利用”与“保护”的“度”。活动:请大家阅读P.39有关北京城市建设的实例,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归纳:大家刚才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好,有些想法还颇有见地。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归纳整理以后,寄到北京市有关部门,为北京的建设保护做一份贡献。北京是古老的,北京也是现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那么北京应如何发展呢?[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P.40及图6.34,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2.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3.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采取哪些措施?提问,学生回答,略。[归纳讲述]北京城市现代化表现在方方面面:城市范围扩大、人口增多、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等等,总之,北京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近年来,北京还做出以下努力,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把污染大、耗能、耗电的企业转产和转移,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介绍中关村科技园区)[承转]然而,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尤其是水资源紧缺和沙尘暴侵袭等问题。[学生活动]请阅读书本P.43的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回答,略。[承转]对,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水源问题和沙尘暴侵袭问题仍然困扰着北京城市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北京的努力,更要通过区域合作来解决。下面让我们一起简单了解首都经济圈这一区域合作模式。(介绍首都经济圈的大致范围,重点介绍天津的基本情况。)[活动]比较北京和天津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天津在首都经济圈中所起的作用。[归纳]天津是首都经济圈中重要的海港城市,是北京的出海门户,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大城市,它与其它城市尤其与北京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它承担着首都经济圈商品对外交流的作用。[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它必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我们相信,未来的北京一定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板书设计第二节首都北京一、基本概况: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二、城市职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三、历史悠久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四、未来发展方向:现代化的大都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杨壮仁)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三节长江流域地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能结合长江流域相关经济数据解释长江流域为何被称为中国的“黄金腰带”。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学会分析长江流域上下游地区在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掌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认识长江流域工业发展条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认识长江流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主要的治理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数据资料,让学生在分析探究中学习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不同地区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和互利的意识;渗透正确的资源利用观念、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教学难点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师:2009年7月23日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观测日全食的最佳地区是哪里呢?生:长江流域地区。(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一些省区,如: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区日全食的照片,让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大致范围有个了解。)师:长江流域地区的具体范围在哪里呢?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呢?(投影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和长江流域地区范围图,让学生探究认识长江流域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和大致范围,及其范围内主要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生:通过观察地图,小结归纳长江流域的范围。①长江流域是指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范围,为18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②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③长江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计11个省级行政区,支流延伸至贵州省、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8个省级行政区部分地区,流域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的风光图片:长江源头的雪山、高寒草原;横断山区的森林;虎跳峡;长江三峡风光;三峡、葛洲坝;繁忙的长江沿江港口货运;鄱阳湖、洞庭湖的渔获;长江中下游的水乡、沃野;上海国际大都市景观;上海宝钢集团;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峨眉山、庐山、黄山、张家界风光;等等)师:通过这一系列照片,我们感觉到长江流域地区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多种多样,为流域内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江流域有哪些种类的自然资源呢?生:结合教师多媒体展示的照片、课本P.46的知识之窗、课本P.45图6.42及课本P.47的案例,探究认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地图,明确资源的分布及流域内的主要资源在全国的地位。[师生共同小结]①水资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内水资源总量近1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4.19%,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是解决北方缺水、实施南水北调的最佳水源地。②水运资源:总通航里程7万千米,占全国70%以上。长江干流航道与旅京航运河共同组成我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713千米,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支流航道700余条,主要支航50余条。干支流水运中心为重庆、武汉、长沙、南昌、芜湖和上海等六大港口。与世界各国比,长江水系通盘里程居世界之首,素有“黄金水道”之称。③农业资源:有耕地2300万公顷,占全国的25%;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水稻产量占全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以上。耕地95%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区和太湖区,都是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④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主要林区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经济林则居全国首位,以油桐、油茶、漆树、甘橘、竹林等最为著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我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内已建立了约100处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古老珍稀的孑遗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硕果仅存的珍禽——大熊猫、金丝猴、臼暨豚、扬子鳄、朱鹮等驰名中外,多属于长江流域特有。⑤淡水鱼资源: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可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长江水系淡水鱼已知274种,为全国淡水鱼种的39%。产区主要在中下游水域,目前渔业以淡水人工养殖为主,天然捕捞量不高。⑥旅游资源:长江流域幅员广大,历史悠久,景观纷呈,旅游资源富甲全国。昆明、成都、重庆、南京、扬州、镇江、苏州、江陵、武汉、上海、杭州、南昌、长沙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九华山、黄山、庐山、太湖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浏览胜地。⑦矿产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占全国的85%。(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主要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占全国百分比等相关数据。)生:结合教师展示的数据和课本P.45图6.42,完成探究活动第1题,认识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和主要矿产地。[师生共同小结]①长江流域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煤、铁、磷、有色金属等。②长江流域主要的铁矿产地有安徽马鞍山、四川攀枝花;煤矿产地有贵州的六盘水、江西的萍乡;贵州开阳、云南昆明、湖北荆襄、四川金河、湖南浏阳、江苏锦屏是我国六大磷矿生产基地;主要有色金属基地(一般来说,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都算是有色金属)有江西德兴的铜矿、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等等。师:要认识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不能不提的是水能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8亿千瓦,可开发量1.97亿千瓦,年发量量约1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3.4%,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生: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46的探究活动。①我国五大河流中,长江水量最大,落差最大,所以水能资源最丰富。②长江上游流经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而且上游峡谷多,水流急,所以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多媒体播放介绍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视频)生:结合教师播放的视频资料和课本P.47~49“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案例,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49探究活动1、2。①三峡水利枢纽为长江流域提供更多的电力,改变长江中下游能源短缺的局面,使工业、交通等行业产值增加。②三峡水利枢纽带来的效益:发电、防洪、船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等等。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长江的流域的位置、范围等方面的概况;认识了长江流域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以三峡水利枢纽为案例,重点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情况及对本区的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巨大效益。【第2课时】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长江流域地区范围广,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这有何好处呢?生:丰富的资源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农业资源丰富就利于发展农业,淡水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渔业,旅游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旅游业,矿产资源丰富就利于发展工业,水运资源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等等。师:很好,所以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生:读课本P.50图6.53,完成P.50探究活动,讨论并解释: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师生共同小结]从1990年到2000年,长江流域的GDP及占全国的比例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快。2000年长江流域的GDP约37000亿元,占全国比例的42.5%,充分说明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而且长江流域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间部位,所以把长江流域比喻为中国的“黄金腰带”。师:2007年中国GDP排行前100个城市中,有25个城市是位于长江流域,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长江流域的经济发达。生:读课本P.51图6.54,认识长江干流沿线的主要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重点找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群,认识它们的位置。(播放介绍长江四大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的短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吸引学生的兴趣)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完成课本P.51活动第2(1)(2)题,分析长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①河流沿岸用水方便,交通便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线。②长江上、中、下游城市人口的比例和城市密度的大小都是下游大于中游大于上游。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下游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故人口和城市密度大;上游地形崎岖,气候差异大,尤其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所以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密度较小。师:关于长江流域的经济,我们就重点来认识农业和工业两个重要部门的发展情况。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很多农产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生:读课本P.54图6.62、图6.63和图6.64,认识长江流域主要农产品及其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生:结合长江流域地形图和长江流域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课本P.54活动题。①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等等。②该地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点:自然条件:平原多,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③长江流域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所以淡水产品的产量丰富。④长江中下游的农业特色为“鱼米之乡”。生:结合课本P.55活动第2题的数据资料,认识长江流域主要的工业产品及产量占全国的重大比例,明确长江流域地区的工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讨论分析其原因——长江流域拥有全国最大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沿江地带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工业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大,所以长江流域的工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读课本P.55图6.65,认识长江流域主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播放介绍上海宝钢集团和攀枝花钢铁工业的视频]生:结合视频介绍和所学知识,完成课本P.55探究活动第3题,比较攀枝花和上海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攀枝花上海煤、铁来源攀枝花本地的铁、六盘水的煤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来自淮南、淮北和华北地区水源金沙江、雅砻江长江交通运输金沙江、雅砻江的水运以及成昆铁路海运、长江河运以及京沪铁路、沪杭铁路区域合作西南地区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发达的经济,重点是结合图表、数据资料明确长江流域工农业在全国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归纳了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3课时】师: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长江流域的经济。长江流域由于经济发达,所以被称为我国的“黄金腰带”。在这条“黄金腰带”上经济最为发达,起带头作用的是哪里呢?师:长江三角洲。生:读课本P.52图6.57,认识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师: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东北部。师: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在长江流域起龙头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生: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体现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也叫沪宁杭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电器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等等。其中,上海的宝山钢铁工业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的图片:上海浦东的繁华城市景观,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及其附近的主要旅游景点,宝山钢铁集团,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黄浦江的繁忙河运,长江三角洲主要铁路干线,上海—南京磁悬浮列车,等等。)生:结合教师展示的资料和学过的知识,分小组讨论、探究,完成P.53活动题,分析、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①优越的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海岸线的中段,位于长江入东海的入海口,临江涉海。②地形、气候和农业: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达。③交通通信与投资环境: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政策优惠,投资环境好。④市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腹地广阔,对外贸易便利。⑤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⑥资金与技术: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长江流域中经济最为发达、起带头作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并重点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第4课时】师: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长江流域也面临着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多媒体展示反映长江流域生态问题的图片,例如长江源区草场退化、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待。)生:结合教师展示的图片资料和课本P.56的地图和文字资料,分小组讨论、探究长江各河段所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并讨论、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师生共同小结]长江各河段存在的环境问题:①长江源区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上游的森林遭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②上游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被流水带到中下游,使中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结合课本P.58活动第1、2题)上游带来的河流泥沙也在中游湖泊淤积,再加上中游围湖造田,大大地削弱了中游湖泊的蓄洪能力,加剧了中下游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③长江流域还存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使长江流域成为我国酸雨危害的重灾区。师:通过刚才的分析可知,导致中下游淤积河湖的泥沙主要是上游,特别是长江源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产生的,所以治理长江,关键是从源头做起。在长江源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播放介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短片,以及结合课本P.57知识之窗内容,明确保护长江源区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大致位置、范围,以及了解更多的对于长江源区的保护、治理措施。)生:对于长江中下游的治理措施是: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目的是为了防洪。长江流域还要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对污水、废气采取过虑、净化等措施,治理长江流域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生:分小组讨论、探究课本P.58活动第4、5题,了解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如何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师生共同小结](1)长江各河段的优势、不足和开发方向。上游中游下游自然条件优势水能资源丰富,森林、矿产多多湖泊,多大支流;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江阔水深、江海相连,地势低平,水网密布不足地形崎岖、地势险峻、多滑坡、泥石流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地势低洼,易形成洪涝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较发达、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水陆交通发达、城市密集、经济最发达、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不足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资金、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次于下游,工业污染较严重资源不足,工业污染较严重开发方向开放水能、矿产,改善交通建设工业和农业基地治理工业污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治理工业污染(2)长江各河段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中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帮助上游地区开发水能、矿产,改善交通;上游地区为下游地区提供矿产、水能。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长江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并综合分析了长江各河段的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发展情况。板书设计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第三节长江流域地区一、位置、范围(落实在地图上)二、资源1.资源特点:丰富多样2.主要资源:水、水能、矿产、水运、农业、森林、旅游等等(1)主要矿产:煤(萍乡、六盘水)、铁(攀枝花、马鞍山)、磷、有色金属(德兴铜矿)(2)水能资源:集中于长江上游(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落实在地图上)三、经济1.特点:经济发达→“黄金腰带”2.四大城市群: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位置落实在地图上)3.农业发展:(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2)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交通、劳动力4.工业发展(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2)上海和攀枝花两大钢铁工业基地的对比5.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位置;地形、气候、农业;交通通信、投资环境;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四、保护长江1.长江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①长江源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上游:乱砍滥伐森林加剧洪灾的发生②中下游:河湖泥沙淤积加剧洪灾的发生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弱③废水污染、废气污染(酸雨危害)2.保护和治理措施①上游(源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②中下游: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防洪灾③减少排污,过滤净化污水、废气五、长江流域各河段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发展(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杨壮仁)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第四节西部地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西部地区的范围和包括的省级行政区;了解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明确开发西部地区的重大意义;认识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认识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明确西部开发过程中,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在分析探究中学习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明确西部的环境治理要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协调好人地关系。教学重点西部地区的资源与开发;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教学难点以地图、资料等让学生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明确这些重点工程的意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西部美丽风光录像片《青藏高原》]师:同学们看了这美丽的风光,还有结合平常的所见所闻,西部给大家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谁来谈一谈?生:雪峰连绵、大山大川、地形崎岖、风光美丽、资源丰富等。师:的确,我国西部风光绮丽、资源丰富。那么,美丽而令人神往的西部,究竟是指我国的哪些地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西部。师:请大家看屏幕,闪动部分就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指的是哪些省市呢?这四个省市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一个地区?那么位于青藏地区有哪些呢?西部的范围总共包括几个省市呢?所以西部地区等不等于青藏地区加西北地区呢?生:结合地图和教师的问题,认识西部地区的范围,熟悉西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并逐一落实在地图上。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西部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呢?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比较崎岖。气候干旱或高寒。总的来说,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师:对!自然环境如此恶劣,那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呢?请大家一起讨论P.60活动。(注意:给出人均东部GDP=8739.6元)生:讨论P.60活动。师:从刚才的数据比较,我们看到了西部相对于东部而言,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所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什么决定?生:西部大开发。师:西部大开发,关系你我他。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就应该了解西部,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西部大开发!据我所知,同学们已经收集了许多与西部有关的资料,有些还制成精彩的幻灯片,已经保存在老师这里了。今天,我们就来一次信息交流会,主题是“美丽的西部”。主要是交流有关西部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图片解说,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下面,“美丽的西部”住处交流会正式开始。生: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收集资料并制作而成关于西部的幻灯片,并谈及自己对西部的风光、人文、资源、经济等方面的感受。师:怎么样?同学们讲得不错吧?非常全面,相当精彩!我们掌声鼓励,好不好?通过这次交流会,我们大家对西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在西部可以开发些什么呢?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课本P.61~62的地图、资料,归纳西部地区的主要资源和大致分布。①矿产资源: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②水能资源(黄河上游、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③旅游资源:敦煌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九寨沟——四川、布达拉宫——西藏、黄果树瀑布——贵州、峨眉山——四川,等等。④特色农产品:长绒棉、葡萄、哈密瓜(新疆);滩羊、枸杞(宁夏);等等。师: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已取得成效,(请看知识之窗)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就2000—2003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8.5%、8.7%、9.9%。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等也加发展,而且在西部很多地区布局了多项的重点工程并逐步完成,请大家看屏幕:例如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播放介绍青藏铁路的视频]生:通过看视频,认识青藏铁路的概况及修建过程的艰辛,明白青藏铁路的重大意义。师:除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下面我们来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结合书本P.63安全一和图6.79,一起来讨论P.64的活动1、2,明确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及其带来的好处。①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新疆的轮南,终点是上海。沿途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②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为东部和沿线地区提供能源,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的压力,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减少东部的环境污染;有利于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新疆以及中西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投影西电东送的资料及线路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认识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重点工程。师:路通财通。所以开发西部,国家相当注重改善西部的交通,除了兴建青藏铁路等铁路干线外,还新建公路。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累计7.5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600千米。[投影西部地区沙漠公路的照片]师:西部很多地区沙漠广布,在这些地区修建公路,怎样才能防止公路被沿线的沙丘掩埋呢?[投影西部地区固沙技术的资料,例如在沙丘表面种植草方格]引导学生更深刻了解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师: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的利益,我们为这而感到高兴,但开心之余,我们又点忧心。因为在西部开发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问题。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资源丰富的宝地,又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西部地区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呢?生: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动物资源滥捕滥杀等等,西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师:因此,我们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手抓,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呢?生:阅读P.65~66资料,讨论、掌握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①合理放牧,禁止过度放牧。②多种草,保持水土不流失。③开发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西部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④因地制宜,根据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等等。师(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西部地区,重点认识了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部大开发以来几项重点的工程。明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开发建设西部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和不断改善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于开发西部,每位同学可能都会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议。课后,请大家参照课本P.67的探究性专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思考、讨论,写一篇书面报告为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板书设计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第四节西部地区一、走进西部1.位置与范围2.东西部的发展差距二、资源与开发1.丰富的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2.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三、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1.生态环境问题脆弱: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滥捕猎野生物等2.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杨壮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五节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并落实在地图上;从历史、地缘关系、血缘关系等方面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掌握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色,及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认识台湾丰富的物产和著名旅游景点,学会解释台湾为什么被称为“祖国的宝岛”。认识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联系时事认识台湾与大陆的经贸联系越来越密切,台湾回归祖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大大利于台湾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明确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2.过程与方法更多地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展示,更主动、更全面地了解台湾、感受台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教学重点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认识台湾被称为“祖国宝岛”的原因;能结合史料和时事说明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教学难点掌握台湾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师: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首歌了吧?这是哪个地方的著名歌曲呢?生:台湾。师:对,台湾省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说起台湾,大家平时通过电视节目、杂志等途径都或多或少地对它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举行了一个“台湾印象”的环节,让几个同学上来给大家介绍下下他们所了解的台湾。(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收集关于台湾的位置、风光、风俗、旅游景点等等方面的资料,并整理、制作成简单的Powerpoint文件,上课时每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生:四个学生上台展示关于台湾的Powerpoint幻灯片,向大家介绍他们所认识的台湾。学生1:展示台湾的位置,大致范围、组成、日月潭、阿里山、花莲、野柳等风光。学生2:展示台湾的明星,著名歌曲、电影、电视剧等等。学生3:展示台湾丰富多样的特色小吃。学生4:展示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贵馆藏,例如翡翠白菜等等。师:谢谢刚才四位同学非常精彩的介绍,让我们多角度地认识了台湾。刚才第一位同学已经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台湾的位置,现在大家把台湾的位置准确地落实在地图上。生:结合《地理图册》的中国地图和课本P.68图6.81的台湾地形图,认识、归纳台湾在中国的位置以及台湾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①台湾位于中国的东南海面上。②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③北回归线穿越台湾的中南部,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师:台湾省就是台湾岛吗?生:不是。台湾岛是台湾省的主体部分,除了台湾岛之外,台湾省的范围还包括附近的湖湖列岛、金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小岛。师:补充课外资料,简单介绍中国与日本关于金鱼岛的纠纷。强调金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播放台湾省美丽风光或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领略台湾的多彩和美丽:日月谭;阿里山;最高峰玉山;野柳海蚀地貌;台湾东海岸清水断崖;淡水镇风光;垦丁热带海难风情;故宫博物院丰富珍贵的馆藏;台北士林夜市台湾地道美食;台湾第一大城市台北、第一大港口城市基隆、第二大港口城市高雄的城市风光等等。)师:这么美丽、多姿多彩的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投影以下三大方面的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①历史渊源;②地缘关系:台湾海峡的形成;③血缘关系:台湾省的主要民族、语言、风俗与大陆的相同性。)(投影春节包机、直航、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等资料,说明台湾与大陆联系密切)师(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了台湾的位置、范围,认识了台湾的美丽多彩,以及以充实的资料明确台湾是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台湾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第2课时】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认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色和经济发展特色。生:分小组完成课本P.70~71的活动第1、2、3题,分析归纳台湾在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色及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师生共同小结]①地形特征: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以山地为主,山地分布在台湾岛的东部,统称为台湾山脉;台湾平原狭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②河流特征: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在台湾岛东部,台湾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东部的山脉,流向周边的海洋,其河流短小,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气候特征: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暖热湿润;东、西部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处台湾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台湾东部是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④植被特征:台湾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树种的垂直分布明显。师:台湾岛被称为是“祖国的宝岛”,大家知道为什么吗?生:结合课本P.71活动第4题,解释台湾被称为“祖国的宝岛”的原因,认识台湾丰富的物产。[师生共同小结]台湾物产丰富,所以被称为祖国的宝岛。①因为台湾林地面积约占一半,树种丰富,数量多,所以被称为“森林之海”和“亚洲天然动物园”。(多媒体展示台湾森林照片、著名树种樟树的照片,简单介绍台湾采取禁止乱砍滥伐树木或建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做法,灌输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台湾盛水稻,所以被称为“海上米仓”。③台湾盛产甘蔗,所以被称为“东方甜岛”。④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所以被称为“水果之乡”。(多媒体展示台湾品种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香蕉、菠萝、芒果、杨桃、西柚、木瓜、释迦、莲雾、芭乐等等)⑤台湾西部地处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足,沙滩广布,利于晒盐,盛产海盐,所以被称为“东南盐库”。(多媒体展示台湾布袋盐场的照片)师:台湾物产这么丰富,有什么好处呢?生:直接出口农产品或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出口,都可以带来经济收入。师:回答得很好,非常有经济头脑。由于台湾盛产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历史上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例如,我们看课本P.72图6.87,1965年台湾的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的贸易额占了台湾贸易总额的45%左右。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台湾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进口原材料,发挥本地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把工业成品出口,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称为与韩国、香港、新加坡齐名的亚洲“小四龙”之一。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发展重点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为什么呢?生: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附加值高、利润高、能源消耗量小、污染程度低、市场潜力大等特点。(多媒体展示台湾著名高新技术科技园区——新竹科学园区的图片;展示两岸“三通”、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设厂、大陆给予台商优惠的政策等等时事资料,体现两岸密切的经贸合作,充分体现台湾回归祖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也会大大有利于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师(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台湾的地形、气候、植被、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色,认识了台湾丰富的物产,认识了台湾的经济发展特征,分析了台湾近几十年来经济结构的转变及原因。板书设计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一、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二、范围、组成三、美丽的台湾(著名旅游景点)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历史、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民族、语言、风俗习惯)五、自然环境特色1.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特征及其相互联系2.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台风侵袭六、祖国的宝岛——资源、物产丰富森森资源、水稻、甘蔗、水果、海盐等等七、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发展重点的转变)(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杨壮仁)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2、能力目标:(1)掌握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发展情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重点珠江三角洲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因素。学习难点“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学习主题一:概况(一组)读“珠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要求:①________(经济特区);②________(经济特区);③________(铁路);④________(铁路);⑤________(铁路)。A________(海);B________(岛);C________(市)。1、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______部,______(河流)下游、毗邻_____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_____地区隔海相望,_____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__________”。2、地形气候:平原为主(珠江三角洲),_______带季风气候;从温度带上看,属________带,从干湿地区看,属________地区。学习主题二:对外开放的前沿(二组)1、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省就占了三个,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江三角洲的________(城市)为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位于________(经济特区)以南,澳门位于________(经济特区)以南。2、看课本50-51页文字,回答:珠江三角洲至今已形成了哪几个开放体系?答: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中

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

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3、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