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九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九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九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九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九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九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学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在于前者被灌注了“生气”或“生命”。巴尔扎克说道:“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人物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人,那么他的作品就根本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在小说《玄妙的杰作》中,借一位艺术家之口,道出了如何使艺术形象获得生命的某些奥秘。那位画家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临摹大自然,而是表达大自然,否则一个雕塑家给人造型,依样画葫芦地捏成一个复制品就行了。但实际上这如同一具尸体,与活人毫无共同之处,因为他还没有深入到形象的内在,还没有洞察它的种种变幻,并把它的精神形诸于外。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复制原物和画出生命的外表,而要让人看到人物形象的内在,它的“血液”,它的“洋溢出来的丰满的生命力”“灵魂”“生命之花”。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这个说法十分精彩,它道出了艺术真实的精粹处。要创造出具有“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的艺术真实,就必须通过艺术的典型化手段,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因为唯有这种“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出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灵魂和精神,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艺术认识和把握生活的根本手段。这里的困难在于对象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有生命的人。文学不能满足于个别事实、个别现象,特别是局限于事物和现象自身,文学的真实比个别事实、现象更多。高尔基说,在文学中,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的描绘,“不能把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艺术真实性、并能令读者信服的现象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犹如一块砖头不过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不能用它来建成墙和楼房。同时,文学又要写单个的事,但它不同于某种真实情形,而是经过选择、取舍、概括、集中的事物。选择、集中后的单个事物,或某种非常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它的本质面,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典型化了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是高度的艺术真实。由于它具备了事物的“精神、灵魂和特征”,所以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典型人物,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是作家对生活混乱状态的一个克服过程。有的同志说他写他所见到的,实际上他只是记录了生活的混乱状态,而没有“克服”。情节的选择对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十分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情节的安排,把人物的冲突写得非常尖锐,甚至动刀动枪,做到这点还是容易的。但要使这些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变为人物性格的完整体的组成部分就不容易了;而要“在特定的人物身上找出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必须理解他的行动的最深刻意义”,“选取最有普遍意义的、最有人性的东西,从而构造某种令人信服的、不可摇撼的东西”,就更加困难。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完整的人物性格。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人物,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既体现某个阶级、集团、人群的倾向,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但又富有个人特征的人性,成为最具稳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可以称“典型是一种时代现象”,人们通过它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例如林黛玉、贾宝玉就是这种艺术真实的完整体。他们总是身处冲突的中心,编织着经纬,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总是按着自己特有的本性、愿望、气质行动,与各个方面、各种人物保持着灵敏的联系。这里的种种情节,交织着人物的同情和反感,反映了他们的遭际和归宿,突出了人物最稳定的性格特征,从中反映了整个社会生活。还有一类艺术的完整体——典型人物,在更高的程度上具有最普遍的、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它们概括了整个时代。正由于这点,我们不仅可以从他们的灵魂、精神中探知历史,而且从中也可感知现实。例如堂吉诃德,由于他以最普遍、最具人性的特征构成了他的不可摇撼的性格,不仅可以让读者窥知西班牙的历史过去,而且也让读者通过他而更了解我们今天的现实。(摘编自钱中文《论艺术真实和艺术理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学艺术唯一源泉的重要前提。B.巴尔扎克认为,文学作品仅是复制真实的人物形象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唯有表现其精神、灵魂和特征方能动人。C.文学需要描绘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但又要表现出现象的典型性和艺术的真实性,这是作家在创作时的困难之一。D.唯有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事物的最本质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提高艺术审美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对众多现象的选择、取舍、概括、集中,在作品中突出同类事物的特征,可以创作出高度的艺术真实。B.克服生活的混乱状态,把复杂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造成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作品走向优秀的关键因素。C.只要安排充满尖锐对立和冲突的情节,就能创造完整的人物性格,从而达到塑造典型人物的目的。D.材料一“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更带普遍性”与材料二“选取……的东西,从而构造……的东西”,两者论述角度一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刘白羽发表的《草原上》等作品,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青春热血,他对世间黑暗的忧愤和对光明的向往。B.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后,诗人李季写下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作品,奏响时代的强音,激励无数年轻人奔赴大西北,甘当中国石油的拓荒者。C.巴尔扎克小说中描绘的每个场景都别有深意,例如《风俗研究》中的场景,从青年到老年、从乡村到城市,跨度极广,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D.狄更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创作了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他将个人经历融入作品,表达了对真诚、慈爱、纯良、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4)鲁迅认为,《红楼梦》的价值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一部文艺作品?请结合材料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红裤子卞之琳安居村一下子黯然失色了:娘儿们一齐换下了红裤子。安居村离同蒲铁路线只有十里路,以前曾经到过日本兵。老百姓回到空了的村里才两个月,今天下午忽然听说日本兵沿铁路挨村“宣抚”,明天安居村老百姓得静候“皇军”来“宣抚”,如果预先远走一人,“皇军”就不给安居村留一所房子。于是全村震动。娘儿们无意中一下子就学了“摩登”,把头发都剪短了。部分女子恨起了以前不曾放脚,不过最惹眼的到底还是红裤子。这可难倒了过门才两个半月的关小双老婆。她的红裤子是村里最新的,虽然曾在山沟里蘸过黄土,但仍不失其鲜明。愿不愿意换,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问题是拿什么来换。上次连夜逃往山里去的时候,在慌乱中把一包衣服给丢了。如今把红裤子换下,穿什么呢?下午关小双回来,一下子把问题解决了。关小双在村公所和村长拌了几句嘴,心里老大不高兴,回来看见老婆还穿着红裤子,呆了一下,就把自己的黑裤子脱下,向她一扔,说:“你换上!”老婆看看他。他向老婆看了看,加重声气说:“你换上!”老婆不敢出声,只有服从他这个荒唐的命令。他们把上身的夹袄也换了,黑绿两色,对比鲜明。年轻的老婆满肚子惊疑,可是不敢作一声,眼泪汪汪地看着丈夫走出门。第二天太阳刚升到树梢头,“皇军”就来“宣抚”了,一共11个,可只有十匹马,其中有一个汉奸,没有马骑。“皇军决不吃你们什么,”汉奸说,“煎几张葱花饼就得了。”“皇军决不要你们什么,”汉奸说,“只是你们在静候‘宣化’的时候,找一担白菜。”“行。”“找一担萝卜。”“行。”“再找一百个鸡蛋。”村长皱了皱眉头,还是说:“行。”十匹马在村公所前吃黄豆,七个日本兵和一个汉奸,在村公所内吃葱花饼。还有三个日本兵呢?他们早就到外边去了,说是去看看菜田。吃够了东西,鬼子头儿向汉奸说了几句话,汉奸马上转头来说:“要‘宣抚’了,召集全村人到前面场子来听话。”全村八十户只到了八十人,其中一个是孩子,被村长拉来凑数。一担白菜,一担萝卜,一担鸡蛋,都摆在村公所门口。鬼子头儿站在阶石上,开始讲话,汉奸翻译。大意是“皇军”战无不胜。他们是来保护中国人民的,众百姓要向“皇军”报告野蛮的土匪八路军的消息。然后开始了问:“皇军杀人放火吗?”“不。”“你们怕皇军吗?”“不怕。”“那为什么土匪来了不走,我们来了就跑呢?“全场沉默。蔬菜到齐了,鸡蛋到齐了,就是自己人还没有到齐。汉奸问老百姓:“那三个皇军到哪里了?”谁也不知道。村长打发几个老百姓去找。村长自己也去找。他推开关小双的屋门,看见关小双战战疑疑缩在炕角落里。他又好气又好笑:“哈,你关小双今天怎么也学娘儿们不敢出头了?”说完才认出面前的竟是关小双老婆,他气得无从笑起,又挨户搜寻去了。半天一无所获。于是雷霆在他头顶上响了。他被绑在一棵白杨树上。全村人都慌了。有人拉来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说:“他知道,他知道。”“你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我看见他们在村东口追一个红裤子,愈追愈远,追到山里去了,再没见回来。”汉奸把话译给胖头儿听,胖头儿向汉奸头顶上爆出去一个霹雷,从汉奸嘴里传出来就变了:“给我把红裤子找来!”可是人头中一个向白杨树外转动了,数十个一齐向南边转动了,像一阵轻风吹过的麦稳。大家看见一条红裤子大步跑来,全然不是女人步伐,后面跟来了一大群兵,穿灰军衣的,不是那三个“皇军”!“红裤子来了!红裤子来了!”七个鬼子一齐跳上马,往村北就跑,撇下萝卜、鸡蛋和三匹马。汉奸想骑马,可试了两下,没有骑得上,也放步向北溜。驼背汉奸没能逃脱,被穿红裤子的关小双抓住了。“这三担东西正好慰劳游击队。”被游击队救下的村长感激得直流泪。“可鬼子马上就回来,”关小双抢上来说了,“我们还想在这里住下去?”那么怎么办?很简单,全体进山去加入游击队。就这么办。这时候在场的已经是五百人。一通长流缓缓淌向山里去,杂在人流里的还有牲口,牲口驮着女人和小孩。女人和小孩抱着包裹,抱着鸡。当夜在游击队司令部,司令听说活捉了三个日本兵,一个汉奸,缴获了三支步枪三匹马,都是关小双的功劳,便要好好犒赏他,关小双则“只要一套军服”。司令笑了,因为到这时候他才看见关小双穿的还是红裤子呢。一套灰色军衣找来了,关小双立即换上了。然后他把那一套绿袄红裤子弹去了尘土,折叠在一起。关小双换了衣服,走到住那些预备第二天到缝切厂去的妇女的院子里,找到了自己老婆,把那衣服轻轻地向她滕头一搁,用左臂拢了一下她的肩头,含笑说:“等将来太平了再穿。”(1939年,发表于重庆《文艺月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把“皇军”和“宣抚”都加了引号,旨在强调他们的身份和前来安居村的目的。B.关小双老婆说“穿什么呢?”照应上文“空了的村里”,写鬼子已把这里劫掠一空。C.汉奸问村民为什么“我们来了就跑”,村民沉默,是既不敢说实话,又不肯说假话。D.找不到那三个丢失的鬼子,鬼子头儿认为是村长杀了他们,就把他绑起来,要杀害他。(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小双一回家就把老婆换裤子的问题解决了,这使其有头脑,有决断的形象初步确立了起来,为下文他提出村民都参加游击队的建议作了有力的铺垫。B.汉奸与村长的对话特别具有讽刺意味,汉奸一方面表示“不吃什么”“不要什么”,一方面又具体交代所要东西的具体数量,突出了敌人的虚伪与贪婪。C.“人头中一个向白杨树外转动了,数十个一齐向南边转动了,像一阵轻风吹过的麦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人们不忍心看着村长被杀害的沉痛心情。D.小说语言质朴,多用短句,多用口语,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也能轻松读懂,符合抗战时期的宣传需要;故事讲述跌宕起伏,富于传奇色彩,有较强的趣味性。(3)红裤子在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4)小说中的人物除了关小双之外,都没有名字,只用身份代替,请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3分)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孟子戴章甫,搢笏,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曰:“君子服然后行乎?其行然后服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公孟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子墨子曰:“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此二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翟以是知行之不在服也。”公孟子曰:“善!请舍笏,易章甫,复见夫子,可乎?”子墨子曰:“请因以相见也。若必将舍笏、易章甫,而后相见,然则行果在服也。”子墨子与程子辩,称于孔子。程子曰:“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子墨子曰:“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鱼鸟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告子谓子墨子曰:“我能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防子之身乱之矣!”(节选自《墨子•公孟》①)材料二:儒讥墨以上同②、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③,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韩愈《读<墨子>》)【注】①《墨子•公孟》,本篇主要记录儒、墨两家激烈的争论。②上同:“上”同“尚”,尚同意思是百姓要与君主同是非。“尚同”“兼爱”“尚贤”“明鬼”为《墨子》书中篇名。③祭如在:祭祀祖先时就要当祖先如在面前。(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淹:久留,久住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曾:竟C.彼实构吾二君构:以谗言挑拨D.恣君之所使之恣:肆意(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B.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C.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D.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与“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中的“章甫”为同一物品。B.易,文中为“改变”义,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移风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C.以,介词,译为“用”,与《五石之瓠》中“客得之,以说吴王”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D.正,文中为“使……端正”,与《墨子•兼爱》中“故亏父而自利”的“亏”用法相同。(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人的行为成就与其所穿的服饰没有必然的联系,并借用齐桓公和越王勾践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B.墨子面对告子“我能治国为政”的说法,明确指出告子仅停留在口头,却不能亲自实行,不能治国为政。C.韩愈认为孔子同墨子一样也有尚同的思想,主要是因为孔子在《春秋》里讥诮、批评那些专权的臣子。D.韩愈认为墨家会借用儒家的理论,儒家也会借用墨家的理论,两家相互融合,才成就了儒、墨两家的思想。(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②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6)材料一中哪两个事例可以作为材料二儒墨“不相悦”的佐证?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虞仲房司马送秋韵宋丁世昌自入秋光能几时,无端又赋别秋诗。夜长月冷虫鸣急,天阔风高雁过迟。三径黄花存旧节,半栏红叶堕残枝。往来毕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标题分析,虞仲房应该曾经写过一首与本诗韵脚相同、用韵次序相同的诗。B.首联以反问入笔,点出秋光之不永,无缘无故地又要开始写送别秋日的诗篇了。C.中间四句通过对自然风物的描摹,渲染出秋景的悲凉,让人感受到秋气的严酷。D.第七句中的“往来”指的是暑往寒来,秋去冬来,“乘除法”指的是主观情感。(2)悲秋是古诗常见的主题之一,这首诗却“独拔于流俗之外”,对此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5.(10分)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2)高适《燕歌行并序》中,“”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一句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而“”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潇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4)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5)《书愤》中,颔联“,”两句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13分)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在时代更替中发生过多次转变。在西方早期的传说与游记作品里,中国是如梦如幻的神秘之地。中国被描绘为“遍地是黄金”的天堂。神秘、遥远、富裕、广阔是彼时西方对中国最深的印象。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①_____。1662年出版的《中国智慧》是第一部中拉双语对照的儒家经典译著。“四书”“五经”之后,中国其他文学作品也()地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其中包含了四大名著。目前所知()的四大名著翻译是《三国演义》。英国人汤姆斯将该小说的第八回与第九回译成英文,题为《丞相董卓之死》。一本由英国人裘里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出版于1892年到1893年之间。这本百年老书尽管封面已残缺不全,而古典中国煌煌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全豹。②_____,“东学西传”相对应的则是“西学东渐”。其中,《几何原本》的引进翻译倾注了学界()的心血,它的传译过程足足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时光。利玛窦和徐光启协作翻译了十五卷《几何原本》前六卷,刊行于1605年。两百多年后,同样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两位学者——李善兰、伟烈亚力在徐光启的故乡上海相遇了,两个人(),决心完成利、徐二人未竟的事业,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858年刊印了《几何原本》后九卷。《几何原本》的故事,到这里才算画上了一个句号。(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川流不息首当其冲经年累月一见如故B.川流不息首开先河旷日持久一见如故C.连续不断首开先河经年累月一拍即合D.连续不断首当其冲旷日持久一拍即合(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但古典中国煌煌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全豹。B.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但煌煌中国古典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全豹。C.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而古典中国煌煌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一二。D.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但煌煌中国古典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一二。(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波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唉,天可真凉了——”(《故都的秋》)B.后来,后来,——你知道吗?(《雷雨》)C.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大战中的插曲》)D.“噢呜——”有人回答他。(《牲畜林》)(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四、写作(60分)7.(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九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学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在于前者被灌注了“生气”或“生命”。巴尔扎克说道:“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人物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人,那么他的作品就根本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在小说《玄妙的杰作》中,借一位艺术家之口,道出了如何使艺术形象获得生命的某些奥秘。那位画家说,艺术的使命不是临摹大自然,而是表达大自然,否则一个雕塑家给人造型,依样画葫芦地捏成一个复制品就行了。但实际上这如同一具尸体,与活人毫无共同之处,因为他还没有深入到形象的内在,还没有洞察它的种种变幻,并把它的精神形诸于外。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复制原物和画出生命的外表,而要让人看到人物形象的内在,它的“血液”,它的“洋溢出来的丰满的生命力”“灵魂”“生命之花”。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这个说法十分精彩,它道出了艺术真实的精粹处。要创造出具有“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的艺术真实,就必须通过艺术的典型化手段,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因为唯有这种“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出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灵魂和精神,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艺术认识和把握生活的根本手段。这里的困难在于对象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有生命的人。文学不能满足于个别事实、个别现象,特别是局限于事物和现象自身,文学的真实比个别事实、现象更多。高尔基说,在文学中,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的描绘,“不能把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艺术真实性、并能令读者信服的现象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犹如一块砖头不过是房子的组成部分,不能用它来建成墙和楼房。同时,文学又要写单个的事,但它不同于某种真实情形,而是经过选择、取舍、概括、集中的事物。选择、集中后的单个事物,或某种非常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它的本质面,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典型化了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是高度的艺术真实。由于它具备了事物的“精神、灵魂和特征”,所以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典型人物,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是作家对生活混乱状态的一个克服过程。有的同志说他写他所见到的,实际上他只是记录了生活的混乱状态,而没有“克服”。情节的选择对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十分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情节的安排,把人物的冲突写得非常尖锐,甚至动刀动枪,做到这点还是容易的。但要使这些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变为人物性格的完整体的组成部分就不容易了;而要“在特定的人物身上找出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必须理解他的行动的最深刻意义”,“选取最有普遍意义的、最有人性的东西,从而构造某种令人信服的、不可摇撼的东西”,就更加困难。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完整的人物性格。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人物,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既体现某个阶级、集团、人群的倾向,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但又富有个人特征的人性,成为最具稳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可以称“典型是一种时代现象”,人们通过它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例如林黛玉、贾宝玉就是这种艺术真实的完整体。他们总是身处冲突的中心,编织着经纬,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总是按着自己特有的本性、愿望、气质行动,与各个方面、各种人物保持着灵敏的联系。这里的种种情节,交织着人物的同情和反感,反映了他们的遭际和归宿,突出了人物最稳定的性格特征,从中反映了整个社会生活。还有一类艺术的完整体——典型人物,在更高的程度上具有最普遍的、最稳定的性格特征,它们概括了整个时代。正由于这点,我们不仅可以从他们的灵魂、精神中探知历史,而且从中也可感知现实。例如堂吉诃德,由于他以最普遍、最具人性的特征构成了他的不可摇撼的性格,不仅可以让读者窥知西班牙的历史过去,而且也让读者通过他而更了解我们今天的现实。(摘编自钱中文《论艺术真实和艺术理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学艺术唯一源泉的重要前提。B.巴尔扎克认为,文学作品仅是复制真实的人物形象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唯有表现其精神、灵魂和特征方能动人。C.文学需要描绘单个的某种真实事实,但又要表现出现象的典型性和艺术的真实性,这是作家在创作时的困难之一。D.唯有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事物的最本质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提高艺术审美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A.通过对众多现象的选择、取舍、概括、集中,在作品中突出同类事物的特征,可以创作出高度的艺术真实。B.克服生活的混乱状态,把复杂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造成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才能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作品走向优秀的关键因素。C.只要安排充满尖锐对立和冲突的情节,就能创造完整的人物性格,从而达到塑造典型人物的目的。D.材料一“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更带普遍性”与材料二“选取……的东西,从而构造……的东西”,两者论述角度一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BA.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刘白羽发表的《草原上》等作品,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青春热血,他对世间黑暗的忧愤和对光明的向往。B.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后,诗人李季写下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作品,奏响时代的强音,激励无数年轻人奔赴大西北,甘当中国石油的拓荒者。C.巴尔扎克小说中描绘的每个场景都别有深意,例如《风俗研究》中的场景,从青年到老年、从乡村到城市,跨度极广,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历史和现状。D.狄更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创作了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他将个人经历融入作品,表达了对真诚、慈爱、纯良、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4)鲁迅认为,《红楼梦》的价值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一部文艺作品?请结合材料概括。【解答】(1)D.“从而帮助读者提高艺术审美水平”错误,根据材料二,“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可以“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出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但原文没有提及其对读者艺术审美水平的影响。故选D。(2)A.正确。B.“克服生活的混乱状态,把复杂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造成艺术真实的完整体,……,这是作品走向优秀的关键因素。”错误,由原文“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典型人物,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是作家对生活混乱状态的一个克服过程。”可知,原文没有提及克服生活混乱状态与表现主题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因此推断克服生活混乱状态是作品走向优秀的关键因素;C.“只要……就……”要素不全。根据材料二“人们可以通过情节的安排……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完整的人物性格”可知,要塑造完整的人物性格,并非只安排情节即可,还需使情节成为人物性格的完整体,构造人物最稳定的性格特征;D.“两者论述角度一致”说法错误,由原文“……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可知,材料一是从作品的角度论述的;由原文“选取最有普遍意义的、最有人性的东西,从而构造某种令人信服的、不可摇撼的东西”可知,材料二是从创作的角度论述的,两者论述角度不一致。故选A。(3)材料一的观点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艺作品能帮助群众改造自身环境,推动历史前进。A.强调的是作品反映出的创作者的思想;B.奏响时代的强音,激励无数年轻人奔赴大西北,改造自身环境;C.强调的是作品对社会生活的表现;D.强调的是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故选B。(4)由原文“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文学的真实比个别事实、现象更多”“或某种非常现象,概括了同类事物的特征,它的本质面,它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典型化了艺术真实的完整体,是高度的艺术真实。由于它具备了事物的‘精神、灵魂和特征’,所以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可知,《红楼梦》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具有更强的普遍性,能引发读者的共鸣;由原文“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人物,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既体现某个阶级、集团、人群的倾向,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但又富有个人特征的人性,成为最具稳定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可以称‘典型是一种时代现象’,人们通过它们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可知,《红楼梦》中的人物是明清社会的时代产物,能如实地反映当时的整个社会生活。(5)由原文“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可知,从是否以人类的社会生活作为唯一的创作源泉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由原文“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可知,从能否使读者感奋起来,推动时代的发展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由原文“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复制原物和画出生命的外表,而要让人看到人物形象的内在,它的‘血液’,它的‘洋溢出来的丰满的生命力’‘灵魂’‘生命之花’。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这个说法十分精彩,它道出了艺术真实的精粹处。”可知,从是否具有“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的艺术真实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由原文“要创造出具有‘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的艺术真实,就必须通过艺术的典型化手段,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因为唯有这种‘完整体’,才能透入事物的内在,表现出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灵魂和精神,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艺术认识和把握生活的根本手段”可知,从能否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出典型人物,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答案:(1)D(2)A(3)B(4)①《红楼梦》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具有更强的普遍性,能引发读者的共鸣;②《红楼梦》中的人物是明清社会的时代产物,能如实地反映当时的整个社会生活。(5)①是否以人类的社会生活作为唯一的创作源泉;②能否使读者感奋起来,推动时代的发展;③是否具有“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的艺术真实;④能否把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它们的矛盾和冲突改造为艺术真实的完整体,塑造出典型人物。(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红裤子卞之琳安居村一下子黯然失色了:娘儿们一齐换下了红裤子。安居村离同蒲铁路线只有十里路,以前曾经到过日本兵。老百姓回到空了的村里才两个月,今天下午忽然听说日本兵沿铁路挨村“宣抚”,明天安居村老百姓得静候“皇军”来“宣抚”,如果预先远走一人,“皇军”就不给安居村留一所房子。于是全村震动。娘儿们无意中一下子就学了“摩登”,把头发都剪短了。部分女子恨起了以前不曾放脚,不过最惹眼的到底还是红裤子。这可难倒了过门才两个半月的关小双老婆。她的红裤子是村里最新的,虽然曾在山沟里蘸过黄土,但仍不失其鲜明。愿不愿意换,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问题是拿什么来换。上次连夜逃往山里去的时候,在慌乱中把一包衣服给丢了。如今把红裤子换下,穿什么呢?下午关小双回来,一下子把问题解决了。关小双在村公所和村长拌了几句嘴,心里老大不高兴,回来看见老婆还穿着红裤子,呆了一下,就把自己的黑裤子脱下,向她一扔,说:“你换上!”老婆看看他。他向老婆看了看,加重声气说:“你换上!”老婆不敢出声,只有服从他这个荒唐的命令。他们把上身的夹袄也换了,黑绿两色,对比鲜明。年轻的老婆满肚子惊疑,可是不敢作一声,眼泪汪汪地看着丈夫走出门。第二天太阳刚升到树梢头,“皇军”就来“宣抚”了,一共11个,可只有十匹马,其中有一个汉奸,没有马骑。“皇军决不吃你们什么,”汉奸说,“煎几张葱花饼就得了。”“皇军决不要你们什么,”汉奸说,“只是你们在静候‘宣化’的时候,找一担白菜。”“行。”“找一担萝卜。”“行。”“再找一百个鸡蛋。”村长皱了皱眉头,还是说:“行。”十匹马在村公所前吃黄豆,七个日本兵和一个汉奸,在村公所内吃葱花饼。还有三个日本兵呢?他们早就到外边去了,说是去看看菜田。吃够了东西,鬼子头儿向汉奸说了几句话,汉奸马上转头来说:“要‘宣抚’了,召集全村人到前面场子来听话。”全村八十户只到了八十人,其中一个是孩子,被村长拉来凑数。一担白菜,一担萝卜,一担鸡蛋,都摆在村公所门口。鬼子头儿站在阶石上,开始讲话,汉奸翻译。大意是“皇军”战无不胜。他们是来保护中国人民的,众百姓要向“皇军”报告野蛮的土匪八路军的消息。然后开始了问:“皇军杀人放火吗?”“不。”“你们怕皇军吗?”“不怕。”“那为什么土匪来了不走,我们来了就跑呢?“全场沉默。蔬菜到齐了,鸡蛋到齐了,就是自己人还没有到齐。汉奸问老百姓:“那三个皇军到哪里了?”谁也不知道。村长打发几个老百姓去找。村长自己也去找。他推开关小双的屋门,看见关小双战战疑疑缩在炕角落里。他又好气又好笑:“哈,你关小双今天怎么也学娘儿们不敢出头了?”说完才认出面前的竟是关小双老婆,他气得无从笑起,又挨户搜寻去了。半天一无所获。于是雷霆在他头顶上响了。他被绑在一棵白杨树上。全村人都慌了。有人拉来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说:“他知道,他知道。”“你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我看见他们在村东口追一个红裤子,愈追愈远,追到山里去了,再没见回来。”汉奸把话译给胖头儿听,胖头儿向汉奸头顶上爆出去一个霹雷,从汉奸嘴里传出来就变了:“给我把红裤子找来!”可是人头中一个向白杨树外转动了,数十个一齐向南边转动了,像一阵轻风吹过的麦稳。大家看见一条红裤子大步跑来,全然不是女人步伐,后面跟来了一大群兵,穿灰军衣的,不是那三个“皇军”!“红裤子来了!红裤子来了!”七个鬼子一齐跳上马,往村北就跑,撇下萝卜、鸡蛋和三匹马。汉奸想骑马,可试了两下,没有骑得上,也放步向北溜。驼背汉奸没能逃脱,被穿红裤子的关小双抓住了。“这三担东西正好慰劳游击队。”被游击队救下的村长感激得直流泪。“可鬼子马上就回来,”关小双抢上来说了,“我们还想在这里住下去?”那么怎么办?很简单,全体进山去加入游击队。就这么办。这时候在场的已经是五百人。一通长流缓缓淌向山里去,杂在人流里的还有牲口,牲口驮着女人和小孩。女人和小孩抱着包裹,抱着鸡。当夜在游击队司令部,司令听说活捉了三个日本兵,一个汉奸,缴获了三支步枪三匹马,都是关小双的功劳,便要好好犒赏他,关小双则“只要一套军服”。司令笑了,因为到这时候他才看见关小双穿的还是红裤子呢。一套灰色军衣找来了,关小双立即换上了。然后他把那一套绿袄红裤子弹去了尘土,折叠在一起。关小双换了衣服,走到住那些预备第二天到缝切厂去的妇女的院子里,找到了自己老婆,把那衣服轻轻地向她滕头一搁,用左臂拢了一下她的肩头,含笑说:“等将来太平了再穿。”(1939年,发表于重庆《文艺月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把“皇军”和“宣抚”都加了引号,旨在强调他们的身份和前来安居村的目的。B.关小双老婆说“穿什么呢?”照应上文“空了的村里”,写鬼子已把这里劫掠一空。C.汉奸问村民为什么“我们来了就跑”,村民沉默,是既不敢说实话,又不肯说假话。D.找不到那三个丢失的鬼子,鬼子头儿认为是村长杀了他们,就把他绑起来,要杀害他。(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关小双一回家就把老婆换裤子的问题解决了,这使其有头脑,有决断的形象初步确立了起来,为下文他提出村民都参加游击队的建议作了有力的铺垫。B.汉奸与村长的对话特别具有讽刺意味,汉奸一方面表示“不吃什么”“不要什么”,一方面又具体交代所要东西的具体数量,突出了敌人的虚伪与贪婪。C.“人头中一个向白杨树外转动了,数十个一齐向南边转动了,像一阵轻风吹过的麦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人们不忍心看着村长被杀害的沉痛心情。D.小说语言质朴,多用短句,多用口语,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也能轻松读懂,符合抗战时期的宣传需要;故事讲述跌宕起伏,富于传奇色彩,有较强的趣味性。(3)红裤子在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4)小说中的人物除了关小双之外,都没有名字,只用身份代替,请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解答】(1)A.“旨在强调他们的身份和前来安居村的目的”错。“皇军”和“宣抚”都加了引号,在这里是讽刺和否定之意,他们来安居村的目的其实是霸占与侵略。B.“写鬼子已把这里劫掠一空”错。通过后文鬼子到来以后跟村长索要白菜、萝卜、鸡蛋等的东西,最后“蔬菜到齐了,鸡蛋到齐了”,说明此时鬼子还没有把这里劫掠一空。D.“鬼子头儿认为是村长杀了他们,就把他绑起来,要杀害他”错。鬼子此时并没有认为那三个丢失的鬼子被杀了,把他绑起来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他们,办事不利。故选C。(2)C.“表现了人们不忍心看着村长被杀害的沉痛心情”错。依据原文“大家看见一条红裤子大步跑来,全然不是女人步伐,后面跟来了一大群兵,穿灰军衣的”可知,人们一齐向南边转头,是因为看见一条红裤子大步跑来,后面还跟来了一大群穿灰军衣的兵,选项理解错误。故选C。(3)情节角度:文章一开篇就提到,因为鬼子要来,“娘儿们一齐换下了红裤子”,而关小双媳妇“上次连夜逃往山里去的时候,在慌乱中把一包衣服给丢了。如今把红裤子换下,穿什么呢?”,这就又推动了情节发展,关小双“回来看见老婆还穿着红裤子,呆了一下,就把自己的黑裤子脱下,向她一扔”,女人换下红裤子,男人穿上红裤子。也是因为男人穿着红裤子,所以引诱那三个鬼子并杀掉了他们,到最后脱下红裤子,换上灰军装,红裤子构成了小说的主线,也推动了情节发展;主题角度:通过人们对“红裤子”的态度可以探究“红裤子”的意蕴。听说鬼子来“宣抚”,吓得女人全都换下了红裤子,女人都不敢打扮成女人的样子,是怕鬼子的侵犯,体现了侵略者的暴行给人们带来的恐怖的心理阴影;文末关小双把红裤子还给媳妇,告诉她“等将来太平了再穿”,从此处探究“红裤子”应该是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期盼,它象征着美好的和平生活;表达效果角度:“红裤子”是小说题目,以物为标题从表达效果角度容易引起人思考和阅读兴趣,小说开头“安居村一下子黯然失色了:娘儿们一齐换下了红裤子”,也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的效果。“红裤子”这一意象也容易让人有视觉冲击感和想象感,更能增添小说故事性和戏剧性。(4)人物塑造角度: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关小双,其它人物是次要人物,作者只安排关小双这一主要人物的名字,其它次要人物用汉奸、鬼子、日本兵、村长、司令、妇女等身份符号来称呼,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更有利于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便于叙述故事。而其它次要人物以群像形式出现,也更有广泛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主题角度:本文通过关小双的引领,安居村的人民才走上觉醒和反抗之路,没有名字,只用身份代替更能体现对群体形象的启迪;表达角度:本文不是长篇小说,要在有限的文字内表达主题,不宜展现众多人物,容易喧宾夺主,主次不明,所以将次要人物模糊化处理,使叙事更简洁。答案:(1)C(2)C(3)①主题上:“红裤子”是女人的装束,听说鬼子来“宣抚”,吓得女人全都换下了红裤子,侧面体现侵略者的暴行给人们带来的恐怖的心理阴影;“红裤子”是战斗的诱因,关小双就是靠着红裤子诱敌深入,智擒鬼子的,也是穿着红裤子带领游击队袭击鬼子,抓获汉奸的;红裤子也是和平生活的象征,从女人不敢穿红裤子,到结尾“等将来太平了再穿”,放心地穿红裤子成为人们心中的期盼。②情节上:红裤子是小说的线索,女人换下红裤子,男人穿上红裤子诱敌、杀敌,到脱下红裤子,换上灰军装,构成了小说的主线。③表达效果上:红裤子作为小说的标题和开头,有设置悬念的作用;红裤子也给小说增添了故事性,使小说有了幽默轻松的色彩。(意思对即可)(4)①关小双是主要人物,有名字便于突出人物形象,也便于叙述故事。②次要人物没有名字,用汉奸、鬼子、日本兵、村长、司令、妇女等身份符号来称呼,人物更有广泛的普遍性和代表性。③人物是否有名字要服从于小说的主题需要。本文以群体形象着力表现人民的觉醒和反抗,以身份代表各自的阵营即可,没必要给次要人物一一命名;受小说篇幅限制,可将次要人物模糊化处理,使叙事更简洁。④是否有名字要服从于小说的表达需要。在短篇小说中,受小说篇幅限制,不便于对多个人物形象展开具体深入的描写,可以将次要人物模糊化处理,使叙事更简洁。(答出三点可,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3分)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孟子戴章甫,搢笏,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曰:“君子服然后行乎?其行然后服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公孟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子墨子曰:“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此二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翟以是知行之不在服也。”公孟子曰:“善!请舍笏,易章甫,复见夫子,可乎?”子墨子曰:“请因以相见也。若必将舍笏、易章甫,而后相见,然则行果在服也。”子墨子与程子辩,称于孔子。程子曰:“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子墨子曰:“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鱼鸟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告子谓子墨子曰:“我能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防子之身乱之矣!”(节选自《墨子•公孟》①)材料二:儒讥墨以上同②、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③,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韩愈《读<墨子>》)【注】①《墨子•公孟》,本篇主要记录儒、墨两家激烈的争论。②上同:“上”同“尚”,尚同意思是百姓要与君主同是非。“尚同”“兼爱”“尚贤”“明鬼”为《墨子》书中篇名。③祭如在:祭祀祖先时就要当祖先如在面前。(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淹:久留,久住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曾:竟C.彼实构吾二君构:以谗言挑拨D.恣君之所使之恣:肆意(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B.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C.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D.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与“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中的“章甫”为同一物品。B.易,文中为“改变”义,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移风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C.以,介词,译为“用”,与《五石之瓠》中“客得之,以说吴王”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D.正,文中为“使……端正”,与《墨子•兼爱》中“故亏父而自利”的“亏”用法相同。(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墨子认为人的行为成就与其所穿的服饰没有必然的联系,并借用齐桓公和越王勾践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B.墨子面对告子“我能治国为政”的说法,明确指出告子仅停留在口头,却不能亲自实行,不能治国为政。C.韩愈认为孔子同墨子一样也有尚同的思想,主要是因为孔子在《春秋》里讥诮、批评那些专权的臣子。D.韩愈认为墨家会借用儒家的理论,儒家也会借用墨家的理论,两家相互融合,才成就了儒、墨两家的思想。(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②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6)材料一中哪两个事例可以作为材料二儒墨“不相悦”的佐证?请简要概括。【解答】(1)D.恣:听凭。句意:任凭您派遣他。故选:D。(2)“进褒”为一个词,指褒奖,不可断开,排除BD;“不上贤哉”为反问句,大意是“这难道不是‘尚贤’吗”,应在“不”前断句,排除C。译文:孔子看重贤才,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褒奖弟子,以人死了但是名声没有显扬为耻,这难道不是“尚贤”吗?故选:A。(3)C.“用法和意义不同”有误,根据句意“儒家讥讽墨家的尚同、兼爱、尚贤、认同有鬼神存在等思想”“游客得到了药方,用它来游说吴王”,“以”都是介词,用,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C。(4)C.“主要是因为孔子在《春秋》里讥诮、批评那些专权的臣子”错,原文表述为“《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只是在《春秋》里讥讽专权的臣子,并没有提及批评。故选:C。(5)①犹:尚且;恃:倚仗;奉:俸禄。句子翻译为:尚且不能倚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长期守住金玉珍玩。②吾子:你们;出:经过;从者:(您的)部下。句子翻译为: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6)材料一中儒家的公孟子身穿儒家传统服饰来见墨子,两人讨论有关“行”“服”的问题。墨子列举齐桓公和勾践身穿截然不同的服饰但都有所作为来说明有所作为不在于服饰。公孟子请求改换装束再来见墨子,墨子认为一定要拿掉笏板、换去礼帽,然后再来相见,这样就是有所作为果然在于服饰了。两人针对“行”“服”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彼此不相认同;还说到“子墨子与程子辩,称于孔子。程子曰:‘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墨子与程子辩论,称引了孔子的话,对此程子诘问墨子,认为既然是非难儒家就不应该应用儒家大贤孔子的话,这也说明了儒墨两家彼此不相悦。答案:(1)D(2)A(3)C(4)C(5)①尚且不能倚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长期守住金玉珍玩。②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6)①公孟子与墨子讨论“行”“服”的问题;②程子诘问墨子称引孔子言论。参考译文:材料一:公孟子戴着礼帽,腰上插着笏板,穿着儒服,来见墨子说:“君子是先讲究服饰之后再有所作为呢,还是先有所作为再讲究服饰?”墨子说:“有所作为不在于服饰。”公孟子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大的带子,腰悬金剑手持木杖,就这样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从前越王勾践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就这样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这二位君王,他们的服饰不一样,他们的行为却是一样的。我由此知道有所作为不在于服饰啊。”公孟子说:“说得好!请允许我拿掉笏板,换去礼帽,再来见先生,可以吗?”墨子说:“请你就带着这些东西来见我吧。如果一定要拿掉笏板、换去礼帽,然后再来相见,这样就是有所作为果然在于服饰了啊!”墨子与程子辩论,称引了孔子的话。程子说:“非难儒家,为什么又要称引孔子的话呢?”墨子说:“我所称引的是那些得当而不可改变的话。现在鸟儿闻知有炎热干旱的麻烦就会高飞,鱼儿闻知有炎热干旱的麻烦就会沉入水下,对此,即便夏禹、商汤来为它们谋划,也必定无法更改。鸟儿鱼儿可以称得上是愚昧的了,夏禹、商汤犹且要因循它们的办法。现在我就不能称引孔子的话了吗?”告子对墨子说:“我能够治国施政。”墨子说:“所谓施政,口里说了,还得亲自做到。现在你口里说了,但自己却不去做,这是你本身的错乱。你不能管理好你自身,怎么能治理国家的政事呢?你姑且先防备自身的错乱吧!”材料二:儒家讥讽墨家的尚同、兼爱、尚贤、认同有鬼神存在等思想。但是孔子对地位高的人很敬畏,在哪个国家就不非议所居住国家的官员,(孔子在)《春秋》(里)讽刺专权的臣子,这难道不是“尚同”吗?孔子关爱众人,亲自践行仁义的理念,把广泛的施舍救济百姓的人当作圣贤,这难道不是“兼爱”吗?孔子看重贤才,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褒奖弟子,以人死了但是名声没有显扬为耻,这难道不是“尚贤”吗?孔子主张祭祀祖先的时候要当祖先就在面前一样恭敬,讽刺那些虚情假意的祭祀的人,说“我祭祀就会享受到祖先赐予的好处”,这难道不是认为鬼神存在吗?儒家和墨家都称赞尧帝和舜帝,都反对夏桀和商纣,都注重修养自身端正心态来治理天下国家,为什么要像(现在)这样不相认同呢?我认为分歧产生于后代的学生,(他们)各自致力于推行他们老师的学说,这不是两位先师思想的本来面目。儒家必定会借鉴墨家的思想,墨家也会借鉴孔子的思想;不互相借鉴,就不足以形成各自的思想。(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虞仲房司马送秋韵宋丁世昌自入秋光能几时,无端又赋别秋诗。夜长月冷虫鸣急,天阔风高雁过迟。三径黄花存旧节,半栏红叶堕残枝。往来毕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根据标题分析,虞仲房应该曾经写过一首与本诗韵脚相同、用韵次序相同的诗。B.首联以反问入笔,点出秋光之不永,无缘无故地又要开始写送别秋日的诗篇了。C.中间四句通过对自然风物的描摹,渲染出秋景的悲凉,让人感受到秋气的严酷。D.第七句中的“往来”指的是暑往寒来,秋去冬来,“乘除法”指的是主观情感。(2)悲秋是古诗常见的主题之一,这首诗却“独拔于流俗之外”,对此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解答】(1)C.“渲染出秋景的悲凉”不当,“虫鸣急”是表达的是珍惜欣赏美妙虫鸣之意,“天阔风高雁过迟”强调秋意尚在,“三径黄花存旧节,半栏红叶”给人秋日盛景,美好烂漫的感觉。故选C。(2)首先理解题干意思,悲秋是永恒的主题之一,但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秋的激赏和欣悦态度。然后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论证。比如首联“自入秋光能几时,无端又赋别秋诗”直抒胸臆,通过一个反问,表达了秋尚在,不要徒增烦恼黯然伤悲,过早地哀叹时光流逝,既然知道秋日不长,不如在拥有时好好珍惜,何苦无理由地吟诵告别秋日的辞赋呢?再看颔联和颈联,“夜长月冷虫鸣急,天阔风高雁过迟。三径黄花存旧节,半栏红叶堕残枝”,作者抓住了具有秋天特点的意象,你听鸣虫尚在,你看天空依然开阔风依然和畅大雁也还在缓缓飞翔,路边菊花也顽强地怒放着,绿叶凋落,但红叶绚烂于枝头。这是多么美好而富有生机的秋日盛景啊。最后看尾联“往来毕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承接上文照应首联,巧用宋玉悲秋的典故,并回应题目,季节的往来是客观规律,我们改变不了客观可以调整主观心态,来去听任自如就好,只管笑赏四季风景,没必要年年为季节的更替而伤悲。答案:(1)C(2)本诗一改悲秋主题,而是另辟蹊径抒发对秋日美景的盛赞之情,希望拥有时能够好好珍惜,不要徒然悲叹,更不必为时光的流逝而伤感,我们改变不了客观,便主观上接受,淡定豁达地面对人生的来去、得失。(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5.(10分)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2)高适《燕歌行并序》中,“校尉羽书飞瀚海”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胡骑凭陵杂风雨”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一句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而“江娥啼竹素女愁”一句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潇湘妃子”的别号由来所用典故相同。(4)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5)《书愤》中,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解答】故答案为:(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重点字:芳)(2)校尉羽书飞瀚海胡骑凭陵杂风雨(重点字:骑)(3)女娲炼石补天处江娥啼竹素女愁(重点字:啼)(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沧)(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重点字:洲)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13分)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在时代更替中发生过多次转变。在西方早期的传说与游记作品里,中国是如梦如幻的神秘之地。中国被描绘为“遍地是黄金”的天堂。神秘、遥远、富裕、广阔是彼时西方对中国最深的印象。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①_____。1662年出版的《中国智慧》是第一部中拉双语对照的儒家经典译著。“四书”“五经”之后,中国其他文学作品也()地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其中包含了四大名著。目前所知()的四大名著翻译是《三国演义》。英国人汤姆斯将该小说的第八回与第九回译成英文,题为《丞相董卓之死》。一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