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茅盾说过:“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法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摘自习近平《在中国作协十大闭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学主体包括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即:(1)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2)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3)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我国文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普遍出现主体性失落的现象,为此,我们需要探讨一下文学主体性的回归、肯定和实现的途径。探讨文学主体性的实现,首先应当探讨对象主体性的实现。文学对象包括自然、历史、社会,但根本的是人。只有人,才是文学的根本对象。对象的主体性,就是文学对象结构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主体形象。马克思曾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又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作为文学的对象的人,相对于作家来说,他是被描绘的客体,但是相对于他的生活环境社会来说,他又是主体——他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的环境和他的生活是被他所感知的对象。这样,作为文学对象的人就具有这样的双重性,对于作家来说,是被感知的客体存在物,对于环境来说,他又是能够感知环境的主体存在物。作家给笔下的人物以主体的地位,赋予人物以主体的形象,归结为一句通俗的话,就是把人当成人——把笔下的人物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当作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活生生的人,即按照自己的灵魂和逻辑行动着、实践着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玩物与偶像。不管是所谓“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承认他们是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而存在的,即以人为本。(摘自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历史和时代的创造者,人民滋养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滋养了人民的审美价值观和精神生活。B.深入人民群众,了解和感知人民群众是把握生活本质和时代脉动,使文艺创作获得力量和魅力的重要条件。C.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应该将其作品中被描绘的客体存在物“人”赋予主体的地位,赋予人物以主体的形象。D.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是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而存在的,两者共同构成了文学主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创作方面的相关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B.人物形象由作家创造出来,因此,虽然同是文学主体,但作家的地位高于人物形象的地位。C.作家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普通生活,但又高于人民的生活,这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D.文艺作品中“把人当成人”的创作要求促使作家要深入理解人民群众,尊重人民,领悟人民的心声。(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齐白石依据但又不拘泥于“真虾的眼睛是一个小点”的现实,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得非常突出。B.《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在年画中应当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的生活”。C.鲁迅在谈创作《阿Q正传》的经验时曾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D.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反映了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4)作家梁晓声创作的小说《人世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示了近五十年来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该小说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5)人物形象是文学对象主体,如何实现人物形象的“主体性”?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看法。(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嘱咐孙犁黄昏时候,水生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明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回家去吧。”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到前面到屋里去点灯。他听着女人忙乱地打火,灯光闪在窗户上,女人喊:“进来吧,还做客吗?”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不成声音。水生说:“来!我抱抱。”水生靠在炕头上。外面起了风,风吹着院里的那颗小槐树,月光射到窗子上来。水生觉得这屋里是很暖和的,在黑影里问那孩子:“你叫什么?”“小平。”“几岁了?”孩子回答说:“八岁。”“想我吗?”“想你,想你,你不来。”孩子笑着说。女人在外边也笑了。说:“真的!你也想过家吗?”水生说:“想过。”“在什么时候?”“闲着的时候。”“什么时候闲着?……”“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爬到孩子身边去,呆望着孩子的脸。望着这个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孩子,她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想起了过去的一切,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29岁,头发虽然乱,可还是那么黑。脸孔苍白一些,可两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说真的,这八九年,你想过我吗?”“不是说过了吗?想过。”“怎么想法?”她逼着问。“临过平汉路的那天夜里,我宿在一家小店,小店里有个鱼贩子是咱们乡亲。我买了一包小鱼下饭,吃的那鱼,就想起了你。”“胡说。还有吗?”“没有了。你知道我是出门打仗去了,不是专门想你去了。”“我们可常常想你,黑夜白日。”“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儿。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窗户上那块儿小小的玻璃上结起了冰花,夜深了,大街的高房上有人高声广播:“民兵自卫队注意!明天,鸡叫三遍集合。带好武器,和一天的干粮。”“他们要到哪里去?”水生照战争习惯,机警地直起身子来问。“准是去胜芳。这两天,那里很紧!”女人一边细心听,一边小声地说。“你能在家住几天?”“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为什么不早些说?”“还没顾着啊!”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的暖暖的。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轻轻地跳下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杆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呢。大雾笼罩着水淀,只有眼前几丈远的冰道可以望见。河两岸残留在芦苇上的霜花飒飒飘落。冰床像飞一样前进,好像离开了冰面行走。风正从她的前面吹来。她的脸冻得通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地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子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说:“你慢一些,疯了?擦破了鼻子就不闹了。”女人擦一擦脸上的冰雪和汗,笑着说:“不会,这从小玩熟了的东西,今天更不会。在这八年里,你知道我用这床子送过多少次八路军?”冰床在霜雾气里,在冰上飞行。“你把我送到丁家坞,”水生说,“到那里,我就可以找到部队了。”女人没有言语,她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才说:“你知道,我们,我们这些留在家里当媳妇的,最盼望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高粱地里等着这一天。这一天来了,我们那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冰床跑进了水淀中央,太阳从冰面上生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照在冰床上。女人说:“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在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上的女人说:“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我们不冷。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一九四六年河间(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人见到丈夫后,先“咧开嘴笑”“又转过身哭”,这些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久别重逢后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B.“太阳从冰面上生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既渲染了氛围,也预示了胜利即将到来。C.本文题为“嘱咐”,通过妻子临别前对丈夫的嘱咐,重在表现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眷恋和依依不舍。D.“她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表现出女人撑冰床动作的娴熟,为后文穿过急流的情节做了铺垫。(2)关于文中女人问丈夫“是否想过自己”的一段夫妻对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人逼着丈夫问“怎么想法”,表现了她对分别八年的丈夫的深切思念。B.“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体现了女人性格中温柔和深明大义的一面。C.这段温馨的对话与下文分别的仓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叙述节奏张弛有致。D.女人说“胡说”,说明她不相信丈夫“吃的那鱼,就想起了你”这一说法。(3)小说特别写了水生夫妻俩的孩子小平,这样写有何作用?(4)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夫舜遇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人也。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尽有之,贤非加也;尽无之,贤非损也。时使然也。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通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愀然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选自《吕氏春秋》,有到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B.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C.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D.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胼胝,指老茧子。后有成语“胼手胝足”,形容劳动十分辛勤。B.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C.小人,品格低下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此时对子路和子贡非常不满。D.执干,手持盾牌。“干”的本义是:盾牌。一种抵御戈的武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作者看来,功名的建立主要看天意,但因此就不慎重地对待人为的努力也是不正确的。B.舜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其实他的贤能没有发生变化,可见时机的有无对于能否建立功名很重要。C.百里奚由一个奴隶变成“谋无不当,举必有功”的重臣,主要是因为“缪公遂用之”。D.孔子认为如果自身得到了道,那么困窘和显达都是一样的,得道的人,困窘时也高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②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5)孔子陈述自己“穷于陈、蔡之间”却弦歌不绝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子由渑池怀旧①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①仁宗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高中进士。后苏轼出任凤翔府签判,苏辙寄给他一首诗,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中自注:“辙曾为此县簿,未赴而中第。”(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引起下联的议论。B.颔联在文字上是对仗,在意思上却是承上而下,打破了律诗三四两句要求句式对仗、意思相对的束缚。C.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应和弟弟诗中的怀旧之情,以叙事之笔,对“雪泥”“指爪”的感慨进行了具体呈现。D.诗中回忆当年驴蹇人困、道路崎岖,如今僧死壁坏、了无痕迹,作者顿觉人生空幻,产生了人生无常的怅惘之感。(2)从本诗中,你可以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好学的表现有三条,其中“”重在实践锻炼,“”重在虚心请教。(2)鸿雁和书信联系起来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春江花月夜》中写到鸿雁的句子是“,”。(3)诗词中常常对白发进行描摹,借以表达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壮志难酬等复杂情感,有时也以“霜鬓”“衰鬓”代之,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清华大学校史馆,有一幅很难让人忽略的巨幅人物画长卷。画卷中有14人,他们或凝神远眺,或垂首远思,或谈笑风生……他们的身后是万里长城,祖国的山河。这幅画有个令人①的名字——《以身许国图》,这14人均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两弹一星”元勋。“我愿以身许国”,是画卷中的王淦昌1961年在接受研制核武器任务时的回答。之后的17年,王淦昌“消失”了,在西北②的戈壁沙漠中,多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同志,叫“王京”,“王京”这个名字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后才又恢复成“王淦昌”。以身许国,这或许是中国科学家最为特殊、也最难得可贵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③,依然流淌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血脉之中。何为科学家精神?正是他们饱含着的那一腔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怀揣着的那一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高远雄心,正是他们彰显着的那一种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他们在祖国大地上树立了科学的丰碑,铸就了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气质,一如苍穹中闪耀的群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醋作为日常烹饪所必需的调味品,是不能被忽视的。做醋的原料比较多样,杂粮、小麦、水稻、土豆、玉米等都是醋的原料。比如说,中原一带麦子比较多,于是小麦就成为制醋的主要原料;江南盛产水稻,①_____,绵柔香甜的糯米香醋就属于这一类。在酿醋的过程中,粮食中的B族维生素和钙、铁、锌等矿物质都能跑到醋里。这是因为,大部分B族维生素②_____,比如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都是喜酸的物质。所以,和饮料相比,醋的营养价值要高得多。同一品牌的醋来说,陈酿时间越长,醋的价格越高。一般来说,陈酿3﹣6年的醋已经能够达到很好的食用品质了,十几年到几十年的陈酿醋,③_____,犹如陈年美酒一样,脱离了普通消费者日常烹调的范畴。现在凡是叫做“醋”的产品,都必须是酿造醋了,所以消费者不必再去费心费力地鉴别,一种褐色的醋到底是发酵制成的,还是用冰醋酸+焦糖色素+盐+糖制成的。毕竟醋是一种调味品,在安全性合格的前提下,它的风味越好,买它的意义越大。(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对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一浸,就算作她们难得的佳肴。C.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D.这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有人说:怀疑是无限的探求;还有人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以“信任与怀疑”为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茅盾说过:“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法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摘自习近平《在中国作协十大闭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学主体包括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即:(1)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2)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3)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我国文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普遍出现主体性失落的现象,为此,我们需要探讨一下文学主体性的回归、肯定和实现的途径。探讨文学主体性的实现,首先应当探讨对象主体性的实现。文学对象包括自然、历史、社会,但根本的是人。只有人,才是文学的根本对象。对象的主体性,就是文学对象结构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主体形象。马克思曾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又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作为文学的对象的人,相对于作家来说,他是被描绘的客体,但是相对于他的生活环境社会来说,他又是主体——他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的环境和他的生活是被他所感知的对象。这样,作为文学对象的人就具有这样的双重性,对于作家来说,是被感知的客体存在物,对于环境来说,他又是能够感知环境的主体存在物。作家给笔下的人物以主体的地位,赋予人物以主体的形象,归结为一句通俗的话,就是把人当成人——把笔下的人物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当作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活生生的人,即按照自己的灵魂和逻辑行动着、实践着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玩物与偶像。不管是所谓“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承认他们是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而存在的,即以人为本。(摘自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作为历史和时代的创造者,人民滋养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滋养了人民的审美价值观和精神生活。B.深入人民群众,了解和感知人民群众是把握生活本质和时代脉动,使文艺创作获得力量和魅力的重要条件。C.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应该将其作品中被描绘的客体存在物“人”赋予主体的地位,赋予人物以主体的形象。D.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是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而存在的,两者共同构成了文学主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创作方面的相关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B.人物形象由作家创造出来,因此,虽然同是文学主体,但作家的地位高于人物形象的地位。C.作家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普通生活,但又高于人民的生活,这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D.文艺作品中“把人当成人”的创作要求促使作家要深入理解人民群众,尊重人民,领悟人民的心声。(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CA.齐白石依据但又不拘泥于“真虾的眼睛是一个小点”的现实,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得非常突出。B.《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在年画中应当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的生活”。C.鲁迅在谈创作《阿Q正传》的经验时曾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D.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反映了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4)作家梁晓声创作的小说《人世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示了近五十年来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该小说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5)人物形象是文学对象主体,如何实现人物形象的“主体性”?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看法。【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评价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评价。(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两者共同构成了文学主体”错误。依据“文学主体包括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即:(1)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2)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3)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可知,构成主体的是作家、人物形象和读者批评家。故选D。(2)B.“但作家的地位高于人物形象的地位”无中生有,“文学主体包括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并没有提到谁的地位更高。故选B。(3)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艺术要关注人民、关注生活、关注时代。A.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符合材料一的观点。B.艺术要关注人民和时代。符合材料一的观点。C.艺术形象积淀和想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不符合材料一的观点。D.艺术关注时代。符合材料一的观点。故选C。(4)由原文“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和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小说《人世间》取材于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说明作家梁晓声关注了人民的真实生活。由原文“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可知,作家梁晓声塑造了许多打动人(吸引人、感染人)的人物形象。由原文“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小说《人世间》展示了近五十年来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说明作家梁晓声关注了时代。由原文“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法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可知,小说《人世间》体现了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善美。(5)由原文“作家给笔下的人物以主体的地位,赋予人物以主体的形象,归结为一句通俗的话,就是把人当成人——把笔下的人物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当作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活生生的人,即按照自己的灵魂和逻辑行动着、实践着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玩物与偶像”可知,作家要把人物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人,承认他们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即以人为本。由原文“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可知,作家要真实地展现人民,不能虚构、调侃、丑化。由原文“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可知,作家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由原文“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可知,作家要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创造经典人物形象。答案:(1)D(2)B(3)C(4)①小说《人世间》取材于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说明作家梁晓声关注了人民的真实生活;②作家梁晓声塑造了许多打动人(吸引人、感染人)的人物形象;③小说《人世间》展示了近五十年来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说明作家梁晓声关注了时代;④小说《人世间》体现了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善美。(5)①作家要把人物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人,承认他们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即以人为本;②作家要真实地展现人民,不能虚构、调侃、丑化;③作家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④作家要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创造经典人物形象。(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嘱咐孙犁黄昏时候,水生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明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回家去吧。”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到前面到屋里去点灯。他听着女人忙乱地打火,灯光闪在窗户上,女人喊:“进来吧,还做客吗?”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不成声音。水生说:“来!我抱抱。”水生靠在炕头上。外面起了风,风吹着院里的那颗小槐树,月光射到窗子上来。水生觉得这屋里是很暖和的,在黑影里问那孩子:“你叫什么?”“小平。”“几岁了?”孩子回答说:“八岁。”“想我吗?”“想你,想你,你不来。”孩子笑着说。女人在外边也笑了。说:“真的!你也想过家吗?”水生说:“想过。”“在什么时候?”“闲着的时候。”“什么时候闲着?……”“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爬到孩子身边去,呆望着孩子的脸。望着这个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孩子,她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想起了过去的一切,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29岁,头发虽然乱,可还是那么黑。脸孔苍白一些,可两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说真的,这八九年,你想过我吗?”“不是说过了吗?想过。”“怎么想法?”她逼着问。“临过平汉路的那天夜里,我宿在一家小店,小店里有个鱼贩子是咱们乡亲。我买了一包小鱼下饭,吃的那鱼,就想起了你。”“胡说。还有吗?”“没有了。你知道我是出门打仗去了,不是专门想你去了。”“我们可常常想你,黑夜白日。”“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儿。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窗户上那块儿小小的玻璃上结起了冰花,夜深了,大街的高房上有人高声广播:“民兵自卫队注意!明天,鸡叫三遍集合。带好武器,和一天的干粮。”“他们要到哪里去?”水生照战争习惯,机警地直起身子来问。“准是去胜芳。这两天,那里很紧!”女人一边细心听,一边小声地说。“你能在家住几天?”“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为什么不早些说?”“还没顾着啊!”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的暖暖的。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轻轻地跳下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杆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呢。大雾笼罩着水淀,只有眼前几丈远的冰道可以望见。河两岸残留在芦苇上的霜花飒飒飘落。冰床像飞一样前进,好像离开了冰面行走。风正从她的前面吹来。她的脸冻得通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地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子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说:“你慢一些,疯了?擦破了鼻子就不闹了。”女人擦一擦脸上的冰雪和汗,笑着说:“不会,这从小玩熟了的东西,今天更不会。在这八年里,你知道我用这床子送过多少次八路军?”冰床在霜雾气里,在冰上飞行。“你把我送到丁家坞,”水生说,“到那里,我就可以找到部队了。”女人没有言语,她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才说:“你知道,我们,我们这些留在家里当媳妇的,最盼望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高粱地里等着这一天。这一天来了,我们那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冰床跑进了水淀中央,太阳从冰面上生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照在冰床上。女人说:“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在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上的女人说:“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我们不冷。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一九四六年河间(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女人见到丈夫后,先“咧开嘴笑”“又转过身哭”,这些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久别重逢后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B.“太阳从冰面上生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既渲染了氛围,也预示了胜利即将到来。C.本文题为“嘱咐”,通过妻子临别前对丈夫的嘱咐,重在表现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眷恋和依依不舍。D.“她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表现出女人撑冰床动作的娴熟,为后文穿过急流的情节做了铺垫。(2)关于文中女人问丈夫“是否想过自己”的一段夫妻对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女人逼着丈夫问“怎么想法”,表现了她对分别八年的丈夫的深切思念。B.“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体现了女人性格中温柔和深明大义的一面。C.这段温馨的对话与下文分别的仓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叙述节奏张弛有致。D.女人说“胡说”,说明她不相信丈夫“吃的那鱼,就想起了你”这一说法。(3)小说特别写了水生夫妻俩的孩子小平,这样写有何作用?(4)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人物在文中的描写以及小说的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指定的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重在表现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眷恋和依依不舍”错误,分析女人的语言“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可知,临别嘱托重在表现女人的家国情怀。故选C。(2)D.“说明她不相信丈夫‘吃的那鱼,就想起了你’这一说法”错误,女子相信丈夫的说法,“胡说”表现了害羞的心理活动。故选D。(3)结合“望着这个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孩子”分析可知,孩子是在“扫荡”中艰难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根据地人民为抗战所做的牺牲;结合“她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分析可知,女人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胜利的期盼;结合“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分析可知,通过对孩子的倾诉,寄托了女人对丈夫的深情(思念);结合“八岁”“望着这个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孩子”分析可知,孩子是女人八年间独自养大的,表现了女人的坚强;结合“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爬到孩子身边去,呆望着孩子的脸”“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分析可知,通过夫妻俩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表现了人情美。(4)结合原文“不要哭了,家去吧”“外面起了风,风吹着院里的那颗小槐树,月光射到窗子上来”“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分析可知,本文夫妻对话多用口语,对月光及孩子等的描写用词典雅,其语言清新质朴,优美雅致;原文的情节只有“一家人短暂的团聚”“送别”,小说情节简单,淡化情节,不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结合原文“女人说:‘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我们不冷。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分析可知,女人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水生坚持抗日,夫妻情深,小说人物形象美,感情真挚;结合原文“外面起了风,风吹着院里的那颗小槐树,月光射到窗子上来”“大雾笼罩着水淀,只有眼前几丈远的冰道可以望见。河两岸残留在芦苇上的霜花飒飒飘落”分析可知,本文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结合原文“准是去胜芳。这两天,那里很紧”“你能在家住几天?”“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分析可知,本文的故事背景是紧张激烈的抗日战争,可是本文弱化战争的残酷,重在展现以水生夫妻为代表的根据地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答案:(1)C(2)D(3)①孩子是在“扫荡”中艰难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根据地人民为抗战所做的牺牲。②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胜利的期盼。③通过对孩子的倾诉,寄托了女人对丈夫的深情(思念)。④孩子是女人八年间独自养大的,表现了女人的坚强。⑤通过夫妻俩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表现了人情美。(4)①语言清新质朴,优美雅致;如夫妻对话多用口语,对月光及孩子等的描写用词典雅。②淡化情节,不追求曲折离奇;小说重点记述夫妻的短暂相聚与送别,情节简单。③人物形象美,感情真挚;女人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水生坚持抗日,夫妻情深。④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如对水淀的描写。⑤弱化战争的残酷,重在展现以水生夫妻为代表的根据地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夫舜遇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人也。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尽有之,贤非加也;尽无之,贤非损也。时使然也。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通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愀然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选自《吕氏春秋》,有到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B.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C.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D.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胼胝,指老茧子。后有成语“胼手胝足”,形容劳动十分辛勤。B.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C.小人,品格低下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此时对子路和子贡非常不满。D.执干,手持盾牌。“干”的本义是:盾牌。一种抵御戈的武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在作者看来,功名的建立主要看天意,但因此就不慎重地对待人为的努力也是不正确的。B.舜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其实他的贤能没有发生变化,可见时机的有无对于能否建立功名很重要。C.百里奚由一个奴隶变成“谋无不当,举必有功”的重臣,主要是因为“缪公遂用之”。D.孔子认为如果自身得到了道,那么困窘和显达都是一样的,得道的人,困窘时也高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②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5)孔子陈述自己“穷于陈、蔡之间”却弦歌不绝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句含意,从易入手,各个突破。(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关键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假使百里奚即使贤德,如果不被穆公得到,也必定没有这样的名声。现在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百里奚这样的人呢?所以想要寻求贤士的君主,不可不广泛地去寻求。“无得缪公”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除AC;“世之无百里奚哉”都是“焉知”的宾语,不必断开,排除D;“者”一般用于上句末尾,其后断开,排除AD。故选:B。(2)C.“品格低下的人”错,这里的小人指见识浅薄的人。故选:C。(3)D.“孔子认为”错。“如果自身得到了道,那么困窘和显达都是一样的,得道的人,困窘时也高兴”是文章的观点,不是孔子的观点。此句在原文末尾“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故选:D。(4)①“时”,时机;“虏晋”,被晋国俘虏;“饭牛于秦”,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秦饭牛”;“鬻”,卖。译为:百里奚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从虢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在秦国喂牛,被用五张羊皮转卖。②“拘”,固守;“患”,祸患;“所”,处境;“何穷之谓”,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谓何穷”。译为:现在我固守仁义的原则,因而遭受混乱时代的祸患,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困窘呢?(5)由“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可知,孔子认为“陈、蔡之厄”是一种幸运;由“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可知当前处境并不是真正的困窘;由“故内省而不成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可知面临困难,坚守自己的原则。答案:(1)B(2)C(3)D(4)①百里奚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从虢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在秦国喂牛,被用五张羊皮转卖。②现在我固守仁义的原则,因而遭受混乱时代的祸患,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困窘呢?(5)①孔子认为“陈、蔡之厄”是一种幸运;②当前处境并不是真正的困窘;③面临困难,坚守自己的原则。参考译文:能显赫地建立功名,靠的是天意。因为这个缘故,就不慎重地对待人为的努力,是不行的。舜遇到尧那样的明君,是天意。舜在历山种地,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在雷泽钓鱼,天下人很喜欢他,杰出的人士都跟随着他,这是人为努力的结果。舜种地捕鱼的时候,他的贤能与不贤能的情况同当天子时是一样的。他在没有遇到有利时机的时候,带领自己的下属种五谷,捕鱼鳖,编蒲苇,织鱼网,手和脚磨出茧子都不休息,然后才免于冻饿之苦。他在遇到有利时机的时候,即位当了天子,贤德的人全归附他,所有的人都赞誉他。全都占有了,他的贤德并没有增加;全都没有占有,他的贤德并没有减损。这是时机的有无使他这样的。百里奚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从虢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在秦国喂牛,被用五张羊皮转卖。公孙枝得到百里奚以后很喜欢他,把他推荐给秦穆公,过了三天,请求委任他官职。穆公说:“用五张羊皮买了他来却委任他官职,恐怕要被天下耻笑吧!”公孙枝回答说:“信任贤人而任用他,这是君主的英明,让位贤人而自己甘居贤人之下,这是臣子的忠诚。君主是英明的君主,臣子是忠诚的臣子。他如果真的贤德,国内都将顺服,敌国都将畏惧,谁还会有闲暇耻笑呢?”穆公于是就任用了百里奚。他出谋略无不得当,做事情必定成功,这并不说明他的贤德增加了。假使百里奚即使贤德,如果不被穆公得到,也必定没有这样的名声。现在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百里奚这样的人呢?所以想要寻求贤士的君主,不可不广泛地去寻求。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处于困境,七天没吃粮食。孔子在屋里用瑟伴奏唱歌,颜回在外面择野菜。子路跟子贡一起说道:“先生在鲁国被逐,在卫国隐居,在宋国树下习礼时被人伐倒树,在陈国、蔡国遇到困境。而先生歌声从未中止过。君子竟是这样没有感到羞耻的事吗?”颜回无话回答,进屋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很不高兴地推开瑟,叹息着说:“仲由和端木赐是见识浅薄的人啊!叫他们来,我告诉他们。”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贡说:“像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困窘了。”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呢?君子在道义上通达叫做通达,在道义上困窘叫做困窘。现在我固守仁义的原则,因而遭受混乱时代的祸患,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困窘呢?所以,反省自己,在原则上不感到内疚,面临灾难,不丧失自己的品德。严寒到来,霜雪降落以后(松柏不凋落),我因此而知道松柏生命力的旺盛。在陈国、蔡国遇到的困境,对我大概是幸运吧!”孔子威严地重新拿起瑟弹起来,子路威武地拿着盾牌跳起舞来。子贡说:“我不知天的高远,地的广大啊!”古代得道的人,困窘时也高兴,显达时也高兴,高兴的不是困窘和显达。如果自身得到了道,那么困窘和显达都是一样的,就像寒暑风雨交替出现一样。所以许由在颍水之北自得其乐,共伯在共首山逍遥自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子由渑池怀旧①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①仁宗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高中进士。后苏轼出任凤翔府签判,苏辙寄给他一首诗,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中自注:“辙曾为此县簿,未赴而中第。”(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引起下联的议论。B.颔联在文字上是对仗,在意思上却是承上而下,打破了律诗三四两句要求句式对仗、意思相对的束缚。C.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应和弟弟诗中的怀旧之情,以叙事之笔,对“雪泥”“指爪”的感慨进行了具体呈现。D.诗中回忆当年驴蹇人困、道路崎岖,如今僧死壁坏、了无痕迹,作者顿觉人生空幻,产生了人生无常的怅惘之感。(2)从本诗中,你可以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从诗歌中获得人生感悟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作者顿觉人生空幻,产生了人生无常的怅惘之感”错。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故选D。(2)①人生充满偶然,世事无常。“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之后,除了在雪泥上偶然留下几处爪痕之外,又有谁会管它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雪泥留爪,实属偶然;僧死壁坏,世事无常。②要有顺其自然的(旷达)生活态度。鸿飞东西乃自然现象,不必计较。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③不必沉湎过去。“往日崎岖”,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崎岖”属于“往日”,不必太过沉湎;④要乐观对待人生。“往日崎岖”,如今业已及第。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⑤人生每一次经历都有意义。“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了展示。“崎岖”“路长”“人困”“驴蹇”,这些当时的坎坷化作人生的感悟。答案:(1)D(2)①人生充满偶然,世事无常。雪泥留爪,实属偶然;僧死壁坏,世事无常。②要有顺其自然的(旷达)生活态度。鸿来鸿去,乃是自然,不必计较。③不必沉湎过去。“崎岖”属于“往日”,不必太过沉湎。④要乐观对待人生。“往日崎岖”,如今业已及第。⑤人生每一次经历都有意义。“崎岖”“路长”“人困”“驴蹇”,这些当时的坎坷化作人生的感悟。译文: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赏析:前四句一气贯串,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之后,除了在雪泥上偶然留下几处爪痕之外,又有谁会管它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作者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雪泥、鸿爪作喻,较之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苏轼的比喻非常生动、深刻,在宋代即被人称道,并被作为诗人“长于譬喻”的例证之一。“雪泥鸿爪”这个成语也就一直流传至今。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雪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运,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所以流布广泛而久远。前四句不但理趣十足,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以叙事之笔,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雪泥”“指爪”感慨的具体化。尾联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了展示。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此诗的重心在前四句,而前四句的感受则具体地表现在后四句之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全篇圆转流走,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是苏轼的名作之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好学的表现有三条,其中“敏于事而慎于言”重在实践锻炼,“就有道而正焉”重在虚心请教。(2)鸿雁和书信联系起来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春江花月夜》中写到鸿雁的句子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诗词中常常对白发进行描摹,借以表达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壮志难酬等复杂情感,有时也以“霜鬓”“衰鬓”代之,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敏)(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重点字:雁)(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清华大学校史馆,有一幅很难让人忽略的巨幅人物画长卷。画卷中有14人,他们或凝神远眺,或垂首远思,或谈笑风生……他们的身后是万里长城,祖国的山河。这幅画有个令人①的名字——《以身许国图》,这14人均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两弹一星”元勋。“我愿以身许国”,是画卷中的王淦昌1961年在接受研制核武器任务时的回答。之后的17年,王淦昌“消失”了,在西北②的戈壁沙漠中,多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同志,叫“王京”,“王京”这个名字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后才又恢复成“王淦昌”。以身许国,这或许是中国科学家最为特殊、也最难得可贵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③,依然流淌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血脉之中。何为科学家精神?正是他们饱含着的那一腔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怀揣着的那一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高远雄心,正是他们彰显着的那一种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他们在祖国大地上树立了科学的丰碑,铸就了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气质,一如苍穹中闪耀的群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结合语境读懂句段的意思,根据前后联系,选用意思相符的成语。(2)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需要学生对各种句式类型有明确的认识,根据句子内容按照句式特点把句子成分进行重新组合。(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于都画线句子,结合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结合上下文文意综合分析表达效果。【解答】(1)第一空,根据语境,填入成语是形容这幅画的名字让观者感到敬佩和激动。可以填入“肃然起敬”或“为之动容”“热血沸腾”。“肃然起敬”,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为之动容”,为此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形容受到感动。“热血沸腾”,身上的一腔热血都翻腾起来了。形容情绪的激昂高涨。第二空,根据语境,从后文“戈壁沙漠中”可知,填入成语是形容戈壁沙漠、环境恶劣的,可以填入“荒无人烟”或“无边无际”“杳无人迹”。“荒无人烟”,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无边无际”,指无限广阔,没有边际。“杳无人迹”,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第三空,根据语境,从后文“依然流淌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血脉之中”可知,这种以身许国的精神得以流传到现在,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可以填入“永不磨灭”或“永垂不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永不磨灭”,永远不会消灭。“源远流长”,水源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历久弥新”,经过长久的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2)长句变短句最常用的手法是将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等独立出来,让它们各成一个分句,相应的主干也独立成句。本题中,首先将句子的主干“‘王京’这个名字才又恢复成‘王淦昌’”独立成句;然后将句子的状语“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删掉“在”独立成句;“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独立成句;状语“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后”删掉“后”独立成句。再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句序。故改写后的句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王京”这个名字才又恢复成“王淦昌”。(3)句子中“何为科学家精神?正是他们饱含着的那一腔胸怀祖国……”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设问的修辞手法是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解释一个问题。因为采用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而其后给出的答案,则可以让读者加深记忆。句中通过运用设问的手法,引起了读者对科学家精神的注意。句子还连用三个“正是他们”引导的句子,构成了排比句式。排比句式的特点是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势。而在句子中,“正是他们饱含着的那一腔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怀揣着的那一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高远雄心,正是他们彰显着的那一种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突出科学家热爱祖国、勇攀高峰、严谨治学的精神品质,让表达富于气势,富有节奏感,给读者以更强的感染。答案:(1)①肃然起敬(热血沸腾、为之动容)②荒无人烟(无边无际、杳无人迹)③永不磨灭(永垂不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
- 药物集中选购招标工作计划
- 浙江省杭州地区2024-2025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 湖南省永州2024-2025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 2024红酒销售计划
- 干部计划生育档案表样模板
- 六年级体育课教学计划年级体育下册计划
- 统考版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十章电磁感应
-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8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核心考点练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高考仿真模拟练1
- 2668-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
- 雷雨第四幕剧本由中门上不做声地走进来雨衣上雨还在往下滴发鬓有些
- 冠心病临床病例讨论演示文稿
-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 文明之痕:流行病与公共卫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四川大学
- 通信工程服务承诺书承诺书
- 干部学历学位认证表A
-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吴志明第五版)第1-9章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形势与政策》期末补考大作业试题含答案
- DB11 1741-2020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
- 正确的人生观讲课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