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宁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提升卷2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南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从主体上看,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模群体,劳动精神的主体是所有劳动者,而劳模群体是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劳模的本意也就是劳动者的模范。劳模群体是劳动者群体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劳模精神也是劳动精神的一部分。劳动精神应该成为所有劳动者都必须拥有的精神,劳模精神也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二者也是基础和方向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系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劳模精神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是影响和引领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外力。工匠精神则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精神,是激发和激励每一位劳动者不断自我超越的内力。劳模精神是超越别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超越自己的精神。工匠精神点亮了自己的生命,劳模精神则照亮了别人的生命。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的共性,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则揭示了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的个性,是成就优秀劳动者的必要条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成就杰出劳动者的根源。当然,如果工匠精神成就的劳动者大大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也大大超越了别人,那么,他就会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最终才有可能成为劳模,劳模精神也随之产生。劳动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成为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成为影响别人的人,就是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党和国家现在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鼓励更多的人成为优秀的劳动者,甚至成为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和大家学习的榜样。(摘编自乔东、萧新桥《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材料二: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其次,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千百年来,工匠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再次,工匠精神也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工匠制造的无数精美工艺品,是中国工匠对细节完美追求的体现。现代机械工业尤其是智能工业对细节和精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细节和精度决定成败。无数动人的故事告诉人们,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的重要环节。最后,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现代机械制造尤其是现代智能制造,对技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难度和精度要求。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道工艺的更新,都需要有工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艺参与其中。(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劳动精神的劳动者就是劳模,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B.工匠精神成就的劳动者如果能大大超越过去的自己,也大大超越别人,他就会成为劳模。C.党和国家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劳动楷模。D.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践行工匠精神,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的责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精神,也是劳动者学习劳模精神进而成为劳模的基础。B.劳模精神从外部影响和引领劳动者做先进,工匠精神从内部唤醒劳动者不断成为最好的自己。C.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的共性,劳模精神揭示了优秀劳动者在自我超越中彰显的个性。D.从劳动精神到工匠精神再到劳模精神,三者涵盖了劳动精神的不同发展层次,是逐步递进的关系。(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观点的一项是A.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B.只为艺精心,何患不成功。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D.学生不离纸笔墨,文海破浪手中握。(4)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从什么角度论述了“工匠精神”?请简要概括。(5)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个人践行“工匠精神”与国家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2.(2023秋•南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撒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牺牲的小榕的铭记,对负伤战友的思念,对寻找部队的不放弃等,伍原的这些心理,体现出他对战友的深情和对革命的忠诚。B.为了把战友的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给部队,八路军战士伍原虽然在行进途中迷路了,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无所畏惧地前行。C.小说描写“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潜伏的危机”,为后文遇到“老乡”看到希望作张本。D.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能辨是非,当他知道伍原的身份后,为伍原指引了部队前进的方向。(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与《百合花》的标题均有象征作用,本文如豆的灯光这一路标象征指引伍原前行的希望,百合花则象征军民纯洁的情谊和美好的人性。B.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符合其身份特征,对迷路孤独的伍原多用心理描写,对“听不见不会说”的老乡多用动作描写。C.小说中几次写到伍原的“泪水”,既真实地写出了伍原心理变化过程,又把小说前后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D.本文与《百合花》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笔调简明朴实,均不以跌宕曲折的情节取胜,体现茹志鹃小说散文化的创作风格。(3)有人把文中画横线部分改写成以下语段,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没有石子、草棍、树枝和白粉,没留下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在灰蒙蒙的没有人烟的天地中,只有自己站在这里。(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伍原的形象特点。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4秋•良庆区校级月考)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①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的娄山上,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占领遵义,并举行了遵义会议。2月,经过激战,夺取娄山关,这首词作于此时。②漫道,不要说。(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C.整首词以写景作结,描写娄山壮阔的夕照景象,含有不尽之意,引人浮想联翩。D.这是一首悲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2)词的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中有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三.默写(共1小题)4.(2024秋•江南区校级月考)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以笔为枪、评论时政,承担起自己的时代责任。(2)岑参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尤为精到。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更是千古传诵,它们是“,”。(3)“鹿”因其惬意且恬静的生活姿态而受古人青睐,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4秋•良庆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孔明千载人①,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敌人畏之。玄德临终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③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释】①千载人:千年的伟人。②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③钟会:魏国将领。(1)下列选项中对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B.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C.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D.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B.今南方已定转转不已(《河中石兽》)C.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D.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3)下列选项中对文意及词意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所以诸葛亮建议后主一视同仁,对于作恶违法或行为忠善的人,自己直接确立标准亲自评定对他们的惩奖。B.甲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记叙为主。C.“崩”在文中表示皇帝去世。后也可用于表示大臣的去世。D.“卑鄙”在文中表示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现用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低下、不道德、不光明磊落。(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②君信之,士大夫仰之,敌人畏之。(5)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4秋•青秀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腊月的许多生机,是聚在菜园子里的。俗话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①天再冷,园子冻不死,那一园子的青葱总是鲜活着。“冰冻响,萝卜长”,萝卜坚决和严寒叫板,把自己往高处举,往土里深掘,最后,身板被锤炼得结结实实,而甜嫩脆的品质,更叫我们充满了期待——萝卜炖羊肉,馋人哟。②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等等也都是勇敢地和季节抗衡的斗士,这些寻常的蔬菜,其实是腊月里蛰伏的许多小小的幸福,不惊天动地,却把每一个日子点缀得不凝滞,不呆板。当然,它们能够在腊月里天天向上,长得滋润,还是农人们日常细心呵护照料的结果。每一户农家,对菜园子的拾掇,其实和对待四季里的每一项劳作是一样的,③心底含了实在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腊七腊八,腌鱼腌鸭。”腊月一项要紧事,就是准备吃货。月初,鱼鸭就差不多腌透了,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屋檐下,油汪汪晾着那一串一串的,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整整一个月,农家的灶间难得消停,磨豆腐、蒸米酒、做糍粑,弥漫的香气,抵消了寒冷侵袭,人心,被烘得暖暖的。——陈爱民《腊月》《人民日报》(2020年01月18日08版)(1)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句子分别使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下判断全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对比、排比B.夸张、对比、对偶C.比拟、比喻、对偶D.夸张、比拟、排比(2)下列句子里加点的“和”与文中加点的“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天和昨天一样热,和前天不一样热B.今天和昨天一样热,都是38度高温天气C.屋里只有她和我D.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初,有太阳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会把那一串串油汪汪的差不多腌透的鱼鸭挂到屋檐下晾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7.(2024秋•青秀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盐碱地是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末我国盐碱地有1.15亿亩左右。立足国情农情,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治理盐碱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①______,即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过去,一些地方依赖单一方式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到水资源等条件制约,面临改造成本高、维护难等诸多问题。如今,更多地方打开思路,坚持“两条腿走路”,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②_____:找到了更多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方法。比如,山东省庆云县实施暗管排灌改良土质,提升地力,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土地成方连片,并试种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良法、良种让昔日盐碱地变丰产田。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只有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分区分类进行治理改良,③______。(1)下列句子中的“左右”和“2019年末我国盐碱地有1.15亿亩左右”中的“左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B.他想左右目前的形势,没那么容易!C.在这里,想要上学必须要经过五十里左右的山路才能够到学校。D.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真诚待人。(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两条腿走路”原本是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形象概括,现在这一方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请结合材料简述“两条腿走路”在文中的含义。六.作文(共1小题)8.(2024秋•良庆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闻一多的《红烛》借“蜡烛”赞扬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表达年轻一代的心声。《峨日朵雪峰之侧》营造了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材料二:2024巴黎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夺金40枚,中国香港代表团夺金2枚,中国台北代表团夺金2枚,以金牌总数44枚超越美国,创造了境外奥运夺金新纪录!本届奥运会引人注目的是,一批“00后”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他们不仅赢得了奖牌,更生动展现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和年轻一代充满活力与自信的精神面貌。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以上材料给了你关于“青春”怎样的触动与启发?你认为什么样的青春更美丽?请结合你的经历与体验,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可以讲述你的经历,也可以阐述你的观点,注意记叙文要突出细节描写,议论文要明确表达观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宁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南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从主体上看,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模群体,劳动精神的主体是所有劳动者,而劳模群体是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劳模的本意也就是劳动者的模范。劳模群体是劳动者群体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劳模精神也是劳动精神的一部分。劳动精神应该成为所有劳动者都必须拥有的精神,劳模精神也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二者也是基础和方向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系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劳模精神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是影响和引领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外力。工匠精神则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精神,是激发和激励每一位劳动者不断自我超越的内力。劳模精神是超越别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超越自己的精神。工匠精神点亮了自己的生命,劳模精神则照亮了别人的生命。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的共性,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则揭示了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的个性,是成就优秀劳动者的必要条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成就杰出劳动者的根源。当然,如果工匠精神成就的劳动者大大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也大大超越了别人,那么,他就会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最终才有可能成为劳模,劳模精神也随之产生。劳动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成为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成为影响别人的人,就是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党和国家现在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鼓励更多的人成为优秀的劳动者,甚至成为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和大家学习的榜样。(摘编自乔东、萧新桥《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材料二: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其次,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千百年来,工匠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再次,工匠精神也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工匠制造的无数精美工艺品,是中国工匠对细节完美追求的体现。现代机械工业尤其是智能工业对细节和精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细节和精度决定成败。无数动人的故事告诉人们,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的重要环节。最后,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现代机械制造尤其是现代智能制造,对技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难度和精度要求。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道工艺的更新,都需要有工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艺参与其中。(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具有劳动精神的劳动者就是劳模,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B.工匠精神成就的劳动者如果能大大超越过去的自己,也大大超越别人,他就会成为劳模。C.党和国家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劳动楷模。D.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践行工匠精神,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的责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精神,也是劳动者学习劳模精神进而成为劳模的基础。B.劳模精神从外部影响和引领劳动者做先进,工匠精神从内部唤醒劳动者不断成为最好的自己。C.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的共性,劳模精神揭示了优秀劳动者在自我超越中彰显的个性。D.从劳动精神到工匠精神再到劳模精神,三者涵盖了劳动精神的不同发展层次,是逐步递进的关系。(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观点的一项是BA.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B.只为艺精心,何患不成功。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D.学生不离纸笔墨,文海破浪手中握。(4)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从什么角度论述了“工匠精神”?请简要概括。(5)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个人践行“工匠精神”与国家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答案】(1)D(2)C(3)B(4)①材料一,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关系。②材料二,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5)①个人:工匠精神可以使个人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②国家:工匠精神可以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新,提升国家制造品质与水平,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文名句及材料相关观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诗文名句,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则材料,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A.“具有劳动精神的劳动者就是劳模”错。原文是“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模群体,劳动精神的主体是所有劳动者,劳模群体是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可见“劳模”与“具有劳动精神的劳动者”不是一个概念。B.“他就会成为劳模”错,太绝对。原文是“如果工匠精神成就的劳动者大大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也大大超越了别人,那么,他就会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最终就会成为劳模”,“最终会成为劳模”与“就会成为劳模”含义不同。C.“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劳动楷模”错。原文是“党和国家现在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更要成为优秀的劳动者,甚至成为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和大家学习的榜样”。选项只截取了最后一个内容。D.正确。故选D。(2)C.“劳模精神揭示了优秀劳动者在自我超越中彰显的个性”错。原文是“工匠精神则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精神,是激发和激励每一位劳动者不断自我超越的内力。劳模精神是超越别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超越自己的精神”。故选C。(3)A.强调技艺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工匠精神”;B.“只为艺精心,何患不成功”,强调要钻研技艺,为成功铺就大道,能够支持题干观点;C.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没有体现出“不以成功为旨归”;D.“文海破浪”代表成功,不能支持题干观点。故选B。(4)材料一关键句有“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系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劳动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成为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成为影响别人的人,就是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可见材料一是阐述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关系。材料二关键句有“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其次,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再次,工匠精神也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可见材料二是阐述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5)个人:由“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可得出:工匠精神可以使个人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国家:由“无数动人的故事告诉人们,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的重要环节”“在现代工业条件下,现代机械制造尤其是现代智能制造,对技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难度和精度要求。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道工艺的更新,都需要有工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艺参与其中”可得出:工匠精神可以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新,提升国家制造品质与水平,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答案:(1)D(2)C(3)B(4)①材料一,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关系。②材料二,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5)①个人:工匠精神可以使个人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②国家:工匠精神可以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新,提升国家制造品质与水平,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2.(2023秋•南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撒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对牺牲的小榕的铭记,对负伤战友的思念,对寻找部队的不放弃等,伍原的这些心理,体现出他对战友的深情和对革命的忠诚。B.为了把战友的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给部队,八路军战士伍原虽然在行进途中迷路了,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无所畏惧地前行。C.小说描写“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潜伏的危机”,为后文遇到“老乡”看到希望作张本。D.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能辨是非,当他知道伍原的身份后,为伍原指引了部队前进的方向。(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与《百合花》的标题均有象征作用,本文如豆的灯光这一路标象征指引伍原前行的希望,百合花则象征军民纯洁的情谊和美好的人性。B.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符合其身份特征,对迷路孤独的伍原多用心理描写,对“听不见不会说”的老乡多用动作描写。C.小说中几次写到伍原的“泪水”,既真实地写出了伍原心理变化过程,又把小说前后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D.本文与《百合花》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笔调简明朴实,均不以跌宕曲折的情节取胜,体现茹志鹃小说散文化的创作风格。(3)有人把文中画横线部分改写成以下语段,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没有石子、草棍、树枝和白粉,没留下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在灰蒙蒙的没有人烟的天地中,只有自己站在这里。(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伍原的形象特点。【答案】(1)B(2)C(3)①原句使用了反复的修辞,用七个“没有”渲染了空旷、荒寂的自然环境;②原句采用了短句的形式,分别强调,反复渲染,更加凸显了无星、无月、无人的典型环境,从而更能烘托出伍原此时的孤独、迷茫和无助。(4)①忠于革命,不忘责任。对牺牲的小榕的铭记,对负伤战友的思念,对寻找部队的不放弃等,伍原的这些心理,体现出他对战友的深情和对革命的忠诚。②性格坚强,信念坚定。为了把战友的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给部队,八路军战士伍原虽然在行进途中迷路了,虽有孤独、迷茫和无助,但他依然坚定的前行。③有勇有谋。伍原凭借经验判断方向,尤其是在与聋哑老乡的扭打和如何让老乡知道自己身份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有勇有谋的特点。【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中相关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句,根据题干的提示,与题干中所给句子进行比较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概括,有理有据,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解答】(1)B.“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无所畏惧地前行”错误。在行军路上落单的他,曾经有过多次恐惧和绝望,比如“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等,只是他最终战胜了恐惧。故选:B。(2)C.“使人物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错误。应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故选:C。(3)第一段,原文连用两个“没有”,后面用五个“没有”来写景,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抓住“没有”的具体内容分析,连“石子”“草棍”“树枝”“白粉”“路标的痕迹”等都没有渲染了空旷、荒寂等的自然环境。第二段,“没有人,没有一个人”强调了此处连人也没有,且“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以短句的形式分别强调,突出“天”“地”都是灰蒙蒙的,从而突出了无月无星的黑夜的典型环境,更能烘托出伍原此时的孤独、迷茫和无助。(4)结合“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可见,伍原忠于革命,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结合“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可见,伍原性格坚强,信念坚定。结合“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见,伍原有勇有谋。答案:(1)B(2)C(3)①原句使用了反复的修辞,用七个“没有”渲染了空旷、荒寂的自然环境;②原句采用了短句的形式,分别强调,反复渲染,更加凸显了无星、无月、无人的典型环境,从而更能烘托出伍原此时的孤独、迷茫和无助。(4)①忠于革命,不忘责任。对牺牲的小榕的铭记,对负伤战友的思念,对寻找部队的不放弃等,伍原的这些心理,体现出他对战友的深情和对革命的忠诚。②性格坚强,信念坚定。为了把战友的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给部队,八路军战士伍原虽然在行进途中迷路了,虽有孤独、迷茫和无助,但他依然坚定的前行。③有勇有谋。伍原凭借经验判断方向,尤其是在与聋哑老乡的扭打和如何让老乡知道自己身份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有勇有谋的特点。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4秋•良庆区校级月考)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①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的娄山上,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占领遵义,并举行了遵义会议。2月,经过激战,夺取娄山关,这首词作于此时。②漫道,不要说。(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C.整首词以写景作结,描写娄山壮阔的夕照景象,含有不尽之意,引人浮想联翩。D.这是一首悲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2)词的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中有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案】(1)B(2)这两句描写了西风、长空、大雁、晨霜、孤月五种意象以及晨风猛烈、天空高远、大雁鸣叫、清晨霜落等情景,营造了一种阔大的意境。【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B.“‘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错误,“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大意是“霜花满地,残月在天。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咽”在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霜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除了表明喇叭声不怎么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故选B。(2)此词开篇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长空雁叫”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霜晨月”晓月依然挂在天边,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晨霜、孤月的意象出现,使得诗歌画面感增强。因此,这两句描写了西风、长空、大雁、晨霜、孤月五种意象,描绘出晨风猛烈、天空高远、大雁鸣叫、清晨霜落等情景,营造了一种阔大的意境。答案:(1)B(2)这两句描写了西风、长空、大雁、晨霜、孤月五种意象以及晨风猛烈、天空高远、大雁鸣叫、清晨霜落等情景,营造了一种阔大的意境。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赏析:此诗上半阕,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凭添悲壮。接着第二句,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这个画面可以剖成三个字组成的意境,一幅晓月寒霜图,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反映了这一种心情。”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豪气再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半阕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所以这二句虽表面写实,却的确有象征意义,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最后二行让人有一种仿佛亲眼见到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望万里祖国壮丽江山之英姿。他看见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阳,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主席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主席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另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情不自禁或下意识地说出这两句诗,以此来表达我们心中强烈的感受,以及我们将暗自下定决心,树立必胜之决心,克服万重困难,以致于最后获得成功。它对于升华我们的精神起到了某种神奇般的效应,有某种神秘的符语般的力量。三.默写(共1小题)4.(2024秋•江南区校级月考)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以笔为枪、评论时政,承担起自己的时代责任。(2)岑参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尤为精到。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更是千古传诵,它们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鹿”因其惬意且恬静的生活姿态而受古人青睐,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答案】(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重点字:激)(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重点字:梨)(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重点字:呦)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4秋•良庆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孔明千载人①,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敌人畏之。玄德临终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③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释】①千载人:千年的伟人。②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③钟会:魏国将领。(1)下列选项中对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B.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C.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D.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B.今南方已定转转不已(《河中石兽》)C.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D.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3)下列选项中对文意及词意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所以诸葛亮建议后主一视同仁,对于作恶违法或行为忠善的人,自己直接确立标准亲自评定对他们的惩奖。B.甲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记叙为主。C.“崩”在文中表示皇帝去世。后也可用于表示大臣的去世。D.“卑鄙”在文中表示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现用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低下、不道德、不光明磊落。(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②君信之,士大夫仰之,敌人畏之。(5)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答案】(1)B(2)D(3)C(4)①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②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敌人畏惧他。(5)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先是率师出征,深入南方平定了叛乱,使南方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之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与魏国作战。【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的是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及词意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句意:敌将钟会征讨蜀国,特地派人至汉川祭礼诸葛亮庙,禁止军队士兵在诸葛墓附近砍柴,这难道是智力高超或谋略过人所能获得的吗?“伐”的对象是“蜀”,要连在一起,排除AD;“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为反问句,“是”为代词“这”,作句子主语,其前断开,排除C。故选B。(2)A.故:所以;故意。B.已:已经;停止。C.国:国家;故乡。D.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故选D。(3)C.有误,“崩”一般指天子的死,在古代指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及正规皇后的死可称“崩”,大臣的去世只能用“薨”。故选C。(4)①定:平定;兵甲:兵员装备;奖率:激励。译文: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②仰:仰慕;畏:畏惧。译文: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敌人畏惧他。(5)从甲文“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可知,诸葛亮为了“大事”,率师出征,冒着致病的瘴气强渡泸水,平定了南方四郡先后发生叛乱。从乙文“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可知,诸葛亮为了“大事”,率军六次出祁山,与曹魏作战,想要恢复汉室的基业。据此概括作答。答案:(1)B(2)D(3)C(4)①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②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敌人畏惧他。(5)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先是率师出征,深入南方平定了叛乱,使南方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之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与魏国作战。参考译文:(甲)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将领士兵,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乙)诸葛孔明是千载伟人,他的思想行为,一概出于对刘玄德和恢复汉室事业的忠诚。在他掌权的二十多年里,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他。(所以)刘玄德临死时以至于对他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后主刘禅虽然平庸懦怯、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给他而毫无怀疑。后主左右奸佞之臣充塞宫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嫉恨暗害诸葛亮之心的。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出岐山、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虎。敌将钟会征讨蜀国时,特地派人至汉川祭礼诸葛亮庙,并下令军士,禁止在诸葛墓附近砍柴。这难道是智力高超或谋略过人所能获得的吗?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4秋•青秀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腊月的许多生机,是聚在菜园子里的。俗话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①天再冷,园子冻不死,那一园子的青葱总是鲜活着。“冰冻响,萝卜长”,萝卜坚决和严寒叫板,把自己往高处举,往土里深掘,最后,身板被锤炼得结结实实,而甜嫩脆的品质,更叫我们充满了期待——萝卜炖羊肉,馋人哟。②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等等也都是勇敢地和季节抗衡的斗士,这些寻常的蔬菜,其实是腊月里蛰伏的许多小小的幸福,不惊天动地,却把每一个日子点缀得不凝滞,不呆板。当然,它们能够在腊月里天天向上,长得滋润,还是农人们日常细心呵护照料的结果。每一户农家,对菜园子的拾掇,其实和对待四季里的每一项劳作是一样的,③心底含了实在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腊七腊八,腌鱼腌鸭。”腊月一项要紧事,就是准备吃货。月初,鱼鸭就差不多腌透了,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屋檐下,油汪汪晾着那一串一串的,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整整一个月,农家的灶间难得消停,磨豆腐、蒸米酒、做糍粑,弥漫的香气,抵消了寒冷侵袭,人心,被烘得暖暖的。——陈爱民《腊月》《人民日报》(2020年01月18日08版)(1)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句子分别使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下判断全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A.比喻、对比、排比B.夸张、对比、对偶C.比拟、比喻、对偶D.夸张、比拟、排比(2)下列句子里加点的“和”与文中加点的“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今天和昨天一样热,和前天不一样热B.今天和昨天一样热,都是38度高温天气C.屋里只有她和我D.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初,有太阳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会把那一串串油汪汪的差不多腌透的鱼鸭挂到屋檐下晾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C(2)A(3)①原句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鸭在阳光下得到最为适度的晾晒,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场景的喜爱。②原句用短句,有强调作用,更口语化,显得亲切生动。③改句只是简单地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使用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判断修辞手法的运用。(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词语用法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正确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中相关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句,根据题干的提示,与题干中所给句子进行比较分析。【解答】(1)“天再冷,园子冻不死,那一园子的青葱总是鲜活着”使用了比拟的修辞;“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也都是勇敢地的和季节抗衡的斗士”使用了比喻中的暗喻;“心底含了实在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使用了对偶。没有采用对比、排比、夸张手法。故选C。(2)文中与A项加点的“和”都是介词,BCD项加点的“和”为连词。故选A。(3)本题中的原句和改句主要是在修辞手法和句式方面存在差别。原句中“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阳光拟人化,使所描写的阳光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写出了鱼鸭在阳光下晾晒的油润感,更生动逼真。而改句只是简单地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没有感染力。原句中“月初”“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屋檐下”等句式较短,使文章感情回环往复,增强语句的句势,读来节奏分明,同时原句较口语化,显得亲切生动。改句“每家每户都会把那一串串油汪汪的差不多腌透的鱼鸭挂到屋檐下晾着”只是简单地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答案:(1)C(2)A(3)①原句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鸭在阳光下得到最为适度的晾晒,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场景的喜爱。②原句用短句,有强调作用,更口语化,显得亲切生动。③改句只是简单地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7.(2024秋•青秀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盐碱地是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末我国盐碱地有1.15亿亩左右。立足国情农情,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治理盐碱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①______,即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过去,一些地方依赖单一方式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到水资源等条件制约,面临改造成本高、维护难等诸多问题。如今,更多地方打开思路,坚持“两条腿走路”,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②_____:找到了更多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方法。比如,山东省庆云县实施暗管排灌改良土质,提升地力,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土地成方连片,并试种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良法、良种让昔日盐碱地变丰产田。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只有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分区分类进行治理改良,③______。(1)下列句子中的“左右”和“2019年末我国盐碱地有1.15亿亩左右”中的“左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B.他想左右目前的形势,没那么容易!C.在这里,想要上学必须要经过五十里左右的山路才能够到学校。D.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真诚待人。(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两条腿走路”原本是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形象概括,现在这一方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请结合材料简述“两条腿走路”在文中的含义。【答案】(1)C(2)①另一种是“以种适地”②选育耐盐碱植物③才能利用好盐碱地资源(3)“两条腿走路”在文中指,对盐碱地的治理,打开思路,依靠两种(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种是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或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应对。【分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并结合语境分析。(2)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和句子的补写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段内容,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逻辑补充出正确的语句。(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含义的能力。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解答】(1)原文“左右”是“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A.“左右”是副词,“反正”。B.“左右”是动词,“支配、操纵”。C.和原文“左右”相同,都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D.“左右”是名词,“左右两个方面”。故选:C。(2)第①处,前文提到治理盐碱地有两种思路,所填句子应与前文的“一种是‘以地适种’”句式一致,内容相对,再结合下文的“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应填写“另一种是‘以种适地’”。第②处,照应上文的“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和下文的“试种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应填写“选育耐盐碱植物”之类的内容。第③处,上文提到我国盐碱地资源丰富,明确了此句的说明对象是“盐碱地资源”,“只有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分区分类进行治理改良”概括了措施,与所填句子应当是承接或者条件关系,需要补充关联词“才”,并写出措施带来的好结果,因此需要填写“才能利用好盐碱地资源”之类的内容。(3)从文本内容来看,提到治理盐碱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种是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这两种方式共同构成了“两条腿走路”的具体内容。“过去,一些地方依赖单一方式进行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如今,更多地方打开思路,坚持‘两条腿走路’”,明确指出了“两条腿走路”是改变过去单一治理方式,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治理策略。答案:(1)C(2)①另一种是“以种适地”②选育耐盐碱植物③才能利用好盐碱地资源(3)“两条腿走路”在文中指,对盐碱地的治理,打开思路,依靠两种(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种是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或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应对。六.作文(共1小题)8.(2024秋•良庆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沁园春•长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中学校寒假工作计划范文
- 总会计师工作总结总会计师工作计划
- 上期八年级语文德育计划范文
- 煤矿三季度生产接续计划汇报
- 大四个人学习计划范文
- 计算机个人学习计划
-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 法律顾问个人年度的计划
- 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外联部工作计划
- 《涂料及加工简介》课件
- 人教版(PEP)2024年小升初英语试卷(含答案)
- 【名校考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生产部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5篇
- (新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中级)技能鉴定理论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新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初中英语 固定短语搭配100题中考真题+模拟题 附答案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1认识公顷》说课稿
- 专升本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 养老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