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州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拟卷1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海珠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担当责任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材料二: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或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内容之一,同时精神层面的快乐是必需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认为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C.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了这状态,就是幸福的。D.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它与资源占有幸福观都是错误的。(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幸福的看法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谈论的角度不完全相同。B.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D.物质享受幸福观所提倡的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需要,所以这种幸福观比资源占有幸福观更低层次。(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让个体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活快乐,就是幸福。B.政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就会幸福。C.大幅度提高国民的工资待遇,国民就会幸福。D.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家庭就会幸福。(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5)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2.(2023秋•荔湾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福贵赵树理福贵是好孩子,精干、漂亮,十二三岁就学得锄苗,十六七岁做手头活就能抵住一个大人,只是担挑上还差一点。村里有自乐班,福贵也学会了唱戏,唱得很好。福贵长到二十三,他娘得了病,吃上东西光吐,她自己也知道好不了。一天,福贵娘跟东屋婶说:“我看我这病也算现成了,恐怕今年冬天就过不去。死我倒不怕!我就只有一件心事不了:给福贵童养了个媳妇在半坡上滚,不成一家人。只是咱这小家人,少人没手的,麻烦你到那时候给我招呼招呼!”东屋婶满口称赞,又问了日期,答应给她尽量帮办。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银花借东屋婶家里梳妆上轿,抬在村里转了一圈,又抬回本院,下了轿往西屋去,堂屋里坐着送女客,请族长王老万来陪。不论好坏吧,事情总算办过了。将就收罢秋,穰草还没有铡,福贵娘就死了。银花是小孩子,没有经过事,光会哭。福贵也才二十三岁,比银花稍强一点,可是只顾央人抬棺木,顾不得照顾家里。幸亏有个东屋婶,帮着银花缝缝孝帽,挂挂白鞋,坐坐锅,赶赶面,才算把一场丧事忙乱过去。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小家人一共四亩地,没有别的指望,怕还不了老万的钱,来年就给老万住了半个长工。银花从两条小胳膊探不着纺花车时候就学纺花,如今虽然不过十六岁,却已学成了纺织好手。小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谁也不用催谁,就各干各的去了。不幸因为上一年福贵办了婚丧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这一年一上工就借粮,一直借到割麦。十月下工的时候,老万按春天的粮价一算,工钱就完了,净欠郡三十块钱的利钱十块零八毛。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老万念其一来是本家,二来是东家伙计,让了八毛利。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这年正月初十,银花生了孩子。粮食已经给老万顶了利,过了年就没吃的。银花才生了孩子,一顿米汤只用一把米,福贵自己不能跟她吃一锅饭,又不敢把熬米汤的升把米做稠饭吃,只好把银花米汤锅里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十五,老领工来找他上工,说今年春浅,掌柜说叫早些上工!晚上,老万打发领工叫他到家,好好教训了他一番,仍叫他给自己住。他说:“住也可以,只要能借一年粮。”老万合算了一下:“四亩地打下的粮不够给自己上利,再借下粮指什么还?不合算,不如另雇个人。”这样一算,便说:“那就算了,不过去年的利还短七块,要不住就得拿出来!”福贵说:“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这年冬天他出去了。这次不论比哪一次也强,不上一个月工夫,回来衣裳也换了,又给银花送回五块钱来。村里的人见福贵的孩子换了新衣裳,见银花一向不到别人家里支米,断定福贵一定是做了大案,丢了银钱的,失了牲口的,都猜疑是他。来年正月,老万去城里吊丧,听吹鼓手们唱侍宴戏,老万看见有一个是福贵,福贵也看见席上有老万,赶紧把脸扭过一边。这天晚上,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人多了做事不密,东屋婶不知道怎么打听着了,悄悄告诉了银花,银花跟福贵一说,福贵连夜偷跑了。自那次走后,七八年没音信,银花只守着孩子过。孩子十五了,给邻家放牛,别的孩子们常骂他是小忘八羔子。……区干部打听清楚福贵的来历,便同他说:“老万的账已经算过了,你也是个受剥削的,我们打算把咱村里庙产给你拨几亩叫你种,你看好不好?”福贵跳起来道:“那些都是小事!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跟我老万家长对着大众表诉表诉,出出这一肚子忘八气!”区干部答应了。晚上,借冬学的时间,区干部报告了开会的意义,有些古脑筋的人们很不高兴,不愿意跟忘八在一个会上开会。福贵不管这些人愿意不愿意,就发起言来:“众位老爷们,我从小不能算坏孩子!一直长到二十八岁,没有干过一点胡事!后来坏了!什么丢人事我都干!我知道我的错,这不是什么光荣事!我已经在别处反省过了。可是照你当日说的那种好人我实在不能当!我从二十九岁坏起,坏了六年,挨的打、受的气、流的泪、饿的肚,谁数得清呀?直到今年,大家还说我是坏人,躲着我走,叫我的孩子是‘忘八羔子’,这都是你老人家的恩典呀!幸而没有叫你把我活埋了,我跑到辽县去讨饭,后来那地方成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政府在那里改造流氓、懒汉、小偷,把我组织到难民组里到山里去开地。从这时起,我又有地种了、有房住了、有饭吃了!这七八年来,虽然也没有攒下什么家当,也买了一头牛,攒下一窑谷。我这次回来,看见大家也不知道怕我偷他们,也不知道是怕沾上我这个忘八气,总是不敢跟我说句话。我想就这样不明不白走了,我这个坏蛋名字,还不知道要传流到几时,因此我想请你老人家向大家解释解释,看我究竟算一种什么人!看这个坏蛋责任应该谁负?”1946年8月31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屋婶是一个热心肠的农村妇女,她帮助福贵娘料理福贵的婚事,在她得知村里人要处置福贵时,偷偷告知银花,使福贵有时间脱身。B.银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纺花,不过十六岁就学成了纺织好手,福贵走后,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可见她是一个能干本分的农村妇女。C.银花生了孩子,家里米不多,一顿米汤只能用一把米,福费不能和她吃一锅饭,只能把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可见生活之艰难。D.区干部算清了王老万的账,考虑到福贵也是被剥削的对象,决定拨几亩村里的庙产给他,他认为这都是小事,说明他不在乎财产。(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福贵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其美好的祝愿,但现实生活中的福贵却忍饥挨饿,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人”,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B.文章开篇便说福贵戏唱得好,这就为后文福贵在城里替大户人家做吹鼓手唱侍宴戏埋下伏笔,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C.本文乡土气息浓厚,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小说的语言有浓厚的方言土味,地域特色突出。D.文章最后福贵本人的觉醒和新生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农民在经济上翻身的保障,还是农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翻身的保障。(3)福贵原本是个好人,却又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堕落”呢?请结合文本分析。(4)不少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联想到了《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并认为本文揭露了“族权”的罪恶,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天河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清都[注]春霁,寄胡三、吴十一元稹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注]清都:此处指作者在长安寓居的清都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描写清都春雨过后的画面,由概括到具体,虚实结合,并调动多种感官。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雨后初晴的阳光映照下,洁净如洗,清新和暖,充满生机。C.诗人面对春景,又见蜂、燕在春雨之后的忙碌,引发内心诸多的感慨和思绪。D.诗人状物注重细节描写,且运用拟人等手法,画面生动活泼,笔触清新自然。(2)唐代诗人贾岛在《二南密旨》中说“题者,诗家之主也”。本诗是如何围绕标题写作的?请简要分析。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海珠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提出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道理,这句话与韩愈在《师说》中所表达的“,”的观点是相似的。(2)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3)在《登泰山记》中,“,”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4)李煜的《虞美人》中“,”两句是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表现出愁思之深。(5)秦观在《鹊桥仙》里巧用衬托,感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遇珍贵甜蜜的句子是“,”。(6)《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出了诗人认为官场生活诸多束缚、虚掷光阴的句子是“,”。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海珠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①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女,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况于吴乎?”越王曰:“善。”于是作为荣楯②,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③谏曰:“不可。王勿受。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留,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喜。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材料二:《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注】①种:文种,越国著名谋臣。②荣楯:装饰文彩的栏杆。③申胥:伍子胥,名贠(yún),字子胥,吴国著名谋臣,因封于申,故称申胥。(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胥闻A越王勾践B服诚C行仁D听谏E进贤F是人G不死H必得I其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空,文中为使动用法,与后文中“疲”“强”“坚”字用法相同。B.文本二的“《书》曰”是指六艺里的《尚书》,其余五种是《诗》《礼》《乐》《易》《论语》。C.晦,由昏暗引申为夜晚,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中“晦”的意思不同。D.利害,为偏义复词,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异同”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要复仇灭吴,问计于文种,文种给出九术,勾践一一实行,最终如愿。B.文种两次代表越王出使吴国,送物送人,言辞极其谦恭,不辱君命,成效显著。C.越王勾践为完成复仇,勤于政事、俭朴生活、施行仁义、采纳谏言、崇贤尚能。D.伍子胥、文种均为得力的谋臣,吴王、越王对待谋臣的态度决定了各自的结局。(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②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5)联系材料二,简述吴王夫差灭亡及越王勾践取胜的原因。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广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在树木的世界里,绚丽多姿的树皮也如衣裳一般,给不同的树木赋予了不同的“穿衣风格”。每一种树木都像是一个“绿色精灵”,被多彩的树皮装点,这赋予了林界多元的美感。例如,着一身“迷彩服”的白皮松,其幼树树皮呈灰绿色,待其脱落后露出浅黄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黄褐、红色,展现出迷人的色彩;彩虹桉树,则身披五颜六色的外衣,水分充足时,它毫不吝啬自己的美丽,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而“火烧木”罗浮柿,则以黑褐色的树皮傲视群芳,宛如穿着黑天鹅晚礼服的公主,显得高贵冷艳。①_____,树皮的不同形态特征还赋予了树皮纹理之美。朴树的树皮光滑无痕,展现出平滑之美;黄连木的外皮呈现出鳞状开裂的形态,展现出独特的开裂之美。此外,还有些树皮的形态各异,如眼睛状的枝痕、圆环形的叶痕等,都散发出象形之美。这些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达到完美。林林总总的树皮千姿百态,但你以为它仅仅是件美丽的“皮囊”?不,树皮还承担着运送养料的重要功能。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通过树皮里的韧皮部组织被输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如果韧皮部受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树根②_____。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怕伤心,树怕剥皮”。(1)下列句中的“通过”与文中加点的“通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冀申调动,没有通过局党委,你为什么放他走?B.我们又在通过一片洼地,水从脚腕没到膝盖了。C.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D.请唐先生宣布《保国会草章》,请往会诸君通过,以便进行。(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彩虹桉树的树皮五颜六色,水分充足时,更容易呈现出多样色彩”,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请结合语段内容写一则倡导语,倡导人们爱树护树,要求使用“让字句”,字数不少于30字。7.(2023秋•海珠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儒家很有意思想形成一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像,但都不确当。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时想不出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节选自《乡土中国》)(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横线上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B.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C.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叶雨婷《“探界者”钟扬》)D.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个园子有这么大。”(史铁生《我与地坛》)(2)我校高一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开展“家乡邻里关系的变化”相关调查,小组同学选取《乡土中国》的部分篇目作为参考资料,你认为不合适的一篇是A.《差序格局》B.《从欲望到需要》C.《礼治秩序》D.《长老统治》六.作文(共1小题)8.(2023秋•天河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电影《热辣滚烫》里极度肥胖的杜乐莹一直想要赢一次,在不懈的奋斗之后还是在拳击场上被人打败了。但她减肥成功了,她打完了整场比赛,她认为自己“已经赢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州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典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海珠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担当责任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材料二: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或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内容之一,同时精神层面的快乐是必需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认为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C.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了这状态,就是幸福的。D.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它与资源占有幸福观都是错误的。(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幸福的看法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谈论的角度不完全相同。B.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D.物质享受幸福观所提倡的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需要,所以这种幸福观比资源占有幸福观更低层次。(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A.让个体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活快乐,就是幸福。B.政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就会幸福。C.大幅度提高国民的工资待遇,国民就会幸福。D.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家庭就会幸福。(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5)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答案】(1)B(2)D(3)A(4)①采用引证法。本文谈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文中引用了先秦诸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和《礼记•大学》中的很多名言警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②论述层次清楚。文章设置了三个分论点:“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层层深入,论述很有条理。(5)①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②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③敢于担当,奉献社会。④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⑤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⑥尽自己所能消除不幸福因素,努力营造公平、自由的社会环境。【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使用了哪些论据。(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出个性化见解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注意,提个性化见解,不要违背文章的内容。【解答】(1)B.“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无中生有。材料一原文说的是《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故选:B。(2)D.“所以这种幸福观比资源占有幸福观更低层次”错误,材料二并没有比较物质享受幸福观与资源占有幸福观之间的优劣。故选:D。(3)材料二的观点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BCD三项谈的都是对资源的占有,不是真正的幸福,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故选:A。(4)作答本题,首先通读材料一,明确本部分的论点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然后找出论证方法,材料一大量运用了例证法,先后列举了先秦诸子中的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等名言,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最后,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文章提出观点后,又设置了三个小分论点:①“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从物质享受和精神快乐两个方面来审视幸福,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精神快乐这一方面;②“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③“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对于幸福真谛的探寻,文章先从先秦诸子的典籍中列举了幸福有着的内涵,再到结合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的关系,最后得到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的结论。层层深入,论述很有条理。(5)谈对幸福的看法,要依据文本中对幸福的论述,得出答案。材料一在第2段非常明确地提出“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的“幸福”的看法;材料一第3段提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的“幸福”的看法;材料一第4段提出“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的“幸福”的看法;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可以得出,幸福就是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幸福就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据材料三最后一段“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可以得出,幸福就是享受到社会公平、自由;据“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可以得出幸福就是手中的权利能够约束政府的权力。依据材料对幸福的解读,考生联系生活实际,在不违背文章观点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出自己的见解。答案:(1)B(2)D(3)A(4)①采用引证法。本文谈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文中引用了先秦诸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和《礼记•大学》中的很多名言警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②论述层次清楚。文章设置了三个分论点:“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层层深入,论述很有条理。(5)①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②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③敢于担当,奉献社会。④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⑤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生活充满乐趣。⑥尽自己所能消除不幸福因素,努力营造公平、自由的社会环境。2.(2023秋•荔湾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福贵赵树理福贵是好孩子,精干、漂亮,十二三岁就学得锄苗,十六七岁做手头活就能抵住一个大人,只是担挑上还差一点。村里有自乐班,福贵也学会了唱戏,唱得很好。福贵长到二十三,他娘得了病,吃上东西光吐,她自己也知道好不了。一天,福贵娘跟东屋婶说:“我看我这病也算现成了,恐怕今年冬天就过不去。死我倒不怕!我就只有一件心事不了:给福贵童养了个媳妇在半坡上滚,不成一家人。只是咱这小家人,少人没手的,麻烦你到那时候给我招呼招呼!”东屋婶满口称赞,又问了日期,答应给她尽量帮办。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银花借东屋婶家里梳妆上轿,抬在村里转了一圈,又抬回本院,下了轿往西屋去,堂屋里坐着送女客,请族长王老万来陪。不论好坏吧,事情总算办过了。将就收罢秋,穰草还没有铡,福贵娘就死了。银花是小孩子,没有经过事,光会哭。福贵也才二十三岁,比银花稍强一点,可是只顾央人抬棺木,顾不得照顾家里。幸亏有个东屋婶,帮着银花缝缝孝帽,挂挂白鞋,坐坐锅,赶赶面,才算把一场丧事忙乱过去。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小家人一共四亩地,没有别的指望,怕还不了老万的钱,来年就给老万住了半个长工。银花从两条小胳膊探不着纺花车时候就学纺花,如今虽然不过十六岁,却已学成了纺织好手。小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谁也不用催谁,就各干各的去了。不幸因为上一年福贵办了婚丧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这一年一上工就借粮,一直借到割麦。十月下工的时候,老万按春天的粮价一算,工钱就完了,净欠郡三十块钱的利钱十块零八毛。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老万念其一来是本家,二来是东家伙计,让了八毛利。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这年正月初十,银花生了孩子。粮食已经给老万顶了利,过了年就没吃的。银花才生了孩子,一顿米汤只用一把米,福贵自己不能跟她吃一锅饭,又不敢把熬米汤的升把米做稠饭吃,只好把银花米汤锅里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十五,老领工来找他上工,说今年春浅,掌柜说叫早些上工!晚上,老万打发领工叫他到家,好好教训了他一番,仍叫他给自己住。他说:“住也可以,只要能借一年粮。”老万合算了一下:“四亩地打下的粮不够给自己上利,再借下粮指什么还?不合算,不如另雇个人。”这样一算,便说:“那就算了,不过去年的利还短七块,要不住就得拿出来!”福贵说:“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这年冬天他出去了。这次不论比哪一次也强,不上一个月工夫,回来衣裳也换了,又给银花送回五块钱来。村里的人见福贵的孩子换了新衣裳,见银花一向不到别人家里支米,断定福贵一定是做了大案,丢了银钱的,失了牲口的,都猜疑是他。来年正月,老万去城里吊丧,听吹鼓手们唱侍宴戏,老万看见有一个是福贵,福贵也看见席上有老万,赶紧把脸扭过一边。这天晚上,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人多了做事不密,东屋婶不知道怎么打听着了,悄悄告诉了银花,银花跟福贵一说,福贵连夜偷跑了。自那次走后,七八年没音信,银花只守着孩子过。孩子十五了,给邻家放牛,别的孩子们常骂他是小忘八羔子。……区干部打听清楚福贵的来历,便同他说:“老万的账已经算过了,你也是个受剥削的,我们打算把咱村里庙产给你拨几亩叫你种,你看好不好?”福贵跳起来道:“那些都是小事!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跟我老万家长对着大众表诉表诉,出出这一肚子忘八气!”区干部答应了。晚上,借冬学的时间,区干部报告了开会的意义,有些古脑筋的人们很不高兴,不愿意跟忘八在一个会上开会。福贵不管这些人愿意不愿意,就发起言来:“众位老爷们,我从小不能算坏孩子!一直长到二十八岁,没有干过一点胡事!后来坏了!什么丢人事我都干!我知道我的错,这不是什么光荣事!我已经在别处反省过了。可是照你当日说的那种好人我实在不能当!我从二十九岁坏起,坏了六年,挨的打、受的气、流的泪、饿的肚,谁数得清呀?直到今年,大家还说我是坏人,躲着我走,叫我的孩子是‘忘八羔子’,这都是你老人家的恩典呀!幸而没有叫你把我活埋了,我跑到辽县去讨饭,后来那地方成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政府在那里改造流氓、懒汉、小偷,把我组织到难民组里到山里去开地。从这时起,我又有地种了、有房住了、有饭吃了!这七八年来,虽然也没有攒下什么家当,也买了一头牛,攒下一窑谷。我这次回来,看见大家也不知道怕我偷他们,也不知道是怕沾上我这个忘八气,总是不敢跟我说句话。我想就这样不明不白走了,我这个坏蛋名字,还不知道要传流到几时,因此我想请你老人家向大家解释解释,看我究竟算一种什么人!看这个坏蛋责任应该谁负?”1946年8月31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东屋婶是一个热心肠的农村妇女,她帮助福贵娘料理福贵的婚事,在她得知村里人要处置福贵时,偷偷告知银花,使福贵有时间脱身。B.银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纺花,不过十六岁就学成了纺织好手,福贵走后,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可见她是一个能干本分的农村妇女。C.银花生了孩子,家里米不多,一顿米汤只能用一把米,福费不能和她吃一锅饭,只能把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可见生活之艰难。D.区干部算清了王老万的账,考虑到福贵也是被剥削的对象,决定拨几亩村里的庙产给他,他认为这都是小事,说明他不在乎财产。(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福贵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其美好的祝愿,但现实生活中的福贵却忍饥挨饿,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人”,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B.文章开篇便说福贵戏唱得好,这就为后文福贵在城里替大户人家做吹鼓手唱侍宴戏埋下伏笔,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C.本文乡土气息浓厚,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小说的语言有浓厚的方言土味,地域特色突出。D.文章最后福贵本人的觉醒和新生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农民在经济上翻身的保障,还是农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翻身的保障。(3)福贵原本是个好人,却又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堕落”呢?请结合文本分析。(4)不少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联想到了《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并认为本文揭露了“族权”的罪恶,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3)本题考查内容要点概括的能力。需要联系上下文,将与此有关的所有信息筛选出来,然后分层次整理,精练概括。(4)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思想主题的基本能力。一般是通过描绘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观照,主题是否深刻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及内涵的深浅。主题一般通过情节和形象展现出来。【解答】(1)D.“不在乎财产”错误,福贵认为这都是小事,不是不在乎财产,而是更在乎自己的名声。故选D。(2)C.“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错误,只能说是旧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故选C。(3)①结合“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可知,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福贵一家还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福贵苦难“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小两口起早贪晚一年干活下来,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结合“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可知,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结合“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可知,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福贵成了他们眼中的“坏人”。(4)《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长老统治”指在乡土社会中,长者、老者因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权威地位,对于社会秩序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统治方式。本文中,“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请族长王老万来陪”福贵结婚,要请王老万来作陪,王老万是族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特点。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体现了“族权”的罪恶。“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文中福贵为了生计做了吹鼓手,受到了王老万为首的族人的教训,甚至差点被活埋,最后偷偷逃走,离家七八年不敢回。可见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体现了“族权”的罪恶。答案:(1)D(2)C(3)①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苦难“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想“活埋”他,因此福贵在他们看来是个“坏人”。(4)①乡土社会中通过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不容忍反对。②王老万既是地主也是王姓的族长,他在乡土社会拥有无上的权力,惹不起也受人尊敬,福贵结婚家里还得请王老万作陪。③在乡土社会中身为族长的王老万能够名正言顺地剥削族人,这为他剥削福贵提供了便利,直到把他逼入绝路。④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谁违背礼制,就等于丢了家族的脸,王老万就可以随意教训他,活埋他,福贵的被迫逃走便是一例。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天河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清都[注]春霁,寄胡三、吴十一元稹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注]清都:此处指作者在长安寓居的清都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诗人描写清都春雨过后的画面,由概括到具体,虚实结合,并调动多种感官。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雨后初晴的阳光映照下,洁净如洗,清新和暖,充满生机。C.诗人面对春景,又见蜂、燕在春雨之后的忙碌,引发内心诸多的感慨和思绪。D.诗人状物注重细节描写,且运用拟人等手法,画面生动活泼,笔触清新自然。(2)唐代诗人贾岛在《二南密旨》中说“题者,诗家之主也”。本诗是如何围绕标题写作的?请简要分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A.“虚实结合”错,画面没有虚写。故选A。(2)诗歌首句“蕊珠宫殿”,点明地点,照应“清都”;二到六句,写微雨过后,宫殿上的花朵闪着微光,草木也因为没有尘土而闪耀光芒。白天晴朗,气温温暖,微风吹拂着柳树,为人们带来凉爽。蜜蜂爱上宿露,花香味聚集在一起,燕子找到了新的泥土,忙着修建自己的巢穴。描绘春雨后的景物,照应“春霁”;然而季节的变迁不会停留,春天已经来临,但是武陵的花儿已经凋谢,使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思念着自己的友人。故尾联,触景生情,思念友人,照应“寄胡三、吴十一”。答案:(1)A(2)①本诗标题为《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首句用“蕊珠宫殿”照应“清都”;②接着用草树无尘、白日当空、蜂、燕、宿露、新泥等景物描绘“春霁”画面;③“忆诸郎”则紧扣“寄胡三、吴十一”;诗人有感于春日雨后初晴的景物,慨叹时光荏苒,世事匆忙,引起对友人胡三、吴十一的思念,进而写诗寄友。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海珠区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提出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道理,这句话与韩愈在《师说》中所表达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似的。(2)苏轼《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3)在《登泰山记》中,“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4)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是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表现出愁思之深。(5)秦观在《鹊桥仙》里巧用衬托,感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遇珍贵甜蜜的句子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6)《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出了诗人认为官场生活诸多束缚、虚掷光阴的句子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绛皓驳色而皆若偻(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贤)(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粟)(3)绛皓驳色而皆若偻(重点字:偻)(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似)(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重点字:露)(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重点字:落)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海珠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①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曰:“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女,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况于吴乎?”越王曰:“善。”于是作为荣楯②,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③谏曰:“不可。王勿受。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洿下贫穷,不敢留,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喜。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絺绤,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材料二:《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注】①种:文种,越国著名谋臣。②荣楯:装饰文彩的栏杆。③申胥:伍子胥,名贠(yún),字子胥,吴国著名谋臣,因封于申,故称申胥。(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胥闻A越王勾践B服诚C行仁D听谏E进贤F是人G不死H必得I其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空,文中为使动用法,与后文中“疲”“强”“坚”字用法相同。B.文本二的“《书》曰”是指六艺里的《尚书》,其余五种是《诗》《礼》《乐》《易》《论语》。C.晦,由昏暗引申为夜晚,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中“晦”的意思不同。D.利害,为偏义复词,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异同”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越王勾践要复仇灭吴,问计于文种,文种给出九术,勾践一一实行,最终如愿。B.文种两次代表越王出使吴国,送物送人,言辞极其谦恭,不辱君命,成效显著。C.越王勾践为完成复仇,勤于政事、俭朴生活、施行仁义、采纳谏言、崇贤尚能。D.伍子胥、文种均为得力的谋臣,吴王、越王对待谋臣的态度决定了各自的结局。(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之咎也。②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嚭与其妻子。(5)联系材料二,简述吴王夫差灭亡及越王勾践取胜的原因。【答案】(1)DFH(2)B(3)A(4)①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②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嚭和他的妻子儿女。(5)①夫差自满而贪图享乐,终致亡身亡国;②勾践谦逊而劳心劳力,自然能战而胜之。【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2)句意: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而推行仁道,虚心听取谏言而提拔贤能之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越王勾践服诚行仁”作“胥闻”的宾语,其后应断开;“听谏进贤”为并列短语构成的短句,相对独立,其后应断开;“是人不死”与“必得其名”是假设复句,中间应断开。故选DFH。(2)A.正确。空,使动用法,使……空虚;疲,使动用法,使……疲敝;强,使动用法,使……牢固。坚,使动用法,使……刚强。用法相同。B.错误。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不包括《论语》。C.正确。句意:夜晚还诵述到天亮/戊申日月底这一天。D.正确。“利害”为偏义复词,只有“害”起作用;“异同”为偏义复词,只有“异”起作用。句意: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大患/奖惩功过,不应有所不同。故选B。(3)A.“勾践一一实行”错,文种所献九术,由原文“于是作为荣楯……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可知,主要采用的是“四术”送美女、“五术”起宫室。故选A。(4)①“闻”,听说;“咎”,祸根,灾祸,祸患,灾难;判断句。译文: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②“禽”,通“擒”,捉拿;“妻子”,妻子、儿女;补充主语“勾践”或“越国”。译文: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嚭和他的妻子儿女。(5)根据原文“逸豫可以亡身”“遂受之而起姑胥台”“吴王不听,遂受其女”可知:夫差贪图个人享乐,“逸豫”终致亡身亡国。根据原文“忧劳可以兴国”“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稀俗”可知:勾践辛劳为民,自然灭吴雪耻。答案:(1)DFH(2)B(3)A(4)①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②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嚭和他的妻子儿女。(5)①夫差自满而贪图享乐,终致亡身亡国;②勾践谦逊而劳心劳力,自然能战而胜之。参考译文:材料一:从前,越王勾践问大夫文种说:“我想讨伐吴国,怎么才能成功呢?”大夫文种回答说:“讨伐吴国有九条计策。”越王说:“哪九条计策?”文种说:“第一条是尊崇天地,敬事鬼神;第二条是拿出丰厚的财物,来馈赠给吴国的国君;第三条是抬高价格向吴国购买粮草,使吴国的储备变得空虚;第四条是送美女给吴王,来消磨吴王的意志;第五条是送能工巧匠给吴王,让吴国建宫殿造高台,耗尽吴国的财物,使吴国的力量疲敝;第六条是送阿谀奉承的臣子给吴王,使吴国容易遭受讨伐;第七是让吴国的忠谏之臣变得刚强,迫使他们一一自杀;第八条是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富强起来,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物资器材;第九条是使自己国家军队强大,武器锐利,随时准备利用吴国的弊败之机。所以说做到了这九件事,就无需担心了。只要注意保密,不把自己的意图宣扬出去,那么夺取整个天下都不是困难的事,何况只是对付一个吴国呢?”越王说:“太好了!”越王就命人制作了饰有文彩的栏杆,用白璧做装饰,用黄金镶嵌,形状像龙蛇舞动一样。就派遣大夫文种把它献给吴王,说:“东海边的奴仆勾践,派遣使者文种,斗胆让他修饰整洁后,来问候君王您。幸好有赖天地的力量,我私下造了一座小殿,多余的财物就再拜献给大王您。”吴王非常高兴。伍子胥进谏说:“不能这样做,大王您不能接受这些礼物。大王您如果接受了,这以后必定会有灾祸。”吴王没有采纳,就收下了越国进献的礼物,开始建筑姑胥台。花了三年时间聚集材料,五年后才建成。姑胥台非常高,站在台上,视野可见二百里。因为筑台徭役繁重,行路上有死人,里巷中有哭声。越国于是把西施、郑旦两位美女打扮整齐后,派大夫文种献给吴王,说:“从前,越王勾践私下里得到了上天馈赠的两个美女西施、郑旦,越国地势低洼,十分贫穷,不敢留下她们,派遣下臣文种再拜献给大王。”吴王大悦。伍子胥进谏说:“不能这样做,大王您不能接受这两个女子。我听说多看五色会让人眼睛看不清,多听五音会让人耳朵听不清。大王您如果接受了,这以后必定会有灾祸。我听说越王勾践白天不知疲倦地起草文件,夜晚还诵述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会实现他的愿望。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而推行仁道,虚心听取谏言而提拔贤能之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我听说越王勾践冬天只披着粗陋的毛皮衣服,夏天只穿粗葛布衣,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大患。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夏朝就是因为末喜而灭亡,殷代因为妲己而灭亡,周朝因为褒姒而灭亡。”吴王不听从伍子胥的进谏,于是就接受了越国送来的这两个美女,以伍子胥不忠的借口把他杀了。越国于是发兵攻打吴国,在秦余杭山把吴军打得大败,于是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嚭和他的妻子儿女。材料二:《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3秋•广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在树木的世界里,绚丽多姿的树皮也如衣裳一般,给不同的树木赋予了不同的“穿衣风格”。每一种树木都像是一个“绿色精灵”,被多彩的树皮装点,这赋予了林界多元的美感。例如,着一身“迷彩服”的白皮松,其幼树树皮呈灰绿色,待其脱落后露出浅黄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黄褐、红色,展现出迷人的色彩;彩虹桉树,则身披五颜六色的外衣,水分充足时,它毫不吝啬自己的美丽,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而“火烧木”罗浮柿,则以黑褐色的树皮傲视群芳,宛如穿着黑天鹅晚礼服的公主,显得高贵冷艳。①_____,树皮的不同形态特征还赋予了树皮纹理之美。朴树的树皮光滑无痕,展现出平滑之美;黄连木的外皮呈现出鳞状开裂的形态,展现出独特的开裂之美。此外,还有些树皮的形态各异,如眼睛状的枝痕、圆环形的叶痕等,都散发出象形之美。这些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达到完美。林林总总的树皮千姿百态,但你以为它仅仅是件美丽的“皮囊”?不,树皮还承担着运送养料的重要功能。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通过树皮里的韧皮部组织被输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如果韧皮部受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树根②_____。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怕伤心,树怕剥皮”。(1)下列句中的“通过”与文中加点的“通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冀申调动,没有通过局党委,你为什么放他走?B.我们又在通过一片洼地,水从脚腕没到膝盖了。C.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D.请唐先生宣布《保国会草章》,请往会诸君通过,以便进行。(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彩虹桉树的树皮五颜六色,水分充足时,更容易呈现出多样色彩”,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请结合语段内容写一则倡导语,倡导人们爱树护树,要求使用“让字句”,字数不少于30字。【答案】(1)C(2)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自然产物,这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完美。(3)①除了色彩之美②就会因得不到养料而死亡(4)①原句巧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使彩虹桉树形象特点更鲜明具体;②原句“撞色拼接”本为服装设计手法,借用于此,写出彩虹桉树色彩丰富之美,引发读者联想;③原句“彩虹桉树”单独成句,强化对象,增强语言节奏感。(5)让我们用心呵护树木的“衣裳”,让每一棵树都健康生长,为世界增添勃勃生机!【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把握词语的基本义,再放入语境中进行分析,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语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修辞、词语运用、句式等角度对比原文与修改语句的不同,从而分析出原句的艺术特色。(5)本题考查的是拟写倡导语的能力。首先审读题干,明确具体要求,进行拟写,得出答案。【解答】(1)文中“通过”是介词,是经由的意思。A.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B.穿过。C.介词,经由。D.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故选:C。(2)成分残缺,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在“进化”后添加“的自然产物”。前后主语不一致,前句主语是“树皮”,后句主语说的是这一进化过程,在“也”前添加“这”。自相矛盾,“趋于”“达到”相矛盾,删去“达到”。修改为:形态各异的树皮是树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自然产物,这也使树皮形态整体上趋于完美。(3)①根据“着一身‘迷彩服’的白皮松,其幼树树皮呈灰绿色,待其脱落后露出浅黄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黄褐、红色,展现出迷人的色彩”“‘火烧木’罗浮柿,则以黑褐色的树皮傲视群芳,宛如穿着黑天鹅晚礼服的公主,显得高贵冷艳”,可填:除了色彩之美。②根据“如果韧皮部受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怕伤心,树怕剥皮’”,可填:就会因得不到养料而死亡。(4)“彩虹桉树,则身披五颜六色的外衣,它毫不吝啬自己的美丽,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现了彩虹桉树的形象特色。“用‘撞色拼接’向人们展示自然魅力”,用“撞色拼接”的服装设计手法来写彩虹桉树,突出了彩虹桉树色彩丰富之美,引发读者联想。“彩虹桉树”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宜宾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计算产业借款合同三篇
- 供应链物流配送管理仓储协议三篇
- 推动多元化与包容性的重要性计划
- 围绕生活部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考计划
- 邢台学院《固体物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书法与篆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推广计划
- 《机械零件加工》课件用于呈现教学内容的资源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教学Starsafterthestorm秦菽康
- 铁道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参考500题)
- 河南红旗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原发性成人血小板减少症ITP指南解读
- 扬州市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9课《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课后练习+答案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13含条文说
- 浅谈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之供应链融资在纸张贸易中的运用
- 厦门住宅物业服务等级标准及收费指导价一综合管理服务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实施》第十章 图画书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
- 2023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考试汽车专业真题及答案
- GB/T 3477-2008船用风雨密单扇钢质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