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1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1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1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1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培优卷1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1.(2023秋•南京期末)班级将举行“乡土中国”综合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确立了“无讼:乡土社会的秩序”研讨话题。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活动。材料一: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是不常有的。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双方时常就“和解”了。(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材料二:话说匡太公自从儿子上府去考,每日眼泪汪汪,望着门外。忽听门外一片声打的响,一个凶神的人赶着他大儿子打了来,说在集上赶集,占了他摆摊子的窝子。匡大又不服气,红着眼,向那人乱叫。那人把匡大担子夺了下来,那些零零碎碎东西,撒了一地,筐子都踢坏了。匡大要拉他见官,口里说道:“县主老爷现同我家老二相与,我怕你么!我同你回老爷去!”太公听得,忙叫他进来,吩咐道:“快不要如此!我是个良善人家,从不曾同人口舌,经官动府。况且占了他摊子,原是你不是,央人替他好好说,不要吵闹,带累我不安!”他那里肯听,气狠狠的,又出去吵闹,吵的邻居都来围着看,也有拉的,也有劝的。正闹着,潘保正走来了,把那人说了几声,那人嘴才软了。(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材料三:大邑县地处成都远郊,常住人口54万。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传统行政区划被打破,熟人社会环境瓦解,新的社会关系亟待重建,聚集城乡社区的物业服务、邻里纠纷等日渐增多。几年间,大邑县法院受理案件总量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16年8月,大邑县开始探索“无讼社区”等新的城乡社区治理实践。大邑县建立了以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金牌调解员等为主体的调解专家库,面对面参与调解所辖区域内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引导各地德高望重、善于调解的居民成立品牌化调解室。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将德治的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实践中,明显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自“无讼社区”建设以来的3年间,诉前分流16358件,同期法院民事受案数6974件,70.11%的矛盾纠纷在镇、村(社区)得以化解,法院司法确认案件806件。据大邑县法院提供的数据,仅2018年通过综合性调解平台调解案件6271件,调解成功5749件,城乡社区居民对“无讼社区”的认可接受度稳步提升。(摘编自《嵌入与自主:转型社区纠纷化解的内在逻辑》)(1)讨论会背景屏幕要投影揭示“无讼”思想的古语,下列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B.但存父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C.庭无留事鼓,吏散夕阳钟D.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2)讨论会上,有同学以为“无讼”即“无争讼”,不与人打官司。在乡土社会人们是如何看待讼事的?请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3)讨论会上,同学们就“‘无讼’理念的当代价值”展开研讨,你将代表小组发言,请结合材料一、三,列出发言要点。2.(2023秋•南京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zhì做奖赏。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cuì,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节选自鲁迅《拿来主义》)材料二:当前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会消除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加剧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就目前情况看,全世界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部落主义。今天在我国文化界或多或少也受着上述两种思潮的影响。有少数学者主张要把西方文化不加选择地全盘“拿来”,而对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采取否定的态度;又有少数学者认为21世纪东方文化将会主导人类文化的发展。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能说是客观理性地认识世界和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势,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对“拿来主义”或“送去主义”的不可取的错误态度。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只能在互相参照、取长补短中得到发展。同时,又由于二战后,殖民体系相继瓦解,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也随之逐渐衰退,各民族、各国家要求发展自身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强迫其他民族和国家全盘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难以得逞了。因此,当今人类文化从总体上说只能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今后中华文化既要提倡“拿来主义”,又要提倡“送去主义”,以便我们能在与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得到更加合理的、健康的发展。(节选自《汤一介集》)(1)给加点的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自诩②残羹冷zhì③国cuì(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采用了“破立结合”的写法,先批驳“送去主义”等错误做法,然后树立主张,提出“拿来主义”。B.材料一采用了比喻论证,例如以尼采的发疯比喻“送去”的荒谬,揭露了“送去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危害。C.材料二先提出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的有害潮流,接着分析错因,最后提出解决举措,论述层层推进,思维缜密。D.两则材料的论述语言风格迥异,材料一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幽默,材料二则多用长句论述,语言严谨理性。(3)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人类文化的。(4)两则材料的观点同中有异,请简要说明,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3.(2023秋•建邺区校级期末)写作之夜史铁生在我所余的生命中可能再也碰不见那两个孩子了。他们不会记得我了。他们将不记得那个秋天的夜晚,在一座古园中,游人差不多散尽的时候,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一盏路灯在夜色里划出一块明亮的圆区,有老柏树飘漫均匀的脂香,有满地铺散的杨树落叶浓厚的气味,有一个独坐路边读书的男人曾经跟他们玩过一会儿,跟他们说东道西。男孩儿大概有七岁。女孩儿我问过她,五岁半——她说,伸出五个指头,随后把所有的指头逐个看遍,却想不出半岁应该怎样表达。当时我就想,我们很快就要互相失散,我和这两个孩子,将很快失散在近旁喧嚣的城市里,失散在周围纷纷坛坛的世界上,谁也再找不到谁。我们也是,我和你,也是这样。我们曾经是否相通过呢?好吧你说没有,但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或者不曾觉察,忘记和不曾觉察的事等于从未发生。在一片杨柏杂陈的树林中,在一座古祭坛近旁。我是那儿的常客。那是个读书和享受清静的好地方。两个孩子从四周的幽暗里跑来,冲着一棵大树喊:“老槐树爷爷!老槐树爷爷!”我说:“错啦,那不是槐树,是柏树。”“啊,是柏树呀,”他们说,回头看看我,便又仰起脸来看那棵柏树。问我:“怎么这一棵没有叶子?怎么别的树有叶子,怎么这棵树没有叶子呢?”我告诉他们那是棵死树。“它是怎么死的呢?”两个孩子依然以发问的目光望着我。我说:“具体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男孩儿不问了,望着那棵老柏树意犹未尽。现在我有点儿懂了,他实际是要问,死是怎么一回事?活,怎么就变成了死?这中间的分界是怎么搞的,是什么?就是当时听懂了他的意思我也无法回答他。我现在也不知道怎样回答。你知道吗?死是什么?你也不知道。对于这件事我们就跟那两个孩子一样,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是必然的去向,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我们所能做的一点儿也不比那两个孩子所做得多——无非胡猜乱想而已。这话听起来就像是说: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终要去哪儿,和要去投奔的都是什么。窗外下起了今年的第一扬秋雨,下得细碎,又不连贯。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若是没人来,我就坐在这儿,读书,想事,命运还要我写一种叫作小说的东西。仿佛只是写了几篇小说,时间便过去了几十年。那于那个女孩儿竟然叫我老爷爷,还是那个男孩儿毕竟大着几岁,说“是伯伯不是爷爷”,我松了一口气,我差不多要感谢他了。人是怎样长大的呢?太阳从这边走到那边。每一天每一天我都能看见一群鸽子,落在邻居家的屋顶上咕咕地叫,或在远远近近的空中悠悠地飞。你不特意去想一想的话你会以为几十年中一直就是那一群,白的,灰的,褐色的,飞着,叫着,活着,一直就是这样,一直都是它们,永远都是那一群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可事实上它们已经生死相继了若干次,生死相继了数万年。那女孩儿问我看的什么书,我翻给她看。那是一本写给老人的书。那是一个老人写下的书:一个老人衣袖上的灰/是焚烧的玫瑰留下的全部灰烬/尘灰悬在空中/标志着这是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不不,令我迷惑和激动的不单是死亡与结束,更是生存与开始。在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必有其它的故事开始了,开始着,展开着。绝对的虚无片刻也不能存在的。那两个孩子的故事已经开始了,或者正在开始,正在展开。也许就从仰望那棵死去的老树为开始,但无论如何,必有一天他们的故事也要结束,那时候他们也会真正看见孩子,并感受结束和开始的神秘。那时候,在某一处书架或书桌上,在床头,在地球的这面或那面,仍然安静而狂热地躺着一本书——那个以“艾略特”命名的老人,他写的书。在秋雨敲着铁皮棚顶的时节,在风雪旋卷过街巷的日子,在晴朗而干旱的早晨而且忘记了今天要干什么,或在一个慵懒的午睡之后听见隐约的琴声,或在寂寥的晚上独自喝着酒,在一年四季,暮鼓晨钟昼夜轮回,它随时可能被翻开被合起,作为结束和开始,成为诸多无法预见的生命早已被预见的迷茫。那智慧的老人他说: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那个从童年走过来的老人,他说:如果你到这里来,/不论走哪条路,从哪里出发,/那都是一样/…………/激怒的灵魂从错误走向错误/除非得到炼火的匡救,因为像一个舞蹈家/你必然要随着节拍向那儿“跳去”。这个老人,他是预言家。是谁想出这种折磨的呢?他说:是爱。这预言,总在应验。世世代代这预言总在应验总在应验。一轮又一轮这个过程总在重演。(节选自《务虚笔记》)(1)下列各项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开头连续用了三个否定,“可能再也碰不见”“不会记得我”和“将不记得”,加上一段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绵长又有点惆怅的情绪。B.关于生死与长大,作者反复发问却不作回答,而是去写“太阳下生死相继的鸽子”,这是因为作者完全不懂怎么回答。C.文章引用艾略特的诗,诗中写到“开始与结束”,结合作者写的四季的轮回,令读者感到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D.作者运用第一人称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运用第二人称形成与读者的交流,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关乎每个个体的生命问题。(2)文中多饮出现“两个孩子”,请分析这“两个孩子”在结构上的作用。(3)王开岭在《“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中评价史铁生“其人其作,都是珍贵的精神标本”,文本给你哪些精神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4.(2023秋•南京期末)阅读下面的元诗,回答问题。登泰山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①,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②,满空笙鹤下高寒③。[注]①唐代李贺《梦云》诗有“遥望齐州九点烟”之句,中国古代有九州之说,故云“九点烟”。②洪崖,传说中的古代仙人。③笙鹤,暗用仙人王子乔吹笙、乘白鹤飞仙二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诗人脚步轻灵,好像得到了风云的托举,传达出迫不及待一览胜景的心情。B.颔联化用李贺诗意,写出泰山巍峨高耸的气势,体现历史纵深感,引发下文的哲思。C.尾联运用典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在泰山与仙人共游、吟咏新作的缥缈奇幻的画面。D.全诗虚实结合,表现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样的志趣高洁而且恬淡闲远的内心世界。(2)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望远而致思深”。诗人登泰山后生发出了什么样的“情”与“思”?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三.默写(共1小题)5.(2023秋•南京期末)根据提示,填写名句。(任选八空作答)(1)驽马十驾,。(荀子《劝学》)(2)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师说》中,韩愈认为正因为“,”,弟子才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才不一定不如弟子。(4)诗人写“愁”,写法多变。同样是不绝的忧愁,曹操《短歌行》“,”直接抒发人才难得之忧,杜甫《登高》“,”借滚滚江水衬托悲秋之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则是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并用,抒发不尽的亡国之悲。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6.(2023秋•南京期末)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一)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二)李太白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赤壁赋》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之无尽藏也。”东坡之意盖自太白诗句得来,夫风月不用钱买,而取之无禁,太白诗之所言信矣。然而能知清风明月为可乐者能有几人,清风明月,一岁之间亦无几日,人即能知此乐,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缠,欲乐之有不能者。有闲居无事遇此清风明月不用钱买又无人禁而不知此乐者是自生障碍也。(节选自[明]高濂《遵生八笺》)(1)选文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有A闲B居C无事D遇此E清风明月F不用钱买G又无H人I禁J而不知此K乐者L是M自N生O障碍也。(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②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缠,欲乐之有不能者。(3)语句点评,要针对精妙之处展开。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点评。示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点评:连用动词“破”“下”,描写曹军进攻的迅捷,表现出摧枯拉朽的气势。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4)《赤壁赋》化用李太白诗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表达出哪几层意思?结合选文(一)(二)简要回答。五.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7.(2023秋•南京期末)进入高中以来,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某同学重读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科书,写了一则“学法反思”。请按照要求,完成题目。①导致我们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往往是不能自主、合作、探究造成的。②语文学习必须是自主的,“发现身边的劳动者”可以让我们走进霞蔚云蒸的真实生活,主动领会并践行“劳动光荣”的思想。③语文学习离不开合作,在“诗意的探寻”活动中,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对话,感悟江州司马的失意人生、词人秦观的爱情誓言。④语文学习需要探究,“家乡文化生活调查”引领我们亲近脚下的土地,让家乡成为刻骨铭心的存在。⑤学习语文,我们必须从“听讲”走向“做事”,让学习真正发生。(1)“江州司马”是唐代诗人,其诗风大多浅近平易;秦观词清丽凄美,与苏、辛词风格不同,被认为是宋代词风的代表词人。(2)“学法反思”中有一处病句,请指出并修改。第句(填序号),修改为:。(3)请用“霞蔚云蒸”“刻骨铭心”这两个成语造一个句子。六.作文(共1小题)8.(2023秋•建邺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世故”在词典中的解释是:通达人情,待人处事圆润周到。鲁迅说,人世间正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或生活体验?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京高中语文高一期末典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1.(2023秋•南京期末)班级将举行“乡土中国”综合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确立了“无讼:乡土社会的秩序”研讨话题。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活动。材料一: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是不常有的。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双方时常就“和解”了。(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材料二:话说匡太公自从儿子上府去考,每日眼泪汪汪,望着门外。忽听门外一片声打的响,一个凶神的人赶着他大儿子打了来,说在集上赶集,占了他摆摊子的窝子。匡大又不服气,红着眼,向那人乱叫。那人把匡大担子夺了下来,那些零零碎碎东西,撒了一地,筐子都踢坏了。匡大要拉他见官,口里说道:“县主老爷现同我家老二相与,我怕你么!我同你回老爷去!”太公听得,忙叫他进来,吩咐道:“快不要如此!我是个良善人家,从不曾同人口舌,经官动府。况且占了他摊子,原是你不是,央人替他好好说,不要吵闹,带累我不安!”他那里肯听,气狠狠的,又出去吵闹,吵的邻居都来围着看,也有拉的,也有劝的。正闹着,潘保正走来了,把那人说了几声,那人嘴才软了。(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材料三:大邑县地处成都远郊,常住人口54万。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传统行政区划被打破,熟人社会环境瓦解,新的社会关系亟待重建,聚集城乡社区的物业服务、邻里纠纷等日渐增多。几年间,大邑县法院受理案件总量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16年8月,大邑县开始探索“无讼社区”等新的城乡社区治理实践。大邑县建立了以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金牌调解员等为主体的调解专家库,面对面参与调解所辖区域内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引导各地德高望重、善于调解的居民成立品牌化调解室。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将德治的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实践中,明显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自“无讼社区”建设以来的3年间,诉前分流16358件,同期法院民事受案数6974件,70.11%的矛盾纠纷在镇、村(社区)得以化解,法院司法确认案件806件。据大邑县法院提供的数据,仅2018年通过综合性调解平台调解案件6271件,调解成功5749件,城乡社区居民对“无讼社区”的认可接受度稳步提升。(摘编自《嵌入与自主:转型社区纠纷化解的内在逻辑》)(1)讨论会背景屏幕要投影揭示“无讼”思想的古语,下列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DA.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B.但存父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C.庭无留事鼓,吏散夕阳钟D.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2)讨论会上,有同学以为“无讼”即“无争讼”,不与人打官司。在乡土社会人们是如何看待讼事的?请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3)讨论会上,同学们就“‘无讼’理念的当代价值”展开研讨,你将代表小组发言,请结合材料一、三,列出发言要点。【答案】(1)D(2)乡土社会治理以礼治为主;打官司是可羞之事;如果发生纠纷,以长老教化、中人调解为主;实在不得已官府折狱(去官府打官司)。(3)“无讼”讲求尊重规则,可用调解来化解日渐增多的社会矛盾、纠纷;无讼重教化,通过树立道德模范等措施,将德治理念融入城乡社区的治理实践;无讼重视礼治,将“德治”“法治”相结合,建设“无讼社区”,能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拟写发言要点的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概括。【解答】(1)D.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只有奉行严明的法律,才能治理天下之人。不符合“无讼”思想。故选D。(2)结合“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可知,乡土社会治理以礼治为主;结合“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可知,打官司是可羞之事;结合“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双方时常就‘和解’了”可知,如果发生纠纷,以长老教化、中人调解为主;结合“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可知,实在不得已官府折狱(去官府打官司)。(3)结合“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大邑县建立了以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金牌调解员等为主体的调解专家库,面对面参与调解所辖区域内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可知,“无讼”讲求尊重规则,可用调解来化解日渐增多的社会矛盾、纠纷;结合“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引导各地德高望重、善于调解的居民成立品牌化调解室。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将德治的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实践中,明显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可知,无讼重教化,通过树立道德模范等措施,将德治理念融入城乡社区的治理实践;结合“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自‘无讼社区’建设以来的3年间……城乡社区居民对‘无讼社区’的认可接受度稳步提升”可知,无讼重视礼治,将“德治”“法治”相结合,建设“无讼社区”,能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答案:(1)D(2)乡土社会治理以礼治为主;打官司是可羞之事;如果发生纠纷,以长老教化、中人调解为主;实在不得已官府折狱(去官府打官司)。(3)“无讼”讲求尊重规则,可用调解来化解日渐增多的社会矛盾、纠纷;无讼重教化,通过树立道德模范等措施,将德治理念融入城乡社区的治理实践;无讼重视礼治,将“德治”“法治”相结合,建设“无讼社区”,能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2.(2023秋•南京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zhì做奖赏。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cuì,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节选自鲁迅《拿来主义》)材料二:当前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会消除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加剧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就目前情况看,全世界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部落主义。今天在我国文化界或多或少也受着上述两种思潮的影响。有少数学者主张要把西方文化不加选择地全盘“拿来”,而对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采取否定的态度;又有少数学者认为21世纪东方文化将会主导人类文化的发展。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能说是客观理性地认识世界和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势,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对“拿来主义”或“送去主义”的不可取的错误态度。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只能在互相参照、取长补短中得到发展。同时,又由于二战后,殖民体系相继瓦解,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也随之逐渐衰退,各民族、各国家要求发展自身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强迫其他民族和国家全盘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难以得逞了。因此,当今人类文化从总体上说只能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今后中华文化既要提倡“拿来主义”,又要提倡“送去主义”,以便我们能在与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得到更加合理的、健康的发展。(节选自《汤一介集》)(1)给加点的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自诩xǔ②残羹冷zhì炙③国cuì粹(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材料一采用了“破立结合”的写法,先批驳“送去主义”等错误做法,然后树立主张,提出“拿来主义”。B.材料一采用了比喻论证,例如以尼采的发疯比喻“送去”的荒谬,揭露了“送去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危害。C.材料二先提出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的有害潮流,接着分析错因,最后提出解决举措,论述层层推进,思维缜密。D.两则材料的论述语言风格迥异,材料一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幽默,材料二则多用长句论述,语言严谨理性。(3)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人类文化的。(4)两则材料的观点同中有异,请简要说明,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答案】(1)①xǔ②炙③粹(2)B(3)①不排外,不媚外,主动接收;②先拿来,再挑选;③取精华去糟粕,批判吸收。(4)①两则材料都强调在送去之外,需要“拿来主义”;材料一侧重于“拿来主义”,材料二认为既要提倡“拿来主义”,又要提倡“送去主义”。②时代背景与针对的问题不同,材料一主要针对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奉行“送去主义”、不敢拿来等弊端,材料二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针对的是文化交流存在的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能力。注意平时多积累。(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解答】(1)①“自诩”的“诩”应读“xǔ”。②“残羹冷炙”的“炙”应写作“炙”。③“国粹”的“粹”应写作“粹”。(2)B.“比喻论证”错误,是类比论证。故选B。(3)①结合“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知,不排外,不媚外,主动接收;②结合“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可知,先拿来,再挑选;③结合“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可知,取精华去糟粕,批判吸收。(4)①两则材料都强调在送去之外,需要“拿来主义”;结合“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知,材料一侧重于“拿来主义”,结合“在这种形势下,今后中华文化既要提倡‘拿来主义’,又要提倡‘送去主义’,以便我们能在与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得到更加合理的、健康的发展”可知,材料二认为既要提倡“拿来主义”,又要提倡“送去主义”。②时代背景与针对的问题不同,结合“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等可知,材料一主要针对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奉行“送去主义”、不敢拿来等弊端,结合“当前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会消除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加剧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就目前情况看,全世界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部落主义”可知,材料二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针对的是文化交流存在的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答案:(1)①xǔ②炙③粹(2)B(3)①不排外,不媚外,主动接收;②先拿来,再挑选;③取精华去糟粕,批判吸收。(4)①两则材料都强调在送去之外,需要“拿来主义”;材料一侧重于“拿来主义”,材料二认为既要提倡“拿来主义”,又要提倡“送去主义”。②时代背景与针对的问题不同,材料一主要针对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奉行“送去主义”、不敢拿来等弊端,材料二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针对的是文化交流存在的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3.(2023秋•建邺区校级期末)写作之夜史铁生在我所余的生命中可能再也碰不见那两个孩子了。他们不会记得我了。他们将不记得那个秋天的夜晚,在一座古园中,游人差不多散尽的时候,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一盏路灯在夜色里划出一块明亮的圆区,有老柏树飘漫均匀的脂香,有满地铺散的杨树落叶浓厚的气味,有一个独坐路边读书的男人曾经跟他们玩过一会儿,跟他们说东道西。男孩儿大概有七岁。女孩儿我问过她,五岁半——她说,伸出五个指头,随后把所有的指头逐个看遍,却想不出半岁应该怎样表达。当时我就想,我们很快就要互相失散,我和这两个孩子,将很快失散在近旁喧嚣的城市里,失散在周围纷纷坛坛的世界上,谁也再找不到谁。我们也是,我和你,也是这样。我们曾经是否相通过呢?好吧你说没有,但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或者不曾觉察,忘记和不曾觉察的事等于从未发生。在一片杨柏杂陈的树林中,在一座古祭坛近旁。我是那儿的常客。那是个读书和享受清静的好地方。两个孩子从四周的幽暗里跑来,冲着一棵大树喊:“老槐树爷爷!老槐树爷爷!”我说:“错啦,那不是槐树,是柏树。”“啊,是柏树呀,”他们说,回头看看我,便又仰起脸来看那棵柏树。问我:“怎么这一棵没有叶子?怎么别的树有叶子,怎么这棵树没有叶子呢?”我告诉他们那是棵死树。“它是怎么死的呢?”两个孩子依然以发问的目光望着我。我说:“具体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男孩儿不问了,望着那棵老柏树意犹未尽。现在我有点儿懂了,他实际是要问,死是怎么一回事?活,怎么就变成了死?这中间的分界是怎么搞的,是什么?就是当时听懂了他的意思我也无法回答他。我现在也不知道怎样回答。你知道吗?死是什么?你也不知道。对于这件事我们就跟那两个孩子一样,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是必然的去向,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我们所能做的一点儿也不比那两个孩子所做得多——无非胡猜乱想而已。这话听起来就像是说: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终要去哪儿,和要去投奔的都是什么。窗外下起了今年的第一扬秋雨,下得细碎,又不连贯。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若是没人来,我就坐在这儿,读书,想事,命运还要我写一种叫作小说的东西。仿佛只是写了几篇小说,时间便过去了几十年。那于那个女孩儿竟然叫我老爷爷,还是那个男孩儿毕竟大着几岁,说“是伯伯不是爷爷”,我松了一口气,我差不多要感谢他了。人是怎样长大的呢?太阳从这边走到那边。每一天每一天我都能看见一群鸽子,落在邻居家的屋顶上咕咕地叫,或在远远近近的空中悠悠地飞。你不特意去想一想的话你会以为几十年中一直就是那一群,白的,灰的,褐色的,飞着,叫着,活着,一直就是这样,一直都是它们,永远都是那一群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可事实上它们已经生死相继了若干次,生死相继了数万年。那女孩儿问我看的什么书,我翻给她看。那是一本写给老人的书。那是一个老人写下的书:一个老人衣袖上的灰/是焚烧的玫瑰留下的全部灰烬/尘灰悬在空中/标志着这是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不不,令我迷惑和激动的不单是死亡与结束,更是生存与开始。在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必有其它的故事开始了,开始着,展开着。绝对的虚无片刻也不能存在的。那两个孩子的故事已经开始了,或者正在开始,正在展开。也许就从仰望那棵死去的老树为开始,但无论如何,必有一天他们的故事也要结束,那时候他们也会真正看见孩子,并感受结束和开始的神秘。那时候,在某一处书架或书桌上,在床头,在地球的这面或那面,仍然安静而狂热地躺着一本书——那个以“艾略特”命名的老人,他写的书。在秋雨敲着铁皮棚顶的时节,在风雪旋卷过街巷的日子,在晴朗而干旱的早晨而且忘记了今天要干什么,或在一个慵懒的午睡之后听见隐约的琴声,或在寂寥的晚上独自喝着酒,在一年四季,暮鼓晨钟昼夜轮回,它随时可能被翻开被合起,作为结束和开始,成为诸多无法预见的生命早已被预见的迷茫。那智慧的老人他说: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那个从童年走过来的老人,他说:如果你到这里来,/不论走哪条路,从哪里出发,/那都是一样/…………/激怒的灵魂从错误走向错误/除非得到炼火的匡救,因为像一个舞蹈家/你必然要随着节拍向那儿“跳去”。这个老人,他是预言家。是谁想出这种折磨的呢?他说:是爱。这预言,总在应验。世世代代这预言总在应验总在应验。一轮又一轮这个过程总在重演。(节选自《务虚笔记》)(1)下列各项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的开头连续用了三个否定,“可能再也碰不见”“不会记得我”和“将不记得”,加上一段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绵长又有点惆怅的情绪。B.关于生死与长大,作者反复发问却不作回答,而是去写“太阳下生死相继的鸽子”,这是因为作者完全不懂怎么回答。C.文章引用艾略特的诗,诗中写到“开始与结束”,结合作者写的四季的轮回,令读者感到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态度。D.作者运用第一人称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运用第二人称形成与读者的交流,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关乎每个个体的生命问题。(2)文中多饮出现“两个孩子”,请分析这“两个孩子”在结构上的作用。(3)王开岭在《“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中评价史铁生“其人其作,都是珍贵的精神标本”,文本给你哪些精神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1)B(2)①写作的“触发点”,由与“两个孩子”的一段往事,引发关于生死的系列哲思。②勾连全文,并以“两个孩子”的问题和对话,推进的文本的叙事和纵深思考。(3)①铭记而不是忘记曾经的善良和美好的点滴,包括萍水相逢的情谊。②正确看待生死,努力寻求精神永恒。③人生苦短,是“爱”让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2)本题考查探究文本形象作用的能力。主要从结构上方面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散文精神启示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先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主题和情感。然后仔细阅读题干,根据题目要求再次回归文本,找出题目要进行探究阅读的部分,从读者的感受、旨趣的揭示等方面进行探究即可。【解答】(1)B.“这是因为作者完全不懂怎么回答”错误。结合原文“就是当时听懂了他的意思我也无法回答他。我现在也不知道怎样回答。你知道吗?死是什么?你也不知道。对于这件事我们就跟那两个孩子一样,不知道……这话听起来就像是说:我们并不知道……要去投奔的都是什么”等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给这两个孩子讲清楚人生的终极问题并不是很容易的,也就是并非作者“完全不懂”,而是不知如何更好地给这两个孩子解释。故选B。(2)这篇题为《写作之夜》的文章和史铁生的大多数散文一样,充满着对生与死的思考和自我成长的反思的文本主题。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就是:开篇便以“在我所余的生命中可能再也碰不见那两个孩子了。他们不会记得我了。他们将不记得那个秋天的夜晚,在一座古园中”这句话引出忘记与觉察;生与死、成长等系列问题的哲理性思考。从这篇散文的结构层面来看:“神”是小说的主题:人生生死、聚散、成长的思考与感悟;而“形”便由“两个孩子”和“我”的对话或对“我”这个伯伯的发问串联成一体,既推进了这段往事的回忆过程,又不断地引发读者对主题的探究和体悟。“两个孩子”在全文的穿插出现,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3)作答的关键是理解王开岭评价史铁生“其人其作,都是珍贵的精神标本”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史铁生的个人遭遇,他向命运抗争的精神是珍贵的精神标本,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史铁生的作品充满对生命的拷问,对自由和健康的渴望,这些是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珍贵的标本。本题主要从史铁生在文中关于生死、忘记与觉察等命题的哲理性思考,找到相应的语句,特别是哲理性的议论句进行归纳和概括即可。每个读者对文本语句的启示性感悟各不相同,言之有理即可。既要源自于文本,又要有一定的概括力。结合“我们曾经是否相通过呢?好吧你说没有,但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或者不曾觉察,忘记和不曾觉察的事等于从未发生”可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发生过的事不因忘记或不曾察觉,就抛之脑后,而应铭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善意等等美好的情愫。结合“这话听起来就像是说: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终要去哪儿,和要去投奔的都是什么”“令我迷惑和激动的不单是死亡与结束,更是生存与开始。在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必有其它的故事开始了,开始着,展开着……”等可知,给我们的启示是:有生必有死,不必着急,更不必恐慌;正确看待生死和成长就好。结合“这个老人,他是预言家。是谁想出这种折磨的呢?他说:是爱。这预言,总在应验。世世代代这预言总在应验总在应验。一轮又一轮这个过程总在重演”可知,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生活中的挫折与坎坷,不能回避,而要勇于面对;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去面对世间艰难险阻,用爱心温暖这个世界,进而让生活变得阳光,变得更有意义。答案:(1)B(2)①写作的“触发点”,由与“两个孩子”的一段往事,引发关于生死的系列哲思。②勾连全文,并以“两个孩子”的问题和对话,推进的文本的叙事和纵深思考。(3)①铭记而不是忘记曾经的善良和美好的点滴,包括萍水相逢的情谊。②正确看待生死,努力寻求精神永恒。③人生苦短,是“爱”让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4.(2023秋•南京期末)阅读下面的元诗,回答问题。登泰山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①,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②,满空笙鹤下高寒③。[注]①唐代李贺《梦云》诗有“遥望齐州九点烟”之句,中国古代有九州之说,故云“九点烟”。②洪崖,传说中的古代仙人。③笙鹤,暗用仙人王子乔吹笙、乘白鹤飞仙二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句写诗人脚步轻灵,好像得到了风云的托举,传达出迫不及待一览胜景的心情。B.颔联化用李贺诗意,写出泰山巍峨高耸的气势,体现历史纵深感,引发下文的哲思。C.尾联运用典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在泰山与仙人共游、吟咏新作的缥缈奇幻的画面。D.全诗虚实结合,表现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样的志趣高洁而且恬淡闲远的内心世界。(2)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望远而致思深”。诗人登泰山后生发出了什么样的“情”与“思”?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D.“表现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样的志趣高洁而且恬淡闲远的内心世界”错,《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故选D。(2)首联写诗人登上泰山之巅,纵览壮丽景观,“快意”一词直接表达出兴奋愉悦之情;尾联“笑拍洪崖咏新作”,用“笑”“拍”“咏”一系列动词表达诗人面对美景而歌咏新诗的兴奋愉悦之情。表现的人生感悟,颈联“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写登山的感受,意思是“以前的自己犹如居处井底一样狭隘,今后即使巢居也会觉得宽敞无比”,可分析出“应胸怀宽广,具有昂扬进取精神”。答案:(1)D(2)情:表达登山的快意。“快意生平”表达登山赏景带来的愉悦,登山揽胜后、悟道后与仙人“同游”而生的畅快。思:诗人登山居高临下,眼界开阔,感觉到以前犹如井底之蛙见识狭窄,以后即便住进局促之地,也觉宽阔。译文: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览令人多么高兴。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以前居住狭窄知识浅薄犹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鸟巢好像也会觉得海阔天空。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赏析:诗人将自己融入诗中,因为泰山的高大,反观到自己的渺小,提出要宽广胸怀,站到高处,去实现一种崭新的自我。这也是“诗言志”这样一种境界。全诗充满一种新鲜、壮美的人生体验,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与诗人入仕后的成熟、洞彻世象的老练迥然不同。三.默写(共1小题)5.(2023秋•南京期末)根据提示,填写名句。(任选八空作答)(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师说》中,韩愈认为正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才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才不一定不如弟子。(4)诗人写“愁”,写法多变。同样是不绝的忧愁,曹操《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直接抒发人才难得之忧,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借滚滚江水衬托悲秋之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并用,抒发不尽的亡国之悲。【答案】(1)功在不舍(2)金戈铁马(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功在不舍(重点字:舍)(2)金戈铁马(重点字:戈)(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重点字:攻)(4)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断、萧、恰)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6.(2023秋•南京期末)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一)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二)李太白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赤壁赋》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之无尽藏也。”东坡之意盖自太白诗句得来,夫风月不用钱买,而取之无禁,太白诗之所言信矣。然而能知清风明月为可乐者能有几人,清风明月,一岁之间亦无几日,人即能知此乐,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缠,欲乐之有不能者。有闲居无事遇此清风明月不用钱买又无人禁而不知此乐者是自生障碍也。(节选自[明]高濂《遵生八笺》)(1)选文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有A闲B居C无事D遇此E清风明月F不用钱买G又无H人I禁J而不知此K乐者L是M自N生O障碍也。(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②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缠,欲乐之有不能者。(3)语句点评,要针对精妙之处展开。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点评。示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点评:连用动词“破”“下”,描写曹军进攻的迅捷,表现出摧枯拉朽的气势。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4)《赤壁赋》化用李太白诗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表达出哪几层意思?结合选文(一)(二)简要回答。【答案】(1)DGL(2)①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②有时被世俗事务干扰,有时被疾病痛苦缠绕,想要快乐而又有不能够快乐的。(3)①“蜉蝣”“一粟”比喻个体生命,并与“天地”“沧海”形成“小”“大”对比,写出个体生命的渺小,表达出诗人悲凉之情。②从“不变”的角度,用一个疑问加感叹的句式,开解自我,表现出作者的旷达。(4)清风明月是大自然的赐予,取之不尽,不需花钱;我和你是应该能享受清风明月,这是可乐的;我们闲居、自由,无需为生命短暂而悲伤,要主动享受这真正的快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点评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可以参照示例从用词效果方面分析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解答】(1)句意:有闲居无事的人,遇到这清风明月不用钱买又无人禁止,却不知到这是乐事,这是自生障碍啊。“有闲居无事”,即“有闲居无事(人)”,句意完整,D处断开;“遇此清风明月不用钱买”,动宾结构,“此清风明月不用钱买”为宾语,其后G处断开;“又无人禁而不知此乐者”,“者”用在判读句主语的后面,其后L处断开。故DGL三处需要断句。(2)①“是……也”,判断句;“藏”,宝藏;“适”,享受。②“或”,有时;“夺”,干扰;“缠”,缠绕。(3)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句中运用比喻修辞和对比写法,可以把此作为评论点。句中把个体生命喻为“蜉蝣”“一粟”,并与“天地”“沧海”形成“小”与“大”的对比,凸显个体生命的渺小与短暂,表达出诗人的悲凉之情。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末句为反问句是,表达较强烈的感情,此处可以作为点评点。句子从“不变”的角度,分析人类生生不息的特点,结尾用一个疑问加感叹的反问句式,点出无须羡慕任何其它的事物,这是开解自我,表现出作者的旷达。(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清风明月是大自然的赐予,取之不尽,不需花钱;“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和你是应该能享受清风明月,这是可乐的;“清风明月,一岁之间亦无几日,人即能知此乐,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缠,欲乐之有不能者”,即使是清风明月也不是时时都有的,而如果忙于俗世或身有病痛也就不能享有此种快乐,而此时的我们“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闲居、自由,正可欣赏这无边风月,无需为生命短暂而悲伤,要主动享受这真正的快乐。答案:(1)DGL(2)①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②有时被世俗事务干扰,有时被疾病痛苦缠绕,想要快乐而又有不能够快乐的。(3)①“蜉蝣”“一粟”比喻个体生命,并与“天地”“沧海”形成“小”“大”对比,写出个体生命的渺小,表达出诗人悲凉之情。②从“不变”的角度,用一个疑问加感叹的句式,开解自我,表现出作者的旷达。(4)清风明月是大自然的赐予,取之不尽,不需花钱;我和你是应该能享受清风明月,这是可乐的;我们闲居、自由,无需为生命短暂而悲伤,要主动享受这真正的快乐。参考译文:(一)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二)李太白有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赤壁赋》中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之无尽藏也。”东坡的意思大概是从太白的诗句得来,清风明月不用钱买,而且取之无人禁止,太白诗句所说的意思是真实的啊。然而能知道清风明月为可乐的事物的能有几人,清风明月,一年之间也没有多少天能有,人即使能够知道此种乐事,有时被世俗事务干扰,有时被疾病痛苦缠绕,想要快乐而又有不能够快乐的。有闲居无事的人,遇到这清风明月不用钱买又无人禁止,却不知到这是乐事,这是自生障碍啊。五.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7.(2023秋•南京期末)进入高中以来,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某同学重读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科书,写了一则“学法反思”。请按照要求,完成题目。①导致我们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往往是不能自主、合作、探究造成的。②语文学习必须是自主的,“发现身边的劳动者”可以让我们走进霞蔚云蒸的真实生活,主动领会并践行“劳动光荣”的思想。③语文学习离不开合作,在“诗意的探寻”活动中,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对话,感悟江州司马的失意人生、词人秦观的爱情誓言。④语文学习需要探究,“家乡文化生活调查”引领我们亲近脚下的土地,让家乡成为刻骨铭心的存在。⑤学习语文,我们必须从“听讲”走向“做事”,让学习真正发生。(1)“江州司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其诗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