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模拟卷3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模拟卷3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模拟卷3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模拟卷3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模拟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模拟卷3一.名著导读(共1小题)1.(2023秋•房山区期末)根据要求,完成各题。运用谐音表达寓意是《红楼梦》创作的一大特点。如书中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馔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玉称赏不迭。(1)请你指出文中“万艳同杯”哪一字用了谐音,并简要分析其寓意。(2)请以《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及情节为例,印证你对“万艳同杯”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2.(2023秋•延庆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扩大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共识,在众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大写意①”发展为“工笔画②”。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十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持续推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扎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亮点纷呈。如今,中国境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联通中国境内112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个城市。像中欧班列这样开放的大通道为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十年来,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我国83%的建交国,遍布五大洲和主要国际组织,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政策沟通更加广泛深入。我国已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提供了重要平台。在资金融通方面,我国与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大动力。截至2022年底,已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推进,叠加中国已经形成的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弥合国家间的数字鸿沟,为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也将进一步拓展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新机遇,进而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革命,催生“一带一路”数字经贸合作新模式。我国工业体系健全,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与共建国家互补性较强,分工协作、协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与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大动力。(取材于《光明日报》刘坤、董蓓文章)【注】①写意: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②工笔: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材料二霍尔果斯在蒙古语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隘口,有着一百多年的通关历史,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距离最近、最便捷的窗口。中国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霍尔果斯正处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位于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是中欧(亚)班列西线大通道之一。2012年12月22日开通试运营,按照中哈双方协定,当时铁路口岸实行7天×12小时勤务模式,但每天出入境货运列车只有七八列。2016年3月,开通了中欧(亚)班列,凭借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通关需求,铁路口岸调整为365天×24小时勤务模式,任何时候都能对出入境班列做到即到即检即放。口岸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查验流程,强化科技手段,对出入境班列进行全方位监护。在铁路口岸西北方向矗立着2018年9月启用的第六代国门。每天都有数百辆货车从公路口岸出境,将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和欧洲。新国门的设计理念更先进,旅客只需要指纹、刷脸,仅用15秒就可通关;货车采用一站式查验和一次性通关,提高通关效率。2023年1月1日至7月21日,出入境车辆突破10万辆次,超过以往历年公路口岸全年的通关量。2023年8月15日,开始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越来越多的旅客到霍尔果斯观光旅游,各国的“淘金者”也在不断涌入,这座边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取材于《南方人物周刊》刘李、张文文文章,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始。B.数字“一带一路”拓宽了“一带一路”的内涵。C.在不断努力下“一带一路”合作空间更加广阔。D.“一带一路”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境内已铺画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通达36个国家和地区,证明了“一带一路”构架基本形成。B.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多种共建合作文件,这表明中国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C.至2022年底,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说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影响力在稳步提升。D.在联合国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证明了我国工业体系健全。(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霍尔果斯因为是丝绸之路重要隘口,所以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B.霍尔果斯口岸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因此一直以来人员车辆经济贸易往来密切。C.边境勤务模式的变化要适应边境通关的需求,边境通关有赖于科技成果的运用。D.霍尔果斯口岸包括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随着交流扩大,口岸周边地区日益繁荣。(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放的大通道为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B.十年来,“一带一路”自倡议提出到现在的稳步推进见证了中国的大国担当。C.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D.改变勤务模式使霍尔果斯口岸每天通关的列车由原来的七八列到现在的几百列。(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解释材料一中画线句的含义。3.(2023秋•延庆区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天下黄河我知道黄河,是父亲和母亲告诉我的。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夜间睡觉的时候把耳朵贴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秋虫唧唧,夜凉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头上听黄河。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到山头上去看黄河。怕山不够高,父亲就把我们轮流架在肩膀上,说那样就一定能够望到黄河。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这时候,父亲会很自信地指着那条涣漫而神奇的影子对我们说:“看啊,那就是黄河!”我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看的并不是黄河,知道母亲让我们听的也不是黄河的涛声,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是,我不知道,我远居于太行深处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黄河、向往黄河?我不知道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想引来黄河水,滋润儿女们的心灵,浇灌儿女们的梦?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要问一问父亲的。父亲听了,憨厚地笑了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厖。”父亲的话似乎只说了半截,他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他为什么那样喜欢黄河;也没有说清楚,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我能够理解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是生活在我们藿谷洞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慢慢告诉我的。在金色遍野的秋天,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在简陋的小四合院中,在望得见河汉的草棚里,在老屋的土炕上,在村边的老槐树底,无不有祖祖辈辈用自己灵巧的或者笨拙的双手,以剪纸、面塑、泥塑、石雕、木刻、布艺、瓦器、陶瓷,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女人会剪一对黄河鲤鱼,剪一朵开在黄河岸上的腊梅花儿,贴在小屋的墙上,贴在暖烘烘的炕头上,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贴在家里的缸缸罐罐上。看上去都是富贵,感觉到都是安详,都是那么情深深而意重重,都是那么纯真而质朴。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弯一铰,无不带着对黄河的向往。最让人心动的,是回响在黄河两岸的民歌。风尘仆仆的黄河儿女,站在黄土高坡上,顶着西北风,可着嗓子吼:“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厖”“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厖”“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厖?”“三十三棵荞麦九十九道楞厖”每一首歌,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命的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活得自信,活得风光,活得滋润,活出精神。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我决定去寻找黄河,去体验黄河,去寻找和体验属于我们祖祖辈辈的黄河。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然而,毕竟是站在高处,毕竟是俯视黄河,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与愧疚。因为从我脚下流过的黄河,有一点瘦弱,有一点卑微。我感觉我轻慢了黄河,亵渎了黄河。于是,我决定走下太行山头,走到黄河边上,去亲近黄河,去拥抱黄河,去拜谒黄河。时间正是晚秋,我循着曹操走过的羊肠坂徒步下山。几处残痕,几若断肠,被秋风裹在山坡上,被稀疏的荒草半掩半埋,给人一种瑟瑟发冷的感觉。石崖上,“古羊肠坂”四个老字还在,放眼望去,满目沧桑。秋风劲厉,掠过枯黄的衰草,发出尖细的哨鸣,我似乎听得见曹操在沉吟:“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淅淅沥沥的秋雨,把曹孟德口中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打得又湿又冷。羊肠坂逼仄,弯弯曲曲,难道,羊肠坂也在寻寻觅觅,寻找魏武当年的鞭影?我又在寻找什么呢?沿着黄河向上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那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黄河之水。漪流回澜,总是能让人陷入回忆之中。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其时,总会有一群又一群黄泛区的灾民逃上太行山来,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乞讨。太行山高,太行自古天下脊,黄河说什么也漫不上去。那些逃上山来的灾民,很少会有人在我们村子里居留不去,大都会在灾后回到黄河边上,再种粟菽,重整桑梓。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灵。他们选择了黄河,把黄河当作母亲,黄河也把他们当作儿女。母亲用圣洁的黄河水为儿女们洗礼,洗出了一身永远不能够褪去的金黄色。唯其苦难太多,九十九道弯才弯得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刚性,那么有韧性。像一张又一张弓,发出一支又一支岁月无法阻挡的响箭,风雨无法销蚀的飞镝。浩浩汤汤的大河,在带走泥沙的同时,是不是也带走了苦难,带走了软弱,带走了屈辱和卑怯?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理解了黄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弯曲曲,寻寻觅觅,原来黄河在寻找自己的锦绣前程厖。(取材于韩小蕙编《2021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嫩寒勾萌:乍暖还寒时草木的嫩芽B.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匀:春光暖暖地均匀分布C.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洒:均匀地散落,呈现动态之美D.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时候,母亲让我听黄河,父亲指给我看黄河,像祖辈一样,把黄河根植于儿女心中,这为后文我寻找黄河、体验黄河做了铺垫。B.藿谷洞的人们用剪纸、泥塑、民歌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寄寓祥和之意,反映出他们对当时苦难生活的不满。C.作者由羊肠坂古道走近黄河畔,也走“进”黄河史。历史上黄河的泛滥带来灾难,但黄河儿女以巨大的刚性与韧性重建家园。D.文章引用曹操的诗句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出远行的我急切盼望归家的羁旅怀乡之愁,为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度。(3)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请简要分析作者通过记写黄河抒发了哪些情感。三.诗歌阅读(共1小题)4.(2023秋•延庆区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杂诗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注】:【1】块然:孤独貌。【2】壮齿:壮年。(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边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D.“披轩”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B.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D.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淑真《菩萨蛮》)(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都有“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同。四.默写(共1小题)5.(2023秋•西城区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人在百感交集时,往往无法用言语表达情感,所以苏轼在梦遇亡妻时,会“,”。(2)《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让人感受到思念中的缠绵缱绻;《燕歌行》中的“,征人蓟北空回首”,让人体会到思念中的悲伤无望。(3)政治家写史论,往往是想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被天下耻笑的覆辙。如不要像秦朝那样不施仁义,导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结局;也不要像后唐庄宗那样宠幸伶人,落得“数十伶人困之,,为天下笑”的下场。(4)司马迁对屈原有极高的评价,他称赞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五.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6.(2023秋•房山区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谢灵运传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袭封康乐公,食邑三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为相国从事中郎,坐辄杀门生,免官。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美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使光禄大夫范泰与书敦奖,乃出。令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迁侍中,赏遇甚厚。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既自以名辈,才能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王华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乃上表陈疾,上赐假东归。灵运以疾东归,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所奏,坐以免官。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要琇更进,琇不肯。在会稽亦多徒众,惊动县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此言。又与王弘之诸人出千秋亭饮酒,倮①身大呼,顗深不堪,遣信相闻。灵运大怒曰:“身自大呼,何关痴人事!”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文帝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顗坚执不与。灵运谓顗非存利人,政虑决湖多害生命,言论伤之。与顗遂隙。因灵运横恣,表其异志。灵运驰诣阙,上表自陈本末。文帝知其见诬,不罪也。以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生收灵运。灵运兴兵叛逸,遂有逆志。追讨禽之,送廷尉,廷尉论正斩刑。注释:①倮:同裸。(取材于《南史》《宋书》)(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愆礼度愆:丧失B.司徒徐羡之等患之患:忧患C.粗立条流、书竟不就竟:最终D.讽旨令自解讽:暗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致其意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灵运乃上表陈疾见犯乃死,重负国C.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而游娱宴集D.为楚怀王左徒为有司所纠(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朝廷只让他做文辞之事,并不把有实权的职务交给他。B.构扇异同,非毁执政。联合煽动有不同意见的人,非议诋毁执政大臣。C.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常常声称有病而不直接上朝。D.非存利人,政虑决湖多害生命。不是打算有利于民众,而是顾虑决开湖水会害死水中的生命。(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灵运出身高门,自幼聪慧过人,文学才华无人能及,且衣着用物也引领潮流。B.谢灵运自视甚高,对皇帝的任用多有不满,于是纵情山水,通过诗歌表达心迹。C.谢灵运在文帝即位后,受命编修晋史,只粗列提纲就得到文帝赏识,而被重用。D.谢灵运上疏请求将回踵湖改为稻田,文帝批准让地方施行,但却受到孟顗反对。(5)太史公有云“述往事,思来者”,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导致谢灵运悲剧命运的原因,并简述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7.(2022秋•平谷区期末)阅读《论语》三则,回答问题。ㅤㅤ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ㅤㅤ②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ㅤㅤ③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ㅤㅤ“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闻义不能徙(2)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结合这三则《论语》,简要概括孔子认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仁”的境界。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8.(2023秋•西城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1)分析选段(二)中加点的“这样”“如此”以及“如是”的整体表达效果。(2)选段(一)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选段(二)写到以刘和珍等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这样的表达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作文(共1小题)9.(2023秋•东城区期末)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有一个网络热词叫“破圈”,指人或事物突破原有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和认可。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出圈”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或主旨)明确,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北京高中语文高二期末典型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名著导读(共1小题)1.(2023秋•房山区期末)根据要求,完成各题。运用谐音表达寓意是《红楼梦》创作的一大特点。如书中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馔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玉称赏不迭。(1)请你指出文中“万艳同杯”哪一字用了谐音,并简要分析其寓意。(2)请以《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及情节为例,印证你对“万艳同杯”的理解。【答案】(1)“杯”谐“悲”,“万艳同杯”意味着所有红楼女儿到最后都会落入悲惨的结局。(2)示例:贾元春是贵为皇妃,但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很快,贾元春就成了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林黛玉性格孤傲,个性极强,被贾府主子(甚至贾母)视为叛逆,她虽然敢于藐视封建礼教,当最后领悟了世间的一切,只好无可奈何地,魂归了离恨天。薛宝钗温柔贤淑,老辣事故,是封建“卫道士”眼中的道德楷模,但她没想到这并不符合贾宝玉的趣味,最后被贾宝玉无情的抛弃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相关谐音及其寓意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熟悉名著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正确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相关人物命运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熟悉名著的内容,根据题干要求合理分析。【解答】(1)“万艳同杯”的“杯”字与“悲”谐音。“万艳”指《红楼梦》中的众多女性。“万艳同杯”是“万艳同悲”,意味着所有红楼女儿到最后都会落入悲惨的结局。(2)贾元春是贾府诸芳的“大姐大”,有一阶段“新承恩泽”,风光无限,独压三春。但作为一个女人,命运毕竟掌握在别人手里,只是封建帝王手里的玩物而已。很快,贾元春就成了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虎兔相逢大梦归”。“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林黛玉性格孤傲,个性极强,言辞直率锋利,不肯随波逐流,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被贾府主子(甚至贾母)视为叛逆,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当然不会有任何结果,虽然敢于藐视封建礼教,也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最后领悟了世间的一切,只好无可奈何地“质本洁来还洁去”,魂归了离恨天。薛宝钗温柔贤淑,老辣事故,是封建“卫道士”眼中的道德楷模,说良心话,薛宝钗并不是个“奸臣”,谋取“宝二奶奶”之位也没用过什么卑鄙手段,顶多就是宝黛“意兴正浓”时她都准时到场“搅局”,有意无意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能上位是靠自己的“本色出演”,使自己的一切尽可能符合主子们的趣味。但她没想到这并不符合贾宝玉的趣味,最后被贾宝玉无情的抛弃了。答案:(1)“杯”谐“悲”,“万艳同杯”意味着所有红楼女儿到最后都会落入悲惨的结局。(2)示例:贾元春是贵为皇妃,但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很快,贾元春就成了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林黛玉性格孤傲,个性极强,被贾府主子(甚至贾母)视为叛逆,她虽然敢于藐视封建礼教,当最后领悟了世间的一切,只好无可奈何地,魂归了离恨天。薛宝钗温柔贤淑,老辣事故,是封建“卫道士”眼中的道德楷模,但她没想到这并不符合贾宝玉的趣味,最后被贾宝玉无情的抛弃了。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2.(2023秋•延庆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不断扩大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共识,在众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大写意①”发展为“工笔画②”。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十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持续推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扎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亮点纷呈。如今,中国境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联通中国境内112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个城市。像中欧班列这样开放的大通道为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十年来,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我国83%的建交国,遍布五大洲和主要国际组织,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政策沟通更加广泛深入。我国已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提供了重要平台。在资金融通方面,我国与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大动力。截至2022年底,已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推进,叠加中国已经形成的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弥合国家间的数字鸿沟,为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也将进一步拓展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新机遇,进而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革命,催生“一带一路”数字经贸合作新模式。我国工业体系健全,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与共建国家互补性较强,分工协作、协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与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大动力。(取材于《光明日报》刘坤、董蓓文章)【注】①写意: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②工笔: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材料二霍尔果斯在蒙古语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隘口,有着一百多年的通关历史,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距离最近、最便捷的窗口。中国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霍尔果斯正处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位于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是中欧(亚)班列西线大通道之一。2012年12月22日开通试运营,按照中哈双方协定,当时铁路口岸实行7天×12小时勤务模式,但每天出入境货运列车只有七八列。2016年3月,开通了中欧(亚)班列,凭借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通关需求,铁路口岸调整为365天×24小时勤务模式,任何时候都能对出入境班列做到即到即检即放。口岸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查验流程,强化科技手段,对出入境班列进行全方位监护。在铁路口岸西北方向矗立着2018年9月启用的第六代国门。每天都有数百辆货车从公路口岸出境,将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和欧洲。新国门的设计理念更先进,旅客只需要指纹、刷脸,仅用15秒就可通关;货车采用一站式查验和一次性通关,提高通关效率。2023年1月1日至7月21日,出入境车辆突破10万辆次,超过以往历年公路口岸全年的通关量。2023年8月15日,开始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越来越多的旅客到霍尔果斯观光旅游,各国的“淘金者”也在不断涌入,这座边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取材于《南方人物周刊》刘李、张文文文章,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A.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始。B.数字“一带一路”拓宽了“一带一路”的内涵。C.在不断努力下“一带一路”合作空间更加广阔。D.“一带一路”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中国境内已铺画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通达36个国家和地区,证明了“一带一路”构架基本形成。B.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多种共建合作文件,这表明中国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C.至2022年底,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说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影响力在稳步提升。D.在联合国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证明了我国工业体系健全。(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霍尔果斯因为是丝绸之路重要隘口,所以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B.霍尔果斯口岸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因此一直以来人员车辆经济贸易往来密切。C.边境勤务模式的变化要适应边境通关的需求,边境通关有赖于科技成果的运用。D.霍尔果斯口岸包括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随着交流扩大,口岸周边地区日益繁荣。(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放的大通道为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B.十年来,“一带一路”自倡议提出到现在的稳步推进见证了中国的大国担当。C.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D.改变勤务模式使霍尔果斯口岸每天通关的列车由原来的七八列到现在的几百列。(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解释材料一中画线句的含义。【答案】(1)A(2)A(3)D(4)D(5)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谋篇布局的阶段转向精谨细腻的成果落实阶段。②以中欧班列和霍尔果斯口岸为代表的大通道为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了重要平台深化了交往、增进了互信、密切了往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数字“一带一路”拓宽了“一带一路”的内涵。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解答】(1)A.“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始”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可知,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先领域,而不是开始。故选:A。(2)A.“已铺画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如今,中国境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可知,是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故选:A。(3)A.“因为是丝绸之路重要隘口,所以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霍尔果斯……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隘口”“中国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霍尔果斯正处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可知,霍尔果斯是丝绸之路重要隘口和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没有因果关系。B.“因此一直以来人员车辆经济贸易往来密切”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2012年12月22日开通试运营”“2016年3月,开通了中欧(亚)班列”“2023年1月1日至7月21日,出入境车辆突破10万辆次,超过以往历年公路口岸全年的通关量”可知,霍尔果斯口岸自2012年以来人员车辆经济贸易往来逐渐密切,而不是一直密切。C.“边境通关有赖于科技成果的运用”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口岸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查验流程,强化科技手段,对出入境班列进行全方位监护”“新国门的设计理念更先进”可知,科技成果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通关需求。故选:D。(4)D.“改变勤务模式”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通关需求,铁路口岸调整为365天×24小时勤务模式,任何时候都能对出入境班列做到即到即检即放。口岸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查验流程,强化科技手段,对出入境班列进行全方位监护”可知,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通关需求调整了勤务模式。故选:D。(5)句中“大写意”“工笔画”是理解的关键,这两个词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一带一路”不同阶段的特点。“大写意”指的是谋划阶段,“工笔画”指的是落实和成果转化阶段。根据材料一原文“在众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知,材料一主要从基础设施、政策沟通、资金融通、“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和意义。材料二通过具体的数字,介绍了霍尔果斯口岸的发展。随着交流扩大,霍尔果斯口岸周边地区日益繁荣。答案:(1)A(2)A(3)D(4)D(5)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谋篇布局的阶段转向精谨细腻的成果落实阶段。②以中欧班列和霍尔果斯口岸为代表的大通道为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了重要平台深化了交往、增进了互信、密切了往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数字“一带一路”拓宽了“一带一路”的内涵。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3.(2023秋•延庆区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天下黄河我知道黄河,是父亲和母亲告诉我的。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夜间睡觉的时候把耳朵贴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秋虫唧唧,夜凉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头上听黄河。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到山头上去看黄河。怕山不够高,父亲就把我们轮流架在肩膀上,说那样就一定能够望到黄河。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这时候,父亲会很自信地指着那条涣漫而神奇的影子对我们说:“看啊,那就是黄河!”我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看的并不是黄河,知道母亲让我们听的也不是黄河的涛声,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是,我不知道,我远居于太行深处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黄河、向往黄河?我不知道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想引来黄河水,滋润儿女们的心灵,浇灌儿女们的梦?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要问一问父亲的。父亲听了,憨厚地笑了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厖。”父亲的话似乎只说了半截,他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他为什么那样喜欢黄河;也没有说清楚,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我能够理解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是生活在我们藿谷洞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慢慢告诉我的。在金色遍野的秋天,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在简陋的小四合院中,在望得见河汉的草棚里,在老屋的土炕上,在村边的老槐树底,无不有祖祖辈辈用自己灵巧的或者笨拙的双手,以剪纸、面塑、泥塑、石雕、木刻、布艺、瓦器、陶瓷,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女人会剪一对黄河鲤鱼,剪一朵开在黄河岸上的腊梅花儿,贴在小屋的墙上,贴在暖烘烘的炕头上,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贴在家里的缸缸罐罐上。看上去都是富贵,感觉到都是安详,都是那么情深深而意重重,都是那么纯真而质朴。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弯一铰,无不带着对黄河的向往。最让人心动的,是回响在黄河两岸的民歌。风尘仆仆的黄河儿女,站在黄土高坡上,顶着西北风,可着嗓子吼:“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厖”“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厖”“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厖?”“三十三棵荞麦九十九道楞厖”每一首歌,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命的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活得自信,活得风光,活得滋润,活出精神。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我决定去寻找黄河,去体验黄河,去寻找和体验属于我们祖祖辈辈的黄河。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然而,毕竟是站在高处,毕竟是俯视黄河,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与愧疚。因为从我脚下流过的黄河,有一点瘦弱,有一点卑微。我感觉我轻慢了黄河,亵渎了黄河。于是,我决定走下太行山头,走到黄河边上,去亲近黄河,去拥抱黄河,去拜谒黄河。时间正是晚秋,我循着曹操走过的羊肠坂徒步下山。几处残痕,几若断肠,被秋风裹在山坡上,被稀疏的荒草半掩半埋,给人一种瑟瑟发冷的感觉。石崖上,“古羊肠坂”四个老字还在,放眼望去,满目沧桑。秋风劲厉,掠过枯黄的衰草,发出尖细的哨鸣,我似乎听得见曹操在沉吟:“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淅淅沥沥的秋雨,把曹孟德口中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打得又湿又冷。羊肠坂逼仄,弯弯曲曲,难道,羊肠坂也在寻寻觅觅,寻找魏武当年的鞭影?我又在寻找什么呢?沿着黄河向上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那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黄河之水。漪流回澜,总是能让人陷入回忆之中。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其时,总会有一群又一群黄泛区的灾民逃上太行山来,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乞讨。太行山高,太行自古天下脊,黄河说什么也漫不上去。那些逃上山来的灾民,很少会有人在我们村子里居留不去,大都会在灾后回到黄河边上,再种粟菽,重整桑梓。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灵。他们选择了黄河,把黄河当作母亲,黄河也把他们当作儿女。母亲用圣洁的黄河水为儿女们洗礼,洗出了一身永远不能够褪去的金黄色。唯其苦难太多,九十九道弯才弯得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刚性,那么有韧性。像一张又一张弓,发出一支又一支岁月无法阻挡的响箭,风雨无法销蚀的飞镝。浩浩汤汤的大河,在带走泥沙的同时,是不是也带走了苦难,带走了软弱,带走了屈辱和卑怯?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理解了黄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弯曲曲,寻寻觅觅,原来黄河在寻找自己的锦绣前程厖。(取材于韩小蕙编《2021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嫩寒勾萌:乍暖还寒时草木的嫩芽B.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匀:春光暖暖地均匀分布C.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洒:均匀地散落,呈现动态之美D.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小时候,母亲让我听黄河,父亲指给我看黄河,像祖辈一样,把黄河根植于儿女心中,这为后文我寻找黄河、体验黄河做了铺垫。B.藿谷洞的人们用剪纸、泥塑、民歌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寄寓祥和之意,反映出他们对当时苦难生活的不满。C.作者由羊肠坂古道走近黄河畔,也走“进”黄河史。历史上黄河的泛滥带来灾难,但黄河儿女以巨大的刚性与韧性重建家园。D.文章引用曹操的诗句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出远行的我急切盼望归家的羁旅怀乡之愁,为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度。(3)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请简要分析作者通过记写黄河抒发了哪些情感。【答案】(1)A(2)B(3)想象中的黄河和现实中的黄河;俯瞰黄河和近观黄河;黄河的壮阔和黄河的柔美;历史上泛滥肆虐带给人痛苦的黄河和现今清流婉转带给人欢乐的黄河。(4)对黄河的向往与礼赞;对黄河两岸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赞颂;对新时代、新高度的讴歌。【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某种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结合与“金色遍野”“飞雪点点”主谓短语的照应可知,“嫩寒勾萌”的意思是:乍暖还寒的天气引发草木萌芽。故选A。(2)B.“反映出他们对当时苦难生活的不满”错。藿谷洞的人们用剪纸、泥塑、民歌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来印证说明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表现了他们对黄河的向往与礼赞。故选B。(3)结合“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可知,想象中的黄河和现实中的黄河;结合“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沿着黄河向上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那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黄河之水。漪流回澜,总是能让人陷入回忆之中”可知,俯瞰黄河和近观黄河;结合“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早晨,当初升的太阳把第一缕鲜嫩的光投向黄河的时候,大河熔金,何其壮观啊!当落日将余晖洒在水面上的时候,黄河灿若图绣,又是何其壮美!”“已而,水月相映,黄河又会化成一片和婉的白银色。溶溶月光,似乎柔化了黄河的桀骜不驯。此时此刻的黄河,多了点儿柔媚,多了点儿婉约与温情,多了点儿幽雅与含蓄”可知,黄河的壮阔和黄河的柔美;结合“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其时,总会有一群又一群黄泛区的灾民逃上太行山来,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乞讨”“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可知,历史上泛滥肆虐带给人痛苦的黄河和现今清流婉转带给人欢乐的黄河。(4)结合“我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看的并不是黄河,知道母亲让我们听的也不是黄河的涛声,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是,我不知道,我远居于太行深处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黄河、向往黄河?我不知道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想引来黄河水,滋润儿女们的心灵,浇灌儿女们的梦?”可知,对黄河的向往与礼赞;结合“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其时,总会有一群又一群黄泛区的灾民逃上太行山来,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乞讨。太行山高,太行自古天下脊,黄河说什么也漫不上去。那些逃上山来的灾民,很少会有人在我们村子里居留不去,大都会在灾后回到黄河边上,再种粟菽,重整桑梓。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灵。他们选择了黄河,把黄河当作母亲,黄河也把他们当作儿女。母亲用圣洁的黄河水为儿女们洗礼,洗出了一身永远不能够褪去的金黄色”可知,对黄河两岸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赞颂;结合“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可知,对新时代、新高度的讴歌。答案:(1)A(2)B(3)想象中的黄河和现实中的黄河;俯瞰黄河和近观黄河;黄河的壮阔和黄河的柔美;历史上泛滥肆虐带给人痛苦的黄河和现今清流婉转带给人欢乐的黄河。(4)对黄河的向往与礼赞;对黄河两岸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赞颂;对新时代、新高度的讴歌。三.诗歌阅读(共1小题)4.(2023秋•延庆区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杂诗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注】:【1】块然:孤独貌。【2】壮齿:壮年。(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边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D.“披轩”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B.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D.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淑真《菩萨蛮》)(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都有“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理解把握诗句内涵与感情的能力。仔细理解,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的基础上分析其是否有愁情。(3)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诗歌思想内容,情感。分析时不能笼统的答表达了作者或感伤或愉悦的感情,要说具体,再结合相关诗句详细分析。【解答】(1)D.“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分析有误。这两句诗是说彻夜难眠开门来到前院,直到晨飞的大雁嗷嗷叫唤。不是说开窗的目的是听雁鸣嗷嗷。也不是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叫。是无法入睡,只好推门走到院子里,听到雁叫之声而倍加伤感。(2)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月”的意象不含愁情。这两句写的是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展现的是一种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没有伤感的情绪。(3)左诗这两句写的是自己虽有崇高志向,但却只能无奈孤独的守在屋内。陆诗这两句写的是年少轻狂时曾站在长城上踌躇满志,打算收复祖国失地现在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功绩未成,两鬓却先白了。两首都展现了诗人由远大志向但却不得志的苦闷抑郁,抒发的是壮志难酬的感伤。不同点在于:左诗中“空”是空旷、空荡的意思,更好地展现出了一种不得志的孤寂之情。而陆诗中“空”是白白地,徒然无功的意思。侧重表现年华逝去,功业未成的感慨。答案:(1)D(2)A(3)相同点:二者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情感。不同点:“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是空旷、空荡的意思,更侧重于表达孤独之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更侧重于表达盛年不再、年华老去的感叹。白话译文:秋风是多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原本柔软的枝条一天天变硬,绿叶也一天天变黄。明月从云边露出,洒下皎洁的月光。彻夜难眠开门来到前院,直到晨飞的大雁嗷嗷叫唤。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无奈孤独的守在屋内。少壮盛年不能常驻永在,时常因为年岁已老而伤悲。诗歌赏析:杂诗一般是指不定题目的随时感发。左思这首《杂诗》借秋咏怀,抒发了自己贫士失职的暮年凄凉。诗中秋的萧瑟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伤感,秋的物象凋零与诗人生命的凋零相对应互溶。诗人满腹经论且有远大抱负,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不得不退居家中。诗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的失落,所以发出了“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的悲伤的感发。“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厉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杀气。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抒发“失职而志不平”的忧患。左思与宋玉有同感,他们都是出身寒门一生不得志的贫士,他们都有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人生经历。“白露为朝霜”是《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化用,左思曾有远大的功名抱负,他“在水一方”的理想追寻,使他疲惫而失落,眼看着人到暮年,黑发成霜,功名离他越来越远。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在凛厉的秋风中,眼前一地寒霜,这意象是多么的悲凉凄怆啊!“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柔软的树枝在风吹霜打中一天天变得僵硬了,树叶一天天枯黄飘零了。这里“树”的意象直接映射的是年纪已经老了的诗人,肢体不再柔软灵动了,面色一天天衰老憔悴了。因为人老志不达的失落,使诗人心焦如焚,夜不能眠。“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明月从云边出来,白光如水一样凄清,照的诗人无法入睡,只好推门走到院子里,望月徘徊兴叹,一直到了早晨,本来就倍加惆怅的心情,又加上大雁南飞的哀鸣声,可谓悲哀凄凉至极了。为什么诗人整夜难眠,为什么诗人的心情如此的伤感呢?因为:“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志比天高,放之四海都觉得不足为用,然而他一生才高位卑始终不得志。可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状齿不恆居,岁暮常慨慷。”精力充沛的少壮年岁不会永远在,眼看着年纪老了功业未成,心愿难了。草木凋零,来年还可以再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切的努力只能在一生中完成,这种壮志未酬就走向暮年的失落悲凉,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有意无象不容易写出好诗来,同样有象无意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本诗意象贴切情景交融,形象的展现了所有暮年失志者感叹的凄凉。四.默写(共1小题)5.(2023秋•西城区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人在百感交集时,往往无法用言语表达情感,所以苏轼在梦遇亡妻时,会“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2)《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让人感受到思念中的缠绵缱绻;《燕歌行》中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让人体会到思念中的悲伤无望。(3)政治家写史论,往往是想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被天下耻笑的覆辙。如不要像秦朝那样不施仁义,导致“以趋于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结局;也不要像后唐庄宗那样宠幸伶人,落得“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下场。(4)司马迁对屈原有极高的评价,他称赞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答案】(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2)愿逐月华流照君少妇城南欲断肠(3)以趋于亡而身死国灭(4)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积极课外积累,根据题中情境提示补写诗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重点字:惟)(2)愿逐月华流照君少妇城南欲断肠(重点字:逐)(3)以趋于亡而身死国灭(重点字:趋)(4)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重点字:推)五.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6.(2023秋•房山区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谢灵运传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袭封康乐公,食邑三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为相国从事中郎,坐辄杀门生,免官。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美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使光禄大夫范泰与书敦奖,乃出。令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迁侍中,赏遇甚厚。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既自以名辈,才能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王华等名位素不逾之,并见任遇。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乃上表陈疾,上赐假东归。灵运以疾东归,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所奏,坐以免官。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要琇更进,琇不肯。在会稽亦多徒众,惊动县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此言。又与王弘之诸人出千秋亭饮酒,倮①身大呼,顗深不堪,遣信相闻。灵运大怒曰:“身自大呼,何关痴人事!”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文帝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顗坚执不与。灵运谓顗非存利人,政虑决湖多害生命,言论伤之。与顗遂隙。因灵运横恣,表其异志。灵运驰诣阙,上表自陈本末。文帝知其见诬,不罪也。以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生收灵运。灵运兴兵叛逸,遂有逆志。追讨禽之,送廷尉,廷尉论正斩刑。注释:①倮:同裸。(取材于《南史》《宋书》)(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多愆礼度愆:丧失B.司徒徐羡之等患之患:忧患C.粗立条流、书竟不就竟:最终D.讽旨令自解讽:暗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CA.以致其意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灵运乃上表陈疾见犯乃死,重负国C.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而游娱宴集D.为楚怀王左徒为有司所纠(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朝廷只让他做文辞之事,并不把有实权的职务交给他。B.构扇异同,非毁执政。联合煽动有不同意见的人,非议诋毁执政大臣。C.意既不平,多称疾不朝直。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常常声称有病而不直接上朝。D.非存利人,政虑决湖多害生命。不是打算有利于民众,而是顾虑决开湖水会害死水中的生命。(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A.谢灵运出身高门,自幼聪慧过人,文学才华无人能及,且衣着用物也引领潮流。B.谢灵运自视甚高,对皇帝的任用多有不满,于是纵情山水,通过诗歌表达心迹。C.谢灵运在文帝即位后,受命编修晋史,只粗列提纲就得到文帝赏识,而被重用。D.谢灵运上疏请求将回踵湖改为稻田,文帝批准让地方施行,但却受到孟顗反对。(5)太史公有云“述往事,思来者”,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导致谢灵运悲剧命运的原因,并简述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答案】(1)B(2)C(3)C(4)C(5)谢灵运出生豪门,才华横溢,虽心怀大志,却不得见遇,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常怀愤懑;于是纵情山水,对自己的职责多有懈怠;且性好奢侈,车服鲜丽,追求享乐:性格放纵,多愆礼度,恃才傲物,非议他人(待人接物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获罪之后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越发放肆;在日常生活中不恤百姓,决湖求田,大兴劳役。谢灵运才华出众却最终被判死刑的人生悲剧给了我们很深的人生启示,为人不可偏激骄傲,应谦恭、礼让;要忍耐狂傲之态,自我克制约束;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踏实肯干;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必须要坚守人生的底线。【分析】(1)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的能力。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分析关键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等知识点理解是否正确。(4)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还要结合自己的认识谈得到的启示。【解答】(1)B.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隐患。句意:司徒徐羡之等人把他看作祸害。故选:B。(2)A.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的;语气词,表达祈请语气,一定。B.副词,于是;副词,才。C.都是连词,表转折,但是。D.介词,表被动,被;动词,担任。故选:C。(3)C.理解不正确,“直”解释为“直接”有误,应是通“值”,值班。正确的翻译为: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常常声称有病而不上朝值班。故选:C。(4)C.“只粗列提纲就得到文帝赏识,而被重用”分析有误,原文表述为“令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迁侍中,赏遇甚厚”,并未被重用,只是说调任侍中,奖赏和待遇都很丰厚。故选:C。(5)文中说到“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他出身豪门,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但又说到“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为相国从事中郎,坐辄杀门生,免官。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他性情奢侈喜爱豪华,擅自杀害门生,本性偏执,言行过激,经常违背礼仪法度,自以为自己的才能应当执掌权要,既然得不到皇上知遇赏识,就经常满腹怨愤。他任意游玩,不把民间诉讼等事放在心上。还说到“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文帝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他性格放纵,多愆礼度,恃才傲物,非议他人(待人接物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获罪之后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越发放肆;在日常生活中不恤百姓,决湖求田,大兴劳役。他才华横溢,出身豪门,最终被判斩刑,令人唏嘘。给我们的启示是:为人不可恃才傲物,要谦恭、礼让,要有自己的底线,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与他人处理好关系等等。答案:(1)B(2)C(3)C(4)C(5)谢灵运出生豪门,才华横溢,虽心怀大志,却不得见遇,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常怀愤懑;于是纵情山水,对自己的职责多有懈怠;且性好奢侈,车服鲜丽,追求享乐:性格放纵,多愆礼度,恃才傲物,非议他人(待人接物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获罪之后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越发放肆;在日常生活中不恤百姓,决湖求田,大兴劳役。谢灵运才华出众却最终被判死刑的人生悲剧给了我们很深的人生启示,为人不可偏激骄傲,应谦恭、礼让;要忍耐狂傲之态,自我克制约束;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踏实肯干;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必须要坚守人生的底线。参考译文:谢灵运是陈郡阳夏人。祖父谢玄,晋朝车骑将军。谢灵运幼年就很聪颖,有悟性,谢玄对此很觉惊奇。谢灵运从小便爱读书,博览经史等各种书籍,他写的文章非常漂亮,江南几乎没人赶得上。谢灵运继承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享受三千户的税收待遇。援引国公任职的先例,谢灵运被朝廷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谢灵运没有到任。做了琅王牙王的大司马行参军的官职。谢灵运性情奢侈喜爱豪华,他车子的装璜鲜艳而美丽,他的衣着玩的用的东西,无不改变以往的旧样式,世人都学他的样子跟着变,人们都叫他谢康乐。担任相国从事中郎,因擅杀害门生的罪过被免官。谢灵运本性偏执,言行过激,经常违背礼仪法度,朝廷只以文辞之事任命他,并不任命他有实权的职务。他自以为自己的才能应当执掌权要,既然得不到皇上知遇赏识,就经常满腹怨愤。少帝刘刘义符登上皇位,权力掌握在大臣手中,谢灵运联合煽动一些有不同意见的人,指责诋毁执政的大臣,司徒徐羡之等人把他看作祸害,将他调出京师任永嘉太守。永嘉郡有著名的山水风景,这是谢灵运向来喜爱的。外调作郡守既然不能实现执掌权要的愿望,于是就任意游玩,走遍了永嘉郡所属各县,动不动就超过十天或一月,民间诉讼等事,不再放在心上。每到一处他便要吟咏作诗,藉此来表达自己的意趣。文帝即位,征调他做秘书监,两次征召都没有前去。便让光禄大夫范泰给他写信敦促鼓励,才出来就任。让他撰写《晋书》,粗略地立好了提纲,而书最后没有写成。不久调任侍中,奖赏和待遇都很丰厚。谢灵运的诗和书法都很独绝,每次文章作罢,就亲自把它写下来,文帝称为二宝。既然自以为是名流,才华能力应该参与朝政,但是到现在只是被以文学的身份对待,常常陪同皇上宴饮,不过就是闲谈欣赏。王华等人的名位素来都不超过他,却都被赏识重用,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常常声称有病而不上朝值班。出城游玩,有时远达一百六七十里,十几天不归。既没有上表,也不请假。皇上不愿意伤害大臣,委婉地暗示让他自己辞职。谢灵运上表陈说自己有病,赐给他假期东归。而游玩宴集,仍然夜以继日。又被御史中丞参奏免官。谢灵运凭借祖父的产业,生活的资本很丰厚,奴僮很多,旧时仆役几百人,凿山浚湖,工程不断。他曾从始宁南山伐树开路,直到临海,跟随的有几百人,临海太守王琇很吃惊,以为是山贼,最后知道是谢灵运才安下心来。谢灵运又邀请王琇继续前进,王琇不肯。在会稽也有众多的随从,惊动了全县。太守孟顗奉佛十分虔诚,而被谢灵运所轻视,他曾经对孟顗说:“要想得道必须具有天赋的慧业,您升天肯定在我的前面,而成佛必然在我的后面。”孟顗对这话深为憎恨。谢灵运又与王弘之等人出去到千秋亭饮酒,赤裸着身体大声喊叫,孟顗深深感到不能忍受,写信向他们提出。谢灵运大怒说:“我们自己大叫,跟痴人有什么关系?”会稽东城有个回踵湖,谢灵运请求放水开为田地,文帝让州郡实行。这个湖离城郭很近,对于湖中的水产,百姓们感到很可惜,孟顗坚持不给。孟顗又坚决不让。谢灵运说孟顗并不是打算有利于民众,而是顾虑决开湖水会害死水中许多生命,于是便用言论对他进行攻击。谢灵运与他便产生了矛盾。借着谢灵运的横行放肆,孟顗上表说他心有异志,并且上报朝廷。谢灵运骑马到皇宫,陈述事情的原委。文帝知道他是被诬陷,并不降罪。任命为临川内史。他在临川的游玩放浪,不异于在永嘉,被有关部门所纠弹。司徒派遣使者活着拘捕了谢灵运。谢灵运兴兵叛逃,于是便有了造反的志向。官兵追讨,捉住了他,送交给廷尉,廷尉判为斩刑。7.(2022秋•平谷区期末)阅读《论语》三则,回答问题。ㅤㅤ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ㅤㅤ②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ㅤㅤ③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ㅤㅤ“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闻义不能徙迁移,意译为“实践”(2)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结合这三则《论语》,简要概括孔子认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仁”的境界。【答案】(1)迁移,意译为“实践”(2)爱好智慧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放荡。(3)①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要改正。②进德(修养道德),修业(勤奋为学),践道(闻义能徙),改过(及时改错)。③树立仁、智、信、直、勇、刚六种美德,远离愚昧无知、放荡不羁、被人利用、言行急切、招惹祸乱、胆大狂妄等六种行为。【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法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界定有效阅读区域,筛选出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解答】(1)闻义不能徙: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徙:本意是迁移,这里是指徙而从之,“实践”的意思。所以,应填写“迁移,意译为‘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