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航天器研发与制造方案TOC\o"1-2"\h\u31521第一章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发展概述 3291061.1智能化发展背景 346781.2智能化发展趋势 31955第二章智能航天器概述 4139412.1智能航天器定义 41752.2智能航天器分类 4214062.2.1自主导航航天器 4258402.2.2自主任务规划航天器 5301572.2.3自主故障诊断与处理航天器 528612.2.4自主导航与控制航天器 5286292.2.5综合智能航天器 57538第三章智能航天器研发流程 5256193.1需求分析 5151613.1.1背景与目标 5103313.1.2需求收集 5282003.1.3需求分析与确认 616243.2方案设计 634393.2.1总体方案设计 691903.2.2分系统方案设计 6197763.3系统集成与测试 6315263.3.1系统集成 6253493.3.2系统测试 718534第四章关键技术分析 7113204.1智能感知技术 7174254.2自主决策技术 8299634.3自主导航技术 828988第五章智能航天器制造技术 895395.1数字化制造技术 9198565.1.1概述 933125.1.2技术特点 9219265.1.3应用案例 961265.2制造技术 9105075.2.1概述 998015.2.2技术特点 9131825.2.3应用案例 9309795.3虚拟制造技术 9115735.3.1概述 9240145.3.2技术特点 1046455.3.3应用案例 1022957第六章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 10288286.1控制系统架构 10209016.1.1概述 10127306.1.2硬件架构 10271026.1.3软件架构 10211196.2控制算法与策略 11222446.2.1概述 11313756.2.2控制算法 11312146.2.3控制策略 1115036.3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11103216.3.1概述 112216.3.2仿真方法 11162616.3.3验证步骤 1121208第七章智能航天器能源系统 12292927.1能源系统设计 12288547.1.1设计原则 12250187.1.2设计内容 125627.2能源管理策略 12247517.2.1能源管理目标 12302687.2.2能源管理方法 1242207.3能源系统优化 13100367.3.1优化目标 1341167.3.2优化方法 1330225第八章智能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 13110578.1通信系统设计 13152888.2导航系统设计 1427768.3通信与导航系统融合 1410766第九章智能航天器应用场景 15150069.1太空探测 15170299.2航天运输 15126709.3空间资源开发 1530264第十章智能航天器发展趋势与挑战 161690310.1发展趋势 162556010.1.1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161359210.1.2跨学科融合创新 16254310.1.3通用性与专用性相结合 161115910.1.4长寿命、高可靠性与低成本 161440410.2技术挑战 16173010.2.1高功能计算与存储技术 16855310.2.2高精度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 162150610.2.3复杂环境适应性技术 171375610.2.4航天器自主决策与协同控制技术 172468710.3发展策略与建议 173158310.3.1加大研发投入 173108010.3.2强化跨学科合作 172942310.3.3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171917610.3.4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 172227810.3.5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7第一章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发展概述1.1智能化发展背景科技的飞速进步,智能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航空航天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战略需求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航空航天行业作为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领域,承担着支撑国家科技进步、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任务。智能化技术为航空航天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结构,智能化技术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因素。航空航天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智能化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市场需求驱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航天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航空航天行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功能、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智能化技术为航空航天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1.2智能化发展趋势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设计成为航空航天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运用智能化设计技术,可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功能、降低重量,从而提升航空航天器的整体功能。(2)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引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3)智能运维航空航天器在运行过程中,智能运维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故障、优化运行策略,提高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智能运维技术的发展,有助于降低航空航天器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4)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自动驾驶、智能导航、无人机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航空航天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5)跨界融合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发展需要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跨界融合将有助于航空航天行业实现更广泛的智能化应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第二章智能航天器概述2.1智能航天器定义智能航天器是指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任务能力的航天器。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对航天器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以及任务执行的自主控制。智能航天器能够在复杂、动态的空间环境中自主完成任务,提高航天任务的可靠性和效率。2.2智能航天器分类智能航天器根据其功能、用途和智能化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2.2.1自主导航航天器自主导航航天器是指具备自主确定轨道、姿态和位置能力的航天器。这类航天器通过集成高精度导航传感器、星敏感器、惯性导航系统等,实现对航天器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自主控制。自主导航航天器能够在没有地面支持的情况下,完成复杂的轨道机动和任务。2.2.2自主任务规划航天器自主任务规划航天器是指具备自主制定任务计划、优化任务执行策略能力的航天器。这类航天器通过集成智能算法和专家系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资源约束和航天器状态,自动合理的任务执行方案。自主任务规划航天器能够提高任务执行效率和灵活性。2.2.3自主故障诊断与处理航天器自主故障诊断与处理航天器是指具备实时监测航天器系统状态、自主诊断故障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能力的航天器。这类航天器通过集成故障诊断算法和故障处理策略,能够在航天器出现故障时,自动进行诊断和处理,保证航天器任务的顺利进行。2.2.4自主导航与控制航天器自主导航与控制航天器是指具备自主进行轨道和姿态控制能力的航天器。这类航天器通过集成先进的导航、控制算法和执行机构,能够实现航天器的自主轨道调整、姿态稳定和机动控制。2.2.5综合智能航天器综合智能航天器是指将以上几类智能航天器的功能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更高程度智能化的航天器。这类航天器具有更强的自主能力,能够在复杂空间环境中完成多种任务,提高航天任务的成功率和效益。第三章智能航天器研发流程3.1需求分析3.1.1背景与目标在进行智能航天器研发之前,首先需要对航天器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航天器的任务背景、功能目标和功能指标,为后续的研发工作提供指导。需求分析需综合考虑航天器的应用领域、任务特点、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3.1.2需求收集需求收集是需求分析的基础,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政策法规:了解我国关于航天器研发的政策法规,保证研发工作符合国家战略需求。(2)用户需求:与航天器用户进行沟通,了解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对航天器的功能、功能等方面的需求。(3)技术调研:调研国内外航天器研发技术,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为后续方案设计提供参考。3.1.3需求分析与确认需求分析与确认是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和确认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需求分类:将收集到的需求按照功能、功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类。(2)需求分析:对各类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其内涵、来源和实现途径。(3)需求确认:与用户、技术团队等进行沟通,保证需求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3.2方案设计3.2.1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对航天器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航天器总体布局:根据任务需求,确定航天器的总体布局,包括外形、结构、重量等。(2)关键技术研究:针对航天器的关键技术和难题,进行预研和攻关。(3)系统配置:确定航天器各系统的配置,包括硬件、软件、接口等。3.2.2分系统方案设计分系统方案设计是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对航天器各分系统进行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系统功能设计:明确各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2)分系统功能指标:根据任务需求,确定各分系统的功能指标。(3)分系统接口设计:明确各分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设计相应的接口规范。3.3系统集成与测试3.3.1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航天器的各个分系统、组件和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调试和集成,形成完整的航天器系统。系统集成的主要任务包括:(1)硬件集成:将各个分系统的硬件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2)软件集成:将各个分系统的软件模块进行整合,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接口集成:将各个分系统之间的接口进行连接和调试,保证接口的兼容性和正确性。3.3.2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对航天器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验证其功能、功能和可靠性。系统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单元测试:对航天器的各个分系统、组件和设备进行独立的测试,验证其功能、功能和可靠性。(2)集成测试:对航天器系统进行集成测试,验证各分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和系统整体功能。(3)环境适应性测试:在模拟实际应用环境条件下,对航天器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功能和可靠性。(4)验收测试:对航天器系统进行最终验收测试,保证其满足任务需求。第四章关键技术分析4.1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是航空航天行业智能化航天器研发与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通过对航天器外部环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实现对航天器的自主感知与识别。智能感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感知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获取航天器外部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包括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探测能力和适用范围。(2)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对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预处理、滤波、特征提取等操作,以降低噪声干扰,提高信息质量。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时域处理、频域处理、时频域处理等方法。(3)信息融合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将多个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实现对航天器外部环境的全面感知。信息融合技术包括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等。4.2自主决策技术自主决策技术是智能化航天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任务的关键技术。其通过对航天器自身状态、任务需求和外部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对航天器的自主决策与控制。自主决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任务规划技术:任务规划技术根据航天器任务需求和外部环境信息,合理的任务执行计划。任务规划技术包括静态任务规划和动态任务规划,涉及路径规划、时间规划、资源分配等方面。(2)决策优化技术:决策优化技术对任务规划过程中产生的多个可行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以实现对航天器任务的优化决策。决策优化技术包括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3)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对航天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处理,以保证航天器的正常运行。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包括故障检测、故障诊断、故障处理等。4.3自主导航技术自主导航技术是智能化航天器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精确导航的关键技术。其通过对航天器自身状态、外部环境信息和导航参数的综合分析,实现对航天器的自主导航与控制。自主导航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导航系统设计:导航系统设计涉及导航传感器、导航算法、导航参数等的选择和配置,以实现对航天器位置的精确测量。导航系统设计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等。(2)导航参数估计:导航参数估计技术对导航系统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以估计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姿态等参数。导航参数估计技术包括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非线性滤波等。(3)导航控制技术:导航控制技术根据航天器导航参数和任务需求,实现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等。导航控制技术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第五章智能航天器制造技术5.1数字化制造技术5.1.1概述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技术,对航天器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仿真和优化,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5.1.2技术特点(1)高度集成:数字化制造技术将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全过程的集成管理。(2)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决策和优化。(3)网络化:数字化制造技术可实现制造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制造过程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5.1.3应用案例我国在航天器制造领域已成功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了火箭零部件的精确制造和高效组装。5.2制造技术5.2.1概述制造技术是指利用工业实现航天器零部件的自动化生产、装配、检测和维修等技术。5.2.2技术特点(1)高精度: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能满足航天器零部件的加工要求。(2)高强度:可承担高强度、高风险的制造任务,提高生产效率。(3)灵活性: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编程,实现多任务切换和复杂操作。5.2.3应用案例我国在航天器制造领域已成功应用制造技术,如嫦娥五号探测器组装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线。5.3虚拟制造技术5.3.1概述虚拟制造技术是指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航天器制造过程,通过仿真和优化,提高航天器设计质量和制造效率。5.3.2技术特点(1)高度仿真:虚拟制造技术能够模拟实际制造过程,为设计人员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2)优化决策:通过虚拟制造,可对制造过程进行仿真和优化,提高航天器设计质量。(3)降低成本:虚拟制造技术可减少实物样机的制造,降低研发成本。5.3.3应用案例我国在航天器制造领域已成功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如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的虚拟制造系统,提高了火箭设计质量和制造效率。第六章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6.1控制系统架构6.1.1概述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是航天器实现自主飞行、任务执行和健康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介绍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6.1.2硬件架构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处理器:负责执行控制算法、处理传感器数据、控制指令等任务。(2)传感器:包括惯性导航系统、星敏感器、姿态传感器等,用于实时获取航天器的姿态、速度、位置等信息。(3)执行机构:包括推力器、舵机等,用于执行控制指令,调整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4)通信设备:用于与地面站或其他航天器进行信息交互。6.1.3软件架构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的软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底层驱动:负责硬件设备的驱动和控制。(2)中间件:提供数据通信、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基础功能。(3)控制算法:实现航天器的自主控制、任务执行等功能。(4)应用层:实现航天器的健康管理、故障诊断等功能。6.2控制算法与策略6.2.1概述控制算法与策略是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控制算法和策略。6.2.2控制算法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1)PID控制:根据误差进行比例、积分、微分运算,控制指令。(2)模糊控制:利用模糊逻辑对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3)自适应控制:根据系统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4)神经网络控制: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实现控制器参数的优化。6.2.3控制策略智能航天器控制策略主要包括:(1)姿态控制策略:包括姿态稳定、姿态机动等。(2)轨道控制策略:包括轨道保持、轨道机动等。(3)任务控制策略:根据任务需求,实现航天器的自主飞行和任务执行。6.3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6.3.1概述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是保证智能航天器控制系统功能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介绍仿真与验证的方法和步骤。6.3.2仿真方法控制系统仿真方法主要包括:(1)数学模型仿真:建立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等方法进行仿真。(2)计算机仿真: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航天器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3)半实物仿真:结合实际硬件设备,进行控制系统功能的仿真验证。6.3.3验证步骤控制系统验证步骤主要包括:(1)算法验证:对控制算法进行离线仿真,验证其功能和稳定性。(2)系统级验证:将控制算法嵌入到航天器模型中,进行系统级仿真验证。(3)硬件在环仿真:将实际硬件设备与仿真系统相结合,进行硬件在环仿真验证。(4)飞行试验验证:在实际飞行环境中,对控制系统进行验证。第七章智能航天器能源系统7.1能源系统设计7.1.1设计原则在设计智能航天器的能源系统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高效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耗;(2)高可靠性:保证能源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3)模块化:便于能源系统的维护与升级;(4)智能化:实现能源系统的自主管理与优化。7.1.2设计内容能源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来源:选择合适的能源类型,如太阳能、核能等;(2)能源转换:将能源转换为航天器所需的电能;(3)能源储存:采用高效储能设备,如电池、燃料电池等;(4)能源分配:合理分配能源,满足航天器各部件的功率需求;(5)能源监控与保护:实时监测能源系统运行状态,防止故障发生。7.2能源管理策略7.2.1能源管理目标能源管理策略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保证能源系统稳定可靠运行;(3)实现能源系统的自适应调整与优化。7.2.2能源管理方法能源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预测性管理:根据航天器任务需求,预测能源消耗,提前进行能源分配;(2)实时监控:实时监测能源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及时处理;(3)动态调整:根据能源系统运行情况,动态调整能源分配策略;(4)故障诊断与处理:对能源系统故障进行诊断与处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7.3能源系统优化7.3.1优化目标能源系统优化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能源转换效率;(2)降低能源损耗;(3)提高能源系统可靠性;(4)实现能源系统的自适应调整与优化。7.3.2优化方法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采用先进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转换效率;(2)优化能源储存设备,降低储能损耗;(3)改进能源分配策略,提高能源利用率;(4)采用智能化监控与保护技术,提高能源系统可靠性;(5)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自适应调整与优化。第八章智能航天器通信与导航系统8.1通信系统设计通信系统是智能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目标是实现高效、稳定、安全的通信。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通信协议:采用国际通用的通信协议,如TCP/IP、UDP等,保证与其他航天器及地面站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2)通信频率:选择合适的通信频率,以减少信号干扰和衰减。同时根据任务需求,合理分配通信带宽。(3)通信模块:设计高功能的通信模块,包括发射器、接收器、调制解调器等,以满足通信速率、功耗、体积等要求。(4)天线系统:根据通信距离、信号增益等要求,设计合适的天线系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天线的高功能、轻量化和小型化。(5)信道编码:采用信道编码技术,如卷积编码、LDPC编码等,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8.2导航系统设计导航系统是智能航天器实现自主导航、定位和导航信息传输的关键部分。以下是导航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要素:(1)导航传感器:选用高精度、低功耗的导航传感器,如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星敏感器等,以满足导航精度和实时性要求。(2)导航算法:采用先进的导航算法,如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提高导航精度和鲁棒性。(3)导航信息处理:对导航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提取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姿态等导航信息。(4)导航信息传输:将导航信息实时传输至航天器控制系统,用于姿态调整、轨道控制等。(5)自主导航与地面导航相结合:在自主导航基础上,通过地面导航支持,实现航天器高精度导航。8.3通信与导航系统融合通信与导航系统融合是智能航天器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通信与导航系统,可以提高航天器的整体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共享:通信与导航系统可以共享部分硬件资源,如天线、功率放大器等,降低航天器重量和功耗。(2)信息融合:通过融合通信与导航信息,提高导航精度和鲁棒性,为航天器提供更准确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3)抗干扰能力:通信与导航系统融合后,可以采用联合抗干扰技术,提高航天器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4)系统冗余:通信与导航系统融合,可以为航天器提供多途径的信息传输和导航手段,增加系统冗余,提高可靠性。(5)功能拓展:融合通信与导航系统,可以实现航天器更多功能,如自主避障、自动对接等。在设计融合通信与导航系统时,需充分考虑各系统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及功能指标,以实现航天器的高效、安全运行。第九章智能航天器应用场景9.1太空探测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航天器在太空探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智能航天器在太空探测方面的几个应用场景:(1)深空探测任务:智能航天器能够自主规划探测路径,优化探测任务,提高探测效率。例如,在火星探测任务中,智能航天器可根据地形地貌自主调整探测路线,避免陷入困境。(2)星际探测器:智能航天器具备较强的自主导航能力,可在星际探测任务中实现长距离、高精度导航。智能航天器还可以对星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为地球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3)月球探测:智能航天器在月球探测任务中,可以实现对月球表面资源的详细调查,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智能航天器还可以协助完成月球样本返回任务。9.2航天运输智能航天器在航天运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为几个具体应用场景:(1)卫星发射:智能航天器可实现自主发射,提高发射成功率。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智能航天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射轨迹,保证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2)太空货运:智能航天器可承担太空货运任务,为空间站、月球基地等提供物资补给。通过自主规划航线,智能航天器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3)太空救援:智能航天器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可用于太空救援任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智能航天器可迅速抵达现场,为宇航员提供救援支持。9.3空间资源开发智能航天器在空间资源开发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以下为几个应用场景:(1)太空采矿:智能航天器具备对太空资源的探测、开采和运输能力。在太空采矿任务中,智能航天器可自主寻找并开采具有商业价值的矿物资源。(2)空间太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心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理工学院《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二维、三维CAD(SoDorks)》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要点
- 面对职场变动的应对策略计划
- 餐饮店装修合同三篇
- 艺术教育的评估与反馈机制计划
- 总结前台工作中的创新案例计划
- 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鲁教版
- 设定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效方法计划
- SMT钢网开口方式规范最终版
- 心理咨询师论文:个人分析报告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共1页)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图(很全很完整)(共19页)
- 【学案】高中英语续后续写之环湖赛跑
- 电视剧剧组组成及职能
- 电厂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课件(专用).ppt
- 35kV变电站常见供电事故应对措施及事故预防方法
- Excel表格运用培训学习教案
- 漏缆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