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规范练23(2024届天津河西高三期中)“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橘子洲是湘江的江心洲。下图为湘江橘子洲旁边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1.橘子洲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A.海水顶托作用B.泥沙沉积作用C.侧向侵蚀作用D.地壳抬升作用2.推想将来橘子洲()A.洲头不断变大B.洲尾渐渐变小C.西岸增长较快D.东岸增长较快3.湘江阶地在形成过程中()A.由早到晚依次形成Ⅰ、Ⅱ、ⅢB.地质作用过程始终比较稳定C.河流搬运泥沙实力不断增加D.经验了间歇性的地壳抬升过程答案1.B2.C3.D解析第1题,橘子洲位于湘江,湘江是长江的支流,不干脆流入海洋,不受海水顶托作用,A错误;橘子洲是江心洲,是河流挟带泥沙经沉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侧向侵蚀会使河流展宽,但不是形成江心洲的缘由,C错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会形成河流阶地,不是江心洲,D错误。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橘子洲是经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江心洲。洲头位于上游,受河水侵蚀作用强,不会变大,A错误;洲尾泥沙沉积作用强,会渐渐变大,B错误;湘江向北流淌的过程中河流向东偏,橘子洲东侧主河道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西侧主河道河流流速慢,积累作用强。橘子洲西岸泥沙积累作用强,可能增长较快,东岸泥沙沉积少,增长较慢,C正确、D错误。第3题,河流阶地在形成过程中,离现代河床越近,形成越晚,图中湘江阶地由早到晚的形成依次是Ⅲ、Ⅱ、Ⅰ,A错误;多级阶地在形成过程中,地壳经验了间歇性的抬升,B错误、D正确;河流阶地在形成过程中,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增加,C错误。(2024广东二模)早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升,呼和浩特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升到肯定高程后,湖水退出,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据此完成4~5题。4.依据淤泥质黏土层的分布特征,推想淤泥层区域地势特点是()A.南部高北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C.东北高西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5.随着与山体距离的增大,淤泥质黏土层()A.粒径增大 B.厚度减薄C.底部海拔降低 D.沉积作用减弱答案4.C5.C解析第4题,随着与山体距离的增大,地势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搬运实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加,淤泥质黏土层的颗粒越来越细,厚度增加,故淤泥质黏土层越厚,地势越低。图中淤泥层厚度等值线数值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故可推想淤泥层区域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C正确。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B、D错误。因为距离山体越远,地势越来越低,淤泥质黏土层的底部海拔会降低,C正确。(2024云南二模)嘉陵江干流及其两条支流(渠江和涪江)古地理时期就在合川汇合,构成“三水汇流”格局(图1),对嘉陵江干流合川以上河段曲流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古地理环境改变使嘉陵江快速下切,导致现今河曲深切嵌入基岩之中。图2示意嘉陵江某曲流河段剖面图,据此完成6~7题。图1图26.导致古嘉陵江快速下切的主要缘由是()A.降水增多,流量增大B.气温降低,冻融增加C.地壳抬升,流速加快D.植被削减,侵蚀增加7.剖面图所示河段,甲、乙两侧相比()A.甲侧侵蚀作用弱B.甲侧沉积物粒径较大C.乙侧河水流速快D.乙侧河岸会不断后退答案6.C7.B解析第6题,依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嘉陵江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而古嘉陵江快速下切是由于板块的运动,导致地壳抬升,地势落差增大,水流速度变快,下切作用不断增加,C正确;河流下切作用主要是由地势落差导致的,而降水增多和流量增大,下切作用不肯定剧烈,A错误;嘉陵江源头在秦岭,流经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冻融可能不存在或实力较弱,B错误;植被的削减,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河流下切作用减弱,D错误。第7题,视察图中信息可知,甲侧坡度更大,说明侵蚀作用较强,水流速度较快,沉积物粒径较大,A错误,B正确;乙侧坡度较缓,说明水流速度较慢,属于积累岸,河岸可能向河道渐渐延长,C、D错误。(2024河北秦皇岛模拟)三门源传统古村落,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北倚千里岗山脉余脉,南接金衢盆地,三面环山,山涧小溪穿村而过。三门源先祖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村内现存明清古建筑约60幢,保存较为完整。2008年10月,三门源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前,三门源传统古村落部分民居出现空置现象。下图示意三门源传统古村落分布。据此完成8~9题。8.在聚落发展初期,三门源民居建筑空间扩展的主要特点是()A.沿道路布局,自东向西扩展B.沿河布局,自南向北扩展C.沿道路布局,自西向东扩展D.沿河布局,自北向南扩展9.三门源传统古村落建筑分布密集,其主要目的是()A.便利取水 B.利于田间管理C.少占耕地 D.便于抵挡盗匪答案8.D9.C解析第8题,在聚落发展初期,三门源民居建筑空间扩展受到地形及河流的共同影响,沿河布局,可充分利用河运,同时便于生产、生活用水,故聚落民居多沿河布局,A、C错误;三门源先祖为躲避战乱而迁徙,故早期聚落位于北侧靠近山脚的地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聚落向地势相对较平坦、耕地资源丰富的南部扩展,B错误,D正确。第9题,依据材料可知,三门源传统古村落三面环山,可利用的耕地资源不足。村落建筑分布密集,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爱护耕地资源,故其主要目的是少占耕地,C正确;建筑沿河分布的好处主要是取水便利,且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地村落并非都沿河分布,A错误;建筑分布密集不能体现利于田间管理和便于抵挡盗匪,B、D错误。10.(2024河南郑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内陆绿洲地区人类活动遗址众多,这些遗址可为气候改变探讨供应相关依据。我国某考古团队在西北某山地南坡发掘出古人类生活遗址(如下图)。通过探讨发觉,在距今2万—1万年期间,此处沉积了厚达5米的洪积物,形成了老洪积扇;而位于老洪积扇缘端细腻黑褐色湖沼沉积层厚度约1米,形成于距今1万—0.9万年期间,且中部夹杂盐碱结晶层;距今3500年前后,古人类选择在此生活,并留下了大量放牧牛羊、谷物种植的遗迹。之后,该遗址被新的洪积物掩盖埋藏。(1)分析老洪积扇厚度大的主要缘由。(2)依据古人类生活留下的遗迹,推断距今3500年前后该地带适合人类生活繁衍的主要地理条件。(3)描述图中湖沼沉积层的主要形成过程。答案(1)(物质来源)山区地表多砾石、泥沙,(动力条件)季节性山洪频发,洪水挟带大量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积累。(2)(气候)地势低,气候较暖和;(水源)地下水埋藏浅(或有泉水出露),水源相对足够;(地形、土壤)地形平坦,沉积物颗粒较细,土壤肥力高;(植被)草木茂密。(3)(湖沼形成)地势低洼,雨季降水和地下水在此汇合,形成湖泊沼泽;(湖沼环境演化为陆地环境)位于洪积扇扇缘,地势趋于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水流挟带的沉积物颗粒小,大量细小颗粒物在湖泊沼泽中沉积;(湖沼物质形成与改变)气候暖和潮湿,植被繁茂,大量枯枝落叶在湖沼沉积,并形成黑色腐殖质;气候变干,湖沼渐渐干枯,盐分结晶,形成夹杂盐碱的黑褐色湖沼沉积层。解析第(1)题,从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两方面分析。该地位于西北某山地南坡,山区地表多砾石、泥沙,为沉积物供应了物质来源;整体而言,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出现季节性山洪,山洪发生时,洪水挟带大量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积累。第(2)题,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从示意图上看,遗址所在区域地形相对平坦;从材料“位于老洪积扇缘端细腻黑褐色湖沼沉积层厚度约1米”可知,遗址所在区域沉积物颗粒较细,土壤肥力高;位于南坡(阳坡)且地势低,气候较暖和;地下水埋藏浅,水源相对足够;在水源旁边,植被生长茂密。第(3)题,该处位于山区地势低洼处,雨季时,降水和地下水易在此处汇合,形成湖泊沼泽;湖沼沉积处位于洪积扇扇缘,地势趋于平坦,水流速度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考点《超重与失重》含答案解析
- 森林禁牧生态保护合同
- 酒店西餐厨师劳务合作协议
- 汽车制造钢模板租赁协议模板
- 大桥建设钢筋工程合同
- 《明清时期建筑》课件
- 委托物流协议
- 外教口语班教师招聘合同样本
- 城市交通信号设计施工合同
- 医疗中心电梯更新改造协议
- 个人资产转让协议书格式
- 中医面瘫护理个案汇报
- 专利技术入股合作的协议书2024年
-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金融工作会议
- 医疗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方案
- 2018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满分作文《不变的是那份痴迷》6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旋挖钻桩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