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新教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17课【基础巩固】1.1897年,康有为作《上清帝第五书》,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急提出警告,认为改革已势在必行。这是基于()A.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B.强学会成立,维新运动打算就绪C.康有为得到光绪皇帝赏识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充分发展【答案】A【解析】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的第五次上书就是受这一背景的影响,故选A项。2.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康、梁等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日本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材料表明()A.顽固势力遭到维新派的阻挠B.戊戌变法因阻碍社会发展遭到反对C.顽固势力竭力破坏维新变法D.顽固势力担忧维新派获得政权【答案】C【解析】材料中御史杨崇伊的上书大肆诋毁维新派,恳请慈禧太后“训政”,这实质上反映了封建顽固势力对戊戌变法运动的破坏,故C项正确。3.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A.反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拥护清朝走向民主【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戊戌维新意图学习西方进行变法图强,结果失败了,因此义和团运动对戊戌变法的“反动”是指排斥一切西方事物,故选C项。4.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具有剧烈的爱国倾向 B.受到清政府的招抚利用C.遭到列强的大力镇压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答案】A【解析】材料中义和团的口号显示了这一运动剧烈的民族意识,主见反侵略,具有剧烈的爱国倾向,故A项正确。5.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各省督抚相继声明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纷纷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实质上反映了()A.东南互保运动进行 B.中心权威极大下降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地方已实行了自治【答案】B【解析】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各省督抚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说明清末地方势力强大,中心权威下降,故B项正确。6.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次“集体亮相”致使()A.义和团运动起先兴起 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C.中国丢失了台湾全岛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指1900年,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的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斗争,战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致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故选B项。7.《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辛丑条约》签订以后,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们组成了一个有力的外交使团,其作用超过了清政府而成为太上政府。驻华公使颐指气使,随意对中国官吏发号施令。”这说明()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反帝斗争蓬勃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们组成了一个有力的外交使团,其作用超过了清政府而成为太上政府。驻华公使颐指气使,随意对中国官吏发号施令”说明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项。8.列强通过某项条款,在中国获得了数额最大的一次赔款,通过这笔赔款,列强不仅驾驭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同时还限制着清政府的政治大权。这笔赔款()A.使清政府起先屈服于列强 B.让清朝丢失了关税主权C.变更了列强经济侵略方式 D.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衰败【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在中国获得了数额最大的一次赔款,通过这笔赔款,列强不仅驾驭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同时还限制着清政府的政治大权”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衰败,故选D项。【实力提升】9.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出版了《天演论》。该书宣扬“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理论,将进化论的范围扩展到社会演化。严复旨在()A.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 B.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C.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 D.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答案】B【解析】甲午中日斗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严复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出版《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理论,意在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变法图强,故选B项。10.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怜悯,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行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反了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答案】B【解析】材料“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怜悯,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干脆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政思想,故选B项。11.1898年8月26日光绪皇帝上谕说:“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虽经严旨敦迫,(各省)犹复意存观望。即如刘坤一、谭钟麟身任封圻,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上谕所述状况()A.降低了皇权集中的程度 B.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形成C.加剧了边疆地区的危机 D.加大了社会变革的难度【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虽经严旨敦迫,(各省)犹复意存观望”可知,朝廷的政令得不到执行,戊戌变法的难度增加,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谈及地方各省对戊戌变法的诏令持观望看法,并不能说明降低了皇权集中的程度,故A项错误;地方官员放缓执行诏令并不能说明地方割据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边疆问题,故C项错误。12.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莠民招乱”“暴徒窃发”。七八月间,则认为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赫之众强国”。梁启超对义和团评价的变更反映了()A.义和团运动有利于民办法识觉醒B.义和团运动斗争方式趋于落后C.维新派与义和团目标相同D.义和团运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答案】D【解析】梁启超对义和团的评价由否定转而为确定,并且认为义和团抵挡了列强侵略,说明义和团运动符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D项正确。13.“(这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根植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据此可知,这一运动()A.成为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开端 B.主见通过确定平均主义救国C.促成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 D.对近代中国产生多方面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不代表时代的脚步”“爱国运动”“根植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可以判定这场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材料“促进了民族觉醒”“抵挡外侮”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多方面影响,故D项正确。14.《苏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载:“孰意六七月间,生意之坏竟有不堪整理之势。盖因北方乱信传来,人心浮动……及至中秋前后,生意渐有起色,市面亦有转机。”这一场景发生于()A.鸦片斗争时期 B.其次次鸦片斗争时期C.甲午中日斗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苏州口华洋贸易情形”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马关条约》开放苏州为通商口岸,推断至少应为甲午中日斗争之后,“六七月间……北方乱信传来”指的是八国联军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发动的侵华斗争,所以这一场景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故选D项。15.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加者;二是实行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务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接着保持在华特权和地位 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C.惩处反帝官民以瓜分中国 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辛丑条约》中的惩处性、预防性措施主要是列强在国际名义下要复原和强化不同等的条约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抵制革命潮流的信息,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并不主见瓜分中国,故C项错误;D项不是主要目的,解除。16.《辛丑条约》中,慈禧太后未被定为“祸首”,故而她竟在《罪己诏》中说:“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她还表示要不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表明()A.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B.列强的侵华促使清政府进步C.清政府在反思中推动中国发展D.慈禧太后起先支持维新变法【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要“量中华之物力”来满意西方帝国主义侵华要求,说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进步的信息,解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推动中国的发展,解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维新变法,解除D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借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损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需立时弹压惩办。——《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