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_第1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_第2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_第3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_第4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交流传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沟通传承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天津市南开区一模]“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该材料反映了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提升个人修养B.宣扬“敬天保民”的思想C.强化基层教化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2.[2024·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冲突持隐退遗忘看法。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涵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才智和人生才智。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A.自强不息B.厚德载物C.崇德尚贤D.天人合一3.[2024·衡阳市高三三模]下表是先秦典籍中的大禹形象,如下表所示:典籍大禹形象《诗经》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上天赐禹九种方法,以此治国安民。《孟子》禹之子启贤,众望所归,益退避三舍,以让贤能。《韩非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大禹形象渐渐被神化B.传统政治秩序的倒塌C.各学派的沟通与融合D.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4.[2024·泸州市三模]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在商朝时已有四个节气,周朝发展到了八个,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影响至今。这反映出二十四节气()A.形成了完整的历法体系B.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C.是领先世界的天文成就D.凝合着中华文明的精华5.[2024·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右图是2024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óng)铜戈,考古人员评价“这件戈的纹饰特别精致,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一个三角圆戈,这种器形,应当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特别宝贵的‘舶来品’”。这说明()A.西周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C.分封宗法制促进了文化沟通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激励6.[2024·高三考前押题密卷]据日本专家探讨,春秋时期吴国人称稻为“粘”,而日本称稻为“伊乃”,韩国称为“那拉克”,越南称为“乃普”,都有“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南方的稻作文化得到广泛传播B.华夏观念得到了周边国家认同C.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步明显D.对外文化沟通的规模不断扩大7.[2024·天津市南开区一模]据天津《今晚报》报道,杨柳青年画动画版《“哏儿都娃娃”》以动画这种新媒体形式让年画动了起来。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古风新意的形式,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这种做法的最深刻意义是()A.颠覆了原有的年画作品表现形式B.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C.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D.给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8.[2024·临沂市高三二模]据下表推断()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日本仿照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纳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C.中西文化双向沟通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加9.[2024·北京市东城区一模]2024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4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涵性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C.国家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10.[2024·泰安市高三四模]2015年2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对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此后四个月内,共收到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11.[2024·重庆市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在给西方人介绍中国时说:“中国人中也有德高望重之士著书立说,但多为伦理方面的,并非科学的著述,而是依据《四书》中的名言发挥申述。此书尤受儒者重视,日夜手不释卷。该书体积并不很大,较西塞罗的《书信集》还小,但注释它的书籍却汗牛充栋。”利玛窦这段话的核心是()A.感叹中国饱学之士众多B.阐述中国古代学术的特点C.赞扬中国传统文化旺盛D.提倡中西文化沟通与融合12.[2024·吉林高三三模]宋朝政府颁布“刻书之式”,以律令条文规范书籍印刷出版,不按条文出版的书籍视为假货和盗版。南宋罗樾刊刻其师段昌武《丛桂毛诗集解》一书,段昌武的侄儿诉状要求严惩。朝廷即发出公文要求当地官府“治罪罗樾”,并声言再有不守规约者,“追版劈毁,断罪施行”。南宋政府的这一行为()A.蕴含着政府对学问产权的爱护B.规范了雕版印刷业C.体现出对文化传播内容的限制D.加快了儒学的传播13.[2024·贵州贵阳期末]唐五代时期,印本种类繁多,既有佛教用品,也有生产、生活、学习和消遣用品;印本的印刷地点散布于各地,如京城长安、四川剑南、洛州巩县等地区。这主要反映出()A.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旺盛B.江南成为印本集散中心C.印刷品适应了社会需求D.佛教兴盛促进印本流传14.[2024·湖北强区联考]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依据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更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料,很受农夫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吵而对簿公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历书对气候预料已特别精准B.书坊印刷具有较强的随意性C.印刷行业的商业化趋向明显D.一般民众文化水平显著提高15.1984年6月17日午夜时分,布达拉宫顶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由于大量运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在地震活动常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这反映了布达拉宫()A主要威逼是自然因素B.文化遗产爱护的紧迫性C.爱护应遵循修旧如旧原则D.现代设施不利于文物爱护16.[2024·吕梁市高三三模]1954年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编校制度、稿酬制度,统一了部分出版物的版本、定价及书刊进出口等。国家还规定一般书籍排印正文所运用的字体,应不小于老五号字;供工农群众阅读的通俗读物和儿童读物,其正文应尽可能用小四号字或大于小四号字的字体排印。这些举措()A.适应了国家战略的须要B.彰显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C.满意了民众的文化需求D.提高了广阔学问分子的社会地位二、非选择题(15分)17.[2024·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综合练习]央视春晚(15分)材料一中心电视台部分春节联欢晚会主题统计表年份晚会主题1983团结、快乐、希望1986团结、奋进、活泼、欢快1990团结、和谐、欢快1994团聚、自尊、奋进、期盼1997团结、骄傲、奋斗2000满怀豪情跨世纪,龙腾报春庆振兴材料二20世纪80年头,春节晚会的流行歌曲节目中,《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农村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大海啊,家乡》抒发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酷爱之情;《太阳岛上》的歌词“华蜜的生活靠劳动创建,华蜜的花儿靠汗水浇,挚友们献出你才智和力气,明天会更美妙”反映了老百姓面对新生活的到来,内心充溢希望和热忱;港台歌手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中“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之情。20世纪90年头,《我想有个家》唱出了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外打拼的青年人渴望亲情、暖和的内心倾诉;《春天的故事》热忱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更;《公元1997》反映了香港回来,祖国统一的盛况,1999年国人又把这种亲情和乡音浓缩在一首《七子之歌》中。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日益联系在一起,2002年春晚的《与世界联网》将中国的泰山、黄河与日本的富士山、欧洲的多瑙河融合在一起;2003年的《爱在天地间》歌颂了“非典”时期医务人员大无畏的奉献精神;2014年的《天耀中华》赞颂了中华民族“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的大爱。——摘编自邓紫芯等《从央视春晚流行音乐节目看时代的变迁》(1)阅读材料一,说明联欢晚会主题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4分)(2)阅读材料二,对20世纪80年头以来央视春晚流行歌曲反映的时代变迁进行历史说明。(11分)课时作业1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文化沟通传承1.解析:据材料“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可知通过礼乐既能维护和的氛围也能体现长幼尊卑,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故选D项;“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可以看出其目的在于规范社会关系,而不是个人素养,解除A项;“礼义立,则贵贱等矣”指人类社会的贵贱有序,无关乎天神,解除B项;“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它首先指的是贵族,是统治阶级,而不是基层,解除C项。答案:D2.解析: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担当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当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与题干中“(老子、庄子等)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涵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才智和人生才智”相合,故选B项;自强不息指努力上进,永不懈怠,与题干中“对社会冲突持隐退遗忘看法”相悖,解除A项;崇德尚贤指推崇好德行,崇尚贤人,是儒家、墨家等的主见,与题干中“顺应无为”相悖,解除C项;天人合一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题干未提及人与自然的信息,解除D项。答案:B3.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诗经》记录了大禹治水,《尚书》记录了大禹治国,《孟子》记录启因为贤能而继承部落首领,《韩非子》记录禹暗中令启夺取天下,先秦文化的主线是大禹从治水、治国到传位到启,故选D项;“渐渐被神化”不合题意,先秦典籍记录的是大禹的事迹而已,解除A项;“传统政治秩序的倒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解除B项;《诗经》《尚书》《孟子》为儒家经典,对大禹持颂扬看法,而《韩非子》为法家经典,对大禹持抨击看法,两学派对大禹的评价对立,解除C项。答案:D4.解析: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影响至今”并结合所学学问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是农夫生产阅历的总结,体现了古代天文学家的才智,凝合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故选D项;仅仅从二十四节气的演化中看不出整个历法体系的完整,解除A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农业生产的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并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发展,没有与世界比较,得不出领先世界的结论,解除C项。答案:D5.解析:A项“普及”二字无法得出,解除;材料中体现了“文化沟通”,但没有提到是受何因素影响,解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激励”,此时为西周,仍旧是“工商食官”,解除D项;北京发掘的文物呈现出多元文化因素,表明中华文化的形成整合了地域文化要素,故选择B项。答案:B6.解析:据材料“都有‘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可知,春秋时期,发源于中国南方的稻作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故选A项;材料强调以长江流域下游为中心,稻米向四方传播,而华夏观念是针对国内的,解除B项;长江流域的稻米向外传播不等于其经济发展进步明显,没有比较,得不出“进步明显”的结论,解除C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扩大”的结论,解除D项。答案:A7.解析:材料“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古风新意的形式,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说明用这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持续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故选C项;由“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古风新意的形式”可见它并没有变更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是变更了其表现形式,解除A项;“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只是艺术化的反映生活,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内容,解除B项;由“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可见这种做法是给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但无法说明“最深刻意义”即历史影响,解除D项。答案:C8.解析: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特别之大,如朝鲜的科举考试内容“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日本“仿照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越南的“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据此可知,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生命力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即其辐射力特别强大,故选B项;题干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国内民族大迁徙问题,解除A项;题干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并没有涉及中国与西方,解除C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特别大,但不能据此扩大为“东亚一体”,解除D项。答案:B9.解析:据材料“2024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4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可知,春晚舞蹈和冰舞选手服装设计均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有所创新,故选B项;文化的包涵性是指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不管是春晚舞蹈还是选手服装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解除A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材料中的舞蹈、服装等都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解除C项;以天下为己任强调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以天下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与材料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关,解除D项。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21世纪世界文化沟通,考查学生获得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历史现象的实力。大赛组委会能够收到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可见中国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故选A项;世界文化趋同化趋势不符合史实和现实,故解除B项;孔子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能说明儒学引领世界艺术价值走向,故解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故解除D项。答案:A11.解析:依据题干“多为伦理方面的,并非科学的著述……尤受儒者重视……但注释它的书籍却汗牛充栋”可知,传教士利玛窦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多以伦理为核心,疏于科学探讨,且中国学问分子热衷于探讨儒学经典,思想上并无创新,体现中国传统学术重道轻器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强调传教士利玛窦感叹中国人才众多,解除A项;题干未体现对传统文化旺盛的赞扬,解除C项;材料中利玛窦并未主见融合中西文化,解除D项。故选B。答案:B12.解析:材料体现出南宋政府对印刷作品的爱护,政府通过法律规范书籍印刷,打击假货和盗版,因此A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文化传播内容的限制,解除C项;南宋朝廷的做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D项结论过于偏颇,解除。答案:A13.解析:印刷品种类繁多,印刷地点散布于各地,说社会对印刷品需求大,即印刷品适应了社会需求,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丝绸之路贸易,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印本的印刷地点散布于各地,未体现江南成为印本集散中心,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出印刷品适应了社会需求,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答案:C14.解析:材料反映因官方历书有较强的好用性,很受民众的欢迎,书坊为抢占先机而提前编印,这反映书坊的市场意识较强,印刷行业的商业化趋向明显,故选C项;虽然历书中包含了预料,但是当时依旧无法做到精准预料,解除A项;书坊编印的历书与朝廷颁行的有误差,无法得出书坊印刷具有随意性,解除B项;民众更多是因现实生活的需求而购买历书,而非文化水平提高的结果,解除D项。答案:C15.解析:材料“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体现的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布达拉宫的遗址保存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说明的是文化遗产爱护的紧迫性,故选B项;自然威逼因素仅是材料的一方面,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物爱护的原则,解除C项;材料与现代设施对文物爱护的说法无关,解除D项。答案:B16.解析:1954年中国处于过渡时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国家对文化相关的事业进行调整和规范,进行统一的有效的管理是为了协作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适应了国家战略须要的举措,故选A项;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解除B项;材料只能反映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没有反映民众的接受状况,因此无法判定是否满意大众的需求,解除C项;文教制度和学问分子的社会地位没有干脆联系,解除D项。答案:A17.解析:第(1)问,从1983年到2000年晚会主题都强调“奋进”“奋斗”和“自尊”,而这些强调人民的尊严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即便是在艰难困难的社会环境中也要努力拼搏;“团结”“和谐”则强调求同存异,追求民族内部和而不同的精神,强调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团结协作;而“欢快”“快乐”和“希望”则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人主动乐观的处世看法和主动向上的良好心态;“振兴”“希望”“骄傲”则体现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以及对国家的酷爱,体现出爱国精神和剧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