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_第1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_第2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_第3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_第4页
西方经济学 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言

笫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I.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乩”以及生产这些物乩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自由物品:无需努刀即可获得,数量无限

经济物品:须付代价方可得到,数量有限

2.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

进行分配.

3.资源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

是仃限的(富人可以拥行很多资源,但时间稀缺)

4.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

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金典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5.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当把•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些产品生产上的右

大收益。

6.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7.生产可能性边界:

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就业;

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存在闲置资源,失业

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目前资源和生产技术下无法达到。

8.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

经济体制:1>自给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家庭或居民

消费直接决定,无法获得分工和专业化好处,也无法获得

较收益,所以效率低。

2>计划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政府计划来实现,要求政府是全知全能的,但现实中市场瞬

息万变,政府计划往往是低效率的。

3>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市场来实现,“看不见的手”推动社会进步,配置是有效率

的。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方向一一市场化。市场也有消极的一直,市场失灵领域

4>混合经济:市场也有消极的一面,市场失灵领域。既有计划,也有市场,以市场为主。

9.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

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要解决的两个问题:1>产品的供求如何决定其产销量和价格

2>生产要素的供求如何决定其产销量和价格

*主要内容:价格理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

10.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向翅(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

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

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要分析的根本问题:1>经济资源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或就业量

2>商品、货币市场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3>国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波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

*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

11.微观、宏观经济学比较: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与厂商)的经济行为。•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此价格理论。•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假定: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基本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且政

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1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比较:

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客观(只描述不评价)•主观(要作好坏的评价)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

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标准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走现实事实

目的价值

君的的问

真/假

心灵妁问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边际增量分析

2.内生变量: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经济模型外部的因索决定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如:国民财富

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如:国民收入

3.局部均衡:假定市场间不相互发生影响

一般均衡:将整个经济视为一个整体,巾场间相互发生影响

静态分析♦: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的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对经济现象的连续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爆意而且随购买的数量。(个人、社会需求)

2.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3.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向的依存关系。

即:Pt=>DI;Pl=>Df

4.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木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偏好3>消我者的收入4>其他商品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5.需求函数:Q_于(p)

P=。一也

6.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既定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7.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

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J.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盘。

2.供给曲线: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3.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卜,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

即:Pt=>St:PI=>SI

4.供给规律的例外:技术发展、规模经营导致成本锐减:劳动力的供给

5.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3>生产要素价格

4>其他商品价格6>对未来的预期

6.供给函数:Q,~f(P)

P=a+bQ、

7.供给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用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8.供给的变动:商乩本身价格既定时,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1.弹性: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

分比之比表示。E=丫变动的百分比=

X变动的百分比AX/XAXY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

IJ价LV>fts动的心介出F—需求量变动的门分比_AQ/Qd

以价格生动的百分比。E「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一曲・_L

AP/PAPQd

,.\Q八Qdl+2/2)

E-O'2,取.

3.弧弹性:dAP/(£L±5)APQdi+Q/2

2

4.点弹性△QJQd_p

Ed=lim

clP

APTOAP/P

5.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IEd|=0:完全无弹性价格再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火葬、特效药)

IEd|=8:弹性无穷大在既定价格上,需求量无限;一旦高于该价格,需求量为0。

|Ed|=l:单元弹性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变动

|Ed|<l: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了价格变动的比率(生活必需品)

|Ed|>l: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奢侈品)

需求弹性的不同形态

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消影者对求品的需求强度、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四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

泛件

7.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总收益TR=P•Q

商品富有需求弹性:Pl=>TRt;Pt=>TRl

商品缺乏需求弹性:Pt=>TRf:PI=>TRI(贱谷伤农)

8.需求的收入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Em>0:正常品

Em>1:奢侈品E/

0<Em<l:必需品MUA/2/

Em<0:劣等品

9.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率

10.需求的交叉弹性:•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种商乩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xy>0:互替品Pyt=>QyI=>Qxt(互替品)

Exy<0:互补品Pyt=>QyI=>QxI(互补品)

Exy=0:相互独立商品

E_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AQ'/Qx_OQxA

XY

-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PJPY~\PYQx

11.供给的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供绐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二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_AQs/Qs—bQs、P

s~价格变动的百分比\p/p~\p*27

12.供给弹性的孤弹性公式

AQ-q+鸟

EsAP/"/

APQs\+Qsi

2

13.供给弹性的点弹性公式

E「lim盘」•二

里*&pQsdPQs

14.供给弹性的类别:Es=0:完全无弹性价格再怎样变动,供给量都不会变动(土地、文物)

&=8:弹性无穷大在既定价格上,供给量无限(商品严肃过剩时)

Es=l:单元弹性供给量与价格按同比率变动

Es<1: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供给曲线与横轴相交)

供蛤外性的不同形态—工

Es>l: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供给曲线与纵轴相交

15.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生产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成木的变化

16.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需求弹性的运用、收入弹性的运用、交叉弹性的运用、供给弹性的运用

笫四节均衡价格

I.均衡价格: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策时的市场价格。

2.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卜的交易量。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

3.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需求变动

Dt=>Pf:Qf

DI->PI;QI

4.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不变,供给变动

SI=>PI:Qf

S1=>Pt:QI

5.供求规律: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6.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支持价格(政府收购)、限制价格(政府限制)税收负担

第五节蛛网模型(不学)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1.效用: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2.基数效用:可用基数1、2、3……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消费若干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效用的加总。TU=EUxi

4.平均效用: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平均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AU=TU/X

5.边际效用: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加〃二A"

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值。'AX

7.消费者均衡——所得分配: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dTU

MUx=lim=~dX

要使购买各种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极大,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AXTOAX

边际效用之比必须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吆=衣;即"二四=A

MUYPYPXPY

8.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边际效用递减=>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买的越多=>边际效用越小=>愿意支付的单位货币越少=>价格越低=>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1.序数效用:认为效用是心理现殖,不可以度量,即不能用基数表示,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顺序,

即以序数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效用的高低。(效用可以排序,但无法度量无差异W线

2.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基数效用理论的核心:边际效用

序数效用理论的核心: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为保持同等效用水平,消费者增加1单位X物品

就必须放弃的Y物品的数量。

八℃丫的减少量-

X的增加量+AXAy

4.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点的斜率:MRSXY=一次=蛔

5.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两种商拈,效用不变,•商品片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商拈量递减。

6.原因:1>拥有量较少时,偏爱程度高: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多女独子子受宠,多子独女女受宠)

2>消费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减少,愿意放弃的为•商品量会越来越少。

7.无差异曲线的特点:l>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2>无差异曲线两两不能相交;

、U3>U3>无差异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

2>U1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表示仃意两组商品的加权平均至少比其中

一组好,或者说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U

5

------------------

°--------------------1x

8.无差异曲线的特例一MRS不递减:

(1)完全替代: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MRS=常数.

(2)完全互补: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丁•横轴)或为8(垂直于横轴)。

(3)垂宜——无用商品

(4)倾斜—有害商品

9.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卜,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之组合。

M=Px・X+Py・Y

10.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组合的集合。

收入变化对•预算约束(线)的影响: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可购集扩大

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可购集缩小

价格变化对预莫约束(线)的影响:X价格下降使预弊线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小,可购集扩大

X价格上升使预克线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大,可购集缩小

11.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如何使仃限的收入1仅得最大的效用或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只有当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才达到消费者均衡。

Px/Py=MUx/MUy或MUx/Px=MUy/Py

12.收入变动与消费需求:1〉收入一消费线: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收入变动时,侦算线发生平移,与无差异

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收入一消费线。

2)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和某商品的购买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价格的关系而求出俄

丽舟决别

fMC效应收入效/、”总效;W开纠大

Il附纵品反1讨变(匕

低档例M反向变化同向变化

反向变!心卜山可变(匕卜小可变(匕右卜方倾斜

13.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效应:

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

第一节企业及其目标

L企业: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

2.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优势企业优势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1)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交易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2)特殊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3)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

努力降低成本。品或服务更有利。

3.企业的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的制

4.企业经营目标:利涧最大化(在许多方面相当成功地解和和预测了企业的行为、竞争生存原则)

非利润最大化(销售额最大化、增长率最大化、职工人均收入最大化、创造顾客)

第二节生产函数

L生产: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

2.生产要素:劳动(labour)体力,智力士匪(land):土地本身,自然资源。农业社会的核心要素

瓷本(capital):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工业社会的核心要素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组织建立,经营管理

3.生产函数: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Q=f(xl>x2,...»xn)

4.技术系数:可变技术系数、固定技术系数

5.短期: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跨度。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劳动、原材料)可变。Q=f(L)

6.长期: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跨度。一切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等)均可变。Q=f(L,K)

Q=f(L)=21L+\1L2-U

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

APL=Q/L=27+\2L-L2

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2

MPL=limAQ/A£=dQIdL=27+24£-3L

A/.T0

2.劳动投入各区间各产量的变叱:

0<L<4TPL递增t:MPLt:APLt

4<L<6TPL趋缓t;MPLI:APLf

6<L<9TPL趋缓t;MPL!;APLI

L>9TPLI;MPL<0:APLI

3.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MPL=dQ/dL

0<L<4TPL上凹(一阶导数X);二阶导数>0);MPL增加

L=4TPL拐点:MPL极大

4<L<9TPL上凸(一阶导数X);二阶导数<0);MPL下降

L=9TPL极大:MPL=0

L>9TPL下降(一阶导数<0);MPL<0

4.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

APL=Q/L

0<L<6TPL增加:APL增加

L=6APL极大

L>6TPL先增后降;APL下降

工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APL=Q/L:MPL=dQ/dL

0<L<6MPL>APL

L=6MPL=APL:APL极大

L>6MPL<APL

6.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

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

比例。

成立的前提条件:技术系数可变、技术水平不变、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生产案修合日投A区域

7.第I区域;平均收益递增阶段

第H区域:平均收益递减阶段(经济区域)

第in区域:负边际收益阶段

第四节长期生产函数

1.等产量曲线: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索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索所减少的数量

的比率。(边际技术杵代率为等产量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MRTSI.K=AK/AI=MPI/MPK

3.等产量曲线性质:1)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2)等产量曲线两两不能相交

3)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倾向

4.特殊等产量曲线:要素完全替代的等产量曲线

5.无差异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区别:

a)坐标系不同

b)无差异曲线是主观的,而且只能表示变量的序数关系;而等产桀曲线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所表示的是变

量的基数关系。

6.等成木线: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C=PL・L+PK・K等成本线斜率:PL/PK

7.生产扩展线:在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对应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第五节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用以衡量企业

规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2.规模报酬的变动:1)规模报酬递增:产出变化比例超过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而

产出增加超过一倍.(例:中国移动.规模越大,规模成本就越低)

*原因: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的性质、管理更合理

2)规模报酬不变:产出变化比例等于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产

出也增加一-倍。

3)规模报册递减:产出变化比例小于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而

产出增加小于一倍。(规模过大管理效率下降)

3.规模报酬和边际报酬的不同।

4.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不同:规模报册重点考察数量与投入的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重在实物形态。

规模经济终点考察产量变动过程中成本如何变动,重在价位形态。

5.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增加。

6.范围经济:利用相同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优势。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一节成木和成本函数

1.成本: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付出的代价。

2.显性成本:企业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花费的货币支出。(如会计成本)

3.隐含成本:企业使用口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

4.成本函数:产品数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注:

C=C(0)等成本线:C=LP/KPK

第二节短期成本

1.固定成本: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2.变动成本:购买可变要素的费用支出。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

3.总成本:=固定成木+可变成本

Mm

vEMUc

JW

mm

Ml

4.短期的成本函数的内在联系

5.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偶性:产■育蝶5成*法短笛弓胃

第三节长期成本

I.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厂商的经营决策在短期,战略规划在长期:长期规划决定了所对应的特定短期中

的运行状况。

I)短期决策:寻求最优产出率: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K不变),确定可变要素

(L)的投入数量或组合比例,以获得最低平均成本。

2)长期决策:在所有生产要素(K、L)都可变的条件下,寻求最佳生产规模来生

产事先计划的产量。一旦规模选定,其产量决策又转化为短期决策。

2.长期总成本(ETC):厂商在长期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贽的成本总量:。它由产量水平和工厂规模决定。

3.LTC与STC(短期)的联系:LTC是STC的包络线,两者形状相同;LTC与STC相切但不相交。

4.LTC与STC的区别:1)LTC从原点出发;STC起始于原点之上。

2)LTC形状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STC形状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5.长期平均成本:每单位产品的长期成本:LAC=LTC/Q

6.LAC与SAC的联系:LAC是SAC的包络线,都呈U形;

LAC与SAC相切但不相交,切点和对应的LTC与STC的切点处于同一垂线上:

当且仅当LAC处于最低点,唯一对应的SAC也在最低点与其相切。

7.LAC与SAC的区别:LAC最低点:最佳工厂规模;SAC最低点:最优产出率

LAC呈U形由规模报哪决定:SAC呈U形主I可变要索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

8.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

9.LAC下降的原因:规模报酬递增;通过“干中学”提高效率。

10.LAC的不同形状:U形:最佳工厂规模唯一;竞争的最终结局是垄断。

L形:产量达到某一点后,规模报酬不变,该点后的产量都是最佳工厂规模。

锅底形:在某两点之间的产量水平都可实现最佳工厂规模。

11.长期边际成本(LMC):每增加一单位产量LTC的增量:LMC=dLTC/dQ

12.LMC与LAC:LMC交LAC于LAC的最低点。在LAC最低点,LAC、LMC、SAC、SMC四线交于一

点。

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厂商的产量决策:厂商的产量决策->利润最大化,MR(->收益状况,需求曲线尸MC(->成本状况)

第一节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L市场的含义:一种商品或服务买卖的场所.

2.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市场结构变量:1)买者卖者数目(市场势力,与规模正相关)

2)产品差异程度3)要素流动程度(厂商进出行业的难易程度)

4)信息是否充分

3.市场结构的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4.市场结构比较:

市场结构比整

r自收H产”4■赳吐2?为.心:Uj亚

伙*的珞■(级他支

很■多没有完全白出

於次比孕很多有些RM布T

上火车即有品通有杷当大孤汽序.东

Q:电

-•个唯一•产Jb不能自林

无咨代晶受凶用管制

5.厂商:根据一定目标(利润最大化)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6.行业:又称产业,制造或提供同一或类似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的集合。

7.厂商收益:厂商销售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总收益(TotalRevenue,TR):TR=P•Q

平均收益(AverageRevenue,AR):AR=TR/Q=P

边际收一(MarginalRevenue,MK):MK=△1K/Z\Q=d1K/dQ

8.利润:总收益一总成本:H=TR-TC(经济利涧)

9.会计利润:销售总收益一会计成本(外显成本)

10.经济利涧(超额利涧):销售总收益一经济成本(经济成本=外显成本+隙含成本)

11.正常利润(隐含成本):经济成本一会计成本7V=TR(Q)-TC(Q)

12.利涧最大化:MR=MC----------------------------nd7ldTRdTC

(1QdQdQ

、d兀d~7t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利润极大:万=0,R"<0

1.完全竞争市场:不包含任何督断因素的市场。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1)大量的买主和卖主:P既定:因此有':MR=MC型坐

dQdQ

2)产品同质:单个厂商无法提价:

3)要素自由流动:厂商进出自由:

4)信息充分:不会有高价购买或低价出件p、

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收益曲线:---------》RR=Po•Q

平均收益:AR=P/

边际收益:MR=<iTR/dQ=d(P•Q)/dQ=P/

Q

4.瞬时(交易期、市场期):时间短到每个厂商和全行业都无法调整自己的产销量。厂商和行业的供给量都

是固定的。

5.瞬时均衡:供给曲线单独决定均衡产量:需求曲线单独决定均衡价格。

6.短期:厂商只来得及变动可变成本,但来不及调整固定成本的时期。

7.厂商短期均衡:P=MC(因在完全竞争情况下,MR=P)(单个厂商,整个行业〉

8.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一阶条件:由MR=MC,nP=MC;

二阶条件:由dMR/dQvdMC/dQ,得dMC/dQ>0

9.两种盈亏分析法:I)总收益一总成本分析法

2)边际收益一边际成本分析法

10.几点结论:

厂商是否实现了利润最大或少损最小,取决于P与MC的比较:^P=MC,利润最大或少损最小;

厂商盈余还是亏损,取决于P与AC的比较:若P>AC有盈余,若P<AC,有亏损;

厂商生产还是不生产,取决于P与AVC的比较:若P>AVC,应生产,若P<AVC,应停产。

II.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产量的决定

12.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利状况

P>AC:刀>0盈利

P=AC:〃=0利润为零

H<AC:3<U3损(AVCV1YAC:“损但会继续生产,因可收回全部VC及部分FC

P<AVC:亏损并停产,因连VC都无法得到全部补偿

P=AVC:短期停产点)

14.完全竞争匚面短期供给曲线:厂商位于AVC曲线最低点以上部分的MC曲线。

(供给曲线上每一点均为对应市场价格的利涧最大或亏损最小的产量点,即均衡产量

点。)完全11,疗。/爆测供匕

15.完全竞争立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所有厂R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位于AVC■最低点之上的MC部分

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1.长期:既指厂商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想生产规模的时期,又指厂商有时间进入或退出行业的时期。

2.行业的长期调整方式:1)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变动:

嫡迸利四=>新厂商进入=>行业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经济利涧消失

在辞如=>老厂商退出=>行业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亏损消失

2)原有厂商经营规模的变动:扩大规模=>成本降低=>获得经济利润=>其他厂商跟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行业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经济利润消失=>规模不再变动

4.完全竞争市场的立业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产品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

因此行业产量变动带来的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情况(外部经济情况、要素价格变动)决定行业长期供给曲

线的形状。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

或本递避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倾斜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水平线

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存在产品差别(内在品质、外观形象、经济空间(地理位置)、推销方式不同)

进出行业较易,厂商数目较多

厂商对产品价格略有影响力

垄断竞争厂商无超颗利涧

P<AC:垄断竞争厂商亏卷P=AC:

3.非价格竞争:产品变异、营俏竞争或广告竞争、制造产品差别

4.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对于消费者

(1)消费者要付出较高的价格;

(2)产品多样化、有差别,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3)由于商标、厂商地点和服务态度都能够构成产品差别,所以能够促进厂商保持商标信誉、提高

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态度,从而有利于消费者。

5.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对于生产者

(1)企业规模较小,面临的竞争压力大:

(2)在均衡条件下.产量没有达到最佳产量.生产设备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形成资源浪费:

(3)有较大的广告费用支出:

(4)垄断竞争既有竞争对手的威胁,乂有一定的垄断因素可以保证技术创新的收益,因此能够促进

技术创新.***垄断竞争被认为是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也是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

第二节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I.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厂商数极少,新厂商进入行业较困雉

产品既可同质,也可存在差别

厂商之间互相依存

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2.占诺模型:描述只有两个寡头厂商时的市场均衡

3.伯特兰特模型: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个厂商按边际成本来定价。与古诺模型相比,价格更低、产量更高

4.斯威齐模型:价格刚性的探头垄断市场:跟跌不跟涨

5.卡特尔:寡头垄断厂商用公开或1E式的方式进行勾结的形式。

主要任务:为各成员厂商的产品规定统一价格

在各成员厂商之间分配总产量

定价原则:利润最大化:MR=MC

组织特征:不稳定性

6.卡特尔的好处:增加利润,减少竞争磨擦及由此带来的不肯定性闪索

增强阻碍新厂商进入的力量,保持较高的利润和已有的地位

7.价格领导:行业中一个或极少数儿个大厂商变动价格,其他厂商随之跟进。(晴雨表型价格领导(行情)、

支配型价格领导)

8.成本加成定价法:在估计的平均成本的基础匕加上一个赚头,据以确定价格。P=AC(1+r)

优点:可避免价格随产量变动而频繁变动,使价格比较稳定,巩固了寡头厂商的垄断地位。

9.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价:

缺点:各寡头之间的勾结会抬高价格,损害消究者的利益,损害社会经济福利。

优点:(1)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八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1.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对策行为的理论,由棋弈、桥牌、战争中借用而来,在经济学

中应用广泛,如在用来表现寡头间相互依存的竞争特点便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博弈:多人决策过程

2.上策均衡:指不管其他周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周中人都采取自认为对口」最有利的策略。均衡指博

弈中所有局中人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3.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4.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

⑴上策均衡是指不管你选择什么策略,我所选择的是最好的:不管我选择什么策略,你所选择的是最好的。

⑵纳什均衡是指给定你的策略,我所选择的是最好的:给定我的策略,你所选择的是最好的。

⑶上策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殊情况,但纳什均衡却不一定是上策均衡。

5.重复博弈、序列博弈:一次博弈中存在的欺骗(非理性)、重复噌弈之所以能够消除欺骗,是因为存在报

复。

6.对于有限次博弈来说,在理论上有限次的博弈与一次性博弈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将得到同样

的结果。实际上,只要竞争的时期足够长,竞争的双方都将预期在未来还要进行很多次对局,那么,竞争

的格局就可能近似于无限次重复博弈,厂商就可能选择“以牙还牙”的策略,并导致相互合作的结局。

7.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比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决策有先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卜的博弈

8.极大极小化策略:为了避免最大的损失,一些局中人往往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即不管对方选择何种策

略,自己总是选择其所能选择的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略。即首先找出各种策略中自己能获得的最小的收益,

然后选择其中最大者作为自己的策略。

9.信息完全和不完全:

信息不充分的原因:认识能力有限

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纳什均衡

纳什增触商品特殊B

机会主义倾向

策略1咸饼策略2甜饼

策略1咸饼-20,-30900,600

策略2甜饼100,80050,50

•个假设的收益矩阵极大极小均衡

10.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

市场价格机制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信息

的一方隐藏信息而导致交易另一方利益受损的现象。(保险)

道德风险:由隐藏行为造成的一•些交易参与人行为

变得不道德、不合理并损害其他交易人利益的情况。

11.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合同实施成本过大。

12.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的克服:信号显示(发信号)(三包服务、声誉、信用、证归、风险共担)

13.克服道德风险方法:合同设计-(尽可能设计完备型合同一调整激励机制)

政府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制度)

第九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1.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上他、要动、豆在、企业家才能

2.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从收入角度看,要索价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

3.生产要素的价格又是生产者使用要素的成本。

从成本角度看,要素价格影响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品种和数量,进而影响产品产量和价格水平。

4.生产要素的特点:派生需求受对产品的需求制约

联合需求受其他要素价格制约边际物质产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

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乂称边际生产力)

5.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其他要素不变,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随投入的增加最终将递减。

6.边际收益产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F,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产量带来的收益

7.MPP与MRP的关系:MRP=MPPMR

若产品市场屈于完全竞争,则MR=PIL不变:

若产品市场属不完全竞争,则MR<P且递减。

8.边际要素成本: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若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MFC=P要素且不变:

若要素市场属不完全竞争,MFC”要素且递增:

注意几点区别

MR=3

MR与MRP:dQMFC与VC:dQ

(以劳动要素为例)dTC(L)

MFCL=

dL

完全竞争时,VMP=MRP

产品市场《

不完全竞争时,VMP>MRP

MRP与VMP:

厂商要素投入决策

।°•明创林通线

要素

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要素成本(MFC)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VMP(边际产品价值)=P(要素)

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MRP(边际收益产品)=P(要素)

1L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要素需求:

当劳动价格下降时,如果所有厂商都增加劳动使用量,就会使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使劳动(假

定该要素是劳动)的边际产品变小,于是,每个厂商对劳动需求量增加就会少一些。因而该要素(劳动)

的市场需求曲线比厂商的需求曲线陡•些。

12.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要素•需求:不完全竞争市场即除完全竞争以外的三种多少带有垄断因素的产

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要素市场不完全,产品市场不完全)

VMP-MRP=(MPPxP)-(MPPxMR)

=MPP(P—MR)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I.要索的买卖与要素价格含义:1>要索使川权的买卖

2>要素使用权的价格非要素本身的素格

(如劳动价格为工资,非劳动力本身买卖的价格。)

2.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般来讲,要素的市场供给与要素价格是同向变化的(即要素供给量随着要素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在短期内,不同要素的供给呈现不同的特征。

3.工资的决定:劳动供给:劳动者在不同劳动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与健I?及蓝决定

2>替代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