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合集15篇_第1页
荷塘月色教案合集15篇_第2页
荷塘月色教案合集15篇_第3页
荷塘月色教案合集15篇_第4页
荷塘月色教案合集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合集15篇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的

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

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

结构。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

然后引入课文。

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

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

个有月亮的夜晚。

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

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

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

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

起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

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

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

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

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

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活身自好的情操。

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C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

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

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

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K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

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工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

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

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

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

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懑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

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

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一一思索

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

周⑹

漫步一一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

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

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一一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

森森)一一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吃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

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

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

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

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

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一一(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

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

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

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

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

极大的。田田(多)

O荷叶亭亭(美)

[板书]: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一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

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

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

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

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

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

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

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

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

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

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c歌声是细

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

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

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

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

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

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

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

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

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

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

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

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

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

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

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

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

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一流动

[板书]:(正面)月光

泻一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

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c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

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

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

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

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

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

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

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

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

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冰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

细描,有渲染,有对■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

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

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

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

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

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

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

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

“梦”境一”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

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

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人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

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

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

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

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

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

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

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

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

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

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搭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

下一页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

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

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

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

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

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

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

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

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

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

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

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

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

美景,杨万里赞叹

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奖,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

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

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

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

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

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

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

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

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之后,白

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

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

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

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

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

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课文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

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

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璟

菌茗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

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

杆。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

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

美。

(2)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

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3)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

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

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5)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

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入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

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

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

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

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

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七把它叫做‘通感'。人们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

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

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O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

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

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

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

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

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

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

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

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

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

心脾的美好情状。

(6)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7)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黄荷丛一段秋光淡,看

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幽,

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

两岸是彩绘的屋檐。黄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

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

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c这一节课教

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

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

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K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

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

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

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

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入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

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

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

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

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

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

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

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

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

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

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

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

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

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

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

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

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

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

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

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

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C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

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

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槎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崎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D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

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

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

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

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

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早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

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

“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

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

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

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

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

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

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

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

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

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

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

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

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

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

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

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

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

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

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

(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

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

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

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

“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

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

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

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

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

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

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

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

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4、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宋]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搭;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同心芙蓉

L隋」杜公瞻

一茎孤引绿,双引共分红。

色奇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C

戏改:一茎亭亭孤引绿,灼灼双腰共分红。风送暗香波乱影,

相思况复两心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

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

美。

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题诗: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

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

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

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

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

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

横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

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

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

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曰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

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7。”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

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

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

满意。

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

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

出示采莲的诗句:

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嚓亮赋采莲。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谷乱,船进倚荷来C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8、《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

恼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

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9、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

哀愁。

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

10、“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

实,一切照旧。

11、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

进入醒着的“梦”境一”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

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

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

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

的哀愁C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

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

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

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

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

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

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

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

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12、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

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

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

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13、教师配乐《汉宫秋月》朗诵朱自清散文《歌声》0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

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

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

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矶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

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

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

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

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

——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舂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濠濠的雨,园里没了秋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

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

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

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

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

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

有c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C

1921年11月3日,上海

注释:

①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

14、作业

对比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比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

同,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燎沉香,消潺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

旅。五月鱼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两篇作品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更觉深

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两篇文章都生动传神的写了荷花荷

叶的美丽的形象,但苏写的是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写的是月

下雾中之荷,各有各的特色、用词精妙,能用荷花传神写照、苏

白描写意,用“干、清、圆、举,四字,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刻画了

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花之情理者”。

《荷塘月色》工笔细描,动词用得奇妙,比喻、比拟、通感、应衬

用得绝佳,描绘了生动的形象,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丰富

赡的情意。

情境交融是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的特

长,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则

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诗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特点

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

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

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三节课教学处处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

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

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

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

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

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

(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

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

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

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

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

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

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

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

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

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

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

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

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

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

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

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

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

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

学生终生受益。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篇3

设计说明:

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

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

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

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

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

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物,特殊的时候避世静听万籁,甚

或闭目塞听,以保持心灵的宁静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以声写静

的特色,在品味语文味的同时,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

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设计不能以法害意,解读的思路应尽量天然,循着文章

自然的脉络,发现天成的妙处荷塘“听”月便是尊重文本的方法。

课堂情境构想:

1、潜意识与感觉。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荷塘“听”月的潜在意图,这一点可以

通过预习作业或“导入新课”来实现,明确告知学生读此文可另

辟蹊径。

学生默读全篇,通过直面文本,建立真实、真切的感觉。

2、倾情的朗读与感知。

教师或朗诵家朗读(不配乐)学仁在听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

己与他人在文章理解上的异同,因之存疑或确认对文章的初步理

解。

3、问题交流教师通过预设或相机生成的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感

知。

小声朗读,品味(讨论)、想象、联想,构建作者笔下、自己

(读者)心中的“荷塘”。

这三步可构建自然、真实、开阔并且情感指向明确的课堂情

境。

教学目标:

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

性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借声传情的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远离尘嚣、观照自我心灵的幽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默读、朗读,情思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C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月色是要饱览的,但有才情的文人会有另类的佳作,

比如辛弃疾的《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传统的解读并非侧重于

“听”,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听”的角度赏读,请同学们试一试。

(二)学生默读,循声、寻声。

引导学生沿着声音的主线,找出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三)师生交流文中与声音有关的语段。

(四)听范读,为有关声音的语段分类,并分析其表现特色

(作用)。

学生思考后师生交流:

A、实写环境(衬托)一一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

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虚写环境〔含人物)一一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

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实结合)。

C、直接揭示人物心情—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通感(借用,写环境)一一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E、实写人物(衬托)一一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

了;妻在屋里拍着闫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F、虚写人物(含环境,衬托)一一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虚

实结合)。

(五)探究《荷塘月色》泼墨于声音的复杂原因及文章独特

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为何在题为“荷塘月色”的1407字中用了近400

字的笔墨来写声音呢?

1、教师准备(据学生情况取舍,学生尽言则不言,以补充、

点拨为要,重点分析物理学、心理学、哲学):

(1)物理学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夜晚视觉不若听觉,写夜景的文章

中自然有许多关于声音的描写

(2)心理学。

①声音的力量:张飞长坂桥取胜靠的是雷鸣般的声立现代战

争中有噪音武器声音虽无形,但对人的精神(身体)会产生极大

的影响。

②物理一生理一心理一义理(喜怒哀怨,扬抑)一辞章声音

的发生是物理现象,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情感精

神,最后表达于笔端。

(3)哲学。

万物之间的矛盾:声音即不同物体之间矛盾、摩擦、碰撞、

交流、共振的产物,具有社会关系的天然隐喻意义声音和谐与否

便可反映社会关系和谐与否

(4)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沿袭与历史流变)。

《礼记8226;乐记》云:“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

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朱自清先生笔下有声、有音、有乐,并且明确地传达出对乐

的向往与追求。

(5)社会政治影响°

(6)思维丰富的必然结果。

(7)噪音与乐音。

2、师生讨论。

师:中国古今文人以扬弃现有价值或追求高远理想为己任,

因而常对现实不满由于不为世所容或互生厌弃,便于苦闷之中静

观万物,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对世俗声音的敏感已成为潜

意识,于是有意无意地逃避以保持心灵的宁静

朱自清对尘嚣的观照和逃避是此文冰山水下的部分,这成就

了《荷塘月色》最独特的魅力:在以视觉意象为主体的世界中穿

插声音意象,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写景,由味觉到听觉;“但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写景,

由视觉到听觉这两句是潜意识支配促成的妙境!寻觅耳中圣地,

获得眼中净土朱自清笔下的声音有乐音,有噪音对乐音的钟情隐

喻着对和谐的向往,对噪音的厌弃隐喻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谐与自

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

在现实与美好理想背离的境遇中,愤青式的无谓的粗豪不若

寻觅宁静呵护幽情人类的精神家园永远高于也理应高于现实

(六)学生自由朗读。

(七)布置作业C

品读杜牧《题禅智寺》或自选一首有声音描写的古诗词赏读。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篇4

荷塘月色》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

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C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

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

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L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

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

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

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

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

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

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

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

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

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

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

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

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

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

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

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

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

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

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

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

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

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空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

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

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

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

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

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

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

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

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

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必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

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

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

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

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

(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

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

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

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