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材料三: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B.文章先破后立,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4)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用3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医马伯庸张竹君伸出右手,从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叶的手术刀。五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纹完全贴合。这个动作她已做过不知多少次了,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这把刀是她从夏葛女医学堂毕业时,院长富玛利亲自所赠,用来表彰其优异的成绩与勇气。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张竹君握紧了刀,看向眼前的伤员。这是个民军的伤兵,左肩中了一枪,子弹卡在了肩胛骨与锁骨之间,很简单的小手术。唯一的问题是,她太累了。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从手术一开始,病人便不住地颤抖,没办法,止痛药物在数天之前便已用罄,医师们只能靠一点点烧酒来做麻醉。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张竹君不得不找来方三响,让他用一双大手死死按住对方,以确保不会干扰手术。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张竹君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刀换镊子将弹头夹出来,却不防一声惊雷般的爆炸从外面响起。这是来自清军的炮击,他们自从占领汉阳之后,拉了数门大炮到龟山上,每天居高临下朝武昌城里不断轰击。那个伤员正疼得死去活来,骤闻爆炸声,吓得迸出一股绝力,竟挣脱了方三响的压制,身体向前顶去。偏偏张竹君因为过于疲惫,注意力有些涣散,一下子被伤员撞歪了身体,手术刀“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方三响急忙松开病人,要过去搀扶张校长,却发现她的右手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刀割出一条血口子。方三响见状大惊,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张竹君却先抬起左手,强忍剧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听到方三响的召唤,孙希急忙赶过来,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连忙接过手术,继续帮伤员拔弹头。方三响则把张竹君搀到旁边的藤椅上,抓起旁边的烧酒壶直接淋上去。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对酒徒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佳酿,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这个刀口狭长而深,边缘平直,可见刀刃之锋锐。不幸中的万幸是,总算没伤到神经与肌腱,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张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凭方三响拿开水烫过的棉布条做包扎,半点仪态不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别讲话了——方三响,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没有?”方三响两手一摊:“没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烧酒。”姚英子大急,伤口不敷硼酸,极容易导致化脓,怎么可以不敷?张竹君抬手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别责怪三响,要骂也是骂沈敦和。讲那么多大话,怎么物资却送不上来?”对于这种日常嘲讽,姚英子和方三响装作没听见,好说歹说把她哄去后屋休息。从后屋出来以后,姚英子小声抱怨道:“唉,张校长真是的,这个事情怎么好怪到沈会董头上,还不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从汉阳撤退之后,战时总司令官黄兴主动请辞,宣布返回上海,再图北伐云云。结果没过两天,大都督黎元洪也离开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剩一个蒋翊武主持大局。这一系列变动,导致武昌城内人心惶惶。方三响归队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此时听到抱怨,眉宇间的郁结更深了。姚英子懊悔地拍了一下脑袋,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方三响却主动开口道:“今天军政府的公告说,江浙沪联军已占领了南京,整个江南尽归义军所有。英子,你不必气恼,各省援军正纷纷赶来,武昌只要自己多撑一撑,便不会垮掉。”(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对张竹君的手术刀描写详细,让读者意识到手术刀对医生的重要性,这与后文担心手术刀受损的情节相吻合。B.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英文原句真实呈现了人物忠于所学,翻译句又进行了强调。C.敷毒粉、硼酸等医药用品的描写,武昌、汉阳、黎元洪、黄兴等真实名字的呈现,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D.本文情节从张竹君医生做手术到她误伤自己,接着孙希前来救急,最后张医生伤无大碍,波澜起伏,扣人心弦。(2)文章末尾,作者通过人物对话简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未及时输送物资,表明战时后勤人员低效。B.姚英子认为物资匮乏另有原因,表明医疗人员对时局的认知不尽相同。C.战时总司令黄兴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昌,证明军政府工作较为混乱。D.方三响分析了义军的作战形势,开导英子不必气恼,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3)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大医”之“大”体现在何处。(4)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本文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怎样的用意?谈谈你的理解。二、古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秋九月戊午,册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归义之先本哀牢夷,地居姚州之西,东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蛮语谓王曰诏。先有六诏,兵力相埒,莫能相一,历代因之,以分其势。蒙舍最在南,故谓之南诏。高宗时,蒙舍细奴逻初入朝。细奴逻生逻盛,逻盛生盛逻皮,盛逻皮生皮逻阁。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会有破湃河蛮之功,乃赂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昱为之奏请,朝廷许之,仍赐名归义。于是以兵威胁服群蛮,不从者灭之,遂击破吐蕃,徒居大和城。其后卒为边患。天宝九载。杨国忠德鲜于仲通,荐为剑南节度使。仲通性褊急,失蛮夷心。故事,南诏常与妻子俱谒都督,过云南,云南太守张虔陀多所征求,南诏王阁罗凤不应,虔陀遣人詈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是岁,发兵反,攻陷云南,杀虔陀,取夷州三十二。十载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分二道出戎、高州,至由州、靖州。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进军至西洱河,与阁罗凤战,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阁罗凤敛战尸筑为京观,遂北臣于吐蕃。蛮语谓弟为“钟”,吐蕃命阁罗凤为赞普钟,号曰东帝,给以金印。阁罗凤刻碑于国门,言己不得已而叛唐,且曰:“我世世事唐,受其封赏,后世容复归唐,当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制大暮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旧制,百姓有勋者免征役。时调兵既多,国忠奏先取高勋。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唐德宗贞元七年,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韦皋遣三部落总管苏扈将兵至琵琶川。八年春二月壬寅,执梦冲,数其罪而斩之,云南之路始通。(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B.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C.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叶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D.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字为“沿袭”之意,和《过秦论》中“因遗策,南取汉中”的“因”字含义相同。B.“德”字为“感激”之意,和《谏太宗十思疏》中“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的“德”意思不同。C.“故事”为“按照旧例”之意,和《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用法相同。D.“京观”,古代战争,胜者为了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也叫京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皮逻阁先用武力威胁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他的管理,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击破吐蕃后移居到了大和城。B.南诏王阁罗凤没有答应张虔陀索求过多财物的要求,张虔陀就派人辱骂他,还秘密奏报他的罪行,结果阁罗凤发动军队反叛了唐朝廷。C.杨国忠不仅推荐鲜于仲通做了剑南节度使,即使后来鲜于仲通在与南诏的战争中大败,杨国忠仍然帮他掩盖了失败的情况,还给他按战功评定。D.玄宗下诏招募大批士兵攻击南诏时并未得到积极响应,杨国忠便采取强硬手段征调,致使民间哀嚎一片。(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②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5)选文中南诏归附的过程十分曲折。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因素对南诏归附产生了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寿星院寒碧轩①苏轼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②,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③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注】①寿星院,在杭州葛岭下,寒碧轩及寿星院中建筑之一,是避暑的佳处。②“日高”句:化用杜甫“抱叶寒蝉静”句。③绝粒:又称辟谷。道家不火食、不进五谷的修炼方法。(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直接描写环境,清风吹来,摇动窗扉,竹子傍轩而生,掩映轩窗,凸显清幽之雅。B.前两联运用叠音词“肃肃”“纷纷”“冉冉”,或摹声,或拟态,具有音韵和谐之美。C.颈联中写蝉在树叶间鸣叫,禽鸟在树林间飞舞,从动态角度描绘了热闹之景。D.尾联中写道士以辟谷之法修炼,本应骨格清奇似鹤却如此肥胖,充满了戏谑之意。(2)南宋文学家周必大曾评价此诗“句句切题”,请以前三联为例,分析诗歌是如何切合“寒碧”的题意展开的。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两句与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生动描绘主客乐而忘归的场景。(2)古人常用“鸥鸟”抒情言志,如黄庭坚在《登快阁》中用“,”,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3)杜甫在《客至》中,表达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之意的两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读高中是在凉山的西昌城里,进了城,要面子,穿草鞋的少,都弄一双解放鞋穿在脚上。胶底帆布面,结实;只是鞋臭,味大。我们是住校生,一间宿舍里睡二三十个学生,不知道空气指数里,鞋臭味怎么测定?好在大凉山,四季如春,宿舍开门敞窗,从不关闭,我们吸纳天地清新之气,也饱览了窗外的①。读大学是福气,三十岁遇上“恢复高考”的好事,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走在街上,隔着马路都能感受到我的②。那时夏天流行塑料凉鞋。虽然商店里也有皮凉鞋卖,但当时实行凭北京“工业券”购买商品。“工业券”这玩意厉害,能保证首都市场繁荣,货架上的商品③,什么都有。但塑料鞋便宜实惠,五六元钱一双,不要“工业券”,能穿一夏天。所以我的大学生活记忆是穿着塑料鞋走在滚烫的柏油马路上。蒋勋说“因为它里面有记忆,它不只是一个物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双鞋,不可缺,接地气,也不可少。鞋真是生活的伴侣,穿胶鞋的高中,穿塑料鞋的大学,它们各自都让我接了不一样的地气呢!(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划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A.他一下让我想起范仲淹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B.包身工基本的人权都没有,对于工作他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选择自由。C.当市场流通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时,我们就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D.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你该不会也准备做出这样的举动吧?(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双接地气的鞋子不可少”,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黑眼圈”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术语,业内称之为“眶周色素沉着”。但其实“黑眼圈”真不都是熬夜熬出来的。①: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与黑眼圈关系密切;皮肤内色素增多,如真皮色素细胞增多、表皮内色素沉着等,都可造成黑眼圈。另外,很多人分不清卧蚕、眼袋的区别,②,还沾沾自喜。通俗地说,卧蚕其实是饱满而紧实的匝肌,可以想成是一条“瘦肉”;③,可以想成是一块“肥肉”。卧蚕眼是生理性眼轮匝肌的增厚引起的,眼袋大多是由于生理性眼睛老化或一些遗传因素造成的脂肪过多的膨出形成的。因此,黑眼圈的形成,遗传、自然衰老的影响更大。改善黑眼圈时,不少人选择涂抹眼霜。其实,含有咖啡因成分的能够加强眼部细胞代谢、促进血液微循环并改善黑色素沉着的眼霜并不能解决所有类型的黑眼圈。对于黑眼圈还是要以预防为主,虽然先天性色素沉着、面部结构阴影以及衰老带来的面部松弛等无法预防,但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后天性黑眼圈的形成。(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树的枝头鲜花盛开,绿叶葱翠,一阵风吹过,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清脆悦耳,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末”。树根埋在地下,朴实无华,寂静无声,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本”。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材料三: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B.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C.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B.文章先破后立,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C.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D.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4)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用3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探究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让考生来谈自己的观点,这是实用类文本常考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见解。(5)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解答】(1)B.“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理解错误,孔子虽然收受学生“束脩”,但并不意味着“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C.这一说法夸大了原文的意思,理解不当,原文为“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强调的是特殊现象,而并非普遍情况。D.“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分析不当,根据原文“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可以得出结论。故选A。(2)B.“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分析不当,这样做是因为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得关注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噱头、迎合受众。故选B。(3)B.“先破后立”分析不当,文章全文以批判为主,最后提出了“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问题,并未明确“立”。故选B。(4)材料二指出,“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某些新媒体的文章,如《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用3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显然是故意用噱头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基本职业规范,如果这类文章充斥网络,必然会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从而会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因而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和反思。(5)材料一指出“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因而,个人发展要认清社会发展方向,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材料二指出“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因而,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知识的生产者或消费者,都需要不跟风、不盲从,不为肤浅的所谓“话语权”而焦虑。要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材料三指出“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作为个人,要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答案:(1)A(2)B(3)B(4)①这类文章故意用噱头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基本职业规范。②这类文章充斥网络,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③这类文章会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5)①认清社会发展方向,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②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③不跟风、不盲从,不为肤浅的所谓“话语权”而焦虑。④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医马伯庸张竹君伸出右手,从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叶的手术刀。五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纹完全贴合。这个动作她已做过不知多少次了,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这把刀是她从夏葛女医学堂毕业时,院长富玛利亲自所赠,用来表彰其优异的成绩与勇气。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张竹君握紧了刀,看向眼前的伤员。这是个民军的伤兵,左肩中了一枪,子弹卡在了肩胛骨与锁骨之间,很简单的小手术。唯一的问题是,她太累了。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从手术一开始,病人便不住地颤抖,没办法,止痛药物在数天之前便已用罄,医师们只能靠一点点烧酒来做麻醉。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张竹君不得不找来方三响,让他用一双大手死死按住对方,以确保不会干扰手术。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张竹君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刀换镊子将弹头夹出来,却不防一声惊雷般的爆炸从外面响起。这是来自清军的炮击,他们自从占领汉阳之后,拉了数门大炮到龟山上,每天居高临下朝武昌城里不断轰击。那个伤员正疼得死去活来,骤闻爆炸声,吓得迸出一股绝力,竟挣脱了方三响的压制,身体向前顶去。偏偏张竹君因为过于疲惫,注意力有些涣散,一下子被伤员撞歪了身体,手术刀“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方三响急忙松开病人,要过去搀扶张校长,却发现她的右手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刀割出一条血口子。方三响见状大惊,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张竹君却先抬起左手,强忍剧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听到方三响的召唤,孙希急忙赶过来,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连忙接过手术,继续帮伤员拔弹头。方三响则把张竹君搀到旁边的藤椅上,抓起旁边的烧酒壶直接淋上去。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对酒徒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佳酿,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这个刀口狭长而深,边缘平直,可见刀刃之锋锐。不幸中的万幸是,总算没伤到神经与肌腱,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张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凭方三响拿开水烫过的棉布条做包扎,半点仪态不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别讲话了——方三响,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没有?”方三响两手一摊:“没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烧酒。”姚英子大急,伤口不敷硼酸,极容易导致化脓,怎么可以不敷?张竹君抬手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别责怪三响,要骂也是骂沈敦和。讲那么多大话,怎么物资却送不上来?”对于这种日常嘲讽,姚英子和方三响装作没听见,好说歹说把她哄去后屋休息。从后屋出来以后,姚英子小声抱怨道:“唉,张校长真是的,这个事情怎么好怪到沈会董头上,还不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从汉阳撤退之后,战时总司令官黄兴主动请辞,宣布返回上海,再图北伐云云。结果没过两天,大都督黎元洪也离开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剩一个蒋翊武主持大局。这一系列变动,导致武昌城内人心惶惶。方三响归队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此时听到抱怨,眉宇间的郁结更深了。姚英子懊悔地拍了一下脑袋,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方三响却主动开口道:“今天军政府的公告说,江浙沪联军已占领了南京,整个江南尽归义军所有。英子,你不必气恼,各省援军正纷纷赶来,武昌只要自己多撑一撑,便不会垮掉。”(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篇对张竹君的手术刀描写详细,让读者意识到手术刀对医生的重要性,这与后文担心手术刀受损的情节相吻合。B.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英文原句真实呈现了人物忠于所学,翻译句又进行了强调。C.敷毒粉、硼酸等医药用品的描写,武昌、汉阳、黎元洪、黄兴等真实名字的呈现,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D.本文情节从张竹君医生做手术到她误伤自己,接着孙希前来救急,最后张医生伤无大碍,波澜起伏,扣人心弦。(2)文章末尾,作者通过人物对话简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未及时输送物资,表明战时后勤人员低效。B.姚英子认为物资匮乏另有原因,表明医疗人员对时局的认知不尽相同。C.战时总司令黄兴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昌,证明军政府工作较为混乱。D.方三响分析了义军的作战形势,开导英子不必气恼,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3)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大医”之“大”体现在何处。(4)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本文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怎样的用意?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鉴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中人物对话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本相关内容,把握其主题,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人物的医术和医德等角度加以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内容、结构、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解答】(1)C.“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有误。小说固然使用了真实的人名、地名等,但小说具有虚构性。故选C。(2)A.“表明战时后勤人员低效”有误。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是出于缺少物资的急切心理;且物资缺乏主要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故选A。(3)由“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分析可知,张医生做手术时,手术刀巧妙地避开伤员的肩胛背动脉,游走在肌肉与神经之间,很快剥出弹头的位置,足见她的医术精湛。“大医”的“大”体现在精湛的医术。由“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一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分析可知,“张医生一天做十台手术,疲惫时她用鼻子深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工作,彰显了敬业奉献的精神。“大医”的“大”体现在崇高的医德。由“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分析可知,小说中的医生跟士兵同赴战场,共克时艰,体现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大医”的“大”体现在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4)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可知,受伤后,张竹君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伤口,而是“刀口有没有损伤”,且以干将、莫邪女儿祭剑的传说自嘲,不仅缓和了紧张气氛,表现了她的乐观与宽厚。由“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可知,引用此传说,照应了上文“奉献乃吾侪之任也”的铮铮誓言。由“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可知,作者以此传说,表明革命成功必须付出代价,革命者必须奉献、担当。最后此传说充实了小说的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悲壮气息。答案:(1)C(2)A(3)①“大医”有精湛的医术。张医生做手术时,手术刀巧妙地避开伤员的肩胛背动脉,游走在肌肉与神经之间,很快剥出弹头的位置,足见她的医术精湛。②“大医”有崇高的医德。张医生一天做十台手术,疲惫时她用鼻子深吸嗅盐来刺激自己,继续投入工作,彰显了敬业奉献的精神。③“大医”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小说中的医生跟士兵同赴战场,共克时艰,体现了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4)①张医生以此传说缓和了紧张气氛,表现了她的乐观与宽厚。②引用此传说,照应了上文“奉献乃吾侪之任也”的铮铮誓言。③作者以此传说,表明革命成功必须付出代价,革命者必须奉献、担当。④此传说充实了小说的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和悲壮气息。二、古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秋九月戊午,册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归义之先本哀牢夷,地居姚州之西,东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蛮语谓王曰诏。先有六诏,兵力相埒,莫能相一,历代因之,以分其势。蒙舍最在南,故谓之南诏。高宗时,蒙舍细奴逻初入朝。细奴逻生逻盛,逻盛生盛逻皮,盛逻皮生皮逻阁。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会有破湃河蛮之功,乃赂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昱为之奏请,朝廷许之,仍赐名归义。于是以兵威胁服群蛮,不从者灭之,遂击破吐蕃,徒居大和城。其后卒为边患。天宝九载。杨国忠德鲜于仲通,荐为剑南节度使。仲通性褊急,失蛮夷心。故事,南诏常与妻子俱谒都督,过云南,云南太守张虔陀多所征求,南诏王阁罗凤不应,虔陀遣人詈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是岁,发兵反,攻陷云南,杀虔陀,取夷州三十二。十载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分二道出戎、高州,至由州、靖州。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进军至西洱河,与阁罗凤战,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阁罗凤敛战尸筑为京观,遂北臣于吐蕃。蛮语谓弟为“钟”,吐蕃命阁罗凤为赞普钟,号曰东帝,给以金印。阁罗凤刻碑于国门,言己不得已而叛唐,且曰:“我世世事唐,受其封赏,后世容复归唐,当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制大暮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旧制,百姓有勋者免征役。时调兵既多,国忠奏先取高勋。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唐德宗贞元七年,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韦皋遣三部落总管苏扈将兵至琵琶川。八年春二月壬寅,执梦冲,数其罪而斩之,云南之路始通。(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B.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C.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叶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D.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因”字为“沿袭”之意,和《过秦论》中“因遗策,南取汉中”的“因”字含义相同。B.“德”字为“感激”之意,和《谏太宗十思疏》中“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的“德”意思不同。C.“故事”为“按照旧例”之意,和《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用法相同。D.“京观”,古代战争,胜者为了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也叫京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皮逻阁先用武力威胁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他的管理,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击破吐蕃后移居到了大和城。B.南诏王阁罗凤没有答应张虔陀索求过多财物的要求,张虔陀就派人辱骂他,还秘密奏报他的罪行,结果阁罗凤发动军队反叛了唐朝廷。C.杨国忠不仅推荐鲜于仲通做了剑南节度使,即使后来鲜于仲通在与南诏的战争中大败,杨国忠仍然帮他掩盖了失败的情况,还给他按战功评定。D.玄宗下诏招募大批士兵攻击南诏时并未得到积极响应,杨国忠便采取强硬手段征调,致使民间哀嚎一片。(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②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5)选文中南诏归附的过程十分曲折。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因素对南诏归附产生了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还”的对象是“俘掠”中间不能分开,排除AD;“若”放在句首表假设,省略了主语“你”,即“若(你)不许我”,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译文:南诏王阁罗凤派遣使者前来谢罪,请求归还所俘获掠夺的东西,把云南城修缮好后离开,并且说:“现在吐蕃重兵逼近边境,如不答应我,我就将归顺吐蕃,云南就不归唐朝所有了。”鲜于仲通没有答应,囚禁了他的使者。故选:C。(2)C.“用法相同”有误,“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意为“旧事、先例”。“故事”用法不同。故选:C。(3)A.“皮逻阁先用……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时序颠倒,原文表述为“皮逻阁浸强……徒居大和城”,先“求合六诏为一”,再“以兵威胁服群蛮”。故选:A。(4)①“瘴疠”,瘴气引起的疾病;“十八九”,十分之八九;“应募”,响应招募。译文:人们听说云南多流行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还未交战士兵就要死掉十分之八九,没有人愿意响应招募。②“潜”,暗中;“通”,勾结;“扇”,勾结;“隔绝”,阻隔。译文:勿邓酋长苴梦冲暗中与吐蕃勾结,煽动引诱蛮族各部,阻隔云南使者与唐往来。(5)由“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徒居大和城。其后卒为边患”可知,南诏王方面:其实一直并非诚心归附;由“杨国忠德鲜于仲通,荐为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国忠奏先取高勋”可知,唐玄宗方面:用人不善,如偏信杨国忠等;由“仲通性褊急,失蛮夷心”“过云南,云南太守张虚陀多所征求……杀虔陀,取夷州三十二”“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可知,唐朝官员方面:气量狭小,不恤民生,不得民心。答案:(1)C(2)C(3)A(4)①人们听说云南多流行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还未交战士兵就要死掉十分之八九,没有人愿意响应招募。②勿邓酋长苴梦冲暗中与吐蕃勾结,煽动引诱蛮族各部,阻隔云南使者与唐往来。(5)①南诏王方面:其实一直并非诚心归附;②唐玄宗方面:用人不善,如偏信杨国忠等;③唐朝官员方面:气量狭小,不恤民生,不得民心。参考译文: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秋九月戊午(二十三日),册封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蒙归义的祖先本是哀牢夷人,地处姚州的西边,东南与交趾相接,西北与吐蕃相接。蛮语言称王为诏。以前有六个诏,他们的军队实力相当,不能统一,历代沿袭,以此来分散他们的势力。蒙舍在最南部,所以称为南诏。唐高宗(李治)时,蒙舍王细奴逻开始谒见天子。细奴逻生子逻盛,逻盛生子盛逻皮,盛逻皮生子皮逻阁。皮逻阁时南诏逐渐强大,而其余五诏力量衰微。恰巧皮逻阁立有击败渳河蛮的功劳,于是他贿赂王昱,请求把六诏合而为一。王昱为他向朝廷奏请,朝廷准许了他的请求,仍然赠皮逻阁以归义的名号。自此他用武力威胁来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有不服从的就将其消灭,接着又击败了吐蕃,移居到大和城。以致最终成为唐边境遭到侵犯的祸患。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杨国忠为了感激鲜于仲通,推荐他为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气量狭小,性情急躁,失去蛮夷各族的人心。按照过去的惯例,南诏王常常与妻儿一同来觐见都督,经过云南时,云南太守张虔陀大量地勒索财物,南诏王阁罗凤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张虔陀就派人辱骂他,还秘密奏报他的罪行。阁罗凤很愤恨,这年,他发动军队反叛唐朝廷,攻陷了云南郡,杀掉张虔陀,强夺原归附于唐的西南夷三十二个州。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夏季四月壬午(三十日),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伐南诏,被南诏在泸南打得大败。当时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军队分两路从戎州、巂州出发,到曲州、靖州。南诏王阁罗凤派遣使者前来谢罪,请求归还所俘获掠夺的东西,把云南城修缮好后离开,并且说:“现在吐蕃重兵逼近边境,如不答应我,我就将归顺吐蕃,云南就不归唐朝所有了。”鲜于仲通没有答应,囚禁了他的使者。进军到西洱河,与阁罗凤交战,唐军大败,士兵死了六万人,鲜于仲通仅只身逃脱。杨国忠掩盖了他失败的情况,仍旧给他按战功评定。阁罗凤收拢聚集战死者的尸体修建成京观,于是北向吐蕃称臣。蛮语称弟弟为“钟”,吐蕃给予阁罗凤为“赞普钟”的名号,号为“东帝”,给他金印。阁罗凤在边境刻石立碑,说明自己不得已背叛唐朝,并且说:“我们世世代代侍奉唐朝,接受他们的官爵和财物,后代如能允许再返回唐朝,应当把此碑指给唐朝使者看,使他们知道我的叛唐不是出自本来的心愿。”玄宗下诏大批招募两京及河南、河北士兵攻击南诏。人们听说云南多流行由瘴气引起的疾病,不及交战士兵就要死掉十分之八九,没有人愿意响应招募。杨国忠派遣御史分别到各道捕捉壮丁,用枷锁锁至军队所在地。按照旧的制度,百姓中有功者可免除服兵役。当时调兵的量多,杨国忠上奏皇帝请求先征发功劳大的人。自此应征出发的人忧愁怨恨,父母妻子孩子送别亲人,民间到处是哭声。唐德宗贞元七年,勿邓酋长苴梦冲暗中与吐蕃勾结,煽动引诱蛮族各部,阻隔云南使者与唐往来。韦皋派三部落总管苏峞领兵到琵琶川。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春二月壬寅(十七日),捉住了苴梦冲,一一列举他的罪状后把他杀死,通往云南的道路开始畅通。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寿星院寒碧轩①苏轼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②,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③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注】①寿星院,在杭州葛岭下,寒碧轩及寿星院中建筑之一,是避暑的佳处。②“日高”句:化用杜甫“抱叶寒蝉静”句。③绝粒:又称辟谷。道家不火食、不进五谷的修炼方法。(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A.首联直接描写环境,清风吹来,摇动窗扉,竹子傍轩而生,掩映轩窗,凸显清幽之雅。B.前两联运用叠音词“肃肃”“纷纷”“冉冉”,或摹声,或拟态,具有音韵和谐之美。C.颈联中写蝉在树叶间鸣叫,禽鸟在树林间飞舞,从动态角度描绘了热闹之景。D.尾联中写道士以辟谷之法修炼,本应骨格清奇似鹤却如此肥胖,充满了戏谑之意。(2)南宋文学家周必大曾评价此诗“句句切题”,请以前三联为例,分析诗歌是如何切合“寒碧”的题意展开的。【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全诗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从动态角度描绘了热闹之景”错误,颈联是运用以动衬静、以声写寂的手法,以表现此地的清幽静谧。故选C。(2)首联写到清风吹来,摇动窗扉,竹子傍轩而生,掩映轩窗。“摇窗扉”写出了风力之大,从而突出“寒”意。“窗前修竹”写到傍轩而生的竹子,竹子是绿色的,暗含“碧”字。颔联写到竹叶斑驳的影子落在凉席上,沾人衣衫的雾气也被竹子染上绿色。这里面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竹叶斑驳的影子比作“雪”,而“雪”给人“寒”凉之感。“冉冉绿雾”中“绿”字切合“碧”字。颈联写蝉在树叶间鸣叫,禽鸟在树林间飞舞,运用以动衬静、以声写寂的手法,以表现此地的清幽静谧。其中,“日高山蝉抱叶响”化用杜甫“抱叶寒蝉静”一句,所以这一句化用杜甫“抱叶寒蝉静”句。“翠羽穿林飞”中翠字和“碧”字相合。答案:(1)C(2)①首联写风摇窗扉,表现出风力之大,突出“寒”意;轩前的竹子是绿色的,暗含“碧”字。②颔联写竹叶斑驳的影子落在凉席上,沾人衣衫的雾气也被竹子染上绿色,“雪”给人“寒”凉之感,“绿”色切合“碧”字。③颈联中写蝉化用杜甫的诗句,无形之中暗含“寒”意;翠羽代指绿色羽毛的鸟,翠字和“碧”字相合。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两句与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生动描绘主客乐而忘归的场景。(2)古人常用“鸥鸟”抒情言志,如黄庭坚在《登快阁》中用“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3)杜甫在《客至》中,表达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之意的两句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语境进行作答。【解答】故答案为:(1)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重点字:藉)(2)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重点字:盟)(3)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重点字:飧、樽、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读高中是在凉山的西昌城里,进了城,要面子,穿草鞋的少,都弄一双解放鞋穿在脚上。胶底帆布面,结实;只是鞋臭,味大。我们是住校生,一间宿舍里睡二三十个学生,不知道空气指数里,鞋臭味怎么测定?好在大凉山,四季如春,宿舍开门敞窗,从不关闭,我们吸纳天地清新之气,也饱览了窗外的①。读大学是福气,三十岁遇上“恢复高考”的好事,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走在街上,隔着马路都能感受到我的②。那时夏天流行塑料凉鞋。虽然商店里也有皮凉鞋卖,但当时实行凭北京“工业券”购买商品。“工业券”这玩意厉害,能保证首都市场繁荣,货架上的商品③,什么都有。但塑料鞋便宜实惠,五六元钱一双,不要“工业券”,能穿一夏天。所以我的大学生活记忆是穿着塑料鞋走在滚烫的柏油马路上。蒋勋说“因为它里面有记忆,它不只是一个物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双鞋,不可缺,接地气,也不可少。鞋真是生活的伴侣,穿胶鞋的高中,穿塑料鞋的大学,它们各自都让我接了不一样的地气呢!(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划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CA.他一下让我想起范仲淹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B.包身工基本的人权都没有,对于工作他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选择自由。C.当市场流通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时,我们就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D.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你该不会也准备做出这样的举动吧?(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双接地气的鞋子不可少”,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成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引号的用法,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分析原句与改句的不同之处,然后根据语境、手法等分析效果,重点分析修辞手法、语体风格、句式、用词等。【解答】(1)第一处,由“饱览了窗外”可知,我们可以看到大凉山四季如春的美景,填写“山清水秀”“绿意盎然”。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绿意盎然: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第二处,由“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走在街上,隔着马路都能感受到我的”可知,“我”考上了大学,内心很喜悦、得意,精神振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