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既然历史记录难以拒斥文学叙事,那么作为虚构性产物的文学作品是否就完全没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的因素呢?一般认为,小说是最具有虚构性的。通常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大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属于文学叙事的范畴。但是,如果随便考察一部小说,会发现哪怕是最荒诞的小说也能找到大量历史叙事的影子,也有历史事实作为基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想象力和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固然,《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自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可是作者对各种妖魔鬼怪和超自然现象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了当时普通百姓的想象。也就是说,吴承恩虚构的妖魔鬼怪世界也真实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史记录。从中我们能窥探到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模式,这其中其实已经隐藏了思想史叙事的影子。另外,小说中的唐僧在三个近乎神仙的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取经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众所周知,这个故事的原型是玄奘西域取经,这也是文学虚构中的事实。唐僧经过女儿国无疑是杜撰的,但小说中讲述的穿越国界要获得通关文牒无疑是历史事实。这些都是这部文学作品中历史叙事的踪影。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涉及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问题。他指出《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不是事实,但元朝以及明朝时罪犯得一度牒便可借佛门逃脱朝廷追捕却是事实。《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奉承新举人女婿”固然不是事实,但明清间乡曲人一旦金榜题名便成特殊阶层却是事实。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被杀后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直到她父亲窦天章任廉访使窦娥的冤才得以昭雪。窦娥、窦天章等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情节都是文学虚构的产物,但,根据研究,这些作品中提到的司法制度则是事实,它们也都属于历史叙事的范畴。由此可见,虚构的文学叙事当中同样可以找到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也并非与历史叙事绝缘。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如《史记》中“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历史场景细节描写就属于此类。有些则是受当时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则是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所故意采取的手段,等等。而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原因同样是多样的。有些是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有些是作品中无意透露出来的,有些则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摘编自李桦《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关系》)材料二:“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事与史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对中国经典文本的另一种应有认知是,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而且这些所谓的文学方法,包含有近代学科划分等影响下的阐释意味。对此,可以看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发生的时间:中国文学叙事衍生于历史叙事乃至记事。这里使用“衍生”一词,是对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释,也为明确历史叙事中包含有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这种重合并不影响历史叙事方法的独立性。其一,中国早期文本中存在与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文学叙事系统,《诗经》中的叙事诗之外,我们仍强调更广泛的“诗具史笔”,而学界更倾向于将诗学纳入文学范畴,历史叙事则是另一种独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为形式的文本中,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在产生时间上具有明确的先后关系,一些原本属于历史叙事的方法,其后为文学所借鉴,乃至于再反向影响历史叙事的方法,都与“历史的方法”的独立性无关。其三,退一步讲,即使历史叙事的方法在文学叙事中完全适用,也不能构成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的充分条件,因为文学叙事的方法显然不能在历史叙事中完全适用。历史叙事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主要指向其文学意味中的后代阐释与接受,可以简单表述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根源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不能因为认知的差异而断然否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此外,历史小说的接受等也会影响对历史文本真实性的判断。包括历史事件被文学化表达,包括文学作品对历史的演绎,也包括相类似事件带来的通感联想。(摘编自杨金波《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同历史记录难以排斥文学叙事,文学作品尽管属于虚构产物,也多少具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因素。B.史料的缺乏让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不得不融入文学叙事,借助个人的想象来填补因此而造成的空白。C.文学方法的概念有近代学科划分的影响,这是能够推导出中国文学叙事后于中国历史叙事的重要依据。D.有部分文学叙事法源于历史叙事法而又影响历史叙事,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叙事法的独立性造成了影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以《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窦娥冤》为例,印证文学叙事尊重历史事实对其构思的重要性。B.受近代学科划分等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内容而文学是方法之一,认为“叙事始于叙史”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C.对于历史叙事中的文学意味做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的判断,其原因是受历史小说的影响。D.《复活》虽是虚构性的文学作品,但它是对19世纪俄国真实社会深入的再现,这说明文学叙事是离不开历史的真实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在中国,历史叙事先于文学叙事,发达的史官文化造就了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存在形态,也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以历史之真为核心的内涵基础。B.罗贯中《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情节框架基本符合史实与故事内容大量虚构辩证统一,善于浓墨重彩地渲染战场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C.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榜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钱锺书评价《左传》中的“鉏麑之叹”)D.《大卫•科波菲尔》借助第一人称视角、艺术性夸张等文学叙事手法,真实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繁荣表象下的贫富悬殊等问题。(4)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请简要说明。(5)史学家吕思勉说:“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今所传者,其间自有想象编造的故事,断不容轻信为事实。”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II2.(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文明西元身子热了,反倒发起了抖。头顶上有月光,王尽美和布宁头对头坐着。这已经是小战士王尽美接受押送战俘任务的第三天,离二〇九四号高地指挥部还有最后一段山路。布宁试探着说,我去过中国,而且曾经和中国人一起,跟日本一〇三师团在湖南打过仗。对面的中国人说,我是南京人,见过你们。在我很小的时候,还看过美国的宣传画。那画上说中国人善良勇敢,正在被日本侵略,应该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们。你的英语很好,让我很吃惊!我小时候上过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所以对英文很熟悉。但为什么你会吃惊?因为,因为,你看你们的军队,你知道的,有点,有点像一群不太文明的野蛮人。呵呵,那是你还不太了解我们。无论如何,布宁觉得这个中国人正在变得熟悉起来,陌生的世界被撕开了一道裂缝,可以从缝隙里面一窥究竟。布宁道,王先生,老实讲,我特别地困惑。过去,我以为我很了解中国人,可现在又发现你们很陌生。美国军队,你要知道,很少打败仗。可是,这一回,我们的一个军竟然要向南逃几百公里,要一直逃到海边去。布宁接着说,讲心里话,我们的人真的有点被吓坏了!你们的脸总是面无表情,成百上千的同伴死了不害怕,受了重伤不惨叫,像影子一样。我总是在不停地问,这些中国人脚踩无数战友尸体向前冲锋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不想激怒你,但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你们是不太文明的野蛮人,人的生命最重要,这是文明人的共识,只有野蛮人才会不吝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所以,你们的勇敢是野蛮人的勇敢,或许不能叫勇敢,而只能叫疯狂。对面的中国人一直低着头,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许久,他说,参加这支军队的人,都是些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的人,我们经过大灾大难,九死一生,才活到了今天。我们比谁都想活着,为了活得更好,我们可以付出一切!他又说,被叫作文明人或野蛮人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的苦难你们经受过吗?你们理解吗?我们为什么要在乎你们的看法呢?布宁说,可无论如何,野蛮人终究是过不上好生活的呀!就算你们打赢了这一仗,好日子能自己来吗?说到底,只有让人们都接受了文明人的共识,这世界才有希望。对面的中国人说,可你们是怎么让别人接受的呢?用的是刺刀炸弹。我是南京人,小的时候,亲眼看见日本军队在南京屠杀了几十万人。我脑子里的记忆只有滴血的刺刀!十几年来,我的梦里也都是各种各样滴血的刺刀!南京城外的长江里漂着密密麻麻的尸体,一眼望不到头,比蚂蚁还多。这个景象就连一个疯子都不敢去想。所以,别用武力恐吓中国人,这会让我们不顾一切的。是的,你们可能没想到中国人会来到朝鲜,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实力和你们打一仗。依你们文明人的共识,我们就应该投降,因为我们在冰天雪地里还穿着薄衣服、单胶鞋,我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我们投降过,跟俄国人投降过,跟英国人投降过,跟八国联军投降过,跟日本人投降过,可是,投降有用吗?投降换来了生存吗?投降换来了更好的生活吗?你理解一个总是被抢掠、总是被屠杀的民族的心吗?中国人骨子里头是很善良的。可是善良人只有流泪,泪流干了,也就清醒了,现在把善良收起来了!布宁有些失望。他想对这个中国人说点什么,可对方太情绪化了,什么也听不进去。美国就像个拿着刀的猎人,想让一头野牛驯服下来,可偏偏这头牛彻底被激怒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从精神上沟通看来是办不到了,我们和他们之间似乎隔着一道厚厚的墙,不仅是思想的,还是历史的,凡人的智慧无法穿过这道墙,只有上帝办得到,继续用武力?像对待德国人和日本人那样?可是,他们并不是狼,而只是一头红了眼睛的牛,过去,他们总是被人推进屠宰场,现在,只想保住属于己的草,说到底,如果我们没做错什么,那他们又有什么错呢?布宁有些伤感地说,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死去的美国士兵的头盔写着:“WarishelI”(战争就是地狱)。当时我的脑子好像被硫酸洗了一样。我在想,成为一名职业军人这么多年,我竟然一次也没在清晨惊醒过。你看看,在战场上,除了仇恨还是仇恨,到处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今天用子弹打死了我,明天,我用匕首割断你的喉咙!在太平洋战场上,我们的士兵会把日本人的脑袋割下来,晒干,直到只剩下焦黄的头骨。他们还会在上面签自己的名字,以及战友们的名字,并且带回家乡,给亲友们看。你能说他们做错了吗?日本人不也是这样残忍地对待我们的吗?可是,这样的战争难道不是噩梦吗?布宁停顿了一下,说,过去,我总是在想,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更多的人可以在战争之外得到福祉。挨揍的那些国家本来就是强盗,那是他们应得的,他们应该受到教训,然后改过自新。可是,我却从来没想过,有没有一种比战争更好的方法?春天里的风可以让枯树长出绿叶子,可枪炮能做得到吗?面的中国人似乎没听懂他的话,当然,他觉得这个美国人也同样没听懂自己的话。他说,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中国人要的很简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但这好日子可不是你们嘴上讲的那些好听的话。什么是好日子?只有经过大灾大难的人才知道!说完,王尽美又开始发起抖来,能发热的纸袋凉透了,再没有一丝热量。他看了眼头顶的月亮一狠心,说,咱们得赶路了。他站起来,阵阵眩晕,身体像块干透了的黄泥,稍一用力就会碎掉。编自《解放军文艺》20218年第7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描写了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战士与美军战俘之间的一段对话,透过美国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在天气极度严寒、缺乏战斗装备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战斗的中国战士的崇敬之意。B.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让我们能清晰感受到这位志愿军战士对和平幸福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向往,但他更明白争取这样的生活必须靠中国人的自立自强。C.一无所有的中国人在坚守高地,而装备精良的美国人却在“逃亡”,这一对比尤为鲜明的突出了中国军人意志上的坚不可摧,深化了小说的主旨。D.王尽美说“我们投降过”是指中国因为自己的孱弱而在曾经经历的那些侵略战争中受尽屈辱和欺凌,而“现在把善良收起来了”则是指中国再也不会软弱地把希望寄托在“投降”。(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注重使用生动形象的修辞格来增强小说的艺术性,比如“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身体像块干透了的黄泥,稍一用力就会碎掉”使用比喻来说明年轻战士的身体已经疲惫虚弱到极点。B.小说多处使用心理活动描写,比如:“布宁有些失望”,“布宁有些伤感”,“他想对这个中国人说点什么,可对方太情绪化了,什么也听不进去”等等,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感染力。C.小说善用细节呼应,开头的“身子热了,反倒发起了抖”和结尾的“王尽美又开始发起抖来”,再如首尾出现的“头顶的月光”等等,在形成了首尾照应的同时,也渲染了战地环境的恶劣。D.小说开始交代了对话双方的姓名,但是后文展开故事情节时却多次使用“对面的中国人”来指代王尽美,这样故意制造抽象称谓,暗示了两个士兵背后国籍、阵营、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和对立。(3)小说中处处充满战争的“野蛮”与残酷,却以“文明”为题,请简要分析“文明”与“野蛮”的内蕴。(4)小说以对话展开情节,却以谁也“没听懂”对方的话作结,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①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②,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③,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④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注:①蒲卢:芦苇。②杀:(shài)降等,减少。③齐明盛服:齐(zhāi)明,内心虔诚;盛服,仪容端庄整齐,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④跆(jiá):说话不通畅。(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B.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C.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D.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B.百工,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如韩愈《师说》里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D.四书,北宋程颢、程颐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尚书》并列称为“四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就像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一样。B.孔子解释说,“仁”就是爱人,“义”就是要适当地做些事,这都是礼的要求。C.做任何事情,事先预备才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做事都是这样。D.孔子告诉人们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②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5)请依据原文,简要论述如何努力做到真诚。(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斗柄③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④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形似杓柄。④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B.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D.颈联形象地写出酒化客泪及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2)方回在诗集《瀛奎律髓》中将本诗编入了“忠愤”类。请结合全诗分析其缘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2)《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在一起,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3)在李白的《将进酒》中,“,”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乐观、自信、倔强、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B.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C.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D.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可是守着秘方“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却也不在少数B.有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只是守着秘方“讨饭吃”,这个群体也不在少数C.或许是因为守着秘方“讨饭吃”,故而这类老字号企业不在少数D.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江河日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各有千秋B.每况愈下好整以暇脱胎换骨平分秋色C.每况愈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平分秋色D.江河日下好整以暇脱胎换骨各有千秋(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7.(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8.(6分)下面是我国地面站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通讯过程的示意图,请据此转写一段文字介绍地面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通讯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80字。四、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材料二:有人感觉生活无比痛苦,便向盟鸥禅师请教,禅师低眉顺气,道出一句:“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既然历史记录难以拒斥文学叙事,那么作为虚构性产物的文学作品是否就完全没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的因素呢?一般认为,小说是最具有虚构性的。通常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大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属于文学叙事的范畴。但是,如果随便考察一部小说,会发现哪怕是最荒诞的小说也能找到大量历史叙事的影子,也有历史事实作为基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想象力和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固然,《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自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可是作者对各种妖魔鬼怪和超自然现象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了当时普通百姓的想象。也就是说,吴承恩虚构的妖魔鬼怪世界也真实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史记录。从中我们能窥探到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模式,这其中其实已经隐藏了思想史叙事的影子。另外,小说中的唐僧在三个近乎神仙的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取经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众所周知,这个故事的原型是玄奘西域取经,这也是文学虚构中的事实。唐僧经过女儿国无疑是杜撰的,但小说中讲述的穿越国界要获得通关文牒无疑是历史事实。这些都是这部文学作品中历史叙事的踪影。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涉及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问题。他指出《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不是事实,但元朝以及明朝时罪犯得一度牒便可借佛门逃脱朝廷追捕却是事实。《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奉承新举人女婿”固然不是事实,但明清间乡曲人一旦金榜题名便成特殊阶层却是事实。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被杀后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直到她父亲窦天章任廉访使窦娥的冤才得以昭雪。窦娥、窦天章等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情节都是文学虚构的产物,但,根据研究,这些作品中提到的司法制度则是事实,它们也都属于历史叙事的范畴。由此可见,虚构的文学叙事当中同样可以找到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也并非与历史叙事绝缘。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如《史记》中“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历史场景细节描写就属于此类。有些则是受当时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则是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所故意采取的手段,等等。而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叙事原因同样是多样的。有些是作者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有些是作品中无意透露出来的,有些则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摘编自李桦《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关系》)材料二:“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事与史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对中国经典文本的另一种应有认知是,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而且这些所谓的文学方法,包含有近代学科划分等影响下的阐释意味。对此,可以看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发生的时间:中国文学叙事衍生于历史叙事乃至记事。这里使用“衍生”一词,是对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释,也为明确历史叙事中包含有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这种重合并不影响历史叙事方法的独立性。其一,中国早期文本中存在与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文学叙事系统,《诗经》中的叙事诗之外,我们仍强调更广泛的“诗具史笔”,而学界更倾向于将诗学纳入文学范畴,历史叙事则是另一种独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为形式的文本中,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在产生时间上具有明确的先后关系,一些原本属于历史叙事的方法,其后为文学所借鉴,乃至于再反向影响历史叙事的方法,都与“历史的方法”的独立性无关。其三,退一步讲,即使历史叙事的方法在文学叙事中完全适用,也不能构成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的充分条件,因为文学叙事的方法显然不能在历史叙事中完全适用。历史叙事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主要指向其文学意味中的后代阐释与接受,可以简单表述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根源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不能因为认知的差异而断然否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此外,历史小说的接受等也会影响对历史文本真实性的判断。包括历史事件被文学化表达,包括文学作品对历史的演绎,也包括相类似事件带来的通感联想。(摘编自杨金波《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如同历史记录难以排斥文学叙事,文学作品尽管属于虚构产物,也多少具有真实客观的历史叙事因素。B.史料的缺乏让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不得不融入文学叙事,借助个人的想象来填补因此而造成的空白。C.文学方法的概念有近代学科划分的影响,这是能够推导出中国文学叙事后于中国历史叙事的重要依据。D.有部分文学叙事法源于历史叙事法而又影响历史叙事,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叙事法的独立性造成了影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以《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窦娥冤》为例,印证文学叙事尊重历史事实对其构思的重要性。B.受近代学科划分等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内容而文学是方法之一,认为“叙事始于叙史”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C.对于历史叙事中的文学意味做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的判断,其原因是受历史小说的影响。D.《复活》虽是虚构性的文学作品,但它是对19世纪俄国真实社会深入的再现,这说明文学叙事是离不开历史的真实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A.在中国,历史叙事先于文学叙事,发达的史官文化造就了中国历史记述的独特存在形态,也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以历史之真为核心的内涵基础。B.罗贯中《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情节框架基本符合史实与故事内容大量虚构辩证统一,善于浓墨重彩地渲染战场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C.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榜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钱锺书评价《左传》中的“鉏麑之叹”)D.《大卫•科波菲尔》借助第一人称视角、艺术性夸张等文学叙事手法,真实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繁荣表象下的贫富悬殊等问题。(4)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请简要说明。(5)史学家吕思勉说:“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今所传者,其间自有想象编造的故事,断不容轻信为事实。”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材料的观点。首先审读材料,把握中心,进行比对,得出答案。(5)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1)D.“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叙事法的独立性造成了影响”错误,原文“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这种重合并不影响历史叙事方法的独立性”。故选:D。(2)A“印证文学叙事尊重历史事实对其构思的重要性”错误,应是印证文学叙事中含有历史叙事的道理。B.“认为‘叙事始于叙史’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错误,原文“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事与史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对中国经典文本的另一种应有认知是,历史是内容,文学是方法之一,而且这些所谓的文学方法,包含有近代学科划分等影响下的阐释意味”。C.“其原因是受历史小说的影响”原因概括有误,材料二最后一段是“历史叙事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主要指向其文学意味中的后代阐释与接受,可以简单表述为‘我们认为它是文学的’或者‘后来它变成文学的’,根源是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影响”。故选:D。(3)材料二阐述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发生时间的先后关系,强调历史叙事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因为文本认知差异和文学作品影响而否定历史文本的真实性。A.符合中心论点。故选:A。(4)材料一,“虚构的文学叙事当中同样可以找到客观真实的历史叙事的痕迹。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也并非与历史叙事绝缘。事实上,它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可见材料一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具有融合、交织的关系,材料一还指出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着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中也有历史叙事的痕迹。材料二,“文字是历史叙事的载体之一,书面文本也是本文讨论历史叙事的立足点,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会看到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可见,材料二也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具有融合、交织的关系,材料二还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作为叙事方法,二者有部分重合的关系。(5)材料一有“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文学叙事”,正如吕思勉所说,“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由此可知,历史著作中常有大量的文学叙事的影子,不好简单断定为真确的事实。材料一有“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如《史记》中“‘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历史场景细节描写就属于此类”,由此可知,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过程中经常会穿插自己的想象、虚构,在表达时常会用到多种文学手法。材料一中有“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中融入文学叙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史料缺乏,历史学家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种史料的空白,以求得历史叙事的完整性……有些则是受当时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则是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所故意采取的手段”,由此可知,历史叙事掺杂文学叙事,或出于弥补史料不足、力求叙事完整的考量,或受特定时代社会,文化的局限,或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局限而有意为之。答案:(1)D(2)D(3)A(4)都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具有融合、交织的关系。材料一指出历史叙事中经常掺杂着文学叙事,而文学叙事中也有历史叙事的痕迹。材料二则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作为叙事方法,二者有部分重合的关系。(5)①历史著作中常有大量的文学叙事的影子,不好简单断定为真确的事实。②历史学家在历史叙事过程中经常会穿插自己的想象、虚构,在表达时常会用到多种文学手法。③历史叙事掺杂文学叙事,或出于弥补史料不足、力求叙事完整的考量,或受特定时代社会、文化的局限,或受政权阶级意识形态控制局限而有意为之。(二)现代文阅读II2.(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文明西元身子热了,反倒发起了抖。头顶上有月光,王尽美和布宁头对头坐着。这已经是小战士王尽美接受押送战俘任务的第三天,离二〇九四号高地指挥部还有最后一段山路。布宁试探着说,我去过中国,而且曾经和中国人一起,跟日本一〇三师团在湖南打过仗。对面的中国人说,我是南京人,见过你们。在我很小的时候,还看过美国的宣传画。那画上说中国人善良勇敢,正在被日本侵略,应该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们。你的英语很好,让我很吃惊!我小时候上过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所以对英文很熟悉。但为什么你会吃惊?因为,因为,你看你们的军队,你知道的,有点,有点像一群不太文明的野蛮人。呵呵,那是你还不太了解我们。无论如何,布宁觉得这个中国人正在变得熟悉起来,陌生的世界被撕开了一道裂缝,可以从缝隙里面一窥究竟。布宁道,王先生,老实讲,我特别地困惑。过去,我以为我很了解中国人,可现在又发现你们很陌生。美国军队,你要知道,很少打败仗。可是,这一回,我们的一个军竟然要向南逃几百公里,要一直逃到海边去。布宁接着说,讲心里话,我们的人真的有点被吓坏了!你们的脸总是面无表情,成百上千的同伴死了不害怕,受了重伤不惨叫,像影子一样。我总是在不停地问,这些中国人脚踩无数战友尸体向前冲锋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不想激怒你,但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你们是不太文明的野蛮人,人的生命最重要,这是文明人的共识,只有野蛮人才会不吝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所以,你们的勇敢是野蛮人的勇敢,或许不能叫勇敢,而只能叫疯狂。对面的中国人一直低着头,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许久,他说,参加这支军队的人,都是些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的人,我们经过大灾大难,九死一生,才活到了今天。我们比谁都想活着,为了活得更好,我们可以付出一切!他又说,被叫作文明人或野蛮人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的苦难你们经受过吗?你们理解吗?我们为什么要在乎你们的看法呢?布宁说,可无论如何,野蛮人终究是过不上好生活的呀!就算你们打赢了这一仗,好日子能自己来吗?说到底,只有让人们都接受了文明人的共识,这世界才有希望。对面的中国人说,可你们是怎么让别人接受的呢?用的是刺刀炸弹。我是南京人,小的时候,亲眼看见日本军队在南京屠杀了几十万人。我脑子里的记忆只有滴血的刺刀!十几年来,我的梦里也都是各种各样滴血的刺刀!南京城外的长江里漂着密密麻麻的尸体,一眼望不到头,比蚂蚁还多。这个景象就连一个疯子都不敢去想。所以,别用武力恐吓中国人,这会让我们不顾一切的。是的,你们可能没想到中国人会来到朝鲜,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实力和你们打一仗。依你们文明人的共识,我们就应该投降,因为我们在冰天雪地里还穿着薄衣服、单胶鞋,我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我们投降过,跟俄国人投降过,跟英国人投降过,跟八国联军投降过,跟日本人投降过,可是,投降有用吗?投降换来了生存吗?投降换来了更好的生活吗?你理解一个总是被抢掠、总是被屠杀的民族的心吗?中国人骨子里头是很善良的。可是善良人只有流泪,泪流干了,也就清醒了,现在把善良收起来了!布宁有些失望。他想对这个中国人说点什么,可对方太情绪化了,什么也听不进去。美国就像个拿着刀的猎人,想让一头野牛驯服下来,可偏偏这头牛彻底被激怒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从精神上沟通看来是办不到了,我们和他们之间似乎隔着一道厚厚的墙,不仅是思想的,还是历史的,凡人的智慧无法穿过这道墙,只有上帝办得到,继续用武力?像对待德国人和日本人那样?可是,他们并不是狼,而只是一头红了眼睛的牛,过去,他们总是被人推进屠宰场,现在,只想保住属于己的草,说到底,如果我们没做错什么,那他们又有什么错呢?布宁有些伤感地说,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死去的美国士兵的头盔写着:“WarishelI”(战争就是地狱)。当时我的脑子好像被硫酸洗了一样。我在想,成为一名职业军人这么多年,我竟然一次也没在清晨惊醒过。你看看,在战场上,除了仇恨还是仇恨,到处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今天用子弹打死了我,明天,我用匕首割断你的喉咙!在太平洋战场上,我们的士兵会把日本人的脑袋割下来,晒干,直到只剩下焦黄的头骨。他们还会在上面签自己的名字,以及战友们的名字,并且带回家乡,给亲友们看。你能说他们做错了吗?日本人不也是这样残忍地对待我们的吗?可是,这样的战争难道不是噩梦吗?布宁停顿了一下,说,过去,我总是在想,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更多的人可以在战争之外得到福祉。挨揍的那些国家本来就是强盗,那是他们应得的,他们应该受到教训,然后改过自新。可是,我却从来没想过,有没有一种比战争更好的方法?春天里的风可以让枯树长出绿叶子,可枪炮能做得到吗?面的中国人似乎没听懂他的话,当然,他觉得这个美国人也同样没听懂自己的话。他说,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中国人要的很简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但这好日子可不是你们嘴上讲的那些好听的话。什么是好日子?只有经过大灾大难的人才知道!说完,王尽美又开始发起抖来,能发热的纸袋凉透了,再没有一丝热量。他看了眼头顶的月亮一狠心,说,咱们得赶路了。他站起来,阵阵眩晕,身体像块干透了的黄泥,稍一用力就会碎掉。编自《解放军文艺》20218年第7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小说描写了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战士与美军战俘之间的一段对话,透过美国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在天气极度严寒、缺乏战斗装备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战斗的中国战士的崇敬之意。B.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让我们能清晰感受到这位志愿军战士对和平幸福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向往,但他更明白争取这样的生活必须靠中国人的自立自强。C.一无所有的中国人在坚守高地,而装备精良的美国人却在“逃亡”,这一对比尤为鲜明的突出了中国军人意志上的坚不可摧,深化了小说的主旨。D.王尽美说“我们投降过”是指中国因为自己的孱弱而在曾经经历的那些侵略战争中受尽屈辱和欺凌,而“现在把善良收起来了”则是指中国再也不会软弱地把希望寄托在“投降”。(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注重使用生动形象的修辞格来增强小说的艺术性,比如“像是冬天里冻硬了的麦秆”“身体像块干透了的黄泥,稍一用力就会碎掉”使用比喻来说明年轻战士的身体已经疲惫虚弱到极点。B.小说多处使用心理活动描写,比如:“布宁有些失望”,“布宁有些伤感”,“他想对这个中国人说点什么,可对方太情绪化了,什么也听不进去”等等,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感染力。C.小说善用细节呼应,开头的“身子热了,反倒发起了抖”和结尾的“王尽美又开始发起抖来”,再如首尾出现的“头顶的月光”等等,在形成了首尾照应的同时,也渲染了战地环境的恶劣。D.小说开始交代了对话双方的姓名,但是后文展开故事情节时却多次使用“对面的中国人”来指代王尽美,这样故意制造抽象称谓,暗示了两个士兵背后国籍、阵营、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和对立。(3)小说中处处充满战争的“野蛮”与残酷,却以“文明”为题,请简要分析“文明”与“野蛮”的内蕴。(4)小说以对话展开情节,却以谁也“没听懂”对方的话作结,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标题以及词语含义的能力。题目是请简要分析“文明”与“野蛮”的内蕴。两个词语在文中都有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结尾的效果的能力。首先判断这个结尾属于哪种类型,然后从读者角度分析效果。【解答】(1)A.“透过美国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在天气极度严寒、缺乏战斗装备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战斗的中国战士的崇敬之意”错误,小说中明显二人之间并未达成一种沟通和统一,美国人始终认为这是一种“野蛮人的勇敢”,故而不可能表达对中国展示的崇敬。故选A。(2)C.“头顶的月光”并没有渲染战地环境的恶劣。本文写的是押送战俘的路上,文中没有对战场环境的正面描写,主要是通过小战士王尽美和战俘布宁的对话来表现主题的,所以原文第一段写“头顶上有月光,王尽美和布宁头对头坐着”;结尾写“他看了眼头顶的月亮一狠心,说,咱们得赶路了”,都没有表现战地环境恶劣的意味。故选C。(3)先看“文明”。美国士兵布宁觉得中国士兵“有点像一群不太文明的野蛮人”,“你们是不太文明的野蛮人,人的生命最重要,这是文明人的共识,只有野蛮人才会不吝惜生命”,从布宁的角度来看,他认为美国的文化和精神才是“文明”的;而实质上,美国的所谓“文明”,正像中国战士王尽美说的那样,“可你们是怎么让别人接受的呢?用的是刺刀炸弹”“依你们文明人的共识,我们就应该投降,因为我们在冰天雪地里还穿着薄衣服、单胶鞋,我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我们投降过,跟俄国人投降过,跟英国人投降过,跟八国联军投降过,跟日本人投降过,可是,投降有用吗?投降换来了生存吗?”,美国人是在用战争推广他所谓的“文明”,这种用极其霸道、自以为是的大棒式武力侵略来强行灌输自己所谓的文明,而根本不在意被侵略者是否能接受的方式恰恰是最野蛮的行径。再看“野蛮”。美国士兵布宁觉得中国人不吝惜生命的做法是野蛮的,“你们的脸总是面无表情,成百上千的同伴死了不害怕,受了重伤不惨叫,像影子一样”“你们是不太文明的野蛮人,人的生命最重要,这是文明人的共识,只有野蛮人才会不吝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所以,你们的勇敢是野蛮人的勇敢,或许不能叫勇敢,而只能叫疯狂”,所以“野蛮”表面意思是指中国人的“不吝惜生命的疯狂”;而从王尽美的角度看,这种所谓的“野蛮”是因为“参加这支军队的人,都是些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的人,我们经过大灾大难,九死一生,才活到了今天。我们比谁都想活着,为了活得更好,我们可以付出一切”“我们投降过……投降换来了生存吗?投降换来了更好的生活吗?你理解一个总是被抢掠、总是被屠杀的民族的心吗?中国人骨子里头是很善良的。可是善良人只有流泪,泪流干了,也就清醒了,现在把善良收起来了!”,中国人想过好日子,但投降换不来想要的生活,只好被迫用战争来捍卫国家的独立自由和民族的尊严,“过好日子”是经历了无数苦难的洗礼之后的中华民族最朴素最真挚的信念,这信念激发我们的勇气,面对敌人的时候才会不顾一切,这正是最高程度的民族自觉,这才是真正的文明。由此可见,标题中的“文明”和“野蛮”均使用反语。(4)小说结尾说“对面的中国人似乎没听懂他的话,当然,他觉得这个美国人也同样没听懂自己的话”,这个结尾属于留白式结尾,与前面两人交流的顺畅形成对比,也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再从人物形象上分析。两人各自说了很多话,“没听懂”是因为两人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差异巨大,根本不可能通过简单交流就能互相理解。这样写将两个人物对立起来,通过鲜明的对比刻画人物,展示人物各自的心灵世界,进而理解人物的言行。最后从主题上看。“没听懂”象征了两个国家思想文化的隔阂,这种差异造成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等的不同,很容易造成误解。就像文中的王尽美和布宁一样,谁也听不懂对方的观点,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答案:(1)A(2)C(3)标题中的“文明”和“野蛮”均使用反语。①“文明”:表面是指的美国文化和精神,而这种文明必须用战争来推广。这种典型的美式思维用极其霸道、自以为是的大棒式武力侵略来强行灌输自己所谓的文明,而根本不在意被侵略者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方式恰恰是最野蛮的行径。②“野蛮”:表面意是指中国人的“不吝惜生命的疯狂”,其实是指被迫用战争来捍卫国家的独立自由和民族的尊严,是经历了无数苦难的洗礼之后的中华民族最朴素最真挚的信念,这正是最高程度的民族自觉,才是真正的文明。(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4)①留白式结尾。谁也“没听懂”对方的话与前文交流的顺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结尾处的“没听懂”给读者心理上留下了一个思考的空间。②塑造鲜明形象。谁也“没听懂”是将同为军人,但来自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物对立起来;对比的设计鲜明塑造了人物形象,使读者能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③彰显小说的主题。“没听懂”是一种象征手法,暗示了两种思想文化的隔阂:两者格格不入,在文化上存在深深的隔阂和误解。(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①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②,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③,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④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注:①蒲卢:芦苇。②杀:(shài)降等,减少。③齐明盛服:齐(zhāi)明,内心虔诚;盛服,仪容端庄整齐,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④跆(jiá):说话不通畅。(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B.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C.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D.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B.百工,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如韩愈《师说》里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D.四书,北宋程颢、程颐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尚书》并列称为“四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孔子认为,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就像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一样。B.孔子解释说,“仁”就是爱人,“义”就是要适当地做些事,这都是礼的要求。C.做任何事情,事先预备才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做事都是这样。D.孔子告诉人们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②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5)请依据原文,简要论述如何努力做到真诚。【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言前定/则不跆”与“事前定/则不困”对称,应在“定”“跆”“困”后分别断句,排除ABD。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故选:C。(2)D.应是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故选:D。(3)B.“‘义’就是要适当地做些事”分析有误,对“义”的解释不当,原文为“义者,宜也”,就是事事做得适宜的意思。故选:B。(4)①为政,处理政事(治理国家);以,凭借,依靠。译文:所以,(人君)处理政事/治理国家取决于/在于(选取)人才,选取人才靠修养自身,修养自身靠遵循大道,遵循大道靠仁爱之心。②经,原则;所以,……的原理、原则。译文:总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5)据原文“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知,要先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这是根本;然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追求真诚的方法;还说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是一种执着追求的态度与精神。答案:(1)C(2)D(3)B(4)①所以,(人君)处理政事/治理国家取决于/在于(选取)人才,选取人才靠修养自身,修养自身靠遵循大道,遵循大道靠仁爱之心。②总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5)①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择善固执”,这是纲。②追求的手段、方法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是目。③坚持执着的精神与态度。立于“弗措”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都是执著的体现。参考译文: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得以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所以说,人君治理政务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取决于修养自身,修养自身取决于遵循天下大道,遵循天下大道取决于仁爱之心。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埋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力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决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决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决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决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二)古代诗歌阅读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斗柄③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④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形似杓柄。④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B.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D.颈联形象地写出酒化客泪及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2)方回在诗集《瀛奎律髓》中将本诗编入了“忠愤”类。请结合全诗分析其缘由。【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围绕“忠愤”二字,结合诗句详细分析。【解答】(1)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有误。“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大意是在洞庭湖岸仰望杂乱交错的斗柄星辰,听到岳阳城内凄凉的号角声,很明显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2)结合注解可知,诗人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之交,此诗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时。诗人逃避战乱而四处流离,即便如此,仍然“欲问行朝近消息”,想要问朝廷的近况,表现其对国家的忠诚。北宋南宋交替,战火不断,诗人为避战乱,不得已成为无家可归的患病过客,不得国家。而此时“眼中群盗尚纵横”,敌人仍然肆虐。内忧外患,政权不稳定,想要问得朝廷的消息而不得,内心极度忧愤。答案:(1)C(2)①忠:诗人为逃避战乱而“野泊”,只身乱离,却还“欲问行朝近消息”,心系朝廷,表现其对国家之忠。②愤:愤时局动荡,兵荒马乱,使自己被迫成为“逋逃病客”,欲归而不得。愤“群盗尚纵横”,内有贼臣当道,外有金兵入侵,导致政权不稳、国家不安,虽欲问消息而无由。译文:可惜在动荡江水中的明月,应该能够理解无家可归患病过客的遭遇。在洞庭湖岸仰望杂乱交错的斗柄星辰,听到岳阳城内凄凉的号角声。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想问迁流不定的朝廷的近况,而眼前这强盗般的敌人仍然放肆无忌。赏析: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南北宋交替之际的一些爱国诗人在创作上多学老杜,这首诗亦为其一。尤其是杜甫的《登楼》《宿府》《登岳阳楼》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颔联和《宿府》的颔联极其相似:“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写天容,一写角声,气象开阔,思绪深沉,景中有情,万古奇警。两联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尾联则暗用《登楼》的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春江花月夜》中,“月照花林皆似霰”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落月摇情满江树”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在一起,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3)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乐观、自信、倔强、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月照花林皆似霰落月摇情满江树(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B.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C.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D.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A.可是守着秘方“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却也不在少数B.有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只是守着秘方“讨饭吃”,这个群体也不在少数C.或许是因为守着秘方“讨饭吃”,故而这类老字号企业不在少数D.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江河日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各有千秋B.每况愈下好整以暇脱胎换骨平分秋色C.每况愈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平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