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西省静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是: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国民素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并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而是把提高考试分数作为首要目的。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学生劳动实践、适应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发展甚至于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材料二:图1全国四年级和八年级男女生身体形态分布图(%)图2全国城乡四年级和八年级视力状况分布图(%)图3全国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分布图(%)图4全国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锻炼习惯城乡分布图(%)——摘自《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材料三:去年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这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文件,明确了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政府的责任,目前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应该明确,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其应尽的学习义务和应付出的必要努力,合理的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被视为过重的学业负担。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因此,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的减负。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减有增,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减负还要坚持综合施策、多方联动。教育部要求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指导,解决好学生学习上“吃不饱”、“消化不了”、需求多样等问题;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培训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切实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要进一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参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训。此外,教育部还要求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和招生入学改革,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不出超标难题怪题,规范招生入学秩序,缓解竞争压力。——摘选自2019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而“应试教育”则与这一宗旨背道而驰,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B.《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反映出的问题与我国长期盛行的“应试教育”有关联,应试教育片面地把提高分数作为学习首要目的而忽略提高身体素质。C.我国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切实减除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还学生充足的睡眠,才能改变这一现状。D.针对中小学“减负”,各级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负实施方案,其中《中小学减负措施》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减负工作的文件。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全国抽样调查看,中国学生体型超标情况严重,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身体形态超越正常值的比例均超过20%。B.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视力状况普遍不如低年级学生,城市学生不如农村学生。C.从睡眠时间分布图看,全国八年级学生中有一半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且呈现越往高年级越睡眠不足的趋势。D.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八年级相对四年级有锻炼习惯学生的比例均呈递减趋势,农村学生尤其缺乏锻炼习惯。3.针对中小学“减负”这一热点话题,结合三则材料,请阐述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实现“科学减负”。2、真正高层次的诗歌鉴赏,应该透过对诗歌字句语词的诠释、结构美感的把握、对诗人生平遭际的了解以及诗人心性思想的深刻领悟,直至与诗人的心弦发生生命的共振才能最终完成。而这几个方面可以用“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予以概括。“文学本位”的鉴赏视角是一种深入诗歌内部语境的解读,它以语词涵义的训诂诠释、经史典故的查勘考据为基础,延伸到对诗歌字法、句法、章法的研析和审美。但是古代很多诗评家皆深信一切“评点笺释,皆后人方隅之见”,诗之高妙者实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种不求甚解只求会心的印象式的鉴赏风气直到清代才有根本性的改变。如金圣叹对杜甫诗的评点方法显然迥别于传统的诗评家,十分注意作品文本的形式技巧。他要“分解”唐诗,像庖丁解牛那样,“细读”这个具体文本,通过对诗歌具体语词形式的把握,达到对诗歌整体神韵的体会。可是,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太具体了,就很容易变得机械、呆板,而且中国古代诗学传统中所说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象外之象”等现象也的确存在。“知人论世”作为诗歌鉴赏的一个视角,是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如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婚姻爱情等推断诗歌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进而诠释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后来历代诗评家大都奉此为圭臬,因此便成为了诗歌鉴赏中最普遍、最传统的一种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在采取这种鉴赏视角时,常常会对历史背景材料的分析过于具体,甚至穿凿附会,使得诗歌的鉴赏失去文本应有的艺术美感。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极其生动逼真地把离家日久的游子在返乡途中惴惴不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当“知人论世”的考据和分析,认定这是宋之问从流放地逃亡洛阳途经汉江所作时,读者心中那份美好的情感顿时烟消云散。“以意逆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这样方能领会诗歌的本旨。“志”作为诗人当时的“心境”,不仅是作诗的冲动和前提,也是由语言文字凝结在诗中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宋代诗评家以散发着儒家人伦光辉的理想人格来诠释杜诗,得出杜甫“一饭不忘君”的结论。这种对杜诗的解读,显然是以己心忖度、逆料杜甫当时之心境,对杜甫在困厄逆境中,仍然无时不北望朝廷、忠贞不渝之精神的极大肯定和颂扬。但是,这种说法是否有“过分”之嫌呢?杜诗是否处处皆表现“一饭不忘君”的忠君思想呢?人们在运用“以意逆志”的解读方法鉴赏诗歌时,先在心中定下一个自己的“意”,而后为了迁就自己这个“意”,不惜削足适履、曲为解说,这难免附会穿凿。所以,“以意逆志”还须回归诗歌文本本身,结合“文学本位”与“知人论世”,有理有据地以己之“意”去体悟诗人凝结在诗歌语词中的“志”。当然,从以上三方面的鉴赏视角去鉴赏一首诗歌,未必就真正能做到对一首诗作的全面欣赏,但有法可依,总比模糊的感受与盲目的偶合要切实多了。(摘编自朱子辉《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试论诗歌鉴赏的三个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本位”的鉴赏视角,是一种透过对诗歌字句语词的诠释、结构美感的把握,深入诗歌内部语境的解读。B.“知人论世”指凭借对诗人生平遭际的了解,来推断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进而诠释诗歌作品的思想情感。C.“以意逆志”指读者通过对语词形式的把握来逆料和领悟诗人当时的心性思想,从而领会诗歌的本旨。D.我们结合“文学本位”和“知人论世”的视角,有理有据地“以意逆志”,就能对一首诗歌进行全面的欣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论证了金圣叹对杜甫诗的文本解读方法优于传统的诗评家。B.文章第三段用《渡汉江》的例子证明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太具体会妨害诗歌的美感。C.文章第四段通过对宋代诗评家解读杜诗的分析,说明“以意逆志”可能会穿凿附会。D.文章对三种鉴赏视角都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鉴赏诗歌应该更切实,做到有法可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古代诗评发展看,“文学本位”理念的成熟应晚于“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B.金圣叹对唐诗庖丁解牛式的解读,注重作品的形式技巧,无法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C.鉴赏诗歌时,对作者的生平际遇等历史背景材料的考据与分析,并非越细致就越好。D.高层次的诗歌鉴赏,应综合借鉴不同鉴赏方式,有所取舍,直至与诗人心弦共振。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到技术的起源时,人们往往会强调技术是人类肢体能力的延伸。时至今日,在看到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们作为一种力量,介入到人类社会之后所带来的秩序改变甚至重组。正是在此意义上,恩格斯在强调劳动在人诞生过程中的重要性时,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了技术对人自身以及人所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当下更是体现为人类本身的技术化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表现为人类身体的技术化;另一方面,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也表现为人类生存的技术化,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都被技术深刻影响。正是看到了技术对人类身体乃至人类社会的这种重大影响,自古以来思想家们就非常强调人类伦理秩序与技术的和谐发展。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还是在前沿的科技领域,科学技术都参与到了伦理秩序的维持或建构之中。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们通常会将某种伦理秩序内嵌到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人工制品形式呈现的技术物之中,于是,技术物就成了伦理秩序的一种制度化呈现方式。相较于传统强调以道德约束作为主要手段维持伦理秩序,这种制度化的优势在于其强制性程度更刚性、执行效率更高,就如同与纯粹的道德呼吁相比,红绿灯和交通监控设施更能维持交通秩序一样。然而,科学技术对伦理秩序的建构方式并不是决定论式的,具有偶然性。偶然性是指科学技术及其人工制品具有多样实现性的特征,例如核技术既可以用于制造武器,亦可用于增加能源。这种偶然性给科技管控带来了很大困难,进而也就给伦理秩序的维持带来了较大风险。那该如何通过伦理治理降低风险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对科技伦理学的传统认知和建构模式,不能再简单地将科技和社会一分为二,而是应该打破分割,强调伦理介入科技的必要性。一方面,我们需要建构一种新的行动导向的科技伦理学。在谈到伦理时,人们往往会强调底线思维,但如果只是将底线落脚于某些终极的价值理念,甚至强调这些理念的非历史性,就很容易导致科技与伦理的割裂。就如同在一个坐标系之中,科学是纵轴,有着明确的前进方向,伦理则是横轴,永远处于水平线上,这样,随着科技的发展,两条轴线只能越来越远。于是,科技伦理学就会被机械地割裂为两个层面。因此,伦理理念的讨论是必要的,但必须将之落实到科学技术的具体情境之中,进而设计出不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伦理规范。这样,科技与伦理之间彼此隔离的问题,也就可以被克服。另一方面,考虑到科学技术及其人工制品对伦理秩序的影响,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关切必须要前置到科学技术的设计与研发过程。目前,伦理审查制度主要承担了这种伦理关切的任务。尽管各个国家对伦理审查制度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从相关规范、政策的解释到具体操作同样存在执行鸿沟。伦理审查作为一种制度性原则,该如何加强其可操作性,减少审查盲点和解释柔性,这需要科技政策、伦理学、法学等领域的工作者参与进来,共同制定伦理审查制度。(摘编自刘鹏《技术与伦理秩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技术对人自身以及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在当代与过往时代的体现是有所差异的。B.从身体技术化逐步扩大到生存技术化,这是人类本身技术化趋势的外在特点。C.人类早就从技术影响身体及社会的现象中,认识到技术和伦理秩序应和谐发展。D.解决目前伦理审查制度存在的各种执行困境需要多方面共同参与,形成合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技术影响人类身体和社会,此引出技术与伦理秩序关系的论题。B.文章以红绿灯为例,通过比较论证了在维持伦理秩序上技术物比道德约束有优势。C.文章以伦理介入科技的必要性为前提,证科技及其人工制品具有多样实现性。D.文章针对伦理关切,从伦理审查制度的作用、执行现状及改善策略方面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科学技术参与到了伦理秩序的维持中,那么,维持伦理秩序就可以适当弱化道德约束这种传统手段。B.对科学技术进行伦理治理,目的在于管控风险,使科学技术更自由地得到发展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C.如果伦理不能介入科学,科技和社会可能会出现一分为二的分割状态,这会增加社会秩序维持的风险系数。D.只有认识到某些终极的价值理念也是需不断发展的,不再强调底线思维,伦理秩序与技术才能和谐发展。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少时,有客见之曰:“子质不凡,若辅以经术,必致将相。”禹锡由是留心问学。时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林副使,迁如京使,仍掌翰林司。每夜直,上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迁宣徽北院使,赐第宝积坊。告秦王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逾年,转南院使。服劳既久,益加勤敏。雍熙中,议广宫城。禹锡有别业在表识中,请以易官邸,上因是薄之。又与宰相宋琪厚善。会广州徐休复密奏转运王延范不轨状,且言倚附大臣,无敢动摇者。上因访琪及禹锡曰:“延范何如人?”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上益恶其朋比,坐琪以诙谐罢相,不欲显言之也,下诏切责禹锡,以骁卫大将军出知沧州。在任勤于政治,部民诣滨州列状以闻。改涪州观察使,徙澶、镇二州驻泊部署,俄知潞州,州民乞留三载,诏奖之。徙知永兴军府,再召为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至道初,制受镇宁军节度、知泾州。入谢日,上谓曰:“由宣徽罢者不过防御使尔,今委卿旌节,兼之重镇,可谓优异矣。”禹锡流涕哽咽而已。咸平中,移知贝州。是岁,契丹兵奄至城下,禹锡内严备御,寇寻引去。明年,徙陕州。景德初,子宗庆选尚,召禹锡归阙,令公主就第谒见,行舅姑礼,固辞不许。顷之,还镇。未几,卒,年六十二,赠太尉。(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B.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C.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D.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翰林司为官署名,掌管茶茗汤果,以供皇帝宴饮需要,职责与苏轼供职的翰林院相同。B.旌节,指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杖,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代也借指节度使、军权。C.选尚,被选中与公主匹配。尚,仰攀婚姻,古代特指娶公主为妻,又称“尚主”“尚公主”。D.舅姑,称谓,古代也用于妇女称丈夫的父母,即公公婆婆,公公称为“舅”,婆婆称为“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柴禹锡气度非凡,好学上进。他年轻时就表现出不凡的气质,受人点拨后虚心学习,终于逐步走上了政坛,不断得到提拔。B.柴禹锡忠于朝廷,颇有政绩。他敢于告发秦王搞阴谋;无论转任南院使,还是出任沧州知府,都能勤勉执政,深得百姓拥戴。C.柴禹锡被疑朋党,遭到疏离。徐休复密告王延范依附柴禹锡干非法之事,柴禹锡又帮宰相替王延范说情,因而被皇上疏远。D.柴禹锡懂得感恩,注重礼节。他得知皇上不计前嫌让他担任重镇节度使时感激涕零,公主要给自己行家礼时坚决予以谢绝。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每夜直,上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2)是岁,契丹兵奄至城下,禹锡内严备御,寇寻引去。5、阅读下面这诗,完成各题渊明携酒图①[宋]梁栋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②,还识此人不?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咸淳四年(1268)进士。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又隐居在大茅山中。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绘画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而本诗从“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这一颇富想象的片段生发开来,不是工笔,而是写意,意在传神。B.“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两句,写出了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志趣。C.“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两句中,一个“惜”字,既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写诗人自己的的孤寂感。D.此诗基调闲适恬淡,诗人借赞美陶渊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2.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以诘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1)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3)把酒问青天,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4)近水楼台先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俞文豹《清夜录》)(5)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7)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____________。(《论语》七则)7、微写作《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00字左右。①有很多人喜欢外出旅行时带上书。如果外出旅行需要从这六本书里选择一本,你会带哪一本呢?请谈谈你的理由。要求结合书的内容或艺术特点等,言之有理。②某同学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说: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坚强;痛苦也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情节加以说明。香菱、贾探春(《红楼梦》)孙少平、田润叶(《平凡的世界》)华子良、刘思扬(《红岩》)桑地亚哥(《老人与海》)天保、傩送(《边城》)单四嫂子(《明天》)③这六部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请从这六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以“,我看到了你灼热的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8、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往往有着某种特殊的审美爱好,而这又常常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与人生。如“李白与酒紧密相连;陶渊明与菊紧密相连;林逋与梅紧密相连;杜甫与……紧密相连;巴金与……紧密相连。请自选一个人物,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沈从文与水紧密相连。水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灵魂的栖息地。他的文字如水一般通透澄明,浸染了湘西水土独有的气息。他的心灵如水般柔情缱绻,充满了对故乡一草一木的热爱与眷恋。他的人生如水般波澜起伏,书写了一个乡下人成长的传奇。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关于“担当”,或曰“不厚其栋,不任其重”,或曰“位卑未敢忘忧国”,或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关于“担当”,年轻人有着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A3.①从学生角度,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承担合理、适度的学习“负担”,实现全面发展。②从学校角度,优化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③从校外培训机构角度,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④从家长角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⑤从教育行政部门角度,树立科学政绩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不是“减除小学生学习负担”,而是减除“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应尽的学习义务和应付出的必要努力是不能减除的。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中国学生体型超标情况严重,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身体形态超越正常值的比例均超过20%”错,从文中可见,四年级身体形态超越正常值的比例为18.8%,未超过20%。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针对中小学‘减负’这一热点话题,结合三则材料,请阐述从哪些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实现‘科学减负’”,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中,由材料二的图表可以看出:从学生角度,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承担合理、适度的学习“负担”,实现全面发展。由“教育部要求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指导,解决好学生学习上‘吃不饱’、‘消化不了’、需求多样等问题;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可见:从学校角度,优化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由“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培训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切实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可见:从校外培训机构角度,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由“要进一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参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训”可见:从家长角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由“此外,教育部还要求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可见:从教育行政部门角度,树立科学政绩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2、1.A2.A3.B【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B项,“来推断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进而诠释诗歌作品的思想情感”错误,第三段说的是“是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如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婚姻爱情等推断诗歌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进而诠释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选项中“思想情感”和“深层意蕴”搞反了。C项,“通过对语词形式的把握来逆料和领悟诗人当时的心性思想”错误,第四段“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这样方能领会诗歌的本旨”,可见“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和“词语形式的把握”没有关系。D项,“就能对一首诗歌进行全面的欣赏”错误,由最后一段“从以上三方面的鉴赏视角去鉴赏一首诗歌,未必就真正能做到对一首诗作的全面欣赏”可知选项说法太绝对。故选A。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A项,“对比论证”错误,文章第二段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主要是论述“文学本位”的发展,并无孰优孰劣的论断。故选A。3.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B项,“无法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于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太具体了,就很容易变得机械、呆板”。故选B。【点睛】解答论点论据论证的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3、1.B2.C3.C【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说“这种重要性在当下更是体现为人类本身的技术化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表现为人类身体的技术化;另一方面,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也表现为人类生存的技术化,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都被技术深刻影响”,可见“身体的技术化”和“生存的技术化”是“人类本身的技术化趋势”的两方面表现,其中“生存的技术化”是比“身体的技术化”“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的表现,但这两方面的表现是同时并存的,并非从一方扩大到另一方。故选B。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颠倒原文的前提与结论,论证分析不正确。C项是对原文第三段和第四段论证思路的分析,第三段指出“科技及其人工制品具有多样实现性的特征”,第四段说“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对科技伦理学的传统认知和建构模式。不能再简单地将科技和社会一分为二,而是应该打破分割,强调伦理介入科学的必要性”,“这”指代的是“科技及其人工制品具有多样实现性的特征”,因此,得出“强调伦理介入科学的必要性”的结论是基于“科技及其人工制品具有多样实现性的特征”这一前提的。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推断不成立。A项是对原文第二段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第二段指出“科学技术都参与到了伦理秩序的维持或建构之中。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们通常会将某种伦理秩序内嵌到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人工制品形式呈现的技术物之中,于是,技术物就成了伦理秩序的一种制度化呈现方式。相较于传统强调以道德约束作为主要手段维持伦理秩序,这种制度化的优势在于其强制性程度更刚性、执行效率更高”,这里只是指出在“科学技术都参与到了伦理秩序的维持或建构之中”这点上,“技术物就成了伦理秩序的一种制度化呈现方式”比“以道德约束作为主要手段维持伦理秩序”更有优势,但不能因此就得出“维持伦理秩序就可以适当弱化道德约束这种传统手段”的结论。B项,曲解文意。B项是对原文第三段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第三段指出科学技术具有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给科技管控带来了很大困难,进而给伦理秩序的维持带来了较大风险。所以应通过伦理治理降低风险。显然,对科学技术进行伦理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控科技,更好地维持伦理秩序,而不是“使科学技术更自由地得到发展和应用”。D项,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指出,“在谈到伦理时,人们往往会强调底线思维,但如果只是将底线落脚于某些终极的价值理念,甚至强调这些理念的非历史性,就很容易导致科技与伦理的割裂”,可见,导致科技与伦理割裂的,不是因为强调底线思维,而是“将底线落脚于某些终极的价值理念”。故选C。4、1.C2.A3.C4.(1)每次值夜班,太宗因为他是自己当藩王时的旧臣,常常召他咨询外界的事情。(2)这一年,契丹部队突然攻到城下,柴禹锡在城内加强防备,严防死守,敌人不久领兵退去。【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语法特点断句。句子的翻译是:王延范与宋琪的妻子是远亲,宋琪极言王延范的忠勤,柴禹锡也从旁称赞王延范。皇上怀疑他们相互勾结,心里不高兴。柴禹锡又替宋琪请求索要卢多逊旧宅。“疏”与“属”是修饰关系,构成偏正短语,不能断开,排除AD;“请”与“卢多逊故第”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C。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职责与苏轼供职的翰林院相同”错误,翰林院与翰林司不同,翰林院是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长官为掌院学士,属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统称翰林。故选A。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C项,“徐休复密告王延范依附柴禹锡干非法之事”曲解文意。从文章来看,徐休复所密告王延范所依附的高官应该是宰相,而不是柴禹锡,因为王延范与宰相的妻子是亲戚。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直,值班;访,咨询。(2)是,这;奄,突然;寻,不久。【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柴禹锡,字玄圭,是大名人。他年轻时,有位客人看见他后说:“你气质不凡,如果辅以经术,一定能官至将相。”柴禹锡从此留心学问。当时宋太宗(赵光义)居晋王府,因为善于应对,得到给事一职。太平兴国初年(976),授任供奉官。太平兴国三年,改任翰林副使,升任如京使,仍然掌管翰林司。每次值夜班,太宗因为他是自己当藩王时的旧臣,常常召他咨询外界的事情。柴禹锡后升任宣徽北院使,赐给宝积坊的住宅。柴禹锡因告发秦王赵廷美的阴谋,被提升为枢密副使。过了一年,转任南院使。任职既久,柴禹锡越发勤勉机敏。雍熙年间,朝廷讨论扩建宫城之事。柴禹锡有产业在护城范围内,他请求用住宅交换官邸,皇上因此看不起他。他又与宰相宋琪关系特别好。正好广州徐休复密奏转运使王延范不法之状,并且说他倚附大臣,无人敢处理他。皇上趁机向宋琪及柴禹锡咨询,问:“王延范这个人怎么样?”王延范与宋琪的妻子是远亲,宋琪极言王延范的忠勤,柴禹锡也从旁称赞王延范。皇上怀疑他们相互勾结,心里不高兴。柴禹锡又替宋琪请求索要卢多逊旧宅,皇上更加厌恶他们朋比结党。宋琪因为言辞不庄重而被罢相,皇上不想明说他的过错,下诏严厉斥责柴禹锡,让他以骁卫大将军身份出任沧州知州。柴禹锡在任期间勤于政事,州里百姓到滨州列举他的政状上报皇上。改任涪州观察使,又调任澶、镇二州驻泊部署。不久,任潞州知州,州民请求让他留任三年,朝廷下令褒奖他,改任永兴军府知军,再次召入朝廷担任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至道初年(995),授任镇宁军节度、泾州知州。入宫谢恩那天,皇上对他说:“从宣徽院免职的人不过是防御使罢了,现在给你旌节,加上又是重镇,可说是优待异常了。”柴禹锡感激得哭泣流涕说不出话来。咸平年间,移任贝州知州。这一年,契丹部队突然攻到城下,柴禹锡在城内加强防备,严防死守,敌人不久领兵退去。第二年,柴禹锡改任陕州知州。景德初年(1004),他的儿子柴宗庆被选中与公主结婚,真宗召令柴禹锡归京,令公主到他家拜见他,行公公媳妇之礼,柴禹锡坚决谢绝不同意。不久,柴禹锡回到任地。不久,柴禹锡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被追赠太尉。5、1.D2.①(不说陶潜不愿臣服新朝,却说刘寄奴“还识此人不”)表达诗人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美赞美之情(或向往之情)。②表明自己的洁身自好之志(或甘于归隐的淡泊之心)。③表达了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或表现了诗人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D项,“基调闲适恬淡”分析错误,据诗句“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表达作者感到世无知音的孤寂;“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在貌似淡泊的情感中有一丝无奈和悲愤;“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则带有一点嘲讽还可结合注释“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理解。可见本诗的基调并非“闲适恬淡”。故选D。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最后两句是“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解答时先概括诗句的意思,再按照表现“陶渊明”什么和表现“作者”什么的顺序由浅入深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试着问问刘裕,还认识这个人吗?”根据注释“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可知作者通过诘问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美赞美之情。再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陶渊明,表明作者也希望能像陶渊明一样,有甘于归隐的淡泊之心;再联系注释“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可知表达了作者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6、香雾云鬟湿巴山夜雨涨秋池不知天上宫阙向阳花木易为春云无心以出岫无言谁会凭阑意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鬟、宫阙、岫、阑。7、①假如我要乘坐游轮航行在太平洋上的话,我打算带着《老人与海》。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作品中表现了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因为我对大海充满着憧憬与希冀,渴望通过这次“出海”,如老人一样,磨炼意志,锻炼“打渔”技巧,大海对于老人来说象征着茫茫的人生之路,没有方向,需要你自己去定位方向,老人航行了83天之后才打到一条大马林鱼,那种坚持,不放弃的执着让我敬佩,让我随着圣地亚哥一起出海吧,去寻找一个全新的自己!②我认为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大佬天保和弟弟二佬傩送都深爱着翠翠,与哥哥商定用唱歌的方式去争取得到翠翠的爱情。当天保知道弟弟的心思后,内心无法在翠翠与弟弟之间做出选择。也不愿按照乡里的规矩,“来一次流血的挣扎”。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借口押船离开了家。结果船出事死去了。他的逃避其实就是他内心脆弱的表现。二佬十分难过,把哥哥的死归咎于翠翠家,与翠翠家产生了误会。这种误会其实是他内心脆弱的表现。③孙少平,我看到了你灼热的心。少平,你好,认识你是在原西县读高中的时候,你从广袤的黄土地上走来,一身农民后生的装束却掩盖不了精神高贵;你从荒原的街头走来,一卷揽工汉的铺盖却遮挡不住闯荡新生活的决心与智慧;你从大牙湾煤矿走来,满脸的煤渣勾勒出的是被生活磨得棱角分明的刚毅的面庞……我看到你灼热的心,那是不甘于平庸,不甘于精神的贫瘠的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热情期盼,这份激情与憧憬是贫困日子中最宝贵的支撑。【解析】
①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丰富的人物性格令我佩服,老人出海一连84天没有捕到鱼,惊叹老人的贫穷和无奈;老人不怨天尤人,毅然前往远海,敬佩老人的坚持与倔强;在那个时代,许多渔人不再用传统的方式捕鱼,效率大增,而老人依然使用几条钓索,一把鱼叉,让人思索他的固执与坚守。优秀作品中感召人心的人物总令人回味、思量。所以我要带着《老人与海》②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坚强;痛苦也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我认为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比如大佬天保和弟弟二佬。③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三选一,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发挥特长的空间。同时,该题具体具体提出了概括名著情节、呈现语言风格、展现象征思维等要求,从而强化了对考生能力的综合考察。针对这一作文题命题趋势,作为复习备考的学生,平时要加强对历史知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强化名著阅读,都是很有必要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生在农村,学习相当艰苦,忍饥挨冻,始终不放弃,反而更加勤奋。小说勾刻他的求学、成长、奋斗、成熟的经历,通过对其周遭社会环境的描写,按照史学家的方式记录了一个时代。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沙一世界,一个人即是一个环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家庭、爱情、理想、朋友以及命运等等无不包涵在小说中。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从一个平凡的青年身上看到一个平凡的世界。他性格的成功,在于周遭环境及周围人物的扶持。孙少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点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8、陶渊明与菊紧密相连。菊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灵魂的栖息地。他的文字如菊一般自然恬淡,浸染了东篱田园独有的气息。他的心灵如菊般素雅坚贞,充满了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的人生如菊般傲岸不屈,书写了一个田园人的真切与自然。【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解题的一般步骤:1、整体感知给句子,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本题要注意句式和修辞,并且关注到所选人物与物象之间的联系。【点睛】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解题的一般步骤:1、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3、初步仿写,反复揣摩。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依样画葫芦。确定“形神兼备”之后再做定案。9、例文:敢于担当人生,如空灵通透的竹子一般,每一个竹节都是烦恼苦痛的交织点,每一段竹子都代表着一次次蜕变抑或是成长,惟有敢于担当,主动地承担起这份受苦难的责任,以一己之力挺过苦难,竹子才得以伸长,人生才得以延续。敢于担当,敢于负起责任。是年夜色漆黑如墨,硝烟遮蔽了明月,战争摧毁了和平,南宋在它末年时分,抵不住金的威势,陷入了昏沉的午夜里,被黑暗笼罩,看不到黎明。幸好还有岳飞,他用刀枪刺破一方黑暗,让百姓,让家国看到属于黎明的微光。为了抗金保国收复失地,岳飞不畏谗言,不畏昏庸的皇帝,从始至终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保卫自己的家国。他的精忠报国充分体现了他敢于担当的气魄。如果没有这些敢于担当之人,中国怎么会有今天的辉煌?答案是否定的。这可见,担当对于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敢于担当,敢于负起责任。犹记得汶川大地震一篇关于“最美教师”的报道。报道关于一个学校的老师,在地震发生时,用自己的双臂护住四个学生。学生们在他用脊背撑起的一方天地里得以延续生命,而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却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亲人们,朋友们在他的尸体前痛哭,希望能唤起死神的怜悯,不要就那么带走他,希望他能听到呼唤,回到他们的身旁。可惜,生死有别,要怪就只能怪望不穿的千山万水,看不破的天上人间。可是,他没有怨恨,没有后悔,他将对学生们的爱付诸行动——用自己的双臂撑起了学生们的未来。它不仅用生命换来了四个学生的明天,还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体现在敢于承担责任上。敢于担当,敢于负起责任。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数白衣战士从全国的四面八方积极申请参战,他们有的倒在了抗疫前线,有的舍小家为大家,一干就是100多天。其实责任无处不在,也许有人从未在意过它。其实就算那些芝麻绿豆点大的事,只要和你有关,你做错了,是你做的,不管怎样都要勇于承认、承担责任,你没有任何理由逃避。担当,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给前行的人指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城市基础设施安装施工协议版B版
- 2024年股权投资合同:风险投资
- 2024离婚冷静期子女抚养权合同一
- 职业学院学生预警教育实施办法
- 2024年销售返聘合同3篇
- 2025年度能源企业打字员技术文档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货物进出口合同(简易版)
- 2025年度海外房产居间租赁代理协议3篇
- 2024年版企业房屋租赁合同综合指南版B版
- 2024年离婚双方债务确认及解决方案3篇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银行柜台风险防控案例汇编》银行柜台风险案例
- 展馆精装修工程施工方案(98页)
-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 (高清正版)JJF 1908-2021 双金属温度计校准规范
- (高清版)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 项目经理绩效考核评分表
- 氯前列醇及氯前列醇钠原料药建设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拿地立项备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