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伯牙鼓琴 +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_第1页
第22课 伯牙鼓琴 +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2课 伯牙鼓琴 +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_第3页
第22课 伯牙鼓琴 +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_第4页
第22课 伯牙鼓琴 +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伯牙鼓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作业设计

伯牙鼓琴

人文主题:

感受艺术之美

这个单元,

我们要开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艺术之旅

音乐站

书画站

戏曲站

才艺站

终点站

任务一:

读音乐故事

任务二:

聊书画学问

任务三:

探京剧奥秘

任务四:

秀拿手好戏

任务五:

赏艺术魅力

《伯牙鼓琴》

《月光曲》

《书戴嵩画牛》

《口语交际》

《京剧趣谈》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七

整理总结

壹:纵情吟诵识知音

贰:高山流水遇知音

叁:破琴绝弦祭知音

纵情吟诵

识知音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大体意思;

3、正确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学习提示一:

锺子期少选汤汤乎复为鼓琴者

zhōng

shāng

shǎo

wèi

借助读音读通顺

zāi

wēi

xián

借助读音读通顺

zāi

半包围结构,要写好关键部件“戈”,保证字的重心稳定,“戈”字的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

借助读音读通顺

wēi

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好“禾"的点和“女”的撇点。

借助读音读通顺

借助注释读明白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大意: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借助注释读明白

大意: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心志,情志

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好啊

高大的样子

借助注释读明白

大意: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一会儿,不久

流水大而急的样子

借助注释读明白

大意: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认为

值得

正确断句读通顺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高山流水

遇知音

身份差异

才能差异

彼此关系

伯牙

钟子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填写以下表格。

学习提示二:

伯牙,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锺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农具)、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他心中想着高山的巍峨,就能通过琴声表达出来。

过了一会儿,他心中想到了流水的浩浩荡荡,就能通过琴声表达出来。

善鼓琴

伯牙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的琴声如高山、如同浩浩荡荡的流水,子期就能从琴声听出这样的画面并说出来。

锺子期

善听

借助语言文字

展开想象

体会艺术之美

是呀,看着子期的评价,我们展开想象,也仿佛看到了高山流水的画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是呀,看着子期的评价,我们展开想象,也仿佛看到了高山流水的画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展开丰富的想象,

说说伯牙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方伯牙鼓琴

而志在_____

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

徐徐乎若清风

清风

方伯牙鼓琴

而志在_____

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

皑皑乎若白雪

白雪

方伯牙鼓琴

而志在_____

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

皎皎乎若明月

明月

为什么本文不写明月、清风、白雪,而是写高山流水呢?

出自《诗经·小雅》。原句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①高山:喻高尚的德行。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③高山景行:喻崇高的品行。

高山景行:

语出《老子》。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恩泽。

上善若水:

高山象征伯牙高远的志向。

流水象征伯牙宽广的胸怀。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能听懂。不仅能听懂,而且懂得快,懂得深,这样的“懂得”才是真正的知音。

知音

身份差异

才能差异

彼此关系

伯牙

钟子期

晋国大臣

音乐家

樵夫

善鼓琴

善听琴

知音

破琴绝弦

祭知音

据《吕氏春秋》记载,伯牙和子期,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他们相见恨晚,他们约定明年再在老地方相聚。第二年,伯牙满怀欣喜乘着小舟而来,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那冰冷的墓碑。

资料袋:

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节选

大意:伯牙于衣夹间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锺公大惊,问道:“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为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现在你能理解子期死后,伯牙为何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了吗?

子期再也听不到我的琴声,世上便再无人能听懂我的琴音了,再无人能理解我的志向了,既无人能懂何必再弹呢?

“欲觅知音难上难”,恐怕以后再也无人能听懂我的琴声了,那这琴又留着何用呢?我再弹给谁听呢?

伯牙鼓琴,遇知音

伯牙绝弦,失知音

昙花虽只绽放一瞬,却让人为之欣喜;

伯牙子期是知音情虽短暂,却无限美好。

失去虽然可惜,但心意曾相通,足以慰余生。

谢谢

()

伯牙鼓琴

【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轴"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3.根据锺子期听伯牙鼓琴时的想象,感受音乐之美。

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教学准备】优翼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哉、巍、弦”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伯牙鼓琴》,并背诵。

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播放古筝曲)同学们,我们听到的这支优美动人的曲子,名字叫作《高山流水》。这支曲子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师范读,配乐。指导学生注意“少(shǎo)选、汤(shāng)汤乎、复为(wèi)鼓琴者”等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课件出示朗读节奏划分)

4.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5.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师: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讨论,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课文意思。(课件出示译文)

四、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一)何为“知音”?

1.什么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从哪里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2.指名读。

3.师: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1)伯牙鼓琴。思考:他的琴艺怎么样呢?在文中如何表现出来的?(指名答)(伯牙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

(2)锺子期听之。他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到了什么呢?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明确:“善哉”是表赞叹之意。(教师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这句话表明,伯牙隐藏在琴声中的想法,锺子期能心领神会。

(3)如果你是锺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预设:巍峨的高山;绵亘蜿蜒的高山;滔滔不绝的江水,水流湍急;一望无际的大海……

4.师:大家一起想象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的画面。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时,锺子期会怎样赞叹?教师引导学生说句子。

示例:“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5.师小结:只有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只有他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这就是——知音。知音相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喜悦、激动、兴奋……)

6.指导朗读。(自由读、分组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知音欢聚时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欢乐!的确,多么欢乐的相聚,多么难忘的时光!无奈世事难料,锺子期不幸去世。

(二)知音之死。

课件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锺子期死了,伯牙为什么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锺子期死了,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