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3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词,认识“爷、奶"等5个生字和女字旁1个偏旁,会写“爸、妈”2个字。
能区分笔画弯钩和竖钩、撇折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书写。
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形和义之间的关系。
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进一步感知方位词的意思。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朗读、背诵谚语,初步了解谚语中蕴含的道理。
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尝试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
1.能区分笔画弯钩和竖钩、撇折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书写。
2.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形和义之间的关系。
3.朗读、背诵谚语,初步了解谚语中蕴含的道理。
4.懂得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准备】优翼多媒体课件、全家福照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词,认识“爷、奶"等5个生字和女字旁1个偏旁,会写“爸、妈”2个字。
2.能区分笔画弯钩和竖钩、撇折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书写。
3.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形和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师: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将带大家前往迷雾森林去寻找宝藏,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看,这是一个宝箱,宝箱里面到底是什么呢?真想打开看看呢,但是我们打开宝箱需要五把钥匙,只有掌握了下面的知识才能获取。让我们去获取第一把钥匙吧!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寻找宝藏”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词语,认读亲属称谓。
(1)师:瞧,这是小优的家人,听听小优介绍一下他的家人。
(2)认读词语。
①学生借助拼音朗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引导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这些词语都是叠字,第二字都读轻声)
③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生字,进行识记。
(1)师: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进行识记?
(2)借用偏旁归类进行识记。
(3)齐读,去掉拼音读。
3.归类巩固,加深理解。
(1)师:现在小优想给自己的家人分类,可以怎么分,你能帮帮他吗?
(2)按照性别归类。
①男女生分别读男性亲属称谓、女性亲属称谓。
②引导发现女性亲属称谓中都带有女字旁。
(3)按照辈分归类。
师:除了按照性别归类,我们还可以按照辈分归类,把他们分成了三类,祖辈、父辈和同辈。
4.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
教师指导: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妈妈的爸爸叫姥爷,妈妈的妈妈叫姥姥;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5.出示儿歌视频,边拍手边跟读。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姥爷(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姥姥(外婆)。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6.学写生字。
(1)出示字卡,指导观察。
师: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爸"是上下结构,“妈”是左右结构)
书空笔画,师生交流书写要点。
①“爸"的书写要点:上半部分撇捺要写舒展,下面的“巴”短竖居中,在竖中线左侧。
②“妈"的书写要点:左窄右宽。“女”横改提。“马"宜写得瘦一些。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练习生活经验识字,并尝试在真是的
语境中巩固运用。
三、字词句运用
1.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正确认读了亲属的称谓,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接再厉获得更多的知识。
2.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出示带女字旁的字卡,引导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我们知道女子旁的字和女性有关,还是和男性有关?(女字旁的字大多与女性有关)
迁移运用。
①出示“明、晚、昨、春”,引导发现。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都是什么偏旁?(日字旁)都和什么有关?(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带有日字旁的字大多与时间有关)
教师指导: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通常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因此很多跟时间有关的字都带有“日"。
②组词认读。
拓展巩固。
①师:这样的汉字可真有趣,通过偏旁可以猜出汉字的意思,那你还能找到
一些吗?请你翻开课后的识字表进行归类。
②引导学生梳理已学过的字,发现同偏旁的字及偏旁表示的意思。
3.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4组字,进行观察。
师:请你对每组生字进行比较,说一说每组生字中标红笔画的名称。
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①第1组:“了”的弯钩起笔稍轻,向下行笔时略向右弯,起笔在竖中线偏上。“才"的竖钩较长,起笔写竖,至下端稍顿转向左上勾出,注意竖要写直。
②第2组:“云”字中的撇折先撇后折,“山"字中的竖折要竖短折长往上斜。
③第3组:“儿”字中的竖弯钩竖长弯短要带钩,“四"字中的竖弯是竖短弯短不带钩。
④第4组:“我”字中的斜钩像人斜着站着,起笔稍顿,向右下方斜出钩,钩略有弧度,细长。“心"字中的卧钩像人躺着,起笔轻,带孤度斜出钩,宽扁。
学生描红1个,书写1个。
师生交流,展品反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进一步感知方位词的意思。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2.朗读、背诵谚语,初步了解谚语中蕴含的道理。
3.尝试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开火车认读上节课的字卡。
2.过渡: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在迷雾森林得到了第一把钥匙,你们可真了不起。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发去获取第二把钥匙吧!
3.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儿歌,朗读课文。
①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读,教师随机正音。
③开火车读,分组读。
联系已学课文,帮助理解。
①师:同学们,我们在哪篇课文中学过“东、西、南、北”这4个方向词?(江南)一起来背一背吧!
②游戏巩固:指教室方位。
出示插图,背诵儿歌。
拓展练习,出示视频。
师:如果到了傍晚,太阳又会在哪里?儿歌应该是怎么的?除了太阳,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把谚语读正确。
2.教师范读、带读,学生倾听、跟读。
教师重点指导:“栽、乘、凉、行、足、竿、更、进"等字的发音。
3.联系生活,了解意思。
(1)谈谈理解。
师:通过读这些谚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①意思: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②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也可以这么说?
学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意思:前人载的树,要过几代后才能长大成荫,后人才能乘凉。常用来比喻为后人造福。
(4)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①意思:行走一千里的路程,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告诉我们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累积的。
②师: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同学们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从现在开始起,就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进。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意思:告诉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成就,要争取更大的进步。
4.多种形式朗读。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5.出示练习,读一读、连一连。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教师为了避免生硬的讲解,也不能拔高要求。因此,采用以读为主,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再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举例,整个过程循序渐进。
三、和大人一起读
1.播放《猴子捞月》的视频,感知故事。
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教师引导读,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猴子们发现月亮在哪里?
(2)分组读第2、3、4自然段。
师:都有哪些猴子来看?
(3)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
师:月亮掉在井里了,猴子们要把月亮捞上来,他们是怎么捞月亮的呢?请你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谁能说一说猴子们是怎么捞月亮的?
(4)齐读第6、7自然段。
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月亮一碰就不见了呢?
4.教师总结故事内容。
本文讲了一群猴子看到水中月亮的倒影,以为月亮掉到井了,于是一起捞月
亮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遇到事情应该多动脑筋,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5.引导学生回家后和大人们分角色合作朗读。
教师提醒:让爷爷奶奶读“老猴子"说的话,让爸爸妈妈读“大猴子”说的
话,自己读“小猴子"说的话。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这个故事哪里最有趣。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篇童话故事比较长,所以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来感知故事,就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同时,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一段一段的朗读,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最后,安排学生和大人互动,意在指导并促进亲子共读。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又成功的获得了第四把钥匙,恭喜你们。今天我们只需要获取最后一把钥匙就能打开宝箱了,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出发。
2.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出示“我说你做”交际要求。
①师:同学们,还记得在第一单元的“我说你做"的游戏中,发出指令的小朋友要怎么说?做动作的小朋友要怎么做吗?
②交流:发出指令的小朋友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做动作的小朋友要认真听。
出示“交朋友”交际要求。
①师:这是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中“交朋友"的内容。那我们如何与他人交朋友呢?
②交流:主动与他人交流;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在这节课,我们也要做到这几点要求。除了这几点要求,我们还要来学习“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二、感知不同场合,不同音量。
1.呈现第1幅插图,学生观察。
(1)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2)引导学生关注墙上的“静"字,进行交流。
①引导思考:在这样的环境里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是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②学生交流:在图书馆或阅览室里,要小声说话。
小结:你们说得对,在阅览室里说话声音要轻,对方能听到就行,避免打扰其他人。
师生合作演绎。
①师:在图书馆或阅览室里到底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才合适,请一位同学上台,
跟老师合作演一演。
②全班就交际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要小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
2.呈现第2幅插图,学生观察。
(1)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图片内容。
师:谁能来说一说这幅图片的内容?(这是一位同学捡到了一块橡皮,走进办公室交给老师)想一想,在老师的办公室该用多大的声音?
学生交流。
预设1:我觉得应该大声说话,不然老师听不到。
预设2:我觉得应该小声说话,大声说话会打扰到其他老师工作。
小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在老师办公室,我们还是要小声说话,因为跟老师大声说话不礼貌,另外,我们不能影响其他老师的工作。
同桌互相模拟练习,再面向全班模拟表演。
集体评价。
3.呈现第3幅插图,学生观察。
(1)全班一起观察。
师:这个小朋友在给大家讲故事,你觉得他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请一两名同学尝试讲一小段故事,具体感知。
小结:在讲台上给大家讲故事,应该大声说话。因为大声说,同学们才能听清楚。
4.师生共同总结:有时候要大声说话,让别人听清楚。有时候要小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不同的场合要用合适的音量。
三、感知“大声说”与“小声说”。
1.过渡: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请你观察下面的场景,说说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可用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私人买卖房屋合同收条及房屋装修改造工程监理协议
- 教育机构洗衣房2025年度应急预案制定合同3篇
- 2025年度民间借贷担保合同范本(旅游产业贷款担保服务)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土地租赁合同
- 2025版教育机构续借资金合同示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廉政教育与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田租赁与农业保险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家居装修一体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贸促会下载平台进口成套设备税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用床垫采购与质量检测合同3篇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保及安全检查合同3篇
- 【教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单位往个人转账的合同(2篇)
- 科研伦理审查与违规处理考核试卷
- GB/T 44101-2024中国式摔跤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高危妊娠的评估和护理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儿童10岁生日-百日宴-满月酒生日会成长相册展示(共二篇)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