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进大自然(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难点、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方法师:读议法。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二、初读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1.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2)学生拼读生字,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拼读。(3)指名读,注意及时纠正。(4)教师教读生字,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5)学生练习正确书写生字。2.学习词语,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大自然:自然界。斑斓:灿烂多彩。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宽厚:宽大厚道。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朗读、相互评议。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4.教师指导、点拨。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堂小结1.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比赛。2.小组间讨论交流初读课文后的体会。作业比一比,再组词。班()脸()过()隔()斑()验()辽()融()1走进大自然第2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难点、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方法师:读议法。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课文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二、精读研讨1.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质疑问,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2.教师引导,总结学生的疑问,形成问题组。(1)什么是大自然,我们怎样走进大自然?(2)走进大自然后我们该怎样体验、感受大自然?(3)从大自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3.针对以上问题组,学生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进行探究,教师巡视。4、师生共议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语言赏析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小组进行交流‘2.教师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探究。(1)“……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每一个季节的斑斓。”中“网住每一个季节的斑斓”是什么意思?(2)读下列句子,注意体会词语的意思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感受蓝天的早枣。只有将自己融进大自然,才能懂得生活多么灿烂。4.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点拨。板书设计1走进大自然纯洁美好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智慧情感2我家的大花园第3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能口述“我家的大花园”中的景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提高学生爱美、鉴赏美的能力。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情;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和教师的点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课文是如何介绍“我家的大花园”的,作者抓住了哪些重点部分进行描绘。突破方法:学生先自读自悟,然后师生共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理解和体会。教学方法读议法。自读、讨论相结合法。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能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写的什么。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当过小导游吗?如果有一批人到你的家乡参观,你将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你家有一个花园,你十分要好的伙伴到你家来玩,你将如何介绍给他(她)听呢?(学生自由发言)好,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他家的大花园的。(板书:我家的大花园)二、初读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学习本课的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认读。嗡绒媚蚯蚓敢蝙蝠若管随(2)指名学生拼读生字,教师注意及时纠正错音。(3)教师逐个范读,在字形、字音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字形:绒一(绒)若一(苦)(4)学生先认读,再书写生字。3.学习本课中的一些词语。(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明媚:(景物)鲜明可爱。蚯蚓:环节动物,身体柔软,圆而长,环节上有刚毛,生活在土壤中,能使土壤疏松,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是益虫。通称曲蟮。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随意:凭自己的意思。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学生分小组相互朗读课文。(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3)教师范读。(4)学生自由朗读。三、概括交流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四、课堂小结1.教师指导学生写生字。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小组间交流初读课文的体会。作业我会找。从课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止il盐士盟陛i乙丝』乙·我会表达。1.园子里阳光明媚,天空显得特别高。特别……2.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就像……2我家的大花园(第4课)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能口述“我家的大花园”中的景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提高学生爱美、鉴赏美的能力。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情;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和教师的点拨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课文是如何介绍“我家的大花园”的,作者抓住了哪些重点部分进行描绘。突破方法:学生先自读自悟,然后师生共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理解和体会。教学方法读议法。自读、讨论相结合法。课时目标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2.指名学生谈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二、精读研讨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投影出示问题组。(1)作者主要写了大花园中的哪些景物?(2)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怀着怎样的感情?(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4)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学生先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3.教师指导,师生共议,明确。(1)这个问题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作者在介绍大花园时描写了很多景物。文章的开头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蝴蝶、蜻蜓、蚂蚱、蜜蜂,这些动物都是童年的孩子喜闻乐见的;接着又写到了阳光,写到了白天看不到的两种动物——蚯蚓和蝙蝠;接着又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花园美景,即第4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的描绘中,作者以植物为主——花、南瓜、黄瓜、玉米,当然也描写了几种动物——鸟、虫子、蝴蝶,最后写到了高远的蓝天。(2)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怀着童心、童趣。因此,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花园的喜欢、赞美之情。同学们可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体会。(3)文中的比喻句是: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4)文中有很多地方语言生动,富有情趣,同学们可以先找出来,同桌或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三、质疑交流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2.教师将学生的疑问进行收集整理,在班上进行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有:(1)作者家的花园真的大吗?如果不大,为什么题目叫“我家的大花园”呢?(2)从课文的内容来看,课文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3)文中在描写景物时作者在很多地方把景物当人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上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班上讨论,教师参与交流,师生共议后明确:(1)从文中描写的景物来看,作者家的花园着实算不上大花园,那作者为什么称它为大花园呢?这是因为作者在看花园时抱着一个儿童天真烂漫的心理,一颗好奇的心。因此,眼前的一切景物在他看来,都放大了无数倍,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成了花园中的一大景点,因此,再小的花园也就变大了。(2)从课文的内容来看,从所描绘的景物来看,文章所描写的季节应该是春末夏初。(3)这个问题应该是文章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文章语言上的特色,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很多地方都把景物当人来写,这样写不仅语言生动、形象,而且符合儿童的特点。四、拓展延伸1.以“我最喜欢——这句话,因为——”为格式进行谈话交流。2,文中的大花园美吗?你能不能用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呢?五、课堂总结1.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板书设计动物植物美丽、自由2我家的大花园太阳明媚蓝天高远3故乡的风景(第五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探究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以课文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学习小曦美好的心灵,学会替他人着想,理解别人的感受。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感情。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进行突破。难点:理解小曦不忍说出真相的原因。突破方法:精读课文,先自读自悟,然设身处地地想,最后师生共议进行理解。教学方法师:引导、点拨相结合。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师自制课件。课时目标初步感知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说隐瞒真相、不说真话是我们应该做的吗?(学生回答:不应该)但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小主人公小曦就是这样的孩子,为了留住盲爷爷美好的回忆,她在善意地隐瞒着真相,她这样做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板书:故乡的风景)二、整体感悟1.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学习本课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离失陪达傍途塔介绍澈参(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运用拼读音节的方法读准生字。(3)同桌或小组内相互认读生字。(4)指名学生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5)全班同学齐读生字。(6)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学生练习正确书写生字。+3.关于新词。(1)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请教别人的方法读准并理解词语的意思。(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3)教师抽查学习情况。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电视塔:发射电视广播的天线,支架结构的形状像塔,通称电视塔。介绍:使了解或熟悉。清澈:(水)清而透明。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4.关于课文。(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3)师生共议,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写小曦陪双目失明的爷爷回故乡,爷爷一路上讲述故乡美好的风景,但小曦看到的却与爷爷所说的大不相同,为了留住爷爷美好的回忆,聪明的小曦作了善意的隐瞒。三、指导学生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拨。3.学生边读边悟,批画圈点,准备下节课讨论。四、课堂小结1.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新词。2.小组内交流初读课文后的体会。五、作也我会辨宇组词。倍(倍数)旁(旁边)搭(搭桥)招(招呼)陪(陪伴)傍(傍晚)塔(电视塔)绍(介绍)我会连。美丽的黄土美好的讲着强烈的古树兴奋地回忆清澈的风景不忍心找到参天的愿望不停地说出裸露的河水顺利地告诉3故乡的风景第6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探究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以课文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学习小曦美好的心灵,学会替他人着想,理解别人的感受。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感情。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进行突破。难点:理解小曦不忍说出真相的原因。突破方法:精读课文,先自读自悟,然设身处地地想,最后师生共议进行理解。教学方法师:引导、点拨相结合。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师自制课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感情。2.知道小曦隐瞒真相的原因,学习小曦美好的品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说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件什么事。二、学生质疑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上节课自置的疑问进行整理。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3.小组内将主要疑问进行分类整理,准备在班上交流。三、问题探究1.教师将各小组的问题收集归纳,形成问题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爷爷为什么在他双目失明后,回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爷爷对故乡有哪些美好的回忆?(3)爷爷描述的景象与小曦看到的景象相同吗?这说明了什么?(4)小曦为什么不忍心说出真相?如果说出了真相,爷爷会有什么感受?2.学生讨论完以上问题后,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自制课件(课文插图)。(1)先让学生看图,想想图上画了些什么。(2)指名学生说一说。五、巩固提高1.课文朗读比赛。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通顺2、小练笔你的故乡是乡村还是在城市,那里有什么风景?拿起手中的笔,将故乡的风景展示给别人看吧!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六、课堂小结1.学生畅谈学完这一课后的体会。2.你最想对小曦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小组内自由交流‘-七、作业选词填空果然突然1.爷爷()停下脚步。2.(),在远处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座高塔,红灯眨呀眨的,板书设计爷爷心中(热爱故乡的一颗心)很美丽3故乡的风景小曦眼中隐瞒真相,永留回忆(美好纯洁的一颗心)不一样短文两篇(第7课时)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拼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篇短文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善待生命,关爱弱者,培养美好的心灵。2.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语文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重点突破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优势,结合教师的指导点拨加以突破。难点:学习人物的美好心灵,品味《听》一文的语言特点。突破方法: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分析、体会。教学方法师:导引法。生:自读自悟、小组评议相结合。教学准备师:课文录音、自制课件。生: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发生着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有的是点滴小事,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折射出人性的一种美丽,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慧眼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篇短文。用心品味文章的语言和内容吧!二、自读感悟,合作交流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流畅。(2)知道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3)批画圈点,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2.同桌或小组间自由交流学习体会,解决疑难问题。3.教师巡视指导,将学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收集。三、问题探究1.教师将学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形成问题组,在全班讨论。教师出示问题组:(1)从《放飞一只蝴蝶》这篇短文中,我们能从朱兰身上看到什么?(2)班主任为什么“沉默”?为什么又到财务室交了买两块玻璃的钱?(3)《听》这篇短文写的什么内容?(4)理解“她提着水桶回家去,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断了孩子的读书声,还怕惊落了花上忽闪忽闪的露珠。”这句话的意思。2.学生再次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巡视,师生共议,明确:(1)我们能从朱兰身上看到她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美好心灵。(2)班主任的沉默”,是因为他为两块玻璃被打破的原因感到震撼,为朱兰的行为感到叹服,同时在思索:自己的学生竟有如此美好的心灵,作为老师可能自愧不如吧!但是学生能为放飞一只蝴蝶而开一扇窗户,自己为什么不能为朱兰做点什么呢?于是,他就到财务室交了两块玻璃的钱,老师的行为也让人佩服。(3)清晨,大妈沐浴在幸福中,用心凝听着邻家小男孩的念书声。(4)“脚步放得很轻很轻”,说明大妈不愿打扰邻家的小男孩,“还怕惊落了花上忽闪忽闪的露珠”。露珠的忽闪忽闪,好像人的眼睛在眨呀眨的,莫非露珠也在听邻家的小男孩读书?莫非露珠从邻家的小男孩的读书声中明白了什么?一幅多么美好生动的画面啊!四、指导朗读1.以《听》这篇短文为例,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学生分组相互朗读,小组评议。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评议。4.播放短文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5.学生自由朗读短文。五.揣摩品味1.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这两篇短文,(以《听》为主)从语言准确优美的角度,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按下面的句式进行描述。“我认为——写(用)得好,因为它表现了(说明了、写出了)——。”3.学生分小组进行自由陈述。4.指名学生陈述,其他同学评议。六、课堂小结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分小组陈述读后感。七、作业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乳白色)的雾气(晶莹)的露珠(1请澈)的井水(淙淙)的流水(清脆)的声音(鲜红)的牵牛花我会照着写。我会写小男孩正在念书,真好像是小鸟在歌唱。——,真好像是——。读一读,想一想。1.有一只怎么也飞不出教室。我只好开着一扇窗户,好让它飞出去,社牢们苹仟尽专车。2.她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断了孩子的读书声,还怕惊落了花上那忽闪忽闪的露珠。由数字所想到的课型:口语交际(第8课时)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材料。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抓住重点,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动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难点:通过阅读口语交际材料,根据要求进行口语交际。突破方法:认真阅读口语交际材料,提炼材料所反映的主要意思,然后分组进行交流。教学方法师:引导学习法。生:阅读讨论相结合。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绿化作用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植树节吗?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要植树呢?(学生自由回答)我们有一个口号,叫“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底绿化环境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让我们一起畅谈绿化的好处,描绘美好的生活吧!二、阅读材料1.学生自由阅读口语交际材料《由数字所想到的》,想想这份材料主要说了几个意思。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体会。3.师生共议,明确:这份材料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数据,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绿化环境的好处:(1)吸收有害的二氧化碳,制造有益的氧气;(2)可以有效消除噪音;(3)能杀死多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材料,巩固知识。三、材料交流1.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有关绿化作用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做到资源共享。2.将交流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看看绿化环境还有哪些好处。3.小组选代表发言,也用数字的形式陈述绿化的作用。4.学生发言。(1)绿化环境能提高我们的视力,有效缓解疲劳。(2)绿化环境能使我们周围环境更干净,减少灰尘的污染。(3)绿化环境能为小鸟等动物营造更好的生活家园,使我们与其他动物更好地和谐相处。(4)美好的环境能使我们的精神更舒畅,甚至能激发我们的活力,因为绿色代表着生命。5.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四、习题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根据材料所设的三道练习题,先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分题进行探究交流,如:陈述组、设计组、评议组。3.全班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学习交流,教师注意把握时间。4.教师评议、补充。五、课堂小结L学生评出最优秀的“交际明星”。2.学生自由畅谈本次口语交际的心得体会。:习作1花的联想课型:作文第1课时总序第9个教案教学目标L由“花”你会联想到什么景物,把它写下来。2.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念给自己听听。重点:要有丰富而合理的联想。突破方法:选择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一种或几种花,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联想的内容要丰富,要合情合理。难点:写出自己的感受。突破方法:先要进行仔细地观察,联系生活,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能做作,瞎编,要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同时结合一些例文的写法进行借鉴。教学方法师:评讲法、导引法。生:讨论、读议、写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篇同类佳作。课前导语同学们,花你们都熟悉吗?(熟悉)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学生自由发言)为什么喜欢它?(指名学生说)花是美丽的,它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那么,一看到它们,你会联想到什么景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对花进行一番联想,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好不好?一、明确目标1,学生自由朗读习作题目,想一想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2.学生自由讨论、概括,教师指导。3,教师点拨;(1)由“花”你会联想到什么景物?把它写下来。(2)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念给自己听听。二、习作构思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2.读完后想一想:由花你会联想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哪些景物联想最合情合理?3.从这些景物中选出你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一种,进行思维加工。4.学生交流讨论怎样人手来写,教师指导。三、资源共享1.学生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然后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2.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材料。3.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小组内同学的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其参考。4.教师参与交流、指导。四、习作方法教师针对本次习作的要求和习作的特点进行方法指导。1.联想要丰富而合理,语言要流畅,过渡要自然。2.感受要真实自然,不能做作、捏造。3.语言要生动、流畅,可适当采用拟人的方法,增加习作的可读性。五、佳作赏析教师提供准备好的同类佳作,供学生鉴赏,重点关注:别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别人的感受是否真实、发自内心的?六、开心练笔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想象部分的精彩片断。七、交流探究每位学生出示自己的精彩片断描写,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评议,方式可以是自读,也可以是传阅,每个小组推荐一人作记录。八、小节归纳学生总结在交流探究过程中的体会:1。从其他同学那里借鉴了哪些好的写法。2,认为自己哪些地方不足,需要改进,为下节课内容作准备。:习作1花的联想课型:作文第2课时总序第10个教案:教学目标L由“花”你会联想到什么景物,把它写下来。2.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念给自己听听。重点:要有丰富而合理的联想。突破方法:选择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一种或几种花,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联想的内容要丰富,要合情合理。难点:写出自己的感受。突破方法:先要进行仔细地观察,联系生活,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能做作,瞎编,要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同时结合一些例文的写法进行借鉴。教学方法师:评讲法、导引法。生:讨论、读议、写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篇同类佳作。课时目标1.评析交流材料。2.动手完成习作初稿。3.指导习作修改。一、开心点评1.导人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分小组交流了练笔成果,也一起赏析了几篇佳作,这课我们先分小组对交流的材料进行评析。2.方法指导:重点点评习作可供借鉴和修改的地方,学生可畅所欲言,不必拘束,只要是闪光点,就要发现,只要是认为有改进的地方,就提出自己的建议。3.学生分小组自由点评交流的材料。二、实践练习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三、指导修改1.教师指导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1)想象是否合理?(2)语句是否通顺、连贯?(3)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4)是否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2.学生根据以上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抄写修改好后的习作。:习作1花的联想课型:作文第3课时总序第11个教案教学目标L由“花”你会联想到什么景物,把它写下来。2.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完后念给自己听听。重点:要有丰富而合理的联想。突破方法:选择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一种或几种花,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联想的内容要丰富,要合情合理。难点:写出自己的感受。突破方法:先要进行仔细地观察,联系生活,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能做作,瞎编,要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同时结合一些例文的写法进行借鉴。教学方法师:评讲法、导引法。生:讨论、读议、写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篇同类佳作。课时目标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一、习作讲评1.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找出最喜欢的部分,作上记号。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最喜欢的部分,相互评议。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5.教师巡视指导。二、小节总结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小结。2.提出希望。3.学生代表发言,总结本次习作的心得体会。佳作赏析由荷花所想到的清晨,我在乡间的小路上漫步。不经意地,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扑采,我四下一看,在不远处,有一塘美丽的荷花。我快步走到跟前。嗬,多美的荷花啊!粉红的,洁白的,含苞欲放内,开得正旺的……叫我看花了眼。渐渐地,我眼前出现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一群活泼的孩子,背着背篓,光看小脚,挽起裤腿,踩在稀松的泥水中,弯腰摸着什么……忽然,一个男孩高兴地将一根藕捧在手中,不停地说:“你们看,我的这根最大,我的这根最大!”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一声清脆的鸟声把我眼前的孩子吓跑了,眼前仍然是美丽的荷花。这时,有一个梦,在我心里生长着,什么梦?不告诉你。点评多么美好的图画啊!就像荷花一样,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来到我们的面前。由眼前的实景展开了联想。这情景多么富有乡土气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联想丰富、自然、合理。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到底是什么梦?你能告诉我吗?:语文活动1课型:活动第1课时总序第12个教案知识与技能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达、追、途”和“赶、起、越”:这两组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2.能通过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填写词语。3.能仿照例句写一些生动的语句。4.初步积累宋词。5.能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活动小组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活动。过程与方法1.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重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和小组合作的优势以及教师指导的正确方法进行突破。难点: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突破方法: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同时深入生活,充衍,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教学方法师:导引法、评议法。生:读、写、议相结合。教学准备学生复习本单元相关课文;收集有关宋词的知识。1.正确书写汉字,并能分辨形体特征。2.能按要求填词写句。3.初步积累宋词。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汉字真的是太奇妙了,既有双胞胎(同音字),又有变色龙(多音字),还有姐妹花(形近字)。有些又有一个姓(偏旁部首相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活动l”,首先来写一写“走字底”的字。二、走进“写字板”1.学生先自由认读“达、追、途、赶、起、越”这几个汉字。2.指名学生认读。3.教师提问: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明确:(1)这些字都有相同的偏旁:“走字底”。(2)前三个字是“l”部,后三个字是“走”部。5,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书写。三、走进“我能填”、“我能写”1.学生先弄清题目要求。(1)“我能填”的第一行要求填写表示名称的词语(名词),第二行要求填写形容词。(2)“我能写”出示的两个例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读起来生动、形象,充满诗情画意。2.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积累试着填写。3.小组内交流讨论。4.教师明确:(1)阳光明媚的园子(春天)黄褐色的蝴蝶晶莹的泪水(露珠)迷迷蒙蒙的雾气绿油油的草坡清澈的河水(2)让蝴蝶去问候每一棵绿草,让小鸟去亲吻每一棵树苗。5.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朗读一遍。四、走进“读读背背”1.学生出示收集到的有关宋词的相关知识,小组内相互交流,资源共享。2.教师简介辛弃疾: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人。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节奏。4,学生自由朗读成诵。5.教师简介词的大意及词的主题。(只需简要介绍,不作具体要求)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词。五、课堂小结1.学生相互背诵《清平乐·村居》。2.分小组说一说这首词的意思,并评析你最喜欢的一句。:语文活动1课型:活动第2课时总序第13个教案知识与技能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达、追、途”和“赶、起、越”:这两组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2.能通过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填写词语。3.能仿照例句写一些生动的语句。4.初步积累宋词。5.能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活动小组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活动。过程与方法1.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重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和小组合作的优势以及教师指导的正确方法进行突破。难点: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突破方法: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同时深入生活,充衍,j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教学方法师:导引法、评议法。生:读、写、议相结合。教学准备学生复习本单元相关课文;收集有关宋词的知识。课时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为绿色校园献计策”的语文活动。一、激情导入大家都说:“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当一个小小的化妆师,用自己的双手来打扮我们的学校。聪明的同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为绿化校园来献计策吧!二、活动要求1.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小组。2.以建议书或绿化图的形式来展示活动。3,建议书和绿化图要符合实际,合情合理。三、活动过程1.了解每个小组的职责范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小组,并积极投入到小组的工作中去。2.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收集材料。3.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4.每小组分工协作,完成本小组活动任务。四、活动须知1.如果以建议书的形式献计策,就要注意客观分析学校的情况,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语言要诚恳,不能偏激,还应具有号召力。2,如果以绿化图的形式献计策,则应注意描图应符合建议的内容。五、课堂小结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过程畅谈活动的感受。:5古诗两首第1课时总序第14个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2.丰富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突破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自读自悟,理解诗意,然后充分发挥想象。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借助教师的点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进行突破。教学方法师:读议、讲解法。生:自读、讨论、想象相结合。教学准备师: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生:预习课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课时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过程教学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学生自由发言)秋天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古代诗人笔下的秋天是怎么样的!(板书:古诗两首)二、资料交流1.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教师简介古诗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时期著名文学家,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主张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在艺术上,杜牧自称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张继唐朝诗人,是襄州(今湖北襄阳)人。他比较关心百姓生活,写下了不少关心时事,反映现实的作品。他的诗语言纯朴自然,不加雕琢。三、自读自悟1.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注意诗的节奏。2.学生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4.学生初步感知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四、检查效果1.教师启发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交流学习情况。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古诗的情况。(1)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教师出示生字卡片).(2)检查自学词语的情况(词语的意思教师可作提示,供参考),山行:在深山里走路。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斜:石头铺成的山路弯曲向上。径,小路‘白云生处:白云出现的地方,这里指深山。坐:因为。枫林晚:傍晚的枫林。霜叶:指枫叶,枫叶因霜而变红。夜泊:夜里把船停泊在岸边。江枫:江边的枫树。尝尝:尝需占笔芸主让姑苏山,所以苏州城也被称做姑苏城。寒山寺:苏州西南的一座寺院,离枫桥不远(3)检查学生朗读古诗的情况。(4)引导学生交流初读两首古诗的收获和感受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五、课堂小结1.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2.学生交流初读两首古诗的收获和感受。我会填写。1.《》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继。2,“远上寒山石径斜”是唐朝诗人()写的句子。3.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填季节)的景物;4.“霜”的拼音是(),它共有()。板书设计《山行》寒山石径斜白云人家爱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5古诗两首总序第15个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2.丰富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突破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自读自悟,理解诗意,然后充分发挥想象。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借助教师的点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进行突破。教学方法师:读议、讲解法。生:自读、讨论、想象相结合。教学准备师: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生:预习课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图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指名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二、精读赏析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1)先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2)指名学生说说第一首诗的意思,教师评议、点拨。山路向上延伸弯曲又倾斜,白云飘浮的地方隐约有几户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里的枫林晚景,红艳艳的枫叶胜过二月的红花。(3)指名学生说说第二首诗的意思,教师评议、点拨: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气满天,江边枫树、船上灯火伴我忧愁难眠。姑苏城外是那冷清的寒山寺,半夜寺里的钟声传到我的客船。2.学生质疑,讨论问题。(1)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分小组讨论、交流。(2)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提出讨论的问题进行综合整理,形成问题组。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②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③《枫桥夜泊》这首诗共描绘了几种事物?(3)师生共议,教师明确。①《山行》中的“霜叶”可以看出是秋天,《枫桥夜泊》中的“霜满天”可以看出是秋天。②《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而《枫桥夜泊》则写出了诗人旅途的孤独、寂寞,突出了一个“愁”字。③《枫桥夜泊》描绘的事物有:月亮、乌鸦、霜、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三、想象诗境1.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古诗,结合对诗意的理解和教师的点拨,充分发挥想象,想象当时诗人描绘的画面。2.分小组讨论交流。3.教师投影课文插图,辅助学生想象。四、迁移拓展1.收集杜牧的其他诗作,在班上朗诵。2.教师放歌曲(或VCD)《涛声依旧》,学生根据歌曲进一步体会《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意境,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五、课堂小结1.学生默写这两首古诗。2.学完这两首古诗后,先交流学习经验,再写一篇读后的感受。作业一、我知道下面诗句的意思。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二、我能做你能从《枫桥夜泊》这首诗中找出几处景物?体会一下它们是不是让你也感到有种凄凉的感受?板书设计《枫桥夜泊》月鸟霜枫火愁城寺钟船:6成语故事二则第1课时总序第16个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两则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谈感受。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及教师的点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从阅读中领悟—些基;本道理。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重点:读懂两则成语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情节。突破方法: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抓住主要情节进行体会,并激励自己表达。难点:能从成语故事中总结道理,畅谈感受。突破方法:在读懂成语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进行探究、交流。教学方法师:读议法。生:自读、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生:预习课文,收集成语。课时目标1.白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2.初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喜欢成语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成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几乎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第6课,走近两则成语故事。(板书:成语故事二则)二、初读感悟1.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结合课前预习情况,初步把握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燕姿势聚耻(2)关于词语,文中出现了一些新词,学生应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供参考。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汇聚:聚集。耻笑:鄙视和嘲笑。3.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两则寓言所描写的内容,同组间相互讨论。三、复述故事1.学生再次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2.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3。学生之间相互复述故事情节。4.指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拨。四、课堂小结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分小组复述故事。作业我的成语库。:6成语故事二则第1课时总序第17个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两则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谈感受。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及教师的点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从阅读中领悟—些基;本道理。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重点:读懂两则成语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情节。突破方法: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抓住主要情节进行体会,并激励自己表达。难点:能从成语故事中总结道理,畅谈感受。突破方法:在读懂成语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进行探究、交流。教学方法师:读议法。生:自读、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生:预习课文,收集成语。课时目标从成语故事中总结道理,畅谈感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新词。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二、合作探究1.教师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交流成语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并畅谈感受。2.学生分小组探究交流。3.教师巡视、指导。4.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评议,发表自己的观点。5.师生共议、明确:(1)“邯郸学步”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2)“望洋兴叹”原指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比喻做事条件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6.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畅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7.教师引导:对于成语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不必将学生的思维圈定在一个范围,学生的感受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三、拓展延伸1.根据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学生试着给这两个成语找出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1)学生先复习这两个成语故事,然后试着自己写一写这两个成语故事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小组内讨论交流。(3)师生共议,明确:“邯郸学步’’近义词:东施效颦“望洋兴叹”近义词:无可奈何反义词:易如反掌2.试着用本文学过的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话。(1)先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同学评议。(3)教师出示例句。邯郸学步……借鉴别人好的学习经验,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能邯郸学步,生搬硬套。望洋兴叹……他不懂英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英语书籍,只能望洋兴叹。四、活动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成语故事大讲坛”活动,每组每个同学将近期课外阅读或其他途径积累的成语故事讲给本组其他同学听,相互积累、交流,然后小组派一个代表参加全班的比赛,全班同学评议,选出最佳选手,教师给予鼓励或表彰。活动时间教师可自行把握。五、课堂小结1.学生整理活动探究过程中的成语故事。2.同桌间交流学习心得。作业我会说。1.学完《邯郸学步》,我明白了:2.学完《望洋兴叹》,我知道了:我会写。1.海洋比起自己来,真是不知要大多少倍啊!——比起———来,真是2.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要是——,就会我能体会。东施效颦传说美女西施因心口疼常皱着眉头,捂着胸部,样子显得更加的娇柔美丽,有个丑女也学西施的样子,反而更丑,人们便叫她东施。①效:仿效。②颦:皱眉头。读完这个成语故事,我想对东施说板书设计《邯郸学步》听说专门燕国少年今天跟这个人学结果:爬回燕国明天又根那个人学:6成语故事二则第2课时总序第18个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两则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谈感受。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及教师的点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从阅读中领悟—些基;本道理。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重点:读懂两则成语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情节。突破方法: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抓住主要情节进行体会,并激励自己表达。难点:能从成语故事中总结道理,畅谈感受。突破方法:在读懂成语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进行探究、交流。教学方法师:读议法。生:自读、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生:预习课文,收集成语。学生预习课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吗?(喜欢)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大部分同学可能会说是孙悟空)为什么喜欢孙悟空?(学生陈述:他神通广大,会七十二般变化……)今天,老师再向你们介绍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女埚,她能补天。(板书:女娲补天)二、自读感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2.自读自悟,圈点批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整理,准备在小组内讨论。三、合作探究1.学生将自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教师巡视,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概括,形成问题组。(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是怎样补天的?(3)天补好后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我们应学习女娲的哪些精神?3.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再次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参与。4.指名学生说,教师评议、点拨:(1)因为共工、祝融的恶战,失败的共工撞不周山碰断了一根天柱,导致天崩地裂、江河横溢、森林燃烧、野兽横行,世界一片混乱和恐怖,为了让人类平安幸福地生存下去,女娲决定补天。(2)先用五彩石炼成石浆,把天的窟窿补好,再捉来巨龟把天撑起来,接着填堵地缝,最后勇杀黑龙。(3)天地恢复了平静,日月星辰有了正常运行,大地有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白天黑夜的区分,江河的流动滋润大地,草木茂盛、五谷丰登,人类获得了新生。(4)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有博大的胸怀和仁慈的心灵,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等等。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知识。四、拓展延伸1.资料交流。(1)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丰富课文内容。(2)通过资料交流解释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如:学生出示资料《女娲造人》,解释课文中为什么说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慈爱的母亲”。2.写法探究。教师导学:这是一篇神话传说,文中有很多地方让人难以置信,女n“柱子撑天,彩石补天……,’这样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2)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3)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3.迁移阅读。学生课外收集一些神话故事,并将故事读给同学听。五、课堂小结1.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作业我会选。1.视融和共工恶战,(共工视融)获胜。2.《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童话)。3.《女娲补天》一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写法。4.女娲是(水神火神天神)。读一读,做一做。女娲造人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1。女娲是用什么造人的?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3,查阅资料说一说。是()开天辟地是()追赶太阳:习作2今天我下厨课型:习作第1课时总序第19个教案教学目标1,以“下厨烧菜”为事情写一篇习作,先亲身经历后再写。2.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重难点:把下厨烧菜的经过写出来。突破方法:学生先亲身感受或观看,在心中先理清听做的一道菜的程序,然后再写,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印象。教学方法师:评讲、引导相结合。生:读、写、议相结合。教学准备师:准备两篇同类作文。生:课前体验下厨烧菜。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烧过菜吗?你们知道那色、香、味俱美的佳肴是怎样做出来的吗?今天就下一回厨,做一道你的拿手菜让大家尝尝吧。一、明确目标1.学生自由朗读习作题目,想一想这次习作有哪些具体要求。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议,教师点拨。(1)以“今天我下厨”为事情写一篇习作。(2)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二、习作构思1.学生再次读习作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2.读完后想一想:(1)你准备下厨做哪一道菜?(2)做这道菜的过程是怎样的?(3)你做的这道菜别人评论怎样?3.将选定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加工。4.学生自由讨论怎样人手来写。三、资源共享1.学生自由讨论课前或生活中体验下厨烧菜的经历。2.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想象或回忆过程。3.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进行对比,看看同学的体验和自己有什么异同。4.教师巡视、指导。四、习作方法教师根据本次习作的特点进行方法指导:1.这是一篇记事的习作,所以要把事情写清楚,该交代的不能不交代,该详写的不能简单写。2.因为是下厨烧菜,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沙漠生态农林综合开发建设可研报告
- 《腾讯的SWOT分析》课件
- 高考满分作文(10篇)
- 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5000字7篇
- 通信设备招投标评审制度
- 临时创意产业园租赁协议
- 环保项目降水井施工合同
- 劳务服务行业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 新建(扩建)肉牛肉羊(奶水牛)生态养殖示范场申请表
- 话题26 科技发展与信息技术创新科学精神信息安全 2025年高考英语专项复习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制度
- 啤酒酿造与文化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华为集团员工手机管理制度
- 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
- 2024年大学试题(法学)-证据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GB/T 44625-2024动态响应同步调相机技术要求
- 专题27西亚、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高频非选择题50题)(原卷版)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土壤
- 《抖音运营》课件-1.短视频与抖音认知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