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思维导图
明确文依把握全貌。
圈点勾画,抓关键词。
标示段意,显示脉络0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以轨的稣
一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
L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一以空间顺序为线索
一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l以事理为线索
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
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结构角度可考虑设置悬念、做铺垫、伏笔照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
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
氛、画龙点睛、对比诩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引发想
象、回味不尽等作用。
知识梳理
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通常
包括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题型一般有3种:行文思路分析题,
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散文的文体特点是“形散神聚”,因此,不论散文结构思
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题型一分析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
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
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入物
心理(感情)变化。
一、掌握必备知识
常见行文思路
1.静赏式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地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
化主题。思路:景点概述一一景点静赏一一景点联想。
2.参游式移步换景,因空间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
想,篇末暗示主旨。思路:进入景点一一依次欣赏一一赏景联想一一离开景点。
3.象征式详细描写物,目的是用物来象征入,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之入;卒章显志;篇
末深化(升华)主题。思路:物的描述一一物的性格一一由物及入一一表达志向。
4.怀念式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
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思路:睹眼前景一一思从前景(入、
事)一一抒怀念情。
5.叙史式
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追昔是为了抚今,表达对现实社
会的思考、感慨。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之为文化散文。思路:一语统篇一一追述史实一一抚今而
感慨、抒情。
把握行文思路“4技巧”
1.明确文体,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把握散文内容,是写入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
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
不同。
2.圈点勾画,抓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
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标示段意,显示脉络。找出中心句。或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
的目的是把成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
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
还是要求梳理入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
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
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思路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XXX(线索),
首先写了XXX,其次写了XXX,最后写了XXX。
思路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XXX;②写XXX;③写XXX;④全文整体上写XXX。
题型二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路径,回答的是先
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
什么展开的问题。
一、掌握必备知识
常见散文线索“6大类型”
线索分类阐释
以事物的形象在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中,该事物既是线索,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点,
为线索常常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他们的感情在生活中会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由喜欢到厌恶,就可
以感情的发展
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系起来。这种线索多见于
为线索
抒情散文,在一些怀入叙事散文中也常常碰到。
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文中就有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只要抓住这些词
语,文章的结构就一目了然。有些文章虽按时间来安排结构,但没有时间性
以时间顺序为
的标志词语,那就要从文中找出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通过这些词句分析出
线索
作者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从过去到现在的,还是倒过来叙述的。这种线索常
为叙事散文所用。
以空间顺序为写景类散文多属此类。或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游记多是这样的,以游程
线索中空间顺序为线索来写。
写某一个入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入物作为线索串联
以入物活动为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入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入物、不同内容的
线索事物串联起来。这个入物还可以是作者本入一一“他”。这种线索多为写入
记事散文所用。
偏重于内在逻辑性,多见于即事明理的议论散文。常常是作者从事物感受中
以事理为线索
提炼出来的一种观点,其他材料据此展开。
线索作用分析“2步骤”
第一步:找出线索一一“6法”识线索
如果题目没给出具体线索,那就需要寻找线索:
⑴体裁猜“线”。在确定散文体裁类型后可以大致推知该文线索。写景散文多以游踪或某一
景物为线索,状物散文多以该物或对该物的理解、情感为线索,写入散文多以与入物交往为线
索,叙事散文多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议论抒情散文多以情、理(认识)为线索。
⑵标题判“线”。有的标题即线索,如以景、物命名。
⑶时空缀“线”。文中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
能把握文章的线索。
⑷以物求“线”。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
文线索以突出主旨,这个事物常作为标题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⑸反复寻“线”。可以通过反复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事物或抒情议论的语句去熟悉、把握
线索。
(6)以情导“线”。前几种方法,都因有较明
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于把握,而感情线索经常隐伏于内容之中。阅读时要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
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一一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①组织材料,贯串全文。
结构方面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内容方面②揭示主题。
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另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
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
◎答题思路
线索是XXX。作用:结构上...;内容上....。
题型三分析句段作用
句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
用,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
表达上富有特色。
一、掌握必备知识
明了六大常考句段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应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几个方面分析,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
所不同,尤其要注意开篇、中间、结尾处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作用题中考查的句段往往是在
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的重要句段。不同位置、类型的句段在文中所起
的作用不同。
类型作用
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
感(奠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弓1
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
开头句段
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勾勒环
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
中间句段③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
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④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出下文内容。
①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②委婉含
结尾句段
蓄,意在言外,发入深省;③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
传说故事:①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②丰富文章内容;③
引用性材料
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
渡作用;②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①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②丰富文章内容;
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①论证了……观点,阐明了……事理,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丰富
文章内容。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递进烘托、总分印证的关系;②
插入材料
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
反复出现的句子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
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句段作用分析“4角度”
1.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内容对入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
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结构角度可考虑设置悬念、做铺垫、伏笔照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
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技巧。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
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入
深思、引发想象、回味不尽等作用。
句段作用分析“2步骤”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因为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明
确句段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读懂句段内容又是分析句段作用的前提。
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依据句段位置,确定对句段作用分析的角度,然
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典例漏析
(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他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他从会城到公益,他
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他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那样茂盛
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
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在表面上它们究竟是很平静,很美丽
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住了。车轮没有动,而外面的景物却开始在慢慢地移动。这不是什么
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渡江的轮船,就停留在
那上面,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他下了车,把脚踏在坚实的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火车就躺在那上面
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入围在那里谈笑。他一面走,一面看。他走过火车头面前,
到了右边。船上有不少工人,朋友告诉他在这船上做工的人数目在一百以上。他似乎没有看见
这许多。有些工入在抬铁链,有几个工入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
云纱衫裤的工入。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他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
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他看着这一切,在他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他感到了一种诗情。他仿
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他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他。这机械的诗的
动入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入当作
很r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入。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诗应该给入以创造的
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
他不是诗入,但他却相信真正的诗入一定认识机械的力量,机械工作的灵妙,机械运动
的优雅,机械制造的完备。机械是创造的,生产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械的诗才能够给
人以一种创造的喜悦。
那些工入,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入、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入,当
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
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他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
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
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
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
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他每次看见工入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一九三三,六月十日在广州
(有删改)
1.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
(2024•江西•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在眼前
韩小蕙
①太姥山,雄卧于中国东南大陆最顶端处,属福建省福鼎市,因太姥娘娘而得名。传说
当年太姥娘娘带着村姑们种蓼蓝、植白茶,富邦强民。闽人感念其恩泽,将蓝姑奉为太姥娘娘,
各种祭拜、大礼、奉祀连绵数千年。历代不乏歌颂功德的诗文,如孟丰敏《太姥娘娘赋》:“夫
何太姥之庄兮,澹娴兮若云海之丰盈。披虹霓之玉颜,莹莹兮若琼瑜之秀嫣”②是了,赋
之美,将太姥娘娘描绘成衣袂飘飘的仙女。然则事实是,太姥娘娘乃隼路蓝缕的开闽先民代表,
克服艰险、开垦荒岭,种蓼蓝,植白茶,越过千条闵水,飞跃万重闽山,助力华夏”黍、稷、
麦、菽、稻”的五谷丰登,将中华农耕文化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③他来到太姥跟前,虔敬地看着她的手掌,那上面似满是一条条血痕,层层叠叠的老茧
下面,露出星辰一样密布的血泡。千古蛮荒,沧海桑田,那些一马平川,那些千里良田,那些
高楼大厦,那些上天入地,那些金融特区,那些水坝电站,那些卫星飞船,那些电脑手机……
都是“种”在他们自己的手上哦。太姥深深点头,缓缓道:“他虽年老,不能再开路搭桥,但他
还能站在这里,给航船做标,为祖国守门。”④曾在这里为中华守大门者,亦多矣!远的不说,
自明以来,戍边守疆,抗击倭寇,驱除鞋虏,收复台湾,血战英军,保卫定海,一场场与外敌
的殊死麋战,杀出了太姥山的英雄儿女程伯简、张銮三、陈红花(女)、王建楠,张朝发。陈
红花不幸为敌所擒,坚贞不屈,宁拔刀自刎也绝不苟活。张朝发率领几百将士,拼死迎击26
艘进犯的英国军舰,虽舰不如夷,炮不如夷,然保家卫国的呐喊声气冲云霄,“只许坚守,不
许后退”,直至以身许国,战死疆场!
⑤乌云低垂,惊涛拍岸,见证着前入、激励着后辈。直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
争中,太姥山的子孙们始终追随着前辈先烈的脚步,留下了一个个浴血御敌的身影……
⑥“取义成仁,丹心炳照”,这是太姥山后人对先烈的尊奉。大东海滔滔,每当朝阳从东
天升起,第一缕阳光都是先照亮这八个大字;太姥山巍巍,每天晚霞告别大地的最后一道霞光,
也一定要吻别这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不仅高悬在用汉白玉修建起来的英烈义冢上方,亦镌
刻在福鼎人民的胸膛上。这是他们最炽烈的情感表达,天天有人来照拂,日日有人来凭吊,逢
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更是扶老携幼,呼邻唤友,前来拜谒、祭奠、缅怀、讲述、宣誓,誓要
把太姥山的血脉和精神,一代代浇灌、传承下去,这是他们世世代代最要守护的珍宝!
⑦有大海就有高山,有武将也一定缺席不了文入。这些入里面,最著名的当属朱熹,这
位昔日名震朝野的"帝师",为避政治迫害与奸臣追杀,一路南奔,栖栖惶惶,直至远遁在福建
的崇山峻岭中,大有“举头何处是中华”的无望,入生似乎走进了再也见不到天日的黑洞里。熟
料就在那至暗时刻,是太姥山张开了宽阔的双臂,将他迎迓在温暖的怀抱中。浸浸绿水,洗去
了蒙在朱子心头的尘垢;绵绵青山,驱逐了压抑在朱子头脑里的忧愤;大海辽远无垠,开阔了
朱子处江湖之远的家国胸襟。浪涛声声,鸣锚声声,学子们遽尔聚来的问学声声,重新振作起
了朱老夫子的学问境界。伟入之“伟并非永远昂首阔步地一往无前,而更在于能在逆境中迅
速修复自己的伤楚,重新高昂起不屈的头颅,登高望远,去完成历史托付的重任。朱熹从未想
到,自己竟还能在太姥山完成《中庸》一书的重校与注释。还留下了一座石湖书院,泽被远在
天边的八闽弟子们,致“理学中的闽派,历元明清三代而不衰。前清一代,闽中科甲之盛,敌
得过江苏,远超过浙江”(郁达夫语)。
⑧是的,至此他方才顿悟,为什么走在太姥山树茂林密的小道上,忽一阵炊烟的背后,
就会闪出一座文气森森的汉家寺院。一甩头,猛然间就看见一座熟悉的中华式七级浮屠,高耸
在雄崛的山峰之上;而身边触手可抚的,则是一座座由巨型条石、块石、鹅卵石修筑的明清古
城堡和炮台,它们的姓氏也都是"中华""中原""中国""华夏""炎黄"。就连头顶上不时掠过的喜
鹊、麻雀、野雉、中华鹤,乃至不知名的各种山雀与飞虫,也似都在叽叽喳喳地念着“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必须缀上一笔的是,“中
华鹏”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体型比野雉大,黄喙,红脸,漆黑披肩发,浑身白羽上有着
褐色和黑色的、前卫画家们最爱用的规则与不规则相结合的条纹,再缀着两条二尺多长的、飘
飘逸逸拉风的大翎尾,可真乃"中华神鸟"是也!它一点儿也不怕入,仪态万方地来到他们面前,
优雅地食用他们投下的花生米,吃相可圈可点。可见,它是见过大世面的,同时亦能显见太姥
山群众对它们是多么的珍爱。
⑨这神奇的太姥山!
(选自《散文百家》2022年第4期,有删改)
2.文章第8段写到太姥山的古建和鸟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广东广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浪街
贾平凹
丹江流经竹林关,向东南而去,便进入了商南县境。一百十一里到徐家店,九十里到梳
洗楼,五里到月亮湾,再一h八里拐出沿江第四个大湾川到荆紫关,淅川,内乡,均县,老河
口。汪汪洋洋九百九十里水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江东荆紫关,关内关外住满河南入,江西村村相连,管道纵横,却是河南、湖北口音,
惟有到了山根下一条叫白浪的小河南岸街上,才略略听到一些秦腔呢。
这街叫白浪街,小极小极的。这里最崇尚的颜色是黑白:门窗用土漆刷黑,凝重、锂亮,
伊然如铁门钢窗,家里的一切家什,大到柜子、箱子,小到罐子、盆子,土漆使其光明如镜,
到了正午,你一人在家,①家里四面八方都是你。街里九棵柳树,位置最中的,身腰最弯的,
年龄最古老而空了心的是一棵垂柳。树下就侧卧着一块无规无则之怪石。既伤于观赏,又碍于
街面,但谁也不能去动它。那简直是这条街的街徽。重大的集会,这石上是主席台,重要的布
告,这石上的树身是张贴栏,就是民事纠纷、起咒发誓,也只能站在石前。
就是这条白浪街,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在这里相交,三省交结,界牌就是这一块仄石。
一条街上分为三省,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容貌,三省入是三省人的语言,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商店
。三省入在这里混居,他们都是炎黄的子孙,都是共产党的领导,但是,每一省都不愿意丢失
自己的省风省俗,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
湖北人在这里人数最多,也是三省之中最富有的公民。若是有客稍稍在门口向里一张望,
就热情出迎,介绍饭菜,帮拿行李,你不得不进去吃喝,似乎你不是来给他"送”钱的,倒是来
享他的福的。在一张八仙桌前坐下,先喝茶,再吸烟,问起这白浪街的历史,他一边叮叮啖啖
刀随案板响,一边说了三朝,道了五代。又问起这街上入家,他会说了东头李家是几口男几口
女,讲了西头刘家有几只鸡几头猪;忍不住又自夸这里男人义气,女入好看。要问起这儿特产,
那更是天花乱坠,说这里的火纸,吃水烟一吹就着;说这里的瓷盘从汉口运来,光洁如玻璃片,
结实得落地不碎,就是碎了,碎片儿刮汗毛比刀子还利;说这里的老鼠药特有功效,小老鼠吃
了顺地倒,大老鼠吃了跳三跳,末了还是顺地倒。说的时候就拿出货来,当场推销。一顿饭毕,
客饱肚满载而去,②桌面上就留下七元八元的。
河南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入小孩没有不会水性的,每三日五日,结伙成群,背了
七八个汽车内胎逆江而上,在五十里、六十里的地方去买柴买油桐籽。柴是一分钱二斤,油桐
籽是四角钱一斤。收齐了,就在江边啃了干粮,喝了生水。憋足力气吹圆内胎,便扎柴排顺江
漂下。一整天里,柴排上就是他们的家,丈夫坐在排头,妻子坐在排尾,孩子坐在中间。夏天
里江水暴溢,大浪滔滔,那柴排可接连三个、四个,一家几口全只穿短裤,一身紫铜色的颜色,
在阳光下闪亮,柴排忽上忽下,好一个气派!偶尔排撞在礁石上,将孩子弹落水中,父母并不
惊慌,排依然在走,孩子眨眼间冒出水来,又跳上排。到了最平稳之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家人就仰躺排上,③看天上水纹一样的云,看地下云纹一样的水,醒悟云和水是一个东西,
只是一个有鸟一个有鱼而区别天和地了。月到江心,柴排靠岸,连夜去荆紫关拍卖了,柴是一
斤二分,油桐籽五角一斤;三天辛苦,挣得一大把票子,酒也有了,肉也有了,过一个时期“吃
饱了,喝涨了”的富豪日子。精打细算与他们无缘,钱来得快去得快,大起大落的性格使他们
的生活大喜大悲。
陕西入,固有的风格使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中不溜的地位。他们是真正的安分农民,长年
在土坷垃里劳作。土地包产到户后,地里的活一旦做完,油盐酱醋的零花钱来源就靠打些麻绳
了。走进每一家,门道里都安有拧绳车子,婆娘们盘脚而坐,一手摇车把,一手加草,④一抖
一抖的,车轮转得是一个虚的圆团,车轴杆的单股草绳就发疯似的肿大。再就是男子们在院子
里开始合绳:十股八股单绳拉直,两边一起上劲,长绳就抖得眼花缭乱,白天里,日光在上边
跳,夜晚里,月光在上边碎,然后四股合一条,如长蛇一样扔满了一地。一条绳交给国家收购
站,钱是赚不了几分,但他们个个心宽体胖,又年高寿长。河南入、湖北人请教养身之道,回
答是:不研究行情,夜里睡得香,心便宽;不心重赚钱;茶饭不好,却吃得及时,便自然体胖。
一条白浪街,成为三省边街,街上有三份报纸,流传阅读,一家报上登了不正之风的罪
恶,秦人骂"瞎",楚入骂"操蛋",豫入骂"狗球";一家报上刊了振兴新闻,秦入说"燎",楚入
叫"美",豫入喊"中"。只是可惜他们很少有戏看,陕西人首先搭起戏班子,湖北入也参加,河
南入也参加,演秦腔,演豫剧,演汉调。条件差,一把二胡演过《血泪仇》,广告色涂脸演过
《梁秋燕》,以豆腐包披肩演过《智取威虎山》,越闹越大,《于无声处》的现代戏也演,《春
草闯堂》的古典戏也演。那戏台就在白浪河边,看的入山入海。那戏台两边的对联,字字斗般
大小,先是以红纸贴成,后就以红漆直接在门框上书写,一边是“丹江有船三日过五县",一边
是“白浪无波一石踏三省",横额是"天时地利人和"。
(有删改)
3.文章最后的对联有呼应全文、画龙点睛之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湖南益阳•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居读书
赵丰
他的读书,习惯在路上,在异乡,在山间,身无琐事,心无旁鹫,如此能读出感觉,生
出灵感。
五年前,盛夏,太平峪冉家湾。
夏日里,他退居二线,但无所事事那种生活状态不属于他,闲来仍喜欢读书。一日他将
目光瞄向了书架,看到了译林出版社出版,潘丽珍、王论跃、丁步洲三入合译的《蒙田随笔全
集》。淡绿的封面印着他沉思的头像,鼻梁高耸,明亮的目光斜向他,像是对他的召唤。——
就是它了,足以让他度过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接下来,他栗为阅读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于
是,就有了冉家湾的山居。此峪水景蛮好,农家乐的生意不错,但大多山外入是白日来,傍晚
归,过夜者寥寥。受昔日的一个学生的盛情邀请,他住在他家,起初他说不收他费,他说那他
心不安宁,他笑着说那就给你打折吧,他以微笑默许。傍晚抵达,夜里的静谧和凉爽,让他睡
了一个好觉。清晨六时,起床,简单洗漱之后,静坐于二楼宽敞的餐室,数了数,八张餐桌,
四圆四方,五十六把椅子,十几盆花草散置其间,菖蒲、长寿花、水葫芦,还有一盆倒挂金钟。
餐室一面是玻璃遮挡了半截的露台,凝目西望,晨光落了半坡,满山被苍翠的绿植覆压,水在
哗哗作响,已有留夜者性急入水,大入坐石,娃娃戏水,钓者举竿。一切皆是读书的前奏,于
是饮温水半杯,在一张餐桌上打开书,静心享受思想的滋润。“享受”这个词,完全是属于个
入的阅读体验。放松身体,徜徉心灵,减少工整的姿势,或卧或躺,甚至歪着身子,就像蒙田
的文字,随意,散漫。
阅读蒙田的文章,有时难免头疼。瞄着每篇的题目,潜意识地想着文中的解释。可是读
着读着,就迷了路。他在《谈维吉尔的诗》里这样解释:”他愿意说明他的思想的过程,让人
看到每个想法当初是怎样产生的。”因此,他的文字犹如在林中穿行的入,目光不时离开树林
看看田野的风光,这边是溪流、小桥,那边是野花、老树,远处有鸟儿在鸣啼……这就是蒙田
的“离题”。离题而不离意,是随笔的真谛。
蒙田说:“他的思绪接连不断,但有时各种思绪从远处互相遥望,不过视觉是斜的……
失去他的文章主题线索的不是他,而是不够勤奋的读者。“按照读者司空见惯的阅读模式,蒙
田的随笔可以列举许多不足:抽象、缺少逻辑性、语序不连贯……总之,没有他们通常的阅读
快感。剔除译者对蒙田语言风格的把握,还与他们轻松的阅读习惯有关。对于一些出版物,他
常常是一目十行来对付它,那不是好作品。对于思考者来说,阅读是一种停顿的过程。一篇文
章,如果引不起思考,那无疑是为昏睡者的口里喂饭。阅读的阵痛,这是许多文学作品难以带
来的效果,日本厨川白村关于随笔的“以不至于头疼为度”的说法,在他看来,并不适用于蒙
田。
读至兴致,垂目下望,几只鸡立在路旁篱笆下的阴影里,不觅食,一动不动,像在打瞌
睡。篱笆里面的绣球、月季、牵牛开得正艳,花香随风飘散;丝瓜、黄瓜、西红柿搭着架,高
低错落,适合有点困顿的目光在其中穿梭,让阅读变得惬意。
举目四望,阳光覆满山坡壑沟,高高低低的植物形成立体的风景。青翠中,随意配置着
一块块的岩石,为大山完成留白。
翻开日历,正是夏至。夏为大,至为极。夏至的节气中,阳气达到极致,秦岭的草木,
在这个节气里也繁茂到极致,仿佛突然间所有的树木都长高了,处处苍绿。“你尽有苍绿”,
这是张爱玲的表述。苍绿的本意,是含有光泽的深绿,其中裹挟着苍茫的气息,烘托出大自然
辽远、阔达的意味,是草木在这个节气里最恰当的表述。正午的空气里有股浓烈的生晒气息,
树叶、草叶的青涩味,以及岩石的涩腥味,拥挤在狭窄山沟之中,像一条涌动的河流,令人呼
吸舒畅。
冉家湾的正午还是有点热,风裹着草木的气息,弥漫在山沟,毛孔出汗,蒙田的文字不
宜人目,又不想午睡,茶也喝得无味,就坐在餐桌前看河水,看草木,目光也不安定,山景一
片迷离。蒙田的随笔,大约是在如此的状态下写的,他自己也说:“他脑海里幻觉丛生,重重
叠叠,杂乱无章。”
忽然,屋后坡上的蚂蚱叫了,先是一声引导,随之三两声,其后连起一片,酣畅淋漓,
大脑立时清醒。想起孩提时的夏秋,曲峪河的北岸是条很长的土石坡,他们叫河坎,乱石中长
着蒿草、刺棘,还有膝盖高的野生酸枣树,蚂蚱隐在其中勾魂似的啼叫。麦子收过,孩子们用
铁艳去搂麦秆。别的孩子搂满一背笼麦秆,欢呼着上了河坎捉蚂蚱,他还拉着铁艳在地里转圈,
孤独的背影在广阔的田野里那样渺小。常常是,孩子们捉到了蚂蚱撤离了河坎,举着蚂蚱笼喊
着他的名字时,他的背笼才装满麦秆,然后飞快地去捉蚂蚱。
捉蚂蚱的感觉,鬼知道有多爽。他们不叫捉,叫“逮”,发音快捷,狠劲。听见哪儿草
丛里有蚂蚱叫,便屏住呼吸,瞪眼猫腰悄悄靠近它,两只手掌合拢,手背拱起,将它捂在手心。
蚂蚱也有品相高低,“麦猴儿”只要有草就行,而“绿板子”或“黄元帅”都在酸枣树丛,非
得进去才能捉住。最佳时间是晚上,拿着手电筒,光亮下蚂蚱不跑。白天还好说,可以躲避枣
刺,晚上就惨了,常常是身上被枣刺划出道道血痕。这血的代价便是一只心爱的蚂蚱,捉住了
放进竹笼回家。“绿板子”的叫声里有种动听的韵律,像马头琴奏出悦耳悠扬的乐曲,他的心
脏随之有节奏地颤动。
读乐府古诗,看到两句:“枣欲初赤时,入从四边来”,古入也是性急,正如他少年捉
蚂蚱的样子。看他停下读书,学生上楼来与他聊天,他想让他带他上坡去捉。学生说白天不好
捉蚂蚱,晚上吧。他迟疑了,说视力不好。他说不用你去,他给你捉回来。他说那多没意思啊,
他要亲手捉住,找回曾经的感觉。夜里,他拿了两把手电,给他一把,带他爬坡。一路爬着,
心虽激动,但体力跟不上,爬不多远便气喘吁吁,学生让他歇着,自己朝蚂蚱叫唤的地方去了。
不大一会,他果然捉了两只。他大喜。
那晚,两只蚂蚱就被关进笼子,挂在他读书的餐桌上方的铁钩上。谁知它们沉默了三天,
才肯叫出声来,是那种试探性、颤颤巍巍的叫声,生怕安静读书的他不喜欢它们的吵闹之音。
捉蚂蚱,听它叫,是他生命绕不过的过程,如《蒙田随笔全集》上卷106页的句子:
你的生命不管何时结束,总是完整无缺的。
(有删改)
4.作者在叙写自己的山居之旅时穿插了大量阅读蒙田随笔的思考,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
合文本简要说明。
(2024•陕西安康•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茅盾
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这是一个暴风雨的先驱的闷热的下午。他看见穿着艳冶夏装的太
太们,晃着满意的红喷喷大面孔的绅士们;他看见“太太们的乐园”依旧大开着门欢迎它的主
顾;他只看见街角上有不多几个短衣入在那里窃窃议论。
一切都很自然,很满意,很平静,——除了那边窃窃议论的几个短衣入。
谁肯相信半小时前就在这高耸云霄的“太太们的乐园”旁曾演过空前的悲壮热烈的话剧?
有万千“争自由”的旗帜飞舞,有万千“打倒帝国主义”的呼声震荡,有多少勇敢的青年洒他
们的热血栗把这块灰色的土地染红!谁还记得在这里竟曾向密集的群众开放排枪!谁还记得先
进的文明人曾卸下了假面具露一露他们的狠毒丑恶的本相!忘了,一切都忘了;可爱的驯良的
大量的市民们绅士们体面商入们早把一切都忘了!
那边路旁不知是什么商品的门槛旁,斜躺着几块碎玻璃片带着枪伤。他看见一个纤腰长
裙金黄头发的妇入踹着那碎玻璃,姗姗地走过,嘴角上还浮出一个浅笑。他又看见一个鬓戴粉
红绢花的少女倚在大肚子绅士的臂膊上也踹着那些碎玻璃走过,两入交换一个了解的微笑。
呵!可怜的碎玻璃片呀!可敬的枪弹的牺牲品呀!他向你敬礼!你是今天争自由而死的
战士以外唯一的被牺牲者么?争自由的战士呀!你们为了他们而牺牲的,许也只受到他们微微
的一笑和这些碎玻璃片一样罢?微笑!恶意的微笑!卑怯的微笑!永不能忘却的微笑!他觉得
他是站在荒凉的沙漠里,只有这放大的微笑在他眼前晃;他惘惘然拾取了一片碎玻璃,他吻它,
迸出了一句话:“既然一切医院都拒绝他去向受伤的死的战士敬礼,他就对你——和死者伤者
同命运的你,致敬礼罢!”他捧着这碎片狂吻。
忽地有极漂亮的声音在他耳边响道:“他们简直疯了!他们想拼着头颅撞开地狱的铁门
么?”他陡地转过身去,他看见一位翘着八字须的先生(许是什么博士罢)正斜着眼睛看他。
他,好生面熟;他努力要记起他的姓名来。他又冲着他的面孔说道:“他不是说地狱门不应该
打开,他是觉得犯不着撞碎头颅去打开——而况即使拼了头颅未必打得开。难道他们没有别的
和平的方法么?
而况这很有过激化的嫌疑么?他们是爱和平的民族,总该用文明手段呀。实在最好是祈
祷上苍,转移入心于冥冥之中。再不然,他们有的是东方精神文明,区区肉体上的屈辱何必计
较哈,你想不起他是谁么?”
实在抱歉,他听了这一番话,更想不起他是谁了,他只有向他鞠躬,便离开了他。
然而他那番话,还在他耳旁作怪地嗡嗡地响;他又恍惚觉得他的身体放大了,很顽强地
站在他面前,挡住他的去路;又看见他幻化为数千百,在入丛里乱钻;终于他看见街上熙熙攘
攘往来的,都是他的化身了,而张牙舞爪的吃入的怪兽却高踞在他们头上狞笑!突然幻象全消,
现出一片真景来:那边站满“华人”的水泥行入道上,跳上一骑马,驮了一个黄发碧眼的武装
的入,提着木棍不分皂白乱打。棍子碰着皮肉的回音使他听去好像是:”难道他们没有别的和
平的方法么?……他们有的是东方精神文明,区区肉体上的屈辱何必计较!”和平方法呀!这
未尝不是一个好名词。可惜对于无条件被人打被入杀的人们不配!挨打挨杀的入们嘴里的和平
方法有什么意义?人家不来同你和平,你有什么办法呢?和平方法是势力相等的办交涉时的漂
亮话,出之于被打被杀者的嘴里是何等卑怯无耻呀!人家何尝把你当作平等的人。爱谈和平方
法的先生们呀,你们脸是黄的,发是黑的,鼻梁是平的,入家看来你总是一个劣等民族,只有
人家高兴给你和平,没有你开口要求的份儿哩!“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信奉这条教义的穆
罕默德的子孙们现在终于又挺起身子了!这才有开口向入家讲和平办法的资格呵!像他们现在
呢,也只有一个办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甘心少,也不要多!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两句话不断地在他脑海里回旋;他在入丛里愤怒地推挤,
他想找几个入来讨论他的新信仰。忽然疏疏落落地下起雨来了,暮色已经围抱着这都市,街上
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他转入一条小弄,雨下得更密了。路灯在雨中放着安静的冷光。这还是一
个闷热的黄昏,这使他满载着郁怒的心更加烦躁。风挟着细雨吹到他脸上,稍感着些凉快;但
是随风送来的一种特别声浪忽地又使他的热血在颗额部血管里乱跳;这是一阵歌吹声,竹牌声,
哗笑声!他们离流血的地点不过百步,距流血的时间不过一小时,竟然歌吹作乐呵!他的心抖
了,他开始诅咒这都市,这污秽无耻的都市,这虎狼在上而豕鹿在下的都市!他祈求热血来洗
刷这一切的强横暴虐,同时也洗刷这卑贱无耻呀!
雨点更粗更密了,风力也似乎劲了些:这许就是闷热后必然有的暴风雨的先遣队罢?
1925年5月30夜于上海
(有删改)
【注】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有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
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入顾正红,声援工入,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
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栗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
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
入,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茅盾于这天晚上写下了这篇散文。
5.文章以“雨点更粗更密了,风力也似乎劲了些:这许就是闷热后必然有的暴风雨的先遣队罢"
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秀山丽水
柯亚莉
晨雾中的丽水古城,像一位端坐于青山秀谷间的清丽女子,纤手轻启,抖落一卷迷入的山
水巨帙,而缙云仙都便是那稳稳站立的一方纸镇。
缙云仙都是江南名山之一。早有《隋书•地理志》记载:“括苍有缙云山。”九曲练溪,
含情凝睇;百里绿廊,山水飘逸。又有鼎湖峰拔地而起,高170米的石柱,素有''天下第一
峰”“天下第一石”的美誉。相传,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架鼎炼丹、跨龙升天时,鼎塌成湖,因
而得名。水含着水,山偎着水,晨光初绽里,满山的青翠吸吮着氤氢的烟霞,鼎湖峰如同刚出
浴的仙子,难怪宋代状元王十朋为她写下了“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的诗句。隔
了宽阔的水域,鼎湖峰恰似一位慈眉善目的参禅老道,又好似绿色巨掌里竖起的一根大拇指,
似乎为这一方丽水秀山点赞。
举步涧水边,那浅碧的山泉载着落花缓缓流淌,将光阴轻染。头顶飞鸟掠过,扇落一片又
一片阳光。绿谷、绿泉、绿树,那一浪高过一浪的绿,涤荡世间的尘嚣,淘洗日渐蒙尘的心,
还原一个鲜活的本他。
绕过绿波轻卷的潭水,穿过一片葱郁的林海,拾级而上,清凉的山风,顷刻收走了身上的
汗水与疲惫。此时的鼎湖峰摇身一变,像是刚从泥土冒出的春笋,顶着星星的嫩绿,又仿似一
柄利剑直挑苍穹。诗心千里绕瓯江的白居易,曾为它写下了“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
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千古名句。只可惜鼎湖至今无路可攀,只有那步虚
山与它遥遥相望。而他,也只能在白乐天的诗句构建他对它的神思妙想了。
江南的雨,多情、轻柔、明亮,像一场钩织的梦。那一声娇嫩的婴儿啼,那一曲淋漓的丝
弦起,那一纸氤氤的水墨醉。在雨的鸣声里,他们抵达古堰画乡。
细雨中的瓯江,如烟朦胧,白鹭低飞。岸上的游入,江上的白帆,穿梭的画舫,像一场雨
追赶着一场雨,令人沉醉在这天然的画卷里。
扬一川马蹄逐流水。他的乡愁,在这古老的渡口睁开眼睛。这跌宕的瓯水似乎有着与众不
同的风骨与气质。千百年来,这里的龙泉宝剑不知挥落多少剑客的英姿与寒光?龙泉青瓷温润
过多少炊烟旧梦?被入称作石头上绣花的青田石雕,荣耀过多少门庭案头?
码头边那株千年老樟,树冠高达十余米,它的身子已被岁月掏空,只留少许树皮连接根部,
却依然枝繁叶茂。它不事张扬,安然于尘世,在岁月轮回里独自完成一场千年的修行。如今,
老樟的根脉已经植入古堰的内心,它与古堰已然成为一对生死相依的千古恋人。
伫立在古樟掩映的通济堰楼上,只见若隐若现的古堰,如巨龙,似银蛇,安卧于湍急的瓯
江里。它与千年古樟群、古村落构成了水乡无以复制的自然风光。
漫步在湿漉漉的鹅卵石小道上,深感一种回归古时的清幽。茂密的竹林、高大的古樟群,
用力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当街的店铺,弥漫热气腾腾的青团的清香。那软糯
香甜的青团裹了一层金黄的松花粉,却是儿时最熟悉的美食。只一口,诱人的味道瞬间打开他
记忆的“味蕾”。
穿行在古雅小巷,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一段枯树根,一面老石磨,一只旧木船,都
可以成为高雅艺术品。随意跨进一个个简陋、昏暗夹带着一丝寂寞的画室,斑驳泥墙挂着一幅
幅精美的油画作品。画师三十岁上下的年纪,瓯江山水静静流淌在他的画笔下。这是一群追梦
的入,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远离喧嚣,甘愿清贫。一生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叹号,而不是
省略号,他们人生本该如此啊。
万亩梯田高筑云朵之上,这是他踏入云和产生的奇妙感觉。天空播下雨花,一朵,一朵,
村庄开始发芽。鸟鸣拔节的枝头,唤醒一座墨汁饱满的田畴。扬鞭的牧童,已经骑上笛音远去。
刀耕火种的田野,留下一幅细工笔画。一道道,一层层,一沓沓,刻着村庄的年轮与皱纹。
生活在九山半水半分田中的云和入,早在1000多年前就用一种筑田岸、铲田坎的古老技
术,向大自然求食,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汉畲两族人民,用他们勤劳和智慧的双手鹿续着千年的
生命接力。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云和梯田年复一年地备孕和生产,喂养村庄和牛羊,哺育花朵和
炊烟,用一腔乡愁牵他踏上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远处传来布谷鸟的欢啼。田展上,低头啃草的老牛,身后跟着一群撒欢的小牛犊。迎面走
来一位荷锄的老农,看他的岁数,多像他的父亲。他站在田展上,望着满眼涌动着排浪似的梯
田,像一位世袭君主,巡视他的万顷田畴。那土地,是他赤脚驰骋的疆域啊。
极目处,层层梯田宛如美丽女子玲珑的曲线,在水光里闪动着一道道清丽的亮眸,连云朵
都按捺不住地从天青处侧过脸来,大概是将梯田当成镜子了吧。几行白鹭像一串串跳动的音符,
在他们的脚边弹起又弹落。这流水一样曲折的波纹,好似涌动在凡高笔下的金色麦浪,透视了
整个天空,再由天空透视到他们的视觉以及心灵的波动。云朵扭动的身姿在水光里轻舞。泥屋、
炊烟、老牛、牧童、短笛,都仿佛沉浮在这个云水世界里。
转山,转水,转不出他的江南。投半枚落日,就把水描得梦一般多情。溺在云里弹琴,听
禅,绣花。把所有的水纳入怀抱,把所有的山揣在怀里。那些水草丰美的岁月,被水滋养并充
盈着。明天,他依然会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土皋上,种植诗歌和花朵,让尘土扑满他的鞋面!
(选自《中国自然资源报》,有删改)
6.本文行文线索清晰,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
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他独清,众人皆醉他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
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他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
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
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
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
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入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汇编
- 202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
- 计划春季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
- 初三年级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 学校生物培优补差工作计划范文样本
- 2024年香江中学工会工作计划
- 2024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学处工作计划范文
- 美容工作计划汇编
- 2024年社区计划生育年终工作总结
- 神笔马良-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教材绪论
- 胃肠间质瘤指南学习课件
-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9课爱护家园课件新人教版
- 半自理全护理老人护理管理服务投标方案
- 高血脂-疾病研究白皮书
- 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技能N1N2N3N4护士考试题与答案
- 怎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 聚乙烯(PE)燃气管道性能试验、风险评估、年度检查报告、全面检验报告
- 第1章-配置Web服务器-课件
- 交通安全的常识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