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北京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_第1页
2025届北京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_第2页
2025届北京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_第3页
2025届北京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_第4页
2025届北京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进入信息时代,人类活动带来海量数据,而传统计算受物理条件限制,正日益逼近算力极限。未来,

在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的过程中,量子计算必将扮演重要角色。量子计算基于量子比特,利用量子叠加等

特性进行信息处理,能实现并行计算,其计算速度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与传统计算相

比,量子计算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

处理能力。

传统计算输出的是一个精确结果,而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人工智能也是通过数据归类产出概率结

果,因此量子计算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在完成某些需要挑选出最优化解决方案的任务时,量子计

算具有传统计算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量子

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所产生的效应及影响,可能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目前,全球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路线主要有超导量子、光量子等。超导量子计算与现有集成电路技术

有很高的兼容性,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集成。不过其核心单元中的电子容易穿透绝缘体,从而导致计算错

误。光量子计算信息存储量大,能耗相对较小。其劣势在于硬件体量过于庞大,量子比特之间逻辑操作困

难。

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诸多路线各有优劣,至今没有任何一条路线能够完全满足量子计算实用化要求。

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混合多种路线,比如利用光量子做量子存储,超导量子做运算。也有观点认为,根据

开发的难度,可以先期研制专用量子计算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再去开发更加复杂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这些设想理论上可行,但都有各自的难题需要解决。

近年来,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量子计算机研制的门槛极高,一般的创业公

司或研究团队很难进入。专家预计,十年或许是我国量子计算实现商用的最短时间,而从国家层面整合研

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尽早确定适合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技术路线,将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取材于张辉、陈根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首个里程碑,学术上称为“量子计算优越性”,指的是作为新生事物的量子计算

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速度超过最强的传统计算机。2019年,美国谷歌公司推出53个超导量子的原型

机“悬铃木”,其“随机线路取样”的计算速度远超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率先实现了“量子计算

优越性”。

我国量子计算在多条路线上分别开展研究。由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光量子领域一直处

于国际领先地位。2017年,该团队构建了世界首台操控10个光量子的原型机。2019年,团队进一步实现

了20个光量子的“高斯玻色取样”计算,逼近了“量子计算优越性”。2020年,团队成功构建了76个光

量子的原型机“九章”,“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比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2021年,

团队通过一系列创新,构建了113个光量子的原型机“九章二号”,“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又有巨

幅提升,并实现了相位可编程功能。

截至目前,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纷纷亮相,但都只能进行一些实验性的演算,离商

业应用还很远。还有几项关键技术难题,有待科研人员攻克。其中高昂的成本,是量子计算商用的一大

“拦路虎”。量子计算需要处于极低温环境,“悬铃木”要全程在-273℃的环境下运行,“九章”的光子

探测部分也需-269℃的低温。这是因为量子叠加态很脆弱,温度一高容易产生“量子噪声”,将影响计算

准确度。为此,量子计算需要配置多台价格昂贵的专业“冰箱”。

鉴于目前的技术条件,让更多的企业通过量子云计算服务,共享稀缺资源,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是

较为可行的推动量子计算商用的路径。这也是谷歌等公司纷纷开始布局量子云计算服务的原因。我国量子

计算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各方协同努力下,也一定能早日实现商业应用。

(取材于许琦敏、孙^飞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的海量数据导致传统计算达到了极限。

B.传统计算无法完成密码破译,而量子计算可以。

C.量子计算输出精确结果,准确度超过传统计算。

D.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量子计算发展技术路线。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亚礁的一项是()

A.掌握集成电路技术,将有利于超导量子计算的发展。

B.实现硬件小型化是光量子计算机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C.理论上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各条技术路线不能兼容。

D,专用量子计算机开发的难度比通用量子计算机更小。

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计算优越性”是体现量子计算速度优势的重要标志。

B.自2017年以来,潘建伟团队能操控的光量子数量持续增加。

C.“九章二号”比“九章”计算速度更快,有一定编程能力。

D,计算时环境嘈杂会使量子叠加态脆弱,导致出现计算错误。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计算未来可挑选出北京交通拥堵最优解决方案。

B.“九章”原型机还未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C.“九章二号”和“悬铃木”目前不能投入市场应用。

D.“九章”与“悬铃木”运行时对极低温的要求不同。

5.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有哪些优势?我国实现量子计算商用需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努力?请根据以上

两则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LD2.C3.D4,B

5.优势:①在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

②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

努力:①国家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确定量子计算发展技术路线。

②科研人员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尽力降低成本。

③企业布局量子云计算服务,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人类活动的海量数据导致传统计算达到了极限”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而传统计算受物理

条件限制,正日益逼近算力极限”可知,是“传统计算受物理条件限制”是导致传统计算达到了极限的原

因。

B.“传统计算无法完成密码破译”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在密码破

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可知,传统

计算并非无法完成密码破译,只是在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上不如量子计算。

C.“量子计算输出精确结果”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传统计算输出的是一个精确结果,而量子

计算输出的是概率”可知,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能力。

C.“理论上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各条技术路线不能兼容”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四段“未来量子计算机

可能混合多种路线,比如利用光量子做量子存储,超导量子做运算”可知,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各条技术

路线是可以兼容的。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计算时环境嘈杂会使量子叠加态脆弱”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三段“这是因为量子叠加态很脆弱,

温度一高容易产生'量子噪声',将影响计算准确度”可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能力。

B.“还未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团队成功构建了76个光量子的原型

机‘九章‘,'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比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可知,“九章”实现

7“量子计算优越性”。

故选Bo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于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所具有的优势,从材料一第一段“量子计算基于量子比特,利用量子叠加

等特性进行信息处理,能实现并行计算,其计算速度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与传统计算

相比……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可以总结出:量子计算在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

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

从材料一第二段“传统计算输出的是一个精确结果,而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人工智能也是通过数据归

类产出概率结果,因此量子计算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可知:量子计算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

关于我国实现量子计算商用的努力方向,从材料一最后一段''而从国家层面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

同攻关,尽早确定适合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技术路线,将加速这一天的到来”可以总结出:国家整合研究

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确定量子计算发展技术路线。

从材料二第三段“其中高昂的成本,是量子计算商用的一大‘拦路虎'"可总结出:科研人员攻克关键技

术难题,尽力降低成本。从材料二最后一段“鉴于目前的技术条件,让更多的企业通过量子云计算服务,共

享稀缺资源,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是较为可行的推动量子计算商用的路径”可总结出:企业布局量子云计

算服务,探索适合的行业应用。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16分)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

②六畜,其初皆兽也。彼虎豹能搏、能噬,而马亦能蹄,牛亦能触。先王知能搏能噬者不可以人力

制,故杀之。蹄者可驭以羁细,触者可拘以福衡,故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是故先王之选才也,

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

率F殳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汉之韩信、寄布、彭越,才将也。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

③或日:“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冀赏耳,不如勿先赏以邀其成功。”或日:“赏所

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一隅之说,非通论也,不可用也。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

当观若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

④夫养骐骥者,丰其刍粒,洁其羁络,浴之清泉,而后责之千里。彼骐骥者,其志常千里也,夫岂以

一饱而废其志哉!至于养鹰则不然,获一雉,饲以一雀;获一兔,饲以一鼠。彼知不尽力吉击搏,则其势

无所得食,故然后〃我用。才大者,骐骥也,不先赏之,是养骐骥者饥之而责其千里,不可得也;才小

者,鹰也,先赏之,是养鹰者饱之而求其击搏,亦不可得也。是故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大者:不先为赏之

说,可施之才小者:兼而用之可也。

⑤昔者,汉高帝一见韩信而授以上将,解衣衣之,推食哺之;一见腺布,而以为淮南王,供具饮食如

王者;一见彭越,而以为相国。当是时,三人者未有功于汉也。厥后追项籍垓下,与信、越期而不至,捐

数千里之地以学之,如弃敝屐。项氏未灭,天下未定,而三人者已极富贵矣。何则?高帝知三人者志大,

不极于富贵,则不为我用,虽极于富贵而不灭项氏,不定天下,则其志不已也。至于樊哙、滕公之徒则不

然,拔一城、陷一阵,而后增数级之爵,否则终岁不迁也。知其才小而志小,而先赏之,则彼将泰然自

满,而不复以立功为事故也。

⑥噫!韩信立于齐,当此之时而夺之王,汉茜殆哉!而彼则曰:“汉王不夺我齐也,”故齐不捐,则

韩信不忏;韩信不怀,则天下非汉之有。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

(取材于苏洵《御将》)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亦能触触:用触角抵人

B,又不可责以康隅廉隅:品行端正

C.捐数千里之地以曷畀:给予

D.则韩信不怀怀:怀恨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先王知能搏能噬着……②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有

B.①人君当观基才之小大②汉墓殆哉

C.①彼知不尽力于击搏②不极于富贵

D.①故然后为我用②而以为淮南王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氐题的一项是()

A.作者把将分为“贤将”和“才将”,本文则重点议论如何驾驭才将,因为作者更欣赏才将,认为其更

难得。

B.作者用虎豹、牛马的野性来比喻才将难以驾驭之处,同时他认为对待牛马的态度应与对待虎豹的态度

不同。

C.作者在对待如何封赏才能不同的将领的问题上,反对那些片面的一隅之见,表现出较为客观辩证的思

想。

D.全文论证层次清晰,首段提出论题,然后指出选将要唯才是用,再进一步论析御将的智慧,并辅以例

证。

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史为证,在对比中证明文章观点,这一点和《五代史怜官传序》有共同之处。

B.第③段两处“或曰”与苏洵《六国论》首段的“或曰”都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

C.第④段提到的“养骐骥”与《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骐骥一跃”感情色彩相同。

D.本文先用自然物来作类比,然后举史实论证,这种写法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一致。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人君成功驾取才将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并根据文意分别加以说明。

【答案】6.D7.C8.A9.A

10.①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

②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

③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

④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句意:韩信就不会归向刘邦。怀:归依到,归向。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①句意:先王知道那些能搏杀人、噬咬人的野兽。“者”,……的野兽。

②句意:武将尽心竭力而不拒绝驱遣、踩着锋利的刀刃不退缩的原因。“者”,……的原因。

B.①句意: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其”,代词,他们。

②句意:汉朝真的很危险了。“其”,语气副词,确实,真的。

C.①句意:鹰知道如果不尽力搏击(抓获猎物)。“于”,介词,引出对象。

②句意:不让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于”,介词,引出对象。

D.①句意:所以就这样为我所用。“为”,介词,被。

②句意:就封他做淮南王。“为”,动词,做。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及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

A.“因为作者更欣赏才将,认为其更难得”错误,原文有”而御才将尤难……贤将既不多有……韩信不

怀,则天下非汉之有。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可知,是因为才将难驾驭,而贤将不多,且才将对国家

作用很大。

故选Ao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都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错误,《六国论》中作者设问“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一问一答间,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不是引发了作

者的全面否定。

C.“感情色彩相同”错误,本文中的“骐骥”象征有远大志向、才能大的才将,有赞美之意。《荀子•劝

学》中提到的“骐骡一跃”中的“骐骥”就是指千里马,没有主观感情。

D.“这种写法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一致”错误,《种树郭橐驼传》不是举史实论证,而是以当时的吏治

情况论述。

故选Ao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先王不忍心抛弃它们的才能、废掉它们而使它们不能供天下人使用。

据此可概括出,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

“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先

王在选任人才的时候,倘若不是如同虎豹(那样)不可改变搏杀吞噬本性的大奸大恶,没有一个不是想用

权术管制他而保全他的才能来满足任用的。据此可概括出,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

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

“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那些担任将领的人,又不能用过于端方不苟的品

行、小心谨慎的言行来限制、苛责他,只是看他的才能如何罢了。据此可概括出,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

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

“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才能小,志向也小;才能

大,志向也大。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然后制定出驾驭他们的策略来匹配他们的志向。据此可概括

出,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

参考译文:

君王驾驭臣子,宰相容易(驾驭),武将难(驾驭)。武将有两种:一种是贤良的武将,一种是有才的

武将。而驾驭有才的武将更难。

六畜(马牛羊鸡犬猪),它们开始的时候都是野兽。那些老虎和豹子能搏杀人、噬咬人,而马也能用

蹄子踢人,牛也能用触角抵人。先王知道那些能搏杀人、噬咬人的野兽是不能够用人力去制服的,于是就

将它们杀死。能用蹄子踢人的(野兽)可以用络头和缰绳来驾驭它,能用触角抵人的(野兽)可以用横木

(绑在触角上)来拘束它,这说明先王不忍心抛弃它们的才能、废掉它们而使它们不能供天下人使用。因

此,先王在选任人才的时候,倘若不是如同虎豹(那样)不可改变搏杀吞噬本性的大奸大恶,没有一个不

是想用权术管制他而保全他的才能来满足任用的。况且那些担任将领的人,又不能用过于端方不苟的品

行、小心谨慎的言行来限制、苛责他,只是看他的才能如何罢了。汉代的韩信、黑京布、彭越,(他们都属

于)有才能的武将。既然贤将不多,那么得到才将而任用他就很好了。

有人说:“武将尽心竭力而不拒绝驱遣、踩着锋利的刀刃不退缩的原因,是希望得到封赏罢了,不如

先不奖赏他来谋求他建立功业。”有人说:“奖赏是用来差遣人的,不先进行奖赏,人才就不会为我所

用。”这些都是片面之说,而非普遍的道理,是不可行的。才能小,志向也小;才能大,志向也大。人君

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然后制定出驾驭他们的策略来匹配他们的志向。

饲养千里马的,使它的草料丰美,让它的络头洁净,给它用清泉洗澡,然后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那

千里马,它的志向就在于奔走千里,难道会因为一顿饱饭就放弃远大志向吗?至于养鹰,就不是这样了,

它抓到一只野鸡,就要奖赏给它一只麻雀;它抓获一只兔子,就要奖赏给它一只老鼠。鹰知道如果不尽力

搏击(抓获猎物),就会吃不到任何东西,所以就这样为我所用。才能大的才将,正是千里马,(如果)不

先犒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千里马的让它饿着肚子却又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不可能实现。才能小的才将,

正是猎鹰,(如果)先搞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它时让它吃得饱饱的再让它去搏击(抓捕猎物),也不可能实

现。因此,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大者的身上;不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小者

的身上:将这两种说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行。

从前,汉高祖一见到韩信就任命他为大将,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将自己吃的食物推到他面前

让他吃;一见到,踪布就封他做淮南王,赐给他的那些器具以及饮食都是按照王侯的标准;一见到彭越就任

命他为相国。那个时候,他们三个人都还没有为汉朝立下功绩。之后在追击项羽到垓下的时候,高祖和韩

信、彭越相约,他们却没能如期而至,高祖便将数千里的封地都给了韩信和彭越,就如同扔掉(一双)破

鞋子(一点也不犹豫)。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的大势也还没有确定,这三个人已经享受到了极度的富

贵。为什么呢?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都是志向远大的人才呀,(如果)不让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他们

就不会为我所用(为我效力),即便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但只要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还没有平

定,他们的志向就不会满足。至于(对)樊会、滕公这些人却不这样,他们每攻陷一座城池、每打胜一场

战争以后(才会)升几级官位,如果没有战功就一年到头也得不到升迁。(这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的才

能小因而志向也小,(如果)先奖赏他们,他们就会自满自得,从而不再把建立功业作为人生追求了。

唉!韩信在齐地自立为王,在那个时候如果高祖废黜韩信齐王的称号,汉朝真的很危险了!而韩信却

说:“汉王没有夺取我在齐的封地(因此我也不会叛变自立为王)。”所以(如果)不将齐地赐予韩信,

韩信就不会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如果)韩信不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那么天下也就不会归

汉所有。嘿!高祖刘邦可以称得上懂得大计了。

(二)《论语》阅读(4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②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

③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④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日:“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

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⑤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综合以上5则材料,概括孔子及其弟子对“省”有哪些认识。

【答案】①“省”的内容,包括品德、行为、学业等方面。②“省”的目的和意义,进德修业,成为不忧不

惧的君子。③“省”的态度习惯等,需要每日进行,长期坚持。④“省”的方法途径等,发现别人或自己有

错时都要反省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观点的理解能力。

①第⑤句强调了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

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

知识才可以丰富。此句主要从品德、学业和行为方面阐述了“省”的具体内涵;此外第①句“内自省”,

第②句“内自讼”,第③句“三省吾身”第④句“内省”等也从行为方面阐述了“省”的内涵。由此可

知,孔子及其弟子对“省”的内容认识是包括品德、行为、学业等方面。

②第②句孔子再次提到了自我检讨的问题。他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但是面对自己的错误应当如何处

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修养的高低,更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如果一个人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置若罔

闻,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若是能够在内心进行自我批评,积极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则能使事

业转危为安。第③句曾子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提醒我们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忠诚于

他人。这种自省精神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人。第④句,因为司马牛正直善言而性情急

躁,所以在这里,孔子耐心地引导他加强修养,向内省察自己。一切无负于人,自然心中无所愧疚,心胸

开阔、坦荡,也就无所忧愁、无所畏惧了。由此可知,孔子及其弟子对“省”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是进德

修业,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

③由第③句“吾日三省吾身”可知,孔子及其弟子对“省”的态度习惯等是需要每日进行,长期坚持。

④由第①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和第②句“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可知,孔子及其弟子对

“省”的方法途径等是发现别人或自己有错时都要反省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

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②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有见过能看到自己有错而在内心自责的人呢。”

③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力呢?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呢?老师传

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

④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

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⑤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

所忧虑的。”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31分。

(一)古诗歌鉴赏(共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斐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

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

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B.“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C.“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入城骚扰。

D.“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B.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C.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D.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英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14.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

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答案】12.D13.B

14.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错,原句是“今来已恐邻人非”,一个“恐”字写出诗人的担忧,而不是

“看到”。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四联皆对”错,诗歌首联“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没有对仗,“锦官城西”是偏正结

构,“乌皮几在”是主谓结构;“生事微”是主谓结构,“还思归”是偏正+动宾结构。

C.“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错,第一句是说自己在锦官城西的生计艰难,而尾联是

说渴望回到草堂隐居,没有形成呼应。

D.“借英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错,这里的“美荷衣”应指隐者衣,表达了诗人在战乱

中只求能安稳活着,“甘息机”的心态。

故选Bo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大意是,惶恐置身天地更怀念古代的太平日子,反思战乱过程便甘

愿息灭机心不入世。

“更怀古”,怀念的是古代太平的日子,更表达出对当下战乱的厌恶,战乱不仅让杜甫这样的百姓流离失

所,战战兢兢生活,担心随时失去生命,更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由此看出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对国

家、百姓的担忧。

“甘息机”表面意思是熄灭入世之心。但对于杜甫这样的人来说,真的甘心做一个隐士,过自己的太平日

子吗?不见得,因此这里的“甘息机”,一方面可见出战乱对杜甫心态的打击,另一方面也可视作无奈之

语,并非不想入世,并非不想有所作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壮志难酬的隐痛跃然纸上。

【点睛】

(二)背诵默写(10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有问之,对曰:“,能顺木之天,。(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扣而聆之,,北音清越,,余韵徐歇。(苏轼《石钟山记》)

(3)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4),青楼梦好,。(姜夔《扬州慢》)

(5),,彭泽去家百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6)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o(李白《蜀道难》)

(7),万籁有声;,小鸟时来啄食。(归有光《项脊轩志》)

(8),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

(9),拜臣郎中,寻蒙国恩,0(李密《陈情表》)

(10),晴窗细乳戏分茶。,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案】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②.以致其性焉尔③.南声函胡④.椁止响腾⑤.

摄提贞于孟瞰兮⑥.惟庚寅吾以降⑦.纵豆蔻词工⑧.难赋深情⑨.于时风波未静⑩.

心惮远役⑪可以横绝峨眉巅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⑬冥然兀坐⑭而庭阶寂寂⑮

痴儿了却公家事⑯澄江一道月分明⑰诏书特下⑱除臣洗马⑲矮纸斜行闲作草⑳

素衣莫起风尘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孳、致、函胡、椁、腾、摄、孟瞰、惟、庚寅、蔻、惮、峨眉巅、栈、钩、冥、庭、澄、洗

马、作。

(三)名著阅读(共9分)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

录》。至吴玉峰题目《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目《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

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目《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

者痴,谁解其中味。”

(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

有何关联。

(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叫《红楼梦》。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

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

【答案】(1)答案示例:

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

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

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2)答案要点:

①“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

②“梦”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

③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整体概括。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些书名与作品内容的关联。

《石头记》:这部小说在前几个章回里详细叙述了此书由来,有一块被女婿补天弃而未用的石头,搁置在

青境峰下。它因修炼之后已有灵性,能口吐人言,后又遇见一僧一道,求他们带它去红尘中经历了一番。

红尘梦尽,这块石头回到青填峰,石身记满它下凡经历后的种种事情。空空道人将这石头上记述的故事抄

了下来,因此才有了这部小说。可见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

事。

《情僧录》:红楼梦开篇空空道人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如色,自色入空”,遂易名为《情僧

录》。贾宝玉本是最多情、博情之人,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以及黛玉香消玉殒之后,他看透了世

间种种,最后出家做了和尚。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

屈、O

《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一面镜子,出自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

天祥正照风月鉴。再看看这风月宝鉴的出处,据红楼梦第十二回:“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

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

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跛足道人这前半句话告诉了我们风月宝鉴的出处、制

作者、功效,而后半句告诉我们他带风月宝鉴下凡的意义和禁忌,其实这段话另有深意。风月宝鉴的“正

面”指男女情爱,“背面”告诫我们不要太过痴迷。可见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

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

《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分别是:林黛玉、薛宝

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个女子

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且《红楼梦》一篇故事,按作者自己说来,是为了替闺阁立传,作者同情闺阁女儿的

薄命,感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也赞同闺阁女儿的“风流”、“忠义”、“巾帼不让须眉”。可见

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

分析《红楼梦》书名的合理性,需要将书名与书中内容关联。

首先解释“红楼”的含义。“红”在古代代表“女儿”,即女性;“楼”是深闺大宅;“红楼”是指住在

深闺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另外“红楼”与“朱楼”是近义词,古代的“红楼”是指富豪

权贵人家妇女所居的华丽楼宇,如白居易《秦中吟议婚》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之句。而杜

甫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字面上理解,“红楼”即“朱门”,都是富贵家庭的代名词。由

此,“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而《红楼梦》写了众多美好的女性形象,她们

出身高贵,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她们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是作者倾尽心力歌颂的对象,然而她们的结局

却逃过不“悲剧”二字;另外书中所写“四大家族”更是权势遮天的富贵大家族,故事正是写他们由盛而

衰的必然命运。因此“红楼”涵盖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梦”则是“本书主旨”之所在。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是《红楼梦》全书的提示。贾宝

玉在太虚幻境里翻阅“金陵十二钗”图册,听仙女们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饮美酒,品香茗,跟“兼

美”柔情缱绻,又有警幻仙姑和祖先之灵对他谆谆警戒,最后他落入万丈迷津,这正是贾宝玉一生的简要

概括。世上繁华、深情终不过大梦一场,恍然一梦,情海幻变,这是人生的真相。“梦”象征了作家人生

如梦的幻灭感。

红楼一梦,繁华终归于尽,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

整体概括。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壁上乾坤

一直以来有一个心愿,想去运城看永乐宫壁画。

如此尊恒于永乐宫壁画,并非出于某种信仰。壁画是一个时代久远的记忆符号。记忆使一切渺小的东

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惊愕并感慨时光的一再缺场,终于在2022年7月成行。河东大地一片青绿,远处黄色的黄河水,有一

股渺远的寒意;夕阳悠悠垂地,夕阳中的黄河水也渐次模糊,而另一种精神之途的苍茫也流溢在我的目光

中。在古代,整个内陆版图就像围棋棋盘,山水纵横。华夏文明往往诞生在险要之处,以山为隔,以水为

分。人择水而居,这是从大自然的丛林法则中得到的吃堑长智。河东大地有着华夏文明独知独享的隼堂。

史书记载,黄帝联合炎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其结果不仅是使黄帝牢固地控制了河东盐池,更为重要的是

使黄帝与炎帝的部落得以融合,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始祖。在河东大地上,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很清晰,它

是五千多年的轴心,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而黄河在流过北方广阔的疆土时,整个流域所伸张的根根系

系,也贯通了汉民族生长的血脉和思想品质。

当看到永乐宫无极殿壁画的那一刻,我似乎忘记自己是走在时间里。

被呼吧通々的神秘包围着,壁画缄默无言,又显得那么生动不加装饰。庙外,众鸟永远悠闲着一种姿

态,庄稼轮回着节气,物质的世界醒着。庙内,手艺人把恒永的快乐定格在墙壁上,任岁月风云变换,任

人生来去,一概不惊,拈花微笑。

①假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脐带,那么永乐宫壁画就是黄河的童谣,就是水陆长梦的驿站。元朝的贡

献,是在河东大地留下了永乐宫壁画。相对于明王朝建立之前的纷乱,元更适合于以梦游的方式潜入。秩

序和梦想的渴求,人心的内敛和充沛,赋予了与其相伴的游思一种深切的惬意。一个时代的趣味,于物中

超物,于意中归于无意,无巧无俗,本真天性,那这个时代必然会留下一些神秘的景象。

有人说永乐宫壁画是旷古之作。当我看见时,突然明白,在这个生命内部缺乏秩序的世界上,每个人

都应该学会做一个真正的赏读者,而每一件事物也都需要真正的赏读。永乐宫壁画赋予了人世间独特的美

学价值,其画面更是具有纪念碑的意义。此刻,我感觉到了近800年前,元朝皇帝的一纸敕令,借着纪

念、尊崇全真道始祖级神仙吕洞宾,用来弘扬、扩张获得元廷支持的道教威势。工匠将道教推向了无与伦

比的社会顶峰,依然能够看到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

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壁画在用色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方法,以墨线为骨干,再填以金、朱

红、青绿等色,配搭和谐。画像的立体感和辉煌的气氛,在800年后依然能让人感到强大的气场扑面而

来。

壁画艺人从历史深处走来,他们身上没有书斋文人的那股酸劲,画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来自民间的青

绿山水养育了他们的性子,艺里艺外皆是艺,不媚俗,不肯降格以求,感情上一直信守着一个“艺”字,

在安宁的温馨里孤寂地体验人生的喧嚣和繁闹,墙上的风景就是他们心里的风景,那种沧桑的美和随意的

意境,朗照一切并洞穿一切。

永乐宫1005.7平方米的元代壁画,还让我想到:“五更三点望晓星,文武百官上朝廷。东华龙门文官

走,西华龙门武将行。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这是安定团结同在的一种宇宙观,有光整的

社会秩序在里面。

时间可以把什么都改变,时间本身却永远是一副没有表情的模样,似乎只有这样才足够盛载悲喜。

1952年,山西文物普查,在黄河岸边发现了这座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道教宫殿。正当专家学者从中汲

取所需宝贵营养的时候,国家决定在三门峡修建大坝,而永乐宫正好处于规划的水库淹没区内。为了保护

这“历史的宝贵馈赠”,这座宫殿经历了一次霉中舜令的整体搬迁。

搬迁永乐宫,没有任何借鉴,一切都得首创。要想把画有两三米高人物的大面积壁画揭下来,再迁移

走,还要做到不损坏壁画,这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割下来,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貌。经

过反复勘察研究,决定根据画面情况,以最少损坏人物形象为原则,从不重要的画面部分开缝3-5毫米,

切割成2-4平方米到1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切块。对于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壁画来说,这将是个繁复的工

作。在揭取壁画过程中,永乐宫大殿门口张贴出了“和黄河水赛跑”的标语口号。运输壁画的车必须减低

轮胎气压,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壁画原貌。②就这样,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

341块壁画,整整搬运了40天。

世界是活着的,活着的万物,风和雾,雨和雪,所有东西都具有生命力。壁画是立体的电影,站在这

样一幅幅历史巨片前,人的浮躁、人的狂妄是否可以立马灰飞烟灭?大凡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特殊的地理

位置总会孕育出特殊的文化。历史的经纬里,常缝合着一条这样的神秘丝线,也只有时间才具有缝合一

切、梳理一切、收割一切的力量。永乐宫,永远的吉祥如意!

(取材于葛水平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近题的一项是()

A如此倾情于永乐宫壁画倾情:倾注全部感情。

B.华夏文明独知独享的纲痔绚烂:灿烂多彩。

C.被咽咽逼人的神秘包围着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D.一次震百烁合的整体搬迁震古烁今:震惊古人,光耀今世。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初次踏上河东大地,远处的黄河水将其带入对此地历史文化的遐思之中。

B.作者运用对比叙写永乐宫庙内外景象的差异,意在突出物质世界的变换轮回。

C.文章多处谈及时间,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也蕴含作者内心的无尽感慨。

D.作者把壁画比作为立体电影,意在突出壁画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震撼力。

19.请简要赏析文中①②两处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20.文章题目“壁上乾坤”具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17.C18.B

19.①比喻。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脐带”,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孕育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把永

乐宫壁画比作“童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永乐宫壁画具有河东文化纯真天然的特点;把“壁画”比作“水

陆长梦的驿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壁画是留在黄河文化中的印迹,体现出元代文化的时代趣味,也起到承

继、中转黄河文化的作用。整句话表达出作者对黄河文化及壁画丰厚底蕴的赞美。

②比喻、拟人、对比。“如蜗牛般缓行”表现运输队对壁画的珍视和工作的艰难、谨慎,以“奔腾的黄河水”

形象地写出文物抢救时间的紧迫,两者形成对比;“341块”与“40天”,列举数字,具体可感(或形成对

比,体现工作小心谨慎)。整句话突出文物保护者的责任感和对壁画深沉的爱。

20.①永乐壁画承载了内蕴深厚的河东文化。

②永乐壁画投射出无意、无巧、无俗的本真天性的时代趣味。

③永乐壁画承载了独特辉煌的美学价值与壁画艺人精湛的绘画技艺。

④永乐壁画体现了元朝艺人特有的绝不媚俗、洞察一切、坚守正道的个性。

⑤永乐壁画映照了元朝时期安定团结的宇宙观,光整的社会秩序。

⑥永乐壁画的保护历程中反映了中国人的勇毅、智慧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⑦永乐壁画是久远的记忆符号,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词语的含意的能力。

C.“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错误。从前后文“当看到永乐宫无极殿壁画那一刻,我似乎忘记

自己是走在时间里”“壁画缄默无言,又显得那么生动不加装饰”可知,此处是说壁画被神秘力量包围

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咄咄逼人":震撼人心。

故选Co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意在突出物质世界的变换轮回”错误。从“庙外,众鸟永远悠闲着一种姿态,庄稼轮回着节气,物质

的世界醒着。庙内,手艺人把恒永的快乐定格在墙壁上……”可知,意在突出庙内壁画所蕴含的恒永的快

乐o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语句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

①处:“假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脐带,那么永乐宫壁画就是黄河的童谣,就是水陆长梦的驿站”,此句运

用了比喻,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脐带”,“脐带”的本意是哺乳类动物的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

结构,此处用来形容“黄河”,可使“黄河”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可以引发读者联想和想

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孕育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此句把“永乐宫壁画”比作“黄河童谣”,“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

形式流传,此处用来表现“永乐宫壁画”的特征,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永乐宫壁画具有河东文化纯真天然的

特点,能把深奥抽象的特征表现得浅显易懂;此句还把“壁画”比作“水陆长梦的驿站”,“驿站”是古

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联系语境“元朝的贡献,是在河东大地留下了永乐宫壁

画。相对于明王朝建立之前的纷乱,元更适合于以梦游的方式潜入”,此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壁画是留在

黄河文化中的印迹,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体现出元代文化的时代趣味,也起到了承继、中转黄

河文化的作用。综上所述,整句话表达出作者对黄河文化及壁画丰厚底蕴的赞美。

②处:“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比。“如蜗牛般

缓行的运输车队”运用了比喻,把运输车队的谨慎缓慢的运输比作“蜗牛般缓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运输队对壁画的珍视和工作的艰难、谨慎。

“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抢救文物紧迫感,能够更好地烘托气氛,抒发

感情,感染读者。

同时,“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又构成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文物抢救工作的

紧张艰巨的特点。

另外,“341块壁画,整整搬运了40天”中,“341块”与“40天”,是通过列举数字形成对比,体现运

输工作的小心谨慎,使语句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综上所述,整句话突出文物保护

者的责任感和对壁画深沉的爱。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从“河东大地有着华夏文明独知独享的绚烂。史书记载……它是五千多年的轴心,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

可知,永乐壁画承载了内蕴深厚的河东文化。

从“一个时代的趣味,于物中超物,于意中归于无意,无巧无俗,本真天性,那这个时代必然会留下一些

神秘的景象”可知,永乐壁画投射出无意、无巧、无俗的本真天性的时代趣味。

从“永乐宫壁画赋予了人世间独特的美学价值,其画面更是具有纪念碑的意义”“工匠将道教推向了无与

伦比的社会顶峰……画像的立体感和辉煌的气氛,在800年后依然能让人感到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可

知,永乐壁画承载了独特辉煌的美学价值与壁画艺人精湛的绘画技艺。

从“艺里艺外皆是艺,不媚俗,不肯降格以求……那种沧桑的美和随意的意境,朗照一切并洞穿一切”可

知,永乐壁画体现了元朝艺人特有的绝不媚俗、洞察一切、坚守正道的个性。

从“这是安定团结同在的一种宇宙观,有光整的社会秩序在里面”可知,永乐壁画映照了元朝时期安定团

结的宇宙观,光整的社会秩序。

从“经过反复勘察研究,决定根据画面情况,以最少损坏人物形象为原则……就这样,如蜗牛般缓行的运

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341块壁画,整整搬运了40天”可知,永乐壁画的保护历程中反映了中国

人的勇毅、智慧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壁画是一个时代久远的记忆符号。记忆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可

知,永乐壁画是久远的记忆符号,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3分。

(-)语言基础运用

21.语言基础运用

①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升级,北京开始全面推进“无界公园”建设。②目前,已有近百个公园拆除了围

墙、护栏,实现开放管理。③围栏拆除后,园内风光同城市街道景观融为一体。④无界公园让城市在高楼林

立的同时,拥有了更多自然的光影,让节奏匆促的城市拥有了更多休闲的空间。⑤通过充分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