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专题13课外

文言文阅读

(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高斗南,字拱极,陕西徽州人。貌魁梧,语音若钟。洪武中,授四川定远知县,才识精敏,多善政。

二十九年,与郑敏、康彦民并坐事,先后被征。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太祖嘉之,赐袭衣、宝钞

遣还,并赐耆老道路费。诸人既还任,政绩益著。手举天下廉吏数人,斗南与焉,列其名于彰善榜。擢云

南新兴知州,新兴人爱之不异定远。居数年,以衰老乞归。荐子恂自代,成祖学之。年七十而卒。

②郑熬尝坐事被逮部氏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宣,赐钞百锭、衣三袭。居数年,以廉直入朝,部民复

走京师,乞再任,帝从其请。

③康彦民,泰和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先勺青田,调仪真,后历巴陵、天台,并著名绩。永乐初,

罢归。洪熙元年,御史巡按至天台,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有为,乞还之天台,慰民望。御史以闻,宣

宗叹目:“彦民去天台二十余年,民名思之,其有善政可知。”乃用为江宁。

(选自《明史•循吏列传》,有删改)

[注]①耆老:德高望重的老人。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举天下廉吏数人(寻找)B.成祖仔之(答应)

C.先期青田(掌管)D.民尊思之(仍然)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

3.翻译下列句子。

(1)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

(2)居数年,以衰老乞归。

4.本文选自《明史・循吏列传》,请结合文章概括“循吏”这一类官员的共性特征。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侬智高①围广州,转运使王罕婴城②拒守,都监侍其渊③昼夜未尝眠。久之,将士疲极。有裨将④诱士

卒下城,欲与之开门降贼,渊遇之,谕士卒目:“汝曹⑤降贼;必驱汝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

曹父母妻子。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士卒乃复还,登城。

罕乃寝于城上,渊忽来,徐撼而觉之,曰:“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罕日:“有。”乃与罕帅弩

手二十余人,衔枚⑥至一处,俯见贼已逾壕,蚁附登城,将及蝶⑦矣。城上人皆不觉,渊指示弩手使射之,

贼急走出壕外。及贼退,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熙宁中致仕⑧,介甫知其为人,特除②一子官,给全俸。

(节选自《流水记闻》,宋・司马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注释】①侬智高:人名。②婴城:绕城。③侍其渊:人名。④裨将:副将。⑤汝曹:你们。⑥衔枚:横

咬着条状物,不能说话。⑦蝶:城上如齿状矮墙。⑧熙宁中致仕:熙宁年间告老还乡。⑨除:任命;授职。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昼夜未尝眠()

②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

③取附登城()

④贼急本出壕外()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

②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

7.简要概括侍其渊在广州保卫战中的两大功绩。

8.你对“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有怎样的评价?请简要阐述。

(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瑾宇附璘。性温恭,博涉经史,雅好属文。年十七,周文闻其名,因召拜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

军事。军书羽檄,瑾多掌之。从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累迁尚书右丞、吏部郎中。于时魏宣播迁,庶

务草创,朝章国典,瑾并参之。时燕公于谨勋高望重,朝野所属。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愿与之同姓,

结为兄弟。

于谨由伐江陵,以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谋略,多出瑾焉。江陵既平,衣冠仕伍,并没为仆隶。瑾察

其才行,有片善者,辄议免之,赖瑾获济者甚众。及军还,诸将多因虏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

书两车,载之以归。幸白文帝曰:“唐瑾大有辎重①,悉是梁朝珍玩。'‘文帝初不信之,密遣使检阅之,唯见

坟籍②而已。乃叹目:“孤知此人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③之疑,所以益

明之耳。凡受人委任,当如此也。”

瑾性方重,有风格。退朝休假,恒着衣冠以对聿于。又好施与,家无余财,所得禄赐,常散之宗族。

若尤贫者,又割膏腴田宇以赈之。朝野?此称之。

(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二,有删改)

[注]①辎重:出门携带的物资,常指军用物资。②坟籍:古代典籍。③投杼:杼,织布的棱。投杼,表

示多谤能动摇信念。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谨南伐江陵”中的“南”,与“手自笔录”中“手”的用法不同。

B.“辄议免之”与成语“浅尝辄止”中“辄”的意思相同,意为“就”。

C."或白文帝曰”中的“或”,与"或遇其叱咄”中“或”的意思不同。

D.“恒着衣冠以对妻子”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词,意为“妻子儿女”。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时魏室播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愿与之同姓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C.基尤贫者基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D.朝野以此称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涉经史,雅好属文。

(2)孤知此人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

12.唐瑾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自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日:《诗》有之:“高山理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塔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公矣,当时则

荣,没则阿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②于夫子,可谓至圣

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低回:流连,盘桓。②折中:调和取证。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高山伸止()

(2)谆鲁()

(3)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今矣()

(4)没则二焉()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15.文中提到怀念孔子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小题。

活水源记

(明)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目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楠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

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日陶山,华阳外史弘景②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日日铸之峰,欧冶子③

之所铸剑也。寺之后,簿崖石有阁日松风阁,奎上人④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

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⑤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⑥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日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

钱,有小鳗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鹳鹤,黑色而赤嘴,

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巴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

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

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感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日:“属岁旱时,水

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释:①楷(Zhu):常绿乔木。②华阳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③欧冶子:春秋时期的铸剑工匠。

④奎(km)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⑤潴(zhu):汇聚。⑥秘书卿:元代秘书监长官,正三品。⑦脊(jl)

令:鸟名,即鹤鸨。

16.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B.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C.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D.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伏行沙土中乃不知有汉

B.浴饮里,鸣而去吾与汝军力平险

C.展岁旱时用予作文以记之

D.宜乎白野公石深爱之也夫专诸书刺王僚也

1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质朴清新,富有生趣,题为《活水源记》,最大特点就是“活不仅山活水活,连草木虫鱼

在作者笔下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B.作者开篇从灵峰山入笔,写了山顶金鸡峰上的景色、灵峰寺周围的形势及曾在此居住活动过的名人

高士,可见这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C.文章第二段从活水源源头写起,然后写水的特点及名字由来,再写它由小变大和冬夏不枯的生命力,

最后写栖息繁衍在这里的各种生物。

D.文末作者用“君子之德”来赞美活水源“泽又能及物”,再以为“活水源”起名的人物收束全文,不仅使

文章结构严谨,也更富思想意趣。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苏武①

单于②欲因此时降武。律③谓武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④,富贵如此!苏

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骂律日:“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何以汝

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乃幽⑤式,置大窖⑥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⑦并咽

三。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上无人处。

久之,单于使陵⑨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日:“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

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口:“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自《史记•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苏武]字子卿,西汉大臣,出使匈奴,因部下副中郎将张胜参与匈奴内部事务,受牵连,被扣留,

十九年后方获释回汉。②[单于]匈奴首领。③[律]卫律,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④[弥山]满山。⑥[幽]囚禁。

⑥[窖]地穴。⑦[旃毛]毡毛。⑧[北海]今贝加尔湖。⑨[陵]李陵,西汉将领,兵败后无奈投降匈奴。

20.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21.“泣下沾襟”意思是眼泪落下,浸湿了衣襟。李陵为什么要哭泣?请结合文意简答。

(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人贡,弛山泽①,减诸服御狗马,损②郎吏员,发仓庾③以振贫民。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净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

匠计之,直百金。上日:“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用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绊®衣,所

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

不治坟欲为省毋炀民。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弛山泽:解除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弛,解除。②损:减少。③庾(yti):露天的谷仓。④绯

(ti):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

2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关联教材

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单益(1)增:_____

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①害怕,恐惧;

常早羞之(2)恐:_____

②恐吓,威吓;

③恐怕,担心。

23.用“/”给下面句子划出三处停顿。

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2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