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我们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中国有句古语“仁者爱人,智者利人”,拉美也有哲言“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阿拉伯谚语则说“人心齐,火苗密;人心散,火不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谋发展繁荣,让共赢的理念成为共识。——我们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世界各国犹如乘坐在同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和平期许、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还承载着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梦想。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摘编自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70年前,面对“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这一重大命题,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习近平主席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给出了新的答案,这正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和升华。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以贯之的是对国与国关系的创新探索,矢志不渝的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担当尽责,历久弥坚的是对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不懈追求。10多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添稳定性和正能量,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光明的前途不会自动到来。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一系列中国主张,体现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蕴含着对当今世界重大挑战的破解之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的支持参与。环顾世界,“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40%,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共同做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共同做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共同做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从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到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从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到愿同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中方始终与所有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坚定决心,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循道而行,功成事遂。以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为起点,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弘扬同球共济精神,携手勇毅前行,我们定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摘编自新华社评论员《回答时代之问,携手大道同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团结合作、共筑繁荣是自古及今许多国家的共识,这一点对今天全球各国人民的福祉来说至关重要。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后相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弘扬和升华。C.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步力量,中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力量。D.材料二论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价值和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放包容的文明倡议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各国文明彼此成就的历史事实,有切实的可行性。B.材料一的两点倡议结构上并列、内容上互补,前者侧重经济发展层面,后者侧重文明发展层面。C.70年前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大命题是为了给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标杆。D.在推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是倡导者,也是实际行动者,这表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中倡议的观点的一项是()A.亚洲地广物丰,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发展多样,地区国家之间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合作交流日益深化,所以过去几十年总体保持稳定。B.联合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经历了各种风雨,遭遇到强权政治的冲击,但仍然是当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C.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周边24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带一路”合作硕果累累。D.从罗马帝国与汉朝时期开始,东西方早期的国际贸易商队为西方带去了中国的陶瓷和茶叶,为中国带来了欧洲的香料,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4.材料一运用修辞使语言深入浅出,更能凝聚与会者的共识,请简要分析。5.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中国作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夫妻粉庞泽云雨镇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是“夫妻粉”。这粉摊经过几代的单传,传到了鲍大勺手里,那手艺已经是炉火纯青了。摊上只有两张案桌,是用四条长板凳支起的。案桌周围参差不齐地摆着几把竹椅、几个方凳和几个石礅。旁边,是一张放调料、碗具、家什的条桌和一个泥炉。泥炉上架着一只深底铁锅,锅上没有盖儿,却横着一个钻着密密麻麻小眼的桃木压漏。因为夫妻粉的传统忌用现成干粉条,说是“干粉不鲜”;都是把粉面和好了,放入压漏里挤压,直接从眼儿里落水下锅的。这样,煮出来的粉晶莹透亮,有鲜气。这粉摊虽说简陋,却天天都挤满了食客,人们宁肯站着吃,从街沿这边站到街沿那边,也要来光顾。人多逼得手脚忙,两口子半天下来,裤裆里都是汗。是的,这粉摊有些与众不同:只卖半天。倒不是怕忙,而是要用半天去预备调料。饭靠火候,酒靠窖,百样佳肴靠调料嘛!这粉,绝就绝在调料上。咋绝?酱油醋,葱姜蒜,味精白糖辣子面。这些普通的玩意儿它都下,自不必说。可有两样东西,却是外界人不大晓得的,那就是娃娃椒和雅鱼汤。娃娃椒是离雨镇十五里地青溪山上的特产。一般的椒,一粒就是一粒,可娃娃椒大粒上还背着个小粒,肉头厚,润色好,油气重,不但麻味浓,还有一股醉鼻舒肺的特殊香气。这娃娃椒在青溪山上只有几十棵树,夹杂在遍坡遍岭的普通野椒之中;而且,还专爱往那悬崖峭壁上长。雅鱼则是雨镇边羌江里的独产珍品。肉细嫩,且无刺,熬出汤来,又白又酽又鲜。可是,这鱼专生于江边激流拍岸处的石穴、石腔,要得此物还有几分危险。历来夫妻粉的摊主儿都有“上青溪,悬采娃娃椒;下羌江,险捉雅御鱼”的本事。不然,就当不了摊主。然而,也曾有人把以上调料样样数数弄了个齐,但做出粉来,却仍然比不上“夫妻粉”。他们不晓得,这料的齐全,还只是事情的一半;还有那怎样配料的另一半呢?配调料也像和墙泥、抓中药一样,得严格地讲究比例,这就全靠人的摸索了。如今的鲍大勺,是朗个在配调料?那是金口玉牙也问不出来的。人们只是传说着,说他都是五更半夜起来配,把窗户掩了,把门闩子上了,还要用屁股抵着门扇,连他婆娘都不许看。在鲍大勺这辈夫妻粉摊的食客中,有一个是最为精细的了,那就是糖酒公司退休的袁老头儿。这老头原是公司的品酒员,那味觉器官灵得令人吃惊。用这张嘴来吃粉,那体验当然就比别人更为深、细,评价得也就更为中肯。这几年老头儿退休在家,嘴闲得慌,没那么多酒品了,就一头扎进了雨镇的小吃摊儿,这夫妻粉摊当然是常来的。“喂,鲍老板,”有一回,袁老头儿吃完粉,一边捏着根火柴剔牙,一边就对夫妻粉评起来,“这粉,入口酸辣,入喉麻辣,回味香辣,酸中有甜,甜中有咸,香中透鲜。安逸得很哟!我的舌头都差点吞下去了。”鲍大勺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自然惬意。一乐之下,便把自己那张竹马架搬了出来,给袁老头儿做了一个专座,只有他来才打开。随着生意兴隆,票子大把进,婆娘便来话了:“我说,把这套破家什换了吧。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你晓得个球!肥狗有肉在毛里边,乌龟有肉在壳壳头。桌椅吱嘎,篷子补巴,这是祖训。”“既不肯换摊子,那就多卖半天嘛,”婆娘忍不住又说,“大家都在向钱看,咱不当出头鸟,也别做排尾雁呀。”“多卖半天?”鲍大勺觉得婆娘说话太可笑,“那找哪个去给我下江捉雅鱼?第二天还卖不卖了?”“我说你就是个铁脑壳,三根砧子打弯了都打不透。离了红萝卜就不成席啦?没有雅鱼汤,就用草鱼汤顶嘛。”鲍大勺眼睛一鼓,想发火,但和婆娘的眼光一碰,又马上收住了。他看到婆娘的眼睛有些发红。于是,便赔了个笑脸,口气软软的:“嘿嘿!这鱼汤怎么能换呢?祖上没这个规矩,再说,让人吃出来,不就丢人现眼了嘛。”“你呀,就是……”就是什么,婆娘一时找不到合口的词儿,就跳过去说,“那些吃粉的,哪个不是窸窸乎乎,几个三下就搅完了?还像戏台子上吃饭呀,慢下慢下地品?孙二娘开黑店,用人肉包包子,不是看到几根什么毛,武松还吃不出来呢!”“不会品?袁老头儿会不会品?”“雨镇上有几个袁老头儿?他不来,又咋样?”是的,就是袁老头儿不来,也不会影响夫妻粉生意的。夫妻粉名声在外,就是换了鱼汤,一般人马上也不会就吃得出来。特别是那一群一群来雨镇旅游、公干的人,他们晓得个啥?可是,鲍大勺还是不愿这么做。婆娘拗不过他,最终只好骂一句了事:“你狗日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清,早晚有你着辣的时候!”婆娘的话真还说准了。不到两月,鲍大勺碰到了难事:由于农村的承包越来越彻底,青溪山的林坡划给了十户农民。要吃娃娃椒,只剩一条路:买。可是,现时的物价,又兴自调了。物以稀为贵,物以需为贵。娃娃椒对于鲍大勺来说,既需又稀,因此,人家就拿竹杠敲他了。要三十块钱一斤。天哪!比以前整整多了五倍。这事使鲍大勺很伤心。那十户农民,可以说每回到雨镇赶场,都要吃他的粉,吃过又都不止一次地竖起大拇指连声称道,如何如何的好,还说鲍家两口子的品性也好,没有因为有块金招牌,就黑起心肠要高价。可是,这些人的脸,朗个一下子都变了呢?手头有点娃娃椒,熟人熟事的,就能厚起脸皮说出那么高的价!(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从粉摊写起,设施简陋,生意红火,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桃木压漏”的描写巧妙点染出老店的特色。B.鲍大勺配调料时,用屁股抵着门扇,连他婆娘都不许看,这照应了前文“几代单传”,也增添了夫妻粉的传奇色彩。C.袁老头儿是粉摊的常客,也是小镇的美味鉴赏家,他对夫妻粉的盛赞维护了粉摊的招牌,却引发了夫妻两人的争执。D.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放开物价后,卖娃娃椒的农民跟着涨了价,小说结尾反映了鲍大勺面对社会变革猝不及防的心理。7.文中插入对娃娃椒和雅鱼的叙写,对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文字叙述了娃娃椒和雅鱼的特点,侧面衬托出鲍大勺谋生的艰辛、开店的诚信。B.娃娃椒只生长在青溪山上,为后文青溪山林划给农民后,鲍大勺只能高价购买做铺垫。C.既要到山崖上采椒,又要到江水里捉鱼,采配费时费力,交代了粉摊只卖半天的原因。D.椒专爱往悬崖峭壁上长,鱼专生于激流石穴中,两者象征了当地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8.本文中夫妻俩的对话,在语言表达上颇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如果作者续写,鲍大勺最终是否会依从婆娘的话,改变夫妻粉的调料?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傅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喻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材料二:人与人相於,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之相於而已矣,未闻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蜂虿也。楚固祝融氏之苗裔,而周先王所封建者也。宋襄公奉信义以与楚盟,秉信义以与楚战,兵败身伤而为中国羞。于楚且然,况其与狄为徒,而螫嘬及人者乎!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傅介子奉诏以责而服罪。夷狄不知有耻,何惜于一服,未几而匈奴之使在其国矣。信其服而推诚以待之,必受其诈;疑其不服而兴大师以讨之,既劳师绝域以疲中国,且挟匈奴以相抗,兵挫于坚城之下,殆犹宋公之自衄于泓【注】也。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故曰:信义也,人与人相於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注】衄:损伤,挫败。泓:水名。古涣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平乐监傅介子[A]持节使[B]诛斩楼兰王[C]安归首[D]县之北阙[E]以直[F]报怨[G]不烦师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为不言”与《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句式相同。B.之,用作动词,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臣之壮也”的“之”用法不相同。C.“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谏逐客书》“功施到今”的“施”读音和意思都不同。D.疲,使动用法,与《五石之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的“树”用法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楼兰王、龟兹王都曾怂恿匈奴截杀汉朝使者,傅介子责备他们时,他们都表示服罪,并及时上报了匈奴使者的行踪,使得傅介子有机会斩杀匈奴使者。B.为了树立大汉威信并警示西域各国,傅介子主动申请去刺杀龟兹王,霍光认为龟兹路远,可去楼兰试行此法,并上报皇帝派遣他携带金币前往。C.楼兰王因为贪图汉朝的财物而中计被杀,朝中公卿、将军纷纷称赞傅介子功勋卓著,皇帝下诏封傅介子为义阳侯,并提拔了刺杀楼兰王的士兵。D.王夫之认为与夷狄相处不必讲信义,就像霍光明知楼兰王暗中勾结匈奴,可如果兴师动众去征讨他们,难免会自败于泓水,不如支持傅介子的刺杀行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2)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14.王夫之关于“信义”观点是什么?材料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这一观点?请简要作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郑谷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标题点明写作缘起,诗人及第后入蜀,途中看到海棠盛开引发诗兴。B.在长着绿色苔藓的石矶旁,溪畔的海棠花如美人般临水自照,妩媚多姿。C.黄莺睡在海棠枝头,蝴蝶与飘落的花瓣一起飞舞,动静结合,别具生趣D.既无法移栽、也无人能描画,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16.诗中写到红杏和春桂,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三)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重申楷模的优秀作用,又重申要自我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以人与月比较表达哲思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激发了无数诗人的创作灵感,以黄河起兴的诗句时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胡杨,杨柳科落叶中型天然乔木,始于新生代,距今已有6500万年的历史。胡杨的意思是西域的杨树,说明了胡杨的故乡所在。在中国,胡杨分布在西北区域的新疆、甘肃、青海柴达木、内蒙古西部一带的内陆河流域。因其生命力顽强,素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传说,成为文学家们A地歌颂的对象。作为“荒漠河岸林”的胡杨,有一种傲骨凛冽的风格,它能“闻到水、嗅到水,跟着水走”。所以,在大漠中见到衰亡的胡杨林,(甲)。而且胡杨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因而被誉为“大漠英雄”。为了适应荒漠的极端环境,胡杨使出浑身解数,其根系可以深入到2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收水分,树叶和枝干能排出体内过量的盐分而形成“胡杨泪”,同时多种形态的叶片相互配合与外界环境协调,故胡杨又称为变叶杨、异叶杨。那么,变叶杨具体是如何变化的呢?首先,多种形态的叶片集中于同一株树上,且自下而上为线形→披针形→缺刻披针形→缺刻卵形→缺刻菱形→缺刻阔卵形→缺刻扇形,形成不同的叶型。其次,从扫描电镜下看到,随着叶型的变化,叶片表皮超微形态结构亦呈渐变状态,各种表皮附属物蠢蠢欲动。另外,从异形叶的功能上看,光合能力最大的叶型为缺刻披针形、缺刻菱形和缺刻卵形,居于树冠的中层;抗逆能力最强的叶型为缺刻阔卵形以及缺刻扇形,(乙)。这样看来,顶层叶片的高强度抗性,为中层叶片进行最大光合作用提供了保护伞,二者的结合便于底层叶片的发育。不同叶型既B,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①一到秋季就进入了观赏季的胡杨林,②胡杨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③具有保护功能的黄酮类及叶黄素等色素含量增加,④不仅增加了植株的适应能力,⑤同时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采用既具体又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同一株胡杨树上的不同叶型,请模仿这一形式描述一月中不同的月相。要求:至少写出三种月相,且语意完整;比喻使用贴切,表达流畅。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胡杨”“大漠英雄”“变叶杨”这三个名称哪一个更能表明胡杨树的特征?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其实,任何人做任何事,没有大构想不行,没有细落实更不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我们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中国有句古语“仁者爱人,智者利人”,拉美也有哲言“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阿拉伯谚语则说“人心齐,火苗密;人心散,火不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谋发展繁荣,让共赢的理念成为共识。——我们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世界各国犹如乘坐在同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和平期许、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还承载着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梦想。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旨在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各种文明包容互鉴。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摘编自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70年前,面对“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这一重大命题,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习近平主席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给出了新的答案,这正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和升华。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以贯之的是对国与国关系的创新探索,矢志不渝的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担当尽责,历久弥坚的是对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不懈追求。10多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添稳定性和正能量,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光明的前途不会自动到来。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一系列中国主张,体现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蕴含着对当今世界重大挑战的破解之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的支持参与。环顾世界,“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超过40%,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共同做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共同做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共同做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从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到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从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到愿同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中方始终与所有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坚定决心,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循道而行,功成事遂。以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为起点,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弘扬同球共济精神,携手勇毅前行,我们定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摘编自新华社评论员《回答时代之问,携手大道同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团结合作、共筑繁荣是自古及今许多国家的共识,这一点对今天全球各国人民的福祉来说至关重要。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后相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弘扬和升华。C.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步力量,中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力量。D.材料二论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价值和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放包容的文明倡议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各国文明彼此成就的历史事实,有切实的可行性。B.材料一的两点倡议结构上并列、内容上互补,前者侧重经济发展层面,后者侧重文明发展层面。C.70年前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大命题是为了给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标杆。D.在推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是倡导者,也是实际行动者,这表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中倡议的观点的一项是()A.亚洲地广物丰,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发展多样,地区国家之间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合作交流日益深化,所以过去几十年总体保持稳定。B.联合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经历了各种风雨,遭遇到强权政治的冲击,但仍然是当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C.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周边24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带一路”合作硕果累累。D.从罗马帝国与汉朝时期开始,东西方早期的国际贸易商队为西方带去了中国的陶瓷和茶叶,为中国带来了欧洲的香料,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4.材料一运用修辞使语言深入浅出,更能凝聚与会者的共识,请简要分析。5.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中国作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C2.C3.B4.①引用。引用中国古语、拉美哲言及阿拉伯谚语论述共筑繁荣是各国人民的共识,贴近人民生活,使发言具有亲和力。②比喻。将“分裂”“对抗”比喻成“鸿沟”“铁幕”,将“沟通”“合作”比喻成“桥梁”“坦途”,将世界各国命运与共比喻成乘坐在同一条大船上,使语言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同时也强调了“共筑繁荣”“开放包容”的重要性。③对比。将“制造分裂的鸿沟”与“架起沟通的桥梁”作对比,“升起对抗的铁幕”与“铺就合作的坦途”作对比,突出强调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共谋发展各国人民应该做出的正确选择。5.①中国提出和推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三大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中国努力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人类进步。【解析】【分析】【导语】两则材料分别从国际关系和全球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方面的立场和实践。材料一强调了中国在全球化和文明多样性中的积极作用,提倡包容和共同发展。材料二回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探索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总体来看,两则材料展现了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不懈努力和坚定决心,具有高度的思想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中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力量”错误。由“‘全球南方’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共同做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共同做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共同做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中方始终与所有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坚定决心,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可知,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并未表述中国是最重要的力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是为了给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标杆”错误。由“70年前,面对‘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这一重大命题,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而不是为了给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标杆。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强调的是联合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与材料一中强调的各国“共筑繁荣、开放包容”的倡议观点不直接相关。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①所引用的“古语”“哲言”“谚语”都是为百姓所熟知的,使用在发言中会使听众感觉更亲切,也更容易信服。②由“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世界各国犹如乘坐在同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可知运用了比喻手法,用“鸿沟”“桥梁”“铁幕”“坦途”作喻体,化抽象为形象,使听众能真切地意识到沟通合作的重要性。③在“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句中,将“分裂”“对抗”与“沟通”“合作”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放到一起来说,更能够突出和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是什么。【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由“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知,中国主张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三大倡议。②由“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现了中方始终与所有南方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坚定决心,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可知,在实践方面,中国一步步努力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与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夫妻粉庞泽云雨镇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是“夫妻粉”。这粉摊经过几代的单传,传到了鲍大勺手里,那手艺已经是炉火纯青了。摊上只有两张案桌,是用四条长板凳支起的。案桌周围参差不齐地摆着几把竹椅、几个方凳和几个石礅。旁边,是一张放调料、碗具、家什的条桌和一个泥炉。泥炉上架着一只深底铁锅,锅上没有盖儿,却横着一个钻着密密麻麻小眼的桃木压漏。因为夫妻粉的传统忌用现成干粉条,说是“干粉不鲜”;都是把粉面和好了,放入压漏里挤压,直接从眼儿里落水下锅的。这样,煮出来的粉晶莹透亮,有鲜气。这粉摊虽说简陋,却天天都挤满了食客,人们宁肯站着吃,从街沿这边站到街沿那边,也要来光顾。人多逼得手脚忙,两口子半天下来,裤裆里都是汗。是的,这粉摊有些与众不同:只卖半天。倒不是怕忙,而是要用半天去预备调料。饭靠火候,酒靠窖,百样佳肴靠调料嘛!这粉,绝就绝在调料上。咋绝?酱油醋,葱姜蒜,味精白糖辣子面。这些普通的玩意儿它都下,自不必说。可有两样东西,却是外界人不大晓得的,那就是娃娃椒和雅鱼汤。娃娃椒是离雨镇十五里地青溪山上的特产。一般的椒,一粒就是一粒,可娃娃椒大粒上还背着个小粒,肉头厚,润色好,油气重,不但麻味浓,还有一股醉鼻舒肺的特殊香气。这娃娃椒在青溪山上只有几十棵树,夹杂在遍坡遍岭的普通野椒之中;而且,还专爱往那悬崖峭壁上长。雅鱼则是雨镇边羌江里的独产珍品。肉细嫩,且无刺,熬出汤来,又白又酽又鲜。可是,这鱼专生于江边激流拍岸处的石穴、石腔,要得此物还有几分危险。历来夫妻粉的摊主儿都有“上青溪,悬采娃娃椒;下羌江,险捉雅御鱼”的本事。不然,就当不了摊主。然而,也曾有人把以上调料样样数数弄了个齐,但做出粉来,却仍然比不上“夫妻粉”。他们不晓得,这料的齐全,还只是事情的一半;还有那怎样配料的另一半呢?配调料也像和墙泥、抓中药一样,得严格地讲究比例,这就全靠人的摸索了。如今的鲍大勺,是朗个在配调料?那是金口玉牙也问不出来的。人们只是传说着,说他都是五更半夜起来配,把窗户掩了,把门闩子上了,还要用屁股抵着门扇,连他婆娘都不许看。在鲍大勺这辈夫妻粉摊的食客中,有一个是最为精细的了,那就是糖酒公司退休的袁老头儿。这老头原是公司的品酒员,那味觉器官灵得令人吃惊。用这张嘴来吃粉,那体验当然就比别人更为深、细,评价得也就更为中肯。这几年老头儿退休在家,嘴闲得慌,没那么多酒品了,就一头扎进了雨镇的小吃摊儿,这夫妻粉摊当然是常来的。“喂,鲍老板,”有一回,袁老头儿吃完粉,一边捏着根火柴剔牙,一边就对夫妻粉评起来,“这粉,入口酸辣,入喉麻辣,回味香辣,酸中有甜,甜中有咸,香中透鲜。安逸得很哟!我的舌头都差点吞下去了。”鲍大勺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自然惬意。一乐之下,便把自己那张竹马架搬了出来,给袁老头儿做了一个专座,只有他来才打开。随着生意兴隆,票子大把进,婆娘便来话了:“我说,把这套破家什换了吧。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你晓得个球!肥狗有肉在毛里边,乌龟有肉在壳壳头。桌椅吱嘎,篷子补巴,这是祖训。”“既不肯换摊子,那就多卖半天嘛,”婆娘忍不住又说,“大家都在向钱看,咱不当出头鸟,也别做排尾雁呀。”“多卖半天?”鲍大勺觉得婆娘说话太可笑,“那找哪个去给我下江捉雅鱼?第二天还卖不卖了?”“我说你就是个铁脑壳,三根砧子打弯了都打不透。离了红萝卜就不成席啦?没有雅鱼汤,就用草鱼汤顶嘛。”鲍大勺眼睛一鼓,想发火,但和婆娘的眼光一碰,又马上收住了。他看到婆娘的眼睛有些发红。于是,便赔了个笑脸,口气软软的:“嘿嘿!这鱼汤怎么能换呢?祖上没这个规矩,再说,让人吃出来,不就丢人现眼了嘛。”“你呀,就是……”就是什么,婆娘一时找不到合口的词儿,就跳过去说,“那些吃粉的,哪个不是窸窸乎乎,几个三下就搅完了?还像戏台子上吃饭呀,慢下慢下地品?孙二娘开黑店,用人肉包包子,不是看到几根什么毛,武松还吃不出来呢!”“不会品?袁老头儿会不会品?”“雨镇上有几个袁老头儿?他不来,又咋样?”是的,就是袁老头儿不来,也不会影响夫妻粉生意的。夫妻粉名声在外,就是换了鱼汤,一般人马上也不会就吃得出来。特别是那一群一群来雨镇旅游、公干的人,他们晓得个啥?可是,鲍大勺还是不愿这么做。婆娘拗不过他,最终只好骂一句了事:“你狗日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清,早晚有你着辣的时候!”婆娘的话真还说准了。不到两月,鲍大勺碰到了难事:由于农村的承包越来越彻底,青溪山的林坡划给了十户农民。要吃娃娃椒,只剩一条路:买。可是,现时的物价,又兴自调了。物以稀为贵,物以需为贵。娃娃椒对于鲍大勺来说,既需又稀,因此,人家就拿竹杠敲他了。要三十块钱一斤。天哪!比以前整整多了五倍。这事使鲍大勺很伤心。那十户农民,可以说每回到雨镇赶场,都要吃他的粉,吃过又都不止一次地竖起大拇指连声称道,如何如何的好,还说鲍家两口子的品性也好,没有因为有块金招牌,就黑起心肠要高价。可是,这些人的脸,朗个一下子都变了呢?手头有点娃娃椒,熟人熟事的,就能厚起脸皮说出那么高的价!(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从粉摊写起,设施简陋,生意红火,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桃木压漏”的描写巧妙点染出老店的特色。B.鲍大勺配调料时,用屁股抵着门扇,连他婆娘都不许看,这照应了前文的“几代单传”,也增添了夫妻粉的传奇色彩。C.袁老头儿是粉摊的常客,也是小镇的美味鉴赏家,他对夫妻粉的盛赞维护了粉摊的招牌,却引发了夫妻两人的争执。D.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放开物价后,卖娃娃椒的农民跟着涨了价,小说结尾反映了鲍大勺面对社会变革猝不及防的心理。7.文中插入对娃娃椒和雅鱼的叙写,对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文字叙述了娃娃椒和雅鱼的特点,侧面衬托出鲍大勺谋生的艰辛、开店的诚信。B.娃娃椒只生长在青溪山上,为后文青溪山林划给农民后,鲍大勺只能高价购买做铺垫。C.既要到山崖上采椒,又要到江水里捉鱼,采配费时费力,交代了粉摊只卖半天的原因。D.椒专爱往悬崖峭壁上长,鱼专生于激流石穴中,两者象征了当地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8.本文中夫妻俩的对话,在语言表达上颇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如果作者续写,鲍大勺最终是否会依从婆娘话,改变夫妻粉的调料?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案】6.C7.D8.(1)多处运用方言,如“伸抖”“着辣”等,体现地域特色,富有乡土气息。(2)穿插引用民谚俗语,如“马要鞍装,人要衣裳”“桌椅吱嘎,篷子补巴”等,增加了语言的趣谐性。(3)纯用口语,多用问句,表现了夫妻俩拌嘴的生活气息。(4)多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9.不会改变。理由:(1)鲍大勺是个恪守传统的人,而改变调料违背了祖训。(2)鲍大勺视袁老头为知音,非常在意顾客的用餐体验。(3)鲍大勺认为十户农民“厚脸皮”,所以不会仿效。(4)作者借此肯定在商品经济浪潮中坚守传统的做法。会改变。理由:(1)鲍大勺在妻子面前赔笑让步,口气已经变软。(2)除了袁老头,其他人也吃不出差别。(3)娃娃椒价格大幅上涨,难以维持原来的配料。(4)作者借此表达对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世道人心的思考。【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却引发了夫妻两人的争执”错误,由原文“随着生意兴隆,票子大把进,婆娘便来话了:‘我说,把这套破家什换了吧。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可知,是市场的影响和生意的兴隆引起的夫妻的争执。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插叙手法作用的能力。D.“两者象征了当地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错误,属于过度解读,此两者只是写这两种东西难得,刻画鲍大勺诚信不欺的形象,进而揭示成功贵在诚信、肯定商品经济浪潮中坚守传统的做法的主题。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由原文“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最终只好骂一句了事:‘你狗日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清,早晚有你着辣的时候!’”可知,多处运用方言,体现地域特色,富有乡土气息;由原文““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肥狗有肉在毛里边,乌龟有肉在壳壳头。桌椅吱嘎,篷子补巴,这是祖训”可知,穿插引用民谚俗语,增加了语言的趣谐性;由原文“你晓得个球!肥狗有肉在毛里边,……”和“‘我说你就是个铁脑壳,三根砧子打弯了都打不透。离了红萝卜就不成席啦?没有雅鱼汤,就用草鱼汤顶嘛。’”可知,纯用口语,多用问句,表现了夫妻俩拌嘴的生活气息;由原文“大家都在向钱看,咱不当出头鸟,也别做排尾雁呀”和“这粉摊虽说简陋,却天天都挤满了食客,人们宁肯站着吃,从街沿这边站到街沿那边,也要来光顾”“安逸得很哟!我舌头都差点吞下去了”可知,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此类题型要先明确观点,再具体分析。不会改变。由原文“‘你晓得个球!肥狗有肉在毛里边,乌龟有肉在壳壳头。桌椅吱嘎,篷子补巴,这是祖训。’”可知,鲍大勺是个恪守传统的人,而改变调料违背了祖训;由原文“鲍大勺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自然惬意。一乐之下,便把自己那张竹马架搬了出来,给袁老头儿做了一个专座,只有他来才打开”可知,鲍大勺视袁老头为知音,非常在意顾客的用餐体验;由原文“这些人的脸,朗个一下子都变了呢?手头有点娃娃椒,熟人熟事的,就能厚起脸皮说出那么高的价”可知,鲍大勺认为十户农民“厚脸皮”,所以不会仿效;从主题展现的角度分析,作者在鲍大勺这一形象上,用笔最多,对他诚信品质进行了肯定,作者借此肯定在商品经济浪潮中坚守传统的做法,所以鲍大勺不会改变夫妻粉的调料。会改变。由原文“鲍大勺眼睛一鼓,想发火,但和婆娘的眼光一碰,又马上收住了。他看到婆娘的眼睛有些发红。于是,便赔了个笑脸,口气软软的”可知,鲍大勺在妻子面前赔笑让步,口气已经变软;由原文“那些吃粉的,哪个不是窸窸乎乎,几个三下就搅完了?还像戏台子上吃饭呀,慢下慢下地品?……”可知,除了袁老头,其他人也吃不出差别;由原文“人家就拿竹杠敲他了。要三十块钱一斤。天哪!比以前整整多了五倍”可知,娃娃椒价格大幅上涨,难以维持原来的配料;从主题展现的角度分析,作品结尾并未写鲍大勺调料贵也不怕,作者借此表达对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世道人心的思考,所以所以鲍大勺也有可能改变夫妻粉的调料。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傅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喻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材料二:人与人相於,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之相於而已矣,未闻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蜂虿也。楚固祝融氏之苗裔,而周先王所封建者也。宋襄公奉信义以与楚盟,秉信义以与楚战,兵败身伤而为中国羞。于楚且然,况其与狄为徒,而螫嘬及人者乎!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傅介子奉诏以责而服罪。夷狄不知有耻,何惜于一服,未几而匈奴之使在其国矣。信其服而推诚以待之,必受其诈;疑其不服而兴大师以讨之,既劳师绝域以疲中国,且挟匈奴以相抗,兵挫于坚城之下,殆犹宋公之自衄于泓【注】也。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故曰:信义也,人与人相於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注】衄:损伤,挫败。泓:水名。古涣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平乐监傅介子[A]持节使[B]诛斩楼兰王[C]安归首[D]县之北阙[E]以直[F]报怨[G]不烦师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为不言”与《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句式相同。B.之,用作动词,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臣之壮也”的“之”用法不相同。C.“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谏逐客书》“功施到今”的“施”读音和意思都不同。D.疲,使动用法,与《五石之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的“树”用法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楼兰王、龟兹王都曾怂恿匈奴截杀汉朝使者,傅介子责备他们时,他们都表示服罪,并及时上报了匈奴使者的行踪,使得傅介子有机会斩杀匈奴使者。B.为了树立大汉威信并警示西域各国,傅介子主动申请去刺杀龟兹王,霍光认为龟兹路远,可去楼兰试行此法,并上报皇帝派遣他携带金币前往。C.楼兰王因为贪图汉朝的财物而中计被杀,朝中公卿、将军纷纷称赞傅介子功勋卓著,皇帝下诏封傅介子为义阳侯,并提拔了刺杀楼兰王的士兵。D.王夫之认为与夷狄相处不必讲信义,就像霍光明知楼兰王暗中勾结匈奴,可如果兴师动众去征讨他们,难免会自败于泓水,不如支持傅介子的刺杀行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2)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14.王夫之关于“信义”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这一观点?请简要作答。【答案】10.DEG11.A12.D13.(1)楼兰王有罪于汉朝,天子派我来诛杀他,应改立以前留在汉朝为人质的太子为王。(2)傅介子引诱楼兰王中计而斩杀他,既夺取了楼兰人的魂魄,也使匈奴人胆寒,这难道不伟大吗!14.第一问:信义也,人与人相於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第二问:①春秋时期,宋襄王遵守信义与楚国结盟,秉持信义与楚国交战,结果兵败自己也受了伤,成为华夏诸国的奇耻大辱。②楼兰王表面上侍奉汉朝,暗地里却为匈奴人做间谍,派兵杀戮抢掠汉朝使者,其行为违背天理:傅介子诛杀楼兰王是以直报怨,不算违背信义。【解析】【分析】【导语】这两则材料主要探讨了在外交策略中使用信义与策略的重要性。材料一叙述了傅介子以计谋刺杀楼兰王以威慑西域诸国,而非直接军事行动,反映了汉朝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中的策略性。材料二则通过宋襄公和傅介子的事例,提出对待蛮夷不应讲信义,应采取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手段,如傅介子慎重考虑时机与策略,成功遏制敌对行为,体现出实际效益对国家策略的重要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平乐监傅介子拿着符节出使时诛杀了楼兰王安归并带回其头颅,如今悬挂在北城楼上,用正直来回报背叛,没有劳师动众。“平乐监傅介子”作主语,“持节使”作状语,“诛斩楼兰王安归首”作谓语,D处断开;“县”通“悬”,悬挂,作谓语,“之”作宾语,“北阙”作后置状语,E处断开;“以直报怨”是成语,出自《论语》,G处断开。故选D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A.错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为何不言”。/固定句式,如……何,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句意:为什么不报告?/为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他怎样遵守礼仪制度呢?B.正确。动词,到/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句意:我就要离开到西面的国家去了。/臣壮年的时候。C.正确。shī,施以,施加/yì,延续。句意:从来没听说过对虎、狼和毒蜂、蝎子施以信义的。/功烈延续到今天。D.正确。使动用法。使……疲/名词作动词,种植。句意:那么劳师远征必定会使中国疲惫。/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容得下五石。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难免会自败于泓水”错。原文是“疑其不服而兴大师以讨之,既劳师绝域以疲中国,且挟匈奴以相抗,兵挫于坚城之下,殆犹夫宋公之自衄于泓也”,意思是如果怀疑他不服去征讨他,一旦汉朝军队在坚固的城池之下遭受挫折,就会像宋襄公自败于泓水一样的情形了,而不是自败于泓水。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遣”,派遣;“更”,改变;“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当更立前质在汉太子”。(2)“诱”,引诱;“寒”,使……胆寒;“讵”,难道。【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原文“故曰:信义也,人与人相於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可知,王夫之关于“信义”的观点是:信义也,人与人相於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信义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原则,但并不能施用于不守信义的非人之类,如虎狼和夷狄。对于那些背信弃义的敌人,信义不应当作为交往的依据,而是应采取果断的行动,以震慑其不忠不义的行为。根据材料二原文“宋襄公奉信义以与楚盟,秉信义以与楚战,兵败身伤而为中国羞”可知,春秋时期,宋襄王遵守信义与楚国结盟,秉持信义与楚国交战,结果兵败,自己也受了伤,成为华夏诸国的奇耻大辱。宋襄公过度推崇信义,以至于在战争中不顾实际情况,王夫之通过这个例子批评了宋襄公在与不守信义的敌国交往和战争时,盲目坚持信义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表现。根据材料一原文“傅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和材料二原文“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可知,楼兰王表面上侍奉汉朝,暗地里却为匈奴人做间谍,派兵杀戮抢掠汉朝使者,其行为违背天理。这种行为表现出夷狄的反复无常和背信弃义,正如王夫之所言,“夷狄不知有耻”,其表面的顺服根本不可信。如果仅凭信义与其交往,必然会受到欺骗和背叛。根据材料一原文“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可知,傅介子诛杀楼兰王是“以直报怨”,不算违背信义。傅介子清楚地看到了楼兰王的反复无常和不可信,因此采取了果断的行动。在第二次前往楼兰时,他设计引诱楼兰王前来相见,并在饮酒之际杀死了楼兰王。这一行动不仅惩罚了背叛汉朝的楼兰王,还通过斩杀他的头颅以震慑其他敌对国家和匈奴。这正符合王夫之所提倡的:对背信弃义的敌人,不应推行信义,而是要采取果断措施,以“夺其魄,寒匈奴之胆”。因此,傅介子通过刺杀楼兰王,不仅维护了国家利益,还减少了战争的代价,这种行为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也得到了王夫之的高度评价。参考译文:材料一:傅介子到了楼兰,责备楼兰王怂恿匈奴截杀汉朝使者说:“大部队就要到了,您如果不怂恿匈奴,匈奴使者经过这里到各国,为什么不报告?”楼兰王表示服罪,说:“匈奴使者刚刚过去,应当是到乌孙,中途经过龟兹。”傅介子到了龟兹,又责备龟兹王,龟兹王也表示服罪。傅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人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正在这里。”傅介子乘机率领所带的官兵一起斩杀了匈奴使者。傅介子回到京城把情况上奏,皇上下诏任命他为中郎,升为平乐监。傅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国多次反复无常却没有受到谴责,不能用来惩戒他国。我经过龟兹时,他们的国王离人很近,容易得手,我愿前去刺杀他,以此树立威信警示各国。”大将军说道:“龟兹国路远,暂且去楼兰试验此法。”于是就禀报皇上派遣他前去。傅介子和士兵一同带着金银钱币,声称把这些东西赏赐给外国。他们到了楼兰,楼兰王看起来不愿亲近傅介子,傅介子假装离开,到达楼兰的西部边界后,傅介子让翻译对楼兰王说:“汉朝使者带有黄金、锦绣巡回赐给各国,大王如果不来受赐,我就要离开到西面的国家去了。”当即拿出金币给翻译看。翻译回来把情况报告给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财物,就来会见使者。傅介子和他坐在一起饮酒,并拿出财物给他看。饮酒后都醉了,傅介子就对楼兰王说:“天子派我来私下报告大王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同傅介子进入帐幕中,两人单独谈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刀刃在胸前相交,楼兰王立即死掉了。他的贵族及左右官员都各自逃走。傅介子告谕他们说:“楼兰王对不起汉朝,天子派我已诛杀他,应改立以前留在汉朝为人质的太子为王。汉军刚到,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一有所动,就把你们的国家消灭了!”于是就带着楼兰王的首级回京交旨,公卿、将军等议论的人都称赞他的功劳。皇上于是下诏令说:“楼兰王安归曾充当匈奴的间谍,暗中侦探汉朝使者,派兵杀戮抢掠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人,以及安息、大宛的使者,偷走使节印以及安息、大宛的贡品,极端违背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拿着符节出使时诛杀了楼兰王安归并带回其头颅,如今悬挂在北城楼上,用正直来回报背叛,没有劳师动众。封傅介子为义阳侯,赐给食邑七百户。士兵中刺杀楼兰王的都补官为侍郎。”(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材料二: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信义。施行信义,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对虎、狼和毒蜂、蝎子施以信义的。楚国本来是祝融氏的后裔,而且是周朝先王所封的诸侯国。宋襄王遵守信义与楚国结盟,秉持信义与楚国交战,结果兵败,自己也受了伤,成为华夏诸国的奇耻大辱。与楚国交往尚且如此,何况是那些与夷狄为伍、可用毒腺伤人的家伙呢!楼兰王表面上侍奉汉朝,暗地里却为匈奴人做间谍,傅介子奉汉朝天子的诏书到西域去责备他,楼兰王表示服罪。夷狄之人不知羞耻,哪里会把一次屈服当回事,不久匈奴的使者就又出现在楼兰国中了。如果相信楼兰王的服罪而以诚心对待他,就必定会受到欺骗;如果怀疑他不服而兴师动众地征讨他,则劳师远征必定会使中国疲惫,而且楼兰会与匈奴结盟以对抗汉朝,一旦汉朝军队在坚固的城池之下遭受挫折,就会像宋襄公自败于泓水一样的情形了。傅介子引诱楼兰王中计而斩杀他,既夺取了楼兰人的魂魄,也使匈奴人胆寒,这难道不伟大吗!所以说:信义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不是用来施加到没有人性的人身上的。(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郑谷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标题点明写作缘起,诗人及第后入蜀,途中看到海棠盛开引发诗兴。B.在长着绿色苔藓的石矶旁,溪畔的海棠花如美人般临水自照,妩媚多姿。C.黄莺睡在海棠枝头,蝴蝶与飘落的花瓣一起飞舞,动静结合,别具生趣D.既无法移栽、也无人能描画,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16.诗中写到红杏和春桂,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红杏”起衬托作用,以京城的红杏来衬托海棠,突出海棠的艳丽与美艳。②“春桂”代表科举及第,手中已有新春桂意味着科举及第,诗人及第之后,还希望把海棠的芳香带走,表达了他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错,“多谢烟香更入衣”意思是诗人还希望带走海棠的芳香,表达的是诗人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①首联“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将身处上国京城繁华热闹之地的红杏与身处偏僻溪边无人欣赏的海棠进行对比,以京城的红杏来衬托海棠,突出海棠的艳丽与美艳,在这里“红杏”起衬托作用。②尾联抒情达意,“手中已有新春桂”,“春桂”代表科举及第,诗人表面上说自己的手中已经有了新春的桂枝,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今春科举高中的意思;“多谢烟香更入衣”中的“更”字,表明了诗人在科举高中之后又逢到海棠香气泌入自己的衣服,让诗人更为欣喜高兴,于是作者就产生了把海棠的芳香带走希望,借此来表达他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三)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重申楷模的优秀作用,又重申要自我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以人与月比较表达哲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激发了无数诗人的创作灵感,以黄河起兴的诗句时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人生代代无穷已④.江月年年望相似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齐”“焉”“已”“簸”。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胡杨,杨柳科落叶中型天然乔木,始于新生代,距今已有6500万年的历史。胡杨的意思是西域的杨树,说明了胡杨的故乡所在。在中国,胡杨分布在西北区域的新疆、甘肃、青海柴达木、内蒙古西部一带的内陆河流域。因其生命力顽强,素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传说,成为文学家们A地歌颂的对象。作为“荒漠河岸林”的胡杨,有一种傲骨凛冽的风格,它能“闻到水、嗅到水,跟着水走”。所以,在大漠中见到衰亡的胡杨林,(甲)。而且胡杨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因而被誉为“大漠英雄”。为了适应荒漠的极端环境,胡杨使出浑身解数,其根系可以深入到2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收水分,树叶和枝干能排出体内过量的盐分而形成“胡杨泪”,同时多种形态的叶片相互配合与外界环境协调,故胡杨又称为变叶杨、异叶杨。那么,变叶杨具体是如何变化的呢?首先,多种形态的叶片集中于同一株树上,且自下而上为线形→披针形→缺刻披针形→缺刻卵形→缺刻菱形→缺刻阔卵形→缺刻扇形,形成不同的叶型。其次,从扫描电镜下看到,随着叶型的变化,叶片表皮超微形态结构亦呈渐变状态,各种表皮附属物蠢蠢欲动。另外,从异形叶的功能上看,光合能力最大的叶型为缺刻披针形、缺刻菱形和缺刻卵形,居于树冠的中层;抗逆能力最强的叶型为缺刻阔卵形以及缺刻扇形,(乙)。这样看来,顶层叶片的高强度抗性,为中层叶片进行最大光合作用提供了保护伞,二者的结合便于底层叶片的发育。不同叶型既B,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①一到秋季就进入了观赏季的胡杨林,②胡杨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③具有保护功能的黄酮类及叶黄素等色素含量增加,④不仅增加了植株的适应能力,⑤同时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采用既具体又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同一株胡杨树上的不同叶型,请模仿这一形式描述一月中不同的月相。要求:至少写出三种月相,且语意完整;比喻使用贴切,表达流畅。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胡杨”“大漠英雄”“变叶杨”这三个名称哪一个更能表明胡杨树的特征?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8.月相的变化犹如人生的轨迹:初一的新月如同婴儿的笑脸,初七的上弦月如同少年的弧线,十五的满月则如同成人的圆满。19.A:津津乐道B:各司其职20.①改为:一到秋季就进入了胡杨林观赏季。④改为:不仅增强了植株的适应能力。21.甲:就意味着当地水源减少乙:分布于顶层22.“变叶杨”更能表明胡杨树的特征。因为变叶杨具体表达了胡杨叶片多变的特征,从叶型到功能都各不相同,这一特征展现了胡杨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本题要求模仿文中比喻句的形式描述月相的变化,并要生动、具体。答案使用了“婴儿的笑脸”、“少年的弧线”、“成人的圆满”三个比喻,分别对应新月、上弦月、满月的形态,比喻贴切,语意完整,表达流畅。【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A处的意思是文学家们对胡杨进行了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e2O3-Fe3O4异质结的原位构筑及改性用于光电催化水分解》
- 《Ghrelin在重复性力竭运动诱导的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
- 《基于ICA的人脸识别研究》
- 《AISI430铁素体不锈钢微观组织及氢脆断裂机制研究》
- 2024柿子买卖合同
- 2024聘用临时人员合同书
- 《基于投影相关和集成学习融合模型的疾病诊断研究》
- 《基于学习体验理念的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 2024安装工程货物买卖合同
- 淮南师范学院《光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欧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 如何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课件
- 山东建筑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 沙盘游戏概述课件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说课课件
- 介绍家乡南通课件
- 政府安置房交房交付仪式活动方案
- 大队委竞选自我介绍课件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全册)
- ZC25-3(500)兆欧表使用方法(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