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之读书学习(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之读书学习(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之读书学习(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之读书学习(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之读书学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精讲精练专项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读书学习(含解析)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口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②之墨池者苟伯子

③《诲川起》一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④,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

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

日:“愿有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

【注释】①曾巩: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书圣”。③

荀伯子:南朝宋人。④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人称“草圣”。⑤极:至,达。⑥徜徉肆恣:尽情游览。⑦休:

停留。⑧章:通“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B.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C.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D.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羲之之书晚乃善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

B.此为某故迹其禀无马邪(《马说》)

C.节“晋王右军墨池”乃丹节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D.则学固岂可以少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第1页共27页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4.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对你学习书法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日:“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

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多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卷者十四年。泊®北归,窗下石上,双趺@

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

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

穷乡晚学年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i):及。④趺(后):

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⑴执()

(2)是()

(3)之()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

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

春秋》。季札聃②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

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

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茗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

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节,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

第2页共27页

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菠©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

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

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

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鸟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送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

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

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

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全集校注》,有删节)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②季札聃:人名。③上国:中原地区的

诸侯国,此指鲁国。④倍征:超过数倍。

8.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成语“一丝不苟”,可推知“学者益以草简”中“苟”意义为“苟且”“马虎”。

B.古汉语有字同义不同的现象,"皆手自芦’与“而聿益多”中两个“书”字同义不同。

C.回顾课文“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可推知“而书囿自如也”中“固”意义为“固执

D.查字典,“遗”有“遗留”“赠送”等义项,“将以遇来者”中“遗”应选择“赠送”。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B.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C.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D.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琥的一项是()

A.古代圣人的学问都始于认真读书,他们的学问与道德修养都不是后人所能赶上的。

B.近年来可读之书多而易得,但科举士子却将书束之高阁,致使他们谈吐没有根底。

C.李公择藏书丰富,读书精深,闻名当世:他藏书于僧房供后人阅读,有仁者之心。

D.苏轼想读完公择藏书,他主动作记是希望后人知前人读书不易从而更加努力读书。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第3页共27页

(2)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帮帮你:指:①手指;②指向:③指责;④意思,意图;⑤指称。一《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尺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

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

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

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鹫,兼营则必一无

所能矣。

(节选自曾国藩《曾国潘家书》)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

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

第4页共27页

D.“缀公卿之后”“四海亦谬称其氏名”中“缀”和“谬称”皆为谦辞。

13.下而句中加点词语解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草书以观致:得到B.援疑愿理质:询问

C.媵人持汤沃灌汤:菜汤D.右备容易臭:香气

14.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己矣。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16.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任选其一作答)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2)四支僵劲不能动。

17.【甲】【乙】两文作者均意在“劝学”,他们“劝学”的方式有何不同?

18.在读书求学方面,【甲】【乙】两文带给你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罅大丈夫哉诚:诚实

B.丈夫之厘也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第5页共27页

C.非淡泪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D.将复旧及何及:怎么来得及

20.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一公孙衍、张仪这两个人是怎么成为大丈夫的呢?

B.贫贱不能移一生活贫穷和地位卑贱都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节操和追求。

C.俭以养德——用俭朴节约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D.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做不到心无旁鹫、专心致志,就无法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

2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进还是退,无论是受到金钱的诱惑、贫贱的困扰,还是面临暴力的威胁,都始终践行“仁、礼、

义”的准则,孟子认为这样的人才是大丈夫。

B.景春认为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权倾天下,令人敬畏,还可以左右时局,为天下守太

平。孟子的阐释意在反驳景春的观点,维护传统礼义。

C.诸葛亮勉励后辈努力继承和践行“君子之行”,尤其要守住“宁静”之心,明确追求之志,勤于学习成才。

D.诸葛亮写这封信,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力戒“淫慢”“险躁”,珍惜时光,“励精”“治性”,成为对社会有贡

献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力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

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

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乙)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观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

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簿;有费解®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后若能看完《史记》,明年

更换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④,不宜寓目⑤。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

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③费解:不好理解。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

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⑤寓目:过日,观看。⑥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给儿

子的家书。喻,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

2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苟堪励志勤读享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B.无裨实益必能裨补缺漏(《出师表》)

第6页共27页

C.凡经史子集,皆宜涉婚但当涉簟,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D.若能分门别类皆看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2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

(2)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24.从选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

25.选文中郑板桥多次使用“宜”字,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

置土石?“杂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

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

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

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⑤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

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戏谑。③旬朔:十天一月。④惩艾:惩戒。⑤聪明:听力和视力。

⑥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26.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

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第7页共27页

27.勾连旧知,找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面山画居而常废于善忘

B.然负此自放至于负者歌于途

C.手少时读书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故虽有勤劳之苦

2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29.请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对乙文中的人物进行劝勉。

第8页共27页

参考答案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日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②之墨池者苟伯子

③《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⑥,而又尝自休⑦于

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

日:“愿有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

【注释】①曾巩: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书圣”。③

荀伯子:南朝宋人。④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人称“草圣”。⑤极:至,达。⑥徜徉肆恣:尽情游览。⑦休:

停留。⑧章:通“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B.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C.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D.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羲之之书晚乃善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

B.此为基故迹其禀无马邪(《马说》)

C.聿“晋王右军墨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D.则学囿岂可以少哉汝心之囿,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第1页共27页

4.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对你学习书法有什么启示?

【答案】LB

2.C

3.那么他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

4.示例: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启示我们学习书法要勤奋刻苦(有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解析】

1.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新城之上有池洼然

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苟伯子《临川记》云也”的意思是:在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

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新城之上”是交代地点,“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是对墨池的描

写,"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是“者……也”的判断句式,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新城之上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故选B。

2.

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善:形容词,好/动词,善于,擅长;

B.其:代词,他的/助词,加强诘问语气;

C.书:动词,写/动词,写;

D.固:副词,原来,本来/形容词,固执,顽固;

故选Co

3.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

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则(那么)、盖(大

概)、自致(自己达到)、天成(天生的)”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4.

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

出才能的道理。因此本题可从学习书法要勤奋刻苦,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角度来谈启示。答案不唯一,

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第2页共27页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

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

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

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

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

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

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

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日:“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

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热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学者十四年。泊®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

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

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

穷乡晚学与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i):及。④趺(应):

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I)执()

(2)是()

(3)之()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

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

【答案】5.拿这样的

第3页共27页

6.(1)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

(2)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

7.(1)学习贵在坚持,(2)学习没有开始(起步)早晚。

【解析】

5.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

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句意为:他就拿着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执:拿;

(2)“如是者十四年”句意为:像这样做坚持了十四年。是:这样;

(3)“接引穷乡晚学之士”句意为:鼓励贫穷的学习起步晚的读书人。之:的。

6.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

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谪:被贬谪。横浦:地名,寓:寄宿。

(2)重点词语:始:才。为……所:被。许:赞许。

7.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杨龟山“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和张无垢“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和“前

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可知学习应勤奋并且坚持(或学习贵在坚持);

根据“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和“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可知,学习起步没有早晚之别。

【点睛】

参考译文

胡澹庵拜见杨龟山,龟山举起两肘给胡澹庵看,说道:“我的两肘三十年不离桌案,然后才在学业上有

所精进。”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在他的寝室里有一扇小窗,每天天刚亮,他就拿着

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像这样做坚持了十四年。等到他回京城就职后,窗下的石板上,双脚鞋印的

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留存着。前辈们做学问,就勤恳刻苦到这样的程度。然而,龟山勤学是年少时的

事,而无垢是年长之后,更加艰难罢了。

高适五十岁时才开始作诗,被杜甫推崇。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功夫到了就会有提

高,至于力到,则因人而异了,没有学习早晚的区别。有才学的人也是这样,苏东坡说:“贫家净扫地,贫

第4页共27页

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熹常常借用这句话作为谈论的话题,鼓励贫穷的学习起步晚的读

书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

春秋》。季札聃②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

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

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茗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

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节,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

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徒④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

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

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

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鸟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送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

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

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

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节选自《苏轼全集校注》,有删节)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书的官。老聃曾任东周王室柱下史。②季札聃:人名。③上国:中原地区的

诸侯国,此指鲁国。④倍征:超过数倍。

8.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成语“一丝不苟”,可推知“学者益以有简“中“苟”意义为“苟且”“马虎”。

B.古汉语有字同义不同的现象,“皆手自节”与“而节益多”中两个“书”字同义不同。

C.回顾课文“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可推知“而书囿自如也”中“固”意义为“固执”。

D.查字典,“遗”有“遗留”“赠送”等义项,“将以遇来者”中“遗”应选择“赠送”。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第5页共27页

B.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C.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D.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琥的一项是()

A.古代圣人的学问都始于认真读书,他们的学问与道德修养都不是后人所能赶上的。

B.近年来可读之书多而易得,但科举士子却将书束之高阁,致使他们谈吐没有根底。

C.李公择藏书丰富,读书精深,闻名当世:他藏书于僧房供后人阅读,有仁者之心。

D.苏轼想读完公择藏书,他主动作记是希望后人知前人读书不易从而更加努力读书。

n.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

(2)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

帮帮你:指:①手指;②指向:③指责;④意思,意图;⑤指称。一《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答案】8.C

9.B

10.D

11.(1)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求学是多么困难啊。

(2)李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将他住过的僧房称为“李氏山房”。

【解析】

8.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

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C.“而书固自如也”的意思是:然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这里的“固”是“本来”的意思。

故选C。

9.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

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子“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

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的意思是: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给世人用,希望能有数年的空

第6页共27页

闲,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

所未见之书。

“余既衰且病”中“衰”和“病”是并列关系,可知CD错误。

“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表示要将李公择的书读完,“尽读”后应有宾语,可知A项错误。

故选B。

10.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依据原文“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可知,并不是苏轼“主动作记”,而是李公择要求苏轼写一篇文章。

故选D。

11.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

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

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士(指读书人)、是(这)、盖(大概)”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既去(已经离开)、思(思念)、为(称作,称为)”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点睛】

参考译文:

从孔子开始,圣人的学习一定从读书开始。在这个时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书。韩宣子

到鲁国,然后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聃被中原诸侯国邀请,然后才能听到《诗经》的风、雅、颂。

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学习可说是很困难的。然而他们对礼乐都

很熟悉,道德修养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赶上的。从秦汉以来,写文章的人更多,造纸方法和文

字笔画一天比一天趋向简便,而书也更多,世人没有谁不拥有,然而学习的人愈加地马虎不认真,什么原

因呢?我还赶上看见老儒先辈,自称他们年轻时,要想求取《史记》《汉书》而不能得到,侥幸得到了,都

亲手抄写,日夜诵读,惟恐来不及读。近年书商辗转翻刻,诸子百家的书,一天要流传一万张纸。书对学

习的人来说,多而且容易获取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然而年轻的科举士

子,都把书捆起来不读,谈吐没有根底,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读书。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把他住

过的僧房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共九千多卷。公择涉猎其流,探索其源以后,吸取它们的精华,咀嚼它们

的韵味,而转化为自己的学养,表述在文章上,落实在行动上,而在当代出名了。然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

第7页共27页

未曾稍有损坏。他将它赠送给后来之人,供他们无穷无尽地索求,而满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应的需求。

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啊!

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给世人用,希望能有数年的空闲,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而本来

想去庐山游览但不能成行,(如能成行)大概我将终老在那里了。我将全部打开公择的藏书,拾取他丢弃的

书来充实自己,或许有益吧?公择要求我写篇文章以作藏书记,我于是替他写了几句,让后来的人知道从

前君子读书的困难,而现在求学的人有书却不读是可惜的。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较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

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

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

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鹫,兼营则必一无

所能矣。

(节选自曾国藩《曾国潘家书》)

12.下列表述不亚阳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

第8页共27页

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

D.“缀公卿之后”“四海亦谬称其氏名”中“缀”和“谬称”皆为谦辞。

13.下而句中加点词语解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草书以观致:得到B.援疑质理质:询问

C.媵人持汤沃灌汤:菜汤D.右备容易臭:香气

14.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16.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任选其一作答)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2)四支僵劲不能动。

17.【甲】【乙】两文作者均意在“劝学”,他们“劝学”的方式有何不同?

18.在读书求学方面,【甲】【乙】两文带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12.A

13.C

14.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15.我多次挖井却没有水可以喝,是没有(做到)专一的过错(啊)。或“我挖井多次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一

的过错。”

16.(1)“大寒”“冰坚”写出天气酷寒,突出抄书之苦。或“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天气酷寒,突出抄书之苦。”

或“写出抄书之苦。”

(2)“僵劲”“不能动”形象地写出肢体因受冻而僵硬的状态。或“生动形象地写出受冻之状,突出求学之艰。”

17.[甲]文现身说法或“以事实为例”或“运用对比手法”等。[乙]文讲道理或“引用谚语”或“运用比喻阐述道理”

或“举例说理”等。

18.酷爱学习,勤奋刻苦,虚心求教(谦恭求教),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有明确的目标,有远大的志向。不

慕虚荣,意志坚定,专心致志等。

【解析】

12.

第9页共27页

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不是书序。故选A。

13.

C.句意: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汤,热水。故选C。

14.

考查断句。句意为: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就是要“专一”研究罢了。“求业之精”是主语部分,

“别无他法”是谓语部分。“日专而已矣”是“求业之精”的具体方法。故断句为: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

矣。

15.

考查翻译句子。而,表转折,去卜专,专心,专一;咎,过错,过失。

16.

考查句子赏析。

(1)“天大寒,砚冰坚”是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极度寒冷,表现了作者抄书之苦,从侧面表现了作者读

书求学意志的坚定。

(2)“僵劲不能动”的意思是僵硬动弹不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去异地求师,

因为天气寒冷,衣着单薄,到达旅馆后肢体因受冻而僵硬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从侧面表现了

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与学习的刻苦。

17.

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以幼时、加冠以后刻苦求学的经历,讲述自己克服了无书无师的困难,最终学

有所成的经过。以事实为例,现身说法,勉励马生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第二段中的“同舍生皆

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问,略无慕

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又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读书中以让人忘记境遇的困顿,享

受到学习的快乐,借以勉励马生。

乙文:甲文引用谚语“艺多不养身“,运用比喻“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向诸弟说明了“学习贵

专”的道理。“如九弟志在习字……。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万不可以兼营并鹫,兼营则必

一无所能矣''则列举了诸弟的实例,举例说理,说明学习务必专一,不专则“则必一无所能”的道理。

18.

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

从甲文中的,,余幼时即嗜学,,可得:要酷爱学习。

第10页共27页

从“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得:要勤奋刻苦。

从“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可得:要讲求诚信。

从“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可得:要虚心求教(谦恭求教)。

从“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可得:要从学习中获得真正

的快乐,不慕虚荣,意志坚定

从乙文中的“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可得: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

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

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

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

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

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

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

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

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

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

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

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如今我虽

己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

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乙: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就是要“专一”研究罢了。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

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

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

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

第11页共27页

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

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

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调大丈夫哉诚:诚实

B.丈夫之愚也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C.非律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D.将复旧及何及:怎么来得及

20.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一公孙衍、张仪这两个人是怎么成为大丈夫的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