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车道控制标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LED车道控制标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LED车道控制标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LED车道控制标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LED车道控制标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LED车道控制标志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起草组

2018年5月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LED车道控制标志》是交通运输部2017年下达的标准化修订计划,

计划编号为JT2017-12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

公司承担了此标准的编写任务。

2、协作单位

在本标准的修订过程中,多次组织行业专家进行了研讨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和大

量的试验验证工作,得到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协助与配合,取得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建议和试验数据,保证标准的修订质量。

3、主要工作过程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到标准修订计划

任务后,立即着手进行标准修订工作,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2017年7月~2017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交通检测

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修订课题组。课题组广泛收集了与LED车道控制标志相

关的政策法规、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对国内外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标准修订的

原则、主要依据及标准修订的方法。

(2)2017年10月~2018年4月,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及发函的方式,向LED车道

控制标志生产与检测行业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及专家征求对JT/T

597-2004的标准修订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原标准的结构、内容进行了调整,更新

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调整了部分检测项目及技术参数指标,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4、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伟智、贾旭、燕凌、储诚赞、李伟、孙岳、王峣、张萌、张子

玉。上述同志承担的主要工作如下:

---丁伟智、贾旭,负责组织、协调,并参与标准编写工作。

---储诚赞、李伟、孙岳,负责组织参与各省调研工作,并参与标准编写工作。

---王峣、张萌,负责标准试验验证工作,为确定检验项目或参数提供了大量试验数

据。

---燕凌、张子玉,组织参与各省调研工作,为标准修订提供大量的调研数据和建议。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LED车道控制标志是高速公路沿线设施中的一项重要交通安全管理设施,一般安装在

高速公路收费车道上方的天棚上,用于向道路使用者指示车道的开放或关闭;也可安装在

高速公路一般路段和隧道、桥梁等特殊路段的门架上,用于车道交通控制,是高速公路监

I

控系统中信息提供装置之一,对保障交通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标准的编写要考虑政策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有利于国家交通

领域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我国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在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在综合国内生产企业的总体水平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地域广、

环境因素复杂的影响,尽量向国际标准相靠拢。因此,本标准编写时突出了“适用和技术

先进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这一原则。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597-2004《LED车道控制标志》已实施十余年,随着技术的

进步,部分技术指标已略低。还有一些指标大部分厂家达不到要求,需要变更部分参数要

求。

标准的修订适应了LED车道控制标志及检测技术发展的需要,修订后的标准更具有科

学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对于提高LED车道控制标志的技术能力将产生积极作用。

2、标准的主要内容的说明

本标准对原标准主要进行了6个方面的修订:标准英文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

和定义、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1)关于“标准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意为“规格、说明书、详述”,删掉后变为“LEDlanecontrolsigns”,

言简意赅,直入主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近几年来,国家和交通行业相继颁布实施了新的标准,使得原标准引用的标准发生变

化,需要删除、增加相应的标准规范。本部分主要变化:根据标准内容中涉及的相关标准、

规范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如下标准: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7922-2008照明光源颜色的测量方法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22040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GB23826-2009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

GB/T23828-2009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JT/T4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JT/T817-2011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II

标准增加了“像素、像素点间距、静态视认距离、动态视认距离、耐候性能”的定义。

(4)型号

因为现实中极少有厂家生产圆形的LED车道控制标志,大概十年前在收费车道上可见

少部分φ300型的,现在已经基本绝迹,故删除了型号中的“外形”部分,意即该产品皆

为方形的。

(5)技术要求

标准编写组在总结近两年来LED车道控制标志产品的试验数据基础上,将“单粒发光

二极管在额定电流时的法向发光强度”和“半强角”指标提高。

近两年来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LED车道控制标志产品检测数据如下:

表1:LED车道控制标志产品检测数据

项目12345678910

红色单管亮度,mcd5399449844835315535846226419397567386039

红色单管半强角,°13.516.713.513.013.315.715.421.214.013.7

绿色单管亮度,mcd1663111116100389232935014270930888901345711841

绿色单管半强角,°15.420.513.214.513.615.914.716.212.515.5

视场角1°时红色平均亮559085334530100908070124005515954472785871

度,cd/m2

视场角1°时绿色平均亮990127505135401844021180160131048013496145366907

度,cd/m2

表1:LED车道控制标志产品检测数据(续)

项目11121314151617181920平均值

红色单管亮度,mcd40155327400067444683436748486575428552005145

红色单管半强角,°18.215.916.015.213.113.213.515.018.015.015.2

绿色单管亮度,mcd1260856521393085421234310932120676058145041337411207

绿色单管半强角,°12.921.515.115.214.813.412.514.318.215.515.3

视场角1°时红色平均亮565254454267146284997153616194183845382177938776

度,cd/m2

视场角1°时绿色平均亮690757775103245251452429992796137747125222368916037

度,cd/m2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有关法规、标准,结合LED车道控制标志产品的实际情况,

修订后的标准相对于原标准主要变化见表2:

表2:检测项目或参数修订后的标准相对于原标准主要变化

分类检测项目或参数说明备注

术语和定义补充术语和定义

增加检测

防雷电性能

项目或参依据JT/T817-2011《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

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数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新增。

能耗要求

删除检测“机械力学性能”删减了

考虑到可操作性,删掉之。

项目或参5.8.2对应的试验

数删减了5.9“引出线和色标”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法也进行

分类考虑到实际情况,删除了圆形和方形之分了调整

依据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单管亮度和半强角

项目或参LED车道控制标志产品检测数据提高了指标

数改变机壳颜色增加了黑色应实际情况调整调整

依据编写组《公路交通标志视认性及设置有

视认距离指标

效性》课题做了调整

III

表2:检测项目或参数修订后的标准相对于原标准主要变化(续)

分类检测项目或参数说明备注

介电强度规范为“电气强度”对应的试验方法也

依据JT/T817-2011《公路机电进行了调整

项目或参数改

电源适应性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