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主席先生,各位同事: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建议:第一,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第二,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我们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第三,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全面冲击,我们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各国发展指明了方向,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基础,也是目标和手段。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第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我们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明年昆明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昆明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步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高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过去10年,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续坚韧努力。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期待各方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行动框架。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摘编自习近平《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当市场主导的国家的不作为预示我们这个星球的可怕未来时,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然在风能和太阳能、绿色基础设施、电动汽车、重新造林和碳减排方面取得了成果。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刚刚落下帷幕。今年会议的典型主题之一是全球领导人坚持气候正义——要求富裕国家加强对较贫穷国家的融资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加快向绿色能源体系过渡。气候正义不是某种边缘的激进概念。事实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写入国际法,反映了欧洲、北美和日本在200多年的现代化道路上燃烧大量化石燃料的事实,在此过程中创造了环境危机。然而,迄今为止,全世界几乎看不到上述气候正义。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富裕国家承诺每年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以解决环境问题。尽管相较于实际资金需求,这一承诺微不足道,它们却从未兑现过。美国每年军事支出超过8000亿美元,但在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因其自身原因而导致的问题时,它竟然显得无能为力(记住,美国人口仅占全球4%,二氧化碳排放占到历史巅峰排放量的25%)。尽管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实情况却是,在环境问题上是中国而不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发挥关键领导作用。中国已经与包括赞比亚、南非、肯尼亚、阿根廷和古巴在内的许多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开展绿色发展项目合作。尼日利亚记者。OtiatoOpali写道:从中非共和国的Sakai光伏电站和肯尼亚的Garissa太阳能电站,到埃塞俄比亚的Aysha风电项目和赞比亚的KafueGorge水电站,中国已经实施了数百个清洁能源。非洲的绿色发展项目,支持非洲大陆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国十多年来一直在其国内积极寻求减碳努力。习近平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宣布了中国政府商定的两大目标: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多次重申碳达峰和中和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还将其纳入法律规范。习近平在2022年1月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实现碳中和是“中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的目标具有历史意义。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兹(AdamTooze)热情洋溢地表示,随着习近平2020年的宣布,“中国领导人可能重新定义了人类的未来前景……随着他讲话的影响逐渐深入,气候建模人员对数字进行了处理,并得出结论认为,如果能全面实施,中国的新承诺本身将使预计的温度增幅降低0.2—0.3℃。这是他们的模型所产生的最大的有利影响。”从2007年到2022年的15年间,煤炭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从81%下降到56%,使中国与澳大利亚处于同一水平一个富裕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在几十年前开始其低碳转型。在减少煤炭使用的同时,中国正迅速成为第一个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到2021年已占新增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的46%。国际能源分析师蒂姆•巴克利(TimBuckley)评论道,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安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生产、电动汽车生产、电池、核能、地源热泵、电网输配电和绿色氢能方面领先世界”。中国也一直在国内推进风力发电,数据显示“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为54吉瓦,中国目前运营着其中的26吉瓦,接近一半”——基于这一统计数据,美国气候智库气候互动项目的联合主任ElizabethSawin不久前评论称:“当美国尚未就更好地重建达成完全共识时,中国却只是在建设得更好。”此外,中国在交通减碳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其高铁里程已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目前,中国59%的城市公交车为纯电动公交车,高于2016年的16%,中国拥有全球约98%的电动公交车。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开展世界上最大的重新造林项目,每年种植“爱尔兰大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23%——令人悲哀的是,全球趋势与之相反。中国已成为应对气候崩溃的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其领导力的成果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反响。这对我们物种和地球的深远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摘自译文《中国正在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作者:CarlosMartinez;来源:MorningStar;2022.11.2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可以促进各国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让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B.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遭受破坏,全球出现生态危机,这是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C.如果无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才可以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D.我国加快立法步伐,采取有力政策,规范公众行为,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推动了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进程,成效位居世界第一。(2)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作为一篇演讲稿,针对性强,展示大国担当、大国胸怀和东方智慧,具有说服力与号召力。B.材料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尼日利亚记者的报道证明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支持非洲发展绿色能源。C.材料一首先表明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提出建议,最后总结全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具体的数据来支撑,简洁明了,鲜明突出,增强了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中国大力推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加大援助实施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C.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D.10年来,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亿吨。(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当今全球各国应如何应对气候危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弦乐四重奏①【英】弗吉尼亚•伍尔芙②嗯——我们到了。眺望窗外,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很多私人马车,其中,我敢说,还有一些敞篷的四轮马车,来来往往,穿梭如织,从伦敦的一端到另一端……不知不觉间,我精神恍惚了起来——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摄政街在整修……条约签署了……每年这个时候,天气都不冷……即使是那个价格,也租不到房子……流感最危险的是后遗症?我是不是忘了写下食物橱的裂缝……把一只手套落在列车上了?我要不要出于血缘亲情,探身过去,诚挚地握着那犹豫着伸过来的手——“我们七年没见了!”“上一次是在威尼斯。”“你现在住哪儿?”“哦,对我来说,最好是傍晚,当然,也要看你是否方便……”“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你来了!”“但,那次战争还是使我们分开了……”思绪掠过脑海——由于人类社交生活的迫使——是不是就像小箭连发一样,一支紧接着一支?这会不会生热……哦,他们打开电灯了……许多时候,是不是每想说清楚一件事情,都需要反复不断地补充和解释,并且,即使这样,也还是会引起难以预测的情绪,诸如后悔、欣悦、虚荣和渴望?我是说,如果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像那些穿戴在外的帽子、皮毛围巾、绅士们的燕尾服和珍珠领带夹——那会怎样?什么怎样?每多过一分钟,我就多一分漠然——我坐在这里到底想干什么——更糟的是,我现在无话可说,也想不起上一次的情景来。“你去看游行了吗?”“国王看起来冷冰冰的。”“不,不,不。但,话说回来,你刚才说什么来着?”“她在马姆斯伯里买了一所房子。”“不错呀!”正相反,在我看来,她——她也可以代换成其他任何人——糟透了,时时刻刻考虑的尽是公寓、帽子、海鸥之类的问题,或者说,对在座这一百个衣着光鲜、安居惬意、锦帽貂裘、酒足饭饱的人而言,似乎确实如此。我这么说,并非是要抬高自己,因为,我也正木然地坐在一把描金绘彩的椅子上,像所有人一样,不过是在径自翻扒深埋记忆的泥土——如果我没看错,我们都在各自回忆着些什么,偷偷地寻觅着些什么——为什么坐立不安?为什么对斗篷合不合身、手套扣不扣上感到浑身不自在?看,黑幕前那张沧桑的脸庞,刚才还是彬彬有礼笑容满面,现在却一副郁郁寡欢愁眉不展,仿佛罩上了一层阴影——听,是第二小提琴在等候室调音吗?他们进场了;四个穿着黑色礼服的人,手里拿着各自的乐器,在一泻而下的灯光中,面对各自的乐谱坐下;他们先把琴弓点放在琴谱架上,然后同时提起,轻灵地摆好起奏动作;接着,第一小提琴手看着对面的乐手,开始倒数:1、2、3……破土——生长——含苞——绽放!高山顶上,一树梨花!接着,又如喷泉般,喷起,落下,节奏平稳——但罗纳河水,又深又急,在拱桥之下奔流而过,冲卷着落叶,翻滚,旋转,在银鱼身上投下片片暗影,宛如斑纹……河水迅猛,鱼儿无法上游——这很难描述——全被卷进深潭的漩涡之中;它们挣扎跳跃,鳍鳞刮擦,水花四溅。在激流的冲动下,水底的黄色鹅卵石不停地转动,一圈,一圈,又一圈……啊,终于自由了,乘流而下,甚至腾跃空中,如优美的螺纹;又如刨子下卷起的薄薄的刨花,上升,上升……行走于大地之上,而又能步履轻快微笑不减的那些人们,他们的心地该是怎样地美好和善良啊!船下沉,又升上来,犹如音乐降而又升……但现在新乐章舒缓而宁静,且渐行渐远,似有还无,仿佛幽灵飘远,朦胧而略带伤感……突然节奏又明快有力了起来,旋律生动,情感激越,一路高扬,终于一下子激发了我内心双倍的热情……它在为我歌唱,抚慰我的哀愁,融化我的冷漠,并用爱拥抱忧伤的世界——啊,它方才不是要收回、终止它的款款柔情,而是巧妙而不露痕迹地将之交织编排起来,直到最后丝丝相扣,将细碎合一,织就出这图案,这完美画卷……时而清明高远,时而低回怨慕,最后安然落幕于惆怅与欢乐之间。为什么又感伤了呢?还期待什么?还沉浸其中,不愿结束吗?全曲结束了,哦,那感觉就像惬意地躺下来休息,静待着漫天的玫瑰花瓣飘下来。飘下来。啊,它们停浮在那儿不动了。只有一片花瓣还从那渺远的高空中继续往下飘,仿佛一朵从看不见的热气球上跳落下来的小跳伞,飘呀,摇呀。它将一直这样飘摇下去,永不到达。“晚安,晚安。你走这边?”“噢,不。我走那边。”(有删改)【注】①弦乐四重奏:主要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交响乐。莫扎特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被认为是古典弦乐四重奏的顶峰之作。②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年—1941年,英国著名女作家,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与乔伊斯、普鲁斯特等把意识流小说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现实与内心意识之间不断跳跃转换,“不知不觉间,我精神恍惚了起来”,表明在音乐厅等待中“我”从关注窗外现实逐渐沉浸到内心自我意识。B.“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摄政街在整修”这一联想使从窗外现实到内心意识的过渡自然流畅,说明意识的流动并非无迹可寻。C.偶遇的因战争分离的亲人“伸过来的手”使我的意识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但对话过程中“我”仍然完全沉浸在自我意识中。D.“我”的内心独白剖析出了接近真实的深层意识,体现“我”对金钱地位、安居享受等世俗价值并不完全认同。(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方式,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主,注重对人物处境的描写,表现生活的灵动和精魂,揭示生命的真谛。B.作者在文中反复使用了破折号与省略号,通过捕捉瞬间印象,表现出人物的思索状态或思维的联想跳跃。C.这篇小说行文虽短,但构思精巧,主要呈现了“我”听音乐会时的思绪,精神意念缓缓荡漾,朦胧跳脱,极富想象力。D.这篇小说集合了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但思维散漫的外表下,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理性,是一场流动的精神盛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重点描写音乐,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4)意识流小说家认为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倏忽即逝的印象,作家应记录这种变化多端的内在精神,这篇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条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馀里,不至十日而拒扦关,扦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孟子》论之曰: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鹭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B.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C.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D.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黔中,今指贵州省。在战国时期,黔中多指今湖北、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的长江南北区域。B.鱼肉,文中是“欺凌”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鱼肉”含义不同。C.纵横,即纵横术,是鬼谷子创立的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学术流派。合纵派的主要代表公孙衍和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D.《法言》,是西汉扬雄的政论著作,法言就是作为准则的言论。它以语录体的形式展开,对哲学、政治、经济、伦理、军事、文学等都有所论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惠王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来交换黔中之地,楚王却说不要武关,只要张仪,说明楚王意气用事。B.张仪敢于去楚国,原因之一是他已经想好了逃生策略,即利用靳尚和郑袖来达到全身而退的目的。C.郑袖为了独享荣宠,和宠臣靳尚沆瀣一气,置楚国国家利益于不顾,间接导致“张仪欺楚”的成功。D.楚怀王已经得到了张仪,又重新拿出黔中的土地,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结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②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5)孟子、扬雄各是怎样评价张仪的?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雨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①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②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③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②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③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标题“春雨”,也是主要内容,全诗借助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B.颔联上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下句的“珠箔”即珠帘,比喻细密的春雨,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寂寥又茫然的心理状态。C.尾联的“云罗”,指阴云密布如罗网,暗指路途艰难,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将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阴沉的云天融为一体。D.有人说这是诗人客居长安的思家之作,有人说这是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对于诗人所思为何人又有较大的争议,主题难解,与《锦瑟》相似。(2)李商隐的诗富有“朦胧美”,你认为其“朦胧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诗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将进酒》中表达作者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流露出积极入世的渴望和仗义疏财的豪情的句子是“,”。(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借“,”表达了自己对《离骚》微言大义、旨趣深远的赞美。(3)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文人视野。唐诗宋词中,文人常常用梦来描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回答问题。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①。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富于魅力者实在是②。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了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③。喜欢苏东坡,不仅喜欢他的才华盖世,亦欣赏他既智慧又旷达、既幽默又儒雅的无穷魅力。观其一生,他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最终如同烟云在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挥毫,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让“东坡肉”“东坡饼”家喻户晓;他一写词,就使“大江东去”自是一家……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用一个假设关系或因果关系的复句概括语段主要内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叠加态材料技术的发现,以动物毛发为基础的保温方式被改变,开启了先保暖再隔冷的防寒方式新时代。叠加态材料具有闭孔率高、孔径小等特点,根据多孔材料的隔热原理:闭孔材料隔热性能优于开孔材料,①_______,因此,叠加态材料的保温性能优于动物毛发。把叠加态材料填充在外套服装的面料与里布之间,如同在服装上加装一层隔冷保温层。保温层外,冷空气向内传导减缓;保温层内,②_______,服装的保暖性能大幅度提高。填充层数越多,隔冷性能越强,③_______,使相同保暖效果服装的厚度大幅下降,让冬天里人们的穿着保暖轻薄又时尚。(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叠加态材料技术的发现,改变了以动物毛发为基础的保温方式,开启了先保暖再隔冷的防寒方式新时代。B.叠加态材料技术的突破,改变了以动物毛发为基础的保温方式,开启了先隔冷再保暖的防寒方式新时代。C.叠加态材料技术的发现,以动物毛发为基础的保温方式被改变,开启了先隔冷再保暖的防寒方式新时代。D.叠加态材料技术的突破,以动物毛发为基础的保温方式被改变,开启了先保暖再隔冷的防寒方式新时代。(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互联网给我们制造了一个信息海洋,精准的算法推荐可以精准对接需求和最大化利用资源,却编织出了一个个“信息茧房”,让每个人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听到自己想听的,宛如回音壁一样不断地重复那些悦耳的声音。这种舒适会让人成为“信息偏食者”,让视野变窄,带来偏见。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君子能了解差异、尊重差别,又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主席先生,各位同事: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建议:第一,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第二,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我们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第三,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全面冲击,我们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各国发展指明了方向,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基础,也是目标和手段。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第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我们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明年昆明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昆明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步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高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过去10年,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续坚韧努力。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期待各方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行动框架。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摘编自习近平《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当市场主导的国家的不作为预示我们这个星球的可怕未来时,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然在风能和太阳能、绿色基础设施、电动汽车、重新造林和碳减排方面取得了成果。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刚刚落下帷幕。今年会议的典型主题之一是全球领导人坚持气候正义——要求富裕国家加强对较贫穷国家的融资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加快向绿色能源体系过渡。气候正义不是某种边缘的激进概念。事实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写入国际法,反映了欧洲、北美和日本在200多年的现代化道路上燃烧大量化石燃料的事实,在此过程中创造了环境危机。然而,迄今为止,全世界几乎看不到上述气候正义。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富裕国家承诺每年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以解决环境问题。尽管相较于实际资金需求,这一承诺微不足道,它们却从未兑现过。美国每年军事支出超过8000亿美元,但在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因其自身原因而导致的问题时,它竟然显得无能为力(记住,美国人口仅占全球4%,二氧化碳排放占到历史巅峰排放量的25%)。尽管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实情况却是,在环境问题上是中国而不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发挥关键领导作用。中国已经与包括赞比亚、南非、肯尼亚、阿根廷和古巴在内的许多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开展绿色发展项目合作。尼日利亚记者。OtiatoOpali写道:从中非共和国的Sakai光伏电站和肯尼亚的Garissa太阳能电站,到埃塞俄比亚的Aysha风电项目和赞比亚的KafueGorge水电站,中国已经实施了数百个清洁能源。非洲的绿色发展项目,支持非洲大陆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国十多年来一直在其国内积极寻求减碳努力。习近平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宣布了中国政府商定的两大目标: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多次重申碳达峰和中和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还将其纳入法律规范。习近平在2022年1月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实现碳中和是“中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的目标具有历史意义。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兹(AdamTooze)热情洋溢地表示,随着习近平2020年的宣布,“中国领导人可能重新定义了人类的未来前景……随着他讲话的影响逐渐深入,气候建模人员对数字进行了处理,并得出结论认为,如果能全面实施,中国的新承诺本身将使预计的温度增幅降低0.2—0.3℃。这是他们的模型所产生的最大的有利影响。”从2007年到2022年的15年间,煤炭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从81%下降到56%,使中国与澳大利亚处于同一水平一个富裕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在几十年前开始其低碳转型。在减少煤炭使用的同时,中国正迅速成为第一个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到2021年已占新增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的46%。国际能源分析师蒂姆•巴克利(TimBuckley)评论道,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安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生产、电动汽车生产、电池、核能、地源热泵、电网输配电和绿色氢能方面领先世界”。中国也一直在国内推进风力发电,数据显示“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为54吉瓦,中国目前运营着其中的26吉瓦,接近一半”——基于这一统计数据,美国气候智库气候互动项目的联合主任ElizabethSawin不久前评论称:“当美国尚未就更好地重建达成完全共识时,中国却只是在建设得更好。”此外,中国在交通减碳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其高铁里程已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目前,中国59%的城市公交车为纯电动公交车,高于2016年的16%,中国拥有全球约98%的电动公交车。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开展世界上最大的重新造林项目,每年种植“爱尔兰大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23%——令人悲哀的是,全球趋势与之相反。中国已成为应对气候崩溃的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其领导力的成果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反响。这对我们物种和地球的深远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摘自译文《中国正在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作者:CarlosMartinez;来源:MorningStar;2022.11.2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可以促进各国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让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B.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遭受破坏,全球出现生态危机,这是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C.如果无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才可以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D.我国加快立法步伐,采取有力政策,规范公众行为,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推动了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进程,成效位居世界第一。(2)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作为一篇演讲稿,针对性强,展示大国担当、大国胸怀和东方智慧,具有说服力与号召力。B.材料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尼日利亚记者的报道证明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支持非洲发展绿色能源。C.材料一首先表明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提出建议,最后总结全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具体的数据来支撑,简洁明了,鲜明突出,增强了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BA.中国大力推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加大援助实施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C.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D.10年来,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亿吨。(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当今全球各国应如何应对气候危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行文思路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A.“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理解错误,无中生有。“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并没有指出这次峰会让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B.“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遭受破坏,全球出现生态危机,这是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理解错误。“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并不是说“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遭受破坏,全球出现生态危机”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表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可协调发展。C.正确。D.“成效位居世界第一”理解错误。“过去10年,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是列举的我国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并没有指出“成效位居世界第—”。故选C。(2)C.“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提出建议”错误。材料一主体部分不是“并列式”,从整体上看,中间从提出建议到分享经验,是层层递进的。中间也不只提出建议,还有分享经验。故选C。(3)B.材料二的观点是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正在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而B项重点证明中国“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科学性。所以B不能作为论据。故选B。(4)材料一共有11段。第1段,由“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可知,首先指出大会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2﹣6段,由“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建议……”“第一,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第二,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第三,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第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可知,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各国提出四点建议。第7﹣10段,由“‘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明年昆明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昆明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中国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可知,展望昆明大会,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三点经验。第11段,由“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期待各方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行动框架。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可知,发出号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仍需各方共同努力。材料一采用层进式,结构严谨。(5)由“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可知,坚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以绿色发展维护美丽星球。由“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我们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可知,倡导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球环境治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互利共赢。由“今年会议的典型主题之一是全球领导人坚持气候正义——要求富裕国家加强对较贫穷国家的融资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加快向绿色能源体系过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可知,维护气候正义,富裕国家要承担责任,加强对较贫穷国家是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加快向绿色能源体系过渡。由“中国十多年来一直在其国内积极寻求减碳努力”“在减少煤炭使用的同时,中国正迅速成为第一个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开展世界上最大的重新造林项目”可知,各国应在国内积极行动,寻求减碳努力,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答案:(1)C(2)C(3)B(4)①(以层进式结构)首先指出大会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接着,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各国提出四点建议。③然后,展望昆明大会,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三点经验。④最后,发出号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仍需各方共同努力。(5)①坚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以绿色发展维护美丽星球。②倡导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球环境治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互利共赢。③维护气候正义,富裕国家要承担责任,加强对较贫穷国家是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加快向绿色能源体系过渡。④各国应在国内积极行动,寻求减碳努力,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弦乐四重奏①【英】弗吉尼亚•伍尔芙②嗯——我们到了。眺望窗外,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很多私人马车,其中,我敢说,还有一些敞篷的四轮马车,来来往往,穿梭如织,从伦敦的一端到另一端……不知不觉间,我精神恍惚了起来——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摄政街在整修……条约签署了……每年这个时候,天气都不冷……即使是那个价格,也租不到房子……流感最危险的是后遗症?我是不是忘了写下食物橱的裂缝……把一只手套落在列车上了?我要不要出于血缘亲情,探身过去,诚挚地握着那犹豫着伸过来的手——“我们七年没见了!”“上一次是在威尼斯。”“你现在住哪儿?”“哦,对我来说,最好是傍晚,当然,也要看你是否方便……”“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你来了!”“但,那次战争还是使我们分开了……”思绪掠过脑海——由于人类社交生活的迫使——是不是就像小箭连发一样,一支紧接着一支?这会不会生热……哦,他们打开电灯了……许多时候,是不是每想说清楚一件事情,都需要反复不断地补充和解释,并且,即使这样,也还是会引起难以预测的情绪,诸如后悔、欣悦、虚荣和渴望?我是说,如果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像那些穿戴在外的帽子、皮毛围巾、绅士们的燕尾服和珍珠领带夹——那会怎样?什么怎样?每多过一分钟,我就多一分漠然——我坐在这里到底想干什么——更糟的是,我现在无话可说,也想不起上一次的情景来。“你去看游行了吗?”“国王看起来冷冰冰的。”“不,不,不。但,话说回来,你刚才说什么来着?”“她在马姆斯伯里买了一所房子。”“不错呀!”正相反,在我看来,她——她也可以代换成其他任何人——糟透了,时时刻刻考虑的尽是公寓、帽子、海鸥之类的问题,或者说,对在座这一百个衣着光鲜、安居惬意、锦帽貂裘、酒足饭饱的人而言,似乎确实如此。我这么说,并非是要抬高自己,因为,我也正木然地坐在一把描金绘彩的椅子上,像所有人一样,不过是在径自翻扒深埋记忆的泥土——如果我没看错,我们都在各自回忆着些什么,偷偷地寻觅着些什么——为什么坐立不安?为什么对斗篷合不合身、手套扣不扣上感到浑身不自在?看,黑幕前那张沧桑的脸庞,刚才还是彬彬有礼笑容满面,现在却一副郁郁寡欢愁眉不展,仿佛罩上了一层阴影——听,是第二小提琴在等候室调音吗?他们进场了;四个穿着黑色礼服的人,手里拿着各自的乐器,在一泻而下的灯光中,面对各自的乐谱坐下;他们先把琴弓点放在琴谱架上,然后同时提起,轻灵地摆好起奏动作;接着,第一小提琴手看着对面的乐手,开始倒数:1、2、3……破土——生长——含苞——绽放!高山顶上,一树梨花!接着,又如喷泉般,喷起,落下,节奏平稳——但罗纳河水,又深又急,在拱桥之下奔流而过,冲卷着落叶,翻滚,旋转,在银鱼身上投下片片暗影,宛如斑纹……河水迅猛,鱼儿无法上游——这很难描述——全被卷进深潭的漩涡之中;它们挣扎跳跃,鳍鳞刮擦,水花四溅。在激流的冲动下,水底的黄色鹅卵石不停地转动,一圈,一圈,又一圈……啊,终于自由了,乘流而下,甚至腾跃空中,如优美的螺纹;又如刨子下卷起的薄薄的刨花,上升,上升……行走于大地之上,而又能步履轻快微笑不减的那些人们,他们的心地该是怎样地美好和善良啊!船下沉,又升上来,犹如音乐降而又升……但现在新乐章舒缓而宁静,且渐行渐远,似有还无,仿佛幽灵飘远,朦胧而略带伤感……突然节奏又明快有力了起来,旋律生动,情感激越,一路高扬,终于一下子激发了我内心双倍的热情……它在为我歌唱,抚慰我的哀愁,融化我的冷漠,并用爱拥抱忧伤的世界——啊,它方才不是要收回、终止它的款款柔情,而是巧妙而不露痕迹地将之交织编排起来,直到最后丝丝相扣,将细碎合一,织就出这图案,这完美画卷……时而清明高远,时而低回怨慕,最后安然落幕于惆怅与欢乐之间。为什么又感伤了呢?还期待什么?还沉浸其中,不愿结束吗?全曲结束了,哦,那感觉就像惬意地躺下来休息,静待着漫天的玫瑰花瓣飘下来。飘下来。啊,它们停浮在那儿不动了。只有一片花瓣还从那渺远的高空中继续往下飘,仿佛一朵从看不见的热气球上跳落下来的小跳伞,飘呀,摇呀。它将一直这样飘摇下去,永不到达。“晚安,晚安。你走这边?”“噢,不。我走那边。”(有删改)【注】①弦乐四重奏:主要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交响乐。莫扎特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被认为是古典弦乐四重奏的顶峰之作。②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年—1941年,英国著名女作家,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与乔伊斯、普鲁斯特等把意识流小说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在现实与内心意识之间不断跳跃转换,“不知不觉间,我精神恍惚了起来”,表明在音乐厅等待中“我”从关注窗外现实逐渐沉浸到内心自我意识。B.“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摄政街在整修”这一联想使从窗外现实到内心意识的过渡自然流畅,说明意识的流动并非无迹可寻。C.偶遇的因战争分离的亲人“伸过来的手”使我的意识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但对话过程中“我”仍然完全沉浸在自我意识中。D.“我”的内心独白剖析出了接近真实的深层意识,体现“我”对金钱地位、安居享受等世俗价值并不完全认同。(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篇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方式,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主,注重对人物处境的描写,表现生活的灵动和精魂,揭示生命的真谛。B.作者在文中反复使用了破折号与省略号,通过捕捉瞬间印象,表现出人物的思索状态或思维的联想跳跃。C.这篇小说行文虽短,但构思精巧,主要呈现了“我”听音乐会时的思绪,精神意念缓缓荡漾,朦胧跳脱,极富想象力。D.这篇小说集合了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但思维散漫的外表下,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理性,是一场流动的精神盛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重点描写音乐,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4)意识流小说家认为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倏忽即逝的印象,作家应记录这种变化多端的内在精神,这篇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表达技巧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C.“‘我’仍然完全沉浸在自我意识中”错误,“她在马姆斯伯里买了一所房子。”“我”回答“不错呀”,作出了回应。故选C。(2)A.“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主,注重对人物处境的描写”分析错误,意识流小说注重刻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故选A。(3)①运用联想(想象)。“破土——生长——含苞——绽放!高山顶上,一树梨花”“又如喷泉般,喷起,落下”“冲卷着落叶,翻滚,旋转”,音乐本是无形的,作者联想出各种景象,如梨花绽放、河水奔流、落叶旋转等,来表现音乐的轻柔欢快、流动回旋等特点和变化。②运用大量通感。“破土——生长——含苞——绽放!高山顶上,一树梨花”“片片暗影,宛如斑纹”“它们挣扎跳跃,鳍鳞刮擦,水花四溅”“如刨子下卷起的薄薄的刨花,上升,上升”,梨花绽放、暗影徘徊、鱼儿上游、刨花上升等都是视觉形象,而要表现的是音乐这种听觉,这里运用通感,化听觉为视觉,生动形象,很有表现力。③运用比喻手法。“又如喷泉般,喷起,落下”“罗纳河水,又深又急,在拱桥之下奔流而过”“它们挣扎跳跃”,把音乐比作喷泉喷涌、河水奔流、鱼儿跳跃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比喻摹声,写出了乐声节奏的变化。(4)①淡化小说的情节。故事简单,“思绪掠过脑海……”“在我看来,她——她也可以代换成其他任何人……”“船下沉,又升上来,犹如音乐降而又升……”“为什么又感伤了呢?还期待什么?还沉浸其中,不愿结束吗?”重点写“我”听音乐会的所见所感,主要呈现了“我”听音乐会时的思绪,没有复杂的事件和激烈的矛盾冲突,着重刻画精神世界。②大量运用心理独白。“在我看来,她——她也可以代换成其他任何人……”“如果我没看错,我们都在各自回忆着些什么,偷偷地寻觅着些什么……”“为什么又感伤了呢?还期待什么?还沉浸其中,不愿结束吗?”,用流动的意识呈现人物的真实丰富、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③运用联想、想象。在听音乐时,“我”联想出各种景象,如梨花绽放、河水奔流、落叶旋转等,来表现音乐的轻柔欢快、流动回旋等特点和变化。“我”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心鹜八极,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④语言跳跃、诗化。“破土——生长——含苞——绽放!高山顶上,一树梨花!接着,又如喷泉般,喷起,落下,节奏平稳”“在拱桥之下奔流而过,冲卷着落叶,翻滚,旋转,在银鱼身上投下片片暗影,宛如斑纹……”打破传统的语法习惯,为准确快速地记录听音乐的印象,用一个个词语成句,大量省略,跳跃性强,意蕴丰富,像是抒情诗、散文诗。答案:(1)C(2)A(3)①运用联想(想象)。音乐本是无形的,作者联想出各种景象,如梨花绽放、河水奔流、落叶旋转等,来表现音乐的轻柔欢快、流动回旋等特点和变化。②运用大量通感。梨花绽放、暗影徘徊、鱼儿上游、刨花上升等运用通感,化听觉为视觉,生动形象,很有表现力。③运用比喻手法。喷泉喷涌、河水奔流、鱼儿跳跃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比喻摹声,写出了乐声节奏的变化。(4)①淡化小说的情节。故事简单,重点写“我”听音乐会的所见所感,没有复杂的事件和激烈的矛盾冲突,着重刻画精神世界。②大量运用心理独白。用流动的意识呈现人物的真实丰富、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③运用联想、想象。在听音乐时,“我”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心鹜八极,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④语言跳跃、诗化。打破传统的语法习惯,为准确快速地记录听音乐的印象,用一个个词语成句,大量省略,跳跃性强,意蕴丰富,像是抒情诗、散文诗。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条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馀里,不至十日而拒扦关,扦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孟子》论之曰: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鹭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B.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C.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D.张仪闻之/请行/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黔中,今指贵州省。在战国时期,黔中多指今湖北、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的长江南北区域。B.鱼肉,文中是“欺凌”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鱼肉”含义不同。C.纵横,即纵横术,是鬼谷子创立的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学术流派。合纵派的主要代表公孙衍和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D.《法言》,是西汉扬雄的政论著作,法言就是作为准则的言论。它以语录体的形式展开,对哲学、政治、经济、伦理、军事、文学等都有所论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秦惠王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来交换黔中之地,楚王却说不要武关,只要张仪,说明楚王意气用事。B.张仪敢于去楚国,原因之一是他已经想好了逃生策略,即利用靳尚和郑袖来达到全身而退的目的。C.郑袖为了独享荣宠,和宠臣靳尚沆瀣一气,置楚国国家利益于不顾,间接导致“张仪欺楚”的成功。D.楚怀王已经得到了张仪,又重新拿出黔中的土地,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结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②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5)孟子、扬雄各是怎样评价张仪的?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句含意,从易入手,各个突破。(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关键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张仪听说后,请求前往。秦王问:“楚国要杀死你才快意满足,你为什么还要去?”张仪说:“秦国强,楚国弱,只要大王您在,估计楚国不敢把我怎么样。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密切,靳尚又侍奉楚王的爱姬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介词结构“于子”作“甘心”的后置状语,中间不断开,在“子”后断句,排除BC;“楚不宜敢取臣”主谓宾俱全,“楚”作“不宜敢取臣”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A。故选:D。(2)C.“合纵派的主要代表公孙衍和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错误,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故选:C。(3)D.“楚怀王已经得到了张仪,又重新拿出黔中的土地,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结盟”错误,结合原文“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可知,楚王已经得到张仪,却又看重拿出土地(舍不得拿出土地来交换),于是同意了张仪的建议,并让他离开。“重”意思是“看重”,选项曲解词意。故选:D。(4)①“从”,合纵;“无以异于”,和……没有区别;“不格”,无法相斗。译文:倡导合纵的人,和赶着一群羊去进攻猛虎没有区别,明显无法相斗。②“或”,有人;“岂”,难道;“熄”,熄灭。译文: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发怒,各国就恐惧,他安居不动,天下战火就熄灭。”(5)结合原文“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可知,孟子认为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不行正道。结合原文“诈人也。圣人恶诸”“甚矣凤鸣而鹭翰也”“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可知,扬雄赞同孔子的话,认为张仪用的是骗人术;认为张仪有才无德,游说的目的只是荣华富贵。答案:(1)D(2)C(3)D(4)①倡导合纵的人,和赶着一群羊去进攻猛虎没有区别,明显无法相斗。②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发怒,各国就恐惧,他安居不动,天下战火就熄灭。”(5)孟子:认为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不行正道。扬雄:赞同孔子的话,认为张仪用的是骗人术;认为张仪有才无德,游说的目的只是荣华富贵。参考译文:秦惠王派人通知楚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黔中之地。楚王说:“我不愿换地,只想用黔中之地来换张仪。”张仪听说后,请求秦王同意。秦王问:“楚国要杀死你才快意满足,你为什么还要去?”张仪说:“秦国强,楚国弱,只要大王您在,估计楚国不敢把我怎么样。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密切,靳尚又侍奉楚王的爱姬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于是欣然前往楚国。楚王把他下关在狱中,准备处死。靳尚对郑袖说:“秦王十分宠爱张仪,想用上庸等六个县及美女来赎回他。大王看重土地,又尊重秦国,那样秦国的美女将被宠幸,您就会遭到冷落。”于是郑袖日夜在楚王面前哭着哀求:“当年的事,不过是臣各为其主。现在要是杀了张仪,秦国必定震怒。我请求让我们母子两人先迁居江南,不要成为秦国刀下的鱼肉。”楚王于是赦免了张仪,还以厚礼相待。张仪于是劝说楚王道:“倡导合纵的人,和赶着一群羊去进攻猛虎没有区别,明显无法相斗。现在大王您不肯听命秦国,秦国如果逼迫韩国、驱使魏国来联合攻楚,楚国可就危险了。秦国西部有巴、蜀两地,备船积粮,沿岷江而下,一天可行五百余里,不到十天就兵临扞关。扞关惊动,则由此以东的各城都要修治守备,黔中、巫郡便不再是大王您的了。秦国如果大举甲兵攻出武关,那么楚国的北部就成为绝地,秦兵再南攻楚国,楚国的存亡只在三个月以内,而楚国等待各国来救援要在半年以上。坐等那些弱国来救,而忘记了强秦的威胁,我可要为大王您现在的做法担心啊!大王如果能诚心诚意地听我的意见,我可以让楚国、秦国永久结为兄弟之邦,不再互相攻杀。”楚王虽然已经得到了张仪,却又舍不得拿黔中之地来交换,于是同意了张仪的建议。《孟子》论之说: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发怒,各国就恐惧,他安居不动,天下战火就熄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1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扬雄《法言》曰:有人问:“张仪、苏秦学习鬼谷子的智术,运用合纵、连横的道理,各自使中国得到十几年的安定,是这样吗?”回答说:“骗人术。圣人对此十分厌恶。”又问:“读孔子的书而做张仪、苏秦那样的事,怎么样呢?”回答说:“这好像有凤凰般的嗓音却长着凶鸟的羽毛,糟透了!”再问:“然而孔子的弟子子贡不正是这样干的吗?”回答说:“子贡为的是排难解纷,张仪、苏秦为的是谋取富贵,游说的目的不同。”有人问:“张仪、苏秦能不蹈前人旧辙,也算是卓越的人才吧?”回答说:“上古时舜帝对奸佞之人加以拒斥,能说不考虑才干吗?那种人才倒是有才,但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才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雨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①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②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③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②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③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诗歌的标题“春雨”,也是主要内容,全诗借助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B.颔联上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下句的“珠箔”即珠帘,比喻细密的春雨,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寂寥又茫然的心理状态。C.尾联的“云罗”,指阴云密布如罗网,暗指路途艰难,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将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阴沉的云天融为一体。D.有人说这是诗人客居长安的思家之作,有人说这是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对于诗人所思为何人又有较大的争议,主题难解,与《锦瑟》相似。(2)李商隐的诗富有“朦胧美”,你认为其“朦胧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诗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也是主要内容”错。标题虽然是“春雨”,它并不是诗歌的主要内容,本诗颔联中“红楼隔雨相望冷”,写到春雨,是借春雨来抒发思念之情。故选A。(2)①全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并且具有朦胧的美感。据此看出,情感幽微隐约,复杂难言。李商隐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将心中丰富多变的朦胧意绪传达出来,那怅惘、寂寥、迷茫、凄婉的心境,只可意会。②意境朦胧。在这首诗中“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用红的色彩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尾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据此看出,用春雨、珠箔、灯影、幽梦等意象,再加上春晚日暮和云罗万里,氛围朦胧迷离,凄美艳丽,烘托出离别的寥落、思念的深挚。③语言隐晦曲折。李商隐的诗善于用典,“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中,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意思是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写出旧地重寻之凄怆,将难言的情感表现得生动、丰富而又朦胧。据此看出,用意象营造意境,表达含混模糊,间接抒情,不直接抒发情感。答案:(1)A(2)①情感幽微隐约,复杂难言。李商隐致力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移动应用OEM合作开发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核电站设备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汇编
- 2024果园技术服务合同
- 2024版个人循环借款保证协议版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股权代持共享合同2篇
- 2024汽车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厂区生态景观建设与养护一体化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延期施工赔偿协议书6篇
- 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限时集训10词语蹭标点连贯二含解析
- 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词汇表(10000词全) - 打印版
- 最新《会计职业道德》课件
-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023年中文版)
- 气相色谱仪作业指导书
- 中医院医院等级复评实施方案
- 跨高速桥梁施工保通专项方案
- 铁路货车主要轮对型式和基本尺寸
- 译林版南京学校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storytime导学单
- 理正深基坑之钢板桩受力计算
- 员工入职培训
- 铺种草皮施工方案(推荐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