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方案TOC\o"1-2"\h\u29292第1章总论 399091.1政务智能化发展背景 382701.2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概述 423824第2章政务数据资源整合 490462.1数据资源现状分析 4121172.2数据整合策略与方案 5126922.3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 512305第3章智能化政务服务架构设计 6320333.1架构设计原则 6296423.2技术架构 640793.3业务架构 611794第4章电子政务外网优化 7253854.1网络架构优化 781474.1.1网络拓扑优化 7303884.1.2网络设备升级 7105964.1.3网络技术升级 744894.2网络安全与稳定性提升 797094.2.1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7230354.2.2数据加密与备份 889794.2.3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 8115684.3云计算资源整合与利用 8243444.3.1云计算平台建设 859694.3.2云服务资源整合 822474.3.3云计算安全策略 86712第5章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8224945.1政务流程现状分析 878535.2流程优化与智能化改造 825365.2.1简化政务流程 931875.2.2推进数据共享 9283065.2.3创新服务方式 9101505.2.4加强标准化建设 9184375.3政务服务效能评估 916065.3.1办事效率:以政务服务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限、一次性办结率为评估指标,衡量政务服务效率。 999425.3.2公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议等方式,了解公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9181465.3.3服务便捷度:以政务服务网、移动政务等渠道的用户体验、功能完善程度为评估指标。 9262315.3.4数据共享程度:以部门间数据共享的实际效果、数据质量为评估指标。 914778第6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10221116.1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场景 10306746.1.1智能咨询与问答系统 10156816.1.2政务数据挖掘与分析 10327206.1.3智能审批与监管 1038376.1.4智能推荐服务 10283166.2人工智能技术选型与集成 10131156.2.1深度学习技术 10230616.2.2机器学习技术 10270936.2.3知识图谱技术 10180096.2.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108806.3人工智能助力政务决策 10129196.3.1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1161296.3.2智能预测与预警 11244496.3.3智能优化与调整 11291246.3.4智能评估与反馈 1119799第7章智能化政务服务应用系统 11235487.1政务服务事项梳理与标准化 116757.1.1政务服务事项分类 11130187.1.2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 1186717.1.3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化 11208067.2政务服务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1170027.2.1系统架构设计 1128687.2.2业务流程设计 1132227.2.3用户界面设计 1292317.2.4系统功能开发 1280607.2.5智能化技术应用 12270367.3系统集成与测试 1241457.3.1系统集成 1279377.3.2系统测试 12303567.3.3系统优化与调整 121957.3.4系统上线与运行 126317第8章政务服务渠道拓展 12127988.1多元化服务渠道布局 12300998.1.1实体政务服务渠道优化 1292578.1.2非实体政务服务渠道拓展 13298508.2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3220448.2.1平台架构设计 13170908.2.2平台功能优化 13277088.3移动政务服务创新 13309068.3.1政务服务APP建设 13294228.3.2小程序应用 1413819第9章安全保障与运维管理 14260529.1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 144589.1.1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政策 14105029.1.2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423299.1.3开展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 14206069.1.4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14185929.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496559.2.1数据分类与分级保护 14278219.2.2数据加密与脱敏 14125519.2.3隐私保护与合规审查 15154789.2.4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 15256329.3系统运维与管理 15217479.3.1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建设 15148449.3.2系统监控与故障排查 15224069.3.3系统优化与升级 15326139.3.4灾备体系建设 1548689.3.5运维团队建设与培训 1520576第10章政务智能化发展评估与展望 15866310.1政务智能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153129610.1.1政策支持指标 16366010.1.2技术发展指标 161209410.1.3应用推广指标 162210210.1.4安全保障指标 16812110.1.5公众满意度指标 161286310.2政务智能化发展现状评估 162830310.2.1政策支持现状评估 162410410.2.2技术发展现状评估 162488110.2.3应用推广现状评估 162567210.2.4安全保障现状评估 162902110.2.5公众满意度现状评估 17569510.3政务智能化未来发展展望 172192510.3.1政策支持展望 17563410.3.2技术发展展望 173255310.3.3应用推广展望 17490710.3.4安全保障展望 171592110.3.5公众满意度展望 17第1章总论1.1政务智能化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我国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推进政务智能化,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政务智能化成为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政务智能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另,它有助于推动职能转变,实现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1.2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概述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政务活动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以提高治理能力、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务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放,为政务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撑。(2)政务服务流程优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政务服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提高政务服务效率。(3)政务智能应用创新:围绕决策、监管、服务等环节,开发政务智能应用,为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智能监管和个性化服务。(4)政务协同办公:通过构建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高内部工作效率。(5)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政务数据安全;同时注重个人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通过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我国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2章政务数据资源整合2.1数据资源现状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行业在政务管理及公共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体制、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因素,政务数据资源呈现出以下现状:(1)数据分散:政务数据分布在各个部门、地区和层级,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实现共享与协同。(2)数据不规范:政务数据格式、编码、语义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数据利用效率。(3)数据更新不及时:部分政务数据更新周期较长,实时性较差,难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4)数据开放程度低:政务数据开放程度有限,制约了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创新应用。针对以上现状,有必要对政务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推动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发展。2.2数据整合策略与方案为解决政务数据资源整合问题,提出以下策略与方案:(1)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梳理政务数据资源,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编码、语义等标准,提高数据质量。(2)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存储、管理和查询。(3)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与协同: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政务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政务业务协同。(4)加强数据开放与利用:制定政务数据开放政策,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业利用政务数据开展创新应用。(5)建立数据更新与维护机制:明确数据更新周期,保证政务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2.3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为保证政务数据资源整合的效果,需加强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工作:(1)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政务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制定数据治理政策、制度和流程,保证数据整合工作的顺利推进。(2)加强数据质量控制:通过数据清洗、校验、监控等手段,提高数据质量,为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可靠数据支持。(3)保障数据安全:采取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保证政务数据在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4)建立数据安全审计与追溯机制:对数据访问、修改等操作进行审计,保证数据安全事件的可追溯性。(5)定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对政务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保证数据安全。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为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第3章智能化政务服务架构设计3.1架构设计原则智能化政务服务架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政务服务的各个方面,保证架构设计的完整性。(2)标准化原则: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保证架构设计的规范性和通用性。(3)开放性原则:采用开放的技术架构,便于与外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4)可扩展性原则:架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求。(5)安全性原则:保证政务数据的安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管理。(6)用户体验原则: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关注用户体验,提高政务服务效能。3.2技术架构智能化政务服务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基础设施层: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等基础设施,为政务服务平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2)数据资源层:汇聚政务数据、互联网数据等,构建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为智能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持。(3)技术支撑层: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为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撑。(4)应用服务层:构建政务服务应用体系,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决策支持等业务应用。(5)用户界面层:提供多渠道、多终端的用户界面,实现政务服务的便捷访问和高效办理。3.3业务架构智能化政务服务业务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事项的标准化、动态化和智能化。(2)行政审批: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行政审批体系,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行政成本。(3)公共服务: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公共服务。(4)决策支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智能辅助。(5)政务服务评价:建立政务服务评价体系,对政务服务效能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6)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证政务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7)运维管理: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的高效运行。第4章电子政务外网优化4.1网络架构优化电子政务外网作为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其网络架构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4.1.1网络拓扑优化针对现有电子政务外网的拓扑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提高网络功能和可扩展性。采用层次化设计,实现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的合理划分,降低网络拥堵,提高数据传输效率。4.1.2网络设备升级对现有网络设备进行升级,选用高功能、低功耗的网络设备,提高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和转发能力,保证电子政务外网的高效运行。4.1.3网络技术升级引入先进的网络技术,如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4.2网络安全与稳定性提升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与稳定性是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本保障。以下措施旨在提高网络安全与稳定性:4.2.1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实现对网络攻击的有效防御。4.2.2数据加密与备份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同时建立数据备份机制,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4.2.3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建立全面的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发觉并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稳定运行。4.3云计算资源整合与利用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外网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措施旨在实现云计算资源的整合与利用:4.3.1云计算平台建设构建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的集中存储、计算和共享,降低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4.3.2云服务资源整合整合政务外网内的云服务资源,提供弹性、可扩展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满足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需求。4.3.3云计算安全策略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包括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保证云计算资源的安全可靠。通过以上措施,有望实现电子政务外网的优化,为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持。第5章政务服务流程再造5.1政务流程现状分析政务服务流程作为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的服务效能和公众满意度。当前我国政务流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流程繁琐,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下;二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部门间数据共享不足;三是政务服务渠道单一,智能化程度不高;四是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5.2流程优化与智能化改造针对政务流程现状,本方案提出以下优化与智能化改造措施:5.2.1简化政务流程(1)整合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2)推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好”的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3)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5.2.2推进数据共享(1)建立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实现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2)构建政务数据资源库,为政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3)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减少纸质材料提交。5.2.3创新服务方式(1)推广线上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发展移动政务,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渠道;(3)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5.2.4加强标准化建设(1)制定政务服务标准,规范服务事项、流程、时限等;(2)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3)开展政务服务效能评估,持续优化政务流程。5.3政务服务效能评估为检验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效果,本方案提出以下效能评估指标:5.3.1办事效率:以政务服务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限、一次性办结率为评估指标,衡量政务服务效率。5.3.2公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议等方式,了解公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5.3.3服务便捷度:以政务服务网、移动政务等渠道的用户体验、功能完善程度为评估指标。5.3.4数据共享程度:以部门间数据共享的实际效果、数据质量为评估指标。通过以上评估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为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和依据。第6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6.1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场景6.1.1智能咨询与问答系统在政务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智能咨询与问答,为民众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用户提问,并从海量政策文件中快速检索答案,提高政务服务效率。6.1.2政务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政务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发觉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为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6.1.3智能审批与监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行政审批和监管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审批,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人为错误。6.1.4智能推荐服务根据民众的需求和行为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政策推荐,帮助民众更快地了解和享受相关政策。6.2人工智能技术选型与集成6.2.1深度学习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可应用于政务服务的多个场景。6.2.2机器学习技术选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政务数据挖掘与分析,通过算法模型自动提取特征,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6.2.3知识图谱技术利用知识图谱构建政务知识体系,实现政策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提高政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2.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结合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6.3人工智能助力政务决策6.3.1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政务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6.3.2智能预测与预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政务数据进行智能预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的预警,助力政务决策。6.3.3智能优化与调整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政务服务过程中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政策进行优化与调整,提高政策执行效果。6.3.4智能评估与反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政策改进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推动政务服务的持续优化。第7章智能化政务服务应用系统7.1政务服务事项梳理与标准化7.1.1政务服务事项分类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梳理,按照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监管等类别进行分类,保证政务服务事项的全面覆盖。7.1.2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处理,明确事项的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提高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便捷性。7.1.3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化将政务服务事项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为后续应用系统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数据化管理。7.2政务服务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7.2.1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构建高可用、高扩展的政务服务应用系统架构,保证系统稳定运行。7.2.2业务流程设计结合政务服务事项梳理结果,设计简洁、高效的业务流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管理。7.2.3用户界面设计遵循用户友好、易操作的原则,设计政务服务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7.2.4系统功能开发根据业务需求,开发政务服务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事项申报、进度查询、在线办理、评价反馈等。7.2.5智能化技术应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智能推荐、智能问答、智能审批等功能,提高政务服务效率。7.3系统集成与测试7.3.1系统集成将政务服务应用系统与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务服务效能。7.3.2系统测试对政务服务应用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满足预期需求。7.3.3系统优化与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政务服务应用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7.3.4系统上线与运行在保证系统质量的基础上,将政务服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为行业提供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第8章政务服务渠道拓展8.1多元化服务渠道布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对政务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行业需在传统服务渠道的基础上,布局多元化服务渠道,实现政务服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覆盖。8.1.1实体政务服务渠道优化(1)政务服务大厅: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布局,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2)社区服务中心: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政务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家门口”服务。8.1.2非实体政务服务渠道拓展(1)电话咨询:设立统一的政务服务,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2)自助终端:在公共场所部署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8.2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推动政务服务便捷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行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体化、协同高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8.2.1平台架构设计(1)统一门户: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门户,实现政务服务资源整合、信息共享。(2)业务系统: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提高政务服务效能。8.2.2平台功能优化(1)事项梳理: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实现事项标准化、清单化管理。(2)流程优化:简化政务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3)数据共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务服务数据互联互通。8.3移动政务服务创新移动政务服务是政务服务渠道拓展的重要方向。行业应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移动政务服务方式,提升用户体验。8.3.1政务服务APP建设(1)功能设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设计简洁易用的政务服务APP界面和功能。(2)服务内容:整合政务服务资源,提供在线办理、查询、预约等一站式服务。8.3.2小程序应用(1)开发政务小程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理。(2)利用生态,实现政务服务信息精准推送,提高政策知晓率。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拓展政务服务渠道,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第9章安全保障与运维管理9.1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方案采取以下策略:9.1.1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政策建立全面的网络安全政策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保证网络安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9.1.2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部署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和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恶意代码防护等,构建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9.1.3开展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建立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对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行业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9.1.4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网络安全素养,降低内部安全风险。9.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方案采取以下措施:9.2.1数据分类与分级保护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程度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保护,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9.2.2数据加密与脱敏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对非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降低数据泄露风险。9.2.3隐私保护与合规审查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保证政务数据收集、使用、存储、传输等环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9.2.4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建立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系统,对数据访问、修改、删除等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及时发觉并防范数据安全风险。9.3系统运维与管理在系统运维与管理方面,行业智能化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方案重点关注以下方面:9.3.1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明确运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运维操作流程。9.3.2系统监控与故障排查实施全方位的系统监控,对关键业务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同时建立故障排查机制,快速响应并解决系统故障。9.3.3系统优化与升级定期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系统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9.3.4灾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灾备体系,保证关键业务数据的安全备份和快速恢复,降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合同模板货车出租合同范本
- 《孝义贾家庄历史街区内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与修缮设计》
- 《不同煤岩力学性质下的采煤机截割特性研究》
- 《吉林省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 《基于计算机博弈的五子棋算法研究》
- 《基于代谢组学芪苓温肾消囊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作用机制研究》
- 《合成高分子与水凝胶高精度复合打印技术研究》
- 护理出入院宣教
- 淮阴工学院《公共空间室内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南师范学院《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微小中兴设备8.14zxsdr bs8102t2300技术书
- 教育哲学课件第七章-美学与美育
- 我国的社会保障-说课稿
- 焊材库管理规范
- 高海拔项目及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 GB∕T 13908-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9个实验报告汇(可用于填写实验报告单)
- GSP表格药品养护质量汇总分析季度报表
- 《实干才能成就梦想》(修改)公开课
- 护士业务水平能力提升总结报告5篇
- 《技改方案模板》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