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9/28/wKhkGWdcblOAV5lXAANTDbK0YGQ448.jpg)
![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9/28/wKhkGWdcblOAV5lXAANTDbK0YGQ4482.jpg)
![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9/28/wKhkGWdcblOAV5lXAANTDbK0YGQ4483.jpg)
![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9/28/wKhkGWdcblOAV5lXAANTDbK0YGQ4484.jpg)
![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9/28/wKhkGWdcblOAV5lXAANTDbK0YGQ44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第一篇: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按照上述采样方案,能采取最小包装的样品就采取完整包装,必须拆包装取样的应按无菌操作进行。不同类型的食品应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1.液体样品:充分混匀,以无菌操作开启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容器。2半固体样品:以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3.固体食品:大块整体食品应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若为检验食品的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为检验食品品质的情况,应从深部取样。4.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块上举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容器。固体食品和冷冻食品的取样还应注意检验目的,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深部样品。5.生产工序监测(1)车间用水。自来水样从车间各水龙头上采取冷却水;汤料等从车间容器不同部位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2)车间台面、用具及加工人员手的卫生监测。用5cm2孔无菌采样板及5支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若所采表面干燥,则用无菌稀释液润湿棉签后擦拭;若表面有水,则用干棉签擦拭,擦拭后立即将棉签头用无菌剪刀剪入盛样容器。(3)车间空气采样。直接降尘法。将5个直径90m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分别置于车间的四角和中部,打开平皿盖5min,然后盖盖送检。第二篇:食品微生物检验总结1.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2.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1)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g[1ml或1cm2(表面积)]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2)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3)致病菌:即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3.ICMSF取样方案:A.三级法用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B.二级法用做致病菌。根据食品危害程度和指标严重程度划分。4.美国FDA取样方案P69自已画图5.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要准确区分。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样.6.食品常用的采样方法:(1)液体食品:充分混匀,用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盛样容器。(2)半固体食品:用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3)固体样品:大块整体食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4)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快上锯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品应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器(5)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深部样品。7.样品的制备是指对所采集的样品再进行分取、粉碎以及混匀等过程。制备的方法可以根据被检食品的性状和检验要求,采取剪碎振摇法、捣碎均质法、胃蠕动均质法、研磨法等。8.检样处理:25+225做成一个均匀的1:10的10倍递增稀释液。9.菌落总数的测定:自已画示意图菌落总数检验程序水样做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度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加入到灭菌平皿内每个平皿内加入45摄氏度左右的适量琼脂(36+-1)摄氏度(24+-1)h菌落计数报告10.大肠菌群的检验:自已画示意图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1)检样的处理(2)初发酵(3)分离培养(4)证实实验(5)报告:查MPN表11.致病菌的检验:自已画示意图(1)沙门氏菌的检验: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A.增菌: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鲜肉、鲜蛋、鲜乳或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B选择性增菌C分离D生化实验E血清学检验(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A检样的处理B增菌C分离培养D证实实验第三篇: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流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流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对食品和微生物的存在与否及种类和数量的验证。众所周知,在生物科学中,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它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要学习好微生物检验,必须具有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要了解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熟悉各种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各种致病菌、霉菌和病毒的检验程序。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步骤,可按图1的程序图进行,此图对各类食品各项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一、检验前准备(1)准备好所需的各种仪器,如冰箱、恒温水浴箱、显微镜等。(2)各种玻璃仪器,如吸管、平皿、广口瓶、试管等均需刷洗干净(121℃20min)或干法(160℃一170℃,2h)灭菌,冷却后送无菌室备用(3)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药品,做好普通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根据需要分装试管或灭菌后倾注平板或保存在46℃的水浴中或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4)无菌室灭菌;如用紫外灯法灭菌,时间不应少于45mln,关灯半小时后方可进入工作;如用超净工作台,需提前半小时开机。必要时进行无菌室的空气检验,把琼脂平板暴露在空气中15min,培养后每个平板上不得超过15个菌落。(5)检验人员的工作衣、帽、鞋、口罩等灭菌后备用。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实验没完成前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食品的检验中,样品的采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这就要求检验入员不但要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而且要了解食品加工的批号、原料的来源、加工方法、保藏条件、运输、销售中的各环节,以及销售入员的责任心和卫生知识水平等。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验。样品的种类不同,采样的数量及采样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一切样品的采集必须具有代表性,即所取的样品能够代表食物的所有成分。如果采集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即使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淮确,其结果也毫无价值,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结论。取样及样品处理是任何检验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来说,实验室收到的样品是否具代表性及其状态如何是关键问题。如果取样没有代表性或对样品的处理不当,得出的检验结果可能毫无意义。如果根据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去说明一大批食品的质量或一起食物中毒的性质,那么设计一种科学的取样方案及采取正确的样品制备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取样方案采用什么样的取样方案主要取决于检验的目的.例如用一般的食品的卫生学微生物检验去判定一批食品合格与否;查找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鉴定畜禽产品中是否含有人兽共患病原体等等。目的不同,取样方案也不同。1.食品卫生学微生物检验的取样方案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取样方案多种多样,如一批产品采若干个样后混合在一起检验,按百分比抽样;按食品的危害程度不同抽样;按数理统计的方法决定抽样个数等等。不管采取何种方案,对抽样代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最好对整批产品的单位包装进行编号,实行随机抽样。下而列举当今世界上较为常见的几种取样方案。(1)ICMSF的取样方案国际食品微生物规范委员会(简称IcMSF)的取样方案是依据事先给食品进行的危害程度划分来确定的,将所有食品分成三种危害度,I类危害:老人和婴幼儿食品及在食用前可能会增加危害的食品5E类危害:立即食用的食品,在食用前危害基本不变5a类危害:食用前经加热处理,危害减小的食品。另外,将检验指标对食品卫生的重要程度分成一般、中等和严重三档,根据以上危害度的分类,又将取样方案分成二级法和三级法。①二级法:设定取样数n,指标值m,超过指标值m的样品数为c,只要c>o,就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⑧三级法:设定取样数n,指标值m,附加指标值M,介于m与M之间的样品数c。只要有一个样品值超过M或C规定的数就判整批产品不合格。具体使用方法见表1。(2)美国FDA的取样方案食R9D药品管理局(FDA)的取样方案与IcM5F的取样方案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严重指标苗所取的15、30、60个样可以分别混合,混合的样品量最大不超过375g。也就是说所取的样品每个为100g,从中取出25g,然后将15个25g混合成一个375g样品,混匀后再取258作为试样检验,剩余样品妥善保存备用。(3)世界粮农组织(FAo)规定的食品微生物质量1979年版FA()食品与营养报告中的食品质量控制手吩的微生物学分析中列举了各种食品的微生物限量标准,由于是按ICMsF的取样方案判定的,所以在此引用,见表2。2.食物中毒微生物检验的取样当怀疑发生食物中毒时,应及时收集可疑中毒源食品或餐具物、粪便或血液等。3.人畜共用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取样当怀疑某一动物产品可能带有入兽共患病病原体时,应结合知识,采取病原体最集中、最易检出的组织或体液送实验室检验。(二)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按照上述采样方案,能采取最小包装的食品就采取完整包装按无菌操作进行。不同类型的食品应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①液体食品,充分混匀,用无菌操作开启包装菌盛样容器。②固体样品,大块整体食品应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④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块上锯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盛样容器。②④所述食品取样还应注意检验目的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探部样品。⑤生产工序监测采样: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a.车间用水:自来水样从车间各水龙头上采取冷却水;汤料等从车间容器不同部位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b.车间台面、用具及加工人员手的卫生监测:用5cmz孔无菌采样板及5支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若所采表面干燥,则用无菌稀释液湿润棉签后擦拭,若表面有水,则用下棉签擦拭,擦拭后立即将棉签头用无菌剪刀剪入盛样容器。c.车间空气采样:育接沉降法。将5个直径90mm的普通营养琼脂乎板分别置于车间的四角和中部,打开乎皿盖5min,然后盖盖送检。(三)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处理样品处理应在无菌室内进行,若是冷冻样品必须事先在原容器中解冻2℃一5C不超过18h或45℃不超过15min。一般固体食品的样品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捣碎均质方法将100g或100g以上样品剪碎混匀,从中取25g放入带225mI稀释液的无菌均质杯中8000r/min一10000r/min均质1min一2mm,这是对大部分食品样品都适用的办法。2.剪碎振摇法将100g或100g以上样品剪碎混匀,从中取25g进一步剪碎,放入带有225mL稀释液和适量45mm左右玻璃珠的稀释瓶中,盖紧瓶盖,用力快速振摇50次,振幅不小于40cm。3.研磨法将100g或100g以上样品剪碎混匀,取25g放入无菌乳钵充分研磨后再放入带有225mI无菌稀释液的稀释瓶中,盖紧盖后充分摇匀。4.整粒振摇法有完整自然保护膜的颖粒状样品(如蒜瓣、青豆等)可以直接称取25s整粒样品入带有225mL无菌稀释液和适量玻璃珠的无菌稀释瓶中,盖紧瓶盖,用力快速振摇50次,振幅在40cm以上。冻蒜瓣样品若剪碎或均质,由于大蒜素的杀菌作用,所得结果大大低于实际水平。5.胃蠕动均质法这是国外使用的一种新型的均质样品的方法,将一定量的样品和稀释液放入无菌均质袋中,开机均质。均质器有一个长方形金属盒,其旁安有金属叶板,可打击塑树袋,金属ML板由恒速马达带动,作前后移动而撞碎样品。三、样品的送检与检验(1)采集好的样品应及时送到食品微生物检验室,越快越好,一般不应超过3h,如果路途遥远,可将不需冷冻的样品保持在1℃一5℃的环境中,勿使冻结,以免细菌遭受破坏;如需保持冷冻状态,则需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热箱内(箱内有干冰可维持在0℃以下),应防止反复冰凉和溶解。(2]样品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入员参考。(3)检验人员接到送检单后,应立即登记,填写序号,并按检验要求放在冰箱或冰盒中,并积极准备条件进行检验。(4)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必须备有专用冰箱存放样品,一般阳性样品发出报告后3d(持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方能处理样品;进口食品的阳性样品,需保存六个月方能处理,每种指标都有一种或几种检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食品、不同的检验目的来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本书重点介绍的是通常所用的常规检验方法,主要参考现行国家标准。但除了国标外,国内尚有行业标准(如出口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国外尚有国际标准(如FAo标准、wHo标准等)和每个食品进口因的标准(如美国FDA标准h日本厚生省标准、欧共体标准等)。总之应根据食品的消费去向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五、结果报告样品检验完毕后,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报告单,签名后送主管人核章,以示生效,并立即交给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处理。第五节食品微生物检验染色法微生物中细菌、致病菌是很小的生物体,必须通过染色的方法,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并且还可以通过染色的方法鉴别革兰氏染色特性,以及是古长有鞭毛、周毛、荚膜和芽孢等。第四篇: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NY/T541—2002前言动物病料样品的采集是动物疾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或免疫监测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在各国的兽医学标准中都把这一部分纳入第一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动物检疫和科研教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OrganizationforAnimalHealth(英),OfficeIntentionaldesEpizootic(法),OIE]推荐的诊断方法中,也将该部分内容列为第一部分内容。本标准是依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版)(ManualofStandardsforDiagnosticTestsandVaccines,2000)第1·1.1章“SamplingMethods”的技术要求编写的。本标准与该章的非原则性差异在于:——本标准结合本国实践经验对操作程序和条件作了更具体的陈述和规定;——本标准根据GB/T1.1-2000的规定和汉语习惯将该章的陈述性文本改为规范性标准文件。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延功、杜元钊、朱万光、刘佩兰、仰惠芬。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的样品采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病因(原)学、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免疫学等实验室检验所需样品的采集。2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和采集前的准备2.1样品采集所遵循的一般原则2.1.1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有急性死亡时,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解剖,应采取患畜的血液,万不得已时局部解剖作脾脏触片的显微镜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进行剖检。2.1.2采取病料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检验目的,采其相应的脏器、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检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采样时应小心谨慎,以免对动物产生不必要的剌激或损害和对采样者构成威胁。在无法估计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采集。检查病变与采集病料应统筹考虑。2.1.3内脏病料的采取,如患畜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最迟不超过6h。2.1.4血液样品在采集前一般禁食8h。2.1.5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2.1.6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2.2使用器械的消毒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30min,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用时进行火焰消毒。器皿(玻制、陶制等)经103kPa高压30min,或经160℃干烤2h灭菌;或放于0.5%~1%的碳酸氢钠(NaHCO3)水中煮沸10min~15min,水洗后,再用清洁纱布擦干,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注射器和针头放于清洁水中煮沸30min。一般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不可用其再采其他病料或容纳其他脏器材料。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检查过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器械要放在2mol/L的氢氧化纳(NaOH)溶液中浸泡2h以上,才可再使用。3样品的采集3.1血液3.1.1采血部位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毛皮动物小量采血可穿刺耳尖或耳壳外侧静脉,多量采血可在隐静脉采集,也可用尖刀划破趾垫0.5cm深或剪断尾尖部采血。啮齿类动物可从尾尖采血,也可由眼窝内的血管丛采血;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3.1.2采血方法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拔毛),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采血可用针管、针头、真空管或用三棱针穿刺,将血液滴到开口的试管内。禽类等的少量血清样品的采集,可用塑料管采集。用针头刺破消毒过的翅静脉,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mm~4mm的塑料管内,将一端封口。3.1.3采血种类3.1.3.1全血样品进行血液学分析,细菌、病毒或原虫培养,通常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抗凝剂可用0.1%肝素、阿氏液(见第A.l章)(阿氏液为红细胞保存液,使用时,以1份血液加2份阿氏液),或枸橼酸钠(3.8%~4%的枸橼酸钠0.1mL,可抗1mL血液)。采血时应直接将血液滴入抗凝剂中,并立即连续摇动,充分混合。也可将血液放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内,震荡脱纤维蛋白。3.1.3.2血清样品进行血清学试验通常用血清样品。用作血清样品的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h~4h(防止曝晒),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然后置4℃冰箱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在不影响检验要求原则下可因需要加入适宜的防腐剂。做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避免使用化学防腐剂(如硼酸、硫柳汞等)。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防止或减少反复冻融。样品容器上贴详细标签。3.1.3.3血浆的采集采血试管内先加上抗凝剂(每10mL血加柠檬酸钠0.04g~0.05g),血液采完后,将试管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然后静止,待细胞下沉后,上层即为血浆。3.2一般组织3.2.1采样方法用常规解剖器械剥离死亡动物的皮肤,体腔用消毒的器械剥开,所需病料按无菌操作方法从新鲜尸体中采集。剖开腹腔后,注意不要损坏肠道。作病原分离用:进行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分离所用组织块的采集,可用一套新消毒的器械切取所需器官的组织块,每个组织块应单独放在已消毒的容器内,容器壁上注明日期、组织或动物名称。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3.2.2采样种类3.2.2.1病原分离样品的采集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病料应新鲜,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用于细菌分离的样品的采集,首先以烧红的刀片烫烙脏器表面,在烧烙部位刺一孔,用灭菌后的铂耳伸入孔内,取少量组织或液体,作涂片镜检或划线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3.2.2.2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采集包括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的组织块,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0.5cm,切成1cm2~2cm2(检查狂犬病则需要较大的组织块)。组织块切忌挤压、刮摸和用水洗。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0℃~4℃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3.3肠内容物或粪便肠道只需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分,将其中的内容物弃去,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也可烧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取内容物,将肠内容物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见第A.2章)中送检。或者,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从两端剪断送检。从体外采集粪便,应力求新鲜。或者,用拭子小心地插到直肠粘膜表面采集粪便,然后将拭子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3.4胃液及瘤胃内容物3.4.1胃液采集胃液可用多孔的胃管抽取。将胃管送入胃内,其外露端接在吸引器的负压瓶上,加负压后,胃液即可自动流出。3.4.2瘤胃内容物采集反刍动物在反刍时,与食团从食道逆入口腔时,立即开口拉住舌头,另一只手深入口腔即可取出少量的瘤胃内容物。3.5呼吸道应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或气管内的分泌物,蘸取分泌物后立即将拭子浸入保存液中,密封低温保存。常用的保存液有pH7.2~7.4的灭菌肉汤(见第A.3章)或磷酸盐缓冲盐水,如准备将待检标本接种组织培养,则保存于含0.5%乳蛋白水解物的汉克氏(Hanks)液中。一般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3.6生殖道可采集阴道或包皮冲洗液,或者采用合适的拭子,有时也可用尿道拭子采集。3.7眼睛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放在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有时,也采取病变组织碎屑,置载玻片上,供显微镜检查。3.8皮肤病料直接采自病变部位,如病变皮肤的碎屑、未破裂水泡的水泡液、水泡皮等。3.9胎儿将流产后的整个胎儿,用塑料薄膜、油布或数层不透水的油纸包紧,装入木箱内,立即送往实验室。3.10小家畜及家禽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3.11骨需要完整的骨标本时,应将附着的肌肉和韧带等全部除去,表面撒上食盐,然后包入浸过5%石炭酸溶液的纱布中,装入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3.12脑、脊髓3.12.1全脑、脊髓的采集如采取脑、脊髓做病毒检查,可将脑、脊髓浸入30%甘油盐水液中或将整个头部割下,包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3.12.2脑、脊髓液的采集3.12.2.1采样前的准备采样使用特制的专用穿刺针,或用长的封闭针头(将针头稍磨钝,并配以合适的针芯);采样前,术部及用具均按常规消毒。3.12.2.2采样方法3.12.2.2.1颈椎穿刺法:穿刺点为环枢孔。将动物实施站立或横卧保定,使其头部向前下方屈曲,术部经剪毛消毒,穿刺针与皮肤面呈垂直缓慢刺入。将针体刺入蛛网膜下腔,立即拔出针芯,脑脊髓液自动流出或点滴状流出,盛入消毒容器内。3.12.2.2.2腰椎穿刺法:穿刺部位为腰荐孔。实施站立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后,用专用的穿刺针刺入,当刺入蛛网膜下腔时,即有脑脊髓液滴状滴出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盛入消毒容器内。3.12.2.3采样数量大型动物颈部穿刺一次采集量35mL~70mL,腰椎穿刺一次采集量15mL~30mL。3.13液体病料采集胆汁、脓、粘液或关节液等样品时,用烫烙法消毒采样部位,用灭菌吸管、毛细吸管或注射器经烫烙部位插入,吸取内部液体材料,然后将材料注入灭菌的试管中,塞好棉塞送检。也可用接种环经消毒的部位插入,提取病料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供显微镜检查的脓、血液及粘液抹片的制备方法:先将材料置玻片上,再用一灭菌玻棒均匀涂抹或另用一玻片推抹。组织块、致密结节及脓汁等亦可在两张玻片中间,然后沿水平面向两端推移。用组织块作触片时,持小镊将组织块的游离面在玻片上轻轻涂抹即可。3.14乳汁乳房先用消毒药水洗净(取乳者的手亦应事先消毒),并把乳房附近的毛刷湿,最初所挤的3~4把乳汁弃去,然后再采集10mL左右乳汁于灭菌试管中。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乳汁不应冻结、加热或强烈震动。3.15精液精液样品用人工方法采集,所采样品应包括“富精”部分,并避免加入防腐剂。3.16尿液的采集在动物排尿时,用洁净的容器直接接取。也可使用塑料袋,固定在雌畜外阴部或雄畜的阴茎下接取尿液。采取尿液,宜早晨进行。3.17环境为监测环境卫生或调查疾病,可从遗弃物、通风管、下水道、孵化厂或屠宰场采集有代表性样品。4送检样品的记录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有一式三份的送检报告,一份随样品送实验室,一份随后寄去,另一份备案。样品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畜主的姓名和畜禽场的地址;b)畜(农)场里饲养的动物品种及其数量;c)被感染的动物种类;d)首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及造成的损失;e)感染动物在畜群中的分布情况;f)死亡动物数、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量及其年龄;g)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包括口腔、眼睛和腿部的情况,产奶或产蛋的记录,死亡情况和时间,免疫和用药情况等;h)饲养类型和标准,包括饲料种类;i)送检样品清单和说明,包括病料的种类、保存方法等;j)动物治疗史;k)要求做何种试验;l)送检者的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m)送检日期。5样品的运送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h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只有在24h内不能将样品送往实验室并不致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下,才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根据试验需要决定送往实验室的样品是否放在保存液中运送。要避免样品泄漏。装在试管或广口瓶中的病料密封后装在冰瓶中运送,防止试管和容器倾倒。如需寄送,则用带螺口的瓶子装样品,并用胶带或石蜡封口。将装样品的并有识别标志的瓶子放到更大的具有坚实外壳的容器内,并垫上足够的缓冲材料。空运时,将其放到飞机的加压舱内。制成的涂片、触片、玻片上注名号码,并另附说明。玻片两端用细木条分隔开,层层叠加,底层和最上一片,涂面向内,用细线包扎,再用纸包好,在保证不被压碎的条件下运送。所有样品都要贴上详细标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待检样品保存液的配制A.1阿(Alserer)氏液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0.80g氯化钠(NaCl)0.42g蒸镏水(或无离子水)加至100mL溶解后,以10%柠檬酸调至pH为6.1分装后,70kPa10min灭菌,冷却后4℃保存备用。A.230%甘油盐水缓冲液甘油30mL氯化钠4.2g磷酸二氢钾1.0g磷酸氢二钾3.lg0.02%酚红1.5mL蒸馏水加至100mL加热溶化,校正pH值为7.6,100kPa15min灭菌,冰箱保存备用。A.3肉汤(broth)牛肉膏3.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充分混合后,加热溶解,校正pH为7.2~7.4,再用流通蒸气加热30min,用滤纸过滤,获苗黄色透明液体,分装于试管或烧瓶中,以100kPa20min灭菌。保存于冰箱中备用。第五篇:微生物检验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报告目录1.验证目的2.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2.1验证小组2.2职责分工3.验证程序4.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1.验证目的确认所采用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合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2.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2.1验证小组组长:分析中心主任小组成员:GMP()、微生物室()、质量管理部()2.2职责分工组长:负责验证期间各部门的协调及整个验证过程的具体实施。分析中心(微生物室):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具体实施,确保验证过程能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对各种验证资料(验证结果)应及时交与GMP组相关人员整理。GMP组:负责验证方案的编写规范;负责各种验证资料(检查结果)的收集整理及结果的审核;审查验证报告及发放验证报告。质量管理部:参与验证方案的编制;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批准;负责出具检验报告;并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环境进行检测;负责验证文件的管理。3.验证内容3.1品种:XXXX口服溶液;批号:。3.2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中国药典》2005年版)。3.3计数方法的验证3.3.1验证试验用菌种:验证试验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CMCC(B)26003〕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CMCC(B)26003〕c.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CMCC(B)63501〕d.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CMCC(F)98001〕e.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CMCC(F)98003.3.2菌液制备:取经30~35℃培养18~24小时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肉汤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10-7约为50~100cfu/ml备用。取经23~28℃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取经23~28℃培养5~7天的黑曲霉斜面培养物,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3~5ml,洗下孢子,转移至另一空管,标准比浊管比浊后,取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4约为50~100cfu/ml备用。3.3.3供试液制备吸取样品10ml,加0.1%蛋白胨水氯化钠稀释液90ml浓度均为1:10供试液,分别人工污染上述5种代表试验菌株。3.3.4培养基稀释法采用加0.5ml、0.2ml、0.1ml/皿供试液,再加15~20ml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细菌计数,测定回收率。结果见表:3.3.5回收率测定:(1)试验组:分别取不同品种的1:10供试液1ml、50~100个/ml试验菌株同时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小时观察结果。薄膜过滤法以最后一次的冲洗液加入试验菌.(2)活菌组测定每一菌株的试验菌数(3)供试液对照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4)稀释剂对照组3.6结果菌落计数结果、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的验证结果按表1、2和表3填写。表1菌落计数(cfu/ml)实验次数23金黄色葡萄球菌10-594、9080、74153、150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10-5130、8045、2378、7710-573、72128、10873、74黑曲霉10-4110、90110、120110、100大肠埃希菌10-714、1554、3430、27检查人:日期:表2XXXX口服溶液微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净零咨询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零排放自主船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电子签名及身份认证服务合同
- 恒温空调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滑动轴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炼钢脱氧剂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云计算资源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公对公汽车租赁及车辆租赁租赁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书
- 2025年度环保设备与技术授权转让合同样本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题库质量安全员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