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1页
阿Q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2页
阿Q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3页
阿Q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4页
阿Q的人物性格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鲁迅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用毕生的精力与黑暗独自搏斗,在绝望中反抗。以文字揭示国民性格的弱点,促进民众的思想的改变。首先,《阿Q正传》作为鲁迅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在1921年北京《晨报副刊》刊登了一篇名为《阿Q正传》的中篇小说,阿Q是旧中国农村中一个贫苦农民的代表,他身无分文,又常常做着白日梦,总是自以为是,是一个自甘堕落且不自律的贫农。尽管阿Q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压迫和屈辱,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通过幻想和自我安慰来寻求心理平衡。这种行为方式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普遍病态,引发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自此“阿Q”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中国近代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其次,从1921年到2023年间,学界对阿Q正传的研究集中于阿Q的形象研究、艺术研究、思想研究、戏剧影视改编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阿Q的形象研究是重中之重。俞兆平.“以鲁解鲁”视角的《阿Q正传》[J].名作欣赏,2023(19):5-17+2.在阿Q的形象研究中研究重点又集中于阿Q的形象经典意义、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等好几个方面。从发表初期到至今《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重要作品之一,其思想层面的意义是难以穷尽的。高远东(北京大学)指出,在《阿Q正传》中,鲁迅“国民性批判”的批判矛头指向了“人”本身,这是鲁迅“立人”思想以“反题”形式的一次展开。阿Q身上逐渐显现出动物性、奴隶性和“扭革命性”,在阿Q性格核心的“精神胜利法”中,隐藏着一个可化解、转移、消灭“人”俞兆平.“以鲁解鲁”视角的《阿Q正传》[J].名作欣赏,2023(19):5-17+2.最后,阿Q性格与国民性批判是鲁迅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主题。通过阿Q这个典型的国民劣根性代表,鲁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阴暗面,呼吁人们反思自身,寻求改变。阿Q形象地展现了国民性的缺陷,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文学形象,对现代社会也具有启示意义。一、阿Q形象的经典意义在阿Q正传中,阿Q的身份定位与典型性问题是理解阿Q形象,理解鲁迅思想十分关键的问题之一,于此同时也是读者争论不休的问题。阿Q形象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体现了一些中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所表现出的无奈、自卑、软弱、懦弱等特点。他的形象不仅仅代表着阿Q这个人物本身,更代表了整个中国社会层面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同时,阿Q也是一种反讽与讽刺,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落后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反思和思考。阿Q的形象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经典形象,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反映了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会产生的一种自卑情结和逃避现实的心态。阿Q形象也提醒了人们,要勇敢面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通过虚伪的自尊心或幻想来掩盖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一)、阿Q的性格特点阿Q实际上是个非常卑微而且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是家乡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我的儿子将来比较阔的多”。黄健.作为经典的《阿Q正传》——从文化维度看《阿Q正传》经典性之生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2):26-33.并且因为去过城里,甚至连城里人也看不起,拿别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后引起为荣。甚至能够自己贬低自己,而且在自轻自贱了之后,还能够认为这种轻贱使自己的“地位”更加上等。例如,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阿Q就自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贬低为“虫豸”希望别人放了自己。甚至在轻贱自己为“虫豸”之后,又犯了自尊自大的毛病,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所谓的“黄健.作为经典的《阿Q正传》——从文化维度看《阿Q正传》经典性之生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2):26-33.表现出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于安慰自己的表现,以让自己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被别人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儿子”打了,认为整个世界不像样,没了伦理,于是又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败为胜,心满意足。他就是非常卑贱的小人物,身体瘦弱、口才也木讷,不论打架还是骂人都不是别人的对手。他经常在假想中克敌制胜,并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即使在实际生活中遭受失败和屈辱,他也能在想象中取得胜利,这使得他能在自轻自贱中自我安慰。甚至在莫名其妙要被杀头的情况下,他仍以为自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于是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先估量对手的力量,专门捡软柿子捏,木讷的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如果遇到打不过也骂不了的,就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典型的欺软怕硬的行为,也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二)、阿Q对革命的认识虽然是一个贫苦农民,但他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盲目的“深恶痛绝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风刚刚吹到未庄,赵太爷就威风扫地,连城里的举人老爷也悄悄地连夜把家私运到乡下来。阿Q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本能的感到,革命既然使统治者惊恐万状,那么革命对他肯定有利,于是,他就强烈地“神往”革命。但是阿Q对革命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闯进赵太爷、钱太爷的家里随意地占有他们的一切财物,还可以选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这显然是将革命视为一种物质上的占有和享受。此外,阿Q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封建思想,比如他曾认为“打洋人”是“破坏洋教”的行为,这与当时反洋教斗争的进步思想是相悖的。冯章.《阿Q正传》的本意[J].鲁迅研究月刊,2023(02):22-31.DOI:10.15945/11-2722/i.2023.02.003.阿Q对革命的认识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阿Q具有革命的意识,对于革命持有向往的态度,他对于辛亥革命的风吹草动表现出强烈的“神往”之情,对于统治者赵太爷等人的专横腐败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想要投身于革命之中。但是另一方面,阿Q的革命观是模糊而幼稚的,他对于革命的实质和意义缺乏真正的理解,认为革命就是“打倒洋人,做好汉”,是造反的行为。同时,阿Q身上的封建思想残余也限制了他的革命观念,他虽然不满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但同时又自认为是“贵族”冯章.《阿Q正传》的本意[J].鲁迅研究月刊,2023(02):22-31.DOI:10.15945/11-2722/i.2023.02.003.在未庄人的心目中,阿Q是最值得敬畏的人,因为他在精神上总是能够胜利。他挨了打,心里就想:“我总算被打了,这样想的人多么卑鄙!”他被人打了之后,也总是想:“我总算打了别人的,这样想的人多么卑鄙!”对于阿Q来说,精神上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因此,当革命的风刚刚吹到未庄的时候,阿Q就认为自己有投身革命的必要,并向往革命,希望自己能够在革命中取得胜利。然而,实际上阿Q对于革命的理解是非常浅薄的,他只是凭借自己的想法主观臆测革命,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但是也有对革命的正面认识。比如,在小说中,他看到未庄的赵家放炮迎接革命时,他感到兴奋和自豪,认为这是自己的荣耀。此外,阿Q也意识到了革命对于打破旧秩序、改变社会地位的意义,他希望通过革命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另外,阿Q的革命还包含着农民式的狭隘报复,要把自己的仇人都杀头,取统治者而代之,当然,这是一种落后的农民革命观。韦桂珍.从叙事结构解读《阿Q正传》[J].语文天地,2023(03):39-41.总的来说阿Q对革命的认识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对革命的误解和错误认识,也有对革命的正面理解和向往。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阶层对革命的认识水平和思想状况,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和农民阶层的深刻洞察和批判。韦桂珍.从叙事结构解读《阿Q正传》[J].语文天地,2023(03):39-41.二、“精神胜利法”的性格本质笔者认为,以阿Q为例,精神胜利法的实质,就是明知道自己受到压迫,受到侮辱,处于一种很低贱的地位,却自我安慰,说好听一点就是辩证的看,反而觉得自己没受到任何欺负,自己是胜利者。以获取一种虚幻的精神胜利感。这种心理状态使人们失去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导致更多的错误决策和行为。彭冠龙,周循.彭冠龙,周循.“正传”:游民的梦想与绝望——《阿Q正传》的社会文化视角解读[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6):8-14.DOI:10.13710/14-1294/g.2019.06.002.广泛的看,就是自己受到委屈了或者是自己事情没有做好,却自己给自己找到一个本不是理由的理由,给自己的尊严找一个台阶下,自我麻醉,因此,不论什么结果,你都会觉得满意,即胜利。(一)、“精神胜利法”的特征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心理防御机制,阿Q通过幻想、愿望替换、自我欺骗和想象胜利等方式,帮助个体在现实世界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他经常这样:在生活中受了侮辱,以“你算是什么东西”等“妙”法“战胜"怨敌之后,便愉快地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番,“得胜”后,就愉快地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挨他一向瞧不起的“假洋鬼子”的打,是多么大的屈辱!但“幸而拍拍地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他慢慢地走,将到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幻想逃避是精神胜利法最基本的特点!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幻想一种虚幻的情境,让自己沉浸在其中,从而暂时逃避现实的困扰。这种幻想可以是个体理想化的情境,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想象。但无论如何,这种幻想能够让个体在短时间内摆脱现实中的挫败感和焦虑。愿望替换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时,他们会选择想象自己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望,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比如这种替换可以是将自己想象成大官,他就在众人面前说:我是大官,你们都得尊敬我”这种愿望替换能够让个体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感。自我欺骗是精神胜利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通过自我欺骗,将失败转化为胜利。当他被人打败时,他会告诉自己他其实是在胜利,例如他会在心里默念:“我早就知道我会胜利,我比你有力气!”这种自我欺骗让他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从而保持了一种虚假的胜利感。杜春香.《阿Q正传》章目的解读[J].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01):14-16.杜春香.《阿Q正传》章目的解读[J].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01):14-16.想像胜利是精神胜利法的最后一个特点。例如,阿Q对财富有着极度的渴望。他总是想象自己拥有无数的金钱和财产,能够用钱买到任何他想要的东西。他梦想着拥有一个豪华的家园,以及仆人、婢女和守卫,以此来满足他的虚荣心。在这种方式中,个体可能会想象自己取得了某种胜利或成功,从而让自己感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感。这种想象胜利可以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比较中的胜出,也可以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理想化想象。然而,这种想象胜利仅仅是短暂的,因为它并没有实际的行动和努力来支撑。以上所述,精神胜利法通过幻想逃避、愿望替换、自我欺骗和想象胜利等方式,帮助个体在现实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然而,这种精神胜利法仅仅是一种虚假的防御机制,如果过度使用,将会阻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张钰涵.论《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家,2020(17):18.张钰涵.论《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家,2020(17):18.(二)、“精神胜利法”的表征阿Q精神是一种典型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思想,它常常以一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方式来看待客观世界,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具体来看,阿Q“精神胜利法”的性格本质表征在以下多个方面。1.主观主义阿Q精神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其主观主义。首先,阿Q是一个极端的主观主义者。他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准,忽视他人的看法和批评。例如,当他被人打后,他会想象自己是在做梦,而不是面对现实。他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充分展示了他的主观主义倾向。又例如,当他被人嘲笑没有女人时,他会无视事实,幻想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并且以自己的想象为真实。这种无视客观事实的主观想象,是阿Q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其次,主观主义在《阿Q正传》中还表现为群体性的偏见和盲从。在阿Q的眼中,他自己和他所属的阶级是最优秀的,其他阶级的人都比他们低劣。这种偏见和盲从,使得阿Q和其他农民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也无法接受他人的意见。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对于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事实和观点,他们会拒绝接受或者进行歪曲解释。2.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每当阿Q遇到挫折、困难或失败时,他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用一种虚幻的方式来安慰自己。比如,当他赌博输光了所有钱时,他会告诉自己:“我其实是个天才,只是运气不好。”这种虚幻的自我安慰让阿Q在现实中越来越迷失自我。他在现实生活中能忍受一切不堪忍受的压迫的思想支柱。“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我们的儿子会阔的多啦!”几乎是他的口头禅。杨剑龙.论顾炳鑫的《阿Q正传》插图画辑[J].江苏社会科学,2019(03):204-212.DOI:10.13858/32-1312/c.2019.03.026.杨剑龙.论顾炳鑫的《阿Q正传》插图画辑[J].江苏社会科学,2019(03):204-212.DOI:10.13858/32-1312/c.2019.03.026.3.好胜与忌讳阿Q是个非常好胜的人,他不能容忍自己在任何方面输给别人。他总是争强好胜,喜欢与人比较。然而,他又非常忌讳谈论自己的弱点或不足。当他被人打败时,他会用各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失败,甚至不惜说谎。阿Q的好胜心强表现在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争第一,想要超越别人。高恒文.周作人《〈阿Q正传〉》衍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1):16-33.DOI:10.16287/11-2589/i.2019.01.002.高恒文.周作人《〈阿Q正传〉》衍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1):16-33.DOI:10.16287/11-2589/i.2019.01.002.阿Q忌讳贫穷,认为贫穷是一种耻辱,甚至是一种罪过。他不断地追求财富,渴望拥有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他常常嘲笑那些比他贫穷的人,以此来掩盖自己的贫穷和不足。认为落后就意味着被别人落下。他不断地鼓励自己的儿子要向先进的文化和国家发展看齐。他讨厌变革,希望维护旧有的秩序和传统,反对新思想和外来文化。阿Q也非常反感破坏,他觉得任何事情都应该完整无缺。即使已经破败不堪,他也不愿意让别人轻易地去破坏。鲁迅,满成蛟,苏盼盼.阿Q正传[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8(10):40-43.鲁迅,满成蛟,苏盼盼.阿Q正传[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8(10):40-43.丰子恺.鲁迅小说《阿Q正传》[J].文艺争鸣,2016(10):226.丰子恺.鲁迅小说《阿Q正传》[J].文艺争鸣,2016(10):226.三、阿Q性格与国民性批判阿Q性格与国民性批判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主题之一。阿Q作为一个典型的国民劣根性代表,其性格特点包括自卑与自负、软弱与胆怯、虚荣与狂妄等。鲁迅通过描绘阿Q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阴暗面,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国人的普遍特征,如自大、狭隘、容忍、懒惰、自私等。通过阿Q的故事,鲁迅揭示了这些性格特点是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从而呼吁人们反思自身,寻求改变。阿Q的自卑与自负表现在他虽然地位卑微,却瞧不起未庄的人,并常常幻想自己是个有钱人,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他的软弱与胆怯则体现在他经常被人欺负,却不敢反抗,只能通过自我安慰来转移注意力。蒋常香.论《阿Q正传》中的心理描写[J].芒种,2015(07):85-86.蒋常香.论《阿Q正传》中的心理描写[J].芒种,2015(07):85-86.除此之外,阿Q还善于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当他遭遇失败或屈辱时,他总是通过想象自己取得了胜利,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例如,当他被人打后,他会在心中想象自己其实是在打别人,从而让自己感觉胜利。这种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缺陷。(一)、阿Q性格的国民性阿Q性格的国民性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潮。在封建社会中,各阶层面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不断失败的处境,无法清醒地正视现实,承认失败,奋发图强。为了维持其统治,产生了一种以自欺欺人为主的精神胜利法,以此来维持其统治,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首先,陈友军,刘晓玲.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3):51-54.DOI:10.15924/ki.1009-5128.2014.13.005.陈友军,刘晓玲.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3):51-54.DOI:10.15924/ki.1009-5128.2014.13.005.其次,阿Q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常常通过贬低自己来获取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他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弱者,但在内心深处却渴望着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扬。他会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时表现得软弱无力,而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时则会表现出凌弱的行为。此外,阿Q的个性表现出了许多国民劣根性,如趋炎附势、贪小便宜、冷漠无情、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愚昧麻木、懦弱奴性、投机钻营、急功近利、草菅人命、凶残狡猾等。这些国民劣根性在小说中均有体现,而其根源在于王权专制暴政社会中底层民众的生存图景。总之,阿Q的国民劣根性是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底层民众在生存压力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特权和不平等现象,以及民众的奴性心理。通过对阿Q的塑造和批判,鲁迅希望唤起人们的自我反思和改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二)、“疗救”与“立人”《阿Q正传》中的“疗救”与“立人”的性格指向是批判和揭示旧中国病态社会和病态人格的。其中,阿Q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现实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弱者,经常受到他人的欺负和压迫。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比如通过幻想自己是个成功的人物,来自我安慰和满足。这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疗救的倾向,反映出阿Q具有一种反思和自省的性格特点。“疗救”更多地指向了鲁迅对于旧中国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反思。王珏平,蒙礼飞.试论《阿Q正传》语言艺术[J].青春岁月,2013(18):52.王珏平,蒙礼飞.试论《阿Q正传》语言艺术[J].青春岁月,2013(18):52.而“立人”则更多地指向了对于健康、独立、自主的人格的追求。张金荣.人性的剖析,灵魂的鞭挞——浅析《阿Q正传》[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01.在《阿Q正传》中,阿Q虽然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农民,但他的性格中却有着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他自认为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有着一种看似荒谬却又有着一定反抗精神的自我认同。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于权利、自由和平等的渴望,这些都是鲁迅对于“张金荣.人性的剖析,灵魂的鞭挞——浅析《阿Q正传》[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01.通过“疗救”与“立人”的性格指向,《阿Q正传》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病态和个人的病态人格,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健康、自主的人格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变革的期望。阿Q性格与国民性批判是鲁迅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主题。通过阿Q这个典型的国民劣根性代表,鲁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阴暗面,呼吁人们反思自身,寻求改变。阿Q形象地展现了国民性的缺陷,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文学形象,对现代社会也具有启示意义。结论《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鲁迅以阿Q的形象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在这篇结语中,我们将探讨阿Q形象的意义、鲁迅对阿Q命运的思考以及该作品对社会的启示。首先,阿Q是一个极具特点的人物,他的性格复杂而且充满矛盾。他身上的优点包括勤劳、善良、率真朴实,但同时也存在着自尊自大、欺软怕硬、麻木健忘、保守愚昧等缺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阿Q这个生动而典型的人物形象。阿Q的自尊自大和欺软怕硬常常表现在他的行为中,他不仅对弱于自己的人蛮横霸道,而且对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也往往懦弱卑怯。这种性格使他在生活中屡遭失败和屈辱,但却只能通过自譬自解的方式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同时,阿Q也表现出自轻自贱和自我摧残的特点,常常在别人面前轻易求饶,骂自己,甚至打自己嘴巴。这种自我贬低的行为似乎成为了他应对失败和屈辱的一种习惯性方式。其次,阿Q的麻木健忘和保守愚昧则体现在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上。陈义兴.浅析《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J].文教资料,2012(13):10-12.陈义兴.浅析《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J].文教资料,2012(13):10-12.最后,阿Q的形象也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们应当有勇气正视,而不是逃避或自我欺骗;对待现实生活,我们应当保持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