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自我小测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物种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②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种群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同时出现⑤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⑥物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A.②③B.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2.现代进化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3.(2008山东高考,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4。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A.13.2%B.5%C.14%D.9.3%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的地雀物种B。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来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6.隔离是_________的必要条件()A。物种绝灭B.物种形成C.物种不能交配繁殖D.导致基因突变7。下图是某极大的生物种群内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种群没有进化B.a基因在几代内被淘汰C.M点时,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各占一半D.无论何时,A和a的基因频率的和恒为18.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鲤鱼的去核卵细胞内,培育并获得了克隆鱼。该克隆鱼()A.是二倍体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C.高度不育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9。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种大陆棉,由于检疫的问题,使印度棉红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不正确的是()A.短时期内,印度棉红铃虫和美国棉红铃虫是两个种群B。长时期后,美国棉红铃虫可形成一个新的物种C.现在的美国棉红铃虫和印度棉红铃虫可自由交配、繁殖D。现在的美国棉红铃虫和印度棉红铃虫可能交配成功,但不一定繁殖10。在人类的MN血型系统中,基因型LMLM的个体表现为M血型;基因型LMLN的个体表现为MN血型;基因型LNLN的个体表现为N血型。1977年上海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人,发现有397人为M血型,861人为MN血型,530人为N血型.则LM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LN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11.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回答:(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迁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迁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综合我发展1。在豚鼠中,黑色对白色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A.81%、18%、1%B。545%、40%、15%C。18%、81%、1%D。45%、45%、10%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aa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B.36%64%C.57%43%D。60%40%3。马与驴杂交所得的骡一般都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这是因为()A.骡的基因发生了重组B.骡的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异C.骡的染色体数目不稳定D。骡的染色体配对紊乱4.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说法()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进化奠定了基础B。正确,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绝灭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5.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内的生物个体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B.物种具有遗传稳定性C.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交配一定不能成功D。同一物种内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6。如果某一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物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绝灭7.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B、b从1900年至1970年间的变化数据。仅从该表中数据还不能说明()年份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B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b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1900年显性个体远远大于隐性个体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接近C。环境选择使显性纯种逐步减少D。隐性纯种能适应这一时期的环境变化8。下列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分布着多种地雀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是形成多种地雀的重要原因B。各岛上的不同地雀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C.地雀形状结构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有差异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请说出你的理由.(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10。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14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场所和食物也各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不育.据研究,它们是由同一种地雀祖先进化来的。(1)这些地雀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________________,阻止了种群间的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这便形成了不同种的地雀。(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由于不同岛屿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存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生物进化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我夯基我达标1解析:①是种群的概念;②是物种的概念;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③对;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往往先出现地理隔离,后出现生殖隔离,或不经过地理隔离,故④错;一个种群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叫一个基因库,故⑤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⑥错。答案:A2解析:现代进化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答案:C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为进化提供不定向的原始材料,不是进化的实质,变异个体通过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答案:B4解析:根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假设抽取小学生100名,其中基因型为XBXB、XBXb、XbXb、XBY、XbY各有44、5、1、43、7名,则Xb的基因频率=(5+1×2+7)/[(44+5+1)×2+43+7]×100%=9.3%。答案:D5解析:这些原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从南美大陆迁来后,因分布在不同群岛上(地理隔离)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每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就有差别,久而久之,这些基因库就会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不过这些物种的进化十分缓慢,往往需要成千上万代才能实现,而不是迅速形成新物种。答案:B6解析: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B7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A选项错。由于显性杂合体不能被淘汰,其内的a基因不可能在几代内被淘汰。在M点时,显性纯合体等于隐性纯合体,因杂合体呈显性性状,因此,显性个体多于隐性个体.答案:D8解析:该克隆鱼是三倍体,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所以不能产生正常配子,高度不育。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克隆鱼细胞内核基因来自三倍体鲫鱼,所以性状会与三倍体鲫鱼有差异。答案:C9解析:印度的棉红铃虫与美国的棉红铃虫由于长期地理隔离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在新环境中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也可能形成新物种。答案:C10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据题意可知,M型者含有两个LM基因,MN型都含有一个LM和一个LN基因,N型者含有2个LN基因。故本题应如此计算:答案:46.3%53.7%11解析:以物种形成示意图为主要信息载体,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用现代进化理论分析,A物种原是同一自然区域内的生物种群,后来分布到甲、乙不同的岛屿生活。由于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使同物种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定向改变。再加上各个岛屿的地理隔离,两个种群不能自由交配而交流基因,使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各不相同直至有很大差异,最终形成生殖隔离,进化成B、C两个物种。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由于各自的种群基因库已发生改变,加之二者已产生生殖隔离,因此B物种不会与C物种共同进化成一个相同的新物种,而是各自独立的进化。B物种迁到乙岛后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条件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12答案:(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2)B与C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3)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4)自然选择、地理隔离我综合我发展1解析:在种群足够大、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基因型BB的频率为90%×90%=81%。Bb的频率为2×90%×10%=18%,bb的频率为10%×10%=1%.答案:A2解析:A=AA+1/2Aa=24%+1/2×72%=60%。a=1-60%=40%。答案:D3解析:马的体细胞内有64条染色体,驴的体细胞内有62条染色体,马的配子内有32条染色体,驴的配子内有31条染色体,马与驴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骡,所以骡的体细胞内有63条染色体。骡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所以,骡不能生育后代。答案:D4解析: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但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利的.所谓有利是指这种变异性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下来,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和加强,形成新的物种,推动生物的进化。因此,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答案:A5解析:有些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交配能成功,如马与驴杂交能产生骡,但骡不能生育后代。答案:C6解析: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适应环境的变异,也有不适应环境的变异,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被选择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变异就被淘汰,如果某生物没有适应环境的变异,那么该物种的所有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脱水蒜粉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CCD扫描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中国大电流连接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中国电化学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中国残疾人用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音响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航空机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职业发展试题及答案
- 宠物营养不良症状识别试题及答案
-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法规认知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工程各项施工准备方案
- 《线控底盘技术》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
- 养老院老人康复理疗师考核奖惩制度
-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练习200题有答案
- (完整版)暗涵清淤专项方案
- 大玻璃吊装方案
- 中等职业学校西餐烹饪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 会下金蛋的鹅课件
- 甘肃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计算机考试21
- 2024天津中考数学二轮重难题型专题训练 题型七 第24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形变化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