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课件(共3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4.2《荷塘月色》课件(共3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4.2《荷塘月色》课件(共3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4.2《荷塘月色》课件(共3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4.2《荷塘月色》课件(共3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自清荷塘月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精巧构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2.赏析写景部分的语言特色,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者渴求宁静,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同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匆匆》《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绿》等。【了解作者】

1927年7月,蒋介石公然背叛了革命,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当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面对这一黑暗现实,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朱自清先生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文中所说的“颇不安宁”,就是他既想“超然”又欲“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是他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处境的苦闷。他想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创作背景】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xiè

duó

wěng

niǎonuó

shà煤屑路踱步蓊蓊郁郁袅娜霎时mí

qiàn

hān

chǔ弥望倩影脉脉酣眠独处

cēncī

liǎnjū

léng参差

敛裾空隙

斑驳峭楞楞fàn

zhà

wǎn

yuàn

yì梵婀玲乍看宛然妖童媛女鹢首整体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本文的行踪线索是怎样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本文文眼)月下荷塘散步

作者行踪(明线):家里路上荷塘门前(家)3、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里情感的语句,理清思想感情的脉络。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寻求宁静暂得宁静终不宁静小路荷塘月光家四周(联想)家暂得自由淡淡的喜悦尽情陶醉重归苦闷心里颇不宁静

美好回忆情感

(明线)(暗线)淡淡的哀愁行踪荷塘月色寻求宁静暂得宁静终不宁静【重点赏读】月下的荷塘(第4段)荷塘上月色(第5段)【导读】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本文写得最精彩的是4、5两段。阅读这两段,赏析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精彩写法。阅读后思考:这两段各侧重写的是什么景?合作探究:1.文中第四段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写到了哪些意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妙处?2.仔细阅读第五段,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这一段都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赏析第4段叠词节奏鲜明,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荷叶高而舒展的风姿美。写景之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景之妙:运用拟人、博喻,既写出了荷花的柔美与娇羞、又突出了月色下白花明亮与纯净。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动静结合

【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明明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解析】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相通清香歌声(嗅觉)(听觉)(相似点: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通感:也叫移觉,属于一种特殊的比喻,就是将一种感觉转换为另外一种感觉的比喻,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写景之妙:运用拟人,以静写动,赋予流水以人的情态,静默中有深情。【赏析】文中第4段是如何描写月色下的荷塘的?所写意象: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画面特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静谧、和谐、美好赏析第五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名句赏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视觉)名曲(听觉)(朦胧美好)(和谐悦耳)联想

月光照下来的时候,叶子错落有致,有高有低,有明有暗,所以“不均匀”,就像小提琴的琴弦,有高有低,有急有缓,奏出和谐美妙的乐声。荷塘上月色月光如水黑影斑驳侧面烘托薄雾似纱

花叶若梦柳影如画光影似曲泻浮洗、笼画正面写月赏析:文中第5段是如何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烘托、比喻、拟人、通感、动词与叠词的巧妙使用。【本段赏析】

虽未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所写景物皆是在淡淡月色照耀下所呈现的荷塘美景,表现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之情。【写景技巧】【景物特点】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品味文章的语言

】1、大量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写景。2、通感手法的运用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学习小结】

作者因内心的烦恼而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李广田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

——郁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