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二十四人民解放战争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二十四人民解放战争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二十四人民解放战争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二十四人民解放战争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二十四人民解放战争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二十四)人民解放斗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的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的《自由画报》。它反映出()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C.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D.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2.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提问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表述的主旨是()A.确定美国的政治模式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C.促进民主、和平建国D.批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3.毛泽东某电文载:“电悉。歼灭七十四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确定成功……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实行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电文中“意义极大”是指()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打退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进攻序幕D.基本解放华北全境4.“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到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使抗日斗争进入到相持阶段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结束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5.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心作出“五四指示”,将抗日斗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更为没收地主土地安排给农夫的政策。土地政策上的这一转变()A.执行了重庆谈判的协议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D.为解放斗争的成功奠定基础6.下面是解放斗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起先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7.朱德总司令指出:“二十年来的革命斗争,一直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日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人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歼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现在的决战”是指()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8.下列歌谣能够反映解放斗争时期军民情深共同抗敌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B.“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C.“啊!延安!你这庄重宏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实的抗日的阵线。”D.“刘邓大军过黄河,大军打俺门前过。俺给大军端碗水,大军还俺一条河。”9.1948年岁末,马叙伦、郭沫若等大批学问分子和民主子士北上解放区;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抢救平津学术教化界知名人士”的安排却应者寥寥。材料主要表明()A.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成功结束B.国民党在政治上日益孤立C.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D.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城市10.邓小平在某次军事行动前强调:“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心的第一步棋;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为阵地,再来一个跃进,打过长江,解放全国。”“中心的第一步棋”的重要意义在于()A.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真面目B.揭开了人民解放斗争战略进攻的序幕C.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结束了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反动统治11.下表内容是1947年2月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看法的民意调查统计。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看法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看法61464对民国宪法的看法124381对内战的看法34535该调查说明()A.中共在内战中已占上风B.《大公报》坚决反对国共内战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12.《新华日报》1949年3月发表一篇《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圆满结束》的报道,文称“党的工作重心转变”。这意味着()A.全国大陆基本实现解放B.“农村包围城市”基本成功C.封建剥削制度基本被歼灭D.旧中国“三座大山”被推翻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解放斗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更,中共中心快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详细条件变了,斗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众运动还紧急还重要,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心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解放斗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扬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解放斗争起先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成功实行的主要措施。(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斗争的意义。(6分)14.[2024·福建南平市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49年9月奠基,1958年5月落成揭幕。从碑身东面起,依据历史依次,8块浮雕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斗争、成功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生动地反映了从鸦片斗争到解放斗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2024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其次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爱护法》,规定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记等受法律爱护。——摘编自熊丰《丰碑永恒——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60周年》依据8块浮雕的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史实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课时作业(二十四)人民解放斗争1.解析:依据“1945年8月”“国共谈判”等可推断此次谈判是重庆谈判,漫画中蒋介石伸出手貌似要与共产党代表言和,桌下却放出恶狗,共产党的代表不得不伸出一手言和,另一只手持杖防卫,双方伸出的手握不到一起,挂在墙上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口号成为一纸空文,漫画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也说明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B项正确。答案:B2.解析:从毛泽东回答记者问题的时间来看,日本刚刚倒戈,追求民主、和平是国内一样的呼声,毛泽东借回答记者问题表达了中共的主见,顺应了历史潮流,故选择C项。答案:C3.解析:由材料信息“歼灭七十四师……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可知,电文说的是解放斗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歼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其“意义极大”是指打退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B项正确;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故C项错误;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故D项错误。答案:B4.解析:据材料“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可知该战役是解放斗争时期的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选C项;土地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解除A项;武汉会战使抗日斗争进入到相持阶段,解除B项;渡江战役的成功结束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解除D项。答案:C5.解析:依据材料“将抗日斗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更为没收地主土地安排给农夫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抗日斗争成功后,为适应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土地政策发生了转变,其目的是调动农夫阶级革命和生产的主动性,为解放斗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这一土地政策与重庆谈判无关,解除A项;土地政策主要在解放区的农村进行,有利于提高农夫生产和革命的主动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除B项;土地政策的这一转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解除C项。答案:D6.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斗争时期的三大战役。解题的关键在于留意图中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变更。图中第一组数据对应A项内容,其次组数据对应B项内容,这两个阶段国民党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兵力,解除A、B两项;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解除D项;由第三组数据可知,1948年11月共产党兵力超过国民党兵力,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更发生在三大战役进行过程中,故C项正确。答案:C7.解析:据材料中“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可知是解放斗争中的淮海战役,故选D项;在东北的是辽沈战役,解除A项;在华北的是平津战役,解除B项;解放南京的是渡江战役,解除C项。答案:D8.解析:据材料可知属于解放斗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属于解放斗争时期,故选D项;“打倒列强,除军阀”属于国民革命时期,解除A项;“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属于土地革命时期,解除B项;“延安!你这庄重宏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实的抗日的阵线”属于抗日斗争时期,解除C项。答案:D9.解析:由材料“马叙伦、郭沫若等大批学问分子和民主子士北上解放区”“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抢救平津学术教化界知名人士的安排却应者寥寥”可知解放斗争后期国民党独裁统治导致民心丢失,大批学问分子选择追随共产党而放弃了国民党,致使国民党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故选B项;平津战役结束于1949年初,解除A项;新政协会议召开于1949年,且材料并未提及新政协会议,解除C项;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解除D项。答案:B10.解析:据材料“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心的第一步棋”可知,这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干脆威逼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项;重庆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真面目,解除A项;三大战役的成功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除C项;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结束了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解除D项。答案:B11.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民众反对美国在华驻军及其对华政策,反对民国宪法,反对内战,这体现了民众对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不满,说明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D项正确;仅由材料得不出A项结论,故解除;材料未涉及《大公报》对内战的看法,解除B项;从表格中看不出美国的详细政策,解除C项。答案:D12.解析:据所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学问可知,此次会议召开于解放斗争即将取得全国成功的前夕,中共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确定,意味着“农村包围城市”路途的基本成功,故选B项;A项的标记是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解除;C项的标记是1952年土改的基本完成,解除;旧中国“三座大山”指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敌人,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此时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尚未被完全推翻,解除D项。答案:B13.解析:第(1)问,措施,由材料“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众运动还紧急还重要,应成为中心工作”得出参军参战,军事动员;从材料“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可知开展生产运动;据所学,1947年,中共中心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土地改革,得出土地改革;依据材料“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扬攻势”得动身动宣扬攻势,占据舆论阵地;依据材料“国内形势急剧变更,中共中心快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正确的战略战术。第(2)问,意义,由材料“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得出有利于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气;结合所学1947年战略进攻序幕的揭开可知推动了战略转折;结合所学可知为解放斗争的最终成功奠定基础。答案:(1)措施:参军参战,军事动员;开展生产运动;土地改革;发动宣扬攻势,占据舆论阵地;正确的战略战术。(8分)(2)意义: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气;推动了战略转折;为解放斗争的最终成功奠定基础。(6分)14.解析:依据“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斗争、成功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可得出这些都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有关,因此可得出论题为中华民族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论证时可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的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为切入点,绽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