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执教:XX

新民小学2010年春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

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xx总课时数64

周次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12月26日一2月27日分数乘法(一广分数乘法(二)2

23月1日—3月5日分数乘法(三厂练习一5

33月8日一3月12日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5

43月15日—3月19日路在外面的面积〜练习二5

53月22日—9月26日倒数〜分数除法(二)5

63月29日―4月2日分数除法(三厂练习三

74月5日―4月9日整理与复习(一厂数学与生活5

84月12日一4月16日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5

94月19日—4月23日长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5

104月26日—4月30日练习四〜有趣的测量5

115月3日―5月7日期中考试

125月10日一5月14日分数混合运算(一、二)5

135月17日—5月21日分数混合运算(三)~练习五5

145月24日一5月28日百分数的认识〜蛋白质的质量5

ip5月31日~6月4日这月我当家〜练习六5

166月7日—6月11日整理与复习(二)5

176月14日—6月18日估计费用〜包装的学问5

186月21日一6月25日扇形统计图〜了解同学5

196月28日―7月2日总复习5

207月5日―7月9日总复习5

217月12日—7月16日复习期终考试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

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

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崛白,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用整数乘以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

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略)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

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㈡.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缪■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练一练3、4、5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1x3311111+1+11x33

3x-=--=-3x-=-+-+-=----=---=~

5555555555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第3课时分数乘法(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

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二'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期出穗辘小红有价苹果箱懈是小红舞的年果是J'隔,淘气和笑

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T式,36日藉端分另诞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4课时分数乘法(二)

教学目标:

1、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

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运算题。

12叼=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

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

3180x1=150(千克)

480xy=180(干克)

教学反思:

第5课时分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1、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2、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33

5xyy=铲12=21xy=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赣,第二次期去期余部分白玛此时,剩

a

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碍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

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分析第一次剪去它什,第二次再剪去剩下W''蹴麋I。也就;是:=:

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言.让学生从;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

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

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

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8页试一试,

75

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如:gxy中的7和14先约

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怎8

宁哈1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教学反思:

第6课时分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让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板演后再次提示: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

先约分再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

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睑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辘,让学生能够学加能五(1)班任务的利五(2)班帽断占整体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33142

242x5-5

五⑴雅务白是整个操场平日尾,五⑵珊玲最是整个操场展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教学反思:

第7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

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板演后再次提示: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分数乘

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让学生用学过的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1000克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各是

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是多少天?培

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式。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一方

有难,多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一

414

50x铲40(千克7000x为二700历吨),如5二码万吨

整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得要约分。

教学反思:

第8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

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后提示: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分

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8题,让学生明白商场打折的意思,分别求出一个整数的十分之几是多少?如::40x看二?

学生做第9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梨、苹果、香蕉各占水果总数的多少?

学生做第10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

学生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出分数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做第1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表,求出20。4年比2003年增加多少元?

学生做第13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注意提醒学生认

清长度单位。

学生做第1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5x*|=10(米)15To=5(米)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匹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

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

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都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学反思:

第2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E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牛感晋到长方体和F方体与牛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回答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

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用等和12条棱相等。)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可以集中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并填完表格。

学生做第3题,根据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和每组对面的形状,分辨出6个不同的面的编号。

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中6个面的长、宽来做成面积相等的纸片,然后组成一个长方体来进一步熟悉

长方体的6个面的大小和相对的位置。

教师根据课本第4题中的长方体插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制作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

多少厘米的木条。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课时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

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小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正方体6个面的相对的位置并回答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有。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谢受痂果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小红把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了一个展开图。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得?

教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分别剪一剪,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相互交流一下,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是怎么剪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是由完全相等的6个面来组成的。

教学反思:

第4课时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

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正方体展开成6个面和把6个面折叠成正方体。复

习上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二、课堂练习:

1、学生做课本17页第1题。

教师把正方体盒子6个面分别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标上1、2、3、4、5、6个数字,让学生找一找每

个数字相对的面哪一个?

2、学生做课本17页第2题。

让学生把长方体盒子的6个面展开标上数字,然后找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面上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每个面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5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洋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X宽+长X高+高X宽:X2二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X5+7X3+5X3)X2

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二(长X宽+长X高+高X宽)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教学反思:

第6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二(长X宽+长X高+高X宽)X2;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求出下列图形的表面积。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运用公式是否正确,对出现错误的同学

及时指导。

学生做第2题,本题目计算量比较大,防止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学生做第3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电视机布罩只有5个面c

学生做第4题,这个题目的要点是只有5个面,学生要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做第5题,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内墙面积。

学生做第6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高x宽)X2

(10X4+10X8+8X4)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7X7X6

教学反思:

第7课时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

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二(长X宽+长X高+高X宽)X2;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插图1,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墙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

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图片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X50X3=750(平方厘

米)。

教师出示插图2,让学生观察4个梗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并计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X50X9)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

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教学反思:

第8课时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2、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的有关内容。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高x宽)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做2题,教师让学生知道正方体的铁盒有5个面。

学生做第3题,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工具箱有几个面?

学生做第4题,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学具动手堆放一下?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二

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正方体铁盒有五个面,6X6X5

教学反思:

第9课时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止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的有关内容。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高X宽)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二,课堂练习:

1、学生做第5题,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

否相等?

2、学生做第6题,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墙壁,注意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3、学生做第7题,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进行集中订对答案。

4、学牛做第8题,计学牛用正方体按照课本上的符合,找一找相对的面。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二

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1课时倒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概念,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分数乘分数算式导入新课。

二、学习倒数的概念。

1、利用投影仪出示下列算式。

231731

3X2=零筮Ix7=TOX1O=

0.2X5=a用BXl=/眼弊

2、先让学生计算以上算式的结果,并指名回答。

3、在小组中交流算式有什么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5、指名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并评议。

三、巩固目标。

出示试一试题目,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同桌订正,最后指名回答。

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

0有倒数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五、练习巩固。

练一练题目,独立做,全班订正。

六、课堂小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倒数

3

麴町?(aHO)

■Wi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分数除法(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

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

二、学习新课。

1、学习:2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先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涂一涂

指名说出结果。

2、学习+3

提问学生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分,怎样分呢?

分好之后,用笔涂一涂,看看每份是多少?

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提出问题,你对前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

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评价。

4、学习计算法则。

出示下列题目

1+4=104-5=7+3=1^-♦10三:=7微

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除法计算法则吗?

教师小结: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课堂总结:

提问交流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C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a-rc=ax;(a、c#0]

教学反思:

第3课时分数除法(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整数除以分数

1、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2二?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2、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3、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骞金海,也可以用4X2二8来表示。

4、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在小组中

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三、计算法则的教学。

出示一下题目

44-()=4X244-()=4X3

44-()=4X42+()=2X2

2+()=2X32+()=2X()

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四、巩固目标。

1V课本中的画一画。

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然后利用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同桌判定。

2、试一试题目

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a*r(b、cHO)

tD

教学反思:

第4课时分数除法(二)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通过提问,全班订正,导入新课。并评价。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

3x=j玄=10^^21yx=21

三、课本第三题

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题

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小组间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除以真分数商大于整数

除以1商等于整数

除以假分数商小于整数

教学反思:

第5课时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

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

二'实施目标。

1、出不题目: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

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

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教师小结: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

1>试一试第1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2题。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总结,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解:设操场,有乂人参加活动.

3兹

萍日敕

教学反思:

第6课时分数除法(三)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同学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实施目标。

1、练一练第一题

指两名同学板演1、2小题,其他同学做练习,做完后全班订正,重点让同学检查板演中的错误,并

找出错误的原因。

然后独立作其它题目。同桌订正。

2、第二题,先让学生对照以前做过的打折的题目,两者对照,指出异同。

独立做,指名说一说做到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想法。

3、第三题指名读题,并说题意。和的单位“1”的量是谁?列出算式。说出列式的依据。然后独

立作。

4、第四题,由于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同一想法和意见。

三、课堂总结并评价。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的练习课

1、找准单位T的量

2、判断用什么方法或者用方程

教学反思:

第7课时练习三(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分数除法的应用,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一下,可以吗?

二、实施目标

1、第一题。

指名说出倒数的概念,然后说出这几个书的倒数。其他同学评议。

2、第二题。

先让学生回忆分数乘法和分数出发的计算法则,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订正,针对错误,重点讲解。

3、第三题。

用做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赛,看那个小组作的又对又快,老师计算时间,看学

生的速度和准确率。

4、第四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说明所用计算方法的依据。

列出算式,说出结果。

其他同学判定,教师评价。

5、第五题。

方法同第四题。

三、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第8课时练习三(2)

教学目标:

1、培训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小组间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下列算式让学生计算。

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全班评议,导入新课。这是除法的计算,那吗这节课我们复习出发的应用。

二、除法的应用。

1、第六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单位“1”是谁?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最后全班订正。

2、第七题。

提问学生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列式,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订正。

评议。

3、第八题。

方法同上,但是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本题。教师巡视,主要辅导后进生。

4、第九题。

出示题以后,让学生说明六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了出算式并计算,全班订正。

5、第十题

独立作,教师巡视,针对问题,重点辅导。

三、课堂小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第9课时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系统得整理知识的能力。

2、提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速度,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知识,你能系统的整理一下吗?好。下面你就自己整理一下前面学习

的知识。

二、实施目标

1、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2、根据你整理的知识,你能说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前面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小结。

3、针对你的整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

学生相互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巩固目标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重点辅导,指名回答。

2、第二题。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独立计算。算完之后,指名说出列式的依据,相互评议。

3、第三题。

出示题目以后,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长、宽、高我们能不能计算她的表面积?10包呢?题目中至少是

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学生独立作,全班订正。教师巡视,辅导后进生。

5、第六题

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两组座位,怎样求全电影院的座位呢?指名回答,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评议。

四、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系统得整理知识的能力。

2、提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速度,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前课的知识导入

二、继续学习练一练中得题目

1、第六题。

学生独立做完,指名说出这个题目两问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和解题方法的不同有联系吗?让

学生对乘法应用题、除法应用即的不同进行比较。

入第七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说出各分率的单位“1”是什么?然后独立做,全班订正。

3、第八题。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的意思,题目中的高有没有变化?

4、第尴。

指导学生看清表中得数据,独立作,全班订正。

三,教师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1课时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墙壁的那些地方要刷,那些地方不要刷,并

会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些应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

板书课题:粉刷墙壁

二、测量计算

1、粉刷黑板的计算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教室前、后两个黑板的长和宽,测量完后,计算要粉刷得面积,计算完后,

全班订正,教师评价。

2、左右墙面的粉刷面积的计算

要粉刷前后的墙面,要除去门窗的面积,需要测量那些数据呢?指名回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测量并计算。

3、购买涂料

①弄清包装的大小和价格。

②根据第一问的问题和条件,学生独立经计算出第一次粉刷所用的涂料。

③在第二问中,第二遍所用涂料是第一编的求出第二次粉刷得涂料。

三、巩固目标

练一练中的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四、教师总结

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粉刷墙壁

测量——计算——购买

教学反思:

第12课时折叠

教学目标:

1、通过折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合作的基础上,以做游戏的方式达到本课的目标。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手工课,今天我们上一节手工课好吗?导入新课《折叠》

二、实施目标

1、出示课本图形,让学生说出各种数据。

2、想一想,按照虚线折叠后是什么图形,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3、自己用纸按照课本的样子折一折,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

4、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开一扇天窗和一扇门,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间交流,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

交流。

5、再图上标出天窗和们的位置。

三、巩固目标

1、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将附页3中的图1剪下来,并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并

画出天窗和门,同桌相互交流天窗和门的位置,说出自己的理由。

2、试一试

先计算它的实际长度和面积,然后再做,独立做,全班订正。

3、练一练中1、2题独立折叠,小组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4、练一练第三题

在小组中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后作业:第四题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折叠

测量——计算——虚线一一折叠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第1课时体积与容积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的大小的方法。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

体体枳和容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

题。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的方法。

教学准备: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

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注意: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

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2、比较物体的容积。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42页的课后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

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

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H?。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

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面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

物体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小。

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

(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

厘米分别有多大。

(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人1立方米的空间。

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

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4、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nL可以容

纳1升的溶液。

1升二1分米31L=1dm3

1毫升二1厘米31ML=1cm3

三、课堂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

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

理解。

第3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CI1?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Idn?

教学反思:

第3课时长方体的体积(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法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二、探索新知:

(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三、填写46页表格可以发现。

长方体的体积二长X宽X高

V=axbxh

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聿长X棱长X棱长

V=axaxa=a3

四、课堂练习

根据上面学的公式填写下面表格

底面积(cm2)2

9

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