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一轮复习知识点全我蛊(新高考专用)
考点解析+思路分析+真题解析+变式练习+复习国关
古诗鉴赏阅读之内容、情感分析
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内容,忠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
立意;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
态度,就是要求对诗作表达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境界等做出正误高低等角度的评说。
而这些都要以内容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
诗歌的文本。
般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的考察分为:
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具体的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意义,也包括它们在文本中所
起的作用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
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包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情感态度,
就是分析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
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
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高考常考诗歌的题材、内容、技法归纳
(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内涵标志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
题材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
特征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
“古人名”等
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
古讽今
内容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
情感
坎坷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技法(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二)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内涵标志
题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
材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
特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精神进行吟咏。
征想感情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
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内容情感
内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
情(寓意)、托物喻理、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感托物讽世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破
时弊,或冷嘲热讽
⑴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
托。
常用技法
⑵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⑶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三)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内涵标心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
题材
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
特征
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名。
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
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苦
内容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
的孤苦。
内容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C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C
情感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
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
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
亲人等
幽怨愤慨之情
⑴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⑵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
常用
(3)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
技法
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⑷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四)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内涵标志
题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材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
特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
亭”“短亭”“阳关”“舟”。霸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
征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
怀人诗中出现)
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容情感
内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
容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
情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
感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迹。
别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
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常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
用
深。
技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o
法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五)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内涵标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
关的字。
题材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
特征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
风光为题材的诗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笛、琵
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弄》《折杨柳》《关山月》《阳
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内容情感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塞、保家卫国、民族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内容
交往、塞上风情;或③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情感
抒报国壮志,或发反④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战呼声,或记现实战⑤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美。
事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常用
⑵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技法
⑶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六)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内涵标志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
题材写美丽清新的自然
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特征景色、歌咏闲适恬淡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由、
的田园生活为题材
五柳、明月、渔歌等
的诗歌
内容情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
情感内容是自然山川与③憎恶仕途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田园风物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⑴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⑵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
常用
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
技法
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⑶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七)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内涵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
题材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妇叹”“闺怨”“幽恨”等字眼(或直接用“无题”
特征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
抒发离别相思之苦月、寒衣、残梦、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
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内容内容情感
情感①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
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②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
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⑵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
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
常用
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技法
(3)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口凝妆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
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
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在高中语文的古诗鉴赏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是解题的基础。以下是进行内容和情感
的思路分析:
一、内容理解
-主题把握:首先,需要明确诗歌的主题,这是理解诗歌最重要的一步。主题可能是诗人
的情感、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
-细节解读:在把握主题的基础上,要关注诗歌中的具体描绘,这些细节往往对诗歌的深
层含义有重要影响。
-文化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还需要对诗人的生活背景、时代背景等具备一定了解,这
将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诗歌。
二、情感理解
-直接情感:分析诗歌中直接表达的情感,例如欢乐、悲伤、愤怒、怀念等。
-暗示情感:通过对诗歌中意象、象征、比喻等的解读,理解诗人间接表达的情感。
-情感变化:关注诗歌中情感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过程常常揭示出诗歌的深层主题。
三、答题技巧
-明确问题:首先要对问题有准确的理解,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内容方面的问题还是情
感方面的问题,或者是两者都包括。
-有条理的回答:在回答问题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如从总体到具体,或者
按照诗歌的时间顺序等。
-引用诗句:在回答问题时,应该适当引用诗句作为证据,这既可以证明你的观点,也可
以展示你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思路,你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解答关于古诗内容和情感的问题,从而在高中语
文的古诗鉴赏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1•江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⑦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流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英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
讲经的集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案】1.B2.“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
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B.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溢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
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
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己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
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陷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
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
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口】可。
(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雅暗犹承误,未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观暗: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
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4.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3.B4.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
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呻,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3.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杳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
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
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
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
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刻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
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故选Bo
4.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
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
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离不开诗中所阐发的道理。
颔联"当时第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哀。在当时,
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
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
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
性的哲理意义。书本是前人经验、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
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
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所以。我们在
读书时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无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为真,以讹传讹,以至为书而误;
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
就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他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三。
【注】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春节,写出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切身感受。回北:指北斗
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
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
B.颔联写诗人已进入四十岁的壮年时期,本应出仕,大有作为,但未曾得到一官半职,抒发了诗人人
生不得志的强烈的哀怨之情。
C.颈联通过描写耕父与牧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写出了田园生活的闲适。
D.诗歌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通俗平易,融恬然自适于节日氛围之中,有自然和谐之美。
6.有人认为尾联中“年丰”具有双关义,请结合诗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答案】5.B6.①根据上句"田家占气候",可知"年丰〃本义指农民对丰收的期盼;②根据这首诗
的写作背景和对年壮无禄的伤感,可知“年丰”喑含着诗人对应试得中的期待。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抒发了诗人人生不得志的强烈的哀怨之情〃错。“我年己强仕,无禄尚忧农”是说自己已经四十岁了,
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此联概述了诗人仕途的遭际,表露了他的农本思想,体现了他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的可贵品质。
故选Bo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
尾联“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意思是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攻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可见这里的“年
干〃表层含义是指农民对丰收的期盼;
再结合注释“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春节,写出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切身感受"可知,诗人此
来是来应试;
再结合颔联〃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表达了对年壮
无禄的伤感,可知"年丰"暗含着诗人对应试得中的期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呕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凡
注释: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7.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蚕丛〃与《蜀道难》“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都指传说中的古蜀王。
B.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8.《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写了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7.C8.相同点:《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描绘了蜀道的高险,都有诗人对入蜀友
人的关怀。
不同点:《蜀道难》写出了蜀道景物的凄冷,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而《送友人》写出蜀
道景色的动人优美,作者对友人的劝慰,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分析错误,尾联“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的意思是李白告诫他的朋友,
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
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故选Co
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比较的能力。
(1)相同点:都描绘了蜀道的高险,都有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关怀。
《蜀道难》,一方面“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复吟咏,直接抒发对蜀道难的感慨;另一
方面,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运用了
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的手法以消染蜀道之难,透露出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忧虑与关切之情。
本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
易通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刻画了蜀地崎岖难行,透
露出对入蜀友人的忧虑与关切。
(2)不同点:
《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描写蜀道景物的凄冷,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
写,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本诗,"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枝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描写了蜀道风
光的瑰丽优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写得含蓄蕴藉,语短情长。。
as加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归朝欢
(宋)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芨苇萧箫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陪遥上远多行
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痛。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丐龙何
益。归去采,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岸〃、“葭苇"、"沙汀"、"宿雁〃,互相补衬,组成江南水乡的画面。
B."萧萧"”淅淅〃运用叠音词,描写出离岸晨景,渲染一种萧瑟凄凉气氛。
C.”尽是利名客”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追逐名利的登船离岸的旅人的批评。
D.“新春腊月相催逼〃说明新春甫过,残腊又至,时序代谢,日月相催。
2.词人在下阕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登白云绝顶
刘过
雨罢新晴怯宿寒,一帘秋色满阑干。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累世避人秦妇子,一时惊客汉衣疝。
尘寰元有清吟处,便作三山蓬岛看。
3.不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后新晴之时登上高处,此处白云缭绕,视野开阔;令人浮想联翩。
B.诗人眼中的景物虽然已带有让人心怯的寒意,但画面秋意浓郁,色彩丰富。
C."秦妇子〃"汉衣冠”巧妙使用典故,暗示此处是诗人心中理想的桃花源。
D.诗人认为尘世之中就有适合自己清吟雅诵的地方,这也就是人世间的仙境。
4.诗的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解?对全诗的主旨有着怎洋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阴道中
楼钥
搭上跋帘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
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
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
奚囊英怪新检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行走在山阴道中的即兴之作,通过自省与深思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B.首联"搭〃”迎〃二字极有兴味,巧妙地写出了人与自然之间情感上的遥相呼应。
C.尾联交代自己作诗少的原因,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重视实践的精神。
D.诗歌主要运用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既写所见之美景又阐述自己对风物的认知。
6.这首诗颔联和颈联阐述了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西河•和王潜斋韵①
曹幽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笑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
【注】①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劫无奈隐居乡间。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词一开篇,便慷慨激昂,直截了当地严厉责问,矛头所指,不言自明。
B.“漫漫白骨蔽川原”,形容白骨遍布川野,无边无际,与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异曲同工之
妙。
C.“漫哀痛〃,空哀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谩嗟荣辱”的“谩〃相同,都包含着作者无尽的感慨。
D.词的下片词人生发感慨,在寂寞乡野之中,已经没有高洁、有才能的士人,也没有人再关心国家安
危。
8.请分析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9.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头四句,通过鸟鸣,花开,农民修整桑枝,察看水路,为我们描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
田园图。
B.颈联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以及旧主人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C.结尾两句,写诗人的感情活动。面对美好的田园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们无缘享受这一切,
不由得为之哀伤。暗蕴劝归之意。
D.诗中的人和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
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健康、饱满。
10.本诗抒发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而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晚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老学
庵,陆游书斋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一生酷爱读书,哪怕晚年生计艰难,也要盖上一间书斋,以此来打发无聊难捱的时光。
B.颔联中"古今"与"昏晓〃相对,“永口〃与“流年”相对,精炼准确地概括了作者终生与书为伴,以书开导
人生的读书生涯。
C.诗人对生活要求不高,书斋没有书童,请一个南村的跛脚童子也无所谓,同时也说明了诗人生计艰
难,照应了开头的“萧然〃。
D.老学庵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精神家园,哪怕它十分简陋,他依然写诗作记,并题写在墙壁上。
12.有人说〃太平民乐无愁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彼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有相仿之意,请
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中②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③休。
睫在眼前长④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张祜应贡举,被主考官列为第二。张祜以为耻,遂“行歌而返”。杜牧得知此事,表示同情。张祜
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此诗作于别后。②中,一作“衷〃。③即,一作“始”。④长,一作"犹"。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声”勾起诗人内心感叹;斜阳画角经"孤起"二字点染,一种旷漠、凄咽之情油然而生。
B.”碧山终日......恨即休〃将无形的离思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之中,丰满、具体,情深意长。
C.诗歌尾联运用反问句,极力推崇张祜才华出众,无人能及,并劝解张祜投笔从戎,建功立业。
D.此诗是为友人张祜鸣不平之作,诗歌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
14.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颈联的含意。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加,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鸠。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解明。
【注】两首诗均创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此时距杜甫去世大约只有两年。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费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极其恢宏的气象,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
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B.《登岳阳楼》中的“昔〃今〃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了虚实
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C.《泊岳阳城下》首联从大处着眼,写江国之大、山城之高,意境壮阔:颔联转写远景,以外界大而
冷,衬北向内窄小孤寒,意境凄寒。
D.《泊岳阳城下》借用典故,诗人以《庄子•逍遥游》中能变化、欲图南的鲸鹏自比,把情感推向最高
潮并与前面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
16.两首诗歌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兰棹举
李均
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①采莲来。回塘②深处遥相见,邀同宴,源酒③一卮红上面。
【注释】①藤笼:以藤条编制的采莲之筐。②回塘:环曲的水池。③深酒:清酒。
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棹举,水纹开〃,一句写精巧的船桨高高挥起,一句写平静的水面荡开了波纹。
B.开头三句言简意赅。动词"举〃、"开〃、"携”贴切生动,将静静的莲塘搅出一片勃勃生机。
C.“竞携藤笼采莲来","竞〃字引入众多的欢快女子形象,传递出了劳动场面的活泼热闹。
D.后三句重色彩,画面感强:红面、泳酒,对比鲜明,把采莲女的健康美丽表现得突出动人。
18.这首小令构思精巧别致,选材剪裁颇具匠心。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楚州书中丞箜篌
[唐]张祜
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
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①才触一时醒。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2吹笛
[宋]黄庭坚
薪竹③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注]①甲光,银甲光芒。银甲,银制指甲,亦名义甲,弹弦乐器时套于指上者。②昭华,驸马王诜(字晋
卿)家的侍女。③薪竹,湖北薪春县特产,用以制作竹笛、箫管,音质清幽明澈。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祜诗首二句以比喻、拟声的手怙,摹写了筌篌的形制状貌与美妙动人的音色。
B.黄庭坚诗首二句造语新奇,将闻笛时的体验与对乐器和演奏者的想象融为一体。
C.两首诗的末两句都着眼于听者感受的对比和变化,由此展现出音乐的巨大魅力。
D.张诗将音乐写出金玉满堂之感,体现了丰腴的情韵,这有别于黄诗的清雅风格。
20.有人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请赏析两首诗中“一时"与"何时〃的妙处。
阅读《孔雀东南飞》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鸡鸣外欲瞎,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是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
明月封。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1.刘兰芝既然决计要走,为什么还要精心打扮,而且一遍两遍不行,还是"事事四五通”呢?对此,理解最
恰切的一项是()
A.爱美之心使然。
B.以平抑自己烦乱的心情。
C.要体面地离开焦家,以免被人嘲笑。
D.既有自尊自强的显示,也有不忍离去的拖延。
22.文段运用的手法主要是()
A.对比B.环境衬托C.渲染D.刻画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①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②是老臣。
[注]①柳营,汉朝名将周亚夫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②谯周,在诸
葛亮死后深得后主刘禅宠信。公元263年魏入蜀,劝刘禅降魏。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头气势凌厉,蜀汉雄壮的铁骑,高举着绘有熊虎和鹫鸟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
威震中原。
B.三、四两句笔挟风云,气势悲怆。“天清杀气”,既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
分紧急。
C.第五句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感慨,诸葛亮对刘禅的开导、规劝并没有起什么用,蜀汉国势也江河
日下。
D.诗歌前半部分以实写虚,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部分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
24.诗人是如何表达对诸葛亮的赞美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鹦鹉
白居易㈤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身因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谁能诉笼破,从放快飞鸣。
[注]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任忠州刺史。此诗作于忠州刺史任上。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鹦鹉被囚禁笼中的情状,"还”"复〃二字极写其痛苦不堪,令人同情。
B.颔联写到鹦鹉有美丽的羽毛和清晰的嗓音而被囚禁起来供人欣赏,心里很痛苦。
C.颈联写日暮时分鹦鹉归巢思考,春天来临忆念伴侣鸣声,拟人贴切,情感真挚。
D.此诗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鲜明风格,主题突出,运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易懂。
26.尾联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靖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满庭芳-樵
赵显宏
腰间斧柯,观拱曾朽①,修月曾磨久不将连俚③枝梢锲,无缺钢多。
不饶过猿枝鹤窠,惯立尽石涧泥坡。还参破,名缓利锁,云外放怀歌。
【注】①据《述异记》记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樵,见二童子弈棋。待到局终,他才发现腰间的斧柯已
经朽烂。②《酉阳杂俎》称月亮由七宝合成,为使月面邛滑,天帝安排了八万二f•广的工户进行修磨。③
连理:花木异株而枝干通连,常作为爱情和吉祥的象征。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借用王质这一典故所表达的情感与“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致。
B.曲子四、五两句暗含樵夫形象,同时也为下文对其直接描写作了过渡。
C.曲子六、七两句对仗工整: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樵夫的日常活动场所。
D.这首小令虽多用叙述语言,但语平意曲,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颇具特色。
28.诗歌中的樵夫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免灌苔盆。(二)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胴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月穹仙人缝缙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第三十七回)29.这两首诗的题材都属于诗。
30.以下评价适用于第二首诗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B.风流别致C.豪迈奔放D.含蓄浑厚
31.根据提示,完成对“偷来梨蕊三分自,借得梅花缕魂"联的赏析。
【提示】“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硒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
以晶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
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村,更是意味深长。此联含蓄地表现
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月怀友
李群玉
浮云卷尽看瞳胧,直出沧溟上碧空。
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
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飘玉浪中。
川路正艮难可越,美人f•里•思何穷。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采用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的手法,暗示时间是月亮初升之时,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B.颈联全为实写,与友人饮酒时的欢乐,友人在外的漂泊,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写得新颖别致。
C.尾联“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中的“美人〃既可以指诗人暗含的政治理想,也可以指远方
的离人。
D.全诗虚实结合,把眼前现实境况与回忆想象结合,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事、景、情交融在一
起。
33.本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
卢纶
瘴海寄双鱼,中宵达我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文理学院《激光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农业大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科技学院《Java海量数据分布式开发》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不同生理阶段人群的营养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麦克风金属软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收款、付款凭证填制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膨胀型耐火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绝缘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渔业执法工作计划
- 2024至2030年香菇多糖注射液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智慧医院发展白皮书
- Unity引擎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课件:发动机修理标准施工
- 教师法及与教师有关的法律法规培训
- TPM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降温池施工方案
- 2024医院护士聘用合同
- 找人办事协议
- TD/T 1060-2021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正式版)
- GB/T 17241.1-2024铸铁管法兰第1部分:PN 系列
- 2024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语文答案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